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2024-07-21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共8篇)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1

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全路安全形势不稳定,相继发生一系列事故:济南局“10.11”事故、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青藏公司“10.23”客车底溜逸与运行中的客车相撞事故。深刻思考事故发生过程,安全天天讲年年讲,已经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根深蒂固。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事故。不自禁地拷问存续几十年的铁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想是不是存在问题,职能实施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内在问题。

(1)门户现象严重,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职责权限外延不清。各自部门出于自保,各自为政,规章制度存在矛盾。安全管理既有交叉重叠,又有空缺漏洞。安全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还不到位。

(2)事故发生后,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不分青红皂白,对安全管理制度过度补充修订将职责划给调度部门,增加了调度部门管理难度。

(3)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落实到位,管理象弹簧时紧时松。

(4)新设备的投入运用,安全使用的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原有劳动安全作业标准已不适应新设备的使用。人员对新设备性能生疏,从摸索到熟练的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行车工作科技含量高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

(5)安全与运输效率间存在的矛盾比以往更突出。过分强调安全,还是说明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精,因畏惧事故而不顾运输效率。

(6)现场作业的管理控制比较薄弱。特别是营业线的施工安管理薄弱,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7)激励机制不健全。惩罚的多,奖励的少。不知不觉中遵循着“猫捉老鼠”的规则,根本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风气。

以上矛盾表明安全管理难度史无前例。导致当前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

从事物发生的角度分内部和外部因素。从因素载体分人员和设备因素。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内部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调度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调度员精神状态、团体素质、各工种调度员间信息的传递。设备因素: 通话质量、CTC、DMIS、CTDS 系统操作的稳定可靠性。等等。

外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以外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车务人员包括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乘务人员等行使调度命令的具体作业人员。设备因素:线路质量、机车车辆运行状态、货物装载的状态、信号闭塞设备的正常、等等。

依次相对应调度指挥经常存在和面对的安全隐患产生因素部分列举:

(1)机车方面:三大件(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运监器、自动停车装置)故障动力故障。

(2)线路方面:断轨、涨轨跑道、翻浆冒泥、水没钢轨、线路不平顺造成晃车

(3)车辆方面:热燃轴、抱闸、走行部异常、车辆本身限速

(4)闭塞信号方面:闭塞设备故障信号故障轨道电路红光带

(5)接触网方面:接触网停电接触网无电区的存在(6)天气方面:暴风雨雪不良天气雷击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7)调度员方面: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8)乘务人员: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9)施工方面:天窗维修工务施工电务施工接触网维修

(10)行车闭塞法的改变:停基改电绿色许可证使用反方向行车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越多,势必造成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越多。

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产生隐患因素普遍分布在各方面、各层面、各领域,而且是无形的(2)永恒性:隐患因素的存在是不可灭失的,时时刻刻存在的,是伴随着运输而产生的。它是运输的“孪生兄弟”。

(3)随机性:隐患因素发生是无时间规律,是随机的。发生的时机有同时、有连续、有单个、有多个。

通过列举和阐述产生隐患的因素特点,发现它们不外乎三个要素:人、设备、环境。“人”又处在首位,他的作用可见重要。“人”包括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乘务人员等等行车人员及其为行车服务的相关人员。而调度指挥人员位于这些人员的核心,他是发号施令的,是唯一的指挥者。可见调度指挥人员才真正是“三要素”的核心。通过发挥调度指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防范隐患的的发生,或者控制缩减隐患发生的范围,从而达到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深化管理部门和体制改革,不能让各部门自我保护主义成为安全运输的绊脚石

通过以上列举隐患因素特点,可见隐患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运输存在,隐患因素就存在,安全防范就不能间歇。由于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隐患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局限,或者参与生产者认识上存在局限,未能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规章制度是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进而明确相互关系、责任范围。现在的“土政策”、“土规定”是有些主管部门规避各自部门风险,承担最低风险责任,追求利益最大的产物,是掩盖小错误逃避大错误的保护主义的体现。进而它们成为各部门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借口,规避风险的挡箭牌。细则的制定应是对大法(《技规》、《行规》)的支持,意图的秉承,而“土政策”、“土规定”背离了大法,甚至弱化羁绊了大法执行。“土政策”、“土规定”与大法的矛盾导致了现实中列车的冲突,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就佐证这一点。事故撞出了现在有令不遵、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以致最后发展成无法根除的痼瘴顽疾。现在“土政策”“土规定”不但浩如烟海,而且变化太快,无长久性,随着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化而改变。它们搅乱了我们的思想,干扰了我们的行为。不从根本上改变门户自保的现状,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们的运输安全。若吸取教训仅能触及到灵魂,而未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只能是形式的加强,而非本质的改变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运输,安全,管理

1 当前内忧外患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存在的矛盾问题

当前铁路企业不仅处在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而且处在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公路、民航、水运的充分发展, 铁路运量急剧下滑“铁老大”优势已成美丽的传说了。加之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 外围经济环境低迷, 运输行情惨淡, 铁路运输处境堪称内忧外患。

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 全路安全形势不稳定, 相继发生一系列事故:济南局“10.11”事故、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青藏公司“10.23”客车底溜逸与运行中的客车相撞事故。深刻思考事故发生过程, 安全天天讲年年讲, 已经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根深蒂固。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事故。不自禁地拷问存续几十年的铁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想是不是存在问题, 职能实施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内在问题。

(1) 门户现象严重, 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职责权限外延不清。各自部门出于自保, 各自为政, 规章制度存在矛盾。安全管理既有交叉重叠, 又有空缺漏洞。安全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还不到位。

(2) 事故发生后, 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 但不分青红皂白, 对安全管理制度过度补充修订将职责划给调度部门, 增加了调度部门管理难度。

(3)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落实到位, 管理象弹簧时紧时松。

(4) 新设备的投入运用, 安全使用的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原有劳动安全作业标准已不适应新设备的使用。人员对新设备性能生疏, 从摸索到熟练的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行车工作科技含量高了, 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

(5) 安全与运输效率间存在的矛盾比以往更突出。过分强调安全, 还是说明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精, 因畏惧事故而不顾运输效率。

(6) 现场作业的管理控制比较薄弱。特别是营业线的施工安管理薄弱, 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7) 激励机制不健全。惩罚的多, 奖励的少。不知不觉中遵循着“猫捉老鼠”的规则, 根本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风气。

以上矛盾表明安全管理难度史无前例。

2 导致当前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

从事物发生的角度分内部和外部因素。从因素载体分人员和设备因素。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内部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调度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调度员精神状态、团体素质、各工种调度员间信息的传递。设备因素:通话质量、CTC、DMIS、CTDS系统操作的稳定可靠性。等等。

