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2024-07-11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11篇)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1

内容摘要 :目前高师钢琴教学需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方面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编选适合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关 键 词 :钢琴教改 观念 教法

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而音乐教育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之一。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中小学的音乐课属于基础课,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会弹奏钢琴是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这种必备能力在现在的情况下该怎样要求,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些要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高师的钢琴教师,需要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方面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知识,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症结何在。在此基础上,编选适合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在当前从观念和教法上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突出“师范性”,走出钢琴教学专业化的桎梏

高师音乐教学应突出“师范性”的口号已经提出来很久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仍把技能、技艺的传授放在第一位,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水平往往只看重教材的难度和学生技巧的娴熟。把学生当成演奏家来培养,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一些实行分科选修的学校更为突出。选声乐者不摸钢琴,一心想当歌唱明星,选钢琴者不再练声,努力争做钢琴家,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分到中小学校,只具备单一素质。这样教师的教学很不得法,很不得力,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需要,不受学生的欢迎。事实证明,现在的高师音乐系的钢琴教学必须冲出旧的桎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来迎接基础课的改革浪潮,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

以学生发展为主,不再围着教材转

教师照着钢琴教材上课,学生照着钢琴教材学习,师生围绕着钢琴教材这个中心转。教师的一切工作,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完成教材任务,这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以教师为中心时,学生围着老师转,一切由老师说了算,课堂里没有民主气氛,教师说怎样弹就怎样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有的老师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布置一些高、难、尖的曲目,让学生弹奏,以显示教学水平的高超。学生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又不能适应将来教学的需要。这些以“教材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做法,都是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符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不能只考虑培养少数尖子生,而放弃大多数的普通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学生在处理乐曲、表现乐曲时必须首先要分析作品。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探索能力,加深对乐曲的理解,生动、形象地表现乐曲。特别是将来做音乐教师更应具备分析能力,否则怎样给学生讲解钢琴作品呢?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时,教师不要搞包办代替,应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图书馆、网上)、调查、访问、欣赏、讨论、比较相同的、类似的钢琴作品。剖析作品的时代背景、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作曲手法、风格特点、流派等。通过推理、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最后得出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弹唱结合能力、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弹唱结合和即兴伴奏这两种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是不可缺少的能力。音乐课虽不等于唱歌课,但唱歌在音乐课中的比例最大,课时也最多。在中小学的课外音乐活动和平时的音乐生活中,歌唱活动最为频繁。学生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朗诵诗歌、讲故事乃至做韵律操都需要音乐伴奏。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上歌唱课放录音,用不着搞弹唱结合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即使录音的歌声和乐器伴奏水平都很高,也不能代替教师的范唱,放录音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欣赏水平,但教师的范唱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可信。因此教师的范唱能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在攻克难点和纠正错误时尤为重要,能起到示范的作用,这是录音效果办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弹唱结合和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加强简谱即兴伴奏训练,线谱、简谱应并用

由于现在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数是简谱,少数是线谱,而高师钢琴教材全是线谱,学生接触简谱的时间很少,大多数人简谱即兴伴奏不熟练,应变能力较差。经长期实践证明,简谱确实利于普及,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识谱负担,有利于提高识谱率、欣赏兴趣、欣赏力及创新思维。现在的电脑音乐软件也有用简谱制作的,其功能和效果并不差于线谱。我国著名音乐家尹志超先生发明的手风琴简谱记谱法受到了世界同行的推崇。不要认为简谱简单,更不要说它不科学或对它嗤之以鼻,应当看到在我国的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中线谱、简谱将会长期并存。因此,简谱也应该纳入钢琴教材之内,特别是简谱即兴配奏。上海音乐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等师范《琴法》教材,早就实行了“线谱、简谱”混编,经全国各地多次使用,反映效果良好,确实可以借鉴。过去一些高校的钢琴老师对简谱即兴配奏的意义有较深的认识,曾经编过一些好的教材,效果也不错,可惜未受到重视,在整个高师音乐系的钢琴教学中未形成气候。没有要求,没有尺度,致使学生简谱即兴配奏的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吃力。目前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制定要求,确立尺度,认真编好教材,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确实能够掌握简谱即兴配奏,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韩林申,李晓平,徐斐,周荷君.钢琴基础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2

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中小学培养了大批合格、有素质的音乐教师。全面提升我国音乐素质教育就需要提升高师教学质量, 深化改革, 要向现在职业教育方向挺近,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思路是:“立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注重多声部能力的培养, 读谱能力的培养, 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音乐中合作能力的培养。”《音乐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做了重新定位, 把教学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方面, 新课标把过程和方法定为教学目标之一, 这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也再次整合和拓展外延, 音乐学科内综合化。教材的更新强调了音乐的多元化、民族化以及人文性。

音乐教学培养的最初目的是培养人们对音乐认知、鉴赏、表演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音乐, 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净化人们的心灵。由于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 学科设置不科学, 制约着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所发挥的能量。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师音乐教育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实习等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整。

