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2024-05-20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共16篇)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篇1

管理工作计划

为顺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体现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师的实验能力,不断提高班班通工作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17-2018学年学校“班班通”工作计划。

一、健全组织 加强管理

1、成立以殷小兵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责任人;做到使用有记载,并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3、为了使我校“班班通”教育设备能正常运转,使教师们能正常开展课堂教学。在使用前期,专门指派教师,每天巡视在每个教学楼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强培训 提高技能

1、积极做好对教师的多级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观摩、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电教运用能力,使班班通网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手。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项技能竞赛活动,如教师自制教具学具评选、实验优质课评选、电教优质课评选等。

4、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在新环境下的新进程。

三、优化利用 发挥效益

1、利用丰富的资源促进教学

2、“班班通”教育资源让学生受益

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方针,学校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用法,学会打字、画图以及收集、浏览各科学习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习提供帮助,成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者。学校还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的优良品质。并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培养他们遇险不怕,遇乱不惊,用清醒头脑以智取胜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让他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班班通”、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整合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索创新,使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篇2

为推动全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省教育厅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推出了“班班通”工程。经过竟标, 38所四创公司成为中标商之一, 合同总额约九千万元。

“班班通”工程是指在学校的每个教室都装备具有接收、显示等功能的终端设备, 通过校园网互联互通, 实现资源共享。其工程特点是“时间紧, 任务量大, 施工作业点地处偏远且分散, 60天内须完成12个县 (区) 近9000个项目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任务”。

2 对“班班通”实施项目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项目管理是将各种资源 (人、材料、机械、资金、信息、技术和市场等) 应用于项目, 以实现项目的期望目标 (时间、费用、质量和信誉) 的一种活动。

按照项目特性即本期“班班通”工程特点, 38所四创公司制定出新的项目管控方式。

2.1 项目组织机构

首先, 组织起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即挑选出技术过硬、工程经验丰富且年龄结构搭配恰当的员工担任项目部团队成员, 其中项目主管选择很关键, 其综合素质对项目的效果与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 向项目学校所在县 (区) 派驻工程督导, 构建二级项目管控模式。因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即以合同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契约制在中国贯彻不彻底, 项目总包方、分包商之间很难做到100%的诚信, 因此作为项目总包方有必要主动介入到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去。通过外派那些有经验、懂技术、责任心强, 能坚持原则的项目部成员到施工现场督导, 提升项目总部对整个项目的管控能力, 以减少因分包而带来的项目进度、质量、管理等可视性下降的风险。

这种项目组织架构, 起到了以下作用:

2.1.1 充分发挥项目总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 根据各地项目进展情况, 统一调配项目总部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成立由专家和核心骨干所组成的应急分队, 当某项目学校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施工等问题时及时提供支援, 为整个工程如期竣工提供保障, 避免因个别分包商的误工或工程停滞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按期交付。

2.1.2 派驻工程督导进行“检查监督、业务指导”, 避免以包代管。

协助施工队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及时、有效的解决现场中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 使之能在下层解决的即在下层解决, 无须逐级上报、请示, 这样可大大减轻项目总部和项目主管的工作负担。

2.2 项目部团队管理

团队的总体目标应是保证工程按时竣工通过验收, 提高客户满意度。为顺利实现之, 则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团队精神, 促进协同合作, 减少冲突和内耗。为此, 项目部应做到:

其一, 健全制度体系。项目总部汲取和参照以往承建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与教训,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数十个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 (含工作流程与控制内容) , 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如施工管理手册、分包管理制度、施工工艺标准与验收规范、安装调试手册、工程督导检查制度等等, 尽可能做到将烦琐的事情程序化、表格化, 将容易疏忽的方面制度化, 从而科学的规范管理行为和施工行为, 提高项目部项目把控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 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留下宝贵的文件记录。

其二, 实施督察机制。建立总部外巡组, 对外派工程督导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这是因为外派工程督导是否称职将直接影响工程能否按期竣工和总承包商的信誉及形象。通过不定期的现场巡访, 既可从制度上防止工程督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职权牟取私利, 又可通过现场考察讲评环节来促使其对施工方案的正确理解和技术规范的准确掌握, 增强其临场决断能力。

2.3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 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进展程度和为保证进度以及调控可能出现的偏差而采取的常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管理。

为保障“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实施, 项目总部应编制出整体施工进度计划 (一级网络图) , 并在计划的内容与深度上综合资源分配、费用控制等关键因素实施优化。要搞好该项目的进度管控工作, 使之有节奏、均衡地进行, 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把控节点。在各施工阶段关键节点上如施工布线、设备进场 (如交互式电视一体机、电子白板、投影机、DLP背投、音箱、计算机等) 、硬件软件安装、系统整体调试等制定出更加详细的阶段性实施计划 (二级网络图) 。

二是整合管理。要求施工方参照整体施工进度计划, 制定出所负责区域可监督、可跟踪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三级网络图) , 按天自查计划的落实情况, 并主动上报工程督导汇总。

三是协调控制。项目总部通过对各分包商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督查管理来协调与控制整体工程总进度。贯彻计划进度的具体途径之一是:定期召开项目例会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让相关负责人了解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与配合的问题, 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 以利于会后整改和监督检查。

