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2024-06-15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共10篇)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1

——与孩子们一起在古诗文诵读中成长

厦门市园南小学 胡继红

记得还是三年级的一次背诗活动,当时,活动中背得比较好的也只能背诵30几首古诗,全班平均背诗仅十几首,而这些基本上还是课本里学过的。我感到孩子们诗词积累实在是太贫乏了。许多孩子可以把很多西方动漫作品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打游戏可以连过几关,却对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知之甚少。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及文学素养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觉得我有必要来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古典诗词优美深邃的意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老师,传播和发扬民族文化,把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经典古诗文融入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是责无旁贷的。尤其是语文老师,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才能在教学中渗透引领,感染学生。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除了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背诗,课文教学注意渗透,例如教学《父亲和鸟》一文时,我收集了许多含鸟的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激发学生对鸟儿的喜爱,感受诗的美好。谈到风景名胜如“西湖”,我引用赞美西湖的古诗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学生感受到原来西湖的美是千古传诵的。在教学《黄河魂》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诗句更让学生感叹黄河气势磅礴。常常在教学中借诗抒情,学生更领略到古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课后再把这些古诗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摘抄积累下来,真可谓一举两得。我时常让学生跟我比赛,看看哪些同学能超过我。学生好胜心强,都主动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购买《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开始大量背诵古诗。几年来,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有三分之一背诗接近200首,因为我主动背诵《长恨歌》,并希望有对手,不少孩子挑战成功,会背120句的《长恨歌》,更增强了背诵的信心。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其实在这过程中,我何尝不是在学习呢。

如果说大量背诵古诗词还停留在积累阶段,那么实际的古诗文教学活动就把学生带入了“欣赏”阶段。“诗是有声的画”, 每一次古诗教学前我都会精心制作课件,配以优美动听的古筝曲,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进古诗的意境,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如《诗情画意》、《诵读经典 感悟真情》、《月之故乡》、《西江月》、《绝句》等课件意境优美深邃,是无声的语言。古诗教学要特别重视诵读。古诗是人类在特有的生活环境下宝贵情绪的瞬间灵光闪现。人们读诗,就是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体验到诗人瞬间的惊喜之情。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是基本的方法。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对诗、吟诵、游戏、表演等等,在这过程中学会欣赏,学会感悟。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使学生由“乐学”到“活学”再到达“会学”的境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古诗教学进行延伸,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古诗,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后,便向学生推荐一系列送别诗佳作:《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赠汪伦》、《于易水送别》等。学完《咏柳》就让学生摘抄许多歌咏春天的名诗,《春日》、《钱塘湖春行》、《江南春》、《大林寺桃花》、《忆江南》、杜甫的两首《绝句》以及《江畔独步寻花》等。归类学习古诗常常能举一反三,如今大多学生能一口气背出好几首爱国诗、边塞诗、写某人、某物或某景的诗。学生还能进行类比学习,例如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诵完崔灏的《黄鹤楼》,另一位学生便告诉大家他知道李白模仿崔灏的《黄鹤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学生能从王安石的《梅》,说到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词。他们能通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安史之乱,通过《蜀相》、《八阵图》讲诸葛亮,讲三国。古诗文课堂诵读与课外的拓展延伸,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厚积簿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学生们对诗词的酷爱与日俱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素养,陶冶了情操。

“古诗文诵读”应走研究性学习之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站在育人高度,我们感到古诗文诵读研究应深入到那些诗人、词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慧。而这一切,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因此我在学生积累诗词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词人或某类诗词,组成研究小组,我们相继成立了 “李白研究小组”、“杜甫研究小组”、“刘禹锡研究小组”、“李商隐研究小组”、“苏轼研究小组”、“李清照研究小组”、“爱国诗词研究小组”、“送别诗词研究小组”等多个研究小组。孩子们广泛地收集资料,并制作出反映自己或小组研究过程的演示文稿,在即将毕业前孩子们汇报了研究活动的成果。在实践中,孩子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

在与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早期背诵、阅读大量深刻优美的经典,渗透到血液、深入到骨髓中的就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优美的辞藻,还有其中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对人的一生都将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诵读中我们发现,当我们站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审视诵读活动时,古诗文诵读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便蓬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2