培养方案不能滞后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往高师的毕业生在工作初期非常纠结, 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所需严重脱节:学的用不上, 想用的没学过。这种尴尬就是高师在设置培养方案时没有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做出及时修正和调整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改革创新,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的深化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振兴。高师音乐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的应用型人才, 所以高师教育培养方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做好对接, 要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也要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需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类别应当包括两大类别: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由于高师音乐教育模式一般都借鉴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 过度强调专业性, 开设的课程多以专业课为主, 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专业技能课上, 造成重技能、轻理论的现状, 也造成学生弹的很好、唱的不错、舞台上表演的经验很丰富, 但恰恰不会教学, 想要把这些技能转成讲解知识就很难, 教学水平的忽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师的角色。再有忽略了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 跨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它是艺术范畴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与美术、文学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课程设置时要扩充音乐以外学科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的音乐认知、鉴赏、表演和创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 互联网大数据应运而生。现今人们的生活, 学习、工作等等都可以用数据来说明, 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的分析, 能够科学准确的掌握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兴趣等习性。通过数据的分析, 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兴趣走向,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更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这种适应性是与时俱进的, 让科技改变生活, 引领未来。高师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培养学生应用高科技手段, 在基础教育工作时, 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分析学生的兴趣走向, 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

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 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实习学校音乐设施是否专业化, 实习导师是否负责, 教育实习评价是否科学化, 这些都能制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方法、经验的有效性。所以, 高师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调整和改变, 为学生选择专业设施合格的实习学校, 实施导师评价回馈制度, 以此来督促导师, 完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 着眼于教育、激励和改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 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激励教师进取, 完善教学管理, 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敏.加快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2]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3]周怡.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应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1.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3

1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面临更高要求。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钢琴教学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和现实:

第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生源质量普遍下降、钢琴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要想在大学短短三四年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可行性不大,教学重点必须有所取舍。第二,我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相较于高深的弹奏技巧而言,如何应用钢琴来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服务的能力更加重要,对学生的就业以及日常教学工作更有意义。第三,国家教育部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因此,不论是教育部的要求,还是学生就业及工作的现实要求,都有必要在高师钢琴课程中加强钢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2)生源质量普遍下降,钢琴基础普遍不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生源质量普遍下降,钢琴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在传统钢琴专业必修课中,往往以训练学生个人演奏能力为主,却忽视了学生专业从教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后从教能力的缺乏。课题组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毕业学生进行了回访,走访各中小学及教育主管部门,发现毕业生在求职及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和声与曲式水平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欠缺、钢琴演奏表现力较差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实际的要求,既不利于学生就业,也不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原教学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

2 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部分学生钢琴视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和演奏表现力等钢琴应用能力较差,课堂内容与学生日后工作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够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考试和教学实际的要求等问题,课题组在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的改革和调整,对如何加强钢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

(1)加强视奏能力的训练。视奏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钢琴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学生缩短练琴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能较快地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展音乐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演奏、伴奏能力的提高。视奏能力不过关,则即兴伴奏、演奏都无从谈起。在加强学生的视奏能力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识谱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首新曲子不要急于弹奏,先看谱,对曲子进行分析,看清楚调号、谱号、拍号、临时升降记号、节奏、速度、时值、指法、休止符等等。要求学生养成多看谱少看手的良好习惯,做到眼睛看谱、耳朵听音、手指指法正确,三者协调配合,才能提高视奏能力。第二,要求学生进行分手试奏。很多学生一拿到新谱子没仔细看,就双手一起弹奏,因对曲子不熟悉弹得断断续续,甚至弹错音也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正确做法是要认真读谱,然后选择合适的速度分手视奏,以保证乐句的连贯性和乐曲的完整性,练熟以后再双手弹奏。在练习过程中要做到音弹准确、节奏准确、指法准确,善于发现谱面所传递的信息,如节拍、连线、跳音、力度记号等等。第三,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练习速度。断断续续地弹奏是学生练琴中常见的毛病,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练习的速度偏快,超过了识谱的熟练程度,而这种毛病又往往在反复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地被强化。所以,只有在练琴时始终保持练习速度和识谱熟练程度的统一,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视奏能力。

(2)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并且最能体现一名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的钢琴演奏技能。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将来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各种歌咏比赛课外音乐活动上,都有可能用到钢琴伴奏。因此,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这一项专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钢琴即兴伴奏包括钢琴弹奏技巧、音乐基础理论的驾驭能力与创作实践能力。弹好即钢琴即兴伴奏须将这三方面完美结合,最终形成艺术形态表现出来。面对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课题组对如何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主要采取了以下五方面措施: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弹奏技巧。钢琴弹奏技巧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即兴伴奏的发挥,没有一定的基础,即兴伴奏就无从谈起。因此,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重点加强了手指的能力训练。要求熟练掌握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半音阶、八度等基本练习,加强移调训练,多看谱弹奏,为即兴伴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合理编排和声。第三,指导学生根据作品的风格编配合适的伴奏音型。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配合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经常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歌咏比赛,并为学生伴奏。这时,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配合能力。我们采取模拟配合的教学方法,由一名学生演唱,另一名学生伴奏,增强配合能力。伴奏过程中,要求伴奏者时刻明白自己与演唱者的主次关系,切忌喧宾夺主,伴奏声音过响,或者过于突出自己的钢琴技巧,都会影响演唱者的正常发挥。还要求伴奏者时时刻刻聆听演唱者的情绪变化、节奏变化,万一演唱者出现了一点失误,伴奏者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调整,帮助演唱者解决演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尽量把失误减少到最低。第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堂引导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伴奏的另一大功用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伴奏往往起着引导的作用。好的伴奏能创造出一种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演唱歌曲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中小学生歌唱过程中,音准和节奏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着重加强学生的课堂引导能力,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钢琴的节奏变化、力度变化,来带动歌唱者回到正确的音准和节奏上来。

(3)加强钢琴演奏表现力。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良好的视奏能力、随机应变的伴奏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表现力。这一点不论在应聘求职方面,示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还是将来代表学校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比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4

论高师钢琴教学中采用双钢琴教学的设想

本文能过对于双钢琴教学与传统琴教学模式的的比较,阐明了双琴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推广双钢琴教学模式.