四是做好预案。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减少以下影响工期的种种不利因素:如“信息反馈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不通畅;设备到位不及时;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的时间严重滞后, 影响安装与调试进度;因施工不规范而造成返工或因一些施工材料准备不足而耽误时间;以及可能存在的施工时间受限制情况 (如要求施工期间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 ”等, 做到事前有预见、事发冷静应对、迅速解决。

2.4 过程质量管理

过程质量管理是指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与完善。要通过组织措施和技术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要求。几个成功的做法如下:

首先, 合同条款制约。在与各分包商 (含施工方) 的合同条款中应明确规定质量目标“设备、材料及工程竣工验收的合格率100%, 优良品率不低于90%”作为付款依据。并采用经济制约手段 (如5%质量保证金 (工程尾款) 中的2%作为竣工资料完成的保证金) 来有效地约束项目工程文档资料的及时归集。

其次, 严控采购质量。为确保质量, 由项目总部统一采购设备和材料 (主材) ;并进行产品封样保存。对违反合同规定的 (如所提供的设备、材料与中标品牌、规格以及技术指标存在不相符的) 及时进行换货或退货处理, 并要求供货商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第三, 采用“样板引路”。即在每个项目县 (区) 中先分别选点建设出“施工样本教室”, 让使用方和教育主管部门 (或监理) 进行验证和确认, 然后要求拟担任日后全面施工的施工方严格参照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做到按样本教室施工流程和已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 不得擅自改动。

3 主要成效

总之, 通过对“班班通”工程实施有效的组织、计划、监督、控制等过程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

3.1 形成了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规范了预测问题和解决争论的机制和方法, 使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更具效率和效益。

3.2 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再利用。所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作为经验的积累和传递, 对后续类似工程建设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玉仲, 王炳飞, 张正君.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及运作[J].智能建筑, 2007年07期.[1]朱玉仲, 王炳飞, 张正君.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及运作[J].智能建筑, 2007年07期.

浅谈“班班通”的管理与应用 篇3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班班通”正常运行

为保证“班班通”设备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仙女山镇中心小学在县电教馆的指导下,实施了“一把手要先懂,中层领导要先用,学科教师经常用”的工作思路,要求学校领导既是管理者又是使用者,要率先垂范,要先学、先试、先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农远”工作领导组,从而带动全校教师学习应用,营造浓厚的学、用“班班通”氛围。

二、重视教师培训,是“班班通”应用的基础

“班班通”需要每个教师去参与,全面实施。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是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为此,我校首先想到要先对每位教师进行培训,采取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目标、定考核和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全员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我们请技术好的外校老师、本校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负责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电脑常识、操作系统、图文处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等。

三、建立机制,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校首先配备了专业的人员来管理、操作,然后组织中层干部建立完善“班班通”管理和使用评价制度。开学初,学校便将“班班通”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使用记录等表册发放在每位教师手中。学校还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班班通”设备的数量也做了明确的细化,并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初中部还将电子备课纳入了教师常规管理考核,细化了教师平常的运用情况管理,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根据不同学科资源的拥有情况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不同学科教师每学期使用“班班通”设备和远程资源的节次进行明确规定。学校定期检查,每周对班级的使用记录表进行汇总检查,每月将使用记录情况记录在教学常规检查表上以备考核。

为了更好地保护“班班通”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学校提出以下管理规定:

1.学校“班班通”设备由信息中心登记造册,班主任领取后使用

学校将信息中心主任设立为“班班通”校级管理员,负责全校设备使用的培训、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班班通”技术档案,还要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学校指定班主任为本班“班班通”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出现设备损坏、丢失等情况及时汇报,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及时维修整改,保障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2.班级选派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来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班通”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监督在校期间“班班通”设备不被学生随意动用、不被人为破坏,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协助任课教师正确使用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启闭。班级管理者要保管好钥匙,课前就做好准备,并提醒使用者注意爱护设备,避免非正常使用损坏。使用前首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反映;使用中不可频繁启闭设备;使用结束后,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将设备归纳整齐放回原位,关闭设备电源和教室门窗并锁好机柜,以保证设备完好。

3.“班班通”教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辅助教育和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设施和场所,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从事赌博、购物、炒股、游戏、聊天、交友、音乐、视频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各项活动,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及校园网络发表违法、违规言论。做好病毒防治工作,未经允许不得在“班班通”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严禁不健康软件、游戏软件进入教室。

4.确保“班班通”教室整洁卫生,安全有序

学生打扫环境卫生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扫地时尽量不要带起灰尘;擦拭设备宜用拧干的软布,严禁使用湿布;机柜上不得放置粉笔盒、黑板擦、水瓶、作业本、食物、磁铁等杂物;加强对学生爱护公物教育,培养自觉维护“班班通”设备的良好习惯。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准随意动用班班通设备,严禁碰触设备电源;不得对设备进行开箱拆装、移动,不许破坏设备线槽;不能用硬物在设备上乱划。

四、强力推动课堂应用,提高教学效益

“班班通”建设后,广泛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最终的着力点。为此,学校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多媒体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强力推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明确规定凡是上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必须使用“班班通”,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班班通”的使用率不低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现代化电教设备的有机运用,使抽象问题变得直观生动,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实现,提高了教学效益。

“班班通”使用工作计划 篇4

合理使用班级中的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为了在新的学期里使“优教通”与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班特定计划如下:

1、成立优教通班级使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记录人员、清洁人员、钥匙保管员、各学科监督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各科教师使用优教通讲课情况,清洁员负责优教通设施的清洁工作,钥匙保管员负责优教通设施的安全,各学科监督员负责督促各学科教师合理使用优教通,提高学习效率,如果遇到使用问题或故障,应及时通知班主任,进行整理,不影响优教通的使用。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教通”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共享使用制度》等制度,每项制度张贴于教室。

3、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让学生在周末时间也利用优教通进行学习,测试,做作业,与教师互动等。

4、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使用优教通的情况。了解学生使用优教通的情况。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篇5

“班班通”工程管理与应用(培训)工作计划

为顺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体现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确保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堂中的先进地位和示范作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全面推进我校“班班通”工程管理与应用工作,更好地发挥工程实效,特制定2013-2014学年度学校“班班通”工程管理与应用(培训)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2012年11月,我校建成7个“班班通”教学班。今年由于学生数增加,现已有8个“班班通”教室。为探索建立我校现有条件下“班班通”建设和应用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普及与深入,探索能最大程度发挥“班班通”效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和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探索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教师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

1、重新认识“课件制作”的现实意义,纠正“课件播放论”和“设计形式论”的两个错误认识,形成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从而自觉自愿地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注重实用、讲究高效,避免“假大空”、反对“走过场”。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尤其是“班班通”网络及校本资源、安徽教育网台资源。在往年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本期重点进行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技术培训工作,突出实用。克服部分教师对课件制作的畏难情绪,使大家感受到工作中每一个灵感的火花和教法创意,都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3、抓住重点,首先培训最需要的技术。主要包括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积件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其他相关的美化辅助教学技术采用需要就讲、实时渗透的办法,让大家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就明确了使用的原则,避免空洞的说教。

4、提高兴趣,充分利用广大教师已有的技术、从大家提出的实际问题入手,做到有的放矢、追求实效。

5、科学安排,采用教研组集体备课,一课一例一专题。集中培训与学科专题培训相结合、骨干带头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6、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根据学科教学进度提前公布每一节的培训内容,便于教师选择和准备。

7、分散难点,结合具体课件实例,突破“交互和导航”这一技术难点和关键点,以便顺利实现班班通工程。

5、总结推广“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资源共享、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经验和效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班班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曹福虎

副组长:吴声 周陶天

成 员: 方静

方红梅

李占明

各班主任 各教研组长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一名管理员,组织管理“班班通”应用与维护。各班级指派一名学生对“班班通”设备进行监管。把“班班通”管理应用与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有机整合,并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过程中去,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科学管理,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足额预算信息技术教育费专项支出,确保“班班通”设备运行正常。

3、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班班通”绩效考评制度、“班班通”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应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并落实责任人。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证“班班通”设备管理和应用有序化和常态化。

三、突出重点,规范常规管理

1、规范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料的管理:“班班通”设备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要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之列,任何个人不得占有或变相占有。学校将“班班通”工程建设的技术材料、维护维修记录、培训记载、教研工作日志等资料整理归档,统一管理。

2、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班班通”设备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备必须放置在班级教室供教学使用,班主任、科任教师、班级干部要对本班的设备负直接责任。

3、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学校必须遵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安全管理和处理规定》,对“班班通”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既要切实加强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做

好防毒、防黄、防黑、防系统漏洞、防各种有害信息入侵等常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安全用电及防雷击工作。发生“班班通”设备被盗等重大损失事件,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要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4、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学校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技术支持体系。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本学校“班班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技术支持;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排除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5、加强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培养和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技术人员,并要支持、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技术操练,要把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保证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同等的待遇。

四、强化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学科骨干教师的应用水平,尤其要提高教师利用新技术、新媒介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要增强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及时解决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各学校在制定全员教师培训计划时,注重把“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培训重点,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的能力。

2、开展教学研讨

学校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先导,推进“班班通”应用,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各学科教师利用“班班通”开展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等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

3、加强资源库建设

学校积极开发、收集、储备教学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对所需资源进行遴选,并以年级、学科、章节或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归类和整理,形成学校资源库,为“班班通”的教学应用服务。

4、强化普及应用

学校要将“班班通”设备的普及应用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范畴,根据不同模式,分学科提出课时安排和教学质量评估要求。教师要合理利用“班班通”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班、团队会或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班班通”应用覆盖率要达到60%,让学生感受、体验、享用现代教育资源。

5、树立先进典型

学校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定期召开“班班通”管理和应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班班通”管理和应用成绩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彰。

五、实施步骤与活动安排 ㈠组织培训:

1、培训目的

握“班班通”配置设备性能、用途、使用和维护方法,熟悉远程教育资源并科学地整合运用于各学科教学,推动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更新。

2、培训的主要内容

班班通”项目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班班通”多媒体操作技能;资源的获取、保存、整理及其应用。

3、培训方法

先集中培训骨干教师,再分散进行教师全员培训。培训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安全使用,讲解多媒体操作技能,示范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㈡课例展示:

学科收集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至少安排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㈢集体备课与应用:

组织教师共同收集整合教学资源、素材与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每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好一堂公开课,并做到坚持使用。

㈣工作小结:

班班通培训计划 篇6

十里墩中心学校教导处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使用班班通设备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制订本校“班班通”普及使用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全校教师

三、培训时间:2012年9月17日——2012年9月30日

四、培训形式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个别老师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培训时间。主要以个别指导、集中练习(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形式进行。

