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2024-05-18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共13篇)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1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把每年5月确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近36年来,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对于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是:“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其中世代居住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疆的少数民族到祖国各地发展,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到新疆发展,截止2008年底,在新疆有53个民族成份,总人口为2200万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不仅在新疆深入人心,而且已经在全国开花,必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繁荣,结下丰硕成果。

新疆有着广袤的绿洲,有着丰富的矿藏,有着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新疆的经济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究其根源,就是西方列强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培植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蛊惑人心、制造**、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搞得大好新疆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新中国的成立,使新疆获得新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祖国大家庭的慷慨支持、是人民军队的无私奉献,实现了新疆的民族大团结,确立了新疆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新疆的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69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疆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坚信:中国大有希望,新疆大有希望。

历史作证:新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祖国大家庭的鼎立支持,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要记住党的恩情、记住祖国的温暖,记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辉煌历程,高度警惕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坚决反对他们对新疆民族团结的破坏,坚决反对他们对新疆各族人民奋斗成果的破坏,坚决反对他们对新疆各民族人民幸福和安康的破坏。

历史作证,我们可爱的祖国,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以鲜血和生命共同捍卫的美丽家园;伟大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数千年传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勇敢结晶,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奇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共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我们共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我们共同“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为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2

一、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现代高级人才的摇篮,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培养出的高级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高校在培养现代高级人才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牢牢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工作,对大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高校大学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风俗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在高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应该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团结协作,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并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但有利于创建平安校园,而且有利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对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总体上有着较强的民族意识和较深的民族感情,但又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表现出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和法律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对民族分裂行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这说明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仍需要作出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世界民族主义思想日益泛滥和蔓延的今天,高校更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告诉我们,民族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民族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总是与其他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始终坚持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高校对大学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从而为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挑战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有机遇,更有风险与挑战。国际上那些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他们会不断地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和颠覆活动。同时,国内的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也在加紧活动,与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009年7月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暴力犯罪事件,就是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所为。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警惕,另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来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的重点对象。基于此,我们要在高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国家与民族、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关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复杂严峻的政治斗争形势时能够始终站稳脚跟,坚决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论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把握民族发展规律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对前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阶级社会民族压迫的根源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阐释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民族政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它创造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对大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重要意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主要包括邓小平民族理论、江泽民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和胡锦涛关于民族和谐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形成了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实现了党的民族理论的第二次飞跃。其主要观点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强调民族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搞上去;强调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阐明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强调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强调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出民族干部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三股势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鲜明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实现了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

(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教育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扩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各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提高,民族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各民族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更加珍惜民族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教育

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社会不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会失去,更谈不上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通过具体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罪恶本质是分裂祖国,其险恶用心是破坏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依法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作保障,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各高校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特别是学习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大学生正确理解当代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对大学生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及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教育的主渠道,是广大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认识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3]。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依据。实践证明,只有这个民族政策才能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这个民族政策才能加强和促进各个民族的大团结。中国的民族问题说到底是民族关系问题,也就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以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着重巩固和发展各个民族的大团结,促进民族和谐与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使各民族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二)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通过在校园里开展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一方面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关系。高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如组织各民族学生开展歌咏比赛、民族舞蹈表演、饮食文化交流、征文或诗歌写作比赛等,这些活动均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同时,在校园里开展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月”活动对于搞好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西北民族大学连续十几年在每年新生刚入校不久的十月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之中,使广大学生既陶冶了性情,也丰富了知识。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校对大学生有效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社会考察、调查、社区服务、“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到各民族地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个基本的了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做到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1]康春英.对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2]中共国家民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N].人民日报,2009-9-8.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3

新疆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的高职院校是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各高职院校开始实行民汉合宿的住宿模式,这种模式是增进民汉学生文化交融、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民汉合宿对加强校园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一种更有效的多民族的宿舍管理模式,以小“家”推动大“家”的和谐发展。

宿舍是学生在校园的家,这个家伴随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民汉合宿的宿舍管理模式让各民族同学加深对彼此的风俗习惯、语言、爱好等各方面的了解,增进同学感情,为民汉学生创造交流、学习的平台,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产生驱动力,在磨合中融合,有助于统一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为营造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对非法宗教进校园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为真正实现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依据和条件。

