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2024-06-19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共8篇)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篇1

一、《繁星春水》 1.关于作者:我眼中的冰心

找找关于冰心创作《繁星春水》的背景,谈谈这时的冰心给你的印象。2.关于主题: 要求:《繁星春水》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任挑选一个方面选一首小诗作赏析,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3.《繁星》《春水》中,反复出现“人类”“众生”等词。这些诗句产生于世人探索人生的过程中。因此,其中的一部分诗篇寓情于景,努力挖掘其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找出相应的诗句,说说你的感悟。

4.关于艺术特点: 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繁星》。你还能找到哪些哲理性的句子?找出5句以上,说说你的理解。

5.冰心早年艺术上,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你能找到具体的诗歌吗?找出3首,作简要分析。

6.“五四”以后进行新诗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除冰心之外,还有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可以挑选一个作家,简单谈谈他们和冰心的区别。

二、《伊索寓言》 1.关于作者

查查伊索的经历,结合《伊索寓言》,谈谈你觉得伊索是一个怎样的人。2.关于主题

《伊索寓言》共搜集了三百多个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找出你印象深刻的3个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3.我看XX(动物

要求:《伊索寓言》中有很多动物角色,在这些角色中作者没有禁锢思维,而是在不同的故事中塑造了动物的不同形象。你能找出一些吗?找出不同故事中的同一动物谈谈有什么不一样。

4.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5.故事新解: 要求: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伊索寓言》进行新解,可以参看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6.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如: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七年级下册:

三、《童年》

1.关于作者:我眼中的高尔基

介绍高尔基的生平经历,别人对高尔基的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的阿廖沙

要求:结合具体的情节(至少三个情节谈谈阿廖沙是怎样的一个人?

3.对阿廖沙的影响

要求: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有各种因素的影响。《童年》中的优秀人物对阿廖沙的成

长有哪些良好的影响?举例谈谈。4.我来看外祖父: 要求:人都是立体的,都不是只有一面。《童年》中的外祖父卡希林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是市井小市民的典型形象。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的剥削手下的工人……但是他有另外一面吗?谈谈你的看法。

5.我身边的“外祖母”

要求:外祖母善良、乐观、热爱生活,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对阿廖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简单写一写。

6.我从《童年》学到的

要求:《童年》就是高尔基在苦难中成长的一部自传小说,你从其中学到什么了吗?谈谈你的感受。

四、《昆虫记》 1.我眼中的法布尔

要求:法布尔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对昆虫太喜爱了,简直和昆虫融为一体,他的一生,是像昆虫一样生活和工作的一生,在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查找法布尔的生平,谈谈你的看法。

2.简述昆虫记的主题。

3.我最喜欢的昆虫

要求:为什么喜欢,阐述自己的理由。

4.《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5.我印象深刻的场面

要求:《昆虫记》中有很多关于昆虫的细致描写,挑选一两个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场面复述,再谈谈你的感受。

6.昆虫的爱情

要求:法布尔在许多篇章中都写到了昆虫的爱情,有些甚至是赞美,找一找,挑一些把它们写出来。

7.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八年级上册

五、《朝花夕拾》 题目一:我眼中的鲁迅

要求:介绍鲁迅的生平简历,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谈谈鲁迅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题目二:《朝花夕拾》是这样创作的

要求:查资料,介绍《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不少于300字。题目三:五猖会的波折

要求:认真阅读《五猖会》,写写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了怎样的波折?你从中看出了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如此医生

要求:认真阅读《父亲的病》,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笔下的医生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的范爱农

要求:认真阅读《范爱农》,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随笔。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要求:认真阅读《二十四孝图》,看看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思考?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我看衍太太

要求:衍太太在哪几篇文章里出现过?分别写了她的哪些事?作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看待衍太太这个人物?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向你推荐《朝花夕拾》

要求:请你用精彩的语言向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推荐这本书。包括本书包括哪几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阅读价值,等等。以激起别人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兴趣。不少于300字。

六、《骆驼祥子》 题目一:我眼中的老舍

要求:可以查找资料,介绍老舍一生的二、三件事,并根据别人对老舍的评价,谈谈老舍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二:祥子的三起三落

要求:祥子一生坎坷、悲惨,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围绕着人力车的得与失,请你概述祥子拉车生活的三起三落。不少于300字。

