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2024-06-26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共8篇)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1

4.4 广西山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品种种性退化,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滞后

山药种性退化是广西山药生产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农民长期种植同一品种,利用山药嘴子或山药茎段作为种薯进行无性繁殖,没有更新换代;(2)对山药品种提纯复壮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用块茎作种进行提纯复壮的研究较少。提纯复壮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一般农户难以掌握。另外,生产中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也造成某些优良性状丧失,如农户在出售山药时为增加收入,多把块茎长的、粗细均匀的优等山药作商品,留下短的、细小的作下一年生产用种(汪彩云,2006)。(3)自然变异。山药受高温、干旱和不良的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基因突变,导致品种变异和退化。

广西种植的品种基本是本地品种和桂淮“2”、“5”“6”号,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滞后,没有引进或试种过国内其它省区的品种。

4.4.2 盲目向不适宜的耕地发展,农田基础设施差

“水是山药的命,又是山药的病”,种植山药对水分的管理非常重要。耕地灌溉排水设施不健全,遇到干旱年份不能及时灌水,遇大雨时不能及时排水,影响山药正常生长。2009年山药市场价格高,促使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户返乡种植山药,很多农户也扩大种植面积,将原来种水稻的耕地改为种山药,耕地地势较低,没有建设专门的排水沟渠,排水不畅,田边水沟长年积水,引发严重的根部病害。那楼镇部分农户开垦丘陵坡地种植山药,碰到暴雨天气可以靠地势来排水,但是干旱天气引水灌溉十分困难。农户盲目向山地和丘陵耕地贫瘠地区发展。田间没有专门的运输道路,机械上坡的难度很大。收获季节,只能靠人工收获和运输,劳动强度很大。如果碰上阴雨天气,收获运输更加困难。

4.4.3 技术推广亟待深入,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广西山药的主产区,如金田镇和那楼镇,通过学习培训班、专家大院、种植示范田等手段,向农民传授新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效果明显。其它地区的农民主要是通过二次传播和亲自观察,向示范区当地农民学习,效率比

较低,学到的技术不全面、不严谨。

山药栽培和收获属于劳动密集型,相对费时费工。目前各主产区应用的“定向结薯技术”和“打洞栽培法”,开沟和打洞机械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种植的难度,但收获机械至今未有突破。定向结薯技术虽然降低了种植和收获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采用该技术种植的山药薯形呈扁形,商品等级较差,一些农户为了更高的利益,还是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目前普遍认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山药种植机械化程度的有效手段是进行标准化种植,确定单位面积内山药种植的行距、株数等使种植尽量简化,降低劳动量和生产成本。

4.4.4 种植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广西山药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规模小,成本高,加工增值困难,生产效率低和市场竞争力弱等。种植规模难以扩大有多重原因:首先是耕地资源紧张,可供流转使用的土地少;其次是虽然通过流转可以获得土地,但是农户自身经济条件有限,几十亩以上的土地,资金负担不起,而且与自有土地不连片;再次山药合作社和协会少,组织化程度低。比如那楼镇山药种植面积约1300 hm2,种植户约5000户,只有2个山药合作社:坛垌村山药合作社仅限于坛垌村村民,社员50余个;雷婆岭山药合作社约100个社员。金田镇种植面积约3300 hm2,合作社7~8个。金田村种植山药约1300户,只有金田村山药合作社和山药协会,其中金田村山药合作社成员130余户,仅占金田村种植户的10%左右。

4.4.5 无公害山药产地认证面积小,亟待“绿色化”

受传统种植经验的影响,大多数农民以高产量为首要目标,山药质量或者等级考虑较少。农户往往是依个人经验来掌握化肥的搭配和施用量,施用时间上有较大盲目性,没有定量施肥和平衡施肥,造成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多。还存在盲目施用农药,防治时机把握不准,防效差,导致用药次数多,施用量大,农药残留超标。在当前人们追求绿色生活的形势下,非绿色的食用、药用产品的市场空间无疑会受到限制,亟待实现种植的“绿色化”。

由于山药专业合作组织少,资金不足、实力有限等原因, 影响了申报主体的积极性, 致使无公害山药产地认定少,面积小。无公害山药基地建设步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广西现在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山药基地面积约3500 hm2,不到广西山药种植总面积的10%。

4.4.6 加工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深加工产品

广西山药外销主要是以鲜山药销往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区内有一定数量的加工企业,但从固定资产、加工技术、员工人数、加工能力等方面分析,总体呈现出一下特点: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进行晒干或烘干成山药干条(片)等初加工,加工产品级别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深加工产品。

因为山药初级加工资金和技术门槛较低,所以存在着大量家庭式加工作坊和小企业。比如那楼镇的山药加工户约100户,基本是以家庭作坊为主。桂平市有加工作坊和企业100多家,年加工量不足10 t的家庭作坊式占80%左右,其它多数为年加工量100 t左右的小规模企业,年加工量8000 t的龙头企业仅桂平市纯健公司一家。那楼镇某农户试图深加工成“山药健儿粉”和“山药补酒”,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技术成本高和营销能力有限,半途而废。金田镇一些企业老板也曾想做山药深加工,但是苦于缺少技术指导,不知道向什么方向发展。

4.4.7 缺乏本地品牌,销售渠道单一

广西山药每年外销约25万t,主要是鲜山药和山药初级加工品。比如2010年,鲜山药收购价3~4元/kg,加工后一级山药干片的出厂价10元/kg左右,由河南商人收购走,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作为河南山药干片销售价格为35元/kg,中间利润达到净利润达到15元/kg左右。这些小规模的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最终都是为他人做嫁衣。那楼镇山药是南宁市场上食用山药的主要来源,但是缺少品牌,知名度难以提高,只有本地群众和外地来那楼做过生意的商人知道那楼山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楼淮山;同时因为没有建立销售网络,与收购商没有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在销售上比较依赖外地客商和企业,合作关系不稳定,尤其是将更靠近市场终端的产业链下游交给其他人,增加了广西山药产业发展的风险。依赖外地客商上门收购,经常会出现在收获晚期外地客商借机压价的情况。各个主产区都没有建设成专门的山药交易市场,在那楼镇和金田镇,收获季节供销双方就在大街上交易,十分不方便。在当地虽然不乏头脑精明的经纪人,不过都是单打独斗,一对一地联系客户,缺少经纪人协会,缺乏信息交叉,缺乏更宽更可靠的市场信息渠道,整个销售就没能形成组织和规模。销售没有保障,农民担心辛苦种出来的山药没有销路,也影响了山药种植的进一步扩大。广西山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5.1 广西发展山药产业的优势

