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2024-08-02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精选15篇)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1

通过深入学习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创先争优为民服务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

一、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从为学校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为着眼点,以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重点。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以学生为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在课堂中教学的实际效果,首先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对我的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能让我们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

1、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俗话说 “学无止境”,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业务知识方面还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学习。由于平时多数时间忙于教学、批改作业等工作,导致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学习,从而自己对很多新事物的接触变得相对较少,使自己在理论指导实践中存在了一定的差距。

2、平时对工作细节做得还不够充分。例如:对学生辅导方面还有待去学习和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

3、对教学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虽然对班级和学生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求稳怕乱。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做事情只抱定把它们做好,而没有思考怎样把它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具特色,这也与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相背离的。

三、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路。不管平时的教学工作多么的繁杂,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以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2、要去关注细节。时刻从“自我”做起,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做到“身先为范”。在校园里看到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去纠正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3、树立创新精神。党性是每个的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党性,加强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2

一、材料运用翔实

世间治学门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离不开材料。也许正基于此,这部著作,在有关词学文献材料的收集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据知,这是两位教授前后花费七八年时间合作完成的,洋洋洒洒70多万言,不可不谓厚重。

首先,著作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对文献的征引之博。如上编第一章中在论说“词为诗余之论的承衍”时,单此一节就占去15000余字的篇幅;第二章中第一节“偏于辨分词与诗、曲体性之异论的承衍”,更是近25000字篇幅,考虑到本书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对材料运用之翔实,阐说论证之细密。更直观地,本书附录部分对所涉主要词学文献及其刊行时间都作了简列。从欧阳炯《花间集叙》到陈匪石《声执》,前后列有430多种词学文献的写作或刊行时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作者开阔的眼界,真可谓汇聚众多、包罗万象。

再者,更为难得的,作者在掌握翔实材料的基础上致力于使论说更为丰富全面,细致周密,努力以理服人。譬如在“中国传统词体之辨的承衍”中,就“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一部分,从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始,至民国庞俊的论说等,前后共引证60多位词学家之论,其中,既有像李清照、张炎、王世贞、谢榛、李渔、陈廷焯、王国维等名家,亦不乏像王岱、田同之、李佳、钟显震、严既澄等这样的小众论者,他们虽在总体成就上无法与大家媲美,但也从不同视域作出了有力的补充。如田同之的“情生于文”之论,李佳的文体运用“不必强同”之论,钟显震的“词则才情弗善,虽学之而难工”之论等,这样一来,便很好地避免了“挂一漏万”之不足,使本书内容呈现出甚为丰富博赡的特征。

诚如王兆鹏先生在书序中所言:“著者为学与其做人一样持重敦厚,每种命题和批评体式的承衍都不做空泛的议论,而是建基于深广的文献材料之上。”[1](P2-3)不仅如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传统“资源”均非随意排列,而是各司其位,依循着一种新颖独到的承衍线索,建构出了独特的词学理论批评体系。

二、线索勾画清晰

一般而言,任何学术著作都不得不遵循某种路径或脉络,而像本书这样性质的著作更需如此。之所以特别强调这点,是因为历来的中国古代文论史大都以时间为序列,以代表性词论家为中心来考察不同时期理论建树和具体批评。本书在单纯历时研究的基础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它围绕着不同词学专题的承纳接受与演变发展,专注于从思想养料与历史生成的角度加以清理,在历史的长河中比照异同,揭橥所潜藏的词学承纳与衍化内涵。诚如王兆鹏先生所言,“很少见像本书这样以理论命题、概念范畴为中心探讨每一种词学理论命题、概念范畴和批评体式的生成、演进与变化的。词学理论批评研究的视角为之一新”。[1](P2-3)

首先从“分体分题”的构架展开来看,据知,两位教授几年前出版了《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一书,对我国传统文论的承传演变作出了初步的勾划、梳理与阐说。之后,他们便着力从分体文论的角度来展开考察,“由此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的承衍便成为较早的关注对象,希冀从一个维面切实的展开与呈现对中国传统文论承纳接受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认识”。[1](P3)不仅如此,为避免重蹈过往词学史综叙泛论之笼统,又从分专题的角度对传统词学中具重要意义的命题与体式进行条分缕析地探究。如上编中的“中国传统词源之辨的承衍”、“中国传统词体之辨的承衍”等,主要对传统词学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包括体制论、创作论、审美论等予以考察,下编中的“中国传统词学尊体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政教之论的承衍”等,主要对传统词学重要批评命题包括批评论、宗尚论及批评体式中一些专题的承衍予以考察。如此审慎的分门别类、专题勾划,可谓科学地整理了传统词学中一系列“乱码”与“乱麻”,使其有条不紊地归于系统。

当然,对于词学理论批评研究,光有横向的专题划分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具体专题之历时演变才是作者着力关注的重点,如果说“分体分题”的构架是为写作“打地基”的话,那么“承纳传衍”则可谓“切中其脉”。纵观全书,作者始终以“承纳衍化”为立足点。“既从前往后看,更从后往前想”,从而勾划出不同专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丰富面貌之形成。如上编第三章中在论及“‘情’在作为词作生发之本标树论”的时候,从南宋尹觉《题坦庵词》中“情之所钟,不能自己”,到元代刘敏中“声本于言,言本于情”,一直到民国时期康有为、邵章、王易等人之论。由是,我们不仅可以见出“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其在历时发展中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深切地领会到整个词情之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承纳衍化过程,作者之叙论确是十分翔实清晰的。

