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

2024-05-26

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共8篇)

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 篇1

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考生要以课本为主复习好基础知识,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反复阅读、理解,并对照课后练习里的习题进行反复思考、琢磨,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重点例题也要着重记忆。

期中考试由各学校针对自己的教学进度分别组织进行。考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听讲,弄清楚老师强调的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认真做好老师课堂上留的作业和习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复习。

每天做计划

在时间紧、知识点多的情况下,考生要坚持做好每天的复习计划,并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考生可把这学期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并合理分配到考前每一天,每天坚持按计划复习,保证复习时间与效率。每周末做一套模拟测试题,也是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用好错题集

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 篇2

一、在总复习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范围大,有声、光、力、热、电等教学内容。大部分知识是抽象难学,各部分之间基本没有联系,讲了这章那章忘,讲了下学期上学期忘的差不多了。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初三物理总复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开始复习时做好计划,在严密中系统化。《学记》指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杂乱无章,就会陷入混乱,得不到成效。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是因为我们教学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时先整体布局,先复习哪册,从哪章开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一章的复习时应不要直接做单元检测题,甚至综合题。要把一章的知识系统化,该背的、该记得整理好让学生拿到手,让学生心中有数。比如在进行浮力一章的复习时,我是先将这一掌知识系统化再从重难点切入把要复习的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基础性原则

对初中学生来说,大都感到物理抽象难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中失去信心,掉队的也不占少数,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巩固,提高,不要只顾题海战术,基础不好,盖起大楼也会摇摇欲倒,再说中考虽然有难题,那也是星星点点,大量题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掌握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若每节课都有收获,他们会继续学下去的,基础打牢了还怕成绩不出吗。仍然是举浮力的例子,我把基础知识都利用课件这一高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展示给学生,学生面对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整理和运用,很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直观性原则

都说物理难学难教,确实如此,物理不仅抽象而且和现代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和科技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却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面对现代的初中生,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离开了生产实际。物理上讲到农村用的什么工具都是陌生的,就基本的钳子、压水井、手推车等等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见过,在学简单的机械时教师最好是拿实物,多把生活中的简单机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大家,并且把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画力臂等等,通过课件都能直观地形象地获取知识。再比如,学生感到浮力难学,对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总是掌握不好,针对这些难点,我把平时上课做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通过课件来讲解,用石块细线乒乓球做一个浮沉子,放到水中发现竖直向上,把杯子歪一下还是竖直的,浮力的方向就在其中,我又把用注射器给乒乓球抽水和注水制成在同一杯中同一液体中的漂浮、悬浮、下沉的实验制成课件,让学生讨论所受浮力谁大谁小,同在一杯水中,乒乓球哪个重,体积是相同的,讨论各自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既形象又直观,效果就比空口讲效果好多了。

四、坚持实验性原则

初中物理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平时教学离不开实验特别是初三总复习时,也不要离开实验,坚持实验是教学的成功、复习的成功。比如,压强、浮力这两章的复习我不仅把有些实验重做,而且有些题学生不易懂的,与实验相联系的我就用实验来解决,比如,这样一题,“有一个两端开口玻璃管底端用一个玻璃片堵住,竖直插入水中某一深度,问,向玻璃管中注入多深的水玻璃片开始脱落,注入酒精呢,引导学生利用二力平衡和压强知识解决。再比如船从海到河还是船从河到海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我利用两个完全形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到装有盐水和水的量筒中看漂浮情况,引导学生这是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密度大的浸入液体的体积少,水的密度小的进入体积就大,来阐述船的上浮还是下沉。效果特别好。再比如复习到电学串并联功率题时,两个灯泡规格不同串联起来哪个亮,我利用实验来解决效果好,直观性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可以说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性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五、目标性原则

教师为了提成绩千万不要只用题海战术,盲目做题甚至只抠难题,忽视简单题,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劳民伤财。教师要做好学生迎考的领路人,做学生的好向导,教师要紧紧把握新课标的整体,重点注重在对新课标和课标解读的运用,复习内容和知识点还要紧扣近几年中考题,以近几年中考题型为导向,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学生的中考搞好攻坚战。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陈铁 篇3

五原县第六中学陈铁

2014年2月19日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也是中考各门科目中较难的一门学科。因此,搞好总复习,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十分重要。

中考物理试题的突出特点是:

1.根据现今的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标准”,试题命题原则,总体上会从“三维”目标出发,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

2.会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实际,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会切实加强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加大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4.会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5.会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和综合性试题及课外生活题等,切实体现创新意识、时代性及适当综合性。