一、平易近人, 营造平等交流的心境

人与人之间是否愿意交流, 关键在于说话的人是否平易近人, 是否真正走进对方的心灵, 只有这样, 他的语言才能展示出亲和力, 才能传达出平等交流的愿望。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如, 在一次数学课上课铃响过了3分钟后, 有一位同学才跑进教室, 如果老师用生硬的语气责备他:“怎么搞的?上课还迟到!太不像话啦, 下次不准再迟到。”这位学生肯定会很生气, 迟到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迟到的原因都不问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人, 一点情面也不给?此时该学生还哪有心思专心的听你上课呢?!而且因迟到而感到自责的念头也被彻底击碎。但如果老师换一种语气:“你路上是不是发生什么事耽搁了?老师和同学们正为你担心呢?”那学生肯定会在内心非常感激老师对他的关心、尊重, 觉得过意不去, 下次上课尽量不迟到。

由此可见, 作为展现教师语言亲和力的方法之一, 平易近人的说话方式有利于师生平等交流的心境的营造, 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二、换位思考, 擦出情感交流的火花

每位学生的思维都不同, 其思考方式也都各有所异。当教师和学生在选择上发生分歧时, 通常是教师的判断起主导作用。但在许多时候, 分歧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而只不过是轻重、缓急、先后、多少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教师不要总以自己为重心, 非常需要和学生换位思考一下, 给一点理解、来一点妥协、作一点通融, 教师的亲和力在无形中也就产生了, 师生之间就会擦出情感交流的火花, 教育者的要求也就不失原则地实现了。

比如, 在“角的度量”一课中, 要求学生量一量书本练习中的一个角的度数。比比谁量得又快又准确。片刻后, 已有很多学生高高的举起了手。我特意叫了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回答, 她声音很轻地回答到:72度。可其他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不对。”我又请了另外一位同学来回答, 他的答案是:70度。我满意地笑了笑, 请他坐下。等我说出正确答案是70度时, 下面一下热闹了:有的说我的是75度, 有的说是73度, 还有的说是78度, 等等。各自都在极力的说服别人说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其中有位学生说:量角器有误差的。我怀疑的走下讲台去, 看看了刚才说72度的那位同学的量法, 发现确实是72度。再一看, 原来他们用的都不是同一类型的量角器, 肯定会有一定的误差的。于是, 答案允许10度以内的差异, 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试想, 如果说我当时制止学生的“吵闹声”, 继续上课, 这势必会给学生留下疑惑:明明我量地是对的, 怎么老师就说错呢!?尤其是对那位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 可能她会变得更内向。

能够做到“与孩子们一起”, 那么, “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也就显得容易多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应注意调控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的“个性化”;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 形成“学习共同体”, 构建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快乐、富有乐趣的过程。

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 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 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正如现在所提倡的“先学后教”教学新理念, “先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重自主探索, 让学生“再创造”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 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例如, 我在教学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 请学生观察算式总结收获。其中, 有学生提出:我们刚才算得都是除以整十的两位数除法, 那如果除数不是整十的两位, 该怎么算呢?对此, 我给予了赞赏性的肯定, 并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的打算, 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一开始, 我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12个热水瓶, 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 我又让学生出谋划策, 讨论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于是, 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 最后, 发现并总结出“从高位除起,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果不够除, 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商写在被除数个位上。”这一条运算规律, 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 他们经过自主探索, “再创造”了数学知识, 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

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篇3

一、在“东北三省第一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讨暨年会”做课的收获与感悟

1. 感谢集体的关怀与帮助。在准备过程以及上课的全过程中,老师们热心积极地帮我做好准备工作。领导、教研员们一直跟我一起备课、说课、导课,每次试讲后,都会给我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记得一次试讲,为了把这节课上得更好,教研员提出了更多中肯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点拨,我非常珍惜和市、州、省教研员以及外校一线教师一起探讨、评课的难得机会。

2. 与专家近距离的接触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们在研讨、推行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主题确立课、方案制定课、资料整理课等。教师要借助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成的知识有一个进一步的体验。在理解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从似懂非懂到渐渐清晰,从自满到自信,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我欣喜地感到自己在进步,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通过这次做课,真实感受到了研究有多深,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人可以发挥的潜力就有多大。我相信只要有“心”,就没有改变不了的人,做不成的事。

二、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收获与感悟

要开展好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我就谈一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些体会,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1. 要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出发确立活动主题。为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问题,我开展交流生活中的问题活动,即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问题记录本,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汇报时,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认真记录学生的所有问题,建立“学生问题库”。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学生乐于交流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准备了充足的资源。我根据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资源,依据可研究性的原则,选择部分问题确立活动主题。