三、系统阐说开放

一部学术价值丰富的著作,不但要有翔实的材料与独到的线索,而且其本身理应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显然本书拥有这样一个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所谓开放性在于对本书的接受上有更多考虑的余地。作者在书后结语中反思不足时曾说,“给人造成止步于文献资料的归纳与整理的印象,而缺乏更具深度的分析概括与更多的价值判断”。[1](P625)事实上,笔者认为,这恰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使作者不容易跨越“叙述障碍”,即作为一部历时承衍的专题著作所不得不遵循体式上的客观要求,从这个层面来看,本书所采用的“以分析阐说为勾连手段,史论结合”的论述方式已算理想。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叙述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为读者接受提供了更多的余地,换而言之,正是因为本书少行上帝判断之权威,才给予了接受者更多判断之“可能”。比如,“中国传统词学雅俗之论的承衍”一章,作者在花费很大篇幅强调“去俗崇雅”为历时之主导性观念时,仍不忘指出“雅俗相融相生”之论在传统词学史中是有其存在的,虽然相关之论寥寥无几,但这一申说却弥足重要,因为这样一来便在无形中使接受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如,下编中谈到“中国传统词学尊体之论的承衍”时,作者分别从“文学发展与自然存在”、“创作实践之难”、“诗词同源或同旨”及“有补于诗歌艺术表现”四个角度,阐说传统词学在对词体推尊上所存在的不同做法,可以说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再者,开放性更在于本书为词学研究提供了丰富阐说之“可能”。我们如果将整部著作的内部系统视为文章结构的话,那么,此系统中的每个专题之历时承衍线索即可视为“经”,每个专题之间的异同纠葛则可视为“纬”。由是,本书中的“经线”可谓缜密有序,清晰可见。然其中之“纬线”却“不甚分明”,可待厘清。换而言之,本书对我国传统词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批评成果及重要批评体式,在历时视域中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有细腻的阐述。然不同专题体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还有待后继进一步厘清和辨析。如,上编中“词源论”与“词体之辨”是否存在交集之处,下编中所谓“尊体之论”与“政教之论”、“雅俗之论”是否具有内在关联等,这些,作者都有所提示与申说,都祈待后继进一步深挖细究。王兆鹏先生曾说:“一本好书,不仅是视角和方法、材料和观点都要有新颖性,还要有延展性,使后来者有继续拓展的广阔空间。”[1](P2)笔者以为,此所谓“延展性”,显然不在强调后来者在词学内容量上的增补,而更多的是从词学研究之体系架构上,以本书纵向的“经线”为基础,继而使后来者在横向的“维线”上具有进一步丰富阐说之“可能”!一句话,本书之开放性结构是甚为鲜明的。

总之,《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一书,立足于翔实的文献材料与清晰的阐说线索之上,为我们架构起了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开放性系统。它无论对于单纯的接受者还是后继的研究者而言,都具有不同反响的启发意义,确可谓我国传统词学乃至我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又一不可多得的力作。

摘要:《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一书,在三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文献运用之翔实,二是线索勾画之清晰,三是系统阐说之开放。它架构起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系统,是传统词学研究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关键词:传统词学,承衍研究,材料翔实,线索清晰,系统开放

参考文献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材料2 篇3

李瑛 侯长生同志学习上还不够,对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忙于教学工作,全部心思花在学生的身上,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的还不够。作自我批评多,批评别人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发言材料

侯长生 李瑛同志学习上还不够,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理论学习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不能坚持,有时紧有时松,政治觉悟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待工作的标准还不够高。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学校布置的工作,说一步走一步,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4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学校九项规定的情况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刻要求本身同党中央坚持一致,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平时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本身,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系统先进典型材料汇编》和《系统警示教育材料汇编》,研读了《中共哈尔滨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员工的规定》,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应付的思想,认为九项规定的内容多与本身无关,学习上走过场,学习上不深入。

二、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平时的学习存在形式主义。

在周三的理论学习中存在形式主义,有时以周三下午学生开展活动为由不参加学习,及使参加也不能认认真真地完成,记笔记走过场,主动学习意识差。

(2)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阶段不注重理论学习, 存在形式主义。特别在假期学习的时间不够,学习坚持不住,学习的毅力差。开学后,由于工作比较多,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特别是当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可以往后拖,从而导致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而且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

(3)在学生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开展活动有形式主义存在。如:聘请优秀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晚自习辅导老师的工作中,辅导老师聘任了,也安排到班级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没指导和监督好,有的辅导老师不请假情况下就不到班级辅导,导致学生有意见,辅导效果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4)在学生工作计划,总结中存在形式主义。为了完成上级工作的安排,在计划和总结中存在形式主义,计划充实但并全部得到落实,总结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

(5)每学期开展学生思想调研座谈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碍于工作要求,对学生了解的不够全面,形式上完成了调研报告。如:学期初学生工作调研中,形式化的举行个座谈会,把去年的报告一改就交上去了。

(6)辅导员老师家访工作存在形式主义。上报计划很充实,但并未完全完成工作。XX年的暑假家访就没有完成,和学生联系两次,影响学生工作的效果。

(7) 学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对学校、学院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走过场,执行不到位。如:XX级有个学生心理有问题,有时不上课,本身认为他心理有问题就别给他处分了,结果工作的效果并不好。

2、官僚主义:

(1)学生工作中处理问题不能完全依照相关制度、程序办理,主官臆断。工作中也有冲动不冷静的现象,存在面对个别旷课,违纪的学生缺乏耐心和关怀。XX级专升本班有名同学,开学第一学期正常学习上课,到第二学期发生很大的改变,经常旷课,人际沟通也有问题,就是由于平时关心不够,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多次找学生谈心有一定的转变。

(2)平时和学生接触的不够多,参与到学生寝室、班级和活动中次数少,对学生不够了解。上学期,学校学生处要求辅导员老师定期到学生宿舍,结果本身只是应付了事,很少去寝室。

(3)工作时有时不能向同事、同行虚心请教,工作中很少听取兼职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影响学院学生工作的发展。有一次,XX级有个班主任和我建议平时多关心班级的一个特困生,结果没接受老师的建议,这个学生差点被传销组织给骗了。

(4)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有些学生干部的选拔并没有按程序选拔。如:在XX级学生会改选的时候,个别同学没有在全学院的学生中进行测评 ,影响了学生干部选拔的公平性。