5.1.1 规模优势

目前广西山药种植总面积3.8万hm2左右,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处于完全的领先地位,是全国山药五个山药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山药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桂林、桂平、玉林、南宁四个重要的种植集中区,其中桂平市金田镇不但是国内闻名的“中国淮山之乡”,而且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山药集散地。广西区内有国家认证的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通过这个良好的平台,广西山药的加工品销往全国各个地区、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相比较而言,广西周围的的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四个省,种植面积都没有超过1 hm2,远远落后于广西。广东虽然经济发达,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但是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都大大高于广西。湖南、贵州、云南三省,与广西相比,气候优势不明显,没有毗邻东南亚和东盟合作组织这样的优势条件,区位优势较差。

5.1.2 区位优势

广西背靠贵州、湖南两省,西临云南省,东临广东省,西南接壤越南,南部面海,是我国唯一的接壤大陆,面海又接壤外国的省区。因此,广西成为了我国建设西南地区,发展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合作的前沿地带。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经过数年的发展,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五大出口市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和东盟之间的商业贸易发展,带动了广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建立,它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合作,为广西山药及各种山药加工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和更广阔无限的市场空间。

此外,广西是我国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试点省,销售网络覆盖北京、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及珠三角地区,年平均外销蔬菜超过150吨,种植面积约54万hm2。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达的销售网络,为广西山药的的外销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5.1.3 价格优势

广西山药的收购价格总体属于较低水平,同其它产区相比有着一定的价格优势(图2)。所以广西山药作为山药加工原材料,成本更低,市场效益更客观。多年以来,桂平市金田镇和南宁市邕宁区等主产区所产的山药,主要由河南、湖南、安徽的商人上门收购,然后运往各自的省区,加工成山药干品或干粉销售。

2009年以后,低价优势越来越小。河南、河北、山东等几个主产区种植面积扩大,引进了产量高、价格低的新品种,江苏、湖北、安徽等几个次主要产区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提高,不断压缩广西山药的市场份额,并减小了广西山药的市场价格优势。如果算上长途运输成本,广西山药的价格优势就更小了。目前同广西相比,苏鄂皖三省种植面积还较小,市场份额少,但是随着今后的逐渐发展,这种市场份额差距和价格优势将会逐渐缩小。

5.1.4 气候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全球北回归线附近,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降水较少。年平均气温在16.1℃~23.5℃之间,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100千卡/cm2/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年平均无霜期350天以上,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

全国山药五大主产区中,河南、河北、山东位于黄河周下游地区,江苏位于长江流域,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在年日照时间、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年无霜冻天数五个方面都要比其它四个产区更加有利。这种明显的气候优势,为广西各地发展山药种植提供了比其它省区更有利的条件(表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2

中国政府自觉发展文化产业已有10年历史, 广西自觉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也起于20世纪末, 大体同步。广西文化产业有成绩, 2007年出版业三项重要数据占到了全国第九位;但其他产业如报业、演出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动漫业等, 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有亮点, 但还有很大缺陷。经过近几年的研究, 我认为, 广西应当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这里提出三点建议:

(一) 加大投入, 使其成长为支柱产业

现在是对文化产业加大投入的时机了。首先是有市场需要。据对世界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分析,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人们消费结构开始发生转变, 物质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减少, 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加, 家庭收入的支出在教育、旅游、休闲等方面开始增多。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 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加快, 支出比重向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倾斜更大。2008年, 广西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2009年, 有望接近2500美元。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 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市场容量在加大。其次是文化产业产出效益好, 有利于广西GDP总量的提升。据统计, 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一般在15%以上, 高于经济的综合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 广西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资产。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 而不仅仅是“文化”。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 像办糖业、办旅游、建高速路那样作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去培植和促进, 文化产业可以在2~3年内成长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占到广西GDP的6%左右 (若含旅游业可达15%左右) 。再次是促进广西经济结构调整, 改变增长模式。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但是,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一种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组织上粗放的增长模式。而文化产业, 恰恰是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一种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 与粗放经营正好相反的新的增长方式。发展文化产业将改变原始产业依赖资源、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负面影响, 改变资源高消耗、经济低效益、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浪费型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经济高效、环境安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形成以生态型经济和创意型经济为中心的产业模式, 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尤为重要。

因此, 我们有理由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 确保文化产品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

(二) 组建实体, 市场运作

应当构建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 授权经营国有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可以结合文化体制改革, 组建一批国有文化控股公司、国有文化资产经营公司, 使之成为文化领域国有资本的运营主体和投融资主体。自2003年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 广西在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组建了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接力出版集团, 并对广西电影制片厂进行改制, 取得一定成效。目前, 应该进一步推进。可以以文化体制改革意愿迫切、文化生产力活跃度高的广西文化厅所掌控的资源组建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公司, 将财政支出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以及财政对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集中使用, 经过一定的扶持和培育, 使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公司成为广西大型国企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风貌发挥重大作用, 并逐步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据悉, 广西文化厅已在组织一批专家制订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借助政府财政支持之力, 一支广西文化产业航母有望下海远航。

(三) 改革体制, 建立产业体系

目前, 广西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产业体系尚未建立。相关文化产业分属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广西日报社等厅局, 没有自治区级别的统一管理实体。政府的文化发展资金的使用, 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的方式, 产出的更多的是宣传品、公益性文化成果而不是文化商品。文化产业在一些厅局里没有独立的运作空间, 基本还是文化事业的附属物, 还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针对这种情况, 广西应当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一批国有文化企业实体, 并指导和管理全区民营文化企业, 将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产业”来经营和管理。政府的文化投资, 要更多地采用“政府采购”和产业投资的形式, 使国有资本的投资机制逐步从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向项目投资、差额拨款、产业投资、战略投资转变。

在以上体制改革程序复杂、时机待定的情况下, 对于文化与旅游两厅局的协调、联动应首先予以考虑。近两年笔者在主持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广西抗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与项目设计研究》的过程中, 接触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 了解到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一些利益矛盾。一是有的文化部门对文化遗产只重保护, 旅游部门只讲开发, 双方不能对接;二是文化部门辛苦保护, 旅游开发造成较大破坏;三是文化部门的一些文化遗产开发成果, 最后往往被旅游部门享用, 挫伤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引发一些利益矛盾。四是文化旅游的统计数据, 两厅局各有一套, 无法统一。有道是:文化开发须得旅游引路, 旅游收益还靠文化填充。因此, 有必要将文化和旅游两厅局统一管理, 协同发展, 一道做大做强。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经济形势和广西承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先锋的责任, 给广西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广西应当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对策是:加大投入, 使其成长为支柱产业;组建实体, 市场运作;改革体制, 建立产业体系。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广西;牡蛎产业;产业链;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422—05