青少年已经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和非法宗教势力觊觎的对象,为了抵制非法宗教进校园,学校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明令禁止大学生信仰宗教、穿宗教服饰。当民族聚居时,一些不安定因素和宗教因素会很快形成氛围,由于民族趋同性,这种氛围就会在同一民族间迅速波及和扩散。民汉合宿就打破了这种氛围,对这些不利因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契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在工学结合、就业为导向的模式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经过预科班的一年的汉语学习,但是要锻炼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和汉族学生的交流,而汉族学生需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过程,民汉合宿就可以提供这种可能性。

(四)提高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学实效,加强课堂互动,达到共同进步。

民汉混班、民汉合宿已经成为新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宿舍管理的常用模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地区,而且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使得他们的整体知识水平与汉族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实行民汉混班,课上互相学习,课下增进感情,民汉合宿是民汉混班、提高教学实效的有利补充,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在发展。

(五)减轻民族间的心理隔阂,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同发展进步,为校园和谐和新疆稳定奠定基础。

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模式,将改变过去民汉学生相对隔离的局面,在更频繁而深入的接触与交流中为澄清民族刻板印象中的错误信息提供了条件,逐渐改变了过去对他民族的不完整、不清晰的认知,从而减少民族偏见。这为减少学生中的民族冲突、促进民族团结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

(一)以教育和活动相结合为抓手,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环境。

1.利用好“第二宿舍”,实习让大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更加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可以通过此契机,以民汉同组同班同寝为模式加大彼此的交流,虽有磨合,但更多学会的是了解和包容。

2.开展评比“四星宿舍”的活动树立典型,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以学生带动学生更有说服力,效果显著。同时,从入校时就进行混合住宿混合班级,不用刻意进行划分,顺其自然,不会引起学生心理的较大波动。但是,不可使用强迫方式,应当采取部分自愿的方式,以疏导为主,分步骤进行,最终让学生自愿接受。

3.采取多种活动促进民汉学生互助互学,相互交流,营造紧密团结的校园氛围。2016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正式升级“民族团结进步年”,凸显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积极向上的活动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还有助于民族关系的融合,如今年自治区举办了双语大赛,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深了了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的讲座活动,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以“共居”为基础,广泛开展争创民族团结模范班级、“民汉同学结对子”等民族团结创评活动,引导各族师生在创建实践中增进相互信任、密切血脉深情。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心灵。

4.新疆高职院校每个学期开学初民族团结讲座成为不会改变和与时俱进的主题,新疆的地方特色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也是新疆高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让学生全面了解新疆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了解新疆的区情和面对的严峻形势,才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坚定信念,维护民族团结,这种理论教育不仅是在教学课堂,还要贯穿始终,实现课上课下联动机制。

(二)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打造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队伍。

1.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教师在协调同学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是循序渐进的,只有了解他们,才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即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只有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蛛丝马迹才有很强的敏感度,尽早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2.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融入学生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按照学院的要求,全体老师课余时间学习维吾尔语,采取“每日一句”的方式,贴近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思政课教师深知自己身上责任之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稳定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走近他们才能走进他们。

(三)转变自身观念,促进自我成长,形成民族团结合力。

1.相互信任,坦诚交流。古语有云:“信人者,人恒信之。”信任和坦诚是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友好的关系要坦诚交流才能相互信任,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不猜疑,说实话、做实事,用一颗真诚的心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

2.相互尊重,促进交往。相互尊重是同学间相处的最重要的前提,不能凡是以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判断问题,在相处过程中,要认识到不同的民族间虽有差异,但是要以开放的心胸多加交流,把尊重放在首位,这是交往前提,也为促进交往提供可能性。