因此,我们的物理复习教学策略是:

一、复习要点:

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5∶3∶2,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

2、复习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家里的照明电路等”。复习时应在近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要学生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复习要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近年中考卷中都会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复习要加大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探究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3)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考查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考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变量控制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认真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还有,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变量控制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等,物理规律的得到,都采用“变量控制法”来进行探究的。另外,也使用了“等效替代法”,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等。

5、复习要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活中信息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信息,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表头等命出了一些信息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信息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学生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信息的能力,阅读相关的物理学史。

二、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

通过收集和挖掘近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如磁悬浮列车、神州飞船、卫星上天)

(2)关注时事新闻。(如美国航天局的勇气者号登陆火星)

(3)关注估测能力。就是估计、估算,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动态、故障的分析能力。(如考核学生对电路故障原因的分析等)

(5)关注科学方法。(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

(6)关注情景信息的问题。(如试卷上给幅图片等大量的情景信息,让你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和内容,提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等。)

(7)关注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探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上学期末试卷上的煮汤圆题,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就有不少答案,可达4-5个之多)

(8)新的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题型结构

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开放性的简答题和探究实验题等。我们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蒸发、液化问题、浮沉问题、杠杆问题、安全用电问题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方式。

(2)横向分类。根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A、直接叙述题;B、用公式方式等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C、需用图表帮助解答的问题题。

对于此类题目,要学生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另外,还要采取设置习题抓训练:

比如:采用纵向型练习题.这类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可设计为填空题,亦可作为选择题、计算题.通过这种练习题的训练,不仅能较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且能适应多种题型。

这里举一例以作说明:

(1)一段长为l个单位的导线,其电阻为R,将它对折后电阻为(1/4)R.

(2)若将两者串联在某一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Q1∶Q2=(4∶1).

(3)若将两者并联在某一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所做功之比为W1∶W2=(1∶4).

(4)若上题中R1上消耗的电能为100焦,则在R2上所产生的热量为(400焦或95.2卡)

(5)在(3)题中它们的电功率之比为多少?P1∶P2=

上述练习题已将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电热、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应用问题,都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便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

四、物理总复习提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

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等问题。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即由知识点到知识线到知识面到知识网络,在复习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动手动脑掌握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中考试卷中比重相当大。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实验考查是中考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做一做。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物理命题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强。

3.普遍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4.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

作业要有的放矢,尽量“少而精”,切忌题海战术。做一道落实一道,才能举一反三。习题过多,难免疲于应付,没有思考的余地,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特别要防止的是:课上复习不到位,课下大量做题目,做完不订正,做对做错不清楚。当然“少而精”也不是越少越好,原则是适量。“少而精”的本质是“精”,所谓“精”就是强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不宜随便找题目。

复习时,要大胆放弃一些旧、偏、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上选取那些有价值、有时代气息、利于落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新题,达到提高处理信息能力的目的。

对学生来说:

要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我们的时间安排是:

总复习分三轮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将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面;(7周)

第二阶段:分类复习,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信息材料和实验、作图、计算等知识板块,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3周)

第三阶段:中考新题型(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题型)专题复习;(2周)

第四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2周)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上旬到4月下旬,历时7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

第一阶段是全面复习,回归课本,知识点要再现一次,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以课本及《考试说明》为基本的复习材料,切记避免偏题、难题、怪题等题海战术,重视课文的重要叙述、例题的分析、各探究实验的基本作法、各图示的说明及练习题的解法等。

初中物理大致分为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以及信息材料等内容,怎样抓好基础训练呢?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基本公式的运用,这三大环节.

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根据《新课标》分单元。前7个单元为力学知识,接下来是光学和热学知识,各占2个单元,最后是电学知识,共4个单元。如果复习时按其次序逐章复习,学生事先知道了顺序,同时由于同一知识块的单元知识放在一起,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可以先讲一部分力学知识,插讲一个光学单元,再讲一部分电学知识,再插一个热学的单元。)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先抓重点再进行一般。(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

第一阶段一般用7周左右时间,第8周进入第二阶段复习

第二阶段是重点复习、专题讲解阶段,教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对照<新课标>、分析<中考说明>,总结出各部分知识点出题的形式,强化部分重点题型。如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是解决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能的关键,也是中考选择题将联系到的问题,可以做一个专题练习重点突破。电学中分析电路的变化是解决很多电学问题的第一步,而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问题,也要熟知电路的联接关系及电路的变化,可从几套模拟试题中多提炼一些电路变化问题,让学生反复熟悉,达到举一反三。