2. 指导学生制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有效地开展活动的开端,在确定好活动的主题后,就应该及时地指导学生填写好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有章可循。如,开展《班级趣味运动会》这一主题活动时,我先以一个小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感受在活动之前制定方案的重要性,然后将自己拍摄的学校趣味运动会的图片吸引学生,学生感到惊讶不已——原来我们的活动需要如此复杂的计划和筹备过程!由此激发了他们要更深入了解活动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的雄心壮志。接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研究开幕式的,有研究闭幕式的,有研究后勤保障的,有研究趣味运动项目的等等。然后帮助他们各自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制定好活动方案。趣味运动项目组在讨论时都将实地考察、现场拍摄、采访作为活动方式,我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他们提建议:小组先确定活动时间,准备好活动物品,采访前要确定好所提的问题,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后勤保障组讨论的活动方式有上网搜集、采访、查看书籍等,汇报方式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还有如果能把收集来的物品清单装订成一本小册子,之后再进行分类,就更能体现自主性和全体性了。诸如此类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好具体且可操作性的小组活动方案。

3. 在具体活动中指导学生做好各种调查研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必须让学生亲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一开始,教师必须全面细致地对各项活动进行指导,以便于学生在今后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如,在研究《一元钱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去调查我们学校究竟有多少同学有零花钱,有多少零花钱,以及他们对零花钱的态度。我就指导学生先绘制好调查表格,写清要调查的栏目。接下来就要学生们自己去调查了,学生说,学校有这么多人,我们怎么去逐一调查呢?我就引导他们想想什么时候调查,以怎样的方式去调查最好?经过思考,学生说最好在课余时间分组去各班调查。接着我又指导学生在调查之前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尽量取得各班课任老师的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调查活动,取得更真实的数据。这使学生在今后碰到诸如此类的调查活动都能自行解决。又如,在采访前,我们指导学生先围绕主题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代表如何与采访对象取得联系,约好访问时间,再带着笔记前去访问,对具体的访问都做了精心指导。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充分的空间,让孩子们更熟练地掌握了调查、采访等活动方式,当然,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4. 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资料筛选整理工作。学生在分组展开活动时,少不了指导老师的监督和管理。我充分利用课余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给孩子们作如何收集、整理信息,如何写观察记录,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辅导。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所有的方法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

5. 重视评价方式,推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当前,综合实践课缺少综合性评价。而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一定会使学生、家长感到终身受益。所以,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珲春六小一直致力于综合实践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方式,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参与时的态度、合作的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积分本上为自己情感积分的方式来评定。学生自评、互评,是对自己在活动中参与情况、小组合作的效果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取得了哪些成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打分,然后累计到情感几分本上。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从家长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孩子有没有变化,取得了哪些进步等等,让家长量化积分,也记录在情感积分本里,这样让家长在评价过程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分享成功。教师评价是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实践中遇到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参考学生自评结果打分,累计在情感记分本中。结合三项评价,为学生的活动效果综合性的评定提供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过程的评价,因此我们让学生将活动中的点滴情况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同时,我们非常注重过程型材料的整理与积累,如设计的活动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访谈记录、体验日记、研究报告,活动过程中的视频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成果、各类荣誉证书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积累,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成长。情感积分本采取每天一反思、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方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分享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中互动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开展综合實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胆量,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在活动中与社会亲密接触,从而懂得尊重别人,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流,学到了说话的技巧。活动中老师充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作为教师,我只有努力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实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这充满魅力的课程在课改路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4

和孩子们一起快乐过“六一”

作者:

来源:《下一代英才》2013年第07期

5月29日,伴着孩子们欢快的舞蹈、爽朗的笑声,新疆自治区关工委、乌鲁木齐市关工委带着1000册图书和价值3000元的体育用品,来到乌鲁木齐县永丰中学,与近千名少年儿童、家长共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捐赠仪式上,市关工委副主任胡懿祝贺小朋友们节日快乐,鼓励孩子们要热爱学习,珍惜现在大好的学习机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捐赠仪式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孩子们表演的文艺节目。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5

诵读经典,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委会湖北枣阳培训点教师 李锦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每逢播音主持班的教室里传来学生们阵阵的诵读声时,我都倍感欣慰。作为他们的专业老师,在教授他们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也不断地摸索总结着经验,收获着一路花香。

播音教学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要更加讲求方式方法。最初接触播音教学时,为了摸清孩子们的普通话功底,我采用了集体和个人诵读赛的形式去教学,可结果却不尽理想。集体诵读,声音参差不齐,语调犹如寺庙里的和尚念经;个人朗读,有的人声音如蚊子般嗡嗡,有个孩子竟用方言给我们演绎了古典诗词,不禁让人大跌眼镜。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望着班上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感到了肩头的责任重大。为了让孩子们尽快上路,我调整了教学方式,结合学情,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诗词朗诵教学模式。