3.相互包容,推动融合。大学中的集体生活让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有了紧密的联系,在相处过程中,生活习惯的不同难免会引起一些小摩擦,不懂得包容,就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甚至对未来的工作、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容忍,宽宏大量,要增强对不同民族风俗和文化习惯的认同感,在包容中促进感情,在包容中成长,这对于团结同学关系,推动各民族间心与心的交融,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学间的相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互相学习是实现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大的,取长补短,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收获丰收的喜悦,不仅充实自身的理论认知,而且自己的品质得以升华,这种进步是互相的、是双方的,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5.相互帮助,增进感情。团结互助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优良品质,它是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具有团结的主动意识,有了互助的行为,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加完善和充实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6.共同欢乐增进感情。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绚烂的文化,构成了绚烂的校园文化,不分民族,尽情发挥,共同努力,让大学生活色彩缤纷。增进各民族间之间的感情,真正实现民族融合和团结,需要大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自发的行为,用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个人,乐观向上,有福同享,共同欢乐,这些感情会成为大学生活中珍贵的一部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灵和未来的生活。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水珠投进海洋,生命就会无限。民族团结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高职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加深了解,善于沟通,真正实现交流交往交融,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分裂暴恐无机可乘,各民族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 篇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60年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在伟大祖国的怀抱,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为之高兴、欢呼,可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多年来,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造谣惑众、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等卑劣手段,一直都在进行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党的民族政策、破坏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活动。他们一手策划的“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阻碍新疆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就是要在各民族间制造仇恨和对立,借以浑水摸鱼,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里分裂出去。毫无疑问,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敌人。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切实统一思想认识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央历来关心新疆各族群众,一贯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新疆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新疆发展和稳定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新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我们应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力地推进各项事业,卓有成效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

民族教育托起民族希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解放前,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949年,新疆仅有1所高等学校,全疆90%的人都不识字。在那时,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先生”。教育水平的低下制约了民族素质的提高,制约了民族的发展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法保障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自治区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60年来,各族群众接受教育的年限越来越长,文化程度越来越高,走向现代文明的步伐越来越快。教育的发展托起了各民族发展、振兴的希望。

新疆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大家庭的支持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5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稿1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并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一样,经济、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可是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十分趣味。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稿2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稿3

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欢乐的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流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十分广阔,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我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提高。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礼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为了促进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和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稿4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提高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我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我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仅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稿5

中华大国,泱泱华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用不一样的语言汇成一句:爱我中华!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经济文化也较先进,在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中华民族也先后出现过鲜卑族,契丹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王朝,我们此刻的疆土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拓的。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迁都,文成公主入藏……,这些至今广为流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华夏几千年民族融合,经济交流的历史画卷。

五十六个民族不离不弃,我们互相依靠,互相帮忙,就像一家人,一千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侵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誓死与侵略者反抗到底,今日,应对苏联解体,科索沃独立,在西方列强和平演变的阴谋下,五十六个民族作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保卫着日益强大的祖国。虽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都不相同,但千百年来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共同创造了华夏灿烂文化,共同建设着我们美丽而富饶的家园!

小学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 篇6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x班李某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然而热比娅之流等幕后黑手企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鼓动极端恐怖分子发动了乌鲁木齐“7·5”事件,云南昆明“3·1”事件等等,导致血肉横飞,人们生活在暴力、恐怖的氛围之中。他们的丑恶行径,严重损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新疆的声望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繁荣的政治保障与促进力量,只有有了民族团结、才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我们XX中学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同学习进步。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自觉抵制民族分裂思想;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彩虹之所以缤纷美丽,是因为它容纳了各种色彩;我们中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56个民族56朵花齐绽放。民族团结、繁荣发展是我们新疆每一个人、每一个同学的责任与愿望。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7

1.有助于加深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形式

当前多数引发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的事件根源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期间举国上下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丰富多彩,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内地学校中组织这个单元的教学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民族地区教学上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为很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在风俗习惯上有较大的差异, 甚至会有部分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与汉族完全不同, 如穆斯林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等。一些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其他民族接触, 很少关注不同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所以在民族地区进行本单元的讲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要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就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增进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组织教学时要能够让各民族学生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 进而培养他们理解、宽容、尊重、悦纳的情感与态度, 使他们持有一颗宽大的心去学习并欣赏兄弟民族的文化。

2.有助于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随着世界竞争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而且具有多元求同、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特色。各民族在共同生活、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开放的民族观, 在具有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形成多元的民族认同。

