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2024-07-03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精选11篇)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1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研究现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上,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作为基础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全面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研究教育对象,有针对性的解决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

2、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造就大批合格建设者;另一方面又要求教育为建设者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3、学校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单亲家庭也在增多。他们的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出现种种不良现象,因此,如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住户大多是农民,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他们的经济状况差,生活质量不高,子女因受家庭影响,产生一些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索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优化育人环境和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育人方法的优化,定能使单亲家庭子女树立起自信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美国一份对15个州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并总结了一些教育对策,这些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是我国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颇有影响和权威性的机构。他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婚率的大幅度上升,“单亲子女”的犯罪率也比一般家庭子女大很多。

2、安徽省无为县旭光初中就关于农村双亲外出打工户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双亲外出打工对子女教育存在以下不利因素:一是双休日教育空白;二是学生自控能力差;三是监护人年龄大;四是家庭自身对子女教育存在偏颇;五是溺爱和放任在这些家庭中或多或少存在。虽然该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对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3、我校在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尽管课题组和全体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同学转变不明显;有的有所转变,但反复性大,成效

不持久等,这些情况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并且,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很多鲜活的素材,但我们缺乏总结、提炼、提升,研究能力还须加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还有待于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从古到今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更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但大多强调外在因素,强调客观,缺乏主动性。我们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内外部因素的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2、探索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创设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

3、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探求通过个性教育,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实践,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成独特的教育方法。

(二)研究突破

1、较系统的研究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策略,为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创造条件。

2、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认识到“问题生”是重要教育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促进师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教育对策,而且还要把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不仅矫正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上的缺失,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产生辐射作用。

三、课题实验的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1、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2、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老师教育行为;教师对你的态度,老师的家访;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3、和单亲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单亲家庭子女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

4、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

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我们邀请了第一批结对同学及家长,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课题组老师和受邀的大部分学生及家长也都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后,向家长和学生提出要求,动员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

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5、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有的因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帮辅教师还把“结队”学生弄到家无偿的吃住,辅导他们。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老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6、单亲子女的很多问题也是属于心理健康障碍的问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因此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也是一个中心研究的议题。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及认识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1、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

3、认真做家庭工作。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

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常想父母要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多次找其父母谈该生的情况及他多么想家庭团圆的想法,使其父母认识因其离异,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于心不忍。在老师的多次劝说、勾通、帮助下,使他们父母复婚了,使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

4、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5、通过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抓住节日和生日的契机进行感化,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

6、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学生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有的还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市“十佳”少先队员。

7、现在,课题研究即将结题、验收,但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将继续发展下去,永不结束。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2、《师生沟通的艺术》唐思群屠荣生 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的预防与矫正新概念》主编:邱长鹏张红蕾魏玉霞(西藏出版社)

版社)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2

由于家庭发生变故后, 家长心理失衡导致单亲家庭子女情绪不正常, 情感冷漠, 孤独烦躁, 存在自卑逆反心理, 单亲家庭子女学习积极性也大受影响。单亲家庭子女思想品德行为异常, 多数有不良习惯, 表现差的占70%左右。从上述情况可以知道,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已向社会亮起红灯, 单亲家庭是残缺的家庭, 对子女的成长极为不利。

一、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无原则地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 为人父母往往更加怜悯孩子, 什么事都依孩子, 结果孩子以自己为中心, 缺乏责任感, 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 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 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动不动就打骂, 使孩子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 形成胆小、倔强等不良品质, 容易走上歧途。

(三) 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

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 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 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还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孩子的行动, 结果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对单亲家庭父母教育教育子女的引导

作为教师, 我们要引导家长认识到虽然夫妻双方离婚, 但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 解决好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教育对策。

(一) 教师要做单亲父母真诚的朋友, 帮助有针对性地调整家庭教育方式

一些离异的父母总体感觉他们对于离异这样的事情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 认为离异不是一件好事, 面对教师难以启齿, 担心知道孩子父母离异, 教师会另眼看待孩子, 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另外作为离异的父母, 也不愿意真诚而坦率地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因此, 教师知道学生父母离异以后, 可以恰当地介入, 以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建议家长:

1. 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1) 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 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 (2) 给孩子安全感, 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父母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 让孩子知道, 虽然父母离婚了, 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 做到这一点, 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 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 和一个也许带给自己很多创痛的人合作, 可能极不情愿, 但不能把夫妻之间的恩恩怨怨迁移到孩子身上。如果把仇恨强加给孩子, 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还会使孩子长大后失去爱心。

2. 谨慎对待子女的教育, 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

(1) 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 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 对孩子关怀备至, 一切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 日子一久, 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变得脆弱、依赖, 缺乏主见, 一旦离开了家长, 便茫然不知所措。 (2) 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 不少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 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 心理负担沉重。有的家长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 自己节衣缩食, 忍辱负重, 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 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 有的恶语相向, 有的拳脚相加, , 更有甚者不理不睬, 说出伤害孩子的话。 (4) 教育孩子形成健康人格。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 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 即表现得懦弱, 多愁善感, 自卑、缺乏毅力等;而缺少母爱, 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 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 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与单亲孩子平等相处, 营造和谐温馨的学校教育环境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学生, 学校教育非常关键。教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 要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一)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教师要告诉学生, 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一份完整的爱, 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 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 还不如给彼此放一条生路, 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作为子女, 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大人的选择。

(二) 鼓励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群体环境中成长

单亲家庭的学生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 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教师交流的窗户, 这时, 班主任应怎样做呢?