一、课前互动,激励信心。

我认为课前三分钟的互动很有必要。“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每当上课前,我总要让孩子们诵读这句响亮的口号,孩子们不仅要这样说,也要这样做。这样一来,课堂上,孩子们就更愿意频频地举起小手,更愿意响亮地发言了。这样的课前自信心教育方式还有很多:有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古典音乐,在课前播放,让学生去提前感受,以便在课上作为伴奏去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每节课前,进行课前互动小游戏“回音壁”,让学生们轮流为大家展示上节课学习内容,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也能看到彼此的不足;此外,还可以适时地让孩子们举起大拇指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很棒!”或者对着同桌,真诚地告诉他:“我真的很棒!”再就是大声地告诉老师:“我真的真的很棒!”有了这样的课前互动,久而久之,自信的种子就会萌芽,最终开花结果。

二、引入情境,激趣导入

有了课前的热身,孩子们都已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新课中,当然,学习新课的激趣也必不可少。有时我们可以以一个谜语的形式入课,比如在教学《古朗月行》时,就可以先出一道月亮的谜语;有时我们可以以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入课,比如在教学《游子吟》时,就可以以一首《儿行千里母担忧》导入;有时则可以借助插图入课,比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图画,想象图上都有谁,他们可能在交谈什么,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并为理解诗句做了铺垫;有时还能联系生活实际入课,比如在教学《相思》时,先问大家吃过红豆没有,红豆还有一个别名,叫相思豆,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大家的兴趣。

三、着眼全诗,感知诗意

在播音专业的诗歌部分教学中,每首诗都应先给学生们一个完整的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节奏。这时就可以从示读领读入手,作为教师,我们在示读时认真、有感情、有节奏,有美感,那么学生们就会亦然。所以我们播音专业的老师,就要苦练朗读基本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情感,以便把它感染给学生们,这也是教师的感染力。如读《咏鹅》的“鹅鹅鹅”时,三个鹅字的声高是不一样的,应该是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缓慢读之。在读《游子吟》时,前四句是缓慢深情,再现母亲关爱儿子的场景,后两句变得激昂,表达子女的感恩之情。

四、解读诗句,再现形象

这个环节是全诗诵读的重点。如何再现诗歌形象呢?有这样的几种方法:抓关键词,以想象再现形象。比如“慈母手中线”这句,抓住“慈”字,想象为什么叫母亲为慈母,她都为儿子做了什么,这样,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抓背景,了解弦外之音。如《秋夕》这首诗,了解了宫女的背景资料,就更深层次的感受到“银烛秋光冷画屏”的那份“冷”,不仅仅是天气,更是人心的寂寞和寒冷。抓画面对比,深入浅出。如在教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时,孩子们很难理解,我就将一张太阳照耀着小草和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图画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联想它们的关系,找出相似点,最后孩子们恍然大悟,就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对自己的深厚恩情呢?情由境生,抽象的形象就直观化了。

五、书写诗歌,积累背诵

每节课最后,我都会留几分钟让孩子们工工整整地把本节课所学诗歌抄写在写字本上,告诉他们:“爱诗的孩子抄写诗歌姿势一定是标准的,书写一定是漂亮的。”或者让他们给诗歌配上图画。这样更便于他们去记忆,也锻炼了他们的书写能力。诵、写、背相结合,很容易提高学习的效率。

让孩子们在赏识中快乐成长论文 篇6

摘要: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表扬和激励学生,成为我们教育者的共识,在管理学生行为方面,教师的奖励比惩罚有效。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赏识 快乐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我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中对赏识教育深有体会。关于赏识教育,专家们多有议论,像周歧老师的《觉醒》、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王瑞富等人编著的《天才是这样夸出来的》等都集中表达了一个主题,即掌握好夸奖这个法宝,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关键。

一、慷慨――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

怕孩子骄傲――这是许多老师的顾虑,也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教育理念。有人做过这样的对比:外国孩子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亲爱的,你真棒!我为你骄傲!”中国孩子同样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大多数妈妈则会说“别骄傲啊!”“这次题目挺容易的吧?”我的学生徐晓昱在上三年级时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努力学习的孩子,可是爸爸妈妈、老师总对我说:‘你做的还不够。’为什么呢?我考了100分,他们说:“这是偶然,你能保持得住吗?……”看到这里,我深深地反思:或许是我们苛求完美,我觉得我们这种“谦虚”的教育方式并不恰当,因为它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了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失去自信。

