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苏轼

2024-08-19

《江城子》苏轼(共11篇)

《江城子》苏轼 篇1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其词总体上表现出笔力矫健, 豪放旷达的风格。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大笔挥洒, 将览物之情、怀古之思和身世之感糅合在一起, “须关西大汉, 执铁板”来演唱的豪放之作, 开一代词风, 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但苏词中也蕴涵着婉约一面, 只不过这类词在忧郁的情感宣泄中表现出一种悲壮, 一种饱含深情的沧桑。东坡居士于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 所作《江城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1) 。诗人在《江城子》的词中彰显了生与死的对话, 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恋曲的追忆以及对死之哀歌的感怀。《江城子》是一曲低吟浅唱, 吟出的不仅是至死不渝的人生至情至爱, 而且也唱出了生与死在现实中对视, 生与死在梦中相约……

词的上阙, 描述的主要是生与死在现实中的对视。“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苏轼妻子王氏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 (1065) 五月, 至熙宁八年 (2) , 正好相隔了十年。苏东坡在悼念亡妻时用悲凄的言语给我们道出的是:生与死在现实中是对立的和不可调和的。因为“十年”先从时间纬度上对生与死相离相弃作出了规范。时间的绵长与无情隔离了生死的相视与相约, 生死的不可通约性沉淀着时间的冷漠与残忍。生与死的相隔、生者与死者的相离, 凝结的本是悲伤与凄惨。多年后的惦记与询问又该是如何的忧伤与苦楚呢?“茫茫”说明生者与死者对对方的情形全无所知, 因此不明晰的探问包含着幽幽情思和满腔血泪。尽管生者对死者别后情形已无从知晓, 但这也遮掩不住生者对死者的想念和感怀。“不思量, 自难忘”, 这表明“难忘”无时无刻、无声无息地留在心底, 又默然无声, 悄然无迹地出现, 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主观上的刻意追求, 一切的一切都是情怀如种子般萌发。“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苏轼的妻子王氏葬在诗人故乡四川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3) , 诗人作词时在密州 (山东诸城县) , 因此用千里来形容两地相距甚远, 这是从空间距离上对生与死对视的描绘, 千里之距, 已无法面对可感的形体, 更何况生者与坟 (死者) 遥遥相对呢?生与死的情结被凸显出来了, 路也迢迢, 人也遥遥, 又怎么能细语长谈、促膝相视, 更不用说“话凄凉”时的相依相偎了。相离本是悲伤, 无处倾诉凄凉更是悲伤中的悲伤。“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在现实中生者与死者相逢原本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相逢也只能是, 两眼对视, 形同陌路。因为时间与空间都已经发生了变更, 形容的变异, 已遮掩了千言万语和浓情蜜意, 枯朽的容颜只能诉说着令人绝望的不相识, 这只能怪生与死的不相融, 只能怪生者与死者的无能为力。生之时间的流动性, 死之时间凝固性, 于是生与死的对立, 生者与死者的对视, 在流动的时间和凝固的时间上展开。生之时间流动性表现为生者的十年生命的流失, 容颜不可挽留的更改以及生者心理历程的变迁。词的上阙没有用浓郁的笔墨来描述死之时间的凝固性, 它是通过对生之时间的过度铺排, 从而让隐藏着的死之时间凸现出来, 也即是形体的改变 (“尘满面, 鬓如霜”) 来折射出不相识 (死之时间凝固性) , 其实, 生与死相对视、生与死不相识在于生之时间与死之时间相异。