题目三:我看虎妞

要求:除了相貌丑陋、性格泼辣之外,虎妞性格是否有一些独特之处或闪光点值得称赞呢?请你结合著作具体内容,谈一谈你眼中的虎妞。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祥子与小福子

要求:祥子与小福子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生活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呢?谈谈你对他们二人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的刘四爷

要求:刘四爷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但他最后为什么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你眼中的刘四爷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著作具体内容谈一谈,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悲惨世界”的老马

要求:老马处于那个时代的最底层,他的世界是“悲惨世界”,老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作为一个阶层的代表?他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征?时代对他有何影响?结合老马的言行举止谈一谈“悲惨世界”的老马形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祥子变化之我见

要求: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变的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祥子的巨变呢?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精彩再现

要求:这部书里有许多精彩情节或者精彩语段,选取你最喜爱的一二情节,复述并说说为你爱它的理由,不少于300字。

题目九:身边的祥子

要求:你身边有祥子这样的人吗?请你写写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不少于300字。

题目十:向你推荐《骆驼祥子》

要求:一部《骆驼祥子》自出版便震撼人心、广为流传,巨大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请你用精彩的语言向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推荐这本书,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从具体内容、人

物形象、情感态度等角度出发。不少于300字。

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题目一:我眼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要求: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简历,别人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评价,谈谈奥斯特洛夫斯基留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样创作的

要求:查资料,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背景,以及你了解此背景后内心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三:学校里的保尔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在“学校”期间的内容。概括叙述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你从中看出保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谈谈你读完这部分文字后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车站食堂里的保尔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在“车站食堂”期间的文字,概括叙述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你从中看出保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谈谈你读完这部分文字后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引领人朱赫来

要求:认真阅读书中与朱赫来有关的内容。概括叙述保尔与朱赫来之间的交往。你认为朱赫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保尔有怎样的影响?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保尔与冬妮娅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与冬妮娅从相恋到分手的相关内容,概括叙述其经过,保尔为什么要与冬妮娅分手?表现了保尔此时怎样的心态?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好书的影响

要求:在保尔的成长中哪部书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查资料,简单介绍影响保尔成长的这部书,并谈谈在你的生活中,曾深深地影响过你的一部书。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重伤后的保尔

要求:在保尔受重伤后的两年里,他是怎样生活的?他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概括叙述这些故事,并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九:失明后的保尔

要求:在保尔失明后,他是怎样生活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概括叙述这些情节,并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十:生命的意义

要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书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的诠释。试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八年级下册

八、《名人传》 1.我看《名人传》

《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主要揭示怎样的主题?请做简要的介绍。

2.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要求:罗曼•.罗兰把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那么为什么他会称他们为英雄呢?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

3.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填一个可以概括的词语

要求:名人三传中,哪一传给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读了《名人传》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谈谈你的看法。

4.我看贝多芬

要求: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在你看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

5.谈谈你对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的理解。

6.“痛苦”的米开朗琪罗

要求: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的情节,这些都不是凭空虚构的,那么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米开朗琪罗哪些痛苦和磨难?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设置情节呢?谈谈你的看法。

7.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要求:请认真阅读《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怎样看待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妻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8.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结合具体的事例。

九、《海底两万里》 1.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

3.我最想说说的(人名

要求:《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选择你觉得有话可写的人物,可能是你最喜欢的,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4.我看科幻小说

要求:《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5.《海底两万里》之启示

要求: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会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九年级上册:

十、《傅雷家书》 1.谈谈傅雷

要求: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读了《傅雷家书》你对傅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看法。2.《傅雷家书》中的爱 要求: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最好的艺 术学徒修养读物” ;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了傅 雷的爱,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有哪些爱? 3.《傅雷家书》教了我▁▁▁ 要求: 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教导了儿子些什么?你又从中学到 了什么? 4.向父母推荐《傅雷家书》 要求: 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 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要你向父母推荐《傅雷家书》,你会怎样做?说明推荐的理由。5 摘抄精彩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十一、《水浒传》 1.简单概括水浒的主要内容。2.拓展故事 要求: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 施耐庵《水浒》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① 景阳冈武松打虎、②武松斗杀西门庆、③林冲棒打洪教头、④林冲雪夜上梁山、⑤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⑥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3.我看《水浒》中的“义” 要求: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 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你怎么看待这种“义”? 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4.施耐庵笔下的英雄 要求: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好汉们性格上