香港牡蛎别称大蚝,是广西沿海特有的名贵海洋贝类品种。牡蛎肉美味鲜,营养丰富,兼有“细肌肤,美容颜”、降血压、滋阴养血、强身健体等作用,素有“海洋牛奶”之称。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4》统计,2013年我国牡蛎养殖总面积达131 014 hm2,总产量达421.86万t。广西地区是我国牡蛎主要产区之一,分析其牡蛎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展策略,对该地区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渔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Frankie等研究发现,全球范圍的水产养殖日渐普遍,所带来的生态污染已阻碍其自身发展,最小化水产养殖对自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可靠途径。Foeardi等认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增长的前提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充足的资源,随着水产养殖过渡到食品生产部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要。Lewis从社会和经济角度出发,对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从事水产养殖的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孟加拉国为例调查分析了水产养殖产业对国民生活的改善作用,并对未来水产养殖的重点提出政策性的建议。Martenot等采取样本的手段进行检测,从近年来养殖的牡蛎大面积死亡人手,探索其具体原因,发现牡蛎的部分生理状态与当地鼓励牡蛎养殖的措施有关。

孙建富等研究了包括牡蛎产品在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张亚峰等分析了珠海市牡蛎水产养殖困难的原因,指出在发挥良好区位资源优势、维护传统生蚝水产养殖的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曾志南等对福建省牡蛎水产养殖的苗种、区域分布、浮筏养殖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近年来海域内养殖的牡蛎出现若干经济性的衰弱局面,这与该地区苗种质量的下降、区域大面积满载养殖、海区污染程度加重有一定联系,并就此提出若干建议。庞耀珊等、周昌仕等分别调查了广西、广东沿海地区的牡蛎产业发展情况。

近江牡蛎对水质、温度、盐度要求较高,广西地区附近海域具有天然优势。然而,近年来受用海矛盾加深、海域污染加快等影响,以资源依赖为特点的牡蛎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牡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解决广西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支点,对新常态视角下广西渔区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笔者所在课题组基于对“政府+公司+养殖户”全方位访谈的结果,采用实地调研及电话回访的方法,对该地区牡蛎产业链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评价其成本效益,发现困难并研究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广西地区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牡蛎产业链特征调查

1.1牡蛎养殖源远流长

广西地区南濒北部湾,属于南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 km,近海滩涂面积达10.05万hm2,0~20 m浅海面积达64.88万hm2。广西地区牡蛎养殖历史悠久,钦州市是中国著名的蚝苗培育和大蚝生产基地,享有“中国大蚝之乡”的荣誉。广西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为香港牡蛎,养殖地点主要有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等。2013年,牡蛎带壳总产量为46.50万t,养殖总面积达17 266.66 hm2。其中,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的養殖面积分别约为10 133.33、2 800.00、4 333.33 hm2,带壳产量分别约为23.00、10.50、13.00万t(表1)。主要养殖海域为茅尾海、大风江、廉州湾、北仑河口等。

1.2主要养殖方式因海制宜

广西地区牡蛎的主要养殖方式为筏式和插养,易于苗种控制和移养,有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因此并未采用地播式和围笼式。具体养殖方式由海水温度、深度、咸度、流速等因素决定。钦州市牡蛎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浮排吊养(130 m×20 m),较少采用沉排和插养,主要养殖地点为茅尾海、大风江等海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有钦江、茅岭江等淡水河注入,使其成为咸淡水交汇的内海,咸度适宜且水流平缓,适宜牡蛎生长。防城港市牡蛎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浮排吊养,主要养殖地点为钦州湾红沙片区海域、北仑河口海域、珍珠湾江平海域,自然条件与钦州市相近。北海地区的牡蛎养殖海域流速较快,不适宜浮排吊养,主要养殖方式为插养,选材为小叶桉木,2014年因受台风影响改用更经久耐用的竹子。牡蛎的生长周期随各海域条件的不同而各异,香港牡蛎成贝一般为10~15cm,生长周期为3~5年。

1.3苗种选育处于传统阶段

由表2可知,广西地区牡蛎苗种的来源渠道主要有本地供苗和外地购苗。在本地供苗方面,钦州市海域的自然采苗量较大,被誉为南方最大的苗种供应基地,不仅能满足本地养殖用苗,还可外销苗种。在外地购苗方面,北海市、防城港市部分采用本地海域自然产苗,但无法满足其需求,需外购苗种;其中,北海市牡蛎苗种购自钦州市、珠海市、茅尾海等地,防城港市牡蛎苗种购自钦州市、阳江市、珠海市、台山市等地。目前,广西地区尚无成规模的工厂化牡蛎育苗场,天然采苗和外购苗种均未经选育,苗种品质参差不齐。随着海水水质的日渐下降,牡蛎养殖各种病害频发,且广西地区的牡蛎病害治疗和检测技术落后、牡蛎养殖业病害防范意识薄弱,从而加大了外购苗种特别是跨地区购苗的风险。

nlc202309031611

1.4加工仍停留在前处理阶段

广西地区牡蛎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13年,钦州市开始建造大型加工厂,目前仍处于基建阶段,预计牡蛎年产量10万t,现仅有1家小型蚝油加工厂,年产蚝油约1万t。北海市仅有1家加工企业——北海桂海坊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量500 t。防城港市牡蛎加工也处于起步阶段,仅加工少量牡蛎罐头。广西地区的主要销售方式为直接带壳出售,主要加工鲜肉、罐头、蚝油、蚝豉等低端产品,仅有北海桂海坊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精加工,目前成熟的产品主要有冻干精粉、即食罐头、半开壳牡蛎肉、净化生蚝、罐装牡蛎肉等。

1.5牡蠣销售渠道监控缺失

牡蛎的销售方式主要是收购商上门收购带壳牡蛎并销往全国,钦州市主要销往湛江市、阳江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福建省、汕头市、上海市、北京市、中国香港等地;北海市主要销往广东省、珠海市、深圳市等地;防城港市主要销往广东省等地(表3)。笔者所在课题组发现该地区牡蛎销售存在监控缺失、渠道单一的问题。

2牡蛎产业成本效益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牡蛎养殖特征有较大差异,同一区域差异性较小。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选取不同地级市中规模较大的养殖户(钦州市吴氏、北海市郭氏、防城港市叶氏)进行分析。

2.1牡蛎养殖效益整体不佳

截至2013年年底,受调查养殖户的效益集中于养殖环节且效益较差,虽高于广东省东部地区、珠三角地区,但与广东省西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养殖环境、养殖模式、销售渠道、区域品牌等关联因素有关。与珠三角地区牡蛎养殖效益随养殖规模增大而减小的现象不同,广西地区的粗放型养殖并未引起显著的规模化经济,这与该地区水质较好、养殖密度较小等因素有关。