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的思想,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要帮助所有学生培养社会文明成果共享的态度, 从文化多元主义角度反对民族歧视,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不同的社会与文化, 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社会, 健康地发展他们的自我认识。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特点、民族文化, 感受文化间的差异, 悦纳不同民族及其文化, 并能与其友好相处, 不断完善本民族的文化。

3.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 并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坚持多元视野和个性指向, 进行结构统整, 以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力, 强调通过教育环境的改革, 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平等发展, 基于对社会中文化差异的认同和多种文化相互依存的认可的基础上使得各民族学生享受平等教育。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来展开, 既满足社会关于“四个认同”的需要, 又为青少年形成理解、尊重、悦纳的良好心态和个性和谐发展, 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旨在逐步培养各民族学生在认同、发展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文化多样性, 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二、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

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部自2004年起就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2008年12月9日,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办公厅又印发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通知, 首次提出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专项教育列入地方课程。由此, 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学段教学内容, 由国家审定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地方课程教材使用规划并予以落实。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第一次较为系统、详尽地以独立教材的形式问世。

从课程的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新时期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顺应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教材在强调“差异性”向“共性”的转换过程中, 担负起了培养未来公民的历史和社会使命。但是作为一门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当前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还存在较多问题, 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教材内容不尽合理

从目前使用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国家统编教材看, 目前在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上体现“多元”和“差异”较多, 而体现“一体”与“共性”较少, 客观上加大了民族之间的距离和隔阂。如对民族的概念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国家教材的主导倾向强调各民族的分, 客观上弱化了各民族的和;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宗教等问题阐述不准、把握不准;教材中设计到的民族的节日不能较好体现区域特色, 对于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强调不够。

同时, 为适应多元文化发展和不同地区特色的需要, 各地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标准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生发展需要, 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 自主开发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是目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课程的顶层设计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尚未根本统一思想, 课程的理念和标准尚不统一, 一些群众关心、外界关注的理论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发展, 所以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且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片面强调多元文化教育而增加课程科目, 致使中小学师生负担加重, 很多科目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无实质内容, 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队伍尚不能满足多元文化教育需要

文化的多元性并不是要把各民族文化隔离开来, 而是追求在尊重特殊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意义上的“统一”。可是一些教师甚至是管理者对此有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单一民族的学校、各民族交往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必开展民族团结教 育, 民族团结教育只是那些问题学校和问题地区的事情, 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层含义没有完全理解, 仅仅停留在学习民族知识、体验不同民族文化、懂得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层面, 并未从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个高度去认识。同时, 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党的民族政策缺乏系统的认识, 对于在日益频繁的民族交往中产生的冲突及矛盾的处理能力不足。而且一部分民族成分较为单一的学校教师缺乏对多元民族文化的了解, 民族意识比较狭隘、封闭, 不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绝大部分教师是兼职教师, 承担过多课程, 没有精力研究课程、研究学生。所以在实施国家统编教材过程中, 无法系统地处理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从而导致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不够恰当、教材内容难易度的把握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而且从整个师资队伍来看, 自2009年民族团结课程列入国家课程以来, 在教师没有增编的情况下,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而现有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缺乏教材教法教学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效果。同时, 受应试的影响, 一些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急功近利, 只求得分多少, 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思考感悟和自觉自为意识培养, 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学生知行不能统一。

3.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教学和活动内容、形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作为面向全体青少年的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材及活动内容应当是多元的, 须得适合不同民族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但是当前的课程教材存在着内容针对性不强, 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规律和心智发育特点。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强、政治倾向重、寓教于乐的活动少, 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便不能转变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自觉地贯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当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还存在着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宽、内容偏难, 导致实施状况不理想。

一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 上级安排学习什么就学什么, 全校上下统一内容、形式, 没有结合本学校师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或者活动虽形式多样、轰轰烈烈, 但主动地、有目的性、有序开展的少, 疲于应付上级部门工作安排的多, 各项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无序、随意, 缺乏时代感、针对性, 未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 因而缺乏实效性。大量的理论说教一方面使广大师生知的多, 自觉行动的少, 另一方面, 过渡的言语刺激易使师生产生厌烦情绪, 引起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反感, 缺乏生活、情感体验的教育显得空洞、无说服力, 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三、体现多元教育观, 加强中小学民族团 结教育的思考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