我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爱,对孩子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不带功利性的爱;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从爱的基点出发,发现、发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次进步;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和落脚点就在于对孩子的赞许、鼓励、夸奖、表扬……不要吝惜一切赞美的语言,充分发挥大拇指的功能,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愿意有“好话一句三冬暖”的体验,对于孩子们来说“顺耳忠言”效果会更好。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叫吕鑫宇,开学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非常散漫,总爱做出一付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老师一说他,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我断定这是一个从小挨批评比较多的孩子,被说“皮”了,批评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有一次语文课,他钻在桌子下面偷偷玩拼图模型,我提醒他时,他用眼睛不屑地瞄着我,一条腿不停地颠着,做出一付不以为然的神态,但我已经看出了他心中的恐惧与不安。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他预料中的批评,而是温和地问他:“谁给你买的拼图模型?这种玩具可以开发智力,你拼得很好,活动课上带来教教同学和老师,但上课时不能玩,你说呢?”他低下了,头脸红了。“今天先把玩具拿回去,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我已经看出你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这次谈话后,老师们都反映他有了“表现好”的意识,尤其上我的课,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

二、发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自己的学生自己最了解,比如谁优秀、谁一般,谁勤奋、谁懒惰,谁有什么优点、特长,甚至怎样的个性等等。可奇怪的是大部分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优点持“不说也埋没不了”的态度,尤其拿自己班级的学生去和别的班级优秀学生去比较时,总是觉得脸上无光。我认为我们这样是作茧自缚,我教过许多的学生,你只要承认他还是个孩子,身上就一定有表现出来的和没有显现待挖掘的优点。这些优点就像一颗颗火种,一旦以正确的方式点燃,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势;可是如果不被我们发现,这小小的火种也可能自己熄灭,或被我们无情地压灭、踩灭。

我有一个学生学习确实很差,考试都不能及格,老师们都怀疑他智力有些不够,同学们都不爱跟他玩。我了解到他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有一天我发现他扫地比别的学生扫得好,我当即说:“啊,你扫地扫得真干净!”值日完后我又请他给同学们做示范并说:“张大林同学在家里一定特别爱劳动,看,地扫得真好,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当时他的脸有点红,头立刻抬起来了。当看到同学们有点钦佩的眼神时,我想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三、抓住――发现优点及时肯定

孩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是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抓住的,而有些优点却由于或者是内在的、或者被压制埋没的时间太长了,不容易轻易被别人感觉到,但他只要有这个优点,一定就会有闪光的时候。作为有心的老师不但要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那些问题比较多、习惯于挨批评,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你的这个优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为你骄傲。”“你在这方面能做得这么出色,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够做好。”把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或者长期被所有人忽视的优点、优势挖掘出来并加以肯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与自强十分有好处。

总之,我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积极实施赏识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表扬和激励学生,成为我们教育者的共识,在管理学生行为方面,教师的奖励比惩罚有效。那么,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地成长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管理.(4):19。

2.F.戴维李彦译课堂管理技巧[G].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52-168。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7

情绪有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之分。许多心理专家对情绪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作过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 他的胃酸分泌会增多, 食欲会增强。反之, 当一个人心情悲伤、惊恐不安的时候, 会抑制胃酸分泌, 而没有食欲。

幼儿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幼儿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情绪经常 处于良好状态的幼儿, 对成人的各种要求一般都会乐于接受, 并且愿意完成成人布置的任务。这样就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形成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独立活动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相反那些情绪低落、烦躁的幼儿往往会无理地拒绝成人的要求, 这显然会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心理学家曾对某幼儿园部分幼儿作了调查, 发现那些性情温和、心情经常很愉快的幼儿深受小伙伴的喜欢, 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 而那些脾气暴躁、经常发怒的幼儿则行为散漫, 不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幼儿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近年来, 我国在培养幼儿智力方面, 忽视以培养优秀情绪、良好意志和性格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 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幼儿求知欲及智力发展的情况屡见不鲜。我曾与几名学画画的幼儿家长聊起孩子的情况, 一名孩子的家长较多地采用鼓励法激发幼儿兴趣, 因而学习效果好, 另一名孩子的家长求成心切, 经常批评孩子, 结果孩子常常处于紧张状况, 因而学习效果不佳, 甚至不来画画了。

由此可见, 良好情绪对于幼儿体智徳美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 怎样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呢?

