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2024-07-26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共8篇)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1

调 查 报 告

调查对象:各镇(乡)、村、社主管领导和部分外出务工青年 参与调查人员:单独一人(黄特芳)

调查目的:了解本县外出务工青年现状情况

调查方法:实际走访、面谈和电话交谈

调查时间:2011年3月21日---4月19日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县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于是,一支敢闯敢干又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对加快我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青年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着力做好做实”劳务输出”这篇特色文章,景宁团县委通过召开回乡探亲、过春节的青年座谈会,赶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了解情况等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流动的规模、现状以及青年外出务工对我县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调研。

一、流动现状

1、总体流动规模。全县总人口17.6万人,劳动力总数为9.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1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83.4%。截止XX年10月底止,全县17至35周岁的农村青年实现跨县、市和跨盛市 1

流动就业的达23574人,占流动总人数的74%。在外出务工青年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为最多,达19331人,占总数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064人,占总数的13%。

2、职业分布情况。据调查,我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所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零售贸易、餐饮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加工业为主,其从业人员约占流动总数的74.8%,且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如在北京从业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从事零售贸易;而在温州务工的,则大多从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3、流动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青年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行政劳动就业部门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10%。二是流动周期长。在我县青年劳务人员中,90%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2500多人,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我县青年劳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缅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成都、丽水、温州、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丽水市内(除本县外)流动的劳务人员约3000人,温州市为6500人,杭州市近5000人,北京市约4000余人。除此之外,成都、宁波、上海、石家庄、广州、深圳等地也集中了一定量的青年劳务人员。

二、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1、扩大就业,稳定大局。我县地方工业经济脆弱,经济总量小,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

何确保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不仅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据统计,通过劳务输出方式已使我县69.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既满足了社会生产各部门对劳动重新配置的需要,又扩大了就业领域,极大的缓解了我县就业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2、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质。从总体上说,我县农村青年因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者为数甚少,就业能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大青年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从客观上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3、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县外出务工青年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我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量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信息反流,既让”山里”的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择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促进我县地方产品的市场开发,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地加强了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青年劳务输出成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型产业”。据统计,2010年我县实现劳务总收入7022万元。其中农村青年的劳

务收入为5902万元,占总劳务收入的84.3%,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的11%,人均劳务收入2312元,仅此一项为农村人均增收58元。而一些外出劳务人员相对集中的乡镇,劳务收入比例则更高。如银山镇,全镇劳务输出半年以上的达451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实现劳务收入1612.5万元,占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7.4%,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570元。地处海拔800多米的大顺乡徐洋村,总劳动力不过399人,而长年在温州等地务工的劳务人员却多达279人,占全村总劳动力总数的69.9%,年实现的劳务收入达62.59万元。

5、资金反流促进了我县地方经济全面发展。劳务输出给广大劳务人员和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收益,不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效益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我县的地方经济建设。首先,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批世居深山的农村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致富后,在县城购置商品房,踊跃参与土地、商业用房的拍卖竞标,促进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其次,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创畲乡生态优势,建风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目标,小水电业、旅游业迅速崛起,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一些具有较强经营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劳务人员带资返乡创业。

三、劳务输出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流动的无序化。我县农村青年流动主要是通过自发性和裙带性等方式来实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青年”盲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

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外出务工青年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尽管劳务输出使我县广大劳务人员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质,也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和企业家”。但是,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我县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较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抗衡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致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在外谋业,且从事的也大多是一些简单劳动或低技能性的职业,其比例约占流动总人数的70%。既降低了劳务人员的经济收益,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自身发展。

3、返乡创业者少,资金回流量不大。我县青年的流动周期普遍较长,大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又都在输入地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发展空间,继续实现”导地创业”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的成功也影响和吸引了大批劳务人员长期在外拼搏,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4、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据调查,我县以”打工”为

业的劳务人员,大部分从业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个体私营企业约占总数的65%。由于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私企业的劳动用工很不规范,私招乱雇现象尤为严重,且招用工后大都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以致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四、对策与措施

1、健全组织,做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我县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党支部,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团组织或青年组织,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本区域内的我县务工青年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青年素质。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基地,联合劳动、司法等部门,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年的技能培训。要增强培训的计划性、目标性和适用性,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要增加与发达地区团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实行定向培训。要对外出青年进行法律知识,特别是劳动法和合同法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增

强法律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尽快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的职教人才,解决当前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尘肺诊断标准》, 对1984年至2009年间古浪县曾赴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金矿等地务工的475例返乡人员进行调查。

1.2 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的尘肺病例卡进行统计学分析, 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工业系统类别、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尘肺病类别、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475名务工人员分布在该县黑松驿镇、黄羊川镇、十八里堡乡、古丰乡4个乡镇的17个行政村。本次诊断为尘肺病的176例患者均为男性, 患病率为37.05%, 最小29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 (43.6±57.71) 岁。患者主要以35~50岁青壮年为主, 其中30岁以下者占0.57% (1/176) 、30至49岁者占89.20% (157/176) 、50岁及以上者占10.23% (18/176) 。黑松驿镇的患者最多, 患病率为36.99% (172/465) ;接尘工龄平均 (4.3±3.0) 年, 最长19.0年, 最短0.5年。

2.2 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分析

176例患者中, Ⅰ期尘肺62人, 占35.23%;Ⅱ期尘肺72人, 占40.91%;Ⅲ期尘肺42人, 占23.86%。其中30~50岁者在各期发病率中均为最高, 不同年龄组尘肺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不同工种发病情况分析