词的下阙, 揭示出生与死在梦中相约, 死之时间的凝固性得以显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梦是生与死相约会的通衢, 梦还作为生与死相约背景与场地而出现。夜晚是宁静的, 在其中蕴含着一种似有似无的独特意境, 而在白昼是喧嚣的, 在其中飘落着世俗生活的气息, 因此白昼中生与死是冷冷相对着, 而在夜晚生与死可以默默地相互诉说。夜和梦作为一种意象都沟通着生与死, 生之时间与死之时间的相克相悖在夜里的梦中得到缓解。“小轩窗, 正梳妆”是作者对早年妻子的生活情形的追忆,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爱意与恋情。但是在追忆中隐含着的更应是死之时间描述。因为正是死之时间的凝固性透显了死者早年生活的永恒性。死者的青春因死之时间凝固性而得以永葆。而死亡时间的凝固性, 使生者对死者在世情形已成为不变的记忆。因此十年相对生者已改变了许多许多, 但对于死者来说, 却无一丝一毫的变迁。梦中的还乡是生与死相逢的场地, 生者与死者相聚的家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生与死相约的投影。生者与死者共同拥有的故乡因死者作别而凝固了, 死之时间的凝固性造就了特定故乡的永久性。而这特定的故乡又在梦中沟通着生与死。“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生与死相约相聚终于在梦中故乡发生了。但是生者与死者只是无言相对, 泪流千行。这说明的是生离死别之后万言千语都已化成无语, 更应说明的是在以生与死为背景的相逢一切尽在不言中。生者与死者的无言、生者与死者的泪眼汪汪、泪落千行, 这是生与死留下的千年万年都无法斩断的情结。死者的流泪, 这本是不可能的, 作者在这里描绘出死者的如雨泪水, 正是突出了生与死尽管在梦里故乡相聚, 但这也无法弥合生死之间的裂隙, 因为梦里故乡只是把生死相约相聚呈现出来而已, 生与死的相诉依然是凄然无语。“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这又回到生之时间流动性上来, 年年断肠处, 指的是生者在流动的时间 (生命流失) 中对死者的怀念。“短松冈”指代坟墓, 其实也就是亡者的另种称谓。南北朝诗人庚信就无尽感慨地说过:“霜随杨白, 月逐故圆”。月夜与坟墓相连, 坟墓又葬在故乡, 因此, 年年断肠般情感已无法更改。这是月夜中特定故乡与孤坟所导致的, 生者在渐渐生命流失 (生之时间流动性) 中总是对故乡的那一座孤坟 (死之时间流动性) 而感到无尽的悲凄。这又隐含着生与死在现实中的对立, 在明月照耀下, 一座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孤坟成为生与死的界限, 凝结在生者断肠处的浓郁情感, 与死者冷冰冰的坟墓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这不可能化解的冲突与矛盾中构建着各自的疆域, 而在这疆域之间涂画着冷冷的疆界线。

总的来说,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仅描绘了人间至情至爱的动人心魄, 也蕴涵着生与死相约与对视, 只不过这种相约与对视都是无语的, 一段心曲内含着无尽的沧桑和至深的哲思。

摘要:世人皆知苏轼词大多气象宏阔, 意境恣逸, 笔力矫健, 开宋代豪放派之风气, 而对他词中的婉约一面, 可能了解、研究、探讨较少。本文试图撇开他的豪放词风, 就婉约之作中的代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作一些鉴赏与分析, 使读者对他这类词作的特点和风格有所了解。所持的基本观点是《江城子》风格清丽, 语言凄美, 感情真挚。“生与死对视, 生与死相约。”它是生之恋曲, 死之哀歌, 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堪称婉约上乘之作。

关键词:《江城子》,豪放词风,婉约之作

注释

1出自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类》中篇章第二册25页。

苏轼《江城子》鉴赏 篇2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苏轼《江城子》诗词赏析 篇3

江城子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作者】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苏轼《江城子》读后感 篇4

石碑上覆着浅浅一层青苔,他摩挲着有些模糊的碑文,字里行间全是他当年留下的泪迹,只是,温度不再。触到那两个字,手指久久不能移开。王弗,他朝思暮想的名字啊,就这么永远地刻在这冰冷的石碑上了。

念之心切,爱之情深,牵肠挂肚,只此一人。如今相见无期,思愁无际,生死殊途,叫人肝肠寸断。他闭上眼,往事历历在目,无尽的悲痛充斥心间,欲出而不得。

十年如一日,独卧林间的她,只有那寒月相伴,该是怎样的凄楚。

十年如一日,相隔千里的他,对冷月望眼欲穿,又该是怎样的孤寂。

他深深吸了口气,十年漫漫,物是人非,发已斑白,音容皆改,若重逢,她可还相识?

梦中楼上月下,一切宛如从前。小轩窗前,对镜梳妆,盈盈转身,莞尔一笑,那是眉目依旧的她啊!他伸出手想抓住些什么,可指间空无一物。她笑靥如花,他噙泪难语。相顾许久,无言以对,唯有泪千行。恍然梦醒,枕湿欲滴。

窗外月色朦胧,相思难收。回首她离去的刹那,岁月无声让人害怕,他多希望时间停下,可以永远陪着她。看楼下,枯藤长出了枝丫,原来时光早已翩然轻擦。他独登高楼,举杯邀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他知道,王弗离他而去已有十年之久,他亦知道,他再也无法与她相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只是不愿承认,只是不愿忘却。

苏轼一直固执地坚信,只要他不忘她,她便永远活着,活在他心里。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篇5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②,右擎苍。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⑥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佑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是杰出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