2.2牡蛎销售价格差异较大

牡蛎销售价格(表4)差异较大,主要原因为品质差异和品牌差异。在品质差异方面,钦州市吴氏养殖户全部使用浮排养殖;防城港市叶氏养殖户在1995—1998年采用水泥柱插养方式,1999—2004年采用打木桩棚架式养殖,2004年至今采用浮排吊养方式。经比较发现,浮排虽材料成本较高,但养殖效益最好。同时,钦州市吴氏、防城港市叶氏养殖户的养殖密度小,养殖地点有河流人海口汇入,处于咸淡水交汇处,养料充足,牡蛎生长周期短、肉质鲜嫩、个体较大,价格分别为6.00、5.80元/kg,高于北海市郭氏。北海市郭氏养殖户全部采用木桩插养,密度较大、产量较低、牡蛎品质较差,因此价格较低,仅为4.90元/kg。在品牌差异方面,钦州市牡蛎养殖年产量居全国前列,且“钦州大蚝”品牌享誉全国。2013年,钦州市牡蛎养殖面积达10 133.33 hm2,带壳产量达23万t,产值为13.80亿元,居广西地区牡蛎养殖首位,这与钦州市牡蛎的品牌效益密不可分。钦州市牡蛎素有“海洋牛奶”的美誉,具有个体大、肉质鲜嫩、无污染等优点,钦州市牡蛎品牌为其牡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钦州市牡蛎价格优于防城港市、北海市。

2.3成本构成差异较大

由钦州市吴氏、北海市郭氏、防城港市叶氏的成本收入比(表5)可知,成本所占比重较低。总收入中总成本占63.67%,其中61.28%为变动成本,仅有2.02%为固定成本,因此该地区牡蛎产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科技支撑、资源利用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的粗放型经济。人工成本、苗种成本、材料成本是牡蛎养殖的主要成本,分别占12.81%、38.85%、9.62%。设备折旧、维修费用所占比重较低,分别为0.46%、1.78%,表明牡蛎养殖中的基本设备少,缺乏相关设备尤其是抗风浪设备的保障,加大了牡蛎养殖风险。海域使用租金占比最少,仅为0.38%,导致海域使用主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由苗种来源及养殖方式决定的苗种成本和维修费用,反映出养殖户之间较大的成本构成差异。人工成本涨幅明显,2013年钦州市临时工、固定工的基本工资分别为130.00元/d、2 500.00元/月,分别比2012年上涨20.00元/d、200.00元/月。

2.4加工环节效益增值率低

北海市桂海坊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北海市蓝海牧场贝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均采用“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该公司产业链由采苗、苗种、中贝、成贝、鲜肉、成品(牡蛎肉干、牡蛎粉等)等节点构成,苗种、中贝、成贝、鲜肉、成品增值率分别为0.60、0.63、1.88、0.87、0.19倍(表6)。成贝产业链增值率的顶点呈正态分布,即从苗种到成贝的养殖阶段牡蛎增值率递增,从成贝到牡蛎成品阶段牡蛎增值率递减。可见,牡蛎产业增值效益主要表现在养殖上,加工阶段尤其是精加工阶段的增值率低,原因在于现阶段牡蛎产业缺乏产品特征、牡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推广销售滞后等。这与珠三角沿海地区、广东西部地区的牡蛎产业增值情况基本相似,牡蛎加工环节效益增值率低是现阶段牡蛎养殖的共性问题。

3牡蛎产业面临的困境

3.1用海矛盾加深,海域管理力度不足

广西地区用海矛盾正日渐凸显。沿海工业、港口日益崛起,严重挤占牡蛎养殖海域面积,导致大批渔民收入降低,威胁渔区稳定。牡蛎养殖方式粗放,传统模式中延续扩大养殖面积以求增长产量,致使牡蛎养殖面积无节制增加,使海域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陷入非可持续增长的恶性循环。海水是公共资源,具有竞用性、非排他性的特點,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个人利益的选择常优先于社会利益,致使海域被过度使用,造成外部不经济,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导致海域使用陷入“无序、无度、无偿”的困境。海域使用证、养殖许可证等推进力度不足,导致无证、无序养殖现象普遍。

3.2水质逐渐降低,牡蛎品质受影响

香港牡蛎养殖对水质、含盐度要求严格,河流出海口附近海域是香港牡蛎理想的养殖地点,水质对于牡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地区自然优势显著,但养殖户、工业企业均以利己为目的,基于海水的流动性肆意破坏水质,利用海水污染的外部性转嫁污染成本。目前,工业企业污染物肆意排放导致该地区部分海域Pb、Hg、Zn等元素超过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海水中营养盐含量持续下降,增加赤潮灾害发生的风险。污染自然附苗区,虽目前水质较好,但牡蛎苗种的天然产量、质量已呈下降趋势,加快了重金属、诺如病毒等致病因子在牡蛎体内的聚集,若不及时改善将影响牡蛎产品品质、破坏区域品牌。养殖户粗放养殖导致海水养殖能力下降,使牡蛎个体变小、肉质降低。

广西北海产业园区发展态势 篇4

1、整体情况

北海目前出现的跨越发展态势,主要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这三个产业向千亿元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三个千亿元产业,关键在于:

(1)新材料产业的核心是诚德项目,要确保项目二、三期冷热轧项目如期建成达产,保证企业按期投入。

(2)石化产业以20万吨聚丙烯/年项目为重点,围绕着项目推进的节点,研究下游产品技术承接、配套跟上的问题。

(3)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是中电北海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和高新区。

2、电子产业整体布局分析

(1)北海出口加工区

在北海出口加工区里,建兴光电科技(北海)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正式投产,预计2011将完成产值5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6.9亿美元以上。而在附近,永昶科技(北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用来供应建兴。广西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开拓东盟市场的需要,成为吸引永昶科技在此设厂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海出口加工区自2003年3月10日批准设立以来,紧紧把握东部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契机,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培育产业集群。截至2011年3月,北海出口加工区累计批准入园企业(项目)67个,累计实现进出口额约18亿美元,园区就业人数超过15000人,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除了日本三洋、台湾光宝集团、广东永昶集团等,台湾建准集团、深圳惠科电子、韩国双赢洋工、模雅特电子等都是园区代表性的投资商。

2010年,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3.78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67.5亿元,占北海市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45%;同年,建兴光电公司在广西企业中进出口额排名第一。

未来北海将加快建设规划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同时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政策优势,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特色,加快建设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板块,光电显示板块,电力电子板块等五大板块。