作 者:马维纳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淮南,2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1 关键词:高师   双钢零教学   设想  

谈高师钢琴实用性教学 篇5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除讲授和示范正确的弹奏方法以外,还要把钢琴弹奏的训练内容及乐曲合理归类,去繁就简,因材施教,制定一套具有实用性、分组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为多数学生在进校前没有进行过规范的钢琴训练,有些还未接触过钢琴。但要充分利用成人学生特有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喜欢的曲目,加大钢琴伴奏的练习,使其具备独奏、伴奏和教学的钢琴实用性能力。

【关键字】高师钢琴实用性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伴奏能力;

一、高师钢琴教学分析

高师钢琴教学不同于给小学生上课,也不同于给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上课,它是在弹奏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带有速成性,实用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钢琴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同时又是专业技术含量特别高的乐器。高师音乐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较晚,部分同学在高考前没有钢琴基础,有些同学来自农村,由于干农活手指比较僵硬,面对这样的生源,怎样在二年或三年的时间里将一个基本不会弹奏钢琴的成人培养成合格的具有一定钢琴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粗浅的感受,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从思想上形成一种实用性能力的培养观念,高师很难培养出钢琴演奏家,因为生源有限。在教师教学评价上不要只考虑个别学生在某个比赛上取得什么奖项,或者只是一场独奏音乐会,而是所教的学生既能正确演奏一些独奏曲,又能较好的进行钢琴伴奏(以即兴为主,线谱、简谱结合),还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钢琴教师,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明确了。

2,教师要爱专业、爱学生,要有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规律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所教的每一位学生或小组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一套因材施教,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

3、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好正确弹琴的方法,还要让其怎样教学生,以保证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传承正确的钢琴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这是高师钢琴教学应突出的师范性特点,也是普及高雅音乐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工作。

4,教师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程度的钢琴演奏能力和初中级曲目的示范能力,更重要的使培养他们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结合师范性特点,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是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可缺少的,也是高师学生必须学到的能力之一。

5、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伴奏和教学能力外,要加强声乐、合唱指挥及其他器乐的学习,使其成,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成为下一代音乐人才的发现者和初级阶段的培养者。

三、加强基础训练。突出实用性教学

1,训练内容程序化。钢琴弹奏技术包括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臂技术等,在初学阶段,教师应把钢琴弹奏的训练内容合理归类,去繁就简,整理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合理性、针对性的练习程序,从弹奏姿势,手型练习等入手,逐步进行五指练习及音阶,和弦、琶音,踏板,主复调音乐等内容进行系统教学。

2、钢琴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性教学,对成人学生来说是直观的,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对一年级学生要从他们的心理状态、进校基础、个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对待,不要只对学生只说不做,要让学生从理性上明白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和道理。教师要示范,讲解,启发、鼓励四到位,同时要严格指出不足,使学生明白对于错的区别。采取钢琴理论知识和弹奏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把基本练习内容安排成一个课题,明确地、有步骤地进行讲解和训练,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

3,手指训练的重要性。成人学生骨骼的发育已定型,由于缺少弹性,各指伸张不充分,很难灵巧自如的进行弹奏(个别有基础的同学除外)特别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手指由于干农活比较僵硬,这已成为一大障碍。对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一些灵活手指和伸张手指的训『练。笔者认为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每次练琴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练习,效果均为明显:

程序一:双手五指固定手型练习部分(主要针对一年级初学者),学生在每次练琴时,先正确的进行双手固定手型慢速练习(包括三度双音固定手型练习),或在能力达到的情况下可逐渐加快速度,手指不必要抬的很高,大部分成人的手指比较僵硬,不需要做更多的力度练习,只要放松正确弹奏就可以了,目的是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程序二:《哈农》练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练习前20条,第二部分主要是音阶,琶音练习。首先要放松,手型要规范,速度要适中,其次可以变换节奏,内容由少到多,达到练习效果即可。

在弹奏音阶和琶音时,学生可从c调开始,根据自己的程度从一个八度到四个八度进行放松慢弹练习,在换指无痕迹的基础上,逐渐加快速度,还可以双手交替进行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的练习,音阶,琶音和节奏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熟悉键盘和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程序三:练习曲,乐曲

每次练琴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复习以上练琴程序,包括所弹过的练习曲及乐曲,再进行弹奏新的练习曲和乐曲。这样,手指就能够做到比较自如了,同时也会获得很好的练习效果。

四、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生钢琴基础较差,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达到规范等客观原因,使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从整体上讲提高的比较慢,为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练习与提高:

1、正确认识钢琴伴奏的作用,即兴伴奏是一种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并具有逻辑思维的活动,对于伴奏者来说,在短时间、晦角自己所学的和声知识、节奏型,钢琴弹奏能力完成符合歌曲情绪要求韵钢琴伴奏工作是有些难度,它使对歌(乐)曲进行的二次创作,是没有修改机会的连贯性弹奏。这对一名没有钢琴基础的高师学生来说,难度增加了,要求也高了,但他们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钢琴伴奏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