有很多的共同特征,结合具体内容谈 谈这些共同特征是什么?施耐庵笔下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5.“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 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 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6.《水浒传》中的武松 要求: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7.我看林冲的“忍” 要求: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 州,后雪夜上梁山。在这一过程中,林冲一忍再忍,最后逼不得已才上梁山。你怎么看林冲 的忍辱含垢,逆来顺受? 8.我看高俅 要求:高俅是《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9.我眼中的宋江 要求:根据宋江的出身和经历,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10.《水浒传》中的女性 要求:水浒是英雄的故事,但也有很多的女性角色,如阎婆惜,扈三娘,李师师,顾大嫂,潘金莲等等,选取一两个谈谈你怎么看《水浒》中的女性。11.《水浒》中有三次关于打虎的描写: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试比较三 次打虎场面的描写小对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社会现实的不同。12.简单概括下各位好汉上梁山的类型。13.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14.搜集水浒传的歇后语

十二、《培根随笔》 1.谈谈培根 要求:查找资料,认真阅读《培根随笔》,你能从《培根随笔》中读到什么样的培根?结合 具体内容谈谈。2.读书的作用 要求: 《谈读书》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 “读书足 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你的看 法呢? 3.我看“猜疑” 要求: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 “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 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 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你怎么看待“猜疑”? 4.我看“知识改变命运” 要求: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

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代社会,知识还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5.我也谈友谊 要求: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 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谈谈你身边的友谊。6.我的“拖延症” 要求: 《论拖延》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 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生活中你有 “拖延症”吗? 九年级下册

十三、《格列佛游记》 1.复述《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并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实质目的。2.我最想去(格列佛游历的国家名)要求: 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分别讲讲格列佛在这几个国家的经历。格列佛游历的那些国 家那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又如哪一个国家最有趣、最荒诞?哪一个国家你最想 去?为什么?)3.《格列佛游记》 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4.我谈格列佛 要求: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 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5.的“大人国”国王

要求:认真阅读格列佛大人国的遭遇,分析“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作者塑造这 一形象的意图。6.读了这部作品后,你对书中的哪一个情节有很深的印象?请谈谈你对这一情节的感悟和 理解。自拟题目。7.比较阅读 要求:将这部小说和《鲁滨孙漂流记》进行比较阅读,会有什么发现?

十四、《简▪爱》 1.复述《简▪爱》的故事梗概及人物关系。2.的童年 要求:请简要概述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遭遇。为什么舅妈一家不喜欢简爱?在舅妈家,简爱 是怎样成长的?有没有得到一些关爱? 3.简爱的美与不美 要求: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看到的简爱。4.完美的罗切斯特 要求:读完这本书的人很多评价罗切斯特是完美的,你怎么看呢? 5.海伦与简爱的比较 要求: 简爱在孤儿院唯一的快乐和温暖来自于她的好友海伦和谭波儿小姐,但是海伦的性格 却与简爱截然不同,举出具体例子简要阐述她们不同。6..从这本书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自拟题目,谈谈你的感受。

十五、泰戈尔的诗 1.你了解的泰戈尔 要求:查找资料,查阅别人对泰戈尔的评价,根据你读过的泰戈尔的诗歌说说你了解的泰戈 尔。2.《吉檀迦利》中的爱国思想 要求: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你能 读出来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篇2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著导读

高中教材“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的一个板块, 也是拓展性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否落实到整个语文教学中, 对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维度、阅读教材的结构细化和教材深度的把握, 如何激发教材的内在感知力, 进行准确定位都是重中之重。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内容的最重要的载体, 是借以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凭借。笔者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 希望通过名著导读设计的优化来体现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功能。

一、导读篇目的总体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教材都安排了两部名著导读, 共计10部。第一册的外国名著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册选取的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接下来是19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 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是《人间喜剧》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第四册开篇的名著导读就是莎士比亚戏剧,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以其38部无韵体诗剧为主;最后一册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国内的经典名著, 古代名著占3部, 现代名作2部, 其中古代名篇中有两部四大名著。从体裁来看, 有语录体《论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其代表作, 《谈美》是书信体的形式, 《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二、导读篇目的内部结构