【赏析】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四十岁(熙宁八年)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苏轼写射猎的诗词不只是这一首,与此同时,他写了《祭常山回小猎》及《和梅户曹会猎铁沟》等数首诗。

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是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去打猎(《梁书张充传》:“充少时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锦帽”两句,写出打猎的阵容(“锦帽”是锦蒙帽。“貂裘”是貂鼠裘)。“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孙郎”指孙权。孙权曾亲自射虎,马被虎伤,权用双戟掷过去,虎为倒退。见《三国志》)。

下片写自己的雄心壮志。“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豪放开朗的心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用《汉书张冯汲郑冯传》的故事(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谏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节去赦魏尚)。苏轼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他。末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

与此词同时,苏轼写过一首《祭常山回小猎》,诗中云:“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也说自己犹能挥白羽扇退敌(西凉簿:用西凉州主簿谢艾事,艾本书生,善用兵,故以此自比。见查注苏诗引《乌台诗案》)。还有一首《和梅户曹会猎铁沟》诗,开头两句说:“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三明”用《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颖字纪明,初与皇甫威明、张然明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凉州三明”),都是表示自己虽然是一个书生,也要为国戍边抗敌。

这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词中不但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他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江城子》苏轼 篇6

一、不同的出身相似的不幸

在比较分析两篇作品之前, 先来了解作者身世以及这两篇作品的写作背景。

欧阳修生于绵州 (今四川省绵阳市) , 长于随州 (今湖北省随州市) 。幼年丧父, 家境贫寒, 既无入官学之份, 亦无读私塾之缘, 仅靠寡母画荻而启蒙, 靠叔叔欧阳晔的粗略指点而为学。随后, 欧阳修两次落榜, 怀才不遇, 直到天圣七年 (1029年) , 二十三岁的欧阳修在汉阳 (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 以自己的文章拜投知汉阳军、翰林学士胥偃, 得到赏识, 收入其门下, 在胥偃的鼎力相助下, 欧阳修才顺利地及第。之后, 胥偃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于欧阳修。婚后, 夫妻感情爱深如海。然而, 两年后, 胥夫人猝然去世, 年仅十七岁, 抛下未满月的儿子。胥夫人的猝然去世给欧阳修带来了很大的悲哀和冲击, 在妻子去世后的一段日子里, 他朝思暮想, 悲不欲生, 于是和泪写成哀婉凄绝、真挚感人的《述梦赋》。

苏轼出身书香世家, 才情横溢, 在苏轼十九岁时娶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 夫妻感情甚笃, 不惟生活上之伴侣, 更视彼此为知音。苏轼夜读, 王弗常在身旁相伴, 可谓琴瑟调和, 甘苦与共。怎奈红颜薄命, 天意弄人, 治平二年 (1065年) , 王弗病卒于开封, 年仅二十七岁。苏轼才学过人, 但仕途却极为坎坷, 一生宦海沉浮。于是他想同自己的妻子诉说心里的苦闷和思念。在熙宁八年 (1075年) 乙卯正月二十日, 即亡妻去世十年之际, 苏轼在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市) 因夜里梦见亡妻, 于是抑制不住久蓄心头的情感潜流, 遂写下这首著名的悼亡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欧阳修出身低微贫寒, 苏轼出身书香世家, 他们都名满天下, 才倾朝野。却又是同样的不幸, 爱妻都是在年纪轻轻之时, 先他们而去。冥冥之中, 似乎有种神秘的联系和暗示。

二、不同的文学式样相似的哀婉凄绝

两篇作品题材相同, 但却以不同的文学式样表现出来, 展示出各自的特色。欧文以赋行文。赋是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体。《文心雕龙》云:“赋者, 铺也, 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也。”赋讲究铺陈描绘、词藻华丽, 又注重韵节完整。欧阳修的这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 不排斥偶对而多用散句, 虽也用韵但比汉赋形式自由。这篇赋以抒情为主,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妻子的思念之情。而苏轼则以当时最为流行的词写就。言语通俗, 感情真挚。两篇文章同写梦, 以梦为切入口, 开启了对亡妻的悼念。

二者尽管在文体不同, 但都是通过梦来表现对亡妻的悼念。梦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是大脑皮层暂时没有停止活动时所产生的表象, 同时, 梦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意象, 所梦的内容虽不为真, 但梦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文学作品表现的人和事是要符合可然率和必然率的, 梦是虚幻的现实, 但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 故而文学家常常通过梦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并以此解释世界存在的意义。如果以苏珊·朗格的理论概括之, 便是:“作品的情感=符号的意义=世界的存在”[1]。