3、享乐主义:

(1)学生工作中,不注重节俭,浪费纸墨,有时白天办公室开灯浪费资源。白天有时不注意节约,电灯随便开。

(2)不满足现在的办公条件,向学院提出改善办公条件的要求。学生工作评估时向学院要档案盒,办公室冷点就向学院提出要求。

(3)在学生活动中,有时和其它学院攀比,举办大型活动后请学生干部聚餐现象存在。运动会后,向学院提出聚餐等要求。

(4)学生工作中有时接受学生的鲜花、家乡的小特产。

(5)工作中,存在晚来早走现象。

4、奢靡之风

(1)忽视“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理念,有时在办公室白天也开灯,不像在本身家那样省水节电。

(2)存在着跟同学、朋友攀比的思想。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工作中很少主动的自觉的去学习理论知识,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主要是思想不重视,这些思想和想法直接阻碍了理论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2、执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意识不到位,在工作中没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没有走到他们当中,总是找客观原因江南和江北太远,不方便在课余时间到学生自习的教师和生活的寝室。

3、人比较懒惰、思想落后,保守,创新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只是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常常等学校和学院的布置,布置一项完成一项,“等”和“靠”思想存在。

4、学校和学院布置工作多时,应付的想法,在工作效果上放松,有时为了落实活动而搞活动,活动流于形式。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本身。

5、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解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确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系还不是很够。

6、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珍惜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本身平时加强对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学习、向优秀人物学习,改掉不良思想。

四、整改措施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学习党章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身心的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理论书籍,用理论来指导本身的工作,加强学习学生工作理论知识的学习。

2、加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保质保量完成每学期与学生谈话的次数,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入到学生班级和寝室了解学生生活和活动的另一面,全方位的了解一名学生。应学生的要求,开通qq、飞信、微信等通讯方式和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3、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经常与心理障碍、学业困难、家庭变故、经济有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谈心,对学生做到有“耐心”、讲“爱心”做到工作“细心”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本学期为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档案,每周谈话一次,做好记录,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4、创新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本学期,利用学校为老师提供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络平台的机会,认真学习《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才》、《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等讲座,并做好笔记,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的欠缺。

5、工作中进一步统筹规划。在学期初,通过学生座谈会、深入学生当中,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执行中务实、创新,完成工作时有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6、进一步学习《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手册》,明确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做到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得工作顺利地开展。

7、虚心向老师、同行学习请教,有事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并随时与兼职班主任沟通工作上的问题,每周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两次以上,每周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一次工作。

8、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向兄弟学院和先进典型学习,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5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

1、学习不深入不系统。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比如在集中学习时,学习笔记记得不全,理解上不系统不深入,小组学习时,领读抄写较多,联系实际反思少,学习的深度不够,8小时以内集中学习多,业余时间系统的全面的自学时间少。

2、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联系的不够紧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要学懂弄通做实,要落实到工作中,自己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还不够深化,还不够紧密,运用新理论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十九大召开。

(五)关于纠正“四风”不止步方面

1.工作作风不扎实。抓教师纪律教育方面,日常检查警示提醒没有跟进,问责不多,导致教师工作纪律意识淡化,有懒惰现象。

2.深入教研不够。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主动研究协调不够,存在懒惰心理,参与教研少。

(六)关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方面

1.克己奉公方面存在不足。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但是克己奉公方面还是做得不彻底,认为人都是有私心的,还不能做到绝对的大公无私,对有难度的工作,不愿意付出太多,克己复礼的精神不足。比如对领导安排的难度比较大的工作任务,比如多项合一的具体举措,招法少,跟进差。不见结果不罢休的工作韧性不足。

2.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减弱。随着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所淡忘,一定程度上不自觉的产生了追求舒适安逸的思想,对一些浪费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由于平时工作紧张忙碌,到节假日有时也想放松一下,周六周日加班也会心存不愿、有抵触情绪,无形中滋生了“惰性”,这都是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减弱的表现。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四个意识树立的不够牢固,还没有在头脑中深深地扎根,守旧思想还没有真正的彻底的转变,世界观改造得不够彻底,导致履职尽责意识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创新意识不足、担当意识不强,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刀刃向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意识不足。

(二)理论学习不深入。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缺乏深入的解读,在学原文、悟原理上下的功夫不多,单位集中学习往往是读文件,看视频,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很少,理论学习的不到位,不深入,导致用理论、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点。

(三)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对教师反映的问题重视与关心不够,特别是一些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对于教师所反映的问题,缺乏主动的思考探讨,有求稳怕乱的思想,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四)缺乏壮士断腕的精神。

主要是从众心理在作怪,不愿意过多的得罪人,担心民主评议班子成员受影响。由于顶层设计有些方面还没有细化到可操作的程度,怕创新效果不好带来问责,故此创新方面存在顾虑,另外业务能力不够专业化,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导致无法创新,因此缺乏壮士断腕的锐气,满足于表面上的工作不出问题。

(五)责任担当意识不强。

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精神有所淡化,寻求突破、敢于创新、务求实效的工作干劲不足。面对当前工作、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己在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上自觉性和紧迫感仍不足。特别是对于党的伟大事业的追求不够坚定,在实际工作中没能充分融入进去。同时,在党性修养上有所放松,虽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但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存在随众心理,自我约束不够严格,坚决抵制“四风”问题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标准没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催生了行为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克服工学矛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每天挤出2个小时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克服重业务,轻理论的思维模式,调整业务和理论精力的投入比例,压缩处理业务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论学习中,用“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照反思,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方法,认真查摆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把理论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思维模式,注重理论成果的转化,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提升思想认知和政治占位,提升工作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规范组织生活,不断推进工作上水平。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6

