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2024-05-17

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2、3 教学难点:

1、3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提纲(预习课)

一、激趣引入、释课题。讲解蝉的生长变化过程,怎样蜕皮引出成语“金蝉脱壳”,让学生说说“金蝉脱壳”的意思(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同学们想看看蝉脱壳的奇特情景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梳理学习提纲。学习本文,你认为应该掌握些什么?

1、借助工具书学习9个生字,要会读会写、能找出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或同音字组词。

2、读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要求会写,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意思,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几个自然段?那几个段具体讲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讲什么?

4、读文1、2段思考: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5、读4自然段思考:金蝉是怎样一步步脱壳的?脱壳时颜色有什么变化?最有趣的是什么情景?描述一下蝉尾出壳的情景。

6、读5自然段思考:蝉刚出壳以后翅膀有什么变化?颜色有什么变化?触角有什么变化?

7、你觉得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吗?奇特体现在哪里?

8、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齐读学习提纲,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预习。

四、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讨论解决。

五、小组代表提出疑问,到其他组请求帮助解决。

六、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课堂流程(展示课)

一、导入: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领略了金蝉脱壳的奇特情景,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

二、生1组织展示字词学习。

1、读生字组词,说说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或同音字。

2、齐读词语,把你弄懂的重点词说给同学们听听(从词义、近义词、反义词几方面去说)。

3、课文中有一些字很容易读错,把你认为应该特别注意的字告诉大家。金蝉脱壳(qiào)

露出(lòu)

有趣(qù)

颤动(dòng)....

三、生2组织分析结构。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那几个段具体讲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讲什么?

四、生3组织分析课文。

1、读文1、2段思考: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2、读4自然段思考:金蝉是怎样一步步脱壳的?脱壳时颜色有什么变化?最有趣的是什么情景?描述一下蝉尾出壳的情景。

3、读5自然段思考:蝉刚出壳以后翅膀有什么变化?颜色有什么变化?触角有什么变化?

4、你觉得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吗?奇特体现在哪里?

五、生4组织总结

1、你认为本文应用那种感情朗读?(喜爱、好奇、奇特、赞美)试着用这种感情朗读全文。

2、本文记叙了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教师小结评价。

作业设计(反馈课)

一、辨字组词。

籽()柿()搜()颜()椒()配()协()仔()市()馊()彦()叔()酉()胁()扒()恢()趴()灰()

二、听写词语。

搜索

枝丫

配合 协调

恢复

抽搐

枝繁叶茂

依依不舍

五彩缤纷

聚精会神

金蝉脱壳

夜幕降临

三、照样子写词语,写得越多越好。轻手轻脚(ABAC式):

依依不舍(AABC式):

五彩缤纷(含数字):

聚精会神(表示精神集中):

四、理解填空。“金蝉脱壳”原本指,后来比喻

。金蝉脱壳的顺序是背、()、()、尾,脱壳时颜色变化是先是(),一会儿变成了(),最有趣的是()情景。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变化依次是灰白色、由浅而深、()、()。

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篇2

【关键词】导语 导学 导读课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总存在着这样一些困惑,例如:拿过一篇课文,不知从哪里开始运作?到底讲些什么?该怎么讲?哪些是重点?理不清头绪,找不到落脚点。在自己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走不出“理还乱”的盲区。

一、现状分析——忽视未开发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的编排,单元围绕主题选编了一些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的课文,而且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时直接上课,单元的导语或者被忽视,或者是做轻描淡写的处理。我们经常可见的是精彩的单课设计,却几乎从没听到过以单元导语为内容的课。

(一)单元导语视而不见。

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只局限于对单篇课文的学习,单元课文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联系,都处于孤立状态。拿到一个新单元,我们很多老师既不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抓住单元导语来备课,也不带领学生学习它,单元学习目标不明确,上到哪,说到哪,教学没有主题性、连贯性。

(二)单元导语一掠而过。

每个单元的导语中,不仅提示了学习内容,点明了专题,而且还布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中,也有老师在学习单元课文伊始领着学生读一读导语,但都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没有充分利用它。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上)“我爱阅读”这个单元前,请学生快速浏览单元导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然后通览整个单元,说说围绕这个主题都有哪几篇课文?之后就齐读一遍开始赶课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提起又放下了。