《述梦赋》, 直言本赋所写为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全词记述一个“幽梦”, 即有关于爱情的、带有迷幻色彩的梦境, 而且作者在词牌下也题作“记梦”。通过这个“幽梦”倾诉他对亡妻的思念, 一抒阴阳相隔之苦、人生遭遇之悲。词的上阙, 归纳起来正是一个“思”字, 下阙则具体到对梦境的描写。先思而后梦, 因思之切而得以梦中相见。

梦在这里是一个符号, 梦常常寄托着人的情感。“任何想象的东西和支持着幻想的想象因素 (比如我们以为自己具有的某种情感) 均属于符号形式。整个作品的情感就是符号的‘含义’, 就是艺术家在世界中发现的实在, 艺术家打算把它的清晰概念展示给自己的同代人的实在。”[2]《述梦赋》以直抒胸臆开头, 以痛苦的语气呼唤亡妻“夫君去我而何之乎?”昔日是两情缱绻, 今朝却惟独自己黯然神伤。回想过去与妻子共享的甜蜜生活, 再联想当今凄绝难忍的境遇, 满怀悲哀难以言状, 幽怨情思展露无遗, 悲痛之情感人至深, 给全文笼罩上哀婉凄绝的氛围。塑造了一个特殊的艺术氛围。是艺术家展现给我们的实在。赋文的第二部分, 通过梦的起因、梦境、梦醒、对梦的追求四个层次来展现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 作者层层推进, 情景再现细腻真实, 梦境描述抽象、朦胧、虚幻, 情绪时惊时喜、时而惋惜、时而失望, 恍恍惚惚、迷迷茫茫, 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的心境。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下阙写夫妻相会的梦境。作者细化了梦中的情境来衬托相思之深, 离别之苦。“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在梦境中出现的妻子是妻子生前的十分朴实的生活片段的再现, “梳妆”这一场景片段极富有代表性也极有生活气息, 作者以平实的内容和奇巧的形式叙写自己长达十年的情思, 让人过目不忘、刻骨铭心。“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以及妻子也为他的人生遭遇而感伤, 思念感伤一切尽在不言而泣之中。写到这里, 作者回到凄凉的现实之中:“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作者遥想长眠于地下的妻子还将在自己作古之前独自栖息在月夜荒坟中,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这种折磨真是摧肝断肠啊!

两位作者都塑造了一个梦的艺术世界, 虽然不完全再现梦的内容, 但通过对梦之起因, 梦境、梦的回味与追求, 将自己的情感完整统一的表达出来, 尽管梦是虚幻的, 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 但“诗的情节借以展开的虚幻世界总是为该作品所特有;它是那些情节事件所创造的特定的生活幻象, ……为了使诗歌世界在想象上保持连贯性, 它必须由符合想象方式的事件来构成, ……文学基本的幻象即生活的表象是从直觉的、个人的生活中抽取而来的。”“诗人以心理方式编织事件, 而不是把它当作一段客观的历史。”[3]梦境的世界同文学的世界在想象性, 事件合理性和符合可然率上是相似的, 两位作者在这里创造力一个“梦”的全景幻象, 编制了一段自己对妻子思念的个人“情感史”。

三、不同的叙述风格相似的表现手法

㈠不同的叙述风格

1、语言风格的不同。

由于人生境遇和作品体裁的不同, 欧阳修的《述梦赋》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叙述风格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欧阳修的《述梦赋》辞采瑰丽,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则平易流畅。

欧阳修的《述梦赋》句式多变, 长句、短句和偶句、散句, 因情而灵活的变换。如“行求兮不可过, 坐思兮不知处”, “杳兮, 倏兮, 犹胜于不见兮, 愿此梦之须臾”;“世之言曰:死者澌也, 今之来兮, 是也, 非也?”多次运用语气词“兮”字, 使文章如泣如诉、一唱三叹, 增强了抒情的气息。赋文中多次使用具有凄清意味的词语, 如“饮恨、悲歌、滂沱、憔悴、恍惚”等, 这些词语的运用使作者的悲痛之情展露无遗, 感人至深, 给全文笼罩上哀婉凄绝的氛围。全赋多次使用押韵手法。其方式是:波、阿、何、他、歌、沱、多 (歌韵) ;无、疎、臾 (鱼虞通押) ;惊、灯 (庚蒸通押) ;想、妄 (养羡上去通押) ;白、瘠、惜 (陌韵) ;迟、时、之 (支韵) 。[4]