五、培训目标

1、让教师掌握操作电脑、维基白板软件使用及触摸式屏幕的使用方法,能用先进的电教设备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2、进一步掌握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3、通过教师平时使用和探索,培养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具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初步养成在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识。

六、培训要求:

1、遵守培训纪律,有事履行请假手续;

2、按时出席,不迟到,不早退;

3、遵守一切规章制度。

七、培训主要内容:

1、学校网站的使用及各电教设备的日常维护知识。

2、电脑主机与显示器、键盘、鼠标、大屏幕等的连接,及日常维护。

3、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维基白板软件应用;因特网搜集课件;能使用WINRAR压缩和解压缩文件(文件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平时重要文件的备份。

4、操作系统整理及日常维护。

5、正确设置防火墙、杀毒软件、及计算机内部的安全相关内容。

八、培训日程安排:

1、电脑操作提高培训(2012年9月17、18日)

2、设备运用操作培训(2012年9月19、20日)

3、资源查找应用培训(2012年9月21、24日)

4、电脑维护相关培训(2012年9月25日—2012年9月27日)

6、操作考核(2012年9月28---9月30)

九、奖惩措施:

1、教师无特殊情况应按时参加培训,无故未到按旷课论处。

2、在学校组织培训结束后,校委会邀请有关行家进行检测,经测试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班班通”让课堂更精彩 篇7

随着中小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深入, 学校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我校就十分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工作, 花费了巨大财力为初三的二十个毕业班安装多媒体设备, 今年我校又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班班通”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 更带来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引入“班班通”给学校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班班通”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入, 同时可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近几年我已参加过几次省优质课讲课比赛的观摩活动, 几乎每一位选手的课件中的情境引入都非常富有吸引力, 如:北师大版七上“位置的确定”, 有一位选手的情境引入选用了国庆60周年中的阅兵仪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然后提出:“如何确定方阵中每位队员的位置呢?”这样的引入既能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也为接下来所需讲解的内容设下了疑问。

二、运用“班班通”教学, 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增大教学容量

利用“班班通”教学,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为了突破某个教学难点, 可制作某个课件片段, 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 节约了空间和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还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例题、习题、图形, 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 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 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 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运用“班班通”教学, 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以前教师备一节课要花很多的时间查阅大量资料, 工作量较大。现在教师坐在办公室电脑前, 轻轻点击几下鼠标, 就可从网络上调出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优秀教案范例、精彩课件等相关资源, 从而找到满意的备课素材。在教师教研活动时间观看“示范案例课”, 让我们明白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班班通个人教学计划 篇8

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重建为中心”“以当前学习为着眼点转变为以人的终身学习为着眼点”全新的育人理念为指导,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过程。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参考资源进行备课 。

2、运用远程教育光盘资源中的图片资料、课件资源辅助教学。

3、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达到熟练使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 4、每周运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次数不低于1课时。 5、每月参加教研组开展与使用远程资源。

三、工作措施:

1、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精选细节和资料,舍去与学生实际无关的部分,选择深浅适度、难易适中、与当地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使用。

2、使用多媒体和课本相结合的体系,以课本为核心,以任务为目标,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设计的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教学结合实际、贴近生活。

3、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和用电安全。 4、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运用水平。

清泉小学班班通培训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班班通培训工作将结合中心校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我校教师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水平。

二、培训对象及目标

1、面向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2、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水平,注重培训教师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建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培训原则

1、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实现培训后能提高素质,提高信息技能,更好地运用班班通工程,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坚持“教、学、研”一体化原则,把培训落到实处,把培训的结果显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与各项大赛的评选活动中。

四、培训内容

1、一体机的应用及维护,电子白板的使用。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网络资源的搜索及应用

“班班通”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10

2013年,我校每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全覆盖;2014年,进行了使用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我不断摸索着试用,在不断地试用中,我对电子白板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班班通”交互式一体机交互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直接参与课件的操作,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促进学生主动、协作、探究学习,形成了高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图库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很丰富,可以随时调出你想搜索的图片和信息;教具俱全,工具栏中的各种笔、聚光灯、喷桶、克隆……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制作简单,在教学中,我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

一、以“白板”为媒,借力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新课导入时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要引起学生共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的PPT课件只能按预先设定的顺序线性展示,学生只能看听,无法亲身操作。而白板中的活动挂图、配套资源库、个人资源和各种工具等都可以随时调用批注书写,并适时调整。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认识分数》先用拉幕将两个小朋友去野餐分食物的情境遮蔽,使学生对拉幕后面的内容有所期盼,注意力专注在白板上。呈现情境后,让孩子到白板前实际拖曳分一分苹果和矿泉水,说说动手分的过程,为什么这样分,引出“平均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后面两人如何分一个蛋糕找到新知切入点。再请孩子到白板前用“魔术棒”画一画怎么分一个蛋糕,用“拍照”功能分出“一半”,追问:这半个蛋糕还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制造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孩子直接参与课件的演示和操作,这样多方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又如,《认识角》让孩子从主题图上的物体或平面图上找角,由于二年级的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在主题图上找到的角只是留在白板上一个“点”的印记,我尊重孩子认知上暂时的“盲点”,适时提出:该怎样比划角?激发孩子跟着老师学习正确比划角的欲望。显然使用“班班通”交互式一体机,情境的呈现方式更多样、更生动、更有生成性,资源更多,更贴合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机会参与到课件创设的情境中拖一拖、画一画、写一写、填一填,注意力更集中,学习的主动性更高,为高效课堂提供可能。