外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以外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车务人员包括车站值班员, 助理值班员、乘务人员等行使调度命令的具体作业人员。设备因素:线路质量、机车车辆运行状态、货物装载的状态、信号闭塞设备的正常、等等。

依次相对应调度指挥经常存在和面对的安全隐患产生因素部分列举:

(1) 机车方面:三大件 (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运监器、自动停车装置) 故障动力故障。

(2) 线路方面:断轨、涨轨跑道、翻浆冒泥、水没钢轨、线路不平顺造成晃车

(3) 车辆方面:热燃轴、抱闸、走行部异常、车辆本身限速

(4) 闭塞信号方面:闭塞设备故障信号故障轨道电路红光带

(5) 接触网方面:接触网停电接触网无电区的存在

(6) 天气方面:暴风雨雪不良天气雷击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7) 调度员方面: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8) 乘务人员: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9) 施工方面:天窗维修工务施工电务施工接触网维修

(10) 行车闭塞法的改变:停基改电绿色许可证使用反方向行车

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越多, 势必造成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越多。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 普遍性:产生隐患因素普遍分布在各方面、各层面、各领域, 而且是无形的

(2) 永恒性:隐患因素的存在是不可灭失的, 时时刻刻存在的, 是伴随着运输而产生的。它是运输的“孪生兄弟”。

(3) 随机性:隐患因素发生是无时间规律, 是随机的。发生的时机有同时、有连续、有单个、有多个。

通过列举和阐述产生隐患的因素特点, 发现它们不外乎三个要素:人、设备、环境。“人”又处在首位, 他的作用可见重要。“人”包括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乘务人员等等行车人员及其为行车服务的相关人员。而调度指挥人员位于这些人员的核心, 他是发号施令的, 是唯一的指挥者。可见调度指挥人员才真正是“三要素”的核心。通过发挥调度指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防范隐患的的发生, 或者控制缩减隐患发生的范围, 从而达到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

3 深化管理部门和体制改革, 不能让各部门自我保护主义成为安全运输的绊脚石

通过以上列举隐患因素特点, 可见隐患因素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只要运输存在, 隐患因素就存在, 安全防范就不能间歇。由于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 隐患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 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局限, 或者参与生产者认识上存在局限, 未能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规章制度是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 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进而明确相互关系、责任范围。现在的“土政策”、“土规定”是有些主管部门规避各自部门风险, 承担最低风险责任, 追求利益最大的产物, 是掩盖小错误逃避大错误的保护主义的体现。进而它们成为各部门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借口, 规避风险的挡箭牌。细则的制定应是对大法 (《技规》、《行规》) 的支持, 意图的秉承, 而“土政策”、“土规定”背离了大法, 甚至弱化羁绊了大法执行。“土政策”、“土规定”与大法的矛盾导致了现实中列车的冲突, 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就佐证这一点。事故撞出了现在有令不遵、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以致最后发展成无法根除的痼瘴顽疾。现在“土政策”“土规定”不但浩如烟海, 而且变化太快, 无长久性, 随着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化而改变。它们搅乱了我们的思想, 干扰了我们的行为。不从根本上改变门户自保的现状, 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们的运输安全。

4 若吸取教训仅能触及到灵魂, 而未改变自己的行为, 那只能是形式的加强, 而非本质的改变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会计;问题;对策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中不断引进科学新技术,许多企业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均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但适应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而且促使战略型的管理会计模式形成。管理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弥补了其“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之处,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战略预算编制、研究竞争地位改变和评估市场份额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目前管理会计还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并没有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并不明显。

二、当前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1.领导阶层人员的管理会计意识不强

管理阶层的人员作为现代企业的主导人,必须兼顾经营技术与管理技术两个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更易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照目前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许多管理层的人受传统观念、行为习惯的影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并没有树立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观念,并且管理观念陈旧,阻碍管理会计健康发展。

2.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管理会计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史,可是由于该学科一直进入不了研究主流的行列,没有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均是比较偏向于方法的研究,而理论的研究一直得不到重视。

3.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存在缺陷

我国传统的管理会计的部分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办法中,的确能够促进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生产当中,那些根据特定的环境构建而成的理论、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活动。

4.注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

我国传统的管理会计在制定目标、进行决策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的阶段,更注重内部环境的改造和眼前的利益获取,即是采取办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希望在短期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恰恰忽略了最能给企业带来活力的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同时也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造成的消极作用,没有树立能使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长期下来,必然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之中。

5.部分管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未能达标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依靠人的力量而实现,管理会计存在专业的特殊性,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胜任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会计的实施情况,因此对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要求更为严格。最近几年,我国大小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从聘用人员的标准看,用人单位逐渐从学历的高低转向能力的高低,而许多培训机构也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从理论性的培训转向应用性的培训,但是忽略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职业水准以及价值观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人员在实践中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三、新形势下,加强管理会计的措施

1.更新管理会计观念

要提升企业管理会计的运用水平,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尤其企业的决策人更要掌握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其中观念因素放在第一位。因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不具备管理会计意识,就不会放权给专门的会计人员,因此就会忽略其在经营活动规划、预测、控制以及决策的作用,所以要使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得到落实,首先要增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树立正确的、符合当前发展的管理观念。具体帮助企业领导增强管理会计观念的做法是:利用社会约束作用,在常规的培训中增加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会计师、经济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中,添加管理会计的考试内容等。

2.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由于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与加剧,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继续进行调整,企业的管理会计战略也必然随之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强指导实践的理论建构,这样能够把握管理会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所以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将研究建立在动态发展的基础上,加上现实中受人员、环境、外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时候,要及时了解与会计相关的许多信息和要求,并且要求对本公司、企业的财会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这样更有利于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增强管理会计方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新时期的企业财务工作要求利用新的管理会计方式,避免出现陈旧的方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新的现象,这样不但降低财会工作的效率,而且会对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增强企业管理会计方式运用于实践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

针对部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偏低的情况,加强综合能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通常可以采取的形式有:企业注重定期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加强会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联系,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会计的工作,并对其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金钱观等进行良好的熏陶,使其的会计工作能够遵循公平与正义,保护共有财产不受侵占,同时使管理会计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结语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4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途径的探讨

十八大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更是目前工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那么,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呢?笔者认为要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员工的生活和发展,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向转变。要将人文关怀真正融入企业工会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起到凝聚人心、理顺关系,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文明的企业环境。