(2)中国电子科技园

2009年12月30日,作为广西首个专业电子产业园“开园”,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的“北海速度”。至此,以中电产业园为核心的北海电子产业园创造了多个“广西第一”,填补了全国的一批空白,成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强大引擎。

广西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海量存储器、第一块笔记本电池、第一台电脑电源、第一台LED自适应显示器、第一台液晶电视在园区相继下线,第一条固态钽电容生产线投产,第一个全数字网络架构监控系统及模拟数字地球系统演示中心建成,广西电子行业SMT表面贴装工艺最大规模的无尘生产车间在园区投产。截止2010年底,园区累计投资50亿元以上,开竣工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0多亿元。

另外,自治区政府已经决定把北海电子产业园作为基础,向东拓展,准备规划一个20公里的产业园,从园区来讲,下一步就是要夯实基础,通过打造产业链来夯实发展基础,把北海打造为北部湾信息产业的基地,在西南沿海地区建设一个立足西南、面向东盟区域性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和贸易中心。

(3)整体跨越发展态势

在北海工业园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双轮驱动下,北海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76.78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187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已占据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亮点。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企业选择到北海投资发展。今年以来,更多的知名企业把北海视为发展电子产业的宝地,三诺数码、朗科科技、清华同方、雅图视频、浙江家电产业园等加紧了接洽兴建项目的步伐。这些行业品牌企业、领头企业的青睐,壮大了北海电子信息产业的“军团”,呈现出扎堆发展的集聚效应,产业链不断延伸,辐射力不断增强,为北海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3、北海市工业园区产业布局

按照“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规划,到2012年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产值300亿元。北海工业园区是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阵地,园内的企业是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北海工业园区规划的发展目标是统筹推进北海电子产业园,包括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项目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利用三年的时间,到2012年,园区综合配套得到较好完善,物流配套、医院、学校、商场、住宅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得到较好完善,园区特色的企业融资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交流平台、市场信息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等基本形成。成为北海市的产业集中区和城市副中心。

而为了实现“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园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强抓招商,依靠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共招商。并将依托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中国电子开展联合招商,倾力引进电子信息关联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三个基地”,即存储研发生产基地、软件研发生产基地、整机研发生产基地。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5

1广西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1) 产业布局情况

从广西汽车产业整体布局来看,已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林客车集团、一汽柳特、重汽运力等企业为依托,在保持国内最大微车生产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乘用车、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低速货车的发展,同时重点推进面向家庭的轿车及乘用车的布局;零部件配套供应已形成以玉柴集团、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广西方盛、桂林福达等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为依托,立足本地配套,面向全国,进入全球零部件采购体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广西汽车工业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制造业、专用车改装车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钦州、河池、百色、贵港、崇左、来宾、贺州等13个市。同时,已经形成以柳州为中心并辐射玉林、桂林和南宁的汽车产业集群,依托五大整车厂及专用车厂的配套需求,带动柳州、桂林、南宁三地的零部件产业发展,使其形成完整的配套加工集群。4市占全区汽车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

(2) 产业结构情况

广西百强企业中有10家汽车企业占10%的比重,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上汽集团、东风公司、一汽集团和重汽集团四大汽车集团均已在柳州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广西还拥有一批较具实力的专用车生产企业,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利用本地微车、载货车底盘进行改装,通过市场细分拉动整车发展。广西低速货车生产也已具备一定规模,产品出口越南等地,具有比较优势。

(3) 产业组织情况

广西汽车市场化程度有所改善,但国有经济比重仍偏高。由于坚持实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了行业企业产权多元化的组织结构调整,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完善。但是,区内汽车工业国有资产占全行业的比重仍高于全国机械汽车工业的平均水平,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尚未剥离,债务沉重,资金短缺,抑制了内在发展动力。相对应,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非公有制企业至少占三分之二以上。

(4) 生产经营及出口情况

广西汽车产量近十年来呈现稳步上升,产量是的6.5倍,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并稳定在8%左右。,广西汽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 417.7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工业增加值306.8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销售收入1 443.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1.5%。20实现汽车工业出口交货值13.61亿元,同比增长39.8%。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借助南美市场发力,整车出口突破15 000辆,实现交货值52 622万元,同比增长112%。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依托越南、阿尔及利亚等传统市场全面进入秘鲁市场,并通过南美自由贸易区逐步渗透到南美的其他国家,选择有实力的经销商,营销服务配件网络进一步加强,整车全年累计出口辆,出口额50 428.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90%。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出口额19 869 万元,同比增长146%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 责任公司出口额达6 538万元,主导产品为高尔夫球车、社区休闲车等。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出口已覆盖 五 大 洲 ,特别是东南亚、中亚、东欧、非洲、南美和中美地区。

(5) 主要创新成果

区内汽车企业持续迈出创新的步伐,根据汽车产业的状况,围绕着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度。几家整车企业近年来都不断推出新的车型上市,并且销售成绩可观;发动机、底盘、车用电器、车身附件等零部件企业也开发了一批新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2广西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产品档次及附加值低

年广西汽车产量已接近200 万辆 且还将继续呈增长趋势,但超过80%的产品属于微型客车,商用车、多功能乘用车、重型卡车也多为中低端产品。这集中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产品档次低,附加值有限,相应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利润都难以和高端产品抗衡。在汽车领域,利润多集中在高端产品上,广西汽车产量的激增并没有相应带来企业利润的大幅提升,与资源的消耗不成正比。二是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创新能力的薄弱不利于全区汽车企业的发展壮大。几百家零部件企业中,生产汽车电子、车身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产品性能难以达到资质要求,因此整车企业不得不寻求区外配套,增加了配套成本。所以,受产品档次及附加值的制约,广西汽车企业在与区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恶性循环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2) 缺乏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从我国科技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分别为29位和26位,技术成果市场化排名分别为30位和30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分别为16位和19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分别为20位和21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的排名连续两年都是排在30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大部分原因是缺乏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一方面本土汽车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和政策等原因,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也迟迟未能落实。部分大型汽车企业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和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中小型企业更是人才比例失调,创新人才不足。

(3) 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高级经济师黄劲曾在 《广西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书中对广西及其他7个省市的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 。选用~间北京 、上海 、重庆 、广东 、吉林 、安徽、湖北、广西8个地区的汽车工业产值、汽车工业增加值、汽车工业年末资产、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等11个指标对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的汽车产业在这8个地区中竞争力最弱。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各大型整车企业没有明晰的战略定位,在商用车技术日渐成熟的时刻没有找到新的技术增长点;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在同步研发和产品质量上达不到要求,以至于出现“舍近求远”的尴尬局面,即整车企业寻求外地零部件配套;在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如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融资能力上,也存在各种不足。