176例尘肺病患者从事风钻、打眼、碎石、掘进等9个工种, 其中, 从事打眼工种的人数最多, 占61.93%, 其次为风钻作业, 占13.07%, 不同工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为从事过打眼、放炮、碎石、采矿、出矿等多项作业的人员

2.4 接尘时间与发病的关系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接尘时间5~10年者, 发病率最高, 之后随着接尘时间延长, 发病率逐渐降低, 且不同接尘时间的尘肺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不同工种与接尘时间的关系 (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确诊的176例尘肺病患者中, 以30~50岁青壮年居多 (157例) , 占总发病例数的89.20%, 平均患病年龄43.6岁。尘肺病发病工龄平均为4.3年, 比王万成[1]、吕敏[2]报道的发病工龄均早, 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般来说, 进入呼吸道的粉尘中98%左右可通过咳嗽、咯痰清除出去, 滞留于肺内的粉尘只是吸入粉尘总量的2%~3%。但长期吸入高浓度的可吸入性粉尘, 会使肺内的储留量逐渐增多, 而长期储留于肺内的粉尘颗粒, 根据其化学性质的不同, 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其中, 矿物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可引发尘肺病。所以, 随着接尘工龄或年龄的增长, 尘肺病患病例数也逐渐增加[3,4]。调查结果表明, 从事粉尘浓度较大的风钻和打眼工人的尘肺病患病率较高, 与相关报道一致, 其中接尘, 5~10年者患病率最高, 10年以上患病率反而降低, 其原因需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件关系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大事。农村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务工确为一条致富之路, 但因务工导致尘肺病进而丧失劳动能力, 甚至失去生命, 则令人格外痛心[1]。因此, 笔者建议应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在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时的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防护能力, 搞好个人防护。此外, 还应对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务工人员进行职业病普查, 以保障他们的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古浪县务工返乡人员职业病患病情况, 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为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 (GBE70-2009) 》, 对1984年至2009年间古浪县曾赴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金矿等地务工的475例返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尘肺病患病率为37.05%, 以30~50岁青壮年居多, 平均患病年龄43.6岁, 尘肺病发病工龄平均为4.3年。其中Ⅰ、Ⅱ、Ⅲ期尘肺分别占36.0%、40.9%、23.9%。结论 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在从事具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时的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个人防护能力, 搞好个人防护。特别应对外出务工从事具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病普查, 以保障务工人员健康。

关键词:古浪县,外出务工人员,尘肺病

参考文献

[1]王万成.陕西省旬阳县32例农民工尘肺患病情况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1) :13-14.

[2]吕敏.常熟市1992~2001年矽肺病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3, 19 (6) :25-26.

[3]樊智勇, 张晓霞, 刘爱民, 等.某煤矿尘肺发病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01, 28 (3) :65-66.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情况

2012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外出务工人数(含跨区、县转移)63.41万人,去年同期为63.97万人,基本持平;外省务工人员返乡5.11万人,去年同期为4.09万人,增加10169人,同比增长25%。

2.调研情况

根据要求,调研组对广西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南宁市宾阳县,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钦州市浦北县4个县,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调研组在每个县抽取约10个行政村,共计37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

从调研了解到的37个行政村的情况来看,37个村共有13.16万人,其中劳动力7.77万人,占59%。截至7月底,外出务工人员共3.62万人,其中在区内务工1.14万人,区外务工2.48万人。6—7月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2393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6.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62人,增加19.3%。返乡人员中,因企业裁员或倒闭返乡333人,占13.92%;因返乡就业创业343人,占14.33%;因参与夏收夏种1272人,占53.16%;探亲避暑261人,占10.91%;其他208人,占8.69%。据统计,6—7月间返乡再次外出人数1467人。未外出人员中计划外出人数3208人,其中区内1269人,区外1939人。

(二)本地企业用工情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情况

根据对全区19个行业门类,67个细分行业,572家用工企业的检测数据,2012年1—5月,总就业人数分别减少0.1%、0.28%、0.5%、0.79%、0.13%,6月开始扭转了连续5个月下滑的趋势,就业人数比上月增加0.11%。

2.调研情况

调研组选取了南宁和钦州两个市进行调研,随机抽取39家企业了解情况。调研的39家企业中,其中大型企业4家、中型企业21家、小型企业14家。截至7月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盈利的有24家,亏损的有14家,未投产1家,亏损企业大多从2012年初开始亏损。39家企业现有职工总数为26193人,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6—7月,39家企业中出现员工流失现象的有36家,流失人员共2841人,占职工总数的10.8%;其中,一线人员2682人,占职工总数的10.2%;管理人员153人,占职工总数的0.06%。6—7月出现减薪的企业有3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0.08%。6—7月,大多数企业工作时间没有变化,工作时间增加的有1家,减少的有5家。下半年36家企业有招工计划,3家企业没有招聘员工的计划。计划招聘的36家企业共需要招聘6014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84人、农民工4783人。仅2家企业反映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裁员。

二、上半年就业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低于8%,广西经济增速放缓,但仍达到11.4%。由于广西经济总量2011年突破万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就业需求相对于经济形势的滞后性等原因,各项分析数据显示,我区上半年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1.从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截至7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5.73万人,同比增长8.6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0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27万人,同比增长1.2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8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8万人,同比增长1.0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03%。截至6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3.41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59%;其中跨省(区)、市就业新增人数达38.06万,占60%(到广东28.86万,占转移就业总数4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3.38%,低于年度控制数1.12个百分点。

2.从失业监测数据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部分涉重金属企业关停并转影响用工。今年上半年失业动态监测数据与去年同期比较,3月、4月总就业人数减少幅度相对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就业人数分别少0.28和0.57个百分比),6月总就业人数增加较多(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就业人数增加0.28个百分比)。3月、4月总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1月河池镉污染事件以后,广西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的关停并转整顿力度,影响河池、百色、来宾、崇左等涉重金属企业较多的地区需求。