一、关心员工生活疾苦,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保障。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以人为本”,把员工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

多年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使绝大多数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员工生活也逐步地摆脱贫困,走上小康,奔向富裕。但是,无论在什么企业,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由于伤残、疾病等多种因素,致使他们的生活相对艰难,从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企业领导一定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平时,多关注员工的精神状况、多了解员工疾苦、多为员工排忧解难。如:设法帮助子女就业、进行适当经济捐助、开展长期慰问帮扶等,使困难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因此,作为企业领导用实实在在的关怀为员工送上真正的关爱,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更可以激发广大员工去热爱企业、投身企业、努力工作的热情。企业把“人本”管理做好了,更容易实现企业的效益提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目标。

二、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职责所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应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地融合起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倡导阳光的健康心态。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员工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增大,思想日益活跃,由此容易引发一些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工作中,如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能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为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武装为基本途径,注重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现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只有把单一的、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转变为多个的、不同层次的、立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地融合起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结合目前油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外场市场流动人员数量的增加等实际状况,必须采取“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部分员工的对立情绪,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真正把工作触角伸向被教育者的心灵,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积极化解他们的内心困惑,建立阳光的健康心态。

三、关注员工自身发展,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内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要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要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激发工作活力。

企业的长足发展,提高了员工的生活需求,但是员工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需,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要为员工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发展的机会,激发工作的热情。要高度重视员工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员工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特别是当下,随着石化企业的转型发展、油田生产经营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外闯市场员工不断增加,企业更应该提前谋划员工的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拓宽企业的创收渠道、增加员工的经济收入。使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四、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任务。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要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畅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改善员工生活环境,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全方位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劳动和创造,但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将发展成果与员工分享。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我单位将全大队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丰富与延伸,提炼出每个班组的集体理念、建立班员个人愿景及职业规划书。并把员工职业愿景和安全理念在班中进行集中展示,营造班组文化氛围。设立班组沟通交流信箱,便于上情下达与下情上报。精选上级重要文件通知、厂内部激励性刊物以及形势任务宣传材料打印成册存放其中,方便员工学习之用。支部书记还定期在每周五对沟通信箱中员工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反馈,确保班组沟通无障碍,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其次,如何真正地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幸福感,就必须从多方面给员工以关怀,不仅要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尽力为员工营造和谐、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注重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要着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消除不良情绪,让员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愉快。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凝聚人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还可建立“生日送祝福”短信互动平台,较好体现班组的人文关怀,既缩短同事之间的距离,又增进班员的团结与友谊。并可以利用每周三技术课前半小时,开展深度会谈活动,着重围绕班员思想上存在的困惑、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进行互帮互助,使会谈活动来源于员工,服务于员工。使大家在畅所欲言中,获取到团队克服困难的正能量,把困难问题消灭在萌芽,以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好企业业余心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1.实施全方位的普及宣传。可以组织心理关爱小组,策划“和谐关爱,从心开始”系列关爱活动,发放爱心卡,制作宣传册,印发心理健康辅导手册,编发专题电子刊物。可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员工尽快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活动参与率、增强活动的作用与效果。

2.开展系统化的心理测查。可以通过专业心理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团队座谈等方式,从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类别对员工进行心理测查,将测查数据与全国数据样本进行对比,科学评估员工心理状况、典型问题及影响因素,形成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报告,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员工心理调适和心理资本优化方案。

3.搭建多渠道的咨询平台。可以长期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建立网络交流方式,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心理咨询师驻场辅导、内训师个体疏导,从而保证为不同工作性质和需求的员工提供远程、在线及面咨等多种咨询方式,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减少或避免因工作忙、岗位离不开而无法参与心理关爱活动的情况发生。

4.开展针对性的群体疏导。针对企业重组、机构调整、岗位变动、子女高考、迎峰度夏等员工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特定需要,可以举办专题辅导或专项辅导。如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压力缓解等,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新形势下火电厂煤场管理的探讨 篇5

随着近年煤炭市场的不断涨价,电煤供应紧张,以及发电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火电企业大部分经营困难,亏损较多,如何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经营效益,是发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燃料通常在火力发电企业占70%以上的经营成本,煤场的管理、分类堆放及科学掺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燃煤管理的科学性、经济性,充分降低燃煤管理的成本,提高煤场空间的合理使用也成为提高燃料管理的重要工作。老式的人工煤场管理方式管理的煤场存在管理混乱,导致部分燃煤堆放周期长,燃煤发热量降低;基础数据统计不及时,燃煤的掺烧配煤难度大,严重影响锅炉燃烧;缺少直观、准确的配煤依据,无法满足锅炉燃烧要求;煤场易自燃,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下面我就本厂煤场管理的经验,并就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煤场管理工作提一些建议:

一、煤场进行分区管理、实现不同煤种的分类堆放。

在面对有以前的单一煤种向多种煤种变化的情况,如何合理利用有效的煤场实现不同煤种的分类堆放,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煤种库存时间,努力降低煤质存放损耗,给我们煤场堆、取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根据电厂使用煤种的不同,将煤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将不同的煤种堆放在不同的区域,并做好标示,实现不同煤种的分类堆放,以便于锅炉的科学掺烧,例如某电厂来煤煤质为#

1、#

2、#3煤种,便将煤场分成ABC区域,将三种煤种堆放在不同的区域,或者根据来煤的煤质进行分区堆放,例如,将来煤分为大矿煤(即锅炉设计的统配煤)、小窑煤(地方煤质较差的煤);根据煤质含硫量的多少,分为低硫煤区域、高硫煤区域;根据煤质挥发份的高低,分为高挥发份的煤区域、低挥发份煤区域,总之,要结合自身电厂锅炉掺烧、除灰脱硫等安全、经济指标的要求,进行煤场区域的划分,更加合理、灵活的进行分类堆放,同时要根据不同煤种来煤数量的变化及库存的变化,随时调整不同区域的堆煤情况,即每月召开一次燃煤协调会议,针对目前煤场存煤的情况、锅炉对不同煤种的消耗量及后续来煤数量及煤种的预测,确定更加合理的燃煤堆、取方式,确保煤场的合理利用,这样,就基本实现了不同煤种、煤质的分类堆放。