(4) 配套产业政策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广西区政府和各部门为推动汽车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是以全区工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立足点较为宏观,专门的针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构建不足,缺乏细则化的具体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力度有待加强。此外,在相关财税政策、创新平台建设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发展滞后,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例,国家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府采购、基础设施投入、技术研发和消费环节巨额投入三个方面进行政策指导。部分省市也在大力促进,如江苏省为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规定除了国家补贴外,省、市两级还构建了双重补贴制度,其中省级补贴标准为国家补贴的40%,市级补贴标准不低于国家补贴的60%。广西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计划重点投资14个项目用于技术研发与改造,但是在购买补贴、消费市场的培育等方面政策不够具体,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法规不健全,缺乏新能源汽车批产上牌公告,缺乏产品检测与鉴定的实施细则,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

(5) 企业创新规划尚需完善

创新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与市场条件、自身实力和政策有效结合。例如自治区对全区汽车产业技改立项项目实施补贴政策,部分企业不考虑自身技改能力如何“一哄而上”,但由于技改项目立项金额标准较高,一般企业的项目达不到补贴标准,项目资金短缺,中途搁浅而导致各企业“一哄而下”。国家和自治区对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技术的重视,企业也应政策先行,根据综合实力来规划阶段性目标。否则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力、生产资质无法获得、核心技术尚未掌握的情况下盲目上大项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3对策与建议

(1) 做大做强传统汽车产业

一是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全面实现乘用车的轻量化、智能化、电子化的`核心技术突破。研制系列小排量微型乘用车,优化产品结构,形成多元化产品优势。扩大产业化能力,实现总额320万辆的产能突破。开展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前瞻性技术研究。二是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环保减排、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先进节能减排柴油机商用车品质,研制MPV 跨界车等个性化车型,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中重型车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向重型化、专用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轻微型车遵循中低端产品自主开发、高端产品引进的思路,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优势;客车要充分利用区内已有的客车底盘和整车基础,引进新的合作者,拓展产业规模。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汽车达到90%。

(2) 做优做精专用汽车产业

实现液压件、泵类、阀类、控制仪表等专用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提高生产适合不同专用汽车的专用底盘设计生产能力,实现底盘规模化生产。研制高端物流类专用和建设用等高附加值专用车。通过优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两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企业集团。

(3) 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广西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前瞻部署,攻克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各个方面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混合动力与插电式客车、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轿车规模生产,并在全区示范运行。制定并实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车辆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在购置、使用、维护等环节中给予政策优惠,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研究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用电优惠等相关政策,保障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合示范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4) 提升零部件产业配套能力

对区内现有零部件配套体系进行整合,加快发展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提高区内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与国外优势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按专业化分工。立足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在为主机厂配套的同时注重服务社会市场,努力扩大出口。提高发动机、变速箱、车桥 (悬挂)、制动、转向五大关键总成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车身内饰和电控系统附件的技术附加值,提高系统研发能力,实现整车厂商的产品策划和预开发阶段承担同步开发任务。到20,区内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20%。

(5) 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链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6

建筑产业是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贡献度高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安民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区建筑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但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及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加快推进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化建筑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建筑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是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方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提升建筑业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消化社会过剩产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推动我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⒈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重视市场对建筑质量、性能、功能等的品质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开发、设计、生产、施工、科研等产业链各有关单位在建筑产业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营

— 1 — 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市场机制下良性健康发展。

⒉ 积极引进、创新实施。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和推广使用先进成熟的既有成果。同时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应用,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设效率,推动建筑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⒊ 示范带动、有序推进。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中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基地和项目建设。重点选择政府主导投资项目作为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产业化成套部品部件及技术。根据不同地区建设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生产和施工水平,引导建筑产业现代化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

⒈ 试点示范期(2016—2018年)。加强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标准、造价定额和监督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系统性产业政策环境和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标准技术体系、造价定额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评价体系。到2018年底,培育2—3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初步建成2—3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综合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8%以上,城市建成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10%以上;其他设区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均取得一定突破。

⒉ 推广发展期(2019年—2025年)。进一步完善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建造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创建1—2个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培育3—5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建成3—5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到2020年底,综合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城市建成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2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以上,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10%以上,新建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 — 2 — 到10%以上。到2025年底,全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力争达到30%。

二、重点任务

(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各设区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并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规划紧密结合,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合理确定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布局,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先行先试城市(南宁、柳州市)在2016年底前要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政策。

(二)建立完善标准体系。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和钢结构为重点,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广西实际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生产、装配式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评价认定等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导则、指南和图集,构建部品与建筑结构相统一的模数协调系统,健全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提高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水平,加快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新建住宅全装修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完善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要点,确保质量和品质。

(三)培育市场实施主体。引进区外建筑产业现代化优势企业,吸收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区内相关建筑业企业发展。扶持一批社会信誉度高、创新科技实力强的区内优势企业,支持引导区内建筑业企业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研究和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建造工法。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培育一批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具备技术研发、设计、生产、施工高水平的企业。发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发展一批利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进行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开发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培育一批熟练掌握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技术的设计企业,提升标准化设计水平。壮大一批住宅部品生产企业,鼓励大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传统建材企业向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鼓励成立包括开发、科研、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物流配送、施工、运营维护以及质量监管等在内的产业联盟,— 3 — 实现“政、产、学、研”融合互动发展。

(四)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将新型建筑材料纳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创建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研发推广和示范基地,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预制和装配技术,重点开发研究装配式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体系、填充体系、部品体系及其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适用于内外墙的集保温、隔热、承重一体化复合多功能砌块,以及利废节能轻质内隔墙板、外墙板和复合墙板,提高技术集成水平。培养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研发团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设计、施工等企业,围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全装修的先进适用技术、工法工艺和产品开展科研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材料、关键节点连接、钢结构防火防腐、抗震等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水平。

(五)健全监管服务体系。完善新兴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部品生产企业资质标准和审查制度。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贴近市场实际的工程造价指数指标。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严格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管,强化装配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建筑项目设计、部品制造、施工和运营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制定完善适合装配化施工特点的质量验收、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标准,对超出现行标准的结构体系安全性实行专家审查论证制度。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完善质量追偿机制。

(六)推广应用钢铝结构建筑。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政府投资新建的大跨度、大空间公共建筑,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优先采用钢结构。市政桥梁、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公交站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在方案设计比选中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在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领域的应用。鼓励采用钢结构方案对现有公共建筑进行加固,采取试点示范方式推动钢结构住宅小区建设。科学合理提高建筑工程用钢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积极推广叠层钢板、钢筋笆网等可周转、绿色环保的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材料。大力推广铝合金模板,积极推广全铝结构和构件应用。

