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2024-05-15

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共8篇)

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篇1

新时期工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用企业安全文化治理企业安全。灌南县安监局不断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用四项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规范化现场管理、清洁化公共场所、标准化安全质量、文明化生产场所),治理特色企业安全管理。

在管理体系上,建立主体责任逐级落实制度。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法人亲自抓,安保部负责落实安全文化细化意见到各车间、班组、个人,并以文件形式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安全检查责任制。

在事故预防上,建立联保责任风险抵押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安全责任到具体人。同时将联保责任的安全措施与干群工资全面挂钩,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全厂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实现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综合素质。

在硬件管理上,建立设备设施投入检测制度。设备设施投入检测主要落实在安全资金投入上。按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安全投入制度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从本质上保障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投入检测的资金到位。同时针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设备设施,提高其安全技术的投入份额,以先进科技手段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篇2

关键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安全文化

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 保障安全生产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煤矿要构筑安全长效机制,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安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突出“以人为本”, 强化安全理念的渗透及安全文化的养成。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为实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造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 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 浅谈一点体会、感受和探讨。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促进煤矿企业发展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职工的安全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形成了一套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即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作为群众性组织的煤炭企业工会只有充分发挥宣教优势和职能作用, 积极培育特色安全文化, 以独特的安全理念、特色的管理模式、特效的执行手段, 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作用持久、个性鲜明的安全文化体系, 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以安全为目标, 以管理为抓手, 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树立健康的安全人生观、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作为当今最为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理论之一, 为许多企业所推崇和应用。就很多企业讲, 出现安全事故自然就会以员工素质底、以习惯性“三违”等为客观条件, 寻找客观理由。正是这种错误观点, 使一些单位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都比较完善, 但安全责任和规章制度就是落实不到位, 造成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 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意识不到位、思路无创新、理念跟不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我们思想上的安全隐患, 而且还由此将给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三、拓宽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内涵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煤矿企业, 安全文化体现的更为明显。通过与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相结合, 要建立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 就必须加强对广大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性, 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要形成上下联动共筑安全。

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形成“人人、事事保安全“的氛围, 促进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彻底消除那种抓安全是行政干部的职责,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要把握方向、找准位置、确立立足点;要认清形式、要敢于创新、扎实工作, 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二) 要将打造安全文化与培育人才职工有机结合。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 而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施工生产的安全效果。我们要以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安全技能的培训为主,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围绕着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把关心人、鼓舞人、教育人、警示人融、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形成企业整体奋斗的共同理念, 作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 为广大职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 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处。”

(三) 构筑特色安全文化要与激发职工相结合。

构筑煤炭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是以人为本, 把广大职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 以有利于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其次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端正态度, 放下架子, 平易近人、设身处地,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要建立一种互相诚信的关系, 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中赢得职工的信任, 从而使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 使其达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与企业荣辱与共,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想主人事、尽主人责。

四、以构筑特色安全文化为动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一)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抓好制度建设, 主要是按照细节化管理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即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情况报告制度、逐级谈话制度和重点帮教制度等, 并坚定不移地落实下去, 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时部署, 同时检查, 同时考核, 同时总结, 达到目标明确, 责权分明, 渠道畅通, 考核一体的目的。同时, 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交流, 要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推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平衡发展。

(二) 积极创造企业安全和谐的浓厚氛围。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 一是树立公平公正合理办事的观念, 切实维护和实现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努力与职工群众建立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良好关系。二要走进职工心中。积极了解职工群众的具体情况, 听取职工群众的心声, 架起双方心灵沟通的桥梁, 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在工作任务紧张繁重的情况下, 要进一步理解职工群众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诉求, 时刻为职工群众着想, 千方百计调动职工工作主动性。三要做到关心职工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学习工作上的提高、生活上的改善和身心上的健康, 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四要帮助职工。全面谋划好职工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努力维护好职工群众的现实利益和眼前利益, 妥善处理好特殊利益和个别利益, 在主动关心、普遍关心的基础上, 加强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 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三) 积极寻求思政工作的新路子。要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态度, 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 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更为有效的服务煤矿企业改革稳定发展。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每周定期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机关科室人员到所包的区队参加活动, 如遇到特殊情况, 可请矿领导每周为职工上一次安全文化课。安全文化日, 就是要求各单位编排形式多样的安全文艺节目, 参加每月一次安全文化日活动。文艺节目包括安全文化知识专场、答题竞赛、安全文化书画展、安全专题报告会、事故案例、警示演讲等。安全知识竞赛, 就是采取多种形式, 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的安全答题活动。安全宣誓仪式, 就是利用特别的节日举行升旗仪式, 全体职工由矿领导引领进行安全宣誓。基层区队在班前会上, 职工面向全家福进行入井安全宣誓。