2,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最能体现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多分析正谱伴奏中的和声织体及节奏型的运用,多听不同时期的歌曲及伴奏编配。另外老师要多示范,多启发,使学生从理性上提高认识,同时加强不同节拍,不同风格、不同速度的节奏型练习,提高综合素养,达到理论与实践快速反应,快速结合的钢琴伴奏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在钢琴弹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作曲家通过音符把他们的内心感受记写在谱子上。对高师学生来说,只有经过演奏,通过声音的再现,才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心理意图。我们演奏钢琴不能只顾演奏音符,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奏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要表达出的音乐情感!这就是要多看书、多学习,多聆听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把自己的钢琴弹奏技术和乐曲的内涵表现出来。高师学生除了具备一定难度的钢琴弹奏和伴奏能力外,还必须学习很多的相关知识,这对体会音乐中丰富的立体音响色彩,把握作品风格,表现出作曲家鲜明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音乐表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想获得提高就必须具备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不断在舞台、讲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有经验的,有专业水平的、有音乐表现力的中小学音乐师资。

六、加强小组课教学

由于高师钢琴课的教学时常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般都由教师单独处理,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依赖性和孤僻性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基础阶段,采取小组课讲解和个别辅导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组课上,教师对弹奏原理,弹奏方法进行讲解,并作示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加观摩并展开讨论,对别人的弹奏进行评价,使每一位观摩者得到自我训练和自我提高的机会:教师在个别课上就可以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集中有效地解决。这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与学中互相总结,互相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6

一、突出钢琴教学的师范性与应用性, 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确保高师钢琴教学质量, 首先要把握相应的钢琴课程教学标准。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技巧, 这是基础要求;二是掌握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钢琴教学基本功。归结起来, 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学习音乐的重要的学习工具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掌握将来从事音乐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 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现实教学中, 不少教师对钢琴演奏技能非常重视, 但却忽视了钢琴课程的师范技能。因此, 围绕高师钢琴课程教学目标, 教师应把钢琴演奏技术基础、钢琴教学技能等内容作为钢琴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针对目前高师钢琴教学中不够重视师范性的问题, 教师应加强钢琴教学技能培养。教师要始终牢记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明确高师培养的是面对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应用型人才, 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 学了能用才是有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体现师范性, 具体而言,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能够熟练地运用音乐教学方法,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能够熟练地运用五线谱和简谱, 同时掌握即兴伴奏技能。

钢琴伴奏水平的高低是检验学生钢琴应用能力高低的有效手段, 即兴伴奏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实践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钢琴即兴伴奏技能是高师钢琴教学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 必须加以重视。第一, 提高文化修养, 培养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及个人专业技能不同, 让不同的学生为歌曲配弹伴奏, 就会有不同的编配方案和弹奏效果。因此, 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和音乐理解力的培养, 使他们能准确地选择适合该歌曲内容、情绪的伴奏,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欲望。在学习中, 教师可精选有一定代表性的练习曲和乐曲进行重点教学, 让学生不仅从技术上过关, 而且深入作品, 从作品中吸收有营养的成他, 同时有机地与即兴伴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伴奏中学会灵活运用, 借鉴原谱中好的地方, 应用到同类的歌曲伴奏中, 提高伴奏的水平。第二, 选择中小学、幼儿园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训练。要选择学生易于理解, 富有少儿情趣,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 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艺术水准较高的经典歌曲作品进行钢琴伴奏训练, 可从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材中选取训练素材。第三, 努力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唱技能。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不少教师与学生只弹不唱或只唱不弹, 弹唱兼备者可谓寥寥无几。究其原因, 长期以来, 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方面, 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弹唱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和方法, 而且在教学伊始就要将“唱”纳入其中, 给学生做榜样, 为学生未来从事的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弹唱基础。

二、根据教学对象的钢琴基础与学习目标的差异性, 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教学置于各层次学生之中, 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 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编组或同质编组, 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练习, 分层辅导, 分层评价, 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共振效应, 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 实现“利用个体差异, 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1]

1. 实施钢琴分层教学具有其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是教学对象钢琴基础与学习目标的差异性。近几年来, 由于扩招, 考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增多, 而他们多数是“半路出家”, 有的只学过几个月的钢琴, 准备两首曲子来应对考试, 没有钢琴基础。还有的以其它乐器考试加分录取, 对钢琴一无所知。此外, 教学中, 钢琴学习基础和学习效果的差异, 导致钢琴学习目标有不同的定位。学得好的学生想把钢琴演奏发展为自己的特长, 远远超出了专业教学目标要求;而钢琴学得较差的学生只想基本达到专业教学目标要求, 并无较高要求。因此, 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刀切”。既然教学对象的钢琴基础与学习目标具有差异性, 那么就应从教学对象的不同情况出发,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2. 钢琴分层教学需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 并通过科学编组来组织实施。

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是以统一的专业教学目标与要求为前提的, 根据学生的钢琴基础和学习目标, 钢琴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超过统一的专业教学目标与要求, 但钢琴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能低于统一的专业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后者教师可适当延长教学时间, 最终使他们基本达到本专业统一的钢琴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组织开放的、相对独立的菜单式学习材料 (或称教材) , 并附组合要求与规定, 以便供学生根据要求自己选择、组合。教学进程也应分层设计, 根据不同层级的学习情况, 科学衔接自选材料, 构建钢琴学习进程或阶梯。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编组, 实施“小先生”制, 组织学生相互观摩、切磋, 实现学生之间的传、帮、带;对学生实行同质编组, 以便发现同样的或相近的教学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如此, 尽量利用现实的教学资源, 实现“利用个体差异, 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