因情而异的换韵, 增强了赋文的节奏感, 从而加重了悲痛的气氛, 突出了凄婉的格调。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所用语言通俗直切, 并用了一些口语化的字眼。当然这也与词凝练的语言特点有关。如“千里孤坟、尘满面, 鬓如霜、小轩窗, 正梳妆、明月夜, 短松冈”, 读来直如白话, 用在词中形成其平易流畅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两首作品不同的叙述风格。

2、整体和局部之分。

欧阳修的《述梦赋》中没有对夫妻婚姻生活本身加以描述, 也没有对妻子身份、容貌、行为等具体情况的叙述, 通篇几乎都是对亡妻深切思念的倾诉。我们所感受到是笼罩全赋的哀婉凄绝的氛围和悲痛至极的情绪。苏轼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没有过多的铺叙对亡妻的思念, 而是选取往昔妻子生活中的场景片段:“小轩窗, 正梳妆。”这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恩爱伉俪的幸福生活。如果说欧阳修是从整体上大笔泼墨的话, 那么苏轼则是在局部上工笔刻画, 更为真实具体。

㈡相似的表现手法

1、皆运用了相思梦模式。[5]两人的作品都是以记叙相思之梦而展开叙述。欧阳修的《述梦赋》围绕“梦”来作文章, 写了梦的起因、梦境、梦醒和对梦的追求, 千回百折地抒发失去妻子后内心无法排遣的哀痛, 感情真挚动人。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通过记述一个“幽梦”, 倾诉他对亡妻的思念, 抒发对妻子的哀怜和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无限悲凉感。

2、皆以情真动人。欧阳修在《述梦赋》中, 写真话、诉真情, 情真意切。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真动人。“愤既不得与声俱发兮, 独饮恨而悲歌;歌不成兮断绝, 泪疾下兮滂沱!”, “绿发兮思君而白, 丰肌兮以君而瘠;君之意兮不可忘, 何憔悴而云惜?”其对亡妻的思念之真切让人感动不已。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多被人称道, 主要原因也在于这首词感情真挚。全词虽然在梦中展开, 以梦境为话题, 但将哀婉之情娓娓叙来, 如话家常。只是选取了日常生活画面如“小轩窗, 正梳妆”便可感受出苏轼夫妻二人往日的恩爱情长。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思念、哀怜和遗憾。其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引起后世不少文人的共鸣。

3、即景生情手法的运用。

欧阳修在《述梦赋》中, 选择恰当的环境和物象烘托、渲染气氛, 进而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哀婉凄绝的思念之情, 如“尺蠖怜予兮, 为之不动;飞蝇闵予兮, 为之无声”通过尺蠖和飞蝇的侧面衬托, 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妻子的诚挚的思念之情。“空堂耿耿兮华灯”这一物象反衬出作者的惆怅和落寞, 加强了赋文的悲剧性。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通过“千里孤坟、小轩窗、明月夜、短松冈”等物象营造出凄清感伤的气氛, “小轩窗, 正梳妆”对往日妻子生活片段的再现, 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倾泻而出。“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将对亡妻的哀怜、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困苦都凝结在了其中。

4、皆为有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6]在欧阳修的《述梦赋》中, 通篇几乎都是作者在诉说他对亡妻的痛彻心扉的思念, “我”处处存在, 如“夫君去我而何之乎”、“病予喉使不得哭兮”、“愤既不得与声而俱发兮, 独饮恨而悲歌”、“歌不成兮断绝, 泪疾下兮滂沱”、“行求兮不可过, 坐思兮不知处”、“冀驻君兮可久, 怳予梦之先惊”等, 这些皆为有“我”之境。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失去妻子后的孤寂和凄凉的心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写词人在潜意识之中对亡妻的念念不忘。“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夫妻昔日的恩爱跃然纸上。处处有“我”, 这些也皆为有“我”之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欧阳修和苏轼, 这两位文学造诣深厚的大家在写其他宏伟巨著的同时, 他们又怀着真挚的情感写出情真意切、委婉动人的悼念亡妻的大作, 描写了爱情与死亡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引发了人们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 以及对美好忠贞爱情的向往, 并且对此后的悼亡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位作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 有着不同的出身和不同的生活经历, 而且赋与词的文体之间本来就有差别, 但我们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却可以看到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尤其是他们对亡妻的那份爱都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同时, 通过对这两篇悼亡作品的比较, 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它们各自的独特魅力。可见, 人们对亲情的眷念、爱情的追求、幸福的憧憬都是相同的, 没有时空的区别。

摘要:欧阳修的《述梦赋》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同为悼亡之作, 且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欧阳修的悼亡赋着重的是思, 或梦幻, 或想象;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对其妻子无尽的怀念, 以及对自身遭遇无限的悲凉感。欧阳修的《述梦赋》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文学式样和叙述风格方面迥然不同:一为古赋, 一为长短词;一辞采瑰丽, 一平易流畅。但他们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都是一样的痛彻心扉, 并且在梦的意象、以情动人、即景生情、有我之境等艺术表现手法上更是表现出很多的相似性。

关键词:欧阳修,苏轼,《述梦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参考文献

[1]刘培.论欧阳修对赋境赋艺的开拓[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3)

[2]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 1982.