一、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一) 细心了解幼儿的生理和社会心理需求, 并给予恰当的满足。有一个男孩, 吃了早餐还要求妈妈买一点零食, 嘴馋是孩子的特性, 可是妈妈不答应并且强行把哭闹的孩子送去幼儿园, 结果情急之下那个孩子居然从电动车上跳下来了, 把妈妈吓了一大跳, 最后还是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提醒家长不能无视孩子的需求, 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 也是成人力所能及的, 就应当给予满足, 使幼儿情绪稳定和愉快。

(二) 给幼儿有“情绪准备”的时间。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幼儿时, 往往习惯用命令的方式, 要求幼儿立刻听从, 不给他们留有思考及情绪准备的时机, 这样容易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 甚至出现对抗情绪。因此, 教育者在教育幼儿时必须尊重他们, 说服他们, 让他们自然滋生积极情绪。例如要组织全班幼儿去户外活动, 出发之前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兴奋, 交代他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和遵守的规则, 比如不能擅自脱离集体去水边、高处、远处;不听教师口令推推打打;不能好好排队出去等, 如果没达到老师的要求的, 就把他留在幼儿园里不参加活动。这样就给孩子留有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 使幼儿愉快地接受要求。

(三) 注意保护幼儿的隐私。人们总觉得“隐私”是成人的事, 但幼儿往往对某些“丢人的毛病”诸如尿床之类的十分敏感, 因为他觉得这些“毛病”会使自己在小伙伴面前“没有面子”。幼儿不好的情绪及经常发怒, 基本上都是受家庭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的错误行为是导致幼儿情绪不好的根源。

(四) 让无助感多停留一会儿。这样能让孩子多体会一下坏情绪, 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 不让坏情绪持续下去, 体验到“成功”的欢快情绪。不要让幼儿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 还要让幼儿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 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尤其对年龄较大的幼儿, 更要注意这一点。我班有个叫小韬的小朋友, 总喜欢打别人。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因为棒棒对小韬的动作有点重, 小韬就打了棒棒, 棒棒又打了小韬, 像这样孩子间的小打小闹, 我一般不会管, 只是后来小韬认为自己受了欺负而哇哇大哭, 他想得到我的安慰。于是我走过去, 摸摸他的头, 问道:“棒棒打你, 你是不是觉得委屈? ”小韬点头, 他体会了坏情绪。“可是你打棒棒, 棒棒也会不高兴, 是不是?”小韬含着泪水低下头。后来类似的事又发生过几次, 现在小韬明白了:先打人有可能被人打;打人会让对方不高兴。于是他打人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个做法有人会认为太狠心, 但最终结果却令人欣喜。

(五) 让幼儿多接触外部环境, 多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耍。不要让孩子将爱集中于家里一两个人身上, 以避免在分离时产生痛苦的情绪。婴儿对直接养育照料他的人特别依恋, 这是正常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 应该引导幼儿对更多的人产生信任和爱, 这样他们不至于因为同某一个人分离而产生忧虑和痛苦的情绪。

二、注意防止幼儿产生恐惧、愤怒和紧张等不良情绪

(一) 注意防止产生恐惧情绪。幼儿的恐惧情绪, 往往是由客观环境和成人不正确的对待形成的。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 幼儿一般都比较怕医生、警察及本班的老师, 原因是当他们不听话时, 成人总是用“叫医生给你屁股打一针”、“警察把你捉走”、“叫老师让你罚站”等话吓他。我就亲耳听到有位家长带孩子在户外玩耍, 当孩子不听话时, 家长随口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 让老师来管你。”而这个孩子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 这样从小在心里就留下了老师是个可怕的人的印象, 今后等他上幼儿园时肯定是哭着闹着不敢上幼儿园。防止和消除幼儿的恐惧情绪, 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一般的做法是:不要给幼儿精神威胁。如用幼儿惧怕的东西或以某些易引起他们害怕的故事吓唬他们, 让孩子知道世间并无可怕的事物, 只要避开危险的事情保护好自己就好。此外, 不要随意打骂幼儿, 尤其不能用突然袭击的残酷手段打孩子, 因为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 对外界的事物缺乏判断能力, 做错事情是难免的, 家长应该耐心引导, 而不是粗暴对待。

(二) 防止产生愤怒情绪。幼儿的愤怒情绪往往由成人与幼儿或者幼儿与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产生, 也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受溺爱, 习惯在成人迁就下生活,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不能很好地适应, 以致出现愤怒情绪。还有些幼儿受家长脾气不好的影响, 也会产生暴怒情绪。产生这种不良的情绪, 虽然一般来说时间较短, 但经常发生, 就会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 以致“盛怒伤身”。怎样防止和消除幼儿的愤怒情绪呢?成人要经常以愉快的心情及柔和的言谈对待幼儿, 平时不应满足幼儿的不合理要求, 并教育他们讲礼貌、守纪律, 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要帮助幼儿转移不满、不悦的心情, 避免产生愤怒情绪。