3.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来看,广西劳动力需求供给两旺。广西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采集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需求总人数达到46.78万人,求职人数达到34.06万人,求人倍率为1.37,与去年同期相比求人倍率基本持平(-0.03)。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网络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招聘需求人才数达到14.18万,网络求职人数达到18.52万,求人倍率为0.76,与去年同期相比求人倍率基本持平(+0.07)。广西人才网上半年求人倍率较小,主要原因是各类毕业生主要通过网络求职,在即将毕业之际提前在人才网上求职。

4.企业生存状态稳定,用工需求量大,但一线员工稳定率不高,流失严重。从19个企业调研了解的数据来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广西半数以上企业能保持盈利状态,但填报了亏损时间的9家企业,有6家是2011年末到2012年初出现亏损状况,反映广西企业生存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近期部分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效益下滑。二是企业用工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并略有增加,但员工就业稳定率不高,6月—7月流失员工达10.8%,主要流失的是一线员工,占流失员工的94%。三是企业员工工作时间和待遇变化不大,仅1家企业出现减薪,1家企业员工工作时间增加。四是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较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重点群体均有较大的需求。有裁员计划的企业仅2家,39家企业用工需求达6014人,主要需求一线农民工,占需求总人数的80%。

nlc202309010902

5.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情况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但受企业生存状况影响不大。从37个行政村调研了解的数据来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上半年农民工返乡2393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3%,但是因企业裁员或倒闭返乡的占13.92%,因返乡就业创业、夏收夏种、探亲避暑和其他等个人原因的占87.02%,农民工暂时没有受经济状况影响而大规模返乡。二是有一定规模农民工返乡后继续外出务工。同时,6月—7月间陆续有1467名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占同期返乡农民工的61%。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需求较大,主要是到区外务工。截至7月底,外出务工人员达3.6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6%;其中到区外务工的达2.4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8.6%;目前未外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计划外出的达到320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

三、下半年就业形势预测

广西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看,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对就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但受严峻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地的广西,就业形势不仅与区内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而且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当前广西尚未形成自2008年以来的第二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但是,随着世界性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国内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根本性下行的进一步影响,不排除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批企业倒闭而造成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情况,加上下半年新成长劳动力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因素,下半年就业形势总的来说喜忧参半,就业压力相对上半年来说更大。

1.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将逐步显现。广西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看,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对就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同时,广西经济总量2011年突破万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这是广西就业增长外部环境利好的方面。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波及面广,导致欧债危机此起彼伏,失业率高达11.2%,为1995年以来之最高。新兴经济体通涨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严峻的外部形势也影响到我国及广西。一是部分涉外行业企业因订单较少用工需求受到挤压,同时部分企业盈利空间收窄对劳动力成本承受能力降低而导致用工量将减少。二是广西劳动力转移目的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发展困境,带来我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对广西下半年就业工作是一个重大挑战。上半年广西新增外出就业人员63.41万,其中向广东省转移就业新增人数就达到28.86万,达到45.6%。

2.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达历史新高。一是各类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市场择业。广西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6.7万,中职毕业生约14.4万,技工学校学历教育毕业生约3.5万,共约35万毕业生将进入市场择业。二是面临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攻坚的压力,百色、来宾、崇左等有色金属生产的地方,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三是返乡农民工预计比近两年相比有所增加,在我区企业用工需求较旺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引导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四是失地失海农民、边民、库区移民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3.就业结构性矛盾逐步成为主要矛盾。从广西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广西劳动力资源目前处于供需两旺、总体平衡的状态,但在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两方面都存在很大压力,突出反映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企业用工难主要是技术人员、熟练工难以招聘,企业比较看重受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而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技能单一,难以胜任企业的技能管理岗位。二是企业用工待遇、环境与劳动力期望值存在差距。广西大部分企业对普工给出800~1300元的月薪,对于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同时,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缺乏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或是工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与新生代农民工娱乐、环境需求存在差距。这些原因导致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劳动力“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三是劳动力培训的“工学矛盾”突出。企业一般不重视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劳动者技能提高主要通过“熟能生巧”,造成基础性岗位劳动者长期从事单一机械的劳动,很难得到技能提升。在普遍实行计件工资的工资激励机制下,劳动者培训期间得不到相应的补贴从而减少收入,造成劳动者从心理上拒绝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四、下半年就业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狠抓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

二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帮助企业应对目前困难,保持企业经营稳定,渡过难关,以避免企业因经营困难造成裁员和减薪现象,保持农民工就业稳定。

三是进一步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掌握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的具体状况,了解求职愿望和培训需求,重点化解结构性矛盾。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监测力度,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四是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带动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五是抓好职业技能的培训。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做到“返乡一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六是抓好创业带动就业。总结南宁、柳州、桂林三个受国家通报表扬的创业型城市的经验并在全区推广。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4

近年来,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对全市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深入了解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等情况,春节后,我们对全市四县一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调查,重点调查了外出人口较多的灵璧县尹集、高楼、冯庙镇;萧县龙城镇和张庄寨镇;砀山县关帝庙镇;埇桥区符离镇、时村镇等10多个乡镇,向300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外出务工情况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市外出农民工就业情况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结合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用工问题,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已是关系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状:

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规模逐年扩大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为132.4万人,比2000年多85.6万人,增长了2.8倍。其中流向外省人口为96万人,比2000年多74.6万人,增长3.5倍。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市外出人口的规模是逐年不断扩大的。根据300名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来看,我市外出人口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外出人口就业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从年龄构成看,以26-35岁农民为主体。调查数据显示,在外出就业的人员中,26-35岁的占38.6%,其余年龄组的构成分别为:18-25岁的比重为27.7%,36-45岁的比重为30.6%,46-55岁的比重为4.1%。80-90年代的农民已经是现代农民工的主流群体,这也进一步说明现代年轻农民不愿呆在农村,不愿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从受教育程度看,外出务工农民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小学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9%,初中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5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7%,比2000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初中学历的在外务工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在36-45岁左右的男性,对接受再教育的兴趣和意向不高。

●从就业的行业看,制造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在调查的人员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6.6%,建筑业占19.8%;从事服务业的占41.6%,其中:饮食业的占22.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占18.8%。从产业划分看,外出农民工从业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占56.4%。从事第一产业的外出农民工仅占2%。

●从流向看,到省外就业人员增加。在调查的外出农民工中,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的占外出务工人数的80%,每100名外出务工人口中,就有80人去省外,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仍主要选择省外发达城市打工,与过去相比,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市收入水平和农民工就业环境密切相关。此外,通过调查显示,在我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中有45%的人不愿回家就业。主要原因是认为当地的收入太低,本地用人单位少,找工作较为困难。

●从社会保障情况看,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问卷调查显示,有44.6%的外出务工人员没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签订合同的务工人员中有9%的人不清楚合同形式。这些外出农民工外出方式基本上是以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外出找工为主,所从事的行业基本都在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

●外出农民工就业形势相对稳定。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末返乡人员占打工人数的10%。在返乡农民工中,因回家过年和家庭原因而返乡的占返乡人员总数的80%;因其他原因而返乡的占20%;从收入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月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43.6%,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27.5%。据被调查者反映,打工收入可占家庭收入的五成以上,对当前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相对也基本满意,就业形势相对稳定。

●外出务工人员中新增了一批无地农民。据调查,在外出农民工中,拥有承包的土地的农民工占90%,没有承包的土地的占10%。在十年前这种现象是没有的。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外出农民工在外从事二、三产业的同时,在家里都有土地。这种现象短期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农业、工业现代化进程。第二是已出现无地可种的农民。无地可种的大多是年轻人,因为土地承包实行的是“三十年不动地”政策,这项政策成了期间新增人口无地可分的情况。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耕地被征用。这部分人构成了无地农民,也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p#分页标题#e# 利弊:

农民外出务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20元,增长20%;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1%,增长24.5%。据对300名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人年均收入在30000元左右,是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倍。一些农民经过几年的在外务工生涯,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验,积极回乡创业,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稳定。农民工常年在城市生活,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眼界逐步拓宽,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文明程度、教育子女及生育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打工不仅带回了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推动了乡风文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改变了过去农忙之余很多农民利用闲暇时间聚众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对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起到了稳定作用。同时,有效缓解农业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市是农业大市,更是农业人口大市,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是484.1千公顷,农业人口为539万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1.3亩,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没有好的生存去向,必然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可以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使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扩大了土地的经营规模,调动了农户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此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不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流失过度不利于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初期。随着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全面铺开,全市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力求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宿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我市面临着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按照宿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测算,城镇化率要在2015年达到45%,未来五年,宿州市二、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至少超过50万。而据普查数据测算,从2011-2020年10年内全市劳动力总量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是不利的。其次,农村留守老人、儿童问题堪忧,家庭生活受到影响。一些留守在家里的多是老人或小孩,没有生产经营能力,使土地出现撂荒或变相撂荒现象。老人长期无人照料,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让人担忧。另外,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中非婚生育、重婚、违法生育多孩等现象时有发生,计生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此外,我市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常年在外务工,从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创新需要来看,这些留守在农村的人员基本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的老人,对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十分不利。

建议:

“两难”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我市劳动力用工需要,建立高效的用工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首先政府要进一步提供优惠、实效的农民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近9000人,累计创办经济实体6174个,带动近80000人就业。但据调查显示,在愿意回家创业的人员中,有45%的担心资金不足;有36%的人担心没有合适的就业行业和创业项目,有19%的人担心缺乏销售渠道和社会关系等。因此,当前各级政府应当为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农民创办经济实体,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次,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目前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目标,到2015年,全市将有近300万人生活在城镇。因此,加快城镇建设,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对提高我市城市化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的提升必然会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同时,适度提高用工企业的工资待遇,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回家创业,另外还有45%的人员不愿意回家创业。其主要原因是有60%的人认为本地用人单位待遇较低。作为用工企业,应通过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回家就业。#p#分页标题#e#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对农民工素质、劳动力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只是填补了一些低技术的劳动密集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根本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在农村应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就近而言,对外出的农民工应加强技能培训,使之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据调查,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有69.3%的人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这部分人多是工厂工人,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出现缺工现象,有些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在众多的求职者当中无人适应。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培训机构应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适时对有就业需求的剩余劳动力实行定向培训。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佳山乡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篇5

调查对象:佳山乡李祺乡长芮文林委员朱应慧工作人员地点:佳山乡

调查内容:佳山乡的基本情况及农民外出务工现状,佳山乡农民外出务工的具体做法、提出几点建议

参加人员:李祺、芮文林、朱应慧

调查报告正文:

促进农民增收,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

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要率先在全乡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历来就是事关全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近期,根据教学安排,我们一行 人先后五次深入到我乡农村,对我乡发展打工经济促农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我们走访了乡长李祺 和委员 芮文林,查阅了相关文书资料,并作了认真的记录,在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佳山乡农民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佳山乡的基本情况及农民外出务工现状

佳山乡位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2009年全乡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5600元。