第二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下旬,即市模拟测试之前,为时4周。这4周以为单元专题进行复习,并穿插些历年的模拟卷题和中考新型题等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各单元都进行过一遍,但由于第一轮的历时较长,有些知识容易遗忘,或者说:还没有把知识连成网。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便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适应摸底测试题。因为摸底测试题难易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第二、第三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二轮。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下旬到6月20号左右,即中考之前,历时3周。这一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适应性模拟训练上,和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上。

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 篇4

中考日益临近,老师们忙着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为了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再提高的机会,能在中考中考出优秀的成绩,我们物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讨论后制定出以下总复习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九年级级一班、二班、三班、三个班共有学生128人,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20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凡事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方向,方向对头已是成功的一半。中考要考好,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是关键。我们认真总结了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得到以下结论:中考命题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以现行课本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依照这样的要求,方向明确了,心中有数了,老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1、教师教学成绩目标:

A等率超过15%,B等率超过35%。

2、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的知识进行解答相应的问题,为迎接初三的升中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根据新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初三升中考试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生如何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特别对于综合题型要加大训练量,使学生能在综合题目上得到突破。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根据中考命题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科的中考复习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3月初-----5月初)全面章节复习阶段,全面系统复习一遍,要求以课本为基础,重视课文重要描述。全面覆盖知识内容,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扫清知识障碍,打好基础。时间大概是6个星期左右。

第二阶段(时间:5月初质检考后—6月初)分块和专题复习阶段,分为力、电、热、光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对上一阶段的复习再次扫描。进行专题复习:作图、实验、计算、综合探究等。时间大概是4个星期左右。

第三阶段(时间:5月初质检考后—6月初)

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2个星期。

五、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材内容特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潜心挖掘教材内容,深入钻研教法,力争备好每一节课。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堂”。

2、复习的过程中,要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层次采取分层复习。第一阶段进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复习,第二阶段进行专题训练复习,第三阶段进行综合知识的复习,最后阶段进行研究查漏补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升中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3、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

4、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学困生加以学习。

5、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学困生。

6、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 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初三上物理期中考复习 篇5

物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2.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两质点在8s末相遇

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

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5.下列各力中,属于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

①拉力

②动力

③阻力

④压力

⑤弹力

⑥重力

⑦摩擦力

⑧支持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⑧ D.②③④⑤⑧

6.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7.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弹簧顶端,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弹簧重力)()

A.kmg

B.km

C.D.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10.A物体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B物体上升至最高点时,A物体正好落地,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B.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C.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H

D.A物体落地时速度小于v0

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AB位移中点速度为v3,AB时间中点速度为v4,全程平均速度为v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3<v2=v

1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定有v3>v4=v

512.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的重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3.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x1是1、3两点的距离,x3是4、6两点的距离,x2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x1、x2、x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 ______ .点5速度的表达式v3= ______ .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x1=4.00cm,x2=19.30cln,x3=8.72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cm,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_____ N/m,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_____ N/m,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5N,弹簧的伸长量是 ______ c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15.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F.求:

(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16.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试计算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是35m时,求下落时间是多少?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g=10m/s2)

17.在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 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起飞速度为50m/s.

求:

(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多少?(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多长?

18.酒后驾车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饮酒后会使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实施操作制动的时间)变长,造成反制距离(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大,假定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0.5s,饮酒人的反应时间为1.5s,试问:

(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几米?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多少时间?

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物理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A

4.D

5.C

6.D

7.C

8.A

9.AC

10.AB

11.BD

12.CD

13.;;9.72

14.250;250;2

15.解: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μN=0.5×10N=5N;

(1)当拉力为3N时,3N<5N,物体未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为8N时,8N>5N,物体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答:(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16.解: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t=4s

则落地时速度为:v=gt=10×4=40m/s

答:下落的时间是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40m/s.

17.解:(1)设飞机弹射获得的速度为v1,再加速到起飞的速度v2=50m/s,由:2as=v22-v12得:

解得:v1=10m/s

(2)设飞机从静止加速需要位移s2,才能起飞,由:2as1=v22 得:2×5×s1=2500 解得:s1=250m 答:(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10m/s;

(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250m.

18.解:(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多的时间为:t=1.5-0.5=1s

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的位移为△x=vt=30×1m=30m(2)汽车刹车的时间为t′=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总时间为t总=3.75+1.5=5.25s 答:(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30m;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5.25s

【解析】

1.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运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故A错误;

B、作息时间表的数字表示时刻.故B错误;

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不能说成位移就是路程,故C错误; D、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时刻是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作息时间表是指作息的时刻

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要注意生活中的时间与物理上的时间意义的不同

2.解:A、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A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8s末,A、B两质点位置不同,没有相遇,故B错误.