二、深度分析——有利于教学

解读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每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主题——月是故乡明。后面的课文、语文园地等都围绕这一专题来安排。这样的编排体系,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所以,如果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上好单元导读课,就会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利于教师做好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设想为什么不把这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之高效省时,更加细致,使学生跳出琐碎与无奈呢?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想效率高,应该抓“块”,而不是抓“点”。 所谓的“点”就是单独的一篇文章,孤立主题与其他资源。而所谓的“块”就是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课文及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始终都不要脱离单元主题单元教学。

(二)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单元导语中,不但明确指出了单元的主题,而且还设计了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导语时,应让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同时提醒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去理解文章,感悟文章。

三、深入研读——聚点显成效

单元导读课不是为了那几句导语而上的一节课。而是站在一个高处,鸟瞰一篇篇课文时,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逐步落实。而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不再是零散的单调音符,而是整体的交响轰鸣;学习不再是枯燥寂寞,而是变成趣味而灵动的了。可见,如何有效而有度地学习单元导读,直接关系到整组课文学习的实效。因此,在五年级语文单元整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单元导读策略的探索。

(一)紧扣单元主题设置恰当的导读目标。

单元主题犹如一根红线,它贯穿着单元教学的始终,尤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和单元整理课上。它是教师进行单元教学的隐形抓手。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围绕这个主题本单元共选取了四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本单元教学目标除认写生字、理解积累词语、感情朗读及背诵以外,还要体会课文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渗透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据此,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可这样制定本节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父母之爱”,并能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加大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底蕴,营造情感氛围,为深入感悟单元主题奠定基础。

2. 知道抓住主题进行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习紧扣主题思考质疑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意;初步阅读其中感兴趣的文章,运用“重点词句+课文内容+单元主题”的方法,进行感知性阅读,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二)要导之有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能否达成目标,还在于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

1. 在备课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2)指导、渗透本单元的基本学习方法——怎么学;(3)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喜欢学;(4)提供阅读链接——拓展学; (5)关注读写的结合点——准备写。

2. 应根据教材主题、具体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读课。如:(1)情趣导读。此类导读课应以情趣为主要手段,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热情。如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父母之爱”,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2)质疑导读。此类导读课以质疑为单元导入主线,带着提问题的想法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激活了学生思维,使之产生探究欲望。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从《钓鱼的启示》到《珍珠鸟》,每一课都牵动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所以这个单元就适合用质疑的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3)活动导读。此类导读课,根据儿童喜欢的游戏和活动的特点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情趣,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因此在设计导读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孩子们来了个“虚拟旅行”,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单元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使学生对单元的学习产生一种箭在弦上、整装待发之感,那么就达到了课内外阅读的优化整合、读和写优化整合的目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单元“整组” “体验”学习[J]. 小学教学参考,2008(12).

[2]张占国,李素环. 漫话单元整组主题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9).

[3]张顺涛.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5).

五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境;《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材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知识体系: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共安排了四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其中前两篇为精讲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歌,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抗日英雄的事迹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另外,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极富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字里行间饱含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但是离学生生活较远,含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知识。阅读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进行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4、领悟课文的写作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本单元的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材重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难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课时安排:约10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 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最后的一分钟》 1课时 《难忘的一课》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21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雨果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学习以下词语。瑰宝灰烬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诗情画意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教师介绍圆明园。

(四)提炼内容,理清脉络

朗读2-4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

布局建筑文物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整体回顾

1.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2.回顾文章结构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3.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4.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5.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6.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7.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三)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例: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绿孔雀;有的猴子,也有的狮子。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也有;有,也有。2.划出表现侵略者丑恶嘴脸的动词,并说说你的体会。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把“闯进”改成“走进”行不行?为什么?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用了大半的篇幅去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1.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法国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五)布置作业

1、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2狼牙山五壮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跳崖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2.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会读词语。2.词语理解。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本文指狼牙山五壮士打日军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文中指狼牙山五壮士无所畏惧地跳下了悬崖。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本文形容山路上的尸体乱七八糟。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本文中之狼牙上五壮士处于有利的地位攻打日军。

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文中指狼牙上五壮士的喊声很大。气壮山河:勇敢有气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文中指狼牙山五壮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3)形容气概像高大山河那样雄伟豪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四)提炼内容,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接受任——(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课文是根据什么顺序叙述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你认为课文哪几部分,详细地描写了五壮士的壮烈行为呢? 7 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整体回顾

1.读词语。

2.课文是根据什么顺序叙述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课文2—9自然段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进行圈画批注,谈谈你的体会。

2.默读课文思考:(1)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

4.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5.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6.学习第四部分:顶峰歼敌