从调查情况看,佳山乡农民外出务工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打工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乡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基本稳定在6000-7000人左右。据调查,从业种类大致可分为五种:餐饮业400多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7%;商业200多人,占3.3%;殡葬600多人,占10%;运输800多人,占13.3%;打零工3000多人,占外出务工50%;其他人员100多人,占16.7%。这样,仅外出务工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

入就可多增加1500余元。可以说,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加快我乡发展的重要产业。

2、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适应我乡发展的有用人才。

“解放思想,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回报家乡”。广大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家乡,极大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的发展。

3、一批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发家致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经过多年的外出务工,我乡一批头脑灵活,敢闯敢试的农民已经率先发家致富。正是这样的一些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我乡的广大群众,进而辐射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局面。如今,我乡外出务工的队伍不断壮大,“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的生动实践。

二、佳山乡农民外出务工的具体做法

这种“打工经济”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好的措施和做法?调研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调动。我乡农民历来就有外出务工的传统。对此,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牢固树立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就是创造财富的理念,努力在全乡营造“外出一人,致富一家”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外出务工。乡党委、政府每年还要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恳请他们为本乡农民工寻找、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这些举措,都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起到了积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二是多管齐下。就是因人而异,合理引导,积极优化农民外出打工途径,努力为广大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近年来,针对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由亲投亲、无亲靠友”的自发状态,乡党委、政府积极加大组织力度,通过乡村两级组织,通过在外工作人员,托关系、找门路,为广大农民尽可能地创造就业机会。

三是全力扶持。针对外出务工农民没有务工项目,缺少致富资金,以及家中老小无人照顾等一些实际困难,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以及其它各种渠道,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同时积极与乡农村信用社联系协调,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小额贷

款,为他们解决资金困难;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实际困难,要求各村组织人员进行帮助,做好后勤工作,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下心来、全力以赴在外打工,谋求更快、更大发展。

三、几点建议

实践充分证明,打工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已经在我乡形成了共识,大都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从总体上来看,打工经济对全乡来讲,规模还不是太大,还没有成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结合我乡的实际,提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做强做大打工经济,首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农民需要知识,需要技术的迫切心情,以及无一技之长的困惑。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着重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操作技能,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使广大外出务工农民走得远、站得住、能致富,实现农民工由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第二,成立中介组织,畅通外出途径。目前,就外出务工的渠道来看,大多农民还处在一种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农民工的自发、无序、盲目流动,会产生就业难、权益得不到保证等很多负面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乡乡村两级组织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对此,我们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乡、村两级都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劳务开发领导小组,特别是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程序,在乡成立劳务输出组织,一方面对农民工加以统一管理和培训,另一方面帮助农民收集各方面用工信息,同时协调农民工的各种劳务关系,从而畅通农民外出务工途径,让外出务工农民实现由自发性向有组织输出转变。

第三,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创业。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资金以及生活中遇到得一些困难,让外出务工农民走得放心,干得安心,赚得尽心。二是营造良好的法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6

近年来,我市返乡创业人员以年均增长1倍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到4万余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8%。为了进一步掌握返乡人员创业情况,为“决战‘两区’”、“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建言献策,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沈锦荣的带领下,于2008年5月20日至21日,赴新干县、永丰县进行专题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新干、永丰县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认真听取了新干、永丰县政府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的情况汇报,并与两县返乡创业人员进行了座谈。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两县把返乡创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实施“引凤回巢”工程,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打工人员以各种形式创办经济实体,形成了“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雁归经济”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支柱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对发展“两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推动了经济发展。返乡人员在创业过程中,跳出了外出务工前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观念,或扩大生产规模,或创办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发展成为企业家、种养专业大户和个体经营户。据统计,近年来,新干县外出返乡创业人员累计投资3.5亿,永丰县投资总额达3.6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2、拉动了“两区”建设。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返乡人员大多将创业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城区或工业园区。同时,为数不少的返乡人员在城镇购房并安家落户,这对解决城镇建设中资金短缺和产业支撑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雁归经济”,对于我市“决战两区”具有现实意义。

3、促进了农民增收。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07年,新干县返乡创业经济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90元。近年来永丰县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实现快速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

4、加快了开放步伐。外出人员大多在沿海地区务工,返乡创业不仅带回了资金和技术,也带回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思维和管理,大大拉近了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开放开发步伐。同时,不少返乡人员主动牵线搭桥,为家乡建设引进外商外资,带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以政策为导向,增强投资兴业引力。新干县先后出台了《新干县鼓励投资兴业优惠办法》、《新干县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新干县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意见》等文件。永丰县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若干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两县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取消多种行政收费、小额贷款等在内的近百项优惠政策,并从土地使用、信贷支持、用工培训、证照办理、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鼓励、支持在外人员和打工人员回乡创业。

(二)以乡情为纽带,加大亲情招商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同乡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新干和永丰的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了办事处和招商分局,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组建了同乡会,以此为纽带,加大亲情招商力度。二是加强了与外出务工人员的沟通与联系。每年都要在南昌、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召开1-2次在外人员联谊会、恳谈会,利用春节、元宵等节假日务工人员集中回乡时机,组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介绍家乡发展情况,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永丰县杨洪先生在深圳事业有成,每年清明回家,县主要领导都是先亲自陪同他去扫墓,然后才回自家扫墓,以浓浓的乡情感召和激励他返乡创业。