二、以“白板”为桥,着力演示,突破重难点

数学学科抽象思维高,逻辑性强,尤其是涉及到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不好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的演示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学的难度。如在教学一年级《加减混合》时,就可以利用资源库中的图片,先在白板上呈现一棵大树上有5只小鸟,让学生表达“树上先飞来了5只小鸟”,接着现场克隆拖动2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这时学生对“5+2”的问题就有了清晰的理解,然后再用电子笔拖走其中一只移走,让学生描述“又飞走了1只”,提出问题: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本来抽象的加减混合问题,由于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像,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学生马上就可以理解,及时生成了课堂所需的素材,生动形象,使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有趣,易于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以“白板”为介,重力操作,启发思维

传统的多媒体设备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师生无法任意参与变动已制作好的课件,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具备随意放大缩小、拖动、即写、即画、即擦、剪切等功能,在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操作中能得到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教师再及时引导理性分析,教学重难点就会突破,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握生成资源,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让多位学生在白板上从不同的起点利用电子笔描出图形的一周,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拖曳功能将学生描出的“图形”和“图像”分离呈现,让学生从白板上留下的痕迹能直观清晰地认识到无论从哪一点出发,只要沿图形的边线一周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此环节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利用白板“写写拖拖”功能更直观感受“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有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再如,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师在白板上拖出6个桃,要求分成两堆,尽管每个学生手中有小圆片操作,操作后同桌交流,但交流范围还是有局限性。汇报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时可以让多位学生在白板上拖曳操作分桃子,再引导观察几种分法中哪一种与众不同,引出“平均分”,借助分桃子的图意理解并描述“平均分”,想想6个桃还可以怎么平均分,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概念,最后进行判断辨析。像这样在大屏幕白板上亲历分桃操作、观察、比较、描述等,直观形象,启迪了学生思维,抽象的“平均分”概念有了具体的表象支撑,概念的形成过程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为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四、以“白板”为梁,倾力共享,生成互动

班班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不仅能够更加全面而多样地展现各种教学资源,而且为课堂教学中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电子白板软件装入平板电脑,学生在电脑上学习,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和电子白板呈现学习互动,将学习的情况、作业和效果等“拍照”通过无线伺服器形成班级局域网络,传输信息到电子白板,及时呈现,反馈学习的状况和结果,供师生共同纠正、讨论和分享,进一步开展集体的学习和互相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如《周长的认识》在学生充分感知“周长”这一概念后,围绕“一片树叶的周长究竟有多长”这一问题,精心组织了同桌合作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可选的多样化的操作材料:树叶、直尺、线、小棒(其中小棒是多余材料)。老师巡视时及时把几种展现操作过程细节录像下来,上传到白板上,让学生汇报方法和测量到的结果,先用线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周,把围到的线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围到的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结合交流生生之间互评,分享操作经验:围一围要注意什么?(紧贴边线围一圈、掐住终点)量一量要注意什么?(拉直、0刻度)。学生分享活动经验后说明把弯曲的边线的长转化成直直的一段线的长,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作“化曲为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更加生动,加强了师生间思想的碰撞交流,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以“白板”为梯,添力反思,认识提升

“班班通”交互式一体机可以将课堂上师生所有操作过程和结果都储存起来,它记录着课堂中“教”与“学”的每个细节,便于形成个性化的授课纪录,看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成为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促进反思。同时也可以观看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进一步了解学生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学习风格的差异,为今后的授课、反思和评价提供参考。同时,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学生也可对讲过的内容进行回顾复习,便于巩固以前的旧知识和内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效弥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不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当前,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当然,在“班班通”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并非强调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来辅助教学,适时适量地运用白板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摘要: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作为最为核心工程的“班班通”内容丰富、声画并茂、互动性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在“班班通”环境下,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表现数学,创造数学,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打造学生善学、想学,教师会教、善教的高效课堂。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篇11

“班班通”教研计划

为充分发挥现代远程资源和“班班通”电子白板在我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全面实施教师成长工程,为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创建一个坚实的平台,特制定物理学科“班班通”教研计划。

一、理论依据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目标与措施

1.通过对“班班通”电子白板与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的研究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2.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档案、培养师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让远程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3、教师开通安徽教师工作室,并积极上传资源。

4、教师要熟练掌握《安徽基础资源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中国长三角州优质资源网》等网站资源共享。

5.统揽教材,共同研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可能解决的困难,应用相关的教学资源。

6.选取典型课例,运用“班班通”电子白板进行尝试性教学,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学步骤与环节,初步构建适合初中物理课型的教学模式。

7.广泛收集有关课题所需要的素材资源,建立“班班通”电子白板初中物理资源库。

8.开展“班班通”的教学示范课、公开课。

9.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附示范课、公开课安排一览表:

示范课:董影、张涛、赵西强

班班通管理制度 篇12

为规范我校班班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及资源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职责

1、学校网络中心为校级管理者,负责好班班通的调试、维护、发放、回收、检查工作,保证“班班通”的正常运行。

2、后勤处提供班班通设备假期安全的存放地点。

3、班主任为班班通设备班级管理者,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管。

4、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指定的一名学生),负责检查多媒体平台是否关闭,电源是否关闭,确保教师上课完毕设备立即关闭。