(1)自由读第四段,边读边想象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7.学习第五段:英勇跳崖

(1)请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第五段。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我想读完后会有哪些词跳入你的脑海里?(3)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三)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同学们,假如现在你有幸见到葛振林、宋学义两位壮士,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2.狼牙山五壮士的写作方法(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具体写。

(4)有多个人物一起的场面描写时既突出点的(重点人物)的描写,又顾及面(其他人物)的描写。

(四)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 9 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语句作答)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2.阅读关于抗日战争英雄事迹的书籍或电影。

(六)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英 引上绝路 勇 痛击敌人 跳 接受任务 崖

教学反思:

23难忘的一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2.观察中国地图,指出台湾岛的位置。3.播放台湾岛照片。4.了解台湾岛的历史。

(二)检查预习,粗知大意

1.会读以下词语。停泊闽南真挚崇高 敬意统治准许浓厚 诸葛亮

2.词语理解。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闽,福建省的简称。

国语: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这里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以后台湾被收复。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3)形容气概像高大山河那样雄伟豪迈。()

(三)自主赏读,学法实践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请用波浪线画出来。3.想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4.听读课文初识文意

5.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6.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提升,拓展阅读

1.读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介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的民族精神——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反思:

24最后一分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介绍邓小平。

2.介绍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过程。

(二)检查预习,粗知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默读诗歌,想想这首诗有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意思,把不懂的诗句画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4.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5.理解词语。叩问硝烟脊梁骨髓 6.总结小节大意。

(三)自主赏读,学法实践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 14 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3.诗中说“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指的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拓展阅读

1.图片欣赏香港的美丽风景。2.阅读《少年强则中国强》。

故今日兴国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朗读《七子之歌——台湾》。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liú)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yīn)氲(y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chì)血点染(rǎn)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cì)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五)板书设计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愿

喜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七

一、学习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难点:读后感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课前准备: 1.习作例文。

2.学生准备读后感例文。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五、附,读后感

例文一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例文二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闯入北京,他们把东西统统掠走,重的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割让“香港、澳门”;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人民软弱无能,才使我国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建筑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 17 烬!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八年间,他们对中国人犯下了无以计数的罪行——“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八年间,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成坚不可催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终于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民族振兴,才不会遭受外来的侵略。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创伤只会痛苦一时,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施以兽行,这是作为中国子民一辈子的耻辱!!我伤痛啊!中国人是那样的软弱,任由那些可恶的强盗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却无动于衷,令人伤痛!令人气愤!

黑暗终于过去了,迎来了灿烂的光明。这一缕缕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难忘97香港回归;难忘2003年成功加入世贸;难忘2005年“神六”飞天„„今天的中国已插上腾飞的翅膀,正向着2008年飞进。五“福娃”正高唱祝福之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

同学们,作为世界上最坚忍族的一员,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让我们时刻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中国人民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五、板书设计: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七

一、学习目标:

1、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4、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要在学生交流搜集、整理资料方法过程中随机训练和规范语言,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三、课前准备:

1、查阅学生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建议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便展示。

3、制作随堂课件。

四、课时划分: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一次次被强烈地撞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至今隐隐作痛;“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饱含深情的语句将我们的双眸润湿。

祖国曾经的屈辱,中国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同学们搜集了并条理清晰地整理在了资料积累本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从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切入话题,肯定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加激发学生交流资料的兴趣。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⑴搜集资料的途径。

⑵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⑶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

⑷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交流资料前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了参考,使学生的交流目的明确,指向清晰,不至于“一盘散沙”。

三、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

资料积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交流平台是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宽松而愉悦的氛围使其畅所欲言,不仅让学生习得了搜集、运用资料的方法而且提升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鼓励搜集资料

同学们,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同学们在课堂交流、习作、口语交际、其它学科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应恰当运用所搜集的资料。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日积月累的中16个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边读边巡视、纠正:“同仇敌忾”中“忾”的音为“kài”意思是“愤恨”;“大义凛然”“凛”的音为“lǐn”不是“lǐng”;“披荆斩棘”中“荆”的音为“jīng”不是“jīn”。

3、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成语的大致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提倡学生利用工具书。

4、根据自己的感悟,再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自己的感觉。

从自由诵读,读对成语,到尝试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再读成语都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感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作用。

二、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英雄的风度与气魄。

3、开火车读。

4、激励背诵:

⑴按文中的编排顺序背诵。

⑵分类背诵:教师提示:有表示发愤图强的,如: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任重道远、再接再厉。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披荆斩棘。有表示英雄气概的,如: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5、小组赛背,评出优秀小组。

三、交流课外成语,拓展积累

1、鼓励学生读出搜集的成语:预设:一马当先一身正气万夫不当无所畏惧 22 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

2、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提供的成语,提倡其他同学积累。

3、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的成语。描写英雄人物成语的搜集与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他们对英雄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四、尝试运用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我们不仅要会背、会写,也要会用,请同学们用上书上或者你课外积累中的几个成语写一段话。

积累是运用的基础,为运用服务,利用已积累并感悟的成语进行写话训练。实现了课程总目标中的建议──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展示台:

一、(收集英雄人物)参观烈士陵园

1、带领学生走入陵园,通过扫墓、敬献鲜花、默哀、读碑文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活动。再次让他们感觉到革命先烈的事迹并不遥远,就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得了今天平安而幸福的生活。

2、写一写参观烈士陵园的感受:

(文体不限,可以是散文、诗歌等。)

二、收集抗日老英雄讲战争时期的故事

老英雄讲完话可组织学生与之交流。

战争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请抗日老战士讲故事,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不满,向往和平的感情。

三、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举办展览

1、整理、提炼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真实。

2、展示作品,同学评议出“最佳设计奖”。

展览的举办,手抄报的制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且更加关注学生获得收获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篇4

一、图片导诗,创设情境

1、播放图片,展现小诗幽静、美妙的意境。

2、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小诗,师范读。

3、你也借助拼音放声读一读!

4、要想把诗读得更好,首先要和这些汉字交上朋友。

二、联系生活,认读生字

1、屏显:亭 停 闻 鸣 耳 深 但 侧(带拼音)

这些生字,你曾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指名交流

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真了不起!

2、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有哪些方法?(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放声读读这些字,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

交流重点:耳、深、侧

领读,齐读

4、把拼音帽子摘去还会读吗?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要怎样学习汉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一)仔细观察课文纸左边的图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1、(欣赏亭子的图片)说说亭子的样子。

亭子上面有顶,有屋檐,下面有柱子

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变,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

一起伸手跟老师写写“亭”

(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

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一起读准它的音。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知道那些象形字?

2、(演示课件)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

(人来到了亭子边)人到亭子边干吗?(看到亭子想进去坐坐,休息休息)

说的真好,人看到亭子就停下来(出示“停”)看看这亭子造得真漂亮。出示“停”字。

(1)指名读,注意纠正后鼻音。

“停”和“亭”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2)、再次指名读“亭”和“停”,并分别组词。

(3)、象“停”这样看字就能知道意思了。古代人真是聪明啊!

(4)除了“停下来、停住”,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

3、出示投影片:人在门中听

(1)、那么这幅图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一个人在听)

他在哪里听?(在门里听)

你觉得他在听什么?(在听鸟叫声,在听人说话,在听歌声……在听声音)

他是怎么听的?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尽量照顾全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出示生字卡片“闻”(范写)这是古时候的门,小朋友把耳朵贴在门边,门的样子变成门这个字,耳朵的样子变成了──耳。门耳合起来就是──闻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门里听声音)

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汉字的一大奥妙!

指名拼读生字卡片。“闻”是前鼻音,注意纠正。

齐读生字卡片,抽读。

(3)指名用“闻”组词 4、出示投影片:鸟鸣图

(1)、这是什么?(鸟)一只什么样的鸟?(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它会怎样叫?

(2)、出示生字卡片“鸟”和“鸣”。

把这两个字和图对应起来,我请同学来连线。

指名学生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连?(“鸟”字和鸟站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

(“鸣”字就是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

“鸣”字也是表示叫的意思,出示“鸣”。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知道那些象形字?像“闻、鸣”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三)小结方法:小朋友看图识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真会学习!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1、小诗去掉拼音,练习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读小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听到鸟叫了,怎么还安静呢?