三、利用不同授课模式的优点, 实施多元授课

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授课模式一般可分为个别课、小组课、班级授课等形式, 后两种合称集体课。

1. 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 师资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钢琴教学成本上升。钢琴集体课将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起来学习钢琴, 能减少师资, 节约成本, 可以满足当今的学校办学要求。此外, 在集体课上有弹、有听、有想、有议、有问、有答, 方便观摩教学, 从而有效地利用学生这个教学资源,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钢琴集体课不仅适合众多钢琴学业程度相近的师范生学习钢琴弹奏技术和技巧, 而且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都可采取集体课的形式讲授, 比如钢琴作品分析、钢琴发展史、钢琴教学法、钢琴伴奏理论与技术、钢琴演奏理论等。

2. 个别课的特点。

个别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学生可近距离地与教师沟通学习心得,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 教学效果较好, 但耗费了大量的师资, 而且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在个别课上, 依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师可采取鼓励、建议、启发等方式指导和激发其弹奏。

就钢琴教学的个别课与集体课而言, 二者各有长短, 相济互补。一方面, 许多在个别课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集体课上得到解决。在集体课中教师可把一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一次性讲完, 从而有效地避免个别课的许多重复工作, 节省师资, 提高教学效率;在集体课中教师可进行重奏、合奏等在个别课中无法进行的训练, 还可通过个别学生演奏, 其余学生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也可通过课堂评比来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课堂互动, 提高课堂质量。另一方面, 学生由于受其性格特点、训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乐谱、技法与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往往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 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个别沟通与交流, 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和钢琴学习差距的拉大, 应逐渐增加小组课和个别课, 这对于钢琴课程学得较好的学生而言具有特殊意义。钢琴教学的个别课与集体课相辅相成, 各有所长, 不要以为集体课就不可能有质量, 钢琴集体课与降低教学质量没有必然联系, 只要用得恰当, 遵循钢琴教学规律, 集体课同样可以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就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而言,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教师应考虑多用集体课的形式授课, 以便提高教学效益。

四、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内容, 确保练琴时间。大学生空余时间较多的是寒暑假和双休日, 应在此时间段给学生增加钢琴学习内容和作业量, 力争使学生取得突出进展。学生每天的练琴时间最好固定下来, 习惯成为自然, 练琴就会成为每天的生活内容。学生还应采取积少成多、化整为零的办法, 利用空隙、闲散时间练琴。实在没有时间, 学生还可采取“心练”的办法, 即在面前无琴的情况下, 设想心中有琴。实践证明, 这些都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能长期坚持, 定能获益匪浅。

总之, 高师钢琴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突出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与应用性, 实施分层教学与多元授课, 科学安排钢琴教与学的时间, 从而提高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刍议 篇7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意在培养出具有全面的学前知识、良好的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独立完成幼儿园各项活动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钢琴是一件最为常用的乐器,也是幼儿音乐教育课堂上使用最多的音乐教具之一,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弹钢琴,钢琴课则成为其音乐教育课程的必修课。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渐提高,提高自身艺术品质和艺术修养是社会发展的潮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亦在顺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通过提高校园学生的艺术修养来进一步推广到提高整个社会的艺术修养。钢琴艺术是一门高雅艺术,钢琴课的学习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习者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其艺术修养。

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这就意味着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质量,同时要求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音乐素养的提高离不开钢琴课程的学习,学习钢琴涵盖了弹、唱、听,能够综合体现音乐的艺术形态,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必要学习途径。由此可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情问题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前大部分是未学习过钢琴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为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学习过钢琴,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整体来说,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不高,基础薄弱,对于接触学习一门新的乐器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主要以集体课教学为主,学生人数较多,每节课教师在教授新课的同时还要检查每个学生的回课情况,课堂上的时间相对较为紧张,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详细指导,因此学生钢琴课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本人通过多年的钢琴教学工作经验,发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上有以下问题: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初级水平学生占主要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弱,学习目标模糊;学生依赖教师的心理较强,学习独立性欠缺等。

(二)教师教学问题

1.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单一,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

大多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与学生的基础乐理课程几乎是同步开设,而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未系统地、全面地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基础乐理的学习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导致钢琴教学初期钢琴教师身兼二职,不仅教授钢琴,还要教授乐理。而在短暂的一节课内需要讲授除钢琴弹奏外更多的知识,这在潜意识中,加大了课程内容,很容易致使教师在上课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另外,因其集体课教学的特点,钢琴教学的新课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不可能做到让每位同学试弹新知识点。对于有些接受能力较差、练琴不努力的学生来说,对于某个知识技能的把握需要课后更多地思考和练习,而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告知错误、帮助改正”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的,这就致使“灌输式教学”频频出现。

2.教学内容的选择“难”。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所差别,钢琴弹奏水平也有一定区别,因此在钢琴教学上,除了合理分组授课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难度。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但要顾及到弹奏能力差的学生,又要考虑到弹奏能力强的学生。选曲太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选曲太简单则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