民族的多元性、差异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民族地区要实现和谐稳定发展, 必须尊重不同文化, 把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贯穿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校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渗透多元文化教育, 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学校整体课程, 从而体现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材要更加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以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践问题, 帮助全体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体的观念, 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加深他们对作为中国人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以及与人友好相处、宽容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 使他们学会尊重、欣赏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 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锻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 乐于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感受祖国文化的多元性, 形成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态度, 培养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

2.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的工作, 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关键在于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十分扎实和过硬的师资队伍, 他们能够正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具备分析和处理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因此, 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采取加大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 “走出去”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引进来”专家讲座等形式, 使更多优秀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研究, 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教材的实施研究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中, 从而培养一批具有多元文化价值观、不断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教师队伍。

3.开展更加丰富多彩、且有实质性教育教学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理论性、政策性较强, 但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关于各民族风俗民情、以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和外在的自觉行动, 帮助学生面对问题形成自己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思考, 并能够正确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 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验, 在真实、富有趣味的生活型教学情境中,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进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及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材中应用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积极促进中小学生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悦纳的良好品格, 从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观,民族团结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建军, 陈迎明.在教育和实践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民族教育, 2010 (2) .

[2]李仁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现状综述.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1 (11) .

[3]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民族教育研究, 2003 (6) .

国旗下民族团结讲话稿 篇8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把每年5月确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有多少个民族么?有一首歌这样唱到:“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都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应该怎样做?对,应该团结。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题目就是:民族团结大家庭。

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出现了部分不法分子,企图利用民族这一问题,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这种行为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谴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我们共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我们共同“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为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10.15民族团结国旗下讲话- 篇9

《加强民族团结

共建和谐校园》

夏立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加强民族团结

共建和谐校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有着种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曲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多年前,一位从南疆来乌鲁木齐闯生活的维吾尔族小伙,身无分文,饥寒交迫,蜷缩在一个天桥下,努力抵御着乌鲁木齐零下20度的寒冬,奄奄一息。一位汉族中年人,看他并非好酒,宿醉于此,只因穷困潦倒。于是叫醒他,带他回家,中途在菜市场,买了两公斤羊肉,一口崭新的锅,几个馒头。回家后为这个维吾尔族青年做了一锅“清炖羊肉”,维吾尔族青年狼吞虎咽之后,中年人送了他200元钱,将他送走。

他说当年恩人相助,他最感动的,不是那一顿救命的饭,也不是在当时还算“巨款”的200元钱,而是那一口崭新的锅,那一口锅证明恩人是真心相助,而非怜悯他,可怜他。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汉合校,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学校在各个方面也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老是和同学。只有具备了和谐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1、爱祖国、爱学校,说文明化,做文明人,塑造文明学生形象。

2、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杜绝损坏公物。

3、遵守公共规则,集会时安静有序,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4、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重师长,严守校规校纪。

让爱充满校园,让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和我在同一蓝天下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不要让任何一名因困难而不能完成学业的同学离队。总之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日常的各项活动中。要采取演讲会、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图片展览、文艺汇演、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宣传教育。要通过民族团结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寓教育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民族团结教育既有声势,又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民族团结教育月讲话 篇10

同志们:

今年5月是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当前,在我们继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下面,我代表乡党委就如何开展好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背景,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

历史和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二、要正确把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指导思想,深入扎实、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在《关于深入开展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中,我们提出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深入扎实、创造性地开展这次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就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关键要把握好其中的四点。

第一,要紧紧围绕“爱我伟大中华、建设美好新疆”这一主题 第二,要创造性地用好“三个增进”和“三个人人”这一载体 第三,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民族团结教育月国旗下讲话 篇11