CD、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所以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关键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3.解:A、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

B、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故B正确;

C、瞬时速度的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弱相互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等效替代.对于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引入及内容,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需要掌握质点的意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4.解:A、B、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v声==;

故A错误,B错误;

C、D、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

-+△t0=(t2-t1+△t0)

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超声波在空中匀速传播,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求出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再求解物体的平均速度.

本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理解现代科技装置原理的能力.

5.解:拉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是按照效果分;

弹力、重力、摩擦力是按照力的性质分;

故选:C.

力的分类一般是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力的性质分,即按照力的形成的本质特性分;另一种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分.

力的命名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按性质命名,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另一类按效果命名,比如支持力、压力、动力和阻力等等.

6.解:A、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的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所以A错误,D正确;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和重力一定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所以B错误;

C、重心有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的位置,就在圆环的外面,所以C错误;

故选D.

7.解: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mg;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x=

故选C.

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本题是胡克定律的直接运用问题,记住公式即可,基础题.

8.解:A、对A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f=F,故A对C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正确;

B、对B受力分析,由于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故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D、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再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C压力、B对C压力,地面对C支持力,A对C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D也错误;

故选A.

对A受力分析,确定AC间摩擦力;对整体受力分析确定地面与C之间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确定BC间摩擦力情况.

本题关键是要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

9.解:A、设h3=h,则由v2=2gh,得:v=

.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

v1:v2:v3=::1,故A正确;

B、由t=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t1:t2:t3=:::1,故B错误;

C、D、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为:△t1=(-).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为:△t2=(-1),故△t1<△t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

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

10.解:CD、因为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相等,则A物体落地时速度与B物体上抛时初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v0,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A物体的下落高度相等,都等于H,故CD错误;

AB、设两物体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t,速度大小为v,由速度时间公式得,对于A物体有:v=gt,对于B物体有:v=v0-gt,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t=,则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v=,由速度位移公式得,=2gH,-v2=2gHB,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HB=,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故AB 正确.

故选:AB.

(1)根据两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时间相等可判断A物体落地时速度和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知道两物体相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即可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列方程求出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

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综合应用,关键抓住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11.解: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速度为:

时间中点速度为:

平均速度为:

不论匀加速直线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

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为匀加速直线;若为匀减速直线,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知道位移中点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中点速度大于时间中点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速度的表达式,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瞬时速度的大小.

12.解: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但性质不同,故A错误,D正确;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D.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受的重力,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向下的弹性形变引起的.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本题考查对压力与重力区别的理解.要知道弹力的产生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3.解:(1)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v2=;(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g=9.72m/s2

故答案为:;;9.72(1)点2是点1、3的中点时刻,其速度等于1、3点的平均速度,同理可求5点的速度;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g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质点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其平均速度,难度不大.

14.解: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c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250N/m.

当弹簧不受拉力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为250N/m.

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5N,弹簧的拉力为5N,则x′==

m=0.02m=2cm.

故答案为:250,250,2.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根据胡克定律F=kx求出劲度系数的大小,再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F=kx,知道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15.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出最大静摩擦力.根据水平拉力与最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计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解: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μN=0.5×10N=5N;

(1)当拉力为3N时,3N<5N,物体未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为8N时,8N>5N,物体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答:(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16.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列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解: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t=4s

则落地时速度为:v=gt=10×4=40m/s

答:下落的时间是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40m/s.

17.飞机在跑道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计算至少需要多大的初速度;(2)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跑道.

解:(1)设飞机弹射获得的速度为v1,再加速到起飞的速度v2=50m/s,由:2as=v22-v12得:

解得:v1=10m/s

(2)设飞机从静止加速需要位移s2,才能起飞,由:2as1=v22

得:2×5×s1=2500 解得:s1=250m 答:(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10m/s;

(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250m.