二、科学的对煤种进行组堆和保管

对不同品种的煤要按照煤的品种分开组堆储存,因为不同品种的煤,它的碳化程度、分子结构和化学活性是不一样的,氧化的难易和着火也不同,所以应该按品种分开堆放,对需要长期储存的煤,尤其是低变质程度、易受氧化作用的煤,组堆时要分层压实且表面覆盖一层适宜的覆盖物质,因为空气和水是露天储存煤堆引起氧气和自燃的主要原因,煤堆内如有空隙,乃至空洞,空气便可自由渗入堆内,是煤氧化放热,同时,煤堆内水分被受热蒸汽并在煤堆高处凝结释放大量热量,再者,煤中的黄铁矿也受氧化放出热量,这些都会产生或加剧煤的氧化作用和自燃倾向,防止的办法是压实煤堆以减少空气占有的空隙,限制空气流通形成通道,防止雨水渗入煤堆内部,避免或减少煤的氧化,防止煤的自燃,也可在煤堆表面覆盖一层无烟煤粉、炉灰、粘土浆等,此为,还可喷洒阻燃剂溶液,即可减缓煤的自燃倾向,又可避免煤被雨水冲刷流失,还可防止煤被大风吹走而造成煤的流失。

1)、选择好组堆的形状。煤堆的形状取决于煤的储存量、煤炭的质量、煤种、煤场的场址地、煤场面积的大小及煤堆设备等,堆煤形状有圆锥形、圆弧形、长方形及凌锥形。一般堆成正截角椎体较为理想,因为正截角椎体自然通风较好,顶端表面光滑,既有利于盘点,有可减少风吹雨淋对煤的损耗,同时还可消除煤块和煤末分离的偏析现象,但对于阳光直射地区的煤场,在组堆时,可采用屋锥式的尖顶,以减少阳光的辐射热。

2)、正确选择组堆的方向,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组堆以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短为宜,可减少太阳直射,防止煤堆自燃,注意堆煤的环境,堆煤中不要混入引燃物品,要避免日光的晒射和雨雪的浸湿,减少氧化,煤不能堆放在有蒸汽、暖、热水管道的地方,要远离热源和电源。

3)、煤堆的高度取决于煤场机械设备和煤堆的宽度,煤堆宽度越大,煤堆高度也就越高,但一般不宜过高过宽,因为煤堆高度过大,煤堆温度越高,进入煤堆的空气量也就与越多,自燃的可能性也就大,煤堆过高,一旦有自燃险情发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倒堆,同时,煤堆过高,煤堆自重加大,会增加煤场地面的承载力,严重时,会造成地面下沉,褐煤和长焰煤的堆煤高度一般不超过2M,堆放时间以0.5-1月为宜;贫煤和无烟煤一般不易自燃,堆放高度不限,但堆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因为堆放时间越长,热值损失就越大,场耗损失就越大。4)、煤堆温度升高是煤堆内部发生剧烈氧化的标志,除无烟煤和低挥发分的半烟煤外,均应定期检测煤堆的温度,防止自燃,测温位置为煤堆顶部,深0.5M以下,并将此处的煤温与环境温度进行对比,若两者温度相差大于10度,则要重新组堆压实,煤堆温度不宜超过60度,如超过60度,应及时燃用或采取煤堆挖沟,松堆、喷淋、倒堆和灌水等降温等措施,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选用,如煤堆温度超过80度时,低挥发份的煤可能在2天内自燃着火。煤堆温度不断的上升,表明煤堆内部氧化作用相当剧烈,已有较明显的变质。5)、煤堆自重对煤场地面施加的载荷力很大,高者可达200KN/M。煤场底部基础要牢靠,地面要坚实,要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煤场最好是水泥地面,场地必须干燥平坦,自然排水通畅,对于底部未经水泥硬化的煤场,为了便于雨水渗漏于地下,可在其底部垫一定厚度的劣质煤,但不得铺垫粉灰及炉渣。

5)、组堆完后,要建立组堆档案,写明堆号,煤品种及其进厂时间、组堆工艺和检测温度等。

6)、每月末要对存煤进行一次盘点,检查实际存煤是否有亏吨,易便于正确地计算发电耗煤,存煤的每月亏损数量一般不应超过日均存煤量的0.5%。

三、制定煤场损耗管理制度,有效进行煤场置换。

1、科学合理的进行煤场喷洒降尘,防止煤场的风损;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冬季、春季的风损是煤场较大的损耗,为此,进行科学的煤场喷洒降尘工作,将尤为重要,首先,根据不同煤质的含水量,进行定点定量的喷洒;其次根据天气情况,提前进行煤场喷洒,有效降低大风天气的风损;另外,针对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大风天气多,实现煤场喷洒困难的情况,我厂结合实际,通过对煤场喷洒采取保温、加电伴热等措施,也实现了冬季煤场喷洒降尘工作,并且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建立煤场测温预警机制,实现煤质的有效置换;通过对煤场每天进行分点测温,实时跟踪不同区域煤质的温度变化,确保煤场自燃的可控在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分层压实组堆:易受氧化的煤组堆时最好分层压实,至少也须表层压实,在有条件时,可在煤堆表面上披上一层覆盖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根本措施。

2)、建立定期测温制度:对储存量大、储存长的煤堆特别是变质程度低的煤,需要每天进行测温。

3)、及时消除火源,把煤堆中60度的极限温度称为自然煤,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煤堆的温度达到60度温度或煤堆每昼夜平均温度连续增高至2度,就应该挖出暴露在空气中。

4)、烧旧存新:烧旧煤存新煤,是防止煤质自燃的最有效的方法,尽可能的采用清堆上煤的方法,这不仅可以减少损失,而且便于计量和管理。

四、建设数字化煤场,实现煤场管理高度的信息化。

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对煤场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得到清晰明确的煤场存煤情况信息,包括位置、煤质、堆放时间、现存量等所有信息,为锅炉配煤掺烧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信息基础,同时通过图形制定堆煤、上煤计划,通过设定堆取料原则,自动给出堆取煤方案,直接指导堆煤和上煤; 实现煤质超标及过期煤颜色报警,通过选取不同参数在图上的查询,以不同颜色的显示所选定参数是否超出电厂锅炉的设计运行安全值; 管理煤质参数数据,提供煤质数据录入和修改方式,修改后结果适时显示在煤场地图上; 管理堆取煤、测温等工作执行,对燃料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生成工作完成情况报表等,并根据堆取料情况対煤场图形信息进行适时更新,可以进一步引入更完善的配煤数学模型,实现混煤掺烧,进一步降低发电煤耗,为发电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6