[3]郭春林.论欧阳修的辞赋[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

[4]苏慧霜.论辞赋文学中的梦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

[5]王水照、崔铭.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苏轼传[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6]苏慧霜.论辞赋文学中的梦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

[7]杨昇.浅议苏轼的悼亡诗词[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 (3)

[8]周建军.从师友交游看欧阳修的文学成长道路[J].长江学术.2008, (2)

[9]张玉璞.宋代悼亡词简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

情人夜,再品《江城子》 篇7

苏东坡一生豪放,然而,一首《江城子》却道出了大诗人心中的另一面:他十九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生活应该是过的很和谐的,重要的是这个女子曾经与他甘苦与共。但仅仅十年之后王弗便撒手人寰,离苏轼而去。十年之后,在密州的苏轼突然梦见了妻子,这似乎是第一次那么清晰的梦见她,于是,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江城子》就是在那样一个夜晚诞生的,诗人不朽,好词不朽,而爱情也成了不朽。苏轼其实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的感情在奉献给国家的同时,也在一直滋润着他的爱情,对于那些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留下过痕迹的女子来说,遇到苏轼是幸福的,这个豪杰,虽然一生漂泊却会把她们时刻挂念,时刻想起,所以,大江东去的豪迈背后,终究会有相思泪千行,这个男人爱过,每次都爱的那么彻底,但他依旧在漂泊在奔走,他停不下自己的身躯,尽管它早已疲惫。于是,对于那些女子,他只能在心里永远装下她们的,不要怀疑,因为苏轼曾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所以,惠州的西湖有了那一条为朝云而造的长堤,虽然长堤的那头连着的是一座朝云墓;杭州临安的玲珑山中从此也有了那座琴操墓,虽然那传奇的爱情和绝代的琴声再也不会想起;当然,还有这首不知被人们咀嚼了多少遍的《江城子》,爱情,其实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和他那些流传千古的盖世文章一样,他的爱情同样令我们动容。

再读《江城子》也许早没了凄凉,可是为什么我的眼睛还会湿润,眼前还会浮现那个北宋的月夜,还会有相思无望的痛楚,而这样伟大的爱恋,真的就只属于那被风吹散了的唐宋元明清吗?今天是情人节,城市里如往年一样热闹,不同的是,现在的爱情还有多少值得推敲,与千年前那个爱情的夜月相比,今天的社会催生出的爱情,早已经变味。古典诗词里的爱情故事,终于成了圣经,只能膜拜,却无法复制。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故事依然在今天一遍遍的上演着,可是我们还有多少幽梦能让我们还乡,我们的爱情还有多少可以难忘?面对苏轼,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再做到,”大明宫废未央破,几家还唱长恨歌”面对苏轼,也许,今天我们真的只能一次次默默地唱起《江城子》.....

《江城子》苏轼 篇8

2.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3.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4.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1、2、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江城子》苏轼 篇9

课型:讲读

教学时数:1

主讲人:刘治赓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篇词作的创作背景

(二)了解苏轼词作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豪放、豁达、浪漫

(三)体会作者深婉缠绵的的思想感情和文章表达的艺术

二、教学重点

(一)注意作品中想象艺术的应用

(二)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气氛,体会情感):

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请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②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密州出猎》……)(豪放、豁达、婉约、凄迷、浪漫、幽默)著名作家放放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的问她:如果你同苏东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说: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我就一定会嫁给他。可见苏东坡还是很有女人缘的,那么他的魅力何在呢?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的词风

介绍写作背景公元1075年即题目中的“丁卯”年,东坡来到密州(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丁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朗读,教师纠正错字错音

(四)课文分析(注:江城子是词牌,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词题)1.(板书:梦)题目为“记梦”但是通读上阕却没有发现梦的影子,那么上阕是否可以删除?

答:上片没有记梦。上片所写的内容是一个情感铺垫,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茫茫”二字怎么理解?从字面上看是看不清楚的意思。为何看不清?

答:①表面意思:生死相隔,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②深层意思:写内心的空虚、怅惘、凄清。

值得注意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又怎么理解?