18.汽车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

【答案】

解:(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多的时间为:t=1.5-0.5=1s

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的位移为△x=vt=30×1m=30m

(2)汽车刹车的时间为t′=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总时间为t总=3.75+1.5=5.25s 答:(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30m;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5.25s 【解析】

中考复习技巧初三复习方法 篇6

一、分类训练法。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习的原则。复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理解为就是做习题,做习题是必要的,通过做习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由于语文知识的庞杂,各类习题放在一块训练耗时费力,效果不佳,可以采取分类训练的方法,同类的试题集中在一起,便于比较鉴别和记忆掌握。可分五类复习,一是语文的知识积累与运用;二是文言古诗词,重点是正确背写句子,掌握实词、虚词的意思;三是现代文阅读训练,要兼顾课内课外,注重整体把握;四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注意知识的综合和探究;五是作文训练,从复习过程角度应考虑文题、材料、构思、修改、成文等方面的训练;从复习内容角度,应考虑到对亲情类、友情类、吟咏类、畅想类、说明类、应用类7 方面的覆盖。

二、稳步推进法。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步地前进。可分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时间相对长一些,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第二轮采取综合复习法,有针对性地综合集中;第三轮采取筛网式复习,时间较短,主要是适应中考各种情况,做好心理调试。

三、模拟考试法。如果把模拟考试也作为一种复习方法,那模拟考试法就是复习方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对做题速度、时间的把握能力,试题的解题方法的领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四、题海拾贝法。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可以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进行训练,比如: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知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语病修改等。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起到较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查漏补缺,弥补了不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招试题,可以明确中招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招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招考试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文林撷英法。从课本中选取一些重点课文,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背诵,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以及学习重点;每周从课外至少选一篇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六、忙里偷闲法。有人说,忙里偷闲是一种快乐,不错的,在紧张的迎考复习中,偶尔抽出一点时间休闲一会儿,放松一下,可以脱去一身的疲劳,身心轻爽。有时,当师生都有些劳累的时候,利用课堂上十几分钟、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幽默幽默,唱唱歌,表表演,听听泌人心脾的音乐等来放松紧张的神经;课下,聊聊天,打打球,赛赛跑来减缓学习压力。

初三中考复习建议 篇7

阅读和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又相对难把握。考生在这一阶段可把精力重点放在这两部分上。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考生要找出解题“捷径”,抓住文章关键词,整体驾驭文章内容,透过表面字义抓住本质,用精练语言表达。考生还要多请教老师,掌握一些有用的解题经验。复习文言文阅读的要点重在语感。考生要抽出时间,把6册书中所有文言文都过一遍,对重点课文里的关键词句,要做到明其意、能运用。

每位考生一定要练习写1至2篇作文,体裁最好以记叙文为主,中间夹杂议论、抒情。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对材料的阅读,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都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表达清晰,还可适当写出个性特色。考生还要研究一下近几年中考作文的题材和部分优秀范文等。如,背诵1至2篇的优秀范文,考试时能有选择地运用。

初三中考作文复习1 篇8

范文展示——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写在前面的话:

其实这类作文对于同学们来说一点都不难,拿高分也简单。最需要同学们做的是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身边的人事物,并能有所感想。其实做个感性的人,更容易写作,当然该理性的时候肯定要理性,对吧?这类作文需要把你看到的东西感性化,把内心的想法通过最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还是老话,“细节”决定“成败”,题目中也出现了“再小”,其实也就是“细节”,即使是微乎极微的细节,如果你发现了,把它化为“支持的力量”,这就是你作文成功的证券之一了。

“点亮天空,照亮希望,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这是农夫山泉的一句公益广告词,我想把它拿来用在我们的环保行动上,也很恰当。很多人觉得环保是政府的事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是工业、科技的发展制造了污染,是别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了环境。

其实,每一个人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对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再小的行动,也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再微弱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有人计算过,如果每个拥有手机的人能及时拔下手机的充电气,全国一年可以关闭200座百万千瓦的发电厂。如果拥有汽车的市民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年就可以减少排放污染物3.7万吨,减少3%的污染气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要认为你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身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那么全世界那么多人加起来,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爱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意识,更是一种道德意识。多用节能灯,少用含磷洗涤剂;每月少开一次车,少买一件衣服,不让水空流„„这是我们都能做到的小事,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节约节俭的意识和习惯。

“摇摇纸扇,活活筋骨,歇歇空调,省省能源。”天渐渐地热起来了,如果这个夏天,你能少开一次空调,少用一次电扇,对于节约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一些细枝末节行为,也能体现出朴素的节约理念,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品德。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有限的资源,爱护我们的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秀美!