重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篇3

煤矿企业,作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安全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矿井各种应力的作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管理和作业时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甚至会酿成大祸。因此,企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重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通过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从源头上牢牢把握“预防为主”的思想防线,切实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到职工的思想中去,落实到职工的行动上来,从而确保安全生产,真正实现企业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一、“安全文化”的重要地位

安全文化,它是以生产安全为主题、以全体成员为主体、以安全管理为主线、以科学思维为特征的一种文化,贯穿于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理念教育、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提高、安全规范作业的整个过程,完全吻合企业文化中安全生产这个永恒主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安全管理,也离不开安全文化的构建。企业如果缺失了安全文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职工如果缺失安全意识,思想麻痹、盲目蛮干、违章作业,安全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一旦事故发生,势必会给社会、给企业、给家庭、给个人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成为有愧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历史罪人。因此,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安全文化正是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总结的企业文化精华,它融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管理学为一体,是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注重提高人的思想观念、精神认识、人体行为的综合素质来实现管理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更贴近现实生活、工作环境的简单表象,使企业全体员工更易认知、理解和接受。从而体现其为企业总体文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

安全文化不是高悬在空中的楼阁,而是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伴随着企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它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利益“双赢”。安全文化虽然包涵在企业文化之中,但同样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之大成,是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一根生命主线,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构建起一种理念文化,即精神文化。旨在培养和体现职工的群体意识,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战斗力和创造力。理念文化的表现就是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在实践发展中积淀产生的必然产物,是企业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有着鲜明的地方特征和行业风貌,是企业内部集体利益的精神“支撑点”。

其次,随着现代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要求。遵循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企业的行为人,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是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并不断充实完善的、针对思想教育、培训教育、安全管理、劳务管理、监督监管等规章制度,使全体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查、整改有据可依。

其三,安全文化又包含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的辩证原理,就阐明了这一点。企业的整体文化就象要建设的一座高楼,没有好的基础条件,是无法建成的。如果在较差基础上建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坍塌。物质文化就是充分利用和提供物质条件,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有利于调动工作和生活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安全的工作条件及环境,在这些物质条件的建设的管理中必须体现安全的要求。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

安全文化,由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融入了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安全文化中的三个子文化来看,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乃至企业文化的基础,它明显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制度文化是管理的手段,它们引导着职工的行为,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由此可见,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安全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发展,其基本条件是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在总结和弘扬企业安全文化中,要摈弃陈旧、开拓创新变被动、经验型安全观为效益、科学型安全观。

2、物质文化的建设,永远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安全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要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坚持以科技促发展,为生产安全提供能防治中灾害,有保障能力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注意评估评价物质文化的绩效,密切掌握安全文化信息,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创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安全文化。

3、要着力打造安全文化的氛围,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的土壤是企业职工,职工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群体或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技能高低、基础强弱的现状。因此,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技能培訓,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员工基础,在教育培训中,做到形式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和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在弘扬安全文化中张扬正气,抨击歪风、摒弃落后文化,净化员工心灵,营造一种健康、活泼、高尚、进取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环境。