一方面, 批评家的意识取决于对批评对象的理性审美判断, 逻辑结论原则上是不应该受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新鲜前卫的形式所左右的, 但某些批评已经逐渐被迫脱离传统美术理论或画论的某些信条, 批评话语的使用权沉浸于不负责任的无情批判和无休止的口水战之中。批评家朱其曾提到“由技术所带来的知识和文献的不断增长, 将带来对知识的全面叙事和判断是不可能的。”新时期文化交流和传播媒介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难以使美术批评将艺术思潮发展动向的全面性把握到最佳状态。但网络媒体传播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在中国的广泛普及, 使实时性的批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被扩充, 批评文本也不能单一地在某一时期和阶段凑效。审美认识判断具有一定的盲区, 不能时时批评事事批评, 必须抓住未来可观或可更改的同类项和典型要点入手, 批评的角度、姿态以及对批评本体的反思的最终文本阐释, 都取决于批评家意识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选择。如若不然, 就真的成为高更贬斥的“十足腐败的法官”。

另一方面, 批评活动和批评家本身就具有的现代性、时代性, 是批评被引入美术领域成为专门职业时就开始的, 批评领域的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都打破了传统美术的稳定批评状态, 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美术呈现出其不意的批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现代语境下的批评意识需要, 要对现代概念有整体的把握和逻辑推理能力, 从而能够胜任预期未来多元艺术的虚拟脉络的任务。无论是国家历史命运和时代背景的大纪实, 还是人生疾苦、艺术思潮的表现, 或者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期待, 都是审美瞬间的另外一种诉求, 它们本身也带着批评话语包含其内的, 所以要求批评家的意识必须跳出现实, 而将其转变为批评的媒介和参照物进行思考。同时, 美术批评活动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所带来的时代价值和特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建立“他者”对象的客观对立面进行讨论的, 而每个元素都是藕断丝连的独立个体, 这才能使批评进程中批评家的意识超脱自身时代语境, 作为站在对立面细致观察员, 才有可能克服批评存在的某些死角, 然后进行客观理性的批评, 这才算得上真正的独立。

比如, 1990年代由周思聪的作品源源不断的开始的女性话题, 女性批评在中国批评家的观念意识中的逐渐形成一种意象趋势, 并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而贾方舟作为男性身份主动参与、举办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展览活动, 是对批评家原有“老”思想的一种挑战, 既要避开男性为上的基调, 又要将女性作为重点传播的艺术对象, 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 在中国现当代的艺术潮流变中, 何为主流何为边缘, 只要批评家意识独立的依靠的位置就是批评的中心, 无论从微观批评还是宏观批评, 批评家在意识上是独立的, 往往体现在批评的循序渐进和探索的是指向所包含的批判性上。在批评方法和理论上的革故鼎新之后, 批评家本体的意识以及批评行文本体的批评意识变成另一种觉醒, 美术批评的重点不是在批评家的身份上与批评活动本身的对比联系, 而是在批评活动实施过程中一直抱着的批评意识所投射的话语更为有力量, 批评活动的开展才能变得洒脱的独立和相对的自由轻松。

摘要:美术批评是针对于美术范畴, 自为自觉的、主动性的观念、思维意识进行的描述和论述活动, 主要是由美术作品、美术家和美术现象的所呈现的现实元素组成, 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批评文本的不断循环中生存的批评家, 其批评意识在一定领域和跨学科领域中的观念定论却是永无止境的被推翻。一直以来对美术批评家和活动的独立太过期待, 以至于一些学者将批评的视野在不着边际的“真空”2问题上, 逐渐使美术批评的独立意识的丧失绝对化, 或者否定美术批评活动的相对独立, 使人疑惑批评的边缘、界限和批评家的真正独立在哪里?

关键词:批评家,意识,独立

参考文献

[1]贾方舟.《当代美术批评的视野:批评与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2][比]乔治·布莱.郭宏安译.《批评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一.《中西美术批评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0.

[4]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态总结 篇7

思想政治方面思想作风软弱,自身思想作风建设缺乏力度和紧迫感。有的党员对不良倾向不敢管,明则保身,不愿得罪人也不愿管,有的学生党员身在同学之中,对有违反纪律的现象不仅不去制止而且知情不报,“老好人”现象严重。对于不损团结的言行,同学们看到了,听到了,从内心深处讲,这些种.种不符合发展主流的不和谐因素。有的怕损害同学间的关系的错误观念仍在作祟,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是和自己没有利害冲突的事情还是少管为妙。说到底是“个人利益”在作怪,使党员不能挺身而出,旗帜鲜明的进行抵制和反对,所以说明党员忽视了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上缺乏力度。工作、学习方面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大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能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有些党员满足于现状,缺乏立足本业,开拓创新精神,只满足于本专业学习的要求,不求专和精,在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头绪多的时候,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工作方面缺乏热情,推着走,工作不扎实,不细致不到位,有的党员表率作用不突出,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思想政治水平、政治修养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水平总是停滞不前,甚至有的倒退。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开拓创新意识不足。剖析思想根源,主要在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不足。不能将实事求是的思想应用、解决于现有实际学习和工作问题,安于现状、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思想在作怪,导致学习和工作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心态失衡。

2、放松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改造。学习目的、个人人生追求不明确,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用党的理论的科学体系改造自己,没有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对理论学习不够,心存侥幸,认为只要跟着组织学习就已足够,没有将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放在完善自我的高度对待,主动学习,挤时间学习的精神亟待提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放松,

使自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领会不够,理解不深,导致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改造重视不够,从而使思想水平在较低层次徘徊。

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生活中中,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虑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基本任务是学习,应该明确学习目的,勤奋刻苦,争取优良的学习成绩。学生党员在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树立榜样的作用,带动周围的人,带动身边的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体现党的积极性和优越性。

党员自我批评材料 篇8

通过为期数周的马克思主义研讨会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剖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对照检查如下:

一、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可能就是个人性格的问题,不会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就是不会去重视这个创新问题,觉得总会其他的同学来一起解决问题。而自身不会在问题出现时,想办法解决寻求更好的路径。

3、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表现没有真正的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东西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去翻书。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观念淡薄,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存在的共同不良现象