(三)以服务为重点,优化回乡创业环境。为吸引回乡创业者,大力优化回乡创业环境。对回乡创业者,不论投资来源,不论投资形式,不论投资多少,不论身份高低,都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鼎力相助,两个县的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亲自陪同考察,亲自推介项目,亲自跟踪落实,提供“一条龙”服务,做到服务程度“链条化”、服务方式“人性化”,切实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流动资金难筹措。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改革后,各支行除了消费贷款和存单质押贷款外,均无贷款审批权,在贷款的营销上也“重大轻小”,对小企业和创业风险大的企业兴趣不大。返乡创业人员的“原始积累”往往在投资阶段就基本被耗尽,企业投产后,因大部分是租用场地,没有房产抵押,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由于流动资金缺口大,无力满足批量合同,企业痛失不少商机。

2、企业人才难留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本地务工与外出务工的收入相差不大,民工也宁愿“远走高飞”外出务工,致使企业招工难。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工作环境差,生活艰苦,难以留住技术人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3、创业路子难拓宽。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模式,大多数是个人家族式,规模小,且多为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的小型加工厂,集中在材料加工、针织品和服装加工,具有明显“三低三少”特点,即: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低、企业管理水平低,名优特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产品定单少。

四、几点建议

1、探索融资渠道,破解返乡创业融资瓶颈。一是尽快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制订促进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良性运行的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协调好银、企关系。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应选择市场化担保机构模式,这样有利于发挥中小企业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解决返乡创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扶持那些抵押品不足但有前途的企业。二是建立县级创业扶持奖励基金。新干县的做法是由县财政每年安排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作为专项基金,重点用于鼓励创业和奖励先进等;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投入奖励办法》,具体安排专项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资金投放力度大,支持地方经济好的金融机构。三是依托农村信用联社做活小额信贷。农村信用联社享受了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应真正办成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银行,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金融产品,拓宽小额贷款覆盖面,扩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并简化贷款程序,建立高效的返乡企业贷款审批机制。

2、优化“服务环境”,留住返乡创业人力资源。一是切实落实扶持返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审批环节上简化手续、在创业初期的税费上予以减免、在子女入学上与城镇同待。二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基地。搞好工业园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规划、建设好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的标准厂房,并对资金紧张者实行分期付款购买或租赁,减轻返乡创业的负担。三是加大民工技术培训力度。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有计划的对返乡民工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企业人才。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7

1 问题及成因

目前, 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参合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低”现象:一是参合率低。2008年, 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42.6万人, 参合率达96.00%, 其中本地农民参合33.7万人, 县外务工农民参合8.9万人, 参合率分别为99.76%和85.60%。县外务工农民参合率低于本地农民参合率14.16个百分点, 低于全县农民参合率10.4个百分点。二是参合人员申请补偿率低。截至2008年5月份, 全县申报住院补偿9 159人, 占参保总人数的2.15%, 其中县外务工农民申报住院补偿543人, 仅占外出务工农民参保总数8.9万人的0.61%, 低于全县参合农民平均住院补偿申请率1.54个百分点。三是住院费用补偿率低。截至2008年5月份, 县外务工农民申报住院补助的总费用473.97万元, 补偿71.4万元, 住院补偿率为15%, 而同期全县平均住院补偿率为36.23%, 外出务工农民住院补偿率低于全县平均补偿率21.23个百分点。

导致上述“三低”现象, 我们分析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常年在外, 及时参合难。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常年在外, 有的甚至全家在外, 乡村无法及时联系, 导致他们错过了参合机会。二是心存疑虑, 转变观念难。由于以前推行的育龄妇女外出打工计划生育保证金、信用社、基金会存在交钱容易退钱难的现象, 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对政府信任度不高, 甚至认为是政府或医院缺钱花又想方设法找农民筹资。部分人员对合作医疗政策的连续性持怀疑态度, 担心基金的长效管理和长期支付能力。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自认为年轻力壮、身体健康, 以前多年未患病, 今后许多年也不会患病, 加上长年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 觉得参合意义不大。三是就业环境差, 有病就医难。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 从事的多是高体力或高强度的工作, 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 不少人患有肌肉劳损、骨质增生、中毒等慢性疾病。为了不丢掉工作, 他们生病后, 首先是扛, 扛不住了就找私人诊所, 最后才选择住院治疗。由于返乡面临失业、交通费用大等原因, 一般不选择返乡治疗。截至2008年5月, 仅有8人返乡住院治疗。四是管理欠规范, 费用报销难。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处于试运行阶段, 全国各地无法一盘棋运行, 对非定点医院的监管难到位, 导致非定点医院的诊疗行为欠规范, 存在着随便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 使参合农民得不偿失。另外, 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居住地大多数是发达地区医院, 医院收费较高, 自付费用比例较高, 与参保人员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许多外出务工农民通过电话咨询, 了解到可报费用比例不高, 又担心报销手续繁杂, 还要花费往返路费, 认为不合算, 就放弃了报销, 致使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大打折扣。

2 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政策宣传

一是突出乡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卫生人员、计生工作人员、群众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 因势利导, 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制造声势, 营造氛围, 让受益的农民讲述自己真实的体会, 使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确实让农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性、优越性和长期性, 树立“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医疗合作互助共济理念, 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法, 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工工会, 保持日常联系, 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设立信息员。三是创新筹资机制, 鼓励集体或企业、私人赞助农民参合。四是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公示制, 将补偿情况按月公布到村, 实现社会化监督。