导读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背景介绍主要是简单地介绍了作者的一生以及作品产生的主要时代背景和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 再者, 是这部作品在整个文化或者文学史上的地位。如第一册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就介绍了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人生经历、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 另外还介绍了《大卫·科波菲尔》译本的情况。《三国演义》则除了介绍作者罗贯中以外, 还介绍了三国故事的流传史和小说的演义过程。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与名著的隔膜, 更好地理解作品。

作品导读部分的篇幅与背景介绍比的话较为丰富。首先, 通篇的开始一般是对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 因为所选篇目的体裁以小说为多, 占了7篇。介绍小说时重点是把握小说的情节主线;接着是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了解, 品位小说语言, 最后是对作品整体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价值的分析, 感受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外国小说则通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导入学习, 对外国文化的一些简单介绍, 对国外著名的文学运动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法国自由主义等思潮的结合。一系列戏剧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通过对剧中人物性格、戏剧环境、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描述来展现莎士比亚悲喜剧卓越的艺术魅力。品味莎剧个性化的语言特征, 进一步推想莎剧独特的艺术效果。

从上述简单地统计中, 我们可以看出名著导读导入部分的主要整体结构与内在结构。结构设计上较为清楚与规范, 但名著导读篇目结构上设计的不足仍然清晰可见:

(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篇目范围以及选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篇目共10篇, 国内外各5篇。中国的经典名著何其之多, 怎能以这5部来全面反映高中生的阅读要求。对于国外的作品, 不同题材的作品没有得到运用, 只选取了小说与戏剧, 对于诗歌与散文的选取没有进行相应的名著来搭配导读。同时, 由于中国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认识较为生疏, 多数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时表现出来的无力感从数据中清晰可见, 他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少之甚少, 在阅读时很难理解和把握外国名著内容的深层涵义。有时, 甚至因为对文本认识的缺失以及缺少必要的文学素养, 导致高中生在阅读名著时兴趣不高, 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理解, 出现把握不准的茫然状态。同时, 加上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 大多数教师基本上只教考纲上的教学内容, 而对导读作品重视度不够, 甚至出现了一种忽视的态度, 导致只注重教材单元设计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学习而课内课外无名著阅读的情况。

(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限制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教材“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的一个板块,也是拓展性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否落实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对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维度、阅读教材的结构细化和教材深度的把握,如何激发教材的内在感知力,进行准确定位都是重中之重。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内容的最重要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凭借。笔者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希望通过名著导读设计的优化来体现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功能。

一、导读篇目的总体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教材都安排了两部名著导读,共计10部。第一册的外国名著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册选取的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接下来是19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人间喜剧》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第四册开篇的名著导读就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以其38部无韵体诗剧为主;最后一册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国内的经典名著,古代名著占3部,现代名作2部,其中古代名篇中有两部四大名著。从体裁来看,有语录体《论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其代表作,《谈美》是书信体的形式,《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二、导读篇目的内部结构

导读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背景介绍主要是简单地介绍了作者的一生以及作品产生的主要时代背景和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再者,是这部作品在整个文化或者文学史上的地位。如第一册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就介绍了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人生经历、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另外还介绍了《大卫·科波菲尔》译本的情况。《三国演义》则除了介绍作者罗贯中以外,还介绍了三国故事的流传史和小说的演义过程。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与名著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作品。

作品导读部分的篇幅与背景介绍比的话较为丰富。首先,通篇的开始一般是对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因为所选篇目的体裁以小说为多,占了7篇。介绍小说时重点是把握小说的情节主线;接着是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了解,品位小说语言,最后是对作品整体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价值的分析,感受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外国小说则通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导入学习,对外国文化的一些简单介绍,对国外著名的文学运动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法国自由主义等思潮的结合。一系列戏剧导读——莎士比亚戏剧,通过对剧中人物性格、戏剧环境、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描述来展现莎士比亚悲喜剧卓越的艺术魅力。品味莎剧个性化的语言特征,进一步推想莎剧独特的艺术效果。

从上述简单地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名著导读导入部分的主要整体结构与内在结构。结构设计上较为清楚与规范,但名著导读篇目结构上设计的不足仍然清晰可见: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篇目范围以及选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篇目共10篇,国内外各5篇。中国的经典名著何其之多,怎能以这5部来全面反映高中生的阅读要求。对于国外的作品,不同题材的作品没有得到运用,只选取了小说与戏剧,对于诗歌与散文的选取没有进行相应的名著来搭配导读。同时,由于中国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认识较为生疏,多数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时表现出来的无力感从数据中清晰可见,他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少之甚少,在阅读时很难理解和把握外国名著内容的深层涵义。有时,甚至因为对文本认识的缺失以及缺少必要的文学素养,导致高中生在阅读名著时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理解,出现把握不准的茫然状态。同时,加上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大多数教师基本上只教考纲上的教学内容,而对导读作品重视度不够,甚至出现了一种忽视的态度,导致只注重教材单元设计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学习而课内课外无名著阅读的情况。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限制