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作用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保证作用,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因为把企业安全工作融入企业党团、工会等各类活动中去。可以更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的合围之势。同时,由于党团组织对其成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可以以点带面,影响全局;工会组织的广泛性,使安全文化的传播纵可深入到底,横可扩大到边,彻底消灭死角,从而使安全文化产生更广泛的实际效应,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它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其作用也是巨大的,因为安全文化建设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能力的变化,关系到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强弱,关系到企业每个员工行为水准的高低,是企业内涵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在推动企业安全文化进程的实践中,善于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去伪存真,在长期培育、反复强化中,形成更系统、更完善,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企业文化,使之形成更为巨大的感染力和作用力。

浅议如何打造铁路企业安全文化 篇4

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永恒主题,是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化,打造安全文化,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已在每个铁路企业中形成共识,笔者就如何打造铁路安全文化提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深化改革,发挥安全文化的有效功能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具有保障安全的基础性意义,在生产中发挥着导向、辐射、激励和保证作用。铁路企业存在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等特点,只有针对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突破,才能有效地发挥安全文化的整体效益。因此应围绕提升安全理念、人员素质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断强化“人本建设”。如提倡“四个第一”:安全是铁路企业的第一政治、各级领导的第一责任、铁路企业的第一效益、职工的第一福利。以及“四个没有”: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铁路企业的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核心理念的倡树,着力解决好“为什么必须这样干”“怎样才能干好”的问题。一是改革领导体制。本着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变过去的 由安全、政工部门抓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交叉任职,通过党政互补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二是加强宏观指导。变过去“临时安排多”为“整体安排,统一规划”。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铁路企业年度整体工作安排和长期规划中,分阶段、有步骤、全面组织实施。三是改革考核机制。要注重针对性,兼顾系统性、层次性,变过去“考核、落实双松散”为“考核、落实双超前”,充分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启动“动力背后的动力”,改革分配机制,对中层以上干部实行安全责任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包括安全意识、生产任务和抓“三违”指标、现场管理、安全绩效四项内容,评估结果直接和职务晋升、安全奖励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和干部末位淘汰制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实行一票否决,激发其抓质量、保安全、增效益的积极性。要抓好“兵头将尾”,实现重心下移,不留现场空档。根据岗位的危险系数,在班组长中分类推行安全责任风险抵押,在职工中实行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制度,对职工作业标准化的考核,由班组长负责,做到一天一考核,一天一打分,一天一公布,并与当日的工资挂钩。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形式多样化、效果跟踪化,最终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化。四是培育安全制度文化。要把机制建设放在安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把握。根据形势任务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运用、运输体制改革等,从实践 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的东西,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得安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励干部职工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统一起来。

二、立足管理拉动,保证安全文化的规范运作 安全文化能否规范高效运作,关键在管理。现在不少单位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很难坚持下去。这种“上热下冷,安全文化流于形式”的倾向,更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安全文化的运作规律,探索安全文化管理办法。要坚持“管理贵在到位”的思想,不留制度空档。对各项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充实、完善,努力使之物化为自觉行动。要完善经济激励和制约机制,不留责任空档,尤其要在培育安全环境文化上下功夫。一是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行车设备的科技含量。二是重视职工的精神需要。通过改善职工工作条件,美化职工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尽可能地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三是抓好安全品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单位安全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的实际,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引领干 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提高设备质量,打造企业品牌,积极宣传和介绍企业在运输安全工作中的实际特点、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影响。四是全面开展安全评价活动,对系统的危险性、职业健康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五是在日常生产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让广大职工遇到危急情况能够从容应对。六是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严格事故惩处,不留人情空档。七是要织密监督防线,实现层次保障,不留检查空档,构筑联动式、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防范体系。即抓“四员”:抓党员,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和保证作用;抓团员,发挥青年团的突击队作用;抓岗员,发挥岗员的骨干作用;抓安全员,发挥安全员对现场事故的控制作用。抓“七网”:以局域网为中心的宣传教育覆盖网;以安全警示室为中心的安全文化娱乐网;以车间、班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安全标语警示网;以事务公开栏为中心,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开透明监督网;以单位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的板报、标语、漫画、橱窗宣传网;以党工团活动室为中心的党员骨干示范渗透网。正是这种管理模式较强的涵盖性,才确保了安全文化教育工作富有特色,科学规范,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三、立足创新发展,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的内涵和档次