2.2 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整合县、乡、村卫生资源, 健全三级补偿机构。目前, 外出务工人员报销医疗费只能到县合管办, 为了方便群众, 将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卫生室纳入门诊补偿范围, 由乡卫生院统一管理、结算。将合管窗口设置到乡镇, 形成县、乡二级补偿并存, 极大地方便农民补偿兑付。二是规范代办报销程序。由外出务工人员家属或其他人代办的, 要建立代办流程图, 可为外出务工人员用快件形式将资料寄回县、乡、村补偿机构, 由补偿机构审核后直接将补偿费用交给其家属。三是尽快出台全省及全国统一的合作医疗病种目录、药品目录, 规范各地医疗行为。健全网上基本药品目录库, 将新增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在网上公开, 使包括非定点医疗机构在内的医院都能够查询, 可以使医生能够按照基本药品目录用药, 提高有效补偿费用。

2.3 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篇8

关键字: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婚姻家庭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97-02

近年来,农民出去务工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非常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下乡使农村生产中产生了剩余劳动力。随着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女性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城市的环境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进而对影响她们的婚姻和家庭。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中的多数人是半农半工的,特别是已经结婚的女性,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

一、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基本情况

马龙河村是高寒山区的一个彝族村落(彝族人口比例为89%),村委会距离行政管辖区(五街镇)13公里,距离县城(南华县)60公里。从村落到镇为土路,弯道较多,交通不便。到2012年,该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4户,共乡村人口814人,其中男性369人,女性441人,农业人口810人,劳动力566人。[1]该村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28元,农民收入以烤烟、包谷等为主。整个村里没有集体企业,剩余劳动力只能到异乡,至少要去县城或外地,常年外出务工女性27人,其中省内19人,省外9人。[2]

该村外出务工女性分为两部分,第一,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大多在广州、东莞、福建、深圳一带。2006年该镇有一批政府扶持的外出务工者,每个村委有三个名额,村中有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女性就是这批务工者中之一,通过几年的打工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后来每年他回家过年村里都有跟着她一起去打工(都是村里面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刚结婚的年轻人)。如今,该村有意愿外出务工者大多都是和她一起的,据她所说,她们是在制鞋厂里上班,工作内容简单,但是工作时间长,工资约为2500。第二,30-45岁女性在县城或者乡镇做体力劳务工,主要从事洗碗、搬砖、保姆之类的工作。

二、马龙河村女性外出务工原因分析

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有许多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彝族女性是个独特的群体,外出务工更有许多原因,本文从当地自然环境、女性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强和社会意识增强等方面来论述外出的原因。

在马龙河村,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女性很少外出务工,许多农民都不愿意离开家乡,他们都有浓重的乡土情结。直至21世纪,大量男性外出务工,女性依旧乐于在家里务农,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该村第一位女性外出务工的开始就是上述中提到的政府第一批鼓励出去的农民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低于外出务工收入,这是女性走出去的最主要的原因。马龙河村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小麦,粮食作物主要用于家畜的喂养(牛、猪、鸡)。烤烟成为最主要经济来源,而烤烟种植被村里人成为“最累”的生产,每亩纯收入约为3000元左右,两个及以上劳动力家庭每年种植3-4亩,整个生产需6个月左右。[3]而且烤烟生产需要靠丰富水源及降雨,2008年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马龙河村也受到影响,烤烟种植难度增加,加之政策方面对烤烟生产控制,使得农民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这样的形式下,男性大量外出务工,女性看到务工收入更高,并认为务工幸苦程度低于务农,陆续有女性外出并取得成果后带动了大批女性的流动。

另外,马龙河村外出打工的年轻女性一般都满足下列的条件:父母身体健康,年龄大约在55-65之间,能从事家里繁重的劳动和照顾小孩;未婚或已婚但子女已经2岁以上。如今,尽管许多在家的年轻女性非常希望出去打工,但是因为家里有年迈父母和小孩无法脱身而在家的务农。另外,个人知识水平对外出务工也有巨大的影响,该村新一代的女性在新形势下成长,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大部分人初中毕业,有的毕业于技校,在文化程度和年龄方面都有优势,她们手脚灵活且有耐心,能够在工厂里完成快速的流水工作。总体而言,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具有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

三、女性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对婚姻和家庭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婚恋观念的转变到生育观念的变化。

(一)外出务工对彝族女性婚姻及生育的影响。

1.彝族女性通婚圈的扩展。

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少数民族村落的人们的社会交往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社会活动空间受地域限制,社会流动范围小,造成了通婚圈狭小。马龙河村也如此,传统的通婚区域主要集中在该镇的同一民族之间,也有部分村内婚(约15%),即使存在族外婚也是发生在民族杂居地区。然而,随着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打破了传统婚姻圈。马龙河村11个未婚女性务工者嫁到其它乡镇和县,甚至出现了跨省婚姻(2例),许多女性愿意嫁给当地汉族男子,形成族际通婚比例不断提高。并且这种现象在外出务工的未婚女子的影响比同一群体中男子更普遍。因为,当地许多父母对儿子的要求和当地彝族结婚,但对女儿不会强烈要求。

2.彝族女性生育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社会有“多子多福”的思想,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马龙河村也一样,特别是男孩多对家庭来说是件好事。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后,几乎全部家庭生育两胎,很少有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务农女性第一胎生育年龄都在20(法定结婚年龄)岁左右,间隔四年生育二胎。然而,当彝族女性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工后,脱离了原来的乡土社会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摆脱了传统的生育观念的束缚。[4]有些女性外出务工接受了新的观念后,意识到应当给予子女高质量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他们选择只生一胎,这样的情况在马龙河村有两个家庭。另外,20-30岁正是女性外出务工最好年龄,有些已婚女性选择先生一胎,二胎则三十岁已有再生。这些生育观念的转变是近几年最突出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外出务工使得人们的经济意识大大增强,当两者冲突时,她们选择优先发展经济。

另外,对生育性别偏好也有所改变,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形成,在调查中发现,有女性外出务工经历的家庭一般具有部分现代生育观念。也有个别觉得,生女孩经济压力小。