2019民族团结一家亲初三作文800字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五月是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五月也是鲜花正怒放的时候,五月里民族团结之花会开的更旺盛,更鲜艳。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5月13日下午,我们班和少数民族10-4班举行“奏和谐之韵,谱团结之歌”的主题团会活动,透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作为生长在新疆的大学生,我们更就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我们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定向委培,是一群立志走向教师岗位的群众。我们从一进校就学习维语,学校对我们很重视,给我们开座谈会,讲一些去南疆工作的事。我十分喜欢学习维语,还交了很多维吾尔族朋友,我们经常联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齐逛街,一齐游戏,一齐参加社团活动。此刻我们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介绍自我,家人,朋友,学校等。当我们在少数民族同学面前说维语时,看着他们高兴的样貌,心里很欣慰,好自豪,感觉学维语真好,有时候还后悔自我没多学点。民族团结心得体会。既然我们有这个条件,在那里学习维语,就就应努力,多学点知识,为新疆的和谐发展做出自我的贡献。我们班都是来自新疆各地的,都在新疆生活了好几年,我们都明白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好处。我们已学习过新疆地方史,明白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意识,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职责。

新疆有13个少数民族(朝鲜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满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塔塔尔族),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自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以前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向是历史的主流。

民族团结一家亲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某某班的谁谁谁,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蔚蓝的天空,正因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正因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在由56个民族构成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多民族聚居、美丽富饶的新疆,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今年新疆的春天来的晚了一些,已经到了往年花开满园的时节,却没有看到多少绿意。虽然此刻的天气我们还不能在广场、街心、院子里伴着热情的琴声、鼓声尽情起舞,但是在新疆万人民的心底却早已花香扑鼻。自从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内地众多省份纷纷来我们的家乡新疆接洽援疆事宜,无论是新闻里还是老师们都在说:新疆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时机,一幅副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被绘制。国家的关怀,远在内地的祖国人民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期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表现了我一向很喜爱的那句话:天山简单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在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阿里木叔叔的故事。阿里木叔叔是一个外出务工、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普通的维吾尔族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正因叔叔正凭着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着贵州、感动着新疆、感动着中国。八年来,阿里木叔叔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他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国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那里纵情怒放。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新疆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让我们向阿里木叔叔

团结友爱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篇12

——国旗下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团结友爱!

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只有重视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搞好团结,才能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关键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是否团结友爱。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正所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这一句句充满哲理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友爱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她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互相协作。

像她们一样在学习上团结友爱,不存一己之心,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拿班级常规来说,按时到校、自习课安静、校服穿戴整齐、说话用语文明等等,这些都是团结的行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些小事上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集体主义观念。

还有多少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到校? 还有多少同学在打了预备铃后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 还有多少同学在下课时大声喧哗? 还有多少同学在见到师长时面无表情得匆匆而过? 同学们,付出一份友爱,你将收获两份快乐。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不吵闹,不说脏话,不取笑他人,让友爱的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构筑班集体辉煌的殿堂。

民族团结月领导讲话 篇13

大家好!

今年五月,是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隆重召开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大会,就是在积极的响应学校党支部的决定,充分动员全校师生进一步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借用这一载体和平台,对全体师生广泛深入开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六好”教育,以及“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的“三个不忘”宣传教育。

努力营造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浓厚舆论氛围,为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文化,为增强我校师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在学校,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校园,这就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我校、建设我校统一起来,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贯穿起来,同自觉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使各族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提高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

二要开展“学身边人、做身边事、影响带动大家人”活动

我校要结合开展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大力培养学生“三个离不开”思想,要利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语文、历史课教育汉族学生熟悉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学生熟悉汉族学生生活习惯,在他们间开展民汉联谊“结对子”帮扶活动,互相学习语言、学习各自特色文化,使他们做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是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维护祖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我们要把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上来,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以此来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要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和掌握我们党关于民族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和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是深入开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教育。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发生**,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如最近发生在吉尔吉斯的群殴事件,据官方统计冲突共造成283人死亡、2238人受伤、约10万人逃离家园)。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些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例,甚至是血的教训,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员工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友爱是我们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团结稳定,才能巩固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才能维护各族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深刻认识到,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切实维护法制的尊严和权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祖国、损害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行,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上一篇:《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课文原文和练习下一篇:观上海科技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