(三) 防止产生紧张情绪。具有耐心且宽容的心态不仅是孩子的福气, 而且是家长的福气。对孩子要求过高的家长, 不仅会给孩子压力而且很容易把这种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曾经有个陪孩子练琴的妈妈向我诉苦:“你不知道, 我陪他练琴气得我自己乳腺增生。”作为陪练琴的家长, 她多么不容易啊, 再细细想想, 家长气到自己乳腺增生, 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压力, 挨多少骂。紧张情绪的产生往往与惧怕情绪的产生相联系。如果孩子紧张情绪持续时间较长, 就会表现为经常性地焦虑不安。如, 幼儿经常想到父母或教师的斥责而心绪不宁, 学习时甚至游戏时也会惴惴不安, 这种情况如果严重而持久, 就会发展为精神恍惚。怎样防止和消除这种情绪呢?家长不应该在学习上不恰当地持续施压, 这样容易引起幼儿的情绪紧张。对于已经出现情绪紧张的幼儿, 成人要及时加以抚慰或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

济南儿艺: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篇8

倾情儿艺

看儿童剧是种亲子活动,也是儿童成长的媒介。曾创造过璀璨历史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让许多家长与孩子记住了济南儿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所专业儿童艺术剧院,在各级领导及院长丁小秋的带领下,不断刷新着济南儿艺在国内儿童剧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说起济南儿艺不得不说说他的当家人丁小秋院长。初次见到丁小秋院长,让人感觉最深刻的则是他极强的亲和力及浓浓的艺术气息。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丁小秋曾主演了许多影视剧,是省内知名度很高的演员,一直片约不断。自担任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以来,他婉言谢绝了许多剧组的邀请

心扑在剧院发展上。他在做好剧院管理的同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剧目的创作生产上,造就了不胜枚举的精品剧目。

在他的带领下,儿艺始终不渝地坚持出人出戏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推新人

出精品。先后创作演出了《我家来了机器人》、《少年大舜》、《真实的游戏》、《好朋友之歌》、《小白龟》、《宝贝儿》、《大鼻子叔叔的奇遇》、《青蝴蝶》、《七色花》、《我和我的影子》等几十台儿童剧目,深受孩子,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共获得包括“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五个工程奖”、“文华大奖”、“第四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金奖”、“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等国家级奖项20多个和70多个省级以上的专业奖项。

厚积薄发

在许多人印象中,提及济南儿艺,不得不提的还是那部曾在国内儿艺历史上创造过奇迹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谈及宝贝儿的成功历程,丁院长眼中闪出异样的光芒,言语慷慨激昂。《宝贝儿》从首演至今,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融入其中的同时受到启发从台词到细节,从人物到情节,从化妆到道具,剧本经过了14次的反复锤炼,舞台也先后经历了5次推倒重来。这部在全国演出高达2040场的儿童剧取材于身边的现实故事,几乎拿遍国内所有舞台演出奖项的招牌儿童剧,而在它成功的背后凝聚了儿艺许多人的心血,济南儿艺也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使他们兴奋、着迷。

2009年在政府及儿艺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儿艺有了自己的剧场——宝贝儿剧场,丁小秋院长说,剧场之所以取名为宝贝儿,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纪念曾创造过璀璨历史的经典儿童剧《宝贝儿》而取,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被众多家庭视为“宝贝”的孩子们而取。宝贝儿剧场作为济南的实验艺术剧场在把剧场打造成泉城亲子剧的演出阵地的同时,也陆续推出歌舞。戏曲,曲艺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文艺演出。2010年,儿艺携手济南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都市女报共同打造了部经典话剧《画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20年来,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足迹遍及全国200多个市县,区,累计演出近万场,观众逾千万,并远赴新加坡韩国港澳地区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荣获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省青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虽然儿艺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他们负重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谈及今年打算,丁院长说:“今年将不断推出儿童剧目,充实亲子剧场,争取宝贝儿剧场每周都上演1—2场剧目,将剧场真正打造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除了亲子剧场外今年儿艺将计划推出2部值得人们期待的原创大作剧目,儿童剧《乌龟也上网》,话剧《周馥》,两部大作的面世,将会为儿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篇9

11月20日 星期天 晴

每年的家长会,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往往这对我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这次却有些发愁了——我“荣幸”地被选作在家长会那天需要采访的小记者,面对那么多的家长,要是出了错,那还不得糗大了?但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想违反也没可能啊!唉,我只得硬着头皮去采访,一切都听天由命吧!