3.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

影响婚姻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主要的方面,即经济原因、感情因素和伦理道德观念因素。[5]这点主要体现在已婚(包括订婚)但未生育的女性务工者中,她们进城就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同时生存能力得到提高,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对自己的另一半要求相对提高,或者因为夫妻去不同城市务工导致长期的分居,婚姻遭遇挑战。马龙河村中有一个案例,就是女性订婚后去东莞制鞋厂打工,丈夫去另外一个城市,两年后,女性要求在城市生活,男方坚持回农村务农,最后两人离婚。同时,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她们获得了与他人解决与交流的机会,受到了现代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了内在思想观念的变化,包括婚姻观念的变化。

(二)彝族农村女性外出务工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中最基础的组织与群体,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女性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子女教育、养老、家庭关系方面都非常重要。马龙河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对家庭也有双方面的影响。

1.家庭性别平等主流化。

长期以来,我国“男主外、女主内”成为自然而然的社会习惯。在彝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马龙河村的女性不仅要从事生产活动,还要从事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无偿性使女性价值无法体现。外出务工使女性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独立而且还使女性与现代工业和都市社会有了深入的接触,使农村女性的社会性别地位得到了提升从而促进了农村男女两性之间的平衡发展。[6]同时,女性外出务工有利于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传入农村,使得整个村落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因为外出务工的女性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提高了,相应的也有了“话语权”。在打工过程中,她们开阔了眼界,通过接受和学习外界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语言等等,塑造出了更好的形象,这些都有助于她们在家庭关系中地位的提高。最终,男女平等不仅仅是《宪法》里的法律,也成了公民心中的社会规范,男女平等在少数民族农村也得以实现。在年轻一代中,男女平等思想观念已形成,许多男性也开始和妻子分担家务劳动。

2.彝族女性婚恋观念功利化威胁着家庭稳定。

婚恋观念功利化主要对象是未婚女性,主要表现为两点:女性择偶标准变高和对婚礼习俗要求的变化。该村彝族女性进城务工后她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婚女性择偶标准改变,她们要求或者更愿意选择与市内男性结婚,因为这样可以留在城市,脱离农村生活。然而,这样的婚姻结合使异地婚姻增多。彝族长辈习惯了熟人社会的生活而反对这样的婚姻,的确,在少数民族农村,这种异地婚姻由于缺乏来自居住地的村落和家庭网络的支持和约束从而出现了相对的不稳定性。在访谈中,笔者得知,许多年轻女性为了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而嫁到外省,她们的婚恋有功利性。父母的不支持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外地生活的不适应和情感无处寄托都威胁到她们的婚姻的稳定。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城后婚姻观念倾向与物质条件,对于农村打工女性来讲婚姻的问题不仅是情感的问题,还是决定她的发展前途和未来人生的根本的问题。她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寄望于婚姻。将婚姻看作是可以用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交易,这样的婚姻关系给日后的婚姻家庭关系带来严重的隐患。同时,者也造成了彝族村落男子娶妻困难,严重威胁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少数民族女性外出务工后接触到了城市文化,并深受其影响。马龙河村彝族传统社会中,婚嫁过程都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聘礼一般在6000-8000元,婚礼都在村里举行,全村人互相帮助来完成。如今,外出务工女性看到城市人的婚礼,要求相应提高,聘礼增加到最少16000,并且要求去县城举行婚礼。在马龙河村,几位外出务工女性经自由恋爱后嫁到外嫁到县外和外省,婚嫁过程为汉族形式,抛弃的传统彝族婚礼习俗,不再穿彝族服装、唱彝族歌曲和跳脚,她们学习现代城市拍婚纱照、摆酒席的习俗。在少数民族村落里,人们处于相对闭塞的空间,小农生产形式加之劳动繁忙,村民很少全村聚集在一起,传统婚礼把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劳作、共同欢乐,是链接村民社会团结的纽带,也是村落中家庭关系紧密的重要渠道。现代婚礼的传入降低了村民互相帮助的程度,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也相应淡化,最终影响村落和谐村落建设。

3.空心家庭与养老危机。

目前,马龙河村大多家庭都为核心家庭,彝族有“分家”的习惯,即当子女成家后就和父母分开住。以前,当男性出去务工,妇女则承当其家庭的重任。如今,女性因为外出务工,者使得原来的小家庭又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名义上的“大家庭”。初五务工女性受过基础教育,基本为初中,个别为技校和高中,这样的文化程度在城市人眼中是文化素质较低者,但她们在农村却是属于年轻有为的年轻人,是村落中的精英,大量农村中青年女性外出使得农村家庭的核心被抽空,由核心家庭变成空心家庭。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由于子女全部外出务工,老人不仅要自我照顾,还要照顾小孩,这种情形使老年人在生病或情绪不佳时得不到子女及时地照料和帮助,身体和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

四、结语

近几年以来,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已相当普遍,其实这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过程。马龙河村也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表现。但是,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城务工改变了传统家庭的居住模式、家庭关系、养老模式、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这些变迁有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家庭矛盾、代际矛盾、亲子矛盾等,因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符合当地的政策,引导女性合理流动。比如,努力改变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现代化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解决困扰农民的“三农”问题,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和谐农村。

参考文献:

[1]云南数字乡村网,马龙河村委会网站。

[1]数据来源:对该村第一位外出务工女性访谈得知。

[3]蔡慧玲,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对婚育的影响—以广西融水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4]蔡慧玲,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对婚育的影响—以广西融水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5]张云英,胡双喜.农村女性进城务工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社会视野,2009-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九十七中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下一篇: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先秦文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