答: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词人,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这就传达出了诗人和九泉之下的妻子共同的心情和感受,这里将亡人的无知作活人的有知写,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3.作者说自己“尘”(尘满面,鬓如霜),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答: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4.词的结尾处写到“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的环境氛围。含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但是同学们想一下,“明月” 是象征美好团圆的,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确切? 答:如果改成“残月夜”,那么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了,用“明月夜”的反衬手法,更能说明月圆人更残,更能体现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五)教师总结

1.这首词,虽然题为记梦,但是实际确是通过记梦来抒发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切的思念。全词感情真挚,是一首充满凄婉哀伤的调子。

2.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这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飘渺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确是真挚的,实实在在的。真是因为词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飘渺,这份感情才显得更为真切。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江城子》苏轼 篇10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婉约 豪放

引言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很高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词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延续到现在。宋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时的词创作主要形成了两大流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在人们的印象中,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苏轼的词作中也有婉约派的影子,婉约派和豪放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在不同的心境以及情怀下的一种体现。就苏轼的《江城子》系列而言,其中有悼念亡妻的作品,也有表達自己雄心壮志的作品,因此《江城子》可以说展示了苏轼的婉约以及豪放的性情,在读者面前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苏轼。

一、苏轼的婉约情怀

苏轼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他的作品中也有婉约的一面,比如《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下简称《记梦》)这首词中,就体现了他的婉约情怀。分析苏轼的很多作品可以看出,婉约才是他作品中的主流。苏轼的婉约与当时宋朝的很多作品相比较而言,是一种豪放的婉约,这与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柳永相比,苏轼作品中的婉约情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精神,因此他的文学作品堪称是北宋时期的经典。

《记梦》是一首悼念亡妻的作品,悼念亡人是人类开始表达情感以来就有的一种重要的文学题材,对亡人悼念,不仅是对死者的怀念,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反思。通过这部作品,苏轼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已经去世的妻子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政治生涯的一种忧虑以及迷茫。苏轼写下这部作品的时候正好处于自己的政治失意时期,他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亡妻怀念,同时在怀念妻子的过程中思维发散,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最终使得自己内心的那种苦闷以及悲痛越来越严重。这部作品的题目是“记梦”,在梦中的景象往往是短暂的,他拟定这个题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庄子的影响,即认为人生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就像梦境一样。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之间并没有完全严格的区分,因此这部作品并不是对一件真实存在的事情的记录,反而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的一种记录。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句流传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句子,即“十年生死两茫茫”,这说明了在人的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逾越的距离和界限,这种界限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距离,才让作者感到绝望以及忧伤。“不思量,自难忘”,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一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将作者心中的那种凄凉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由于苏轼妻子去世之后葬在故乡,与自己隔了千万里远,在深夜时让苏轼陷入到对亡妻的思念中不可自拔。

这首词的上阕体现了作者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在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以及忐忑,他希望可以见到自己爱的人,同时又害怕自己被生活折磨得憔悴的模样会让爱人无法认出自己,这种情感带有一点少年的情怀,与其说作者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在记录自己的过去,在记录自己与亡妻之间的点点滴滴,不如说是过去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深刻的烙印,在想象中,自己好像已经回到了爱人的身边,一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将见到爱人之后的情境描写得很传神,在那个时候,心中的凄凉之情已经完全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可以看着自己的妻子,无声胜有声。在《记梦》这部作品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体现的情感十分丰富,其中看不到人们印象中那个豪放的苏轼,转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面对不如意的生活,面对空空如也的枕边,他也会黯然神伤,他也会在心里偷偷落泪。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不仅是一种婉约之美,更是一种自然之美。

二、苏轼的豪放情怀

苏轼作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学者都从豪放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苏轼的豪放情怀显露无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过那一首婉约的《江城子》,再看这首《江城子》,给人一种积极亢奋的精神。写下这首词时,苏轼正好出任密州太守,在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四十岁,由于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了京城,加上年岁已高,因此他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情感。在词的开头,他就以“老夫”自称,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但是苏轼本身是不服老的,他的心中还有像少年时期一样的远大抱负,也有年少时期的激情以及为国奉献的精神,因此在词的开篇就出现了一种豪放气势,写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样的词句,紧接着就用简单的词句描绘出了自己的形象,即“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同时给人展现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狩猎场面,到这里,读者已经可以勾勒出一种豪放、雄健的苏轼的形象。