1.党员意识淡薄

作为一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这既是压力也动力。入党积极分子应该以身作则,不仅在学习上、工作方面要有优异的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认真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在各主面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而我们党员中人却没有做到,党员意识淡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部分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倾向。有些党员只顾管好自己,不能带动群众共同进步,把自己混同普通群众,带领学生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自我约束力差

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铁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需要党员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时刻保持党员的自觉性,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部分同学把党员的身份抛在脑后,我行我素,认为只要不违反学校纪律,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不能摆正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导致党性修养、宗旨观念等方面出现问题。

3、对同学中不良现象视为不见,“老好人”现象严重

思想作风软弱,自身思想作风建设缺乏力度和紧迫感。有的党员对不良倾向不敢管,明则保身,不愿得罪人也不愿管,有的学生党员身在同学之中,但对于有违反纪律的现象不仅不去制止而且知情不报,“老好人”现象严重。对于不损团结的言行,同学们看到了,听到了,从内心深处讲,这些种种不符合发展主流的不和谐因素和不正常现象令人反感,但怕得罪人,怕损害同学间的关系的错误观念仍在作祟,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是和自己没有利害冲突的事情还是少管为妙。说到底是“个人利益”在作怪,使党员不能挺身而出,旗帜鲜明的进行抵制和反对,所以说明党员忽视了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上缺乏力度。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努力方向,虚心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弥补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不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益为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批评与鼓励 篇9

上小学时,我很淘气、很好动,成绩也不好。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了许多数学作业。放学后,比我高两个年级的姐姐为了能多和我玩一会儿, 就帮我把作业都写好了。第二天交出作业以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着结果。熬到数学课,老师将作业本发到了每一位同学手里,唯独没有发给我和另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只记得当时我脸色通红,觉得肯定被老师发现了。于是,我低着头,紧张地等着老师的“判决”。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我和那位同学的作业本展示出来,并且说: “同学们,这是老师批改时遇到的最工整、最准确的两本作业,希望大家以后多向这两位同学学习! ”然后说出了我和那位同学的名字。在同学们羡慕和怀疑目光的注视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下课后,老师单独将作业本交给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够自己将作业完成得像今天这么好。”那天以后,每次写作业时,我都格外认真,甚至超过了姐姐的笔迹,成绩也不断提高,甚至其他学科也都有了起色。

中学时,有一次英语老师点名让我朗读一篇课文。那篇课文是我花了很大心思预习过的。读后,当我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你读的这是什么?是英语还是念经,你的口语太差了,以后要多锻炼……”伤心的我从那次起就不再喜欢英语了,直到现在英语仍然是我最弱的一项。

事隔十几年了,对那位曾经鼓励我的数学老师仍心存感激,而那位英语老师的话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如今,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教育工作者,忆起往事,实在无意指责谁,只是想敬告我的同仁们: 你的肯定与鼓励,或者漫不经心随口而出的一句批评,对你的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党员开展批评材料 篇10

一、对某某同志的批评意见

你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心存侥幸意识。认为只要跟着党组织学习就已足够,积极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将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放在完善自我的高度,没有自觉和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致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导致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改造重视不够,从而使思想水平在同一层次徘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待提高。

你存在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不够刻苦的问题。没有主动挤出时间来开展自学,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没有很好的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提高管理能力方法方式的学习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足,表现没有认真钻研理论知识,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具体工作存在急于求进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态度问题,认为自己记忆力不行了,不是学习的时候了。

你存在事业心不如从前的问题。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缺

乏迎难而上开创新局面的干劲和勇气,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由于经验还不足,工作的水平还不高。个人创新不够。所以导致工作效果体现的不明显。在义无反顾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到位。

你存在工作艺术性不够的问题。不够成熟、做事风风火火但缺乏认真不细致。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对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认识不深刻。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忽略小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从小节入手,以仔细的态度对每一件事。

你存在工作上胆子不够大,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的问题。而实际上思想包袱背的越重,工作反而越难开展。这需要我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着只要立足点站稳,基本点站牢的原则,大胆、细致地开展本职工作。

你存在思想思维方式僵化的问题,工作中受条条框框束缚太多,按部就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敢闯,不敢试,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缺乏开放性、发

散性思维,思想解放仍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在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党员之间互相批评材料 篇11

对**同志的批评意见

1.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与其它员工交流不够

对**同志的批评意见

1.创新意识不够

2.提高工作效率,客服拖延思想。

3.发扬老医保的带头作用,把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同志。

对**同志的批评意见

1.客服本位思想,从全局的高度对待公司的整体工作。

2.加强保险业务学习,做内行人。

对**同志的批评意见(领导)

1.工作中有情绪化问题,有时过于追求效率,忽视了整体推进的协调一致性。

2.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民主也要集中,要勇于担责,善于集中。

3.一岗双责,不能偏于业务,要充分履行书记的职责。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12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简称“答”):这两种身份的确有矛盾,首先足精力分配的问题,另一个是精神活动的指向和知识储备的不同。创作主要是依靠直觉,而做理论则是思考占主要的部分。当然,它们也有相辅相成的一面。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一位艺术家,在选择题材、构思作品时,你所具备的理论素养可以帮助你判断哪一种方案更有价值。事实上,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有想法,但不够深刻,里面没有多少阐发的余地。

我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分阶段进行。20世纪80年代,写文章比较多,90年代以来,考虑创作的问题多一些,其中也写了几篇文章,比如黄宾虹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的文章,整整4个月,都在思考与写作中。

问:我们注意到在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目录中,您同时招收理论和创作两个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对于这两类博士研究生,您在指导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区分,还是主张他们兼顾理论与实践?