农机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几年,我市农业机械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机具呈现出保有量不断增加、种类越来越丰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也随之增多,对农机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确立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管理的执法主体地位,但农机部门行政执法手段薄弱、执法依据的不足的问题,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破解日显突出的难题,探索农机安全监理科学发展新思路,促进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了当前农机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局党委及局学习实践领导工作小组的安排与要求,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先后到市农机监理站,张店、桓台、高青等区县,对农机安全监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3个区县的监理站和10余个乡镇的农机站,与20余个农机手(户)进行了座谈,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工作交流,听取了情况汇报及问题反映,查看了有关文件资料、审验记录,了解农机安全监理的情况,并对调研情况认真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状

(一)安全监理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科学管理上花力气,在安全源头上下功夫,在基层建设上投力量,在治本措施上出新招,努力构建安全管理,执法、监控、宣传三大防线,深入分析农机安全生产特点,仔细研究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一是加强了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认真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农机驾驶人员及广大群众安全生产的意识;四是不断加大田检路查力度,深入开展农机安全专项集中整治;五是强化登记管理,规范牌证核发;六是提高服务,组织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七是抓好源头管理,大力开展“平安农机”活动;八是搞好日常检查,防止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08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违章载人366台次、超员超载350台次、无牌行驶640台次、无证驾驶356人次、酒后驾驶72人次,排查乡镇300个、排查村2120个。消除了重大农机事故隐患,维护了农机作业正常秩序,为保证实现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全市农机拥有及登记、年审情况

随着中央农村经济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保有量稳步增长,作业领域不断拓宽,新的农机手队伍不断扩大,高科技的现代农机装备也逐渐推广应用。截止2008年10月底,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达315.98万千瓦,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2.83余万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为0.23万台。登记挂牌的动力机械为10637台,挂牌率为35%;机具年检数6479台,检验率为80%;共办理驾驶证8662个,证机比达29%。

(三)安全监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几年来,我市农机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农机监理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活动,先后制定了《农机监理业务工作流程》、《农机监理人员行为规范》、《农机事故倒查规定》、《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10多种有关牌证核发管理、安全技术检查、执法监督检查、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等规定,明确了监理业务工作岗位设置及责任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开展。

(四)农机监理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目前,市、区县两级共有农机监理机构10个,农机监理员77人,其中市级监理员14人;乡镇一级专设农机管理站的有62个,农业综合管理服务机构32个,共有农机管理人员230人左右,这些人只有一小部分直接从事农机监理;在村一级,成立专门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队、站)共324个,人员有534名,仅有一名管理员的村近1500个,这些人大都身兼数职,专职从事农机监理的人员少之又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农机安全监理体制不顺 农机安全监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人力不足。县乡(镇)农机监理机构直接担负着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使命,但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县级农机监理力量减少,乡镇农机站撤并,使农机监理力量日渐薄弱。有的区县多年来没有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所有监理工作都是区县站直接面对机手,全市只设一人兼管农机的乡镇农机管理站不在少数,基层农机监理力量的不足,乡、村、社三级管理“缺腿”,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名存实亡,农机安全工作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直接影响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农机监理行政职能弱化。2001年在机构改革中,市农机局不再列政府行政序列,改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农机管理的行政职能被弱化;市农机监理站作为农机安全专设机构,其行政监理职能也随之弱化,给监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专项资金不足,农机监理技术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执法车辆、检验检测装备以及通讯、办公自动化设备。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我市农机执法缺少相应的配套设备、技术,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在检验检测设备的配置上,检验人员还只能用“眼看、耳听、手摸、锤子敲”的传统做法工作;事故勘察设备和牌证档案管理等设备还非常落后。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农机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二)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手段薄弱、执法依据不足

农机监理的执法手段薄弱,执法依据不足,导致挂牌率、年检率、持证率持续下降,而且一年弱于一年,违章者不但得到相应的处罚,反面得到了经济实惠(不交任何费用),示范效应导致违章者日渐增多,守法者日渐减少。

通过调研,普遍反映存在三个方面问题:首先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农机监理法律法规存在缺失和不足,《道路交通法》只规定了拖拉机该谁管,却没有规定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二是拖拉机管理与道路管理脱节。《道路交通法》只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的职责,而没有明确农机部门的行政监督权,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规定不到位,造成了车辆管理与道路管理的脱节。监督手段严重缺失,给农机监理工作造成了困境,基层农机监理人员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进行执法安全检查是不作为,进行检查了又可能是乱执法,农机执法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其次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上的相互配合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由于相关配套法规没有出台,农机部门没有上路检查权(指乡村道路外),没有公安交警的配合,农机监理只能望路兴叹,而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面临公安无力、农机无权的管理“真空”状态,违法载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蔓延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助长了无牌脱检行为的发生。

(三)机费负担较重,挂牌、持证率不高

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和各项惠农政策都在不断实施,但农机监理收费却没有相应的补贴,机手对年检收费认同程度底,农机手感到经济负担沉重,削弱了机手对挂牌、年检的积极性。由于拖拉机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每年上路行驾、作业的时间短,收入低,并且以自用为主。另外,拖拉机作业收入不齐,其收入与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及机手的经营能力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机手在万元左右,欠发达地区年收入只有二、三千元,燃油费支出过多,而农机、交通、税务、工商、保险等相关部门向机手收取的各项费用偏高,养路费400元/年,检费25元,拖拉机交强险110元,有的还有这样的情况:农用小型拖拉机公路养路费,国家规定按4个月交纳(共计400元左右),但有的区县交管部门都按全年12个月征收,因此机手为逃避交费,减轻经济负担不愿登记、挂牌、考证,也不愿参加检审验,“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越来越明显。

(四)拖拉机报废机制尚不完善

由于我市仍有多数拖拉机未登记挂牌,给农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些拖拉机大多存在使用年限过长、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机具老化、带病运行、超期服役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同时,国家和省内还没有统一的拖拉机强制报废更新制度和相应的鼓励政策,农机手也多注重效益、轻安全,重使用、轻保养,让这些“老龄”拖拉机仍继续运转,潜伏着严重的事故隐患。

三、对策及建议

农机安全对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农机安全工作基础仍然薄弱,各项工作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引导,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机监理现状,促进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提高认识,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健全法规机制

1、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机安全工作,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中,制定方案,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农机安全责任,及时协助农机部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农机管理和道路管理协调工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创造有力条件。

2、完善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机制。在全面落实当前农机工作有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机制。一是提高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职能,将监理人员纳入行政管理编制。二是健全基层农机监理机构建设,抓好基层农机管理,着力解决目前基层农机管理“缺腿”的问题。三是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各级财政要将农机监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充分保障;要做好安全管理硬件的更新,增强执法所需的技术手段。

3、加快立法,为农机管理明权确则。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法律法规,加快立法,明确农机监理机构对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管理职责,授予农机监理部门具有相应的安全检查权、行政处罚权。我市要在深入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同时,推进配套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第二,借势借力,农机主抓,部门联动,共同做好工作