相比于采访,第一项任务还是挺容易的——为家长们指引方向。我面带微笑地站在操场上,心里却直发毛。我拼命地调整呼吸,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忽然,一个瞪着眼睛、显得有些“面目狰狞”的爷爷,气鼓鼓地走了过来,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小孩儿,到哪去开家长会啊?”那老爷爷严肃而又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一下子打了个哆嗦:“1~10班在六楼演播厅,11、12班在三楼科学室,13、14班在„„”“哦,谢谢。”还没等我说完,老爷爷便匆匆离去了。我摸摸狂跳不已的心脏,松了一口气。

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我忧虑地看着潮湿的地面,着急地盯着表。雨悠悠扬扬地飘了下来,空气中有些寒意。这鬼天气,怎么下起雨来了?家长们匆忙走进楼道,操场上人越来越少了。这总算快结束了!下面的任务就更艰巨了,要开始采访了。

寻找到采访目标——王御瑄同学后,我清了清嗓子,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振振有词地抛出了一大堆问题:“你想要考的中学是什么?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平时是如何准备的呢?”显然,她没有被我的这些问题所难倒:“我还是比较喜欢外国语学校吧。我的信心也不算多,只有一半啦。所谓的准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平时多听、多练、多思考,这样,考试就不成问题了。俗话说‘功夫在平时’嘛。”王御瑄同学略略思考了一会儿,便流利地说了出来。看来采访也没那么难嘛!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下一个采访目标是14班的潘凡同学。好不容易把她从教室里叫了出来,才问了一个问题,她由于要去家长会上发言,便匆匆离开了。真是个“大忙人”!我无奈地朝她的背影叹了口气。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问题都没问完呢,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唉,算了,等“家长讲坛”结束后,再继续采访吧。盼星星盼月亮,潘凡同学总算是出现了。我一个箭步跃到她面前,认真地问道:“对于这次家长会你准备了多久?准备的是什么主题?”

她显然被我吓了一跳。“对于这次家长会,我们大家都是在很努力地准备的,时间并不重要。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样,我们也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总算是“逮”到她了,我飞速地记录下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与孩子们共享快乐 篇10

这次中班语言活动内容是欣赏散文诗《捉迷藏》,教参中的教学方案是:一、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名字、主要角色;二、再次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三、学念散文诗。但我总觉得这个方案并不完善,对中班幼儿来说,散文诗中的“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公公的眼睛蒙住,趁它还在数‘1、2、3、4……’的时候,颜色们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是不容易理解的。如果活动一开始便欣赏散文诗,孩子们很容易因为不理解而失去兴趣。

当我将这一困惑与邻班的徐老师交流时,她的一句话拨开了迷雾:“何不从玩‘捉迷藏’游戏导入呢?”于是,我用散文诗中的语言交待“捉迷藏”游戏的规则:“老师用长长的手帕(我手持一条由三块手帕连接而成的长手帕),把想想(一幼儿)的眼睛蒙住,趁他还在数‘1、2、3、4……’的时候,小朋友们赶紧找个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玩第二遍游戏时,我要求孩子们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没想到他们竟能比较流畅地使用散文诗中的语句了。此时,我意识到:在兴趣浓厚、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孩子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

第三遍游戏后,我用神秘的口吻对孩子们说:“‘捉迷藏’游戏这么好玩,太阳也想和它的伙伴们玩!你们猜,太阳的伙伴们是谁啊?”“月亮、星星、小鸟……”孩子们充分发挥着想象力。“对,它们都是太阳的伙伴。今天,来的是黑夜、颜色们和各种颜色的花朵(我边说边出示相应图卡)。”接着,我让孩子们回答:谁做蒙手帕的`人?谁来躲,躲哪里?为什么?此时,孩子们的理解力令人惊叹:“黑夜来蒙太阳公公,手帕黑黑的,太阳就看不见了。”“某某颜色躲到某某颜色的花朵里,太阳才不会发现。”……这些不就是散文诗中需要孩子们理解的内容吗?当我请他们欣赏散文诗时,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会朗诵这首散文诗了!接下来的创编过程也很顺畅,孩子们想出了“窗帘把窗子的眼睛蒙住,衣服、袜子躲到房间的各个角落”“纸盒把水彩笔的眼睛蒙住,颜色们躲到水彩笔里”,等等。

上一篇:饱经风霜怎么造句下一篇:学院资助帮扶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