(七)推进住宅全装修。倡导工业化装修方式,实施土建和装修一体化,鼓励采用菜单式集体委托方式进行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现代化装修相统一。引导房地产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全装修住宅的市场供应比重。推进商品住房全装修,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实行一次性装修到位,在交付使用时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装饰、管线及终端安装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逐步淘汰下沉式卫生间等落后构造方式。

(八)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大力推广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加快编制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模型交付、验收归档等工程建设标准和应用指南。制定满足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招标和合同示范文本,出台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服务和预算定额。大力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三、政策支持

(一)提供用地支持。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和基地建设纳入相关规划,由自治区和各地按照“分级管理、分级保障”原则,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各地要根据发展目标要求,加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的用地保障,对主动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且预制装配率达到30%的商品住房项目(含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下同)优先保障用地。对确定为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和实施住宅全装修的项目,应在项目土地出让公告中予以明确,并将预制装配率、住宅全装修等内容列入土地出让和设计施工招标条件。

(二)加大财政支持。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等国有投资项目,建造增量成本纳入建设成本。发挥我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引导作用,优先支持主动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方式且预制装配率达到30%的商品住房项目、非住宅商品房项目绿色建筑、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项目。争取自治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优化自治区科技创新项目在建筑领域的布局,鼓励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究为重点攻关方向的工程(重点)实

— 5 — 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编制工作,对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编制的标准化技术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和高校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将符合条件的发明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纳入自治区有关科技计划予以统筹支持。

(三)加大金融支持。对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基地、项目及从事技术研发等工作且符合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购买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或全装修住房且属于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按照住房信贷政策积极给予支持,落实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政策,合理降低置业成本。

(四)落实税费优惠。对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的企业,符合条件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成品住房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实际装修成本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对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的优质诚信企业,在收取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时,各地可施行相应的减免政策。

(五)优化市场环境。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优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环境。在保障性住房等国有投资项目中明确一定比例的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对主动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方式且预制装配率达到30%的商品住房项目,规划管理部门在办理规划审批时,依据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出具的意见,其外墙预制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面积,但不超过该栋住宅地上建筑面积的3%。报建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可以采用平方米包干价方式确定工程总造价预算进行施工图合同备案。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施工进度达到正负零,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工程。

(六)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高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适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展多层次建筑产业现代化知识培训,提高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托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建筑业企业和实训基地培育紧缺技能人才,持续开展 — 6 — 专业技术人才再教育。强化岗位建设,深入实施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统一考核评价工作。建立有利于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扶持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着力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七)加强行业引导。在各类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评选、评优、国家绿色建筑、康居示范工程、广厦奖项目以及各级政府质量奖等申报中,优先考虑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企业和项目。在建设领域企业综合实力排序中,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具备建筑产业现代化条件的企业,优先安排国有投资项目进行试点。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自治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人担任召集人,自治区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金融办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的职责是: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及时总结前期推进工作情况,解决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明确下一阶段推进工作的重点任务。

(二)强化技术指导。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负责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论证、性能认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按照相应权限及程序,负责对除需要国家、自治区专项技术审查和论证以外的本地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作为项目享受各项优惠激励政策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的监督管理,对已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但未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的项目,责令建设单位退回或补交相关资金,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公众更全面了解建筑产业现代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广西传媒产业,产业集群,产业制约,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 广西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品牌基础和人才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广西传媒产业总体仍然比较落后, 与全国传媒产业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明显。根据广西传媒产业的现状, 采取集群化的发展方式, 将有利于增强其活力和能量集聚, 实现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和形成传媒产业增长极, 促进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传媒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所谓传媒产业集群,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 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几大产业。在传媒产业集群中, 由于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这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 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 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北京CBD地区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区域的传媒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广西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 广西共有图书出版社8家, 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 报纸71种, 期刊184种, 出版物交易市场3个, 新华书店93家, 出版物发行网点4196个, 各类印刷企业4253家, 光盘复制企业3家, 磁介质复制企业1家, 广播电台9座, 电视台8座, 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8家, 数字报纸14种, 电子书超过8000种, 传媒集团5家。

2009年, 广西传媒产业稳步发展。全区报刊业总收入11.6亿元, 实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南国早报》期发行量30万份, 年广告经营额2.39亿元, 列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CTR) 《2008-2009百强排行榜:全国都市报30强》第27名。广西图书出版能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在全国居第9位,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达20.4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利税2亿元;区内8家图书出版社共实现生产码洋17.55亿元, 销售收入7.7亿元, 利润1亿元。接力出版社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 其低幼类图书在全国554家出版社总排名中居第50位, 在全国31家少儿出版社中位居第2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进入中国出版50强, 在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排行榜中居第8位, 在地方大学出版社中列第1位。漓江出版社在全国41家文艺出版社中名列第5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311家最具成长性出版社排行榜中列第19位。全区印刷复制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 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7家, 上千万元的有110家。全区出版物发行销售码洋约41.88亿元, 其中全区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码洋24.88亿元,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利润3900万元。全区共出版音像制品263种, 复制129.26万张 (盒) , 出版电子出版物35种, 复制1195.5万张。全区广播影视业总收入31.81亿元。其中, 广电网络收入突破10亿元, 广西电台广告收入5029万元, 广西电视台广告收入60064万元。全区电影市场逐步发展, 电影票房为7700万元。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40多万户, 其中城市数字电视用户278万户, 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381万元。广西卫视的《寻找金花》和《时尚中国》栏目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螺号》节目多次获全国优秀广播栏目奖。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冰雪同行》, 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第二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资产总额7.24亿元, 净资产6.19亿元, 经营收入5.12亿元。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20.4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利税2亿元。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25.77亿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资产3.5亿元, 年发行码洋6亿多元。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固定资产1亿元, 年产值超4亿元。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

当前, 要实现集群化发展, 广西传媒产业面临着市场机制、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市场机制制约。2006年底, 广西电影制片厂完成了转企改制。2009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区内108家原属事业单位的新华书店、9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但广西目前还没有成立广播电视集团, 广西各地市的传媒经营单位大多也保持传统的“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由于已转制的传媒企业转制时间短, 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加上离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众多的未转企传媒经营单位, 广西传媒产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 市场体系建设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传媒企业还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不少传媒资源配置还是依靠行政手段, 如广西目前所组建的传媒集团基本是在行政方式推动下, 按照同行业、同区域范围组建的。同时,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也较为突出, 产业秩序有待规范,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传媒大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规模制约。规模扩张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纬度, 是形成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结构生产力的保证。目前, 广西传媒产业一方面是产业规模普遍较小, 实力较弱。除了图书出版产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在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均名列第一位, 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外, 广西传媒产业中其他产业在全国都属落后水平, 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 广西传媒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不大。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目前最大, 种类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报业企业, 拥有8报3刊3网13公司1工厂, 拥有7.24亿元的总资产, 其3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占广西报刊的80%以上, 在广西报业可谓一家独大, 但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2.06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39.62亿元的年营业总收入相比差距仍非常大。