1. 密切关注, 爱心抚慰。

父母之爱的缺失, 使这些学生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 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 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学生的言行, 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 要及时跟他们谈心, 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

2. 平等尊重, 鼓励交往。

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 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 增强自信。家庭成员的残缺, 使这些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 抬不起头, 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 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 帮助他们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四、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 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 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教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 不过, 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 那么, 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 通过媒体宣传, 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 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3

一、问题简述

(一)老师观察到的情况

梁××聪明、好动,但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或经常发呆。不能单独完成作业,成绩跟不上,学习被动,考试不理想。不爱劳动。独立性差,人际交往差,爱打骂同学,有说谎行为。

(二)父母反映的情况

梁××上小学二年时,父母离异,被法院判与父亲生活。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他们暂时隐瞒了。当在父亲娶了后母之后,也没有直接告之,等到孩子提出疑问时,才简单告之,可孩子的心灵已经受到伤害。在家学习需要家长陪伴方可完成。往返于父母两家,造成监督脱节,孩子学习涣散。孩子曾提过:“为什么阿姨和爸爸住在一起?”

(三)与梁××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

父母离异后,他很想和其他的同学一样,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又在抚养问题上有争议,爷爷和奶奶又不愿意让其经常和妈妈见面。

二、资料收集

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关系。属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离异前被法院判与父亲生活,后父亲娶后母,后母是代销营业员,在打工时与其父认识,比父亲小几岁。父母离婚,父亲再婚都没有跟其说明白。现在在父亲和母亲两个家之间徘徊。

2.家庭经济情况。梁××父母以前是开汽车修理店的,收入甚好,经济宽裕。

3.妈妈教育态度。“严”加管教,方能早日成才。放学后须立刻回家,否则需持老师证明。

4.生活简史。父母离异前一家三口过着美满的日子,父母开汽车修理店,生意繁忙。主要是妈妈打理,爸爸比较清闲,手下请了好几个帮手。经常赶到夜里二三点。离异前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比较溺爱。上一年级时,孩子可爱,但较幼稚,与人交往没有分寸。学习成绩中上。课堂上经常发呆,与家长联系。只说是迷信什么,也没告之。接下来,就发现作业没按时完成。成绩一直往下滑,到现在成绩在班级的最后几名。家长看似很急,可生意忙,还是没时间陪孩子。

三、个案指导设想

1.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

2.通过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

3.和梁××结对子,交知心朋友。采用谈心、同玩乐、辅导学习、排忧解难建立感情,让信任在其宽松的氛围中得以倾谈,从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帮助该生自我解决问题。

4.诚恳相待家长,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家庭环境,商讨对梁××教育相互配合的意见。

5.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换帮辅意见,并通过其他的同学对该生作进一步了解,让他承担班上的一些工作。

四、个案指导成果

(一)个人方面

1.通过谈心,不断地鼓励他,给他讲中外名人励志的故事。有进步就表扬他,不时地向家长报喜。组织班级同学和老师一起开展“爱生活”“我是小主人”等班队活动。一起为他过生日,使他感动得流泪。当他与同学产生矛盾时,给予平等对待,让他明白是非。他都能虚心接受,但是时有反复。打架欺负同学的毛病,基本克服了。

2.学习也有提高。作业基本能完成,数学成绩从原来五十几分提高到良,甚至有时还能考到90多分。

(二)家庭方面

1.父亲由于要经营汽车修理厂,经常不在家,造成孩子心灵创伤,无人照管,放任自流。通过交谈,深感自疚,认识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表示以后对孩子多加关心照顾。

2.母亲指出这几年来光疼爱孩子是不行的,而要在思想品德上嚴格要求,多关心他,要教他学好。在学习上要督促辅导,尽力为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并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可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经常是不幸的,但万幸的是梁××的父母还是爱他的。经过交流,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有所改进,使得梁××得以健康成长。

五、结论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思更细腻,渴望得到更多的爱,首先要尊重他们,用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和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教育他。

2.跟家长多联系、勤家访。孩子的一点进步和长处,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方式和策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义务,能为孩子做好表率。孩子进步了,家长应继续给予关心,使其更上一层楼。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篇4

鸡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新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然而,我们所提“单亲家庭”可以称之为“广义单亲家庭”。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也未离异,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属“单亲”范畴。