二、管理制度

1、班班通设备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设施,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师生必须倍加爱护、按规定流程使用与操作。严禁挪用。

2、学校要配备班班通设备管理人员(网络中心负责)。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应认真检查相关设备的完好程度。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记录并针对情况处理。

3、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盗,并保持设备清洁无尘。

4、任何人严禁利用班班通设备浏览、下载、发布与传播反动、色情及暴力信息。

5、教师要对设备精心维护,杜绝野蛮操作,严禁击打与刻划。不得频繁开关设备,不准随意拆卸、搬运设备。

6、教师离开教室要认真检查各部分设备,切断电源,锁好柜门,关好门窗。

7、学生进入教室内要遵守纪律,不得靠近白板。未经教师许可,学生不得操作、挪动教师用机及相关教学设备。

2017.9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 篇13

一、启用还原, 系统快速恢复之捷径

新装电脑速度飞快, 然而随时间推移, 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网页时常打不开, 频繁死机, 整体速度显著下降, 甚至系统崩溃, 启动都成问题。为避免病毒攻击, 防止无意的破坏性操作, 保护软件环境, 我们开始使用还原功能, 或创建还原点, 或建立备份, 需要时只要几分钟系统就能恢复如初, 系统恢复、重装因此而变得简单。

二、穿透还原, 二层对比更新之关键

网管“管”系统, 教师“搞”应用, 系统由网管负责, 各自不同的应用则由教师承担。安装了还原做了备份, 备份还原的密码需要统一管理, 各类教学需要的新软件, 谁负责安装?系统补丁还要不要打?杀毒软件 (防火墙) 要不要装?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为此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打全系统补丁, 安装杀毒软件, 会影响速度, 装了还原这些就不需要了, 有问题时还原就行。至于新软件的安装, 可定期调研, 定时安装。实践证明此法欠妥。由于病毒的侵入破坏, 单机系统损坏是常事, 还原恢复成了网管的主要工作, 工作量巨大。虽然使用了开机立即还原, 单机故障显著下降, 网管的工作量也锐减, 但上网时遭受病毒和木马侵袭司空见惯, 网络时断时通、时快时慢, 整个校园网的安全和稳定受到了严重影响。新软件安装的滞后, 也影响了“班班通”的使用, 教学中的电脑使用效率很低。

/倪正辉

第二阶段:校内一次“震荡波”病毒的流行, 维护方案有了改变。“震荡波”病毒能利用微软系统漏洞, 在网络上自动搜索存在漏洞的计算机, 并通过这些计算机进行下一轮的传播。系统新还原的电脑, 只要没有安装相应的补丁程序并接入互联网, 就有可能马上被感染。现实让大家明白:启用了还原功能, 装杀毒软件还是需要的, 定期打补丁, 升级病毒库也是必要的。

微软系统补丁一月集中出一次, “危重补丁”则随时推出。早期我们通过“先去还原后安装, 做好备份再还原”来实现的。每次当位置分散于各楼层的几十台电脑更新完成时, 网管都已“精疲力尽”了。显然这种单机式的维护方法不经济。后参照机房维护方法, 采用增量备份, 每次打完补丁后建立新的增量包, 同时通过网络部署下去, 总算省心省力了。

第三阶段:随着“班班通”数量的增多, 应用的不断增强, 不同批次电脑软件的统一安装问题, 软件版本间兼容问题等越来越多, 诸如教材配套光盘上的软件等需分年级安装, 教学需求差别化较为突出。这种增量式的方法, 效率在降低, 局限性逐步显现。

由此, 维保方案需要再度变更。网上搜索后我们选择了“二层对比更新”方案, 其特点为:纯软件架构, 系统可设置开机立即还原, 文件通过服务器上的更新达到客户端的更新, 软件安装时服务器端可以推送, 也可以客户端按需下载。特色技术是“穿透还原”和“绿化”安装。

1. 采用“穿透还原”技术, 实现还原更新的和谐融合

应用“穿透还原”技术可轻易实现既还原又更新的功能。应用此技术的软件较多, 如讯闪、易速、网维大师等。我们借鉴活用了网维大师。服务器端按使用说明安装, 客户端做了变通。硬盘分4个分区、C盘安装操作系统类软件、D盘作为各类网络应用的缓存盘或临时盘、E盘安装应用软件、F盘作为本地个性盘 (如我的文档、收藏夹等均移动到此) 。C、D、E盘开机即还原, F盘不还原。对于杀毒软件的穿透更新, 通过网维大师的“系统安装”通道或者开机通道得以实现, 系统打补丁则有专门的功能菜单方便穿透更新。D盘开机即可清理前次使用留下的“垃圾”。E盘的应用软件全部都能穿透还原, 可从服务器上推送到本地, 也可在本地手动下载。在本地空间储满时, 网维大师能根据使用频率, 去旧存新, 自动去掉低频使用的本地文件。

2. 采用“绿化”技术, 实现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分离”

大家知道, 有的软件需要安装才能运行, 有的软件复制即可运行, 有的需要安装到本地, 有的则可以存放于网络。“绿化”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降低了差异化软件安装的强度, 平台上的所有应用软件复制就能运行, 方便了教师的使用, 进而推进了“班班通”的使用。网维大师提供配套的“注册表提取”工具, 方便实现软件“绿化”。