安全文化能够培育干部职工自律意识和良好工作作风,在安全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每一名职工在工作的每个标准、环节和细节上,都能自觉地重视安全、关心安全。因此,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形式运用、载体选择上下工夫,要以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有效地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的内涵和档次。一是教育内容创新。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安全文化攻坚。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热点追踪、安全大家谈栏目,适应职工多层次文化结构需要,普及安全知识。党工团活动室从职工的需求出发,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做到“六有”:有安全誓词、有每天一题、有“三违”亮相台、有共青团员提示、有职业道德规范、有民主监督栏,从而有效地增强安全知识的渗透力。二是活动方式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和职工的思想实际,吸取和借鉴先进的做法。要重视职工的安全心理,认真研究职工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抓好职工的行为养成,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每一个人、规范每一个人,使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能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变要我保安全为我要保安全,使职工不仅能正确掌握安全技能,而且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第 一”的思想传播于铁路企业各个角落,扎根于职工的心坎上。三是活动区域创新。安全文化的渗透不能局限于班前和工作现场,要延伸到职工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开展创建文明班组活动,把安全文化融于班组的建设中,寓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开展“我为安全赠一言”活动,延展安全文化的渗透区域,增强其导向和辐射功能。

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篇5

为查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确认体系的符合性和体系实施保持的有效性,2011年08月16日-17日,在管理者代表耿婷芳的组织下,分三个审核小组对公司范围内体系覆盖的各部门进行了EO体系的内部审核。

本次内审依据为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在为期2天的内审中,内审组成员通过询问、沟通交流;查阅文件资料;检测记录、安全台帐;查看工作环境、现场实际抽查等诸多形式,本着公正、公开、透明、客观的原则开展工作。在此次内审中没有发现比较严重的不符合项,体系的方针和目标明确、适宜性和符合性良好,符合公司要求,体系切实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

2011年8月17日下午召开了内审的末次会议,会议上宣读了内审报告,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认真剖析。通过此次内审反映出:我们公司的体系文件及相关法规标准能够有效的传达至相关部门,并得到理解和实施;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符合公司发展的实际;各项监督检查能按期进行并及时反馈;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较好;公司各项目标、指标有效的得到了实现等。综上所述我公司已并具备了第三方认证审核的要求。会上,管理者代表耿婷芳再一次要求全体员工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要以EO体系管理为纲领,打造我企业安全文

打造石油安全文化 篇6

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不断总结、反思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成功做法,通过着力打造石油安全文化,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系列源头治本措施,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安全生产指标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下面,我就石油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发展,谈几点认识。

一、安全发展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当代安全文化的精髓。建设体现时代进步和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实践一再证明,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打造一个充分体现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相一致,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安全文化,才能保证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确立的核心经营理念:“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已经把“安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其中,诚信是基石,创新是动力,业绩是目标,和谐是保障,安全是前提。而我们努力打造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征。多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为核心和灵魂的企业安全文化,成为推动安全工作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随着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在传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是近年来,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工程,各企业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发动全员广泛参与,积极采取各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收到良好效果。集团公司及时召开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经验,引导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扎实深入开展。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形成了新时期的安全文化观念,即“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人本观”,“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的“预防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责任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价值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亲情观”。正是通过不断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才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安全工作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二、安全发展必须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二千年前东汉时期的政治家旬悦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今天,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超前预防”的本质安全论阶段。这种新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安全手段的进步,也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变“事故处理、事后防范”为“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管理。这是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一个质的飞跃,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为体系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国石油集团在全面推行健康安全环境(H S E)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聘请国外咨询机构对集团公司H S E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评估,本着“统一、规范、简便、可操作”的原则,制定《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扎实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以“强三基、反三违、严达标、除隐患”