3.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趣味性欠佳。

学习钢琴,基础性的手指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加上学生本身基本功较弱,基础性技能的练习则更为重要。由此,会引起一部分本身就不喜爱钢琴的同学更加讨厌练习枯燥的钢琴手指技能。在一次课没有跟上进度的情况下,会出现消极心理,致使在之后的钢琴学习中缺乏兴趣。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上课环节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回课,教师指导;另一部分是教师讲授新课。这种固定的上课环节长期下来会略显枯燥,致使钢琴课教学缺乏趣味性。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演奏水平不同,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应按照学生自身的水平布置相应的钢琴弹奏作品,避免教学中出现曲目过难学生学习吃力或曲目较为简单起不到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作用等情况。因材施教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自身演奏水平基础上较为顺利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在鼓励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前教育专业集体课教学特征,可定期根据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和弹奏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授课,既避免钢琴教学选定内容受限,又能更好地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大多数的钢琴教学中,“教授法”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教学中难免会碰到学习被动的学生,这样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分依赖。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情况,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自己去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便会想办法解决,以便按时完成任务。这样,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不能只是盲目地给学生布置钢琴作品,而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和教学调整。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幼儿园,其音乐教学以幼儿园音乐活动为主,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应考虑到基础和声、和弦编配在钢琴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如何在以后的边弹边唱中去编配钢琴伴奏织体、和声。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为下一阶段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轻松学琴、快乐学习。

(四)监督和催促学生练琴

本人在从教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弹奏水平会按班级出现明显的差异,如某个班整体学生弹奏的较好,某个班则整体学生弹奏的较差。经调查发现,这与学生课后练琴情况有很大关系。学生按班级分配琴房练琴,有些班级有些学生练琴非常认真,会带动别的学生更加刻苦练琴,这样每节课按时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反之则不然。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上要督促学生,必要时可分组选举组长监督和督促学生练琴,确保每天的练琴时间,另外通过严格的作业弹奏检查,使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发奋练琴,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在钢琴教学上使用上述音乐教学策略,学生学习钢琴的态度、主动性以及钢琴弹奏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于音乐天赋较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以布置简单、有趣的钢琴作品为主进行教学,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弹奏技能水平。对于接受能力较强,学习刻苦的学生,在钢琴教学中不断增加弹奏作品的难度,加强其钢琴演奏情感表现力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的过程中,提高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虽然合理分组教学后会出现学生弹奏水平的阶梯性差异,但提高了整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综合演奏水平。

总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学习是必须的,钢琴在其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是常用的,在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地引导,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应该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来进行调整,钢琴课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钢琴教学中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离不开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刻苦练习。钢琴课教学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以及教师经验的累积逐渐地改进和完善。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8

钢琴课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钢琴教学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如何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质量就成为钢琴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对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严格入学考核标准,是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目前,高师院校音乐专业都进行了扩招,但招生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考核标准要降低。就音乐专业招生而言,合理确定钢琴在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专业考试各科目所占的分数比重如何,会对考生考前的学习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钢琴项目所占分数比重合理会让考生重视对钢琴课的学习,从而为人校后进一步提高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很难想象,人学前从来没正规学习过钢琴的人,在大学几年就能达到专业水平,即使人学前学过钢琴,但程度太浅也会给日后的学习造成困难。目前,音乐招生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考生的钢琴水平要达到何种程度,但一般说来需要考生达到相当于业余考级五、六级左右的水平才比较便于日后的学习。而判断一个考生钢琴水平的高低不能仅以考生所选曲目难度的大小为准则,作为钢琴评委,应主要从考生的触键、音色。、完整性、乐曲理解表现等基本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当然也不能不看曲目的难度大小,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考生的基本条件是否具有潜力性、可塑性。由此可见,制定恰当标准,严格人学考核,正确引导考生学习方向是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二、深入研究和探讨钢琴教学法是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钢琴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深人研究和探讨钢琴教学法,把握住钢琴教学的内在规律。首先,教师应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基础阶段的教学是整个钢琴教学的第一步,是培养音乐师资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尤为突出。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理解音乐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及正确表现音乐的基础阶段。因此,正确、严格扎实的基础教育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发现由于基础没打好而使学生产生的一些错误理解,错误方法,不仅走了弯路,事倍功半,浪费了不少时间,也使学生和教师为纠正这些错误而历尽艰辛。所以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有责任感地将基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好。其次,要重视钢琴演奏的技术训练。钢琴演奏技术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用以。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的。不同的技术音型、音色、音响,不同的弹奏法,可以表现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音乐。因此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使他们能演奏出不同难度,不同时代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就必须使之具有全面的,娴熟的技术。另外,做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即兴伴奏能力,这也是以钢琴演奏技巧为基础的,只有具有了较好的技巧,才有可能把伴奏的构思和声的编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表现出来。再次,教师要充分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教学大纲是制定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指导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它规定了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技巧的范围、深度、编排体系,在规范教学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全面、透彻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和体系,按照大纲来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牢固地、完整地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学生钢琴起点不同,有很大差距,所以执行教学大纲时,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尤其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大纲细化,制定出合适的授课计划,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大纲的顺利实施。最后,搞好钢琴教学,认真备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钢琴教学的备课必须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进行。而十分认真地研究乐谱和十分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又是教好每一首乐曲,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这也是备课的中心。有的人认为钢琴课教学不需要备课,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实际上学生每学习一首乐曲,教师都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乐曲作不同的处理,并安排每堂课的重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只有备好课,教师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准备地走进课堂,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编写适用教材是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材是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材的编撰与选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套好的钢琴教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知识结构合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整体性、系统性强;