当今社会,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吸毒、赌博和敲诈,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在这部分未成年人中,单亲家庭子女占很大比例,所以单亲家庭子女是易出现问题的隐患人群,关注这部分人群,研究这部分人群的教育,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所任的本班级通过调查,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学生属于单亲家庭,在我们这个小集体中就存在这么多的学生。我在1991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亲家庭的学生还没有被放在特殊要求关注的地位,如今单亲的学生越来越多,作为班主任已经把此项工作放在首位。我把这些孩子单独规划在一个表格中作了比较分析,分析出他们的共同点:不能够和其他的同学和睦相处,学习没有积极性,成绩普遍中等偏后,性格暴躁或者内向,经常说谎话,做事情容易走极端。这样的学生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往往在班级中有违犯纪律的同学就是这几个,他们对同学怀有敌意,稍微有触犯他们利益的地方,就会表现得非常激愤。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起点,失去了人格形成的源头,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在这个班级中找寻起点和塑造完整人格。

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孩子的工作呢?那就要求我们既是教师又是母亲。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有爱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爱是教育的真谛。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关爱学生的心灵,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名男同学,他是在一年级的下学期转到我们班级的,他的到来打乱了班级的平静。刚刚到班级没有两天,就开始和别的同学打架,当你找他问事情的原因时,他总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可以说他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点也不好。

由于这个孩子在班级比较捣乱,很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玩,崔士龙在班级处在比较孤立的地位,而且已经有几名家长联合起来找我,要求把这个学生清理出班级。面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孩子都还很小,都希望有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的社会上都不是纯净的,我们怎么能够要求班级如此呢?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适应这个环境,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缺点,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他身上的缺点多,就说他是坏孩子,我们应该给这样的孩子多一份宽容,多给他一次机会,如果我们都来帮助他,我相信他一定会改掉缺点,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你们的孩子都伸出关爱之手……这次的家长会,崔士龙的妈妈参加了,她当时就泪流满面,表示一定要配合学校的老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接下来我在班级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让班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徐富和他结对子,得到了徐富妈妈的全力配合。徐妈妈也加入了帮助的行列,她邀请崔士龙到家里参加徐富的生日。

当崔士龙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在班上一起给陈某某唱生日祝福的歌,并准备了礼物,让他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学生多与他交往、谈心,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提高他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的风气。爱,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如同春风给班级带来和谐;爱能把一个班变成一个模范班;爱能把顽童变成优等生。做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爱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在和崔士龙的相处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想放弃,当别的老师向我告状的时候,当她把别人的眼睛刮伤的时候,当我带着被刮伤的孩子看病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放弃,但我总是问自己“他要是我的孩子怎么办?”因此,要把爱的阳光遍洒给班级每位学生。要真正做到爱生如爱子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现在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陈某某的眼睛中流露出了和他年龄相称的目光,过去的叛逆也慢慢得不在显露,而且课任老师也和我说他好了很多,每每听到这些我都十分的高兴。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由于爷爷奶奶比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5

摘要: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反之,无一个完整稳固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近几年离婚率的上升,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渐上升。我们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而,我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单亲家庭学生性格的缺陷,其形成的原因以及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辅导。

关键词:单亲家庭教师 家长 心理辅导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不少单亲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庇护,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变得敏感,叛逆,自卑„„他们不健康的心理使得他们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远超过正常家庭中的孩子。有调查显示现在单亲家庭学生人数已经达到学生总数的17.6%,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未来的教师,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特别关注这些特别的群体,了解他们异常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辅导。

一、单亲家庭子女易产生的性格缺陷

1.自卑

自卑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之一。它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不适当的自我否定的态度。在活动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父母离异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若再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

2.怯懦

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产生形成怯懦性格。它的核心就是害怕,害怕一切。它的基本特征是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等。破裂家庭的夫妻由于感情纠葛,不仅无力顾及孩子,还给孩子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使孩子心理上的积极因素被抑制。因此,离异家庭子女多表现为抑郁和退缩。

3.粗暴

易冲动而又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暴躁的性格,其核心是冷酷无情。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的情绪,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离异家庭子女更是如此。

4.孤僻

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容易产生性格孤僻,他们自我评价较低,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会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以至不能接受自己。他们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

5.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主观上感到非常痛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对集体冷漠,与师友感情疏远,容易出现对抗情绪,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以及“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多数时候会出现父离异前家庭条件不错,也很有文化传统,从父母离异后,沾染了不少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与家长的教育背道而弛,厌学,纪律散漫等情况。

二、单亲家庭子女性格产生的原因

1.父母不闻不问或很少过问。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放到爷爷奶奶家,长时间不和父母见面。有的子女虽然跟父亲或母亲生活,可家长的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孩子,孩子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时间和家长交流。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缺乏父爱或母爱,甚至两者都缺乏,即使得到一些也是暂时的,残缺不全的。

2.自卑心理导致孤僻。

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他们渴望得到父爱或母爱,但又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因此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导致性格孤僻。同时,长时间得不到关爱,也使子女失去了少年儿童所应有的天真烂漫,开朗活泼,对许多事物都表现出相当冷漠,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明显低于同龄人。