为主题的“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初步形成了“总部监管、企业负责、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变单纯的事故管理为深入的事件分析与严肃的责任追究。针对事故特点和发生的规律,集团公司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不断加强事故管理,总部对发生的每一起亡人事故都组织机关有关部门,剖析事故原因,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把事故案例作为安全工作的一种资源和财富,通过对每一起事故认真分析和研究,查找管理上、技术上、思想上的漏洞和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变随意性、经验型的安全管理为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经过对事故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粗放有关。现在,我们要求所属各单位都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个操作步骤做起,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实现“零缺陷”、“零误差”,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实现安全管理从随意性向规范化的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近年来,修订完善了岗位操作规程3.2万多个,建立操作卡8万多张。变安全指标管理为全员、全过程责任监控和激励性目标管理。自2007年开始,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每年与所属企业行政一把手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安全业绩与领导业绩考核、单位工资总额挂钩。各企业压力层层传递,把安全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岗位,实行严考核、硬兑现。去年有1293名企业领导进行了安全生产述职;局、处两级领导干部深入实际,现场联系关键装置、要害部位1万多次,有效地促进了各级、各层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履行到位。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_前的安全管理。以往那种“发生事故-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的管理模式,不能说不起作用,但收效不够理想。我们提出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预控,采取积极向上的管理办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十分注重超前的安全投入,变被动花钱为主动投入。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把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三年安全隐患治理计划,安排专项资金近400亿元,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实行挂督查,重点解决了一些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做到了项目、资金、方案、时间、责任“五落实”。加强对事故的预防、预控,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后投入的管理方法。各企业都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实施分级动态监控。同时加强应急管理,制定了《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6个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企业级应急预案500多个、二级单位和基层处置预案2.6万个,提高了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安全发展必须切实提高全员的安全素养

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机制问题,有管理问题,也有技术问题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安全素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必须研究和掌握人的行为规律。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可以了解到:各类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密不可分。事实证明,很多生产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应急处理不当造成的。

人们常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但是三者中,物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人却是最活跃的。人是操作物、改变环

境的主体,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往往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因而“三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紧紧抓住“人”这个主要因素,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为此,中国石油集团从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高度,着眼于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根本好转,进一步规范岗位员工安全行为,出台了《反违章禁令》。《禁令》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和“严”字当头的原则;《禁令》剑锋直指违章行为,体现了中国石油集团查处违章、根治违章的决心。《禁令》既是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行为的“高压线”,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__“护身符”。去年,各企业制定反违章制度1880多项,查处违章违规人员2.6万多人次,奖励及时发现、处置险情险兆有功人员3万多人次。

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安全教育和培训。去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以及股份公司管理层成员集中接受了国际石油公司HSE专家管理知识培训;对总部机关处级干部600余人进行了HSE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先后举办了安全监督等系列培训班41期,培训2200多人。各企业通过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培训各级管理人员2.3万余人次、新上岗转岗人员27.4万余人次、特种作业人员12.5万余人次。我们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员工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的培养,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价值观,使广大员工自觉辨识本部门本岗位的危害因素,认识和掌握事故起因及发展规律,努力提高操作技术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对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HSE培训。依托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4个片区的6个培训基地,分8期对800多名企业领导进行脱产学习。通过学习,企业主要领导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和分管领导的“谁主管、谁负责”意识进一步提高。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要实现员工队伍的高素质,就要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安全教育培训不能一蹴而就,也决不可一劳永逸。只要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会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更新设备、原材料和工艺,员工就会不断

地遇到安全生产方面的新问题。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应当是常态的,持之以恒的。事实证明,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素质,素质决定命运。只有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入手,以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辅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考核手段,并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才能使员工在思想上有强烈的安全需求,使“我要安全”真正成为员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良性循环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工作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必须真正做到“五严”,即安全思想上严肃、制度上严谨、组织上严密、管理上严格、纪律上严明。树立“三个观念”,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的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观念,牢固树立“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观念。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纯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由被动防范、事后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从集中整治检查向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由偏重伤亡事故控制向全面落实HSE体系转变。着力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即:切实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在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和操作人员技能上狠下功夫,在全面真正落实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彻底