理解: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3、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鸣清脆悦耳,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

多种形式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树林的幽静和鸟鸣的动听。

五、指导书写,描仿入体

1、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结构,口稍扁,秃宝盖宽一些,压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门字框竖要直,耳字长横与门字框之间要留缝隙。

3、老师范写

4、回忆写字要点,学生描写

5、教师巡视,辅导点评

六、布置作业: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节课学习的五个生字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记下来,下节课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识 字7

亭 闻

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篇5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认读字;灵活的运用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复习重难点:

掌握生字;积累词句,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自由复习、合作复习、练习。课前准备、测试题 教学过程

导入:看我请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叫聪聪。他可聪明了。听说我们要复习第7单元,他就跑来了和我们一起进行复习,你们高兴吗?他还给我们设立了知识关,让我们一起知识闯关。闯关成功的会得到聪聪奖章。都谁有信心得到奖章。知识关共4 关,第一关:字关。第二关:词关。第三关:句管。第四关:段关。复习:

1、大家快看,第一关:

聪聪说:让我们一起闯关吧。请看第一关字关

下面字,是什么偏旁部首,跟什么有关?你还知道那些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吗? 被 衣字旁,跟衣服有关系。被子的被跟衣服有关系。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如: 示字旁:社、礼、祥、祖、视、祸、祈、福 衣字旁:补、被、初、袄、衬、衫、袜、裤 领

页字旁,跟头有关系。领子的领,领导的领都跟头有关系。页字旁的字:顶、项、颈、须、等

2、都谁闯关成功了。好我们一起来到第二关:词关

我们做了一篇小卷子,形近字,同音字,加换偏旁的卷子。通过做练习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组词我们还没有过关。今天我们就一起闯关。(1)出示:组词。(2)词语搭配

千奇百怪的()奇妙的()爱护()优秀的()千姿百态的()奇怪的()保护()悦耳的()聪聪说:“你们说得真好,顺利地闯过第二关。我们齐努力来闯第三关” 第三关:句关

1、保护 爱护

(1、)()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2)、同学之间要互相(),互相帮助。

2、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小学生造的句子真是()呀!秋天()的菊花美丽极了!

3、连词组句

我给你几个词能给他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吗? 小利 去 看雪 郊外 小明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 今天下午 放学 王老师 到 家 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句子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美了!丽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聪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学习的知识真的很好,而其解决问题有方法。太棒了!我们又闯过了一关。最后一关我们有信心吗?” 第四关:段关 读文章解决问题。它们怎么睡觉

你知道它们怎样睡觉吗?

有的鸟睡觉的时候,用爪紧紧地抓住树枝。尽管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它也掉不下来。狗睡觉时,它们的耳朵挨着地,只要有一点儿动静,马上就能醒来。马常常站着睡觉,可是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累。

蝙蝠睡觉的样子最奇特。它们头朝下,脚朝上,把自己吊起来。这恐怕是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动物睡觉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呀!

1、短文有()个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2、写了()种动物睡觉的姿势?用直线画出他们的名字。

3、用曲线画出你喜欢哪种小动物睡觉的姿势。

4、动物就这四种睡觉的姿势?你能写一两种其它动物睡觉的姿势吗 师问:这样的题我们分几步做。

一读文。二读问题。三找答案。四写出答案。自己完成。后回答订正。

7、小结聪聪都看呆了,我们班的学生真是太优秀了!都谁顺利地闯过了四关? 希望您们继续攀登新的知识高峰。我还会和大家做朋友的,因为你们是最聪明的孩子。

说课:

寨郝小学

韩素芹

一、说教材

今天我们能复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二、说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认读字;灵活的运用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

三、说复习的重难点

掌握生字;积累词句,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自由复习、合作复习、练习。课前准备、测试题

四、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复习课:激趣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进入复习课:

让我们一起闯关吧。请看第一关字关

下面字,是什么偏旁部首,跟什么有关?你还知道那些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吗? 被 衣字旁,跟衣服有关系。被子的被跟衣服有关系。好我们一起来到第二关:词关

我们做了一篇小卷子,形近字,同音字,加换偏旁的卷子。通过做练习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组词我们还没有过关。今天我们就一起闯关。第三关:句关 第四关:段关

教后反思:

寨郝小学

韩素芹

临每个单元结束后,系统的复习必不可少。通过复习可以查缺补漏,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今天我上了一节第七单元的复习课,所以在备课时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节课,我个人觉得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是关键,掌握本节课知识点是重点。上课伊始,我与学生做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整个课堂就动起来了。学生感受到语文复习课并不是枯燥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精彩语句、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巩固;在交流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复习课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3、作为一节复习课,本课从字词句段篇方面以帮助学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为终极追求的思维定势,大胆地在课中和后半部分安排了“拓展”学习的环节,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上一篇:袁集小学六年级学生表彰大会学生致辞下一篇:塑件化工厂18年两节期间送温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