3.心灵受伤害致使性格脆弱。

父母离异前,很少有不吵闹的。孩子在吵闹中生活,心灵上受到很大的伤害,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温馨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快乐的源泉,也是良好性格形成的温床。而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安宁和谐的环境、轻

松愉快的氛围,而且父母离异的冲击,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痛。加之这些学生的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均不高,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往往缺乏冷静和理智,使孩子终日生活在一个争吵甚至打骂的恶劣环境之中,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极度不利的。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对社会及人都持有一种怀疑甚至敌视态度,缺乏温情,性格孤僻。

4.被冷落使他们常做出格的事。

单亲家庭子女常做一些出格的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受冷落的感觉,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因此他们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这就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想犯错误的原因所在。还有的家长或爷爷奶奶,认为父母离婚,欠孩子的较多,当孩子有缺点错误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使他们做事易出格。

三、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用一颗真诚、理解、的爱心关爱学生

亲情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情感。然而,单亲家庭孩子的亲情总是少之又少,母爱或父爱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情感非常脆弱,因此关爱成了他们的“强心剂”。往往老师一句看似平常的问候,如“天气冷了,有没有多穿件衣服啊”等,会使他们的行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是用心灵交换心灵,不歧视,平等相待,多给他们自尊、理解。在教育这些学生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并引导全班形成一个关爱的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生的尊严,呼唤起向上的决心。

2.抓住机会,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长期受到歧视,往往自以为很笨,不是升学的料;另一方面,各种荣誉和职务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别人的赞美,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大拇指,一个鼓励的抚摸,就可以让他快活上一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欣赏他们在课内外表现出来的善意;欣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欣赏他们每一次的“心灵闪现”和对自己的超越。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关爱学

生,通过在学校和班级开展手拉手,心连心、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单亲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学生多与他们交往,谈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风气。

3.与家长联合共同引导孩子的发展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教师,靠学校,更要靠家长。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努力给他们创设祥和、安宁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的相互沟通,使得父母充分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给出家长一些建议,例如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此外,教师应该也倡导社会关心单亲家庭的学生,不歧视,尽自己的一份爱来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我想如果社会、家庭、学校都能高度地重视,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改变这些孩子的特殊心态,我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单亲家庭的学生将会拥有双亲家庭般的温暖,将会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性格》承德市第八中学李森

2.《离异家庭儿童依恋缺失及师生关系的依恋补偿》陶琳瑾

3.《用爱心教育单亲家庭学生》杜祥荣

4.《不信东风唤不回———对来自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转化》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宋加平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研究李延军 篇6

李延军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离异家庭对14岁孩子品德培养状况研究,探讨当前我国离异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问题。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有共性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家庭教育德育个案研究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当今,家庭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的全面素质这一社会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德育为首。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

二、研究对象

刘龙飞,男,14岁,堡集中学初一(1)班学生

刘龙飞同学聪明、好动,但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经常不做作业,成绩跟不上,不愿学,考试从未及格过。但大部分集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劳动积极,老师指定他带领学生劳动,完成任务好。独立性差,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爱打骂同学,逃学,爱和社会上未读书的街娃耍,曾有偷盗行为。

(一)刘龙飞父母反映的情况:

刘龙飞上小学时,父母离异,被法院判与父亲,对孩子打击很大。在父亲娶了后母之后,与后母相处不好,后跑到母亲家与母亲同住。在家他不喜欢说话,有事也闷在心里。爱在外面惹事,如打伤别人,弄坏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钱等。经常有人找他父亲告状,父亲为他也赔过不少钱。他不愿呆在父亲家里,一有空便出去,伙同一些染黄头发的社会小流氓玩耍,甚至夜不归宿。有时能帮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喜欢打游戏机,并且沉溺于其中。

(二)与刘龙飞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

刘龙飞与父母感情颇深,接受不了离异这一不幸的事实。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怎奈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管教严得不得法,使孩子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造成孩子有一定情绪。与母亲同住时,其母给他灌输了一些不良的思想,使展朗在面对父亲、面对生活时都很偏激,以至于常做出一些叛逆行为。

二、资料收集:

(一)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关系:

属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被法院判与父亲,后父亲娶后母,后母是湖南人,在打工时与其父认识,比父亲小十多岁,与后母相处不好,经常跑到母亲家里寻求安慰,现在在父亲和母亲两个家之间徘徊。

被试:14岁,初中生。

2、家庭经济情况:

刘龙飞父母都属农村户口,但都不耕田,父亲在一家工厂上班,职位较高,收入稳定;母亲做水果摆摊生意,收入不稳。

3、父亲教育态度:“严”加管教,方能早日成才。放学后须立刻回家,否则需持老师证明。

4、兴趣特长:修理电器、舞狮、听音乐。

5、生活简史:

刘龙飞家住工厂附近,父母离异前一家三口过着美满的日子,父母工作积极上进,孩子不但学习好,而且在舞狮、作文等大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另外,身体素质也不错,是校田径运动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更是他显著特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后来,由于父母的离异,对他打击很大,更大的打击还是这之后不久的一次班级“事件”.那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有体育课的一天,正赶上潘龙身体不适,在教师趴着没趣上体育课,下课后一名同学大声嚷着,他文具盒里的钱不见了,同学不假思索地判断是他(体育课是他自己在教室,可那钱到底什么时候没有的谁也没去想),更让他感到委曲的是,一向很信任他的老师现在也怀疑他了。这一“冤枉”让他五雷轰顶。从此他沉默寡言,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性格变得孤僻,学习劲头也不足了。进入堡集中学初一(3)的时候,成绩属倒数第6名。一段时间后,同伴与他不断的接触、了解、沟通,唤醒了他,帮助他一步一步转上正轨。

(二)社交生活及测试结果:

1、社交生活甚少,因为人正直,多才,有几个要好朋友。

2、懂得感情,对关心他的老师喜欢接近,心里有话愿跟老师谈,对自己的班主任非常尊敬。

3、心理测试表明,基本健康,有向抑郁型转化的倾向。

4、智商:125,属群体中高水平,但学习成绩较差。

三、个案指导设想

(一)教师设想

1、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

2、通过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

3、通过“结对子”,交“知心朋友”。采用谈心、同玩乐、辅导学习、排忧解难建立感情,让该生信任在其宽松的氛围中得以倾谈,从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帮助该生自我解决问题。

4、诚恳相待家长,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家庭环境,商讨对刘龙飞教育相互配合的意见。

5、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交换帮辅意见,了解刘龙飞在校生活的情况,并通过其它的同学对该生作进一步了解。让他承担班上的一些工作。

6、发挥其特长,培养和锻炼其工作能力。

向村组干部邻居了解其校外的表现及所交往朋友的情况,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关心刘龙飞的成长。

(二)个人方面

通过交朋友、谈心,尊重、信任、鼓励他,给他讲中外名人积极进取的故事。有进步就表扬他,并向家长报喜。组织单亲家庭孩子、家长、课题组老师一起开展“热爱生活”联谊活动。送生日礼物,祝他生日快乐,使他感动得流泪。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分清是非,公正平等予以解决。当他被校外朋友邀约外出逃学时,协助家长寻找,数次上门做家长工作。回来后多次找他摆谈,消除顾虑,做好班主任和同学的工作,欢迎回到班上学习。使他对实习老师感到信任。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愿意改正。但时有反复。

1、发挥他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特长,同班主任一起做同学工作,选他当劳动委员。他工作认真负责,能起带头作用,多次受到表扬。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夺得了一个金牌,一个银牌的好成绩,大家祝贺他,学习他,使他自卑感减少了,自信心增强了,感到“我能行!”。

2、学习也有提高。数学从原来一直考二、三十分提高到及格,甚至有时还能考到70多分;语文从原来只考几分、十几分现在能考到三四十分,最高考到58分,虽然未考及格,也算进步大了。

3、打架欺负同学、偷窃的毛病,基本克服了,但有时经不住校外朋友的邀约和诱惑,仍有逃学的现象。

(三)家庭方面

1、父亲由于工作忙碌,经常不在家,孩子交由后母照顾,造成孩子心灵创伤,无人照管,放任自流,深感自疚。通过交谈,认识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表示以后对孩子多加以关心照顾。

2、父亲指出这几年来对不起孩子,光疼爱是不行的,而要在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多关心他,要教他学好。在学习上要督促辅导,尽力为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在生活上多关心,注意孩子的营养。有了错误,说服教育,不能体罚。其母亲对实习老师的意见接受,并表示尽力做好。

四、结论

1、单亲孩子由于心灵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会存在一定障碍。对这类孩子要关心,耐心疏导。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离异,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的心理中最敏感的角落,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不怕困难和挫折。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孩子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羡慕周围双亲孩子被众多的爱包围着,渴望能得到更多的爱。所以实习老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要以诚恳、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们谈心,同情理解他们,和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发动老师同学关心、帮助、信任他们,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特长,提供他们显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即使有反复,也要能理解和有耐心,对他们多些亲近,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鼓励,也会“金石为开”。用师爱、同学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展朗的转变和进步证明了“爱”的力量。

3、对于单亲孩子的家庭要勤访,多联系。多向家长讲孩子的进步和长处,对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时注意方式和策略,有利于孩子认识提高和改正错误。用都是教育者的平等身份同家长沟通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让家长明确作为父或母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配合学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要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违法,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家长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展朗学习进步了,要求家长进一步关心他,巩固和发扬已取得的成果,让孩子健康成长。

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7

我认为单亲家庭的概念应包括: (1) 家庭成员只有一种存在形式, 即只有父亲或母亲与子女的形式; (2) 子女必须是未婚且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3) 子女应该有年龄界定, 以成年为标准。在我国法律上赋予权利与义务的实在成年人年满18岁, 所以单亲家庭子女年龄可以界定在18周岁。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表现