答:对千博士生,我主张理论与实践分开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两类博士生要求个一样,读的书也不同。有很多书,对于做创作的人来说是不需要去读的。从精力的分配来讲,最好也是分开做。不过在攻读学位阶段,实践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也要写论文,这与理论方向的要求是一样的。中央美术学院实践方向的博导们都认为,招来的学生在创作方面应当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在读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学位论文。“兼顾”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我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我的理论研究偏重于思考,指向哲学,对资料的依赖性不是很强,所以我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籍,此外,我的创作与自己理论思考的若干方向相关。一般来说,作为一位理论研究者,要兼顾创作,有很大的难度。从整个历史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同时在艺术理论与创作两个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准的,非常罕见。

博士生招生报名时,他们应当已经做好选择。

问:您自己对于理论问题的思考是通过何种方式体现在批评的?从学术史的角度,应该怎样评价中国美术、书法批评的发展现状?与建筑批评、诗歌批评、电影批评、音乐批评等其他学科相比较,这门学科还面临哪些问题?

答:我对于批评家有这样几个要求:第一,要对这个领域的理论和历史有了解,这是对批评家理论素养和艺术史素养的要求。第二,敏锐的感受能力。第三,理论支持和理论素养。这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获得的,也可以借助别人已有的理论成果。第四,公正性问题。这主要是谈认识框架和历史观。现在书法和美术界很多批评在这些方面是有缺欠的。

在书法领域,许多批评文章没有一种思想或理论的支持,这些文章也许表明了一种态度,但无法成为人们继续思考的起点,因此不具备学术上的价值——大概思考过批评文字学术价值的人不多。

至于其他领域,相当一部分也是不负责任的文字,但是确实有一些非常出色的批评。最近读《茨维塔耶娃传》,茨维塔耶娃的诗歌曾经受到很多批评,但有一位批评家这样说:“它任性、变化无常和极端活泼……异常自由及其形式和手段的五花八门,以及对认为是规则和风格的极端冷漠……她似乎比任何人都写得更糟,但一旦取得成功,便创立了难以表述的美的事物,几乎难以置信的透明、清爽,仿佛是卷烟的轻烟……”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敏锐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批评。最近还读到一位英国导演批评当代艺术的文章。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对于现象的把握客观而准确。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评论一件作品,就要真正深入它的内部,真正把握它的特征——当然,对特征的提取已经在考验批评家的才能。如果读者是一个敏感的人,你的批评想要征服他很困难,他有他感觉到达的深度。对现象的把握如果不能超过这一深度,你是无法征服读者的。因此,一个理论家,需要一流的直觉能力,否则你那一点点感觉上的收获,对于那些敏感的读者、那些出色的艺术家,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缺少有价值的书法批评,首先一个原因在于写作的动机。如果是艺术家约稿,这时批评就很困难。相反,如果是批评家主动找作品去评论就会好得多。真正的批评家也许要靠这种方式来确立学术上的声望。其实在其他领域,商业批评也很难避免。一般情况下,批评家和艺术家交往很密切,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批评的写作。因此,美国有一位音乐批评家写过《美国八大小提琴演奏家》一书,他为了保证批评的公正性,尽量不与演奏家建立友谊。

问:我们知道当代史的写作,也与作者的理论框架和批评标准密切相关。请您以书法为例,谈谈书法批评与当代书法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答:对创作的评论,可以引出当代历史撰写的问题。事实上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艺术史必然涉及对艺术家成就的判断。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与此相似。比如我对笔法与章法的研究,大部分篇幅是对历史的诠释,但它首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然后再去描述历史。如果这种新的框架和方法被人们普遍接受,并用于撰写艺术史的时候,理论便融入了历史之中。历史与理论有交汇,历史和批评也有交汇。上面所说的对茨维塔耶娃的评论,在当时是批评,但后来就化作了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是构成历史的重要成分。

问:当代书法和美术研究中,一直有一种重“史”轻“论”的心态,很多学者认为只有历史研究才是唯一正确的学术训练,理论研究容易大而空,从而反对或者轻视理论研究。您刚才也提到,您希望学生通过历史的题目而不是理论的题目来撰写博士论文,而据我所知,很多大学的哲学系也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哲学史家”而不是“哲学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理论研究的才能是不可学的?

答:理论研究非常困难。理论研究必须从现象中提出真正具有新意,而且在推进中不断生发出深意的问题;同时它使用的主要手段是逻辑和推理,这是一个极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而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使整个结构坍塌。但是理论研究又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分析与丰富的想象力——两种素质不容易共处。

因此,从事理论研究需要相当的准备,而从历史研究入手是合理的。历史研究可以较多地利用文献,失误比较容易发现。或许可以说,历史研究是一种有形的东西,理论研究是无形的东西。在理论研究中,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在相当程度上涉及原理和方法。一个理论研究的生手,不容易处理这样一些问题。理论几乎没有“小问题”,只要在一个问题上真正有所推进,就有可能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学新著不少,读来感觉都有一点道理,但就创立理论来说,几乎见不到成功的个案。从书法研究来看,历史研究文章数量比较多,水平高低也比较容易鉴别,而理论方面好文章难得一见。真正训练有素的理论家、研究者很少。

关于理论才能的训练,我隐约察觉到应该有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一位哲学家的训练非常相似。我们在哲学家的传记中偶尔见到过这种例子。例如《无穷的探索——波普尔思想自传》,这部书就展示了一个自我训练的典范。一般的学生,很难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但作为一种理想,它让我们明白,理论研究者应该成为这样一种人。

我在不同领域的人物传记里体会到,几乎所有领域中的一流人物,几乎都有一种共同的能力,就是能把一个问题不停地追问下去,以至于超越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超越的层面。有的人费尽心机,自认为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可是最后写出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主要是他们还是缺少那种深入追问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很难归结为所谓的训练,因为常规的“训练”都是按常规来设计和执掌的,它们不可能超越常规所能到达的极限。

问:史学界也一直有所谓“史料”和“史观”的争论。“史观”派讲求思辨,而“史料”派讲求实证。“史料”派批评“史观”派大而无当、有结论而无证据,“史观”派指责“史料”派谨毛失貌、有堆砌而无思想。其实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本身的对立,而是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历史研究,我们都还缺乏一个判断其学术价值的真正标准。