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单靠农机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除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外,还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联合执法,与公安、交通、安监和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进行年检以及使用伪造、变更登记证书、牌证、检验标志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要与公安交警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制,形成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第三,加大执法,防治结合,强化落实,确保有所成效

农机监管部门是农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监管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建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防范,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三大防控体系”建设:一是深入源头管理,把好注册登记、挂牌、持证和年检关,提高投保率,加大机具检修,推进“平安农机”建设;二是要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开展驾驶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将宣传教育面向社会,引导有关的社会群体重视农机安全生产;三是要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机事故防范的行政执法工作,继续加大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力度。

加强执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三是规章制度到位;四是宣传培训到位;五是具体措施到位;六是工作落实到位。做到抓思想、抓制度、抓责任、抓落实,确保安全监理工作有所成效。

四、农机监理工作新思路探索

(一)探索新思路,应牢牢把握时代机遇

探索农机监理工作新思路,应牢牢把握时代机遇。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农村改革30年之后,再次将改革目标重点定位于农村,也是当前党中央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破除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给农机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新形势赋予农机监理工作新的使命,农机部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只有立足新起点,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全局和长远,深刻理解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找准农机监理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探寻农机监理工作科学发展之路,谋求农机监理工作规范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才能有力地推动监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我市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创新思维,更新思路,要处理好农机监理的五个关系 现阶段,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农机安全监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是搞好安全监理工作的又一关键性问题。创新思维,更新思路,要处理好农机监理的“五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监理与服务的关系。农机安全监理的行政执法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管理职能,为民服务是农机安全监理的职业道德,离开了服务去谈执法,就会失去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离开了执法去谈服务就会失去了根本方向,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理念,切实提高机关行政职能,牢固树立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的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农民机手提供最便利、最有效的服务。二要处理好拖拉机挂牌检验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机化综合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拖拉机挂牌、检验率不高,黑车非驾、人货混装、超车超载等现象大量存在,因此,提高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对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三要处理好监理与培训的关系。农机培训是拖拉机驾驶人学习掌握农机知识、安全知识、驾驶技能的一项基础工作。农机监理机构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车检制度,严把培训质量关,从源头上抓好农机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用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以正确引导,刺激农机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有效的推动监理工作更好的运行发展。四要处理好安全教育与违规处罚的关系。农机安全教育是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农机监理人员对违章者实施处罚,是行使行政职权的强制力表现,是维护好农机秩序的保证。但处罚只是手段、保障安全生产才是目的,农机监理要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宗旨,这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的具体体现。五要处理好内部理顺与外部协调的关系。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安全生产重大责任。由于它的工作性质、安全环境、执法地位的特殊要求,在理顺农机内部管理和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同时,还要与公安交警、交通管理、安全监督、质量监督、工商管理及政府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协调,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依法共同制定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交流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三)新思路试探的几个建议

1、增创优势,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要求,这对农机监理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目前,基层农机监理力量极为薄弱,只有另寻出路,充分发挥农机基层合作服务组织在农机管理过程中“自我监管、自我发展”运营机制的优势,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基层农机安全组织建设,加强农机监管的手段。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好服务,加强指导,促进发展,发挥其在人员培训、牌证管理、宣传教育、遵章守纪、安全作业中统一管理的作用,增强农机部门的安全管理能力。

2、加快发展,完善“警农共管”机制建设。目前,我市部分区县已相继开展了公安、农机部门合作监管工作,但“警农共管”的机制还没有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展开,还存在权不明、责不清的问题,必须要制定权威、合理、可行的规定,完善“警农共管”机制建设。“警农共管”的机制应在各级农机监理机构的基础上组建,编制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并赋予相应的职能和执法权力。对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公安体制规范管理,在执法主体上,可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行使道路安全管理,在执法对象上将拖拉机及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相对独立出来,实行归口管理,从而实现对拖拉机的人、车、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要积极探索设置公安部门驻农机监理部门的联络室建设,选派一定警力长年进驻或联系区县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协助加强路面管理和源头管理。

3、降低收费,将监理收费纳入补贴范围。我市拖拉机挂牌、年检、持证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机监理收费较高,机手不愿承担这些费用。国家应出台措施,将惠农政策惠及到监理费用的补贴上,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各级农机部门也要认真开展对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民群众提供驾驶技术、维修技术的培训,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技能。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7

一、管理职能的定义

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实际工作和一种行动。所谓管理职能, 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 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管理职能一般是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 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主要包括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二、管理职能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管理职能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法约尔时期, 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 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计划、组织和领导。在行为科学出现之前, 人们往往对管理的活动侧重于对技术因素及物的因素的管理, 管理工作中强调实行严密的计划、指挥和控制。但自霍桑实验之后, 一些学者在划分管理职能时, 对有关人的因素的管理开始重视起来, 人事、信息沟通、激励职能开始提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 管理学家又在管理职能中加进了创新和决策职能。创新职能源于70年代后的世界环境的剧变。创新职能的提出, 也恰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预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管理职能的内容和重点也会有新的变化。

三、对新形势下加油站综合管理员职能定位的探讨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管理职能总是与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相联系的。可以预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管理职能的内容和重点也会不断有新的变化。

实际上, 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组织, 而组织是运动变化的, 当组织要素如组织环境、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三者发生变化时, 管理行为和职能理所当然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企业在理论支撑之上, 结合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实际, 把握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三大因素, 去寻找真正适合新形势下加油站综合管理员自身的管理职能,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财务功能。

(一) 传统意义的加油站综合管理员职能定位

传统意义上的加油站综合管理员更适合称其为加油站核算员。在这一时期, 一方面, 信息化管理手段尚未广泛地运用于加油站, 销售、出机数据主要依靠综合管理员手工编制生成报表, 对资金、商品的过程管理也主要依靠各种手工登记的实施证据进行控制;另一方面, 加油站多设置了站经理、副经理、综合管理员三名管理岗位, 综合管理员的职能相对较为单一。综合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对经营过程的记录、反映, 参与事前及过程控制、决策的主动性较弱, 日常的主要工作即“核算”工作。

(二) 加油站财务信息化发展及财务工作的变化

从加油站来看, 信息系统经过了从无到有, 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 信息化系统的推进简化了加油站环节手工登记的实施证据, 有效减少了综合管理员日常核算工作量。