由于篇幅的限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只从中选取了十部名著导读篇目,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了一些调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附录部分,有一个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范围涉及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艺理论以及科普读物等各类体裁,同时还列举了二十多个作家作品。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单元板块的内容上看,名著导读这一单元板块最多是3-5页的内容设计,明显的较其他板块来得“单薄”,又放在书的末端,被直接忽略掉的可能性之大不言而喻。很多学生会因其内容少而忽略对其认真的学习,有的甚至因为其与高考的关系少而将其遗忘。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名著的导读不仅是对课内内容的一种延伸,更是对高中生认识人生与世界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名著导读版块内容的范围有待增加,对各种文体,如诗歌的选取,我们就可以参考。例如,整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名著导读缺少诗歌这一体裁的名著导读,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第一册第一单元就学习了现代新诗。笔者认为,教材没有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没有拓展到诗歌阅读。我国的唐诗宋词不用说名篇甚多,更有编辑入册的,而在汉末南朝就有萧统选录的《古诗十九首》,乃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再者,可以加入一些国外的佳作,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飞鸟集》,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等,因此在名著篇目的设计中可以添加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诗歌阅读,古今中外皆可。

作者简介:王微微,1988年生,浙江台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材教法与语文课堂实践等研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 篇4

一、《 朝花夕拾》

(一)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中考试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2 分)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A.B.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答:

二、《骆驼祥子》

(一)故事梗概

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敞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省吃俭用,花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

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一落”)。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勤奋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起二落”)。

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三起三落”)。

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二)中考试题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的。他的另一部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书中主人公祥子与(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6、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7、“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8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9简答题(6分)

简述孙侦探敲诈祥子的经过。

10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

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答案】A:,B:。

11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作者是(1分)

②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2分)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

12《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13学校准备开展“名著人物鉴评”活动,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积累,从下面被选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做出评价。

备选作品:《水浒》《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骆驼祥子》

所选人物:

人物评价:答案示例

所选人物:祥子。

人物评价:

14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书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异的幻境。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3分)

《骆驼祥子》: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故事梗概

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慕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以替人洗衣养家糊口,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他因为往那个愚蠢而又凶恶的神父的面团里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了。

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干涉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地激烈动荡。借住在保尔家的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

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却很快又把他错放了。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亚(林务官的女儿)家的花园。冬妮亚很喜欢热情、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保尔也被清纯、漂亮、文雅的冬妮亚所深深吸引。

后来,哥哥阿尔焦姆把保尔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在部队里,保尔当了骑兵,作战异常勇猛。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牛虻》、《斯巴迭克斯》等小说,抽空讲给战友们听。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出院后,保尔住进了冬妮亚的亲戚家。他的一只眼睛受到伤害,不能再回前线了,但他立即转身投入了地方上的另一种艰巨工作。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亚同去,遭到了工友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亚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遂下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筑建。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都威胁着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女政委丽达经常帮助保尔,帮助他提高认识,搞好工作。保尔渐渐爱上了丽达,但又因为革命的原因牺牲了自己第二次萌动的爱情。

保尔因肺炎再次住进医院,肺炎好了,但医生又在脊椎上发现了弹片的伤痕。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病愈后,保尔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坚决地与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对战友杜巴瓦的“变质”,他十分痛心,坚决地给予了批评。

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1924年,党组织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担,让他长期疗养。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达雅——一个工人家庭的小女儿。在达雅家中,保尔鼓动了达雅对老顽固父亲的造反,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达雅和保尔结婚了。

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文学创作。1934年,在母亲、妻子以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保尔高兴极了,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写作。

(二)中考试题

15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作品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答案:

16“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保尔•柯察金诸葛亮鲁智深

①我选保尔•柯察金,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②理由:

17名著阅读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

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保尔因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2分)