整改、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对、次生事故防范措施上狠下功夫。

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7

1 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内涵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飞速发展, 大有赶超美国企业之势。西方学者对美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做了比较和分析之后, 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和长足发展, 由此企业文化理论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 在实践中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社会科学新辞典中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意识。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管理者在企业中坚持长期灌输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 并使其渗透到每个职工的思想意识之中, 成为个人价值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企业文化意识, 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最后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美国的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哈默尔 (G.Hamel) 两位教授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所提出的, 它打破了将公司仅看做业务组合的观念, 认识到公司是能力的组合, 而核心能力就是企业中最具有价值的资源, 由此引起了管理界对其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企业特色的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对于竞争对手而言, 是难以模仿的、能够使公司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核心能力对公司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讨

2.1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技术层、制度层和理念层。技术层是指企业拥有的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力;制度层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平台、企业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等。理念层位于核心层, 是以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其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使企业员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理念层属于核心竞争力的“软性”部分, 它通过对员工观念、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整合和统一, 弥补以规章制度管理员工的不足, 使员工处于同一文化氛围熏陶之下,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海尔集团的成功, 让国内不少企业纷纷派人学习其管理经验, 并应用于自身企业, 但都无功而返。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都可以被带走, 唯独企业的文化是无法带走的。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文化化于无形, 贯穿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 使其不能像技术一样被轻易模仿。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发挥自身潜力, 通过员工的自我实现来促进企业的最大发展和壮大,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孕育于企业文化, 融合于企业。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由“文化缔造者”初创, “推行者”将企业文化借以积累和发扬。企业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推动力,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胜于有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 引导员工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远景而奋斗, 从而实现个体与整体价值的统一。

3.1 企业文化为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提供精神保障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 指引企业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将企业员工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团结在一起, 进而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使员工的向心力增强, 打造协调统一的团队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人类有五种基本需求, 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属于“塔顶”层次, 体现在是否发挥了自我的潜力和创造性, 是否自我得到了发展, 是否在企业中取得了应有的成就。人对精神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 总是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实现并提升自我的价值,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于将员工的目标和价值观与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相统一, 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目标。

3.2 企业文化是增强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的有力武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对于人的管理不能受限于以制度、规章来管理, 而应以价值观为核心, 引导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继而形成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一旦形成, 就具有驱动力的作用, 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使员工自发地为企业目标而奋斗。即使组织内成员更替, 由于组织内原有群体已经被企业文化“侵入骨髓”, 组织内新成员往往很快就被同化, 并朝着企业的目标前进。

3.3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和执行者。企业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也是培育独特的创新企业精神的核心所在。全球最大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全球高级主管心目中,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健康长寿的秘诀, 也正是企业家精神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卓越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而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往往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在时下的企业竞争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为企业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 想要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保持不断创新是其唯一选择。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远见的卓识和决策力塑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

综上所述,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源于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 技术来源于管理和人才, 而管理和人才靠的是企业文化。因此,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通过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是现代企业应对竞争、寻求优势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鸿亭.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J].企业经济, 2008 (7) :47-49.

制度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篇8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提高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入手,加大企业安全文化宣贯,在健全完善安全制度框架下,创新性、人性化地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让职工从中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激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本文以中铁五局六公司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以达到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多种形式宣传教育

充分认清安全文化深刻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全体职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作风、安全行为、安全规范以及安全管理机制。一般把安全文化从形态上分为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企业在抓安全工作时,应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通过安全理念的全面渗透,让企业全体职工清楚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自觉执行安全,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构建安全理念,明晰安全文化内涵。中铁五局六公司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结合自身建筑企业的实际,缜密整合,凝聚提炼,在以“为自己而安全、为他人而安全、为亲人而安全、为企业而安全”为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六种核心安全理念,那就是:“安全的就是幸福的、安全的就是快乐的”共同价值理念;“按部就班抓生产、正规操作保安全”及“精、严、细、实”的安全工作作业理念;“我遵章、我安全、我受益”和“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控理念;“做标准事,出精品活”的质量理念;“安全越好、收入越高”的安全效益理念以及“安全责任在肩、制度从我落实”的安全制度理念。这些理念的形成,把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体化,也使得企业安全文化的轮廓更加清晰、内涵更加明了,让员工能看见、能理解、能明白。

二是践行安全理念,提高员工认识程度。中铁五局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障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在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新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培训,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使安全理念逐渐内化于员工心中。