Fighting

当一个人感到困惑、迷惘的时候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一个人走向成功、希望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支持。是的,别人的支持会带给你前进的方向,有时支持会轰轰烈烈,有时只藏于不经意之间,对于我而言,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一个手势

早上起床后,整理整理书包,由于今天要参加中考了,东西一定要检查是否完备,在我拉上书包拉链的时候,听到对面房间的门突然打开,还伴随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女儿呢,还没有走吧!”是爸爸醒了,他紧张地问着妈妈。突然,他看到我了,一下子变得像个小孩,好像找到了丢失的玩具,兴奋地站在原地,伸出一个大拇指对着我说:“女儿是最棒的!”我知道他是在给我加油打气,本来还想酷酷地回应他一句,可是这回感觉不一样了,这是父亲对我的支持。直到我跟父母告别,下楼的时候一看,爸爸妈妈俩都挤在门中伸出了四个大拇指给我。

我笑了笑,带着这两份小小的支持出发了„„

一句话

到达学校,趁考试前的几十分钟再看看书,全班每一个人都在认真地读书,老师则在逐个发准考证,不久,老师就到了我的位置旁边,她一边叮嘱我别把准考证弄丢了,一边小心翼翼地交给我,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要加油啊!考试的时候仔细些。”感谢老师的支持,我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中,我想我会尽力考出好成绩的。

一个微笑

时间到了,考生开始各自走向自己的考场,同班的同学们走在一块儿,我们互相打气,怀着平静而又紧张的心去面对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不同的楼梯口总会有几个人要说再见,现在就要到达我所在的试场了,紧张不安开始萦绕我,好朋友突然给我一个微笑,突然间心中的不安顿时被化解,一丝清凉的泉水涌进心头,让我的心平静下来,那时同学微笑的力量给了我支持。来不及惊叹它的力量,我也要真心地给予她祝福与支持,所以我也笑了,送给那个给了我微笑的人,希望这也能带给她支持。

一个手势,一句话,一个微笑,它们的力量似乎很微小,但是它们同样会给人巨大的支持,这给人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记住,给别人支持吧,再小的力量也值得!

老师评语:

读此文,感觉最大的优点有两个,一是紧扣题意,中心突出。作者通过开头的排比句,以及“有时只藏于不经意之间,对于我而言,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这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突出了题目中关键词“再小”“支持”。选材也只是从早晨家里出发到进入考场这一时间段里自己用心体会到的“再小的力量”三个小片断,朴实的字里行间处处传达出作者内心所能感受到的强大“支持”。

二是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细腻。“一个手势,一句话,一个微笑”,这样不显眼的细节,从父母、老师、同学中传递给作者最强大的支持力与量,这股力量是亲情中爱的滋润,是老师叮嘱的关心,是同学间友谊的传递。这些细节,增强了文章的动情点。例如文中写到“爸爸妈妈俩都挤在门中伸出了四个大拇指给我”,从“挤”“伸”这一细节,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作者从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支持中感悟到自信、支持、鼓励。考场作文,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润色文章,因此紧扣主题,突出中心,选材典型是得好分数的一个关键。

我来评:

想打倒一个中国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打倒他身后的十三亿炎黄子孙。——题记

1.27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南方的雪,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如此的阴柔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它霸道的一面。在国人殷切期盼的2008到来之际,南方的雪砸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便是无休止的低温,冻雨,混乱,滞留乃至死亡霎那间纷至沓来。冰,封住了国人的节日的热情,雪,堵住了炎黄子孙回家的路程,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封住了裹住了人们的笑颜。

但,中华民族是不会屈服于大自然的淫威的,我们看到,我们的总理焦急的神情,看到政府沉着的调控,新年之际天南海北游子欢聚的笑声,是除夕夜温馨的钟声!我们没有理由畏惧,你看,马路边,小区里,学校旁到处是除雪的人,从白发苍苍的大爷,到稚气未脱的儿童,哪里有雪,哪里就有人除雪!凝聚着心意的一锹锹雪,虽然微不足道,但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5.12 国殇

神州恸哭,山河改容。汶川地震数十秒时间,整个川北一片狼藉,中国震惊,世界震惊!痛苦烙进灾区人们心中,也烙进了全体中华儿女心中。但中国人用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党和政府充当了天使的角色,在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又一个伤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助,他们知道: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废墟中生命在竭力等待,废墟外人们在努力救援。全国各地从中央机关领导到幼儿园小朋友,炎黄子孙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块块硬币,一瓶瓶矿泉水,潮水般涌向灾区!十三亿人的力量让8级地震汗颜!