产业结构制约。目前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一是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从形式看, 在某些地区存在大量同类企业, 但实际上这些企业通常在地理空间上是相对分散分布的, 地理位置集中程度还相当有限。如广西报纸出版地主要集中在南宁, 而广西印刷产业无论是企业的总数量, 还是其中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数量居前四位的都是南宁、玉林、桂林和柳州, 但是这些企业在当地的分布并不是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的。二是企业间分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大部分传媒企业仍处于孤立的、自发的状态,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小而全”现象非常突出。三是产业链结构普遍不完善。广西传媒企业的产业链普遍较短, 纵向产业配套还很不深入, 产业链结构横向演进速度缓慢, 依托内容产品的跨媒体、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尚未全面展开, 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 因而增长缓慢, 抗风险能力弱。

产业技术制约。一是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 传媒企业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初级要素。目前, 广西新闻出版、印刷、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化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传媒企业人才匮乏。以广西印刷业为例, 截至2008年底, 共有从业人员近5万人。在所有从业人员中, 高级技师仅有7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不到万分之二;技师115人, 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三;高级工185人, 中级工877人, 中高级工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员工素质不高,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三是技术创新层次低、技术升级进程缓慢。广西传媒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普遍较少,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尚有很大差距。如广西期刊数字化发展目前仍没有实际的动作。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

受上述因素的制约, 广西传媒产业内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 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 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能力, 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 资本积累速度慢, 自我发展能力弱, 从而影响了产业的竞争力。借鉴我国一些地区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结合广西传媒产业的实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化传媒体制机制改革。首先,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积极理顺传媒管理体制, 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同时, 不断创新传媒管理手段,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实现管理转变, 努力提高传媒行政管理效能。其次, 要加快市场主体建设。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加快经营性传媒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已经转制的, 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有条件的国有传媒企业要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次, 要推进传媒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 加大对传媒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 既要积极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传媒产业领域, 又要拓宽各类传媒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优先引导和扶持一批符合国家传媒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较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传媒企业上市, 从而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加快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第一, 要制定和落实传媒产业政策。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结合广西实际, 设立区、市级两级传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信贷支持等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推动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第二, 要加强传媒产业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传媒产业立法进程, 制定符合广西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传媒产业法规, 建立健全广西传媒产业法规体系。同时, 以加强市场监管为手段,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健全市场规则, 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 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市场体系, 营造良好的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第三, 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 逐步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传媒产业要素市场。产业要素市场, 有利于加快传媒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 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传媒市场体系。要搭建传媒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有效流动的交易平台。培育发展传媒市场中介机构, 提高传媒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 增强要素活力, 激活要素潜力, 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积极实施人才战略, 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大力开展人才教育与培训, 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为产业集群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调整传媒产业结构。结构是产业集群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是实现产业集群功能的载体。推进广西传媒产业结构调整, 将有利于推动广西传媒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成集约型增长。首先, 优先发展内容产业。要以提高内容创意和生产能力为核心, 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生产和经营机制, 重点发展平面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等内容产业。其次, 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充分运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 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 延伸产品和服务领域,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比如, 建设以媒体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广播电视传媒业平台, 以开拓广电产业新的增值服务体系。再次, 加快传媒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广西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通过有计划地建设诸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数字出版、版权创意、动漫等传媒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促进各种传媒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 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提高传媒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 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广西饮食产业的发展 篇8

关键词: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1、 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 广西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产业规模、结构、技术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1.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一直以来,广西信息产业均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首入也持续增长。初步统计,2005年广西信息产业增加值仅为108.17亿元,2010年增长为 209.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2%。2009 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含制造业和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 146.5 亿元(其中: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 40 亿元),同比增长 39.5%; 按工业总产值口径计算,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86亿元,同比增长25.7%。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7.2%。2010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业务收入达到263.1亿元,同比增长78.8%。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首先,通信、电子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力自动化、软件五个方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应用优势和特色,产业体系明显。其次,产业发展格局日益明确。其中,北海市以计算机为主、桂林市以通信产品为主、南宁市以应用软件产品为主,贺州、柳州、梧州也推出了适合自身的鲜明产业。最后,在企业结构优化方面,形成了桂林NEC无线通信有限公司、北海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北海石基信息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1]

1.3 三大产业基地带头作用显现

广西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建设南宁、桂林、北海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目前已取得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先后拥有了广西电子、建兴光电、银河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涉及计算机整机、显示器、存储设备、液晶电视、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一系列产品,使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7 年北海电子信息工业总产值仅 25.6 亿元,2009 年则已突破 100 亿元,成为该市首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2011 年达到 302 亿元,约占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 67%;预计 2015 年有望突破 1000 亿元大关[3]

2、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信息产业是广西的新兴产业,发展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总体规模小。2008年广西信息产业总规模刚刚突破100亿,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有待进一步改善。2010年,我国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而广西刚好向300亿进军。其次, 信息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2009年,与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70%相比,广西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1%,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2009年,广东、浙江、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分别为323.2、160.9、860.0亿元,广西仅为54.3亿元,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再次,信息化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虽然坐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等高等教学资源,但广西经济基础薄弱,其从业环境与待遇等,与紧邻的广东省相差甚远,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发展,造成大量人才外流。据2008年自治区人事厅、经贸委和信息产业局联合开展的“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资源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广西流失的IT人才占总流出数量的45.6%,向北流向北京、上海,向南则流向深圳、广州等地。另外,研发水平不足,技术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也是制约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

3、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以软件产业为重点,实施反梯度战略

发展软件产业主要的投入要素是人力资本,属于脑力密集型的产业。广西拥有桂林激光研究所、广西电子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理工大学等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比较低,同时享有政府的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和沿海开放政策、良好的科技能力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等条件,完全有能力实施反梯度战略来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广西“十一五”计划也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好南宁、桂林、北海三大软件园区,推动软件产业快速扩张。

3.2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本市场

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的开发、更新和普及应用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应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设立专项资金,突出重点项目,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采用有效措施进行融资,如: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从而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

3.3 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

信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针对人才不足这一现状,广西要双管齐下,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要充分尊重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项目引进、政策引进、政策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给人才以用武之地和发展的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广西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作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之间的合作,要求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积极投入科研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为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建立大规模、高素质、能力出众、结构优化的后备大军。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工业:拉长产业积聚发展, 广西新闻网,2010-04-12

[2]黄肿.广西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M].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5)

上一篇:洛克游记作文下一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