3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目前高师钢琴课教材则存在着不少间题,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即兴伴奏内容,另外也不适应上集体课。还有一些教材东拼西凑,印刷质量低劣,甚至错误百出。有的根本不是为师范院校编写的,那就更谈不上符合大纲的要求了。

故而,要提高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教材的编写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高师钢琴教材。的编写应明确适用范围,突出师范性教学特点,贴近高师现实状况,探索切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钢琴教学规律。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和钢琴教学的客观条件,教材的内容应注重基本技能和歌曲伴奏的训练,为此教材的难度要适宜,涵盖的曲目类型要广泛;钢琴水平的提高与即兴伴奏要密切结合。总之,高师钢琴教材的编写既要遵循钢琴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实际演奏能力为出发点,还应当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学条件的现状另辟思路,有所创新,而不只是在传统教材上的一般修改。

四、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是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也意味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不但要会“学”而且要有会“教”。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这件贵重乐器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家庭,同时社会上学习钢琴的热潮还在持续,但钢琴专业教师还相对缺乏。实际上,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除了担任学校音乐课教学之外,往往还承担着极多的社会钢琴教学任务。但如果他们的钢琴水平有限,又不甚了解钢琴教学法,那么在教学中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培养他们的钢琴教学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对普及钢琴教育也有重大意义,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对基本演奏知识、原则的把握理解。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一般是初级钢琴的教学,而安装级阶段的教学,是钢琴教学的基础部分,是培养钢琴人才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解钢琴的构造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全面认识钢琴这件乐器,有助于他们对基本要领、指法规律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初级钢琴教学打下基础。2.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广泛接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演奏风格的作品。这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全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增强理解、感悟作品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重点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乐曲的技术要领及音乐内涵,增强整体把握和驾驭作品的能力。3。可以开设钢琴教学法大课,讲授钢琴教学原理、教学心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也可以将教研室各位钢琴教师的个人教研成果纳人授课内容,集思广益,使这门课更为系统、科学、规范。因此,教学法大课的开设既能解决内容多,一课时少这一矛盾,又能使学生受到正规的钢琴教学法训练。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9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作 者:王金山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实验小学,河南,商丘,47660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8) 分类号:G623.71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10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 实践 钢琴集体课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世界音乐教育中极富盛名,是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对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原本性的教学法,注重集音乐、语言、动作为一体的音乐教学方式,而此种教学方式对高师钢琴集体教学课来说是十分适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降低学习音乐的难度,把身体当作是乐器来进行音乐教学。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于一些毫无钢琴基础,来自于农村的高师学生来说,是一个经济又实用的音乐教学体系。

一、绪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它的创造者卡尔·奥尔夫的名字来命名的。奥尔夫是来自于一个盛产音乐大师的国度——德国。他除了是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还是一个著名的作曲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一战期间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命运,强调回归和平和人性的救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西方世界的思想开始转变,新的观点随之而来,而这些以人性为主的观点也大大的冲击了奥尔夫的思想观念,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显著影响。因而,在奥尔夫的音乐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人本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成就了奥尔夫音乐风格。

奥尔夫出生于培养过许多著名音乐家的德国,其音乐风格深受贝多芬,巴赫,贝尔格等音乐大师的影响。20世纪初期,欧洲国家崇尚将体育运动和音乐舞蹈融合在一起,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音乐教学法深受当时人们的推崇,在这种大环境下,奥尔夫的音乐思想也深受其影响,引起了奥尔夫对如何将动作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欧洲掀起一场“回归自然”的热潮,许多青年都弹着吉他,唱着民族歌曲,双脚赤裸地跳着舞,这种歌舞相融合的新型音乐风格,给奥尔夫带来了创作新思绪。在当时欧洲音乐教育领先发展的情形下,许多音乐家都主张将欧洲音乐作为世界音乐的中心,但奥尔夫本人却以为音乐的发展需要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军特是奥尔夫的良友,同时也是一名舞蹈家,在1924年,奥尔夫和军特合伙创办了一所“军特学校”。“军特学校”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在“军特学校”建立后,奥尔夫开始在学校里进行一系列的音乐教学改革。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节奏教学模式就是在“军特学校”里建立和完善的。这种新的节奏教学模式是构成整个音乐教学模式的基础内容之一,其重视将音乐、舞蹈、体操、语言结合在一起进行节奏教学。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这种新型的节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奥尔夫还专门为其发明了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在奥尔夫自1950年至1954年陆续出版《儿童音乐教材》五卷本后逐渐形成的。

奧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形成后,在德国被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后1961年,“奥尔夫学院”在奥地利创办,引来各国的音乐教师进修和参与音乐学术研讨会,从而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传至世界各国,影响着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于1980年由著名音乐理论家廖乃雄教授引进我国的,自此之后,奥尔良音乐教学体系贯穿于我国音乐教育中,影响深远。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理论

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音乐来说,重点不是在其对于音乐技巧的掌握,而是增加其对音乐的热情和培养乐感。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以音乐的原本性为主要理念来进行音乐教学的。