三、虚拟技术, 本地软件扩展之秘方

传统方式把软件全部安装到本地, 因教学需求无限与硬盘空间有限的现状, 造成系统扩展性差。如按嵌入式终端方式, 把全部软件存放于网络, 稳定性值得考虑, 对于中小规模的学校, 尤其是农村学校, 因网络设备、线路的建设标准比较低, 网络故障率高, 一旦网络出现故障, 那就是灾难。“虚拟盘”技术的应用, 可在服务器上设置无限多个共享磁盘, 只需扩容服务器硬盘, 客户机即可轻松拥有海量硬盘。结合“虚拟盘”技术实现软件按需存放, 把高频使用的软件“穿透还原”安装于本地, 把低频使用或局部使用的软件存放于“虚拟盘”, 既可方便系统整体扩展, 又可减少文件网络存放的风险系数, 达到优势互补。

四、镜像通用, 多类配置网络之核心

使用中重装系统是难免的。一方面, 还原并非一劳永逸, 还原也有失效时, 特定情境下甚至起了反作用, 穿透还原可为我所用, 也可能为病毒木马所用, 如电脑感染“机器狗”病毒后, 病毒会穿透还原, 造成还原失效。另一方面, “班班通”是多批次逐步配备的, 配置不同, 甚至同批次的也因为维修更换而变成不同配置, 备份并不通用。

因位置分散, 采用“单机法”安装, 费力耗时。因配置不同, 采用“机房法”维护, 效率难以提高。为兼顾单机维护和网络批量安装, 通过多种技术的整合, 我们形成了一套“通用镜像备份与网络批量安装”的实用方法。主要涉及4个环节。

1. D H C P服务器和“虚拟盘”服务器的架设。前者为远程启动服务, 后者存放镜像文件。

2. 引导方式的设置。

一般用P X E网络引导, 当网络有故障时用U S B设备引导。两种方式均采用X P E启动。在应急状态下启动X P E, 电脑以“嵌入式”终端方式使用。

3. 镜像制作和存放。

采用X P封装技术, 可制作出通用的安装镜像, 建立M A C地址、计算机名和I P地址的对照表, 可实现恢复时全自动安装设置。当新增电脑或更换硬件时, 编辑镜像文件增加新硬件驱动就可以。使用虚拟盘技术, 镜像文件存放于服务器, 可解决多点单机维护时传统共享文件的连接数限制等问题, 克隆时稳定且速度快。

4. 恢复安装方式。

客户端单机启动或者网络启动后, 克隆虚拟盘或者本地盘上的镜像文件实现恢复安装。或者客户端启动后, 等待服务端的网络部署, 批量克隆镜像文件, 实现恢复安装。

五、促进应用, 快乐网管尽职之体现

管理班班通设备 篇14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应用的科学化管理,规范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保养和维护,最大限度发挥该设备的使用效率,努力达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提出以下管理规定:

1、学校“班班通”设备由总务处登记造册,设立“班班通”校级管理员,负责全校设备使用培训、维护、保养工作;并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卫生检查及安全工作。

2、各班主任选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的班干为班级管理员,负责协助校级管理员管理。“班班通”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监督本班 “班班通”设备不被学生随意动用、不被人为破坏,发现问题及时向校管理员报告;管理员要协助任课教师正确使用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启闭。

3、班级管理员负责本班“班班通”设备使用结束后,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将设备放回原位,并交管理员验收。

4、学校管理员要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每周填写“班班通”检查评比表交教科室。学校将评比列入班级量化考核。每月上报教科室各任课教师设备使用情况,并记载好相关情况、存档备查。

5、管理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从事赌博、购物、炒股、游戏、聊天、交友、音乐、视频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各项活动,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及校园网络发表违法、违规言论。如因管理员工作原因造成不良影响,视情节轻重每次扣款100元-500元

6、管理员每月必须对每台设备杀毒一次;及时更新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定期做好病毒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未经允许不得在“班班通”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严禁不健康软件、游戏软件进入教室;严格控制外来磁盘及U盘的使用(作好记录,备查)。

7、雷雨天气严禁使用“班班通”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切断设备电源,拔出插头。设备放置处的门窗需关闭,防止雨淋或雷电造成安全事故。确因管理员失职造成财产损失的由管理员赔偿

8、确保“班班通”教室整洁卫生,安全有序。打扫环境卫生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擦拭设备宜用拧干的软布,严禁使用酒精类有机溶剂清洗设备;设备机柜附近不能洒放大量的水,防止设备锈蚀或漏电;机柜上不得放置粉笔盒、黑板擦、水瓶、作业本、食物、磁铁等杂物;不得在机柜上进行液体类实验,防止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班班通”工作总结 2 篇15

“班班通”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较好地完成学期初定目标。现特将本期电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班班通”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为基本思路,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二、坚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班班通”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1.继续做好“班班通”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班班通”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

2、切实管理好“班班通”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班班通”教室的卫生、安全工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学习。

4、增强“班班通”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本学期,每天对各班级使用“班班通”设备进行记录,提高服务意识。

(二)、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1、在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与其所教学科的整合能力,本学期分层次、分阶段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班班通”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班班通”设备使用率。

2、组织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

本学期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使用“班班通”进行讲课,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上级的课件评比活动。