三是拓展安全理念,升华职工理解高度。围绕企业安全理念,公司对理念系统进行全面拓展,建立了公司、项目及班组三级安全愿景,并在全范围内开展了安全格言警句、安全诗歌征集活动,将其中优秀的安全格言警句布置在员工经常出入的梁场、驻地、作业一线,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围绕安全核心理念,公司还制定了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和岗位道德规范,通过宣扬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唤起员工对安全理念的深切认同,从而使职工对安全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让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每一个角落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以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为抓手,以此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以制度贯彻为抓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制度实际上就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载体。先进的、科学的安全工作理念可以在制度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下,使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安全文化建设从本质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为此,公司各项目部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在规章制度落实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明确由项目安全总监和专兼职安全管理部门以及人员负责,并制订考核办法、组织检查考核,规定每月一次检查考核、季度总结评比、兑现奖惩。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执行规章制度好的班组和个人,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对执行规章制度差的,进行批评和处罚,做到奖惩兑现、奖罚分明。三是建立培训及宣传教育活动机制,加大员工业务培训,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地提高了员工队伍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以行为控制为重点推动安全理念渗透。公司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安全作业理念,把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当作安全管理的最基础工作来抓,创新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调查梳理,分级立项。建立不安全行为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行为。公司安质部与各项目均建立了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及预警机制,将全部员工的姓名、工种、岗位等详细情况输入电脑,建立档案,把不安全行为划分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大项,由项目安全总监负责每天将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整理,记入档案,公司安质部动态跟踪项目违章情况,及时提出安全预警。另外,他们还实行走动式管理,从项目领导到作业队、班组负责人等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在现场巡查纠错,所到岗位必须和岗位员工互相签字,注重动态过程中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纠正,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动态过程中“三违”现象发生。

以标准化建设为手段促使安全行为习惯化。公司全方位抓安全行为养成,坚持教育与养成并举。各项目把着力点放在行为养成上,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职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各项目还从日常生活入手抓好礼仪规范管理,严格规范员工日常行为、着装穿戴,使员工自觉做到进入工地着装统一、戴规范的安全帽,上班下班列队行走、就餐自觉排队,大型集会统一着装,带队入场,强调使用文明用语,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员工自觉养成“日常生活讲友爱、言行举止讲文明、公共场所重仪表”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一举一动,规章至尊”。

大力营造人文环境

让安全防范成为一种自觉流淌在血液里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

在人性化教育上——公司致力于打造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公司充分利用班前30分钟的时间,通过组织观看安全专题片、安全模范人物访谈录等形式,使员工在工作前能接受强化式的安全教育。公司还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化手段,及时快捷地把安全生产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宣传推广,使安全教育做到有声、有影、有形。公司还结合不同阶段的安全工作重点,组织宣讲团深入项目一线进行典型事迹宣传和安全思想动态分析,组织员工把过去工作中出现的“惊险一刻、精彩一幕、沉痛教训”等编成安全故事进行宣讲,使职工在文化活动中实现互动教育。

在人情化帮助上——帮助员工唤醒安全责任心和搞好安全生产的荣誉感及使命感。例如:公司着力突出刚性考核加柔性管理,尤其对一线作业人员以及安全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管理,为他们建立了重点人事管理档案,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等方法,并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疏通引导、结对帮教、分步解决等,分析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明方向,较好地消除了员工在接受安全处罚和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更好地解决了员工的思想隐患。

在软环境引导上——由生硬的带有命令色彩的安全标语向注重员工的感知和接受能力转变。公司各项目部转变了过去贴标语主要是给领导看的思想,在项目部驻地、办公区域、作业现场,将富有人性化的安全标语广泛张贴,使员工到处都能看到诸如“气泄于针孔、祸始于违章,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检查走马观花、事故遍地开花”等令人愿看想看的安全标语,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起到了生动的启迪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企业管理中的永恒主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增添内容、创新方法、善接地气、真抓实干,让安全文化永远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企业前进的推进器。

上一篇:超难歇后语下一篇: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