在词的下阕中,又突出词人的一种狂,开怀畅饮的场景让词人的那种豪情壮志又跃然纸上,即使是两鬓斑白,那也不能阻止作者为国奉献,为民众奉献的壮志。这时已经将作者在一开始就在词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迟暮之感抹去,转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接下来他还运用了典故中的人物自诩,表示希望自己还可以得到朝廷的重任,可以为国效力。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从一开始到结尾,勾勒出一个有着慷慨激情的爱国人士的形象,这种形象让人对作者的志向以及抱负产生了一种仰慕以及钦佩的感情。

三、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并存的创作风格

两首《江城子》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创作模式完全不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录了自己的思念,记录的是自己在情感脆弱时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变得多愁善感,因此对外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婉约的情怀。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是苏轼创作生涯中出现的第一首豪放词,开创了我国豪放词的先河,因此这首作品在词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仔细分析苏轼的作品可以看出,苏轼的豪放词其实是对当时主流婉约词的一种冲击,但是他的豪放并不是完全脱离了婉约的,他的创作解放了词体,同时还扩大了词作的题材范围,给词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以及思想。纵观苏轼的这两首《江城子》,很好地表现了苏轼创作的两种风格,即婉约和豪放,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是一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当然,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苏轼对自己情感的一种真实描绘,是在情感的驱使下创作出来的重要作品。正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所以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也才能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意境,在婉约的《江城子》中,那个委婉断肠的苏轼让人感觉怜惜,但是在那首豪放的《江城子》中,那种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那种奋勇直前的苏轼形象也让人亢奋,对人有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婉约的词自然会以委婉曲折的柔情取胜,豪放的词也会以豪迈奔放取胜。

结语

一直以来,苏轼都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往往运用豪言壮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与当时社会中很多婉约词人相比,苏轼的词作确实更显阳刚一些,但苏轼的创作,也有婉约的一面。就《江城子》而言,《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作者婉约情怀的体现,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豪放之情。婉约与豪放是苏轼在不同的心境下创作的作品,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作者真挚情感的一种体现。语

参考文献

[1]陶文鹏.宋诗精华品读: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J].文史知识,2011(09).

[2]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篇11

北宋王朝重文轻武, 国力渐弱, 经常遭受强辽和西夏的侵扰。神宗八年, 苏轼时任密州太守, 一次偶然的围猎活动, 激发了作者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作一挥而就。从语文教学角度而言, 宜抓住以下两点进行赏析。

一.“狂”领全篇, 绘出猎盛况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 气概豪迈, 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虽是“聊发”, 虽是“鬓微霜”, 但仍掩不住作者满卷的狂气。

第一狂见装备齐全。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 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帽, 身穿貂皮衣。一牵一擎, 好一个出猎的雄姿, 一锦一貂, 好一个威武的装扮, 气宇轩昂, 何等豪迈!

第二狂见随从众多。那些随从武士, 个个也是打猎装束,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 精神抖擞, 浩浩荡荡, 纵马奔驰, 疾风一般, 腾空越野, 势如破竹, 令人仿佛看到了战士们马上雄姿英发、马下尘土飞扬的恢弘场面, 何等雄壮!

第三狂见倾城观猎。苏轼勤政爱民, 每到一处, 皆为百姓拥护爱戴。人们倾城而来, 万人空巷, 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一片盛情, 气势磅礴, 何等豪情!

第四狂见杀虎建功。“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苏轼首用典故, 表达自己为报全城士民盛意, 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 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 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第五狂见老当益壮。年事虽高, 鬓发虽白, 却仍希望朝廷委以重任, 奔赴边疆抗敌。苏轼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 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作者满怀雄心壮志, 显示了宝刀未老、老当益壮的英风与豪气。

第六狂见沙场报国。宋人远没有唐人的尚武精神, 但在苏轼、岳飞、辛弃疾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虽然柔弱却又坚忍不拔的韧性。作者虽屡屡被贬, 却仍把国家命运摆在首位, 弯弓射狼竟能如同满月, 足见其豪情壮志!

全篇囊括了作者的胸襟见识, 情感兴趣, 希望理想, 一波三折, 姿态横生, “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 但气象恢弘, 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 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 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 充满阳刚之美, 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二.运用典故, 抒报国之志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 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 即符节, 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 魏尚为云中太守, 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 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 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可见, 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 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 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 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 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 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 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他表示, 将要紧握雕花的强弓, 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 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 狠狠地射去。

此处用典, 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 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 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 生动形象, 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 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 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作品韵调铿锵, 气势雄浑, 感情奔放, 境界开阔。以出猎开始, 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 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 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 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 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上一篇:物业管理现场答辩点评下一篇:文言文断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