18名著阅读。(2分)“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名著导读参考答案

1答案:C(2 分。《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2【答案】《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3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4【答案】①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②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被家长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意思对即可)5答案:老舍虎妞6答案: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7答案:祥子8答案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9【答案】示例一: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10【答案】A:刘四爷,B:虎妞11答案:①骆驼样子老舍(评分:1分。每空0.5分)②小福子(2分)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篇5

“名著导读”教学活动方案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

一、“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设计背景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在平时的教学,较之操作性不强的“听说”及费时低效的“写”,“读”的教学与“读”的能力训练几乎占据了中学语文读本教学的大半壁江山。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到教师阅读的方式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与空间等的制约,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浅阅读的不良阅读风气不断侵蚀着中学校园的现实面前,不用说“大部头”的外国经典名著,就连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也几乎无人问津。名著阅读,似乎早已成为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明日黄花。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及写作却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软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差,以致中学语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千夫所指”的尴尬局面。

鉴于此,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张扬起课程资源大旗,充分利用学校素材性资源与教师自身条件性资源的优势,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外名著篇目较多的有利契机,在高二年级合理设计、规范组织、严格落实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名著导读”教学活动应运而生。

二、“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设计目标

1.课改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高中语文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2.人文目标: 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中,语文应当是最有活力、最具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精神品质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也应该肩负起在学生心中播撒人文精神的使命,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所言:“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学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的底子。”“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吸收文学精华、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从而“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标。

3.高考目标:

众所周知,高考阅读试题(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以美文、时文为主,所选文章皆文质兼美;意在发挥高考的导向功能,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高考作文的写作能力考查的本质是思维和语言,特别是理性思维能力及表情达意的能力等。“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将是实现高考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测试要求的又一有效渠道。

三、“名著导读”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1.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0万余册,学生阅览室全天开放。

2.学校电脑教室每天下午课后开放,为学生提供上网服务。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将“如何进行网上阅读”及“如何上网搜集资料”等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使学生具备上网阅读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3.展开班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确认班级学生家中“藏书”情况,确认在班级中经常传阅的书籍种类和数量。

4.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及戏剧作品,是“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最佳的“引爆点”。

5.教师“第二课堂”的组织能力较强,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学生整体素质尚可,动手能力较强;班级团结、和谐等。

四、“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过程及步骤

每学期初,教师至少开设一节“名著阅读”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阅读名著及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名著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三是布置并明确本学期“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及活动步骤;等等。“名著阅读”教学活动要求及步骤如下:

1.选。全班每位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选择、确定一部(本)名著。

选择原则:“名著”的范围量放宽,但凡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均可。既可以是教材内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三言二拍、鲁郭茅巴老曹等大家作品及列入西方文学史的作家作品等,其它如先秦诸子散文、历代诗(词)人作品集、名人传记、校园文学佳作及金庸武侠小说等,都给予认可。“名著”长短不限,可以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也可以是短篇作品集子,等等。“名著”篇目确定后,注明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学期,最短不低于一周),经科代表汇总整理后提交给教师。

2.审。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名著”篇目及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逐一审核,严格把关,对不合要求的或低俗的“名著”坚决退回重选。

3.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

4.评。每位学生深入透彻地阅读所选“名著”,在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写出千字以上的荐评文章。荐评文章一是向全班同学推荐,二是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统一用电子文稿形式,并统一文本格式。

5.传。科代表把每位同学的推荐文章装在文件夹中在全班传阅。对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要求在阅读别人“荐评文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相互交流、交换“名著”。

6.编。学期结束后,由科代表利用假期将所有“荐读”的文章整理成册,装帧以精美封面,冠以《×年×班“名著阅读”集萃》书名。新学期开始后再一次在全班传阅。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活动参与者及监控者的双重角色。教师也要经常“拜读”学生们推荐的作品,并时不时在课堂上“旁敲侧击”地评点,或者在课前课后个别指导学生阅读方向及解读角度,等等。

五、“名著导读”教学活动的效果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就是积累与训练。我国古代学习论就认为“积渐成学”,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也表明,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帮助学生阅读,读好书读佳作,激发其阅读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语言材料,领略各种文学风情,遨游艺术殿堂,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便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职责之所在。