我在中心广场看到一位衫褴褛的老人把一元硬币投进了捐款箱。

8.8 百年奥运

温总理的“多难兴邦”使炎黄子孙空前团结,而集结在五环旗下十三亿力量,必将使北京奥运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

评语:

谁说当代中学生只知道歌星球星,耐克乔丹?时尚上他们也在关心国事天下事,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小作者身在课堂,心系天下苍生。围绕一个“小”,字,从“1.27”的雪灾到“5.12”大地震,都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在十三亿炎黄子孙前,南方没垮,汶川不哭,以为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不是什么大困难,马路边小学生的一锹雪,广场上乞丐的一元钱„„所以,中国永远不会垮!一个初中学生能有如此视野,是我们给予它一类卷高分的理由,由于是在考场上,如果该考试有足够的时间加于修改,本文甚至是有机会得满分的!我来评:

(三)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叮当”,我被抛进了一只破碗里,这是哪儿,我望着四周瓷壁与一点儿空间,没有了头绪。不一会儿,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乞丐,他望着我,露出黑黑的牙齿,看着他破烂的衣服,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只是一元钱,我被主人施舍给了这位老乞丐了,心里好悲伤啊。

“咦”,碗被拿起来了,这是去哪儿,我看着老乞丐冲着我微笑,他急冲冲地,我满脑子疑惑。但顾不了多想,我们马上来到了一个红箱子前,老人握着我,从指尖的缝隙,我看见了“捐

款箱”三个字,带着老人手中的余温,我被又一次抛开了。

眼前一片黑暗,箱子外传来了一阵声音:“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整个汶川县变成了一座废墟,消息传来,我们红十字会马上筹集捐款,在此,我代表灾区人民感谢大家的帮助,尤其是这位老大爷,虽然只是一元钱,但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谢谢你!”

我明白了什么:原来我将要成为善款了,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眼前,是一张又一张家族前辈,50元、100元,哇,在这里,我可还算小辈呢!50元说话了:“你好,一元小辈,你也是去四川灾区的吗?你能做什么呢?”“是啊,我只是一元钱,我能做什么呢?”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阵发慌,“对了,不是说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吗?我可以喝大家一起努力呀!”我又重拾信心。箱子一点点塞满了,听大家说,我们快离开了,好兴奋啊!

果然,第二天清晨,我被交到了一位老婆婆的手上,她笑得好灿烂呀,她紧紧握着我,去小铺换回了一捆菜,虽然相处不久,但此刻,我却有一种成就感,我的身体温暖起来了。我躺在一堆钱币中间,谁也不会知道,一元钱也会帮助到一个人,但我知道。

后记:一颗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可以汇成爱的海洋,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伸出手吧!

评语:

小作者能以独到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并组织信息,向我们展示了“一元钱”的奇妙旅程,通过“一元钱”的遭遇,让我们见证了爱心的传递。本文的亮点有两个:一是拟人化的构思;二是风趣幽默、传神生动的文笔,足以显示小作者开朗乐观的心态和一颗会感恩的心,这种心态是当今青少年最值得称道的、可贵的。当然,由于时间紧张,文章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小瑕疵,结尾处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口号式的呼喊,没有回味的余地。

我来评:

(四)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我,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爱。

——题记

在你难过无助时,送来一脸微笑是一种支持;在你欢乐喜悦时,一同与你分享是一种支持;在你孤单寂寞时,送来一句安慰的话是一种支持。支持是种美丽的爱,它的种子播散在大地的每个角落。为爱,我们支持;为生活,我们感受;为生命,我们祈祷。

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做到了,我们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爱支持了他们。虽然这种支持渺小无比,但中国13亿人口的力量聚集起来,却是广大无比。就像一一棵草他是渺小的,但很多草聚集杂一起就能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草原。地震是中国人民的灾难。当一个个生命静静的躺在云海里入睡时,他们的亲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击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那个美丽的山村在那一瞬间消失,他们与他们爱的港湾从此永别。我们永远都体会不了他们的痛苦,我们能做的只是为他们深深的哀悼和祈祷。虽然这种爱和力量微不足道,但这也是一种支持。当一辆辆车进入汶川,一个个志愿者进入汶川,他们完全把生命抛在脑后,考虑的只是人民的痛苦。我相信,四川人民有了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将不再痛苦与孤独。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起潮时,一条条小鱼儿被带到了沙滩上,它们无法进入大海绝望着扭着身子,一个小男孩用细嫩的手捡起一条条小鱼用力的扔向大海,一个老人问:“你这样

做有什么用呢?谁会在乎呢?”小男孩说:“这条鱼在乎,这条鱼也在乎,这条„„”不错的,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对小男孩说是微不足道,但对鱼儿来说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的开始。我们要用爱面对生活、面对生命。

评语:

习作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摄人心魄的所谓典型事例;单从文学性而论,算不得一篇令人怦然心动或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然而小作者却能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起,信手拈来无雕凿之痕迹,用“微笑”、“安慰”这些生活中的“细节”,真实而又确切的诠释了文题中的“力量”之“小”和对“难过无助”、“孤单寂寞”的支持。文字平淡却情感诚挚,事例平常却切中题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小作者由“小”及“大”,由身边事向民族灾过渡,虽只有“一辆辆车进入汶川,一个个志愿者进入汶川„„”寥寥数语,但“文为合时而著”之特点已了然于篇。更为可喜的是,小作者用“小男孩将搁浅在沙滩上的鱼儿扔向大海”一事来结束全文,给人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美感,同时用“对小男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鱼儿来说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的开始。”这一点睛之笔再次点题,一石二鸟,尽得为文之妙。我来评:

(五)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支持,是满天的繁星,再小,也能打破黑夜;

支持,是满地的嫩芽,再小,也能抹出绿意;

支持,是满园的雏菊,再小,也能迎来春天!

当支持间歇再起床后的十分钟里,忽然觉得那些小小的力量正画着无数的叹号,支持着我—— 6月15日,6点30奋,我,睁开双眼。

十分钟后,餐桌。硕大的餐桌只有一个小小的我。突然发现,今天还多了一个小小的它——奶奶煮好的鸡蛋!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个小小的鸡蛋正画出无数的叹号,支持着我„„ 十分钟后,家门。转身回眸之际,突然发现,邻居的小孩趴上窗台,向我比划着“V”!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个小小的“V”形手势正画出无数叹号,支持着我„„

十分钟后,公车。离车站还有10米,公车却已准备启动,心想着又要等下一班的不幸,突然发现司机正向我招手,哪扇车门又一次打开!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扇小小的车门正画出无数叹号,支持着我„„

十分钟后,教室。桌上早已放上了那支考试专用笔,这是昨天我托同桌买的。光盈的笔芯,浅蓝!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支小小的笔正画出无数叹号,支持着我„„

十分钟后,走廊。语文老师含笑走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句“加油!”仿佛一串滚落的音符,如此美妙!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句小小的加油正画出无数叹号,支持着我„„ 十分钟后,试场。我拿出那支最爱的彩笔。在手心上画了一个笑脸,一个自信而灿烂的笑脸!

于是,微笑。忽然发现,那个小小的笑脸正画出无数叹号,支持着我„„

一个鸡蛋,一个手势,一份等待,一份帮助,一句加油,一个笑脸。

忽然发现,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评语:

作为考场限时之作,此文当属上乘。文章有“三亮”。

在批阅着众多写汶川地震题材的文章时,突然出现这样生活味浓浓的题材,不觉心中欣喜,所选取的材料都是小小的支持,此乃选材扣题之亮。开头三组句子,营造有关支持的诗意氛围,文章主题部分则以“十分钟后”组成排比,构成生活中因小小的支持而具有的诗意。此乃构思之亮。语言简单,干净,透出一种清新和韵律。更可贵的是作者能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温暖,这样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最大的亮点。

我来评:

(六)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满地的阳光

阳光依然灼人,走在路上,盯着树下的光斑,我看见它们在跳舞,我的眼睛不禁变得亮晶晶的。

在这个阳光肆虐的时节里,我开始了新的飞翔,但总是那么不近人意。蔚蓝的天空不仅变得灰蒙蒙了。我的翅膀承受着太重的负荷,稚嫩的心灵根本装不下那么多。

我,想要放弃,抛开那张张圈满叉叉的试卷。唉,那碎了一地的阳光!

妈妈推开门,递上一杯水,然后面带微笑地抚摸着我的头,又转身离去。

水,只有少少的几口。

抚摸,只有轻轻的几下。

微笑,只有浅浅的几次。

这些,又让我重拾信心。准备新的飞翔。

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开落的花儿

快了,快了,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快要到了。我也只能在题海中遨游,拼命地,却又那么漫不经心。我好担心万一在途中淹死了怎么办?因为,我感觉到严重缺氧。

我好怕,好怕,害怕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被淘汰。

一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我,那是一双沾满粉笔灰的双手。老师,轻轻地拍打我的肩膀,又紧紧地握住了我的双手:

“没事的,大家都会取得好结果的。”

话语,只有朴素的几句。

紧握,只有短短的几秒。

拍打,只有轻轻的几下。

这些,让我心中的花儿重新绽放。

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老师评语:

上一篇: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下一篇:创业园调研报告修改后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