总之,本学期的我校的“班班通”工作根据各级领导的精神和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班班通”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软件、硬件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为基本思路,力争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伊宁市俄罗斯学校

2014-6-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班班通”工作总结

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调查 篇16

郑州市自2010年开始实施“班班通”工程,4年来已投入资金4亿元,实现郑州市所有县及市直公办中小学百分之百覆盖。班班通的普及应用给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先进设备和信息化环境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方式,更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甚至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纳入到这个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课堂。笔者通过对班班通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着重反思小学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相结合,以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

抽样调查的对象覆盖郑州市县13个地区40所中小学,人口变量涉及性别、学校属性( 农村、乡镇、城市) 、年级、教龄、学历和使用班班通时间。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72份,回收有效率95.3%。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教师如何使用“班班通”,因此,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使用及感受调查,从教师的使用观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和创新、教师的培训需求等方面全方位了解教师作为班班通使用主体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

四、应用现状

1.教师的具体使用及观念

由表1数据可见,中小学教师使用班班通平台后方便在家或办公室备课,随时随地使用平台上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共享资源,甚至可以直接使用设备中的课件资源进行授课。但是这种便利一方面造成教师过多依赖课件,与学生交流变少,一方面丰富的材料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自主思考。在这项调查中,76.22%的教师认为应用班班通平台的关键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仅50%的人认为是教师能力和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的使用观念存在偏差是教师和教育未来发展的隐患。不少教师都反馈使用班班通挺方便的,大量现成的课件和教学材料可以用,可以使用标准朗读视频,甚至直接使用专家或优质课视频代替自己上课。班班通平台提供的资源和网络环境让教师们尝到了甜头, 却养成思维和行动的惰性,课堂教学成为媒体演示的场所,反而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与“班班通”使用的宗旨大相径庭。

2.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和创新

由表2数据可见,教师大多对班班通平台上的资源比较熟悉,利用网络资源主要是为了搜索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课件、方便课堂教学等,极少用于课后与学生交流、课堂延伸之用,更别说远程教研活动、远程教学观摩、合作教学等活动。

在广大教师眼中,应用班班通平台就是为了备课搜资源———做课件———上课展示。班班通的应用不仅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还包括凡是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如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集体电子备课、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家校互联等[1]。甚至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改革也都可以借助班班通平台得到传播和实现。班班通应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师生、生生、师师、校校之间的零距离沟通、优质资源互享及创新、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它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教师对班班通所提供的资源使用有余而创新不足,这不仅仅影响班班通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阻碍班班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的培训需求

由表3数据可见,当教师碰到问题后更多是向同事、朋友、家人请教学习,这可能反映了学校或校外培训不够及时,或太过宏观,不如直接针对某个问题马上向就近的人请教效果好。而希望提升的技能大多也集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相反教学观念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需求不多,这与大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先进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重要联系、小学科研压力并没有那么大等现实状况有关。

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教师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有反差,如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却还是直接使用现成的课件。学校激励教师积极使用和创新的力度不够,提供的培训并没有通过考核和激励来落实,导致培训的效果没有落到实处。

4.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由表4数据可见,教师在应用班班通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只是比例不高。拿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活动来说,教师必须先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够采用某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因此,注重课堂上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五、提升中小学班班通的应用价值

1.生成资源是基础

“班班通”设备所承载的资源是师生顺利开展日常信息化教学的保障, 应该重视资源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资源开发和配给机制。教师在方便地获取班班通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将自己的创造性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到班班通平台上,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效率和效益。

只有建设班班通平台的资源,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个集实际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授课实录、教学反思与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资源包在实际的教学中才具有最佳应用效果。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关键

教师是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践行者, 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能否发挥班班通的最大效能,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加快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全面掌握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摆正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重视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并乐于创新,让教育技术与教师智慧融会贯通, 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信息教育的步伐,正确处理教学和媒体的关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中发散思维、开拓思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3.学生参与是目的

信息化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课堂,在参与中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训练表达[2]。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班班通平台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 创设合作的情境与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收集、处理和评价过程中,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与价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网站和分享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情境, 放入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参考,拓展课外知识,任务驱动,网上学习、网下实践,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可以自主展示自己的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成就感。

4.学校激励是保障

为了更好地应用班班通平台,学校的管理和激励也十分关键。学校除了做好班班通设备的常规管理,还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培训管理、评价管理与激励管理。培训管理即按需对各层面的教师进行培训,对培训情况记录在案,并注重跟进培训效果。培训应严格遵循按需培训、案例分析、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等原则,切实提高培训效果。首先是对学校领导思想上的培训,让他们转变观念,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其次是班班通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意识培训。再次是对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让他们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注重科研及专业发展,并可以带动身边其他教师的研发热情。最后是学科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地将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另外,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的评价标准评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

中小学“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与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面对“班班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正视不足,直面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学习、研讨、更新理念、提高技能,进而有效地利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班班通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动态、开放的过程,我们需要随时根据形势变化,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深入发展。

摘要:"班班通”工程建设推动着教育信息化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为推进班班通切实有效地应用,通过对郑州市县及市直公办中小学实地考察,了解和分析教师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平台资源建设、吸引学生参与、加大学校激励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班班通的有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班通,教师能动性,学生参与,学校激励

参考文献

[1]聂仕良.“班班通”核心价值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2).

上一篇:JZ女士速成裁剪系统课程系统简介下一篇:全国文明城市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