答:我最近读到徐复观对于钱穆思想史研究的批评。徐复观基本观点是,他认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要从前人的文献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概念,并且加以非常严谨的讨论,这样才能够对前人思想做出陈述。他认为钱穆基本上还是史料的整理,而缺乏一个概念化、范畴化,再回到文献中去的过程。读到这段话,我开始能够理解,为什么徐复观认为书法只是为中国艺术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准备。这里涉及书法研究的价值问题。按照徐复观的说法,书法没有思想史、精神生活史的价值。因为他从书法史的文献中,只能读出一些琐碎的内容,从里面提炼不出有价值的概念,提炼不出能够进入艺术思想史的概念,他没法用他的方法进入书法史的文献。

其实书法史文献中,大部分是经验、感觉的累积,缺乏经过细心定义的概念和术语,因此徐复观无法从中提取出能为他所用的“基本概念”,也就无法用他的方法来讨论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我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创造一些新的概念——也借用、改造一些原有的概念,来描述前人所积累的感觉与思想。例如“泛化”、“陈述”、“轴线”等等。这些概念都不存在于文献中。这是和徐复观完全不同的方式。他认为书法思想中不包含有价值的东西,但我认为有这种东西,只是需要我们的解读。这是一个思想史方法的问题。中国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归纳进已有的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话语中。一定要找到新的容器、新的概念来收纳那些难以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不用这些概念,感受、体验就永远是一种模糊的感觉。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揭示出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区别。思想史家处理资料有困难时,理论家则不拘泥于文献,司空见惯的资料、几乎不可能再读出新意的陈述,经他们处理,某些游离的东西便成为可以被陈述的经验和思想。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澄清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再如中西比较,也一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怎么比较,得出什么结论,或者可比与不可比的理由,对于这些问题,只要一量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之处,你就会有重大的发现。这跟史料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是否触及问题的症结。一方面需要准确,一方面需要深度,这样的追问才会有价值。这也是我对理论研究的要求。

问:您的学术研究和批评对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理论借鉴尤多,其中非常精彩的借鉴,是把形式主义文论的形式分析方法借鉴到书法批评中。但是我们知道符号学、结构主义、新批评作为一种“内部研究”,在西方只流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20世纪下半叶是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外部研究”兴起的时代,那么,您仍然使用20世纪上半叶流行一时的形式分析的方法来展开才比评和研究的理由何在?在书法领域中,您为什么还投入这么多精力、做在文学理论界已经并非显学的形式主义的研究与批评?

答:我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形式研究。它只是对艺术进行思考时的一个环节,但这是个绕不过的环节。我们以电影研究为例。假设电影理论没有经过形式分析这一步,那么到了下个世纪也还要补上。所以不在于在哪个时代做形式分析,而在于缺少这一阶段的领域要不要补上这一环节?如果要补,到什么程度算合格?

一般来说,形式研究是所有艺术领域最先遇到的问题,而整个艺术研究为什么从形式研究转向对于作品文化内涵的研究,是因为人们在形式方面已经揭示了某些能够说出的东西,人们再也说不出什么新的重要的东西。书法没有经过一个这样的阶段,它必须弥补。此外,我们还借助于对书法的形式分析,弥补了整个形式分析理论中所缺失的某些东西。例如,我们讨论了线条内部的空间运动,而西方理论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分析,我们对此有所推进。对于书法空间构成的研究同此。另一方面,每一个专业研究领域是不是能够与现代学术的各个分支相结合,并不是判断一个领域学术进境的标准。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具体境况,它们不一定与当代学术潮流的每一分支关系紧密,即使能找到彼此的联系,研究也只能一个一个问题、一个一个方面推进,匆忙的比附无济于事。即便是最前卫的艺术理论家,也不可能把每一种现代理论都拿来用一遍。我从不属于哪一派系,任何吸引我的现象、理论都可能引发我的思考。

问: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原因,就是形式分析对于研究者的直觉和创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康定斯基、克利这样的理论家本身也是艺术家。而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理论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很多理论家对于创作实践中的问题日益隔阂,因此只能转向对于社会、文化等问题的“外部研究”?

答:问题是,目前很多做实践的人,如果选择形式问题进行研究的话,他们也做不下去。因此,与其说这个问题跟专业方向有关,不如说跟才能、思想方法,以及对现象的把握能力有关。

我也关注“外部问题”,例如社会环境问题,但在这种时候,我仍然从如何开掘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我没有用社会学的术语,而是用自己的概念去思考、去讲述。我一般不会去考虑我的思考与现代学术“接轨”的问题,我思想里没有这个念头。通过阅读,各种现代思想影响到我对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并且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我的阅读和具体研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阅读对应的是整个人的改变。比如《感觉的陈述》,写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没有察觉到它和语言哲学的关系,只觉得它解决了一个我长期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对专业语言的“深入分析”正属于语言哲学的范围——但是,这是一个从书法现象引发的问题,把这种问题称作“外部问题”,似乎不那么准确。

2012党员自我批评总结 篇13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奋斗中度过了2011年,在2012新生活开始之际,我要自我批评,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一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求真务实,但联系自己思想及学习、工作实际,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并将其溶合于实际工作当中。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应该以身作则,不仅在学习上、工作方面要有优异的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认真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在各主面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这一年里,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党员同志们的悉心帮助下,我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党内活动,除了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对于学校的各项要求和活动,我积极参加和配合,认真完成;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在组织观念和作风方面我能做到执行党的决议,服从组织分配,按时交纳党费。作为一名学生,勤奋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做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事。

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自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首先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领会,并坚持作到身体力行。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开展工作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其次是交际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的近期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多参加各种活动,我想会有明显的改善,这也能增加自己的群众基础,更广泛地投身到社会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还有,可能是个人性格因素,严肃的场合我有点胆怯,这也是我的一个缺点,也是我为人处事方面的不足.这样很容易造成错觉或误会,这些不足基本还是比较一致的,一个改善了另一个也会有提高.我有信心,有思想准备,更有改正的决心。