1. 当前加油站在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

AMIS系统。即资产管理系统, 实现了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有机融合。

资金平台。实现了资金封包、缴存与加管系统的有效融合, 能够准确及时反映、监控加油站资金回笼等。

网上费用报销系统。实现了费用报销从单据填制、到部门审核、领导审批的网上自动审批。

财务稽核系统。整合运用液位仪、加油机、银企互联、二配系统、加管系统等数据, 及时监督加油站商品和资金匹配与否和异常变化。

加油站管理系统。对加油站进销存、客户、加油卡、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专业系统。

二配系统。从库到站油品配送信息的综合管控专业平台, 可每日监控加油站库存情况, 实现对油品配送的统筹安排和优化。

2. 加油站当前财务工作的变化

加油站各种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特别是加管系统的全面使用, 大大地减少了加油站综合管理员依靠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日常核算工作量。通过班结、日结自动生成销售日报表及交接班记录;取消了原预收款、客存油加油方式, 通过卡系统对客户充值、消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统计;同时, 也取消了原来很多手工登记的实施证据, 为综合管理员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 新形势下加油站综合管理员的职能定位

加油站的信息化进程, 推进了销售业务由人工控制向系统自动控制、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 针对综合管理员的管理工作来说, 其面临的环境和管理客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内容、工作重心的转变, 促使加油站综合管理员从纯核算岗位转变为集反映、计划、监督、控制、沟通于一身的综合性管理岗位,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财务部门的延伸管理职能。

1. 制度执行力的第一保障

目前, 站经理的管理重心逐渐侧重于加油站的安全、经营、服务等方面;商品、资金管理制度在加油站层面的宣贯及执行, 则更多的由综合管理员承担。如何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 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及履职能力。

首先, 综合管理员作为传统加油站核算员的延伸, 在日常工作中仍然承担着很多加油站商品、资金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其具体工作在内部控制中多处于关键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综合管理员是否熟悉各项管理制度的规定, 并严格按流程执行, 是制度执行力的第一保证。

其次, 综合管理员作不仅是制度的执行者, 更是制度的传达落实者。加油站是一个整体, 仅靠一个人是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公司下发新的管理要求后, 一个优秀的综合管理员不仅要想自己具体的工作应该怎么做, 更应该思考, 如何结合加油站的实际, 将流程细化到人, 细化到具体的环节, 当好站经理的参谋、助手。具体在实施中应合理地进行计划、组织, 并在实施中进行有效的控制。

2. 资金商品风险的第一防线

综合管理员作为本站资金安全直接责任人, 把守着商品、资金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应做到熟悉并带头遵守与加油站相关的公司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 作为公司财务人员的延伸, 应更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 制止并上报加油站的违规和舞弊行为。

第一, 加强对事前、事中经济行为的控制, 帮助站经理制订合理的营销策略, 即保证加油站销量的稳步增长, 又要符合公司的整体风险控制要求, 杜绝赊销等违规销售行为;第二, 重视对资金的过程控制管理, 综合管理员应走出办公室, 多在经营现场进行监控, 以及时发现现金不及时投币、违规刷卡套现等问题, 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 杜绝资金安全风险;第三, 参与加油站商品管理, 研究加油站商品升损变化规律, 控制各个关键环节, 针对存在的问题协助站经理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保证商品安全。

3. 成本费用控制的第一关口

随着加油站费用标准化管理的深入, 要将有限的费用用到刀刃上, 必须做到有保有压, 按轻重缓急安排列支, 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过程控制, 充分发挥对费用预算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职能, 严考核、硬兑现, 确保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

综合管理员负责加油站费用的报销, 并监督费用报销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为加油站成本费用控制的第一关口, 不仅要求综合管理员做好费用登记台账, 正确、及时在集中报销系统提交费用报销业务, 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勤动脑筋认真分析费用变化趋势, 研究创新管理手段, 努力降低加油站总体费用水平和吨油商流费用。

计划——根据定额费用预算, 分解细化到具体的经营、管理环节。

反映——登记费用台账, 及时在集中报销系统提交费用报销业务。

分析——勤动脑筋认真分析费用变化趋势, 并主动发现问题。

控制——结合加油站经营实际, 积极思考, 创新过程控制方法, 细化节点控制措施。

4. 信息沟通的第一渠道

综合管理员作为加油站的一个重要管理者, 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加油站与公司信息沟通的第一渠道。一方面, 公司各个时期的管理意图、工作重点通过培训传递给综合管理员, 由综合管理员通过再培训传递给前庭主管、加油员、收银员。综合管理员的接受、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工作质量及效果;另一方面, 综合管理员工作在加油站资金、商品管理的第一线, 最了解加油站的实际情况, 制度、流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还有控制的盲区, 需要综合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归纳、总结, 并反馈到上级管理部门;第三, 综合管理员作为财务人员的延伸, 承担着相对独立的监管职责, 对加油站的各种违规舞弊行为, 如果能第一时间向公司职能部门反映, 就能消灭隐患于萌芽阶段。

5. 财务管理的第一前沿

自从2008年加油站综合管理员纳入财务部门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 加油站财务管理方式已逐步实现了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管控的转变。加油站综合管理员处于生产经营的第一线, 是最基层的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向业务、向基层的延伸很大部分要由加油站综合管理员履职来实现。要充分发挥现代财务管理的事中控制职能, 就要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员的监管作用。综合管理员在参与加油站经营管理中过程, 应运用自己的财务专业判断, 发挥财务管理的参谋作用, 帮助站经理进行合理的决策, 为加油站把好经济行为关、把好调查研究关、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 保证各项业务的规范、受控运行。

四、加油站综合管理员的发展方向

1.由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

知识经济条件下, 需要大量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能力型人才。企业用人将既注重学历, 更注重能力。综合管理员作为石油销售系统最基层的管理人员, 应该以专业知识作为依托, 注重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 包括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 以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也为站经理及其他管理岗位输送优秀人才。

2.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特征, 就是素质复合化。在信息化条件下, 加油站综合管理员重点也将从单一型管理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开发的转变, 成长为既懂经营又懂管理, 既掌握信息系统的使用又熟悉其维护的复合型人才, 既懂得战略策划, 又懂财务管理, 既具有独立创新能力, 又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商品的能力。

3.由制度的执行者向企业变革的推动者与创新者转变

加油站综合管理员作为企业最年轻、最具有活力的基层管理人员, 是思想活跃, 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 不应该仅仅成为制度的被动执行者, 应根据企业内外的情况变化, 主动参与企业变革与创新, 引入新的组织管理办法及创新的管理手段。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在目前信息化条件下, 综合管理员应切实转变观念, 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加油站各项管理上, 保障制度的执行力, 有效控制资金商品风险, 把好成本费用控制的第一关口, 保证上下沟通渠道的畅通, 发挥好财务人员的补充作用, 促进加油站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 实现企业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并重。