家庭是子女心理和个性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之一, 家庭能够指导子女一些生活上的技能, 能够教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能够教导他们遵守道德规范, 使他们确定生活目标, 形成个人价值观和志趣、培养对社会不同角色的认识能力、影响个人性格特征和社会适应力。但是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去弥补其子女所失去的另一半爱, 事实上都是一种永远的缺憾, 是一种“不健全的爱”。这种情感方面的残缺和缺憾, 常常影响着子女成长中的心态、性格和行为。缺失爱的子女在性格上往往会形成内向自卑、易怒暴躁、多疑嫉妒、等等。

1、内向自卑

父母情感破裂离异, 致使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父母对子女抚养问题开始相互推诿, 家庭中的暴力事件或长期冷战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2、易怒暴躁

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本来就得不到家长的关爱, 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 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表现是遇事易冲动, 攻击性比较强, 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3、多疑、嫉妒

多疑和嫉妒的心理是单亲家庭子女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较正常家庭子女略显突出一些。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或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 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 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 不喜欢自己了。对任何同学都存有戒心。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有研究认为, 子女各种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有一定的联系, 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本身并不是教育不成功的唯一原因, 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单亲家庭子女处于这三种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 三者对于其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教育结构, 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全社会关爱体系

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来帮助和支持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和教育, 社会要给予关爱, 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 多为单亲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尤其是法律体系要完善, 严格监督离婚子女的监护权。再有是社区的充分利用, 在生活上照顾他们, 及时聘请维权岗、司法机关同志来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加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减少或降低他们违法犯罪的目的。

2、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社区以居民委员会、村民组织等为依托, 因地制宜的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多功能社区青少年活动站,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文化设施不足的缺陷, 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社区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3、设立社会咨询机构与教育网络系统

总之单亲家庭是当代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 研究其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 使我们能更好的掌握子女的心理问题, 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加强其道德教育,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构成稳固的支撑模式, 单亲家庭子女和正常家庭的子女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共同的责任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也有承担教育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在三者之间更好地成长, 对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力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2]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 人口研究, 1998年第2期。

[3]齐麟:《论单亲家庭》, 《人口学刊》, 2000年第6期。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8

时代的发展,使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婚率逐步上升,让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逐年增多。从教育的角度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容易产生性格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所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问题。

二、现状分析

对大多数单亲家庭而言,由于家庭环境特殊,往往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如下:

(一)家庭破裂,心理自卑

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他们缺乏心理准备,感到无所适从。尤其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以往的生活,失落感会使他们沉浸在悲伤中。在学校里又会经常受到同学的轻视,加上社会上舆论,因而对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缺乏信任,心理封闭

他们在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敌视,导致他们对人际交往缺乏安全感,过多地束缚自己的言行,不轻易相信人,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隐藏起来。面对他人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此以往,将从人群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

(三)渴望尊重,心理逆反

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场”中地位不高,作为弱势群体,容易成为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希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喜欢“顶牛”,甚至表现出打架、逃学,破坏公物、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以显示自身存在价值。

以上列举的不良心理特征不仅在单亲家庭子女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学生也会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更为典型,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

三、解决策略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都负有责任和义务。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才能促进单亲家庭学生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一)重视家庭教育责任

1.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思想认识和情绪,敢于正视现实。引导孩子对家庭变化有正确认识,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明白孩子定时到父亲或母亲那里去是正常的情感需要,谁也不能剥夺这份权利,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

2.家长让孩子明确作为家庭成员所负担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爱孩子没有错,但要理智和适度。失去了父爱或母爱是非常痛苦的,有些父(母)亲,一味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并以此来补偿,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3.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交流,及时疏导并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

(二)明确学校教育责任

1.建立档案。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了解、跟踪,进行正确引导,并加以记载,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开展“结对子”活动,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身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2.关心爱护。爱是教育的本質,家庭变故,使他们心理失衡,各种异常行为也就出现了。教师应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他们感受信任;应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他们的特殊关爱。比如生日时赠送小礼物,但不可过多地表露对学生的同情,否则会导致他们更多注意自己的不幸而无法自拔。

3.环境影响。单亲家庭学生所在班集体的班风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教育其他学生热情帮助、关心单亲学生,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并增进和同学的友谊,用友情来弥补亲情。

(三)强化社会教育责任

1.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运用多种办法,如经济管理、舆论宣传甚至法律手段等来控制离异家庭的非正常增长。在全社会推行婚姻价值观的道德教育,倡导符合道德伦理的婚姻家庭观念,促进幸福美满家庭的健康发展,减少单亲家庭的产生,从源头上抑制单亲家庭子女的产生。

2.社区要从各方面给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并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思想上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单亲家庭子女。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篇9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近几年来,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的原因。虽然每个家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后果却相当一致——生活向孩子亮起了红灯,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成为了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和承担者,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笔者所带的班上总有若干单亲家庭学生,今年的班就有一位。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通常都处于感情的半饥渴状态,他们通常表现在待人接物比较淡漠,一般不太主动与人交往,或桀骜不驯,或胆小怕事,情绪波动较大,自控力差。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绿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就笔者接触到的学生分析如下:

一、案例介绍

1、个人基本情况(1)个案本人情况

小佳,学习较刻苦,但成绩不好,较任性,与同学交往不顺利。

(2)个案家庭情况

小佳父母已离异,母亲抛弃其姐弟二人,另外组建家庭。父亲忙于工作,每天都把他们放到小饭桌,很少有时间与她沟通交流。

2、个案生活经历(1)个案生活情况

小佳在转到班上前两年与母亲生活,后来母亲又重组家庭,小佳又开始与父亲生活。她平时与同学相处中,略显内向,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2)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校期间,作为班主任笔者对小佳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小佳:“妈妈有自己的朋友,没时间理我,亲戚知道我只有妈妈,总用异样的眼光看我。那些朋友不知道我只有妈妈,我能跟他们一起无所顾忌,很开心。”

二、案例分析

首先,这里可以看到单亲家庭中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采取各种方式逃避。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任何一方的角色缺失将导致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缺乏。

其次,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外界过多的情感暗示。和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一样,她们的家长也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刻意强调红灯已经亮起,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在她们的周围经常有人(包括我们老师)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太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三、教育过程及体会

1、培养积极情绪,为开设绿灯作准备。

首先,让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过分地强调只能让教育失效。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绝对不过一分也绝对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一份子,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其次,营造和睦融洽的班级氛围,为她们提供锻炼平台。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她们,为了让她感受到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妹,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与。让她们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她的孤独感。平常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有意的让她们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任务和参与班级某些决策,培养她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当她们尽到自己的力量勇敢承担责任时,及时的给她们微笑和鼓励,从而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使其了解每一个人都要在社会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长大后才能自觉地担当起对社会和对家庭应负的责任。曾经我班几位单亲家庭的学生,现分别担任班长,文艺委员等职务,还有两位在学习及活动方面也非常突出。目前小佳在班内担任领读员。

2、感受爱的温暖,体会绿灯亮起的意义。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总的说来是由于缺少“被爱”或“被爱”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而导致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在进行教育应用真诚的关心爱护治疗其心灵上的伤痕。

首先,感受家庭的爱。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父母的。问题起点在父母处,只有父母配合学校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家庭的父母一味的采取逃避的态度,只会恶化孩子的情况。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与小佳的母亲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交谈中听到了她母亲的无奈与疲惫的声音,但我依然劝导她以孩子的发展为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育子方法,终于使她接受了我的建议。

其次,感受学校的爱。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缺失关爱,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教师要精心扮演好“亲人、老师、朋友”三种角色,用爱心抚慰创伤。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比如,教师经常关心、询问他们早餐吃饱没有、衣服换了没有等细节问题,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真诚的亲人之爱。同时,教师绝不能因为“同情”而对单亲家庭学生降低管理标准,失之于宽。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要有足够耐心和信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爱心和尊重,但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更应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让学生感受到理智的师爱。仅仅有长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与单亲家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接触正常的沟通方式。在工作中我时常以周记,书信与她沟通,传递着我对她的爱。

单亲家庭教育子女心得 篇10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学校教育非常关键。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不要有任何歧视他们的言行。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爱心和上进心。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当然,关心也要适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敏感,过分的呵护和过分的冷淡都不提倡。

1.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前面说与家长沟通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校,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告诉学生: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爱,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还不如给爱放一条生路,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父母虽然分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会改变,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新的生活一定要自强自信自立,打掉自卑心理。要了解人的心理功能和心理水平是差不多的,当然这种思想不会在孩子心中自发产生,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输入。不过,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经常在心里默念“心平气和”这样的话,或在笔记本上写上“制怒”等词,给自己形成一种自我语言暗示。在动作方面也有一些方法,如可以试试心情烦躁时把口张开,舌头卷起顺时针转10圈,再逆时针转10圈,这对缓解紧张情绪非常有效。 其实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像一生中难免会有头痛脑热一样,要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大部分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轻度的,可以靠自我调节解决。如果觉得自我解决不了,找学校的心理老师看看。确实严重的,应该到正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室寻求解决。当然,我们在与孩子探讨这样的话题时,应该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

2.鼓励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群体环境中成长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言行。这时,班主任老师应怎样做呢?