另外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理论学习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不能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有时紧有时松,政治觉悟有待进一步提高。

遇事不敢坚持原则,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全面身体力行,有活动时怕这怕那,工作怕苦怕累,图轻闲,这些归根到底是个人主义在作怪。由于世界观改造的忽视和放松,党性锻炼和修养的忽视和放松,导致是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们的关系错位,非界限模糊与颠倒。

归根到底,我认为我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对原理内容把握不足,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领会不够,理解不深,导致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改造重视不够。放松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改造。学习目的、个人人生追求不明确,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用党的理论的科学体系改造自己,没有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开拓创新意识不足。剖析思想根源,主要在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不足。不能将实事求是的思想应用、解决于现有实际学习和工作问题,安于现状、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思想在作怪,导致学习

和工作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心态失衡。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材料 篇14

各位领导、同事们:

以下是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材料。在党的思想领导下、在支部的温暖关怀下,我主动学习,靠拢党的组织,紧跟党的步伐,发扬党的精神,思想觉悟有了新提高,加深了了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自己在岗位上和思想素有了完善和提升,但是离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通过对照自己的实际,挖掘思想、剖析根源,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觉悟层次不足。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没有将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放在完善自我首要目标的高度,没有系统地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致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改造程度不够,从而使思想水平在较低层次徘徊,无法深入用理论指导实践。

2、学习钻研业务精神不足。主动自我学习先进理论和业务方法的时间不足。未能做到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提高专业水平的学习上。对新知识的学习不足,对业务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具体工作不够踏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况。

3、工作艺术性不足。做事习惯风风火火、走马观花,在认真细致方面有所欠缺。工作方法比较简单,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缺乏对本质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4、工作责任心不足。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迎难而上、开创新局面的干劲和勇气,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工作的水平不高。由于个人的创新不够。导致工作效果体现的不明显。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吸收党的新理论,丰富新的业务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充分将我的水平与公司实际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地完成支部交办的工作。

2、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单位的利益,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3、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配合领导做好支部工作。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主动关心下属工作生活。

4、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进一步转变工作方法,坚持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发扬民主,不断提升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水平。

批评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 篇15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批评家们的艺术判断力并没出问题,我们只是怀疑批评家们的功利心在起作用。操守是批评家的品质,素养是批评家的资质。对此,我们少说为佳。我们更要关心的倒是批评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问题。

时下的艺术批评呈现一种价值取向的混乱无序状态。因为有了欧美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势,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国际化思潮与全球一体化的类似声音。我不太明白,艺术文化为什么也要一体化或国际化?急切纳入所谓国际化的风潮,正是当下中国艺术批评的一个主导强音。这种声音曾经来自民间,并一直以一种边缘化状态做一种学术前卫的鼓噪。但不知何时,它渐次为官方所接受,正逐渐成为一种非边缘化的主张在导引着中国艺术。我非常不解,所谓国际化标准是由谁确立的?是美国上世纪中叶兴起的波普艺术,还是欧洲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以及装置、观念艺术?我们不断摹仿、移植、借鉴西方而成的所谓“当代艺术”的文化母语是什么?没有文化母语的当代艺术,其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何在?

我们可以学习任何民族文化的异质文化的优良元素,但我们的民族习惯与传统文化心理是不是在这个时代就不应得到尊重?而若不然,自掘自我文化坟墓者竟是自己人。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批评虽然也让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了一阵子,但是,我们也理应正视它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广泛的中国受众。人们到北京798和宋庄像赶集市一样参观的当代艺术,其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是耐人寻味的。“当代艺术”的思想价值正在于它对现实的批判锋芒,在现实关注中,它因具有先锋的超越性、独立性而“与时相违”——滑稽的是,它在民众还不明就里的态势下已经被官方接纳和认可了。我们的体制接纳了批评我们的政治的艺术,而那种批评的文化取向却是值得思问的!

所谓当代艺术一方面承载了过重的思想包袱,几近于哲学拷问和宗教救赎,一方面又游戏人生色情暴力,几近于涂鸦与消弭一切生命生活价值。这种东西反映了一种西方社会和所谓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畸形世界观。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大加肯定和推崇这种所谓“普世价值”。这种普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理想的人文意义。在欧美世界,它也是渐渐受到冷落的。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人们排起长龙来参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艺术展场的观众稀落,这本身已足证明。

我们也该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批评了。

作为有悠久历史和伟大传统的国度,我们欠缺必要的文化自信力。我们在改革开放乃至文化的输出与引进中,首先应该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说话”,不应舍本逐末,数典忘祖。我们的当代艺术创作群体主要是60至80年代间出生的青少年,大家很清楚,这几代人所接受的是什么教育。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这不怪他们,怪我们的教育与舆论导向。他们又生活生长在“文革”期间或商品市场大潮的极功利化年代,他们的玩世心态与逆反传统情绪正是他们“自我”的症结所在。有良知的批评,正应该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加一种社会责任和道义感——而不是“病态”地表现现代人类的“病态”。如果不然,中国艺术领域的文化传统将更加混乱支离乃至断绝。这是什么可喜可贺的事情?

我批评当代艺术,并不等于我认为当代艺术家不优秀。恰恰相反,我认为其中不乏优秀的艺术家。批评家的情形很难概括。够品质的批评家是一个社会的良知,是一个领域的文化良心,该做什么很清楚不过了。但目前的艺术批评令人遗憾。起码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都令人置疑。

人类社会走向所谓的“国际化”或“一体化”还有距离。而在既往的国际化中,我们看到的是种族歧视与强势文化侵吞弱小文化。那不是现代文明的理想吧?而中国文化之价值重估与自觉,乃是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的前提。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价值!不必一切另起炉灶,妄自菲薄。

上一篇:《方剂学》多媒体课件研制的体会下一篇:凤鸣归来话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