参考文献

关于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铁路多元化 会计核算 原始凭证

铁路会计系统作为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部门更应充分发挥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两个职能的作用。随着铁路政企分开改革的深入落实,铁路所有制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电子商务在铁路系统的逐步应用,铁路会计的原始凭证遇到复杂化、多样化等问题,如何在铁路会计工作中做好会计原始凭证规范化问题成为目前铁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会计应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的要求

1.1 审核原始凭证的票据真实性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活动发生过程中取得并填制的,用以证明或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是指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真实和原始凭证的票据真实。审核原始凭证是铁路会计核算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不仅是维护铁路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国家税收、稳定铁路多经收入的需要,更是确保铁路企业内清正廉洁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

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和自制两种,自制原始凭证是指本单位业务部门和人员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对原始票据审核的第一步就是审核原始票据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真实性、合法性审核,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绝对禁止使用一般的收据(个别部门核发的统一收据除外);第二要掌握区分发票的真假。机打的发票多存在于电子商务类和指定物品采购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真实的。手写发票主要通过看票面的内容,如先看发票监制章,字体为正楷,字迹清晰,颜色纯正。如果没有监制章或监制章的字迹模糊、颜色不纯正的一般都是假票。再看发票的纸质,可与标准的票据对比,如果纸张厚薄度不均、颜色太浓或太淡、纸质粗糙的就是假票。最后看发票的底纹、水印和防伪标志。具体方法是用验钞机的紫外线灯照一下,看发票上有没有水印的防伪标志。没有水印的肯定是假票据。

1.2 审核原始凭证记载的业务内容真实性

铁路多经系统涉及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财务人员需要在了解各项业务基础上识别出业务内容的真实性。结合铁路工业系统和多经系统的业务知识,总结出识别业务内容真假的方法是“两查”。一是查多联式票据反面是否复写,是否是报销联,防止头大尾小的票据。如果票据没有用复写纸复写,而是用钢笔填写的,就有可能是鸳鸯票,也就是存根联与报销联内容金额不同;二是检查审核票据与所附的附件内容是否一致,如有漏洞或出入即为假票据。

1.3 审核原始凭证的时效性

原始凭证的时效性是指原始凭证所具有的时间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后,取得的原始凭证就必须及时送达财会部门办理报账手续。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过时的原始凭证,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时间过长无法查清责任。审核原始票据的时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①严格审核票据所载经济业务的时效。

如欠条的法定年限是两年,所以要求财务人员接手欠条后要及时入账,对于两年内没有收回的库存,两年后其欠条就失去效力不能入账。

②审核票据的印制时间和有效时间。

各地的财政票据和税务票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不同的版本,新票据出来后,旧版票据就自动失效。所以要审核票据的印制时间和有效时间,仔细辨别是否有过期作废的发票,防止有人钻空子又拿来使用。比如说长春地区的定额发票已在右下脚注明在XX年底前使用,而且定额发票左边的发票号码的数字应与右边也就是兑奖联下方的位置模样相同,只不过右边的阿拉伯数字比左边数字小一点,还有刮开定额发票右边的密码,假的发票密码是相同的,真发票即使是连号的密码也不相同。

2 审核原始凭证的技术性

对原始凭证应具有的内容、逻辑关系和附件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技术性要求称为原始凭证的技术性。审核原始票证的技术性方法是:

2.1 票据的行业性质与发票类型要对应正确

有时销售方本身没有发票而是在别处讨借的发票。比如维修费等工业发票开的却是商业销售发票、住宿费等服务行业应使用地税发票开的却是国税发票等,这些都是不合法的。

2.2 审核票据凭证填制的内容

原始凭证的内容包括开票日期、客户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大小写等必须齐全。不能漏填或重填,有的只写名称、金额,不写数量或者只写大概念,不写具体商品名称,就很可能是故意隐瞒不能报销的内容。如购买文件夹、计算器等文具时,不写品名、单价、数量等,只填写办公用品或文具。还有只填写金额无任何内容,必定是不可报销的内容在里面。

2.3 审核开出凭证单位的公章或开票人印章、签字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计划预算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如果原始凭证上的印章模糊或不清晰的;或不按规定使用专用印章而乱盖其他行政印章、合同印章的或者不盖印章的,可能是虚构的业务绝对不能作为报销的原始凭证。作为原始凭证的发票背面要有经办人、验收人和业务主管签字,同时写明经济业务用途。报销单要由报销人、财务主管和单位领导签字。购买实物的发票若没有注明实物明细时,必须附有与发票金额相符的明细表,同时应有验收证明。办理诸如设备大修、投资和工程结算必须有项目竣工验收纪要、设备维修验收交接单、施工决算等与大修决算相关的资料,土建工程大修和投资还要有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作为附件。经过审核后,对于真实、合理、合法,但是内容填写不全、手续不完备和计算差错等技术性错误,应将原始凭证退还原经办的部门或人员,并由其负责补办手续;对于不合法、用假票据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涂改或伪造等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以及超计划预算或者超过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各项支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受理。

3 电子发票在当前铁路财务领域的应用

随着铁路客货运系统电子商务的逐步应用,铁路多经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铁路多经财务已经开始了电子发票的时代。由于电子发票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处理简单等优点,所以是铁路多经财务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沈阳局铁路多经物流单位规模大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已经具有了稳定的供应链和客户群,有的还刚刚起步,因此对于不同的单位应采用不同的电子发票流程和系统方案。现就笔者目前所在的单位规模和业务性质对发票的电子流程作以下设想:

①应设计一个专门的系统将本单位业务范围所辖各个车间(分点)所要提供的传统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完成发票的电子化存储。或者将发票内容转化为PDF格式的电子发票或仅转化成一串数据代码,再将代码传递给财务部门作为合法的电子发票。

②各车间(分点)可以将各种含有发票信息的文件(如写明金额、数量、供应商和客户名字的电子邮件)转化为发票。

4 结束语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功能实现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记账凭证记载的是会计信息,因此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是经济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是一种质的飞跃,只有适应原始凭证电子化、多样化的新形势,才能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方式解放出来,才能够提高会计水平,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功能。

参考文献:

[1]齐晓晶.企业会计核算所需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第15期.

[2]孟静.浅谈铁路会计核算有关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2期.

[3]郭蕾.电子发票的发展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

上一篇:年度食品安全规划下一篇:家乡的春天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