(1)密切关注,爱心抚慰

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平等相处,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

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最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孩子饥饿时的一个包点,孤独时的倾心交谈,迷惘时的适时鼓励,成绩不好时的及时帮助,生病时的耐心守护,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都能让孩子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2)平等尊重,鼓励交往

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

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教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教师可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这样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能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教师也希望其它同龄人的阳光性格能多多感染他们,让单亲家庭孩子渐渐走出自卑、孤单,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和幸福,享受赏识和进步的快乐。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可找这个同学聊一聊,相信贴心的谈话和诚恳的态度定会使孩子体凉别人的痛苦的。班主任也可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如果他们在绘画、讲故事或其它方面有一定天赋,教师就可抓住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并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若发现单亲孩子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使他们提高自信心。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3)集体关爱,传递温暖

要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教师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的心灵产生一种归属感。就有一位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时,他注意到班上有一个性格孤僻、成绩极差的孩子,他及时了解情况,知道孩子多年前父母离异,而父亲有远在他乡打工,孩子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于是她给了孩子更多的爱。有一次,孩子发高烧昏迷不醒,老师守护孩子一个晚上,后来又动员同学轮流守护,让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后来,孩子身上又长了一种罕见的疮,需要一种中药才能治好,老师四处奔波为孩子找中药,最后终于请四川的一位亲友帮忙找到了那种中药。孩子深受感动,希望自己尽快恢复身体,早日回到学校好好学习。老师的爱终于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

3.传授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理技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岂是单亲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早当家呢?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挫折,曾经幸福温馨的家庭,在遭遇变故后,很多事情只能独自面对。教师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学会照顾和保护好自己,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劳动技能才能更好地面对新的生活,在学校里也要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为此,教师应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从而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和料理家务。比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自理”活动竞赛,指导孩子学做饭、购物、烧家常菜、换灯泡等稍复杂的日常事物等,让孩子在独自料理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找到自信自强的感觉。

三、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那么,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对于单亲家庭的帮助和服务。如南京市成立了首个“单亲家庭孩子援助站” ,该援助站成立以后,将对街道辖区内100名单亲家庭孩子实施一对一的帮助。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成立“成长驿站”,设立了社会公德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问题孩子心理矫正、心理障碍调解、学生课后托管、快乐成长体验等课程。社区及时关注本区内单亲家庭的生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给这些家庭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而不是歧视和排斥。

我们坚信: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以温暖和帮助,单亲家庭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单翼天使一样可以茁壮成长!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 篇11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46-01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单亲家庭的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中非常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非常头痛的事情,由于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缺少一个完整的家庭所能够给与他们的一些关爱,所以在性格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心灵受到创伤,上进心不强,学习成绩较差,经常违反纪律,或是稍不高兴就离家出走,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也经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时候表现得都十分敏感,有些时候甚至有点神经兮兮,而他们的外在表现往往与内心的实际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班的天乐同学,在六年级的时候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在学习上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学生,虽然有点懒,但在老师的不停督促下,学习成绩还能够令老师和家长满意,也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和同学之间关系也非常融洽。那时的他脸上经常能看到灿烂的笑容,即便在你批评他过后,他看见你也总会朝你笑一笑。可自从他的母亲在他七年级的时候去世以后他开始随姨夫姨母生活并改姓名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灿烂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了,神情也忧郁了许多,动不动就与同学发生口角,对学习更是不在意了,成绩直线下降,可以说性情大变。

上了八年级以后,天乐在学习上的表现更差强人意,上课听讲不认真,课后布置的作业更是经常不写,在批评他的时候,总是左顧右盼,好像不是再说他。在他一次没有完成作业以后,中午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心平气和的和他谈了一次心,通过谈话得知,这一切都源于母亲去世对他的巨大打击,他觉得生活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目标和意义。知到了原因之后,我开导他说在:“你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能够成才,而成才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把学习搞好,学习好不是成才的唯一标准,但要成才有文化却是最基础的要求吧?把学习搞好,就是最好的一种怀念母亲的方式,而你母亲在天之灵以一定不希望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无论前面的路如何的难走,你始终都要面对,我很希望能再次看到脸上带着微笑的你,而不是现在这种精神状态的你。老师今天的话可能又勾起了你的伤心事,但老师想让你明白的是,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人还是在关心着你,在注意着你。我也很想和你一起分担痛苦,虽然这无助于减轻你内心的苦闷,但请你记住,地理老师真的很希望以能够振作起来,重现往日的你。”这次谈话以后,一段时间内,天乐上课的精神状态有了一定的改观,不再东张西望了,作业也能够及时完成了,虽然成绩还没有什么改观。看来我的这番话语,对他还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令我十分高兴。

接手六年级四班的新生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到班级中的单亲学生多达8人,占班级人数的六分之一强,怎样做好做好他们的工作,事关班级的稳定大计,经验告诉我,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定时炸弹,不定什么原因就会引爆。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单亲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正常的成长呢?我以为,把握其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单亲学生大多数性格比较孤癖,思想比较封闭,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展示内心世界,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充分“联网”,从各方面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这其中,教师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学生地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家长要主动配合,把单亲学生地心理特点报告给老师,以减轻老师工作地难度;社会要消除偏见,多奉献点爱心,让单亲学生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进而走好他们以后的漫长的人生路。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要用真挚的爱温暖单亲学生的心。教师除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长,尽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单亲学生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学生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在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学生的肩背,抚摸学生的头,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上一篇:治安综治暨维护会议县长讲话下一篇:社团欣赏爱国主义电影《1942》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