在整个“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中,找是学生自己找、选是学生自己选、评是学生自己评,所以,学生能从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仅高二年级第二个学期(第四册),班级学生均“圆满”完成一部(本)名著的阅读任务及撰写一篇“荐评文章”的写作任务,更有部分学生在积极的相互“交流”中大大获益,最多的一位同学一学期内竟阅读了6部(本)名著。而在个性化的阅读与“荐评”中,也实现了由“读”至“写”的有效转化。从此可看出,“名著阅读”看似阅读教学范畴,实则得益于作文教学、得益于人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笔者于2006届高二(下)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一学期来,班级学生先后4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9人次分别获得第七届“语文报杯”、第13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奖励,7人获得校“守仁杯”学科竞赛作文比赛奖励,等等。

人教版初中必读课外名著 篇6

《爱的教育》,原名《心》,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早在英译本虽仍作《心》,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译者认为:如用《心》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的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在一九二三年被介绍到我国来的,在《东方杂志》上连载。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都曾在国内畅销一时,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1来,始终畅销不衰,截止到前后,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 篇7

一、“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1. 教师———无底气

长期以来, 由于课堂上不要求教学名著, 造成许多语文教师对名著并不关注, 甚至相当部分的名著从未读过。因此, 现在突然面对“名著导读”, 他们显得底气不足。另外, 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除了附录中的有限资料外, 没有其他权威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教师面对“名著导读”真有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的尴尬。

2. 学生———无能力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 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转向了“短、平、快”———他们更喜欢阅读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文字简短的内容。而名著多是“大部头”, 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 加上受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的限制,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名著, 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 这就很难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欲望。另外, 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读名著, 但因为有沉重的学业负担, 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阅读。

3. 家长———无意识

急功近利, 一味关注考试分数是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名著需要大段的在家时间才能完成, 而许多家长认为, 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于是, 教师布置的名著阅读作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而学生也就借机逃避阅读。

二、加强“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事实证明, 只要从学生实际和需求出发, 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 名著阅读就能“峰回路转”, 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1.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阅读。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教材, 抓住各种时机来激发学生一窥名著的欲望, 以达到让他们主动拿起书本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方法一, 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来推荐名著。例如, 上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我顺势插入对名著《骆驼祥子》的介绍。课后不久, 又利用班队课让学生赏析电影《骆驼祥子》。放完电影之后, 我告诉学生原著比电影更精彩。就这样,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纷纷去找原著来看。方法二, 通过比较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在教《隆中对》一课时, 我就引导学生比较《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描写上的异同, 从而引导学生重点阅读《三国演义》。此外, 还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名人效应”以及教师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 来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2. 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为了保证阅读的效果, 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 其中鉴赏名著的活动必不可少。对语言经典、文字优美的名著, 可采用手抄报、朗诵会等形式进行鉴赏;对情节生动、故事精彩的名著可采用故事会、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鉴赏;对思想性强、内涵丰富的名著, 教师则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鉴赏指导。此外, 还可采用让学生写“读后感”, 并推荐在墙报、班刊、校报等处发表的形式, 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 通过辩论会、知识竞赛、讲故事、名句朗诵等形式, 检测他们阅读名著的效果。比如七年级时让学生读《伊索寓言》。寓言短小精悍, 没有多大的阅读障碍,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其寓意, 就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检测。总之, 名著阅读后的检测十分重要, 这并非多此一举,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实现二次阅读。当然, 检测的方法应多种多样, 切忌死板、单一。

3. 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条件保障, 这个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是“三个保证”。首先, 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基本思路为“课内外结合, 以课堂带动课外, 以课外为主”。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营造氛围, 以此来带动他们课外的阅读。在课外时间的选择上, 要注意充分利用各个假期, 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布置阅读任务。其次, 要保证认识到位。这个“认识”, 指的主要是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语文教师要热情沟通, 耐心讲解, 努力提高他们的认识, 只有当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认识提高了, 误区消除了, 他们才能成为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有力臂膀。再次, 要保证书籍的来源。名著除了从图书馆借阅, 更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备。学生在购买前, 教师要引导他们购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原著, 尽量不买简写本、改编本。如条件有限, 可以合作购买, 互相借阅。总之, 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道路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这样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在书桌前端坐下来, 有足够时间捧起名著, 细细品味精神大餐。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读 篇8

单元解读

本单元学习叙事性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述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大家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五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各有特色,人文内涵非常丰富。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外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理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用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并受其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它出自一个盲聋哑人之手则尤为难能可贵。面对这样的奇人美文,我们不能不感动。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因而,容易激发大家的情感,引发大家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进行对照。同学们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尽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字词。②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③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④了解随笔、传记等叙事类文体的特点。

2.方法与过程

①在朗读中揣摩、品味作品独特的风格、人物塑造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②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③推进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聆听名家讲述人生历程,了解课文深厚而丰富的人文内涵。②感悟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培养健康的伦理亲情。③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单元导读示例

《藤野先生》课文导读

(一)文题理解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作者因此很尊重他、怀念他。题目交代了要记述的主要人物。

(二)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先生一生留下很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摩罗诗力说》等。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和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

(三)识记基础知识

1.生字字音

红(fēi)如(wǎn)

驿站(yì)解(pōu)

油光可(jiàn)

形(jī) 不(xùn)

名(nì)无消息(yǎo)

责(jié)

然(qī) 教(huì)

见(piē)抑扬顿(cuò)

痛疾(wù)

2.词语详解

【绯红】鲜红。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照。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或停顿转折。多形容诗文的音调优美,吟咏起来,和谐悦耳。

3.词语辨析

[熟悉熟识]

课文例句:①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辨析: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斥责诘责]

课文例句:①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四)谋篇立意与结构内容

1.谋篇立意:本文作者通过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的回忆,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作者还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结构:本文共有3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的情景和“我”离开东京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医专学习时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和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的惜别情景。

这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1层(第4—5段):写“我”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2层(第6—10段):记述了“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第3层(第11—23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4层(第24—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和行动。

(五)写作技法归纳

1.巧妙运用烘托手法。

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但在开头,鲁迅先生却并不急于让这位在仙台医专遇到的良师出场,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场面和细节。然后,又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途中,经过日暮里和水户时的观感,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等。即便是文章中写到藤野先生的时候,也仍然穿插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的事件,以及看电影时的情形。那么,这些内容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鲁迅先生写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弱国子民的辛酸,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冷酷,写课堂上所看电影中中国围观者的麻木……都是为了更有力地烘托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正像池内莲花,唯其身处泥中,更显高洁。这些相关情况的交待,为藤野先生的活动铺设了一个色调灰暗的背景。这一背景,与藤野先生光明的人格互相映衬,取得了出色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在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烘托的写法,也一定会取得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2.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待人的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问理的态度。作者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事例,让我们对藤野先生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的。

作者写人物善于抓特征,用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很能反映他们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

在“写人”的文章中“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品质”,这一写作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同学们千万要记得哟!

(六)难点解析

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要解答这一疑问,可以按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与藤野对比有什么不同?

首先,作者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描写“清国留学生”,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发财。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无情地进行讽刺。因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尚且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却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藤野先生》一文描述作者初到仙台,受到许多“优待”,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从生活上表现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可作者把这些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之故。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歧视的。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于是,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推断自己所受到的“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他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受到“优待”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这种“优待”与关心,和后文藤野先生对于作者真诚的关怀、教诲是截然不同的。藤野先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他对作者的关怀完全是真心的,希望中国进步。作者对藤野先生也是十分崇敬、感激的。因此,写这些“优待”不过是出于礼貌,从正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关怀是无私的、高尚的。

3.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怀敬意地概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深厚情谊的意义:“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里前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和后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希望”,如果能在中国实现的话,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作者所说的“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觉得,“大”与“小”的区别关键在于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来说。“为中国”有新的医学,这在新的医学传播范围上就比较“小”,但其意义却不小;“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希望鲁迅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在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上就比较“大”。藤野先生教鲁迅医学时,既有“为中国”有新医术的思想,也有“为学术”能广为传播的思想,前者表示他没有民族偏见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后者表示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因此作者用“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很好地概括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类文欣赏

我的老师 冰心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地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对面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的地方做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阅读赏析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除了父母,给予我们最大影响的恐怕就是老师了。冰心笔下的T女士,美丽善良、和蔼可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对工作一丝不苟。她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做人的态度,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学生的爱戴。文章对老师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角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温暖”“温和”“温柔”等词语的使用,更把对老师的爱与“我”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训练

1.本文写的是“我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二段中交代自己各科学习的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母亲买的礼物——贵重衣料被T女士退了回来,而“我”送的礼物——红萝卜,她却欣然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习过程中,当老师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并冲“我”一笑时,“我”为什么会心里又喜欢,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疑,我的老师——T女士是美丽的。结合全文请你总结她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上一篇:初中英国留学条件下一篇:家门口的守望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