奥尔夫强调的音乐原本性是一种将动作、舞蹈、语言和音乐综合起来的特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认为音乐不是让人们成为听众,而是要求人们参与音乐其中,去做一个演奏者。人的动作、舞蹈、语言都是产生音乐的因素,因而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这些元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们回归到音乐最淳朴最原始的样貌,回归到人性中去。这也体现了奥尔夫所坚持的人本主义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强调的音乐原本性,是其在音乐教育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所体现的音乐原本性,要求人们参与到音乐中去,从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官能力。这种教学体系重视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而不是学生所掌握的音乐技巧。

我国现如今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模式能针对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而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使一些来自与农村的毫无音乐基础的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中,培养其音乐才能.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具有的特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原本性。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其中,一边演唱,一边跳舞,一边奏乐,这种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音乐教学体系。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制定了教学大纲,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用的教材也各有不同。而奥尔夫音乐体系突破这种模式,按照音乐语言发展的顺序进行渐进式的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虽未用教学大纲来限定教师,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高要求。他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乐器都要有其存在的艺术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元素性。奥尔夫本人将其自己的音乐比喻成“野生物”,是一种元素性音乐,因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秉持了这一特性。它强调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元素,要注重人对音乐的感受,站在人的自然性角度,来激发人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奥尔夫认为音乐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语言,而身体就是一种乐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强调音乐的综合性,认为音乐是一门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综合艺术。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求学生改变教师强迫学习的被动性,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自主设计音乐,亲身感受音乐中的魅力并学习音乐知识。奥尔夫认为对于音乐的教学要进行即兴教学,从而激发出学生隐藏的音乐本能。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由于奥尔夫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将语言、动作和音乐相结合,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分为语言训练、动作训练和基本的音乐能力训练。

奥尔夫语言训练是基于学生的母语开展的,语言训练的内容都是选自于学生所在地区和所属民族的成语,诗歌,童谣。进行训练的时候,将这些内容加上不同的节奏,配以旋律,用说白的形式朗诵出来。

奥尔夫的动作训练是进行声势、舞蹈、律动等内容的训练。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声势训练。声势训练是由奥尔夫自己独创出来的将人的身体作为乐器来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通过对身体各部位的拍,打,跺、捶、搓来使身体发出声音,再配合节奏、速度和力度来进行训练。

奥尔夫乐器的训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大特色。奥尔夫乐器种类颇多,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也有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的操作十分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和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页同样包括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教训内容,如听力训练。在听力训练中以利用多种听力训练材料为主,并加入声势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针对高师一些来自于农村的毫无钢琴基础的学生,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来进行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实践可体现在音节,节奏,唱名熟悉,弹奏方法等方面。

(一)掌握音节中的实践

对于一些钢琴基础差或是毫无基础的学生来说,对于音节的掌握还很有问题。而音节的传统训练方式又比较枯燥,导致教学效果差。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我们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初学阶段,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四分音符好的八分音符的时值对应关系,因而,我们可以在集体课中加入儿歌和童谣,让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朗诵训练,然后再配合高音进行演唱。例如,在《钢琴基础教程》的基本练习中,要求学生进行两音连线的训练。我们可以在其中配以一些重音在第一个字的词语,如“好的”、“走了”等词语,从而帮助学生感受“落提”的音响效果,掌握两音连线的技巧。

(二)掌握节奏的实践

节奏训练是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重点训练内容。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准确掌握节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声势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声势是利用对身体进行一系列动作,从而使身体发出声响来进行节奏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声势训练的内容比较灵活自由化,需深受学生的喜爱。声势训练时需要集体合作的,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而且声势训练可以锻炼钢琴初学者的左右手,找出钢琴曲目中的节奏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曲目节奏。例如,有的作品,需要钢琴弹奏者左手弹奏保持低音的和弦伴奏音型,右手弹奏的节奏需要与左手进行结合,连贯性要好。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左右手节奏的配合是难点。因而依据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拍掌打出左手需要弹奏的节奏,一组学生拍掌打出右手需要弹奏的节奏,并进行反复的交替的练习,待学生掌握无误后,并将两组学生合成一组,用跺脚来代替左手的节奏,拍掌为右手的节奏。带啊到训练要求后,可让每个学生双手拍腿,左手拍腿代替左手弹奏的节奏,右手拍腿代替右手弹奏的结合。这种训练方式能让学生克服曲目中的节奏难点,更好地掌握节奏。

(三)唱名熟悉的实践

高师钢琴集体课可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听力训练来帮助同学熟悉钢琴的不同唱名。

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练习便是听力训练。仅仅只是依靠视唱练耳课是无法练出敏锐的听觉的,还需要去聆听现场演奏,感受现场演奏的音响效果。在钢琴集体课上,学生主要是通过聆听自己弹奏的乐曲和聆听老师示范的乐曲来进行听力训练,熟悉唱名的。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听力训练强调学生对音乐结构、风格和主题的把握情况,偏向于音乐感受。奥尔夫在听力训练中创造出一种图形普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把所听到的声音元素用符号表示出来。例如,在学习《阿拉巴风格曲》时,学生可以利用听、念、唱等方法熟记这一作品的单三部曲式结构。通过有效地听力训练,能提高学生对钢琴唱名的熟悉度。

(四)弹奏方法的实践

在高师钢琴集体教学课中可以进行奥尔夫乐器来让学生练习钢琴的弹奏方法。奥尔夫乐器的操作方法简单,在教学中,可按照不同的钢琴唱名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小乐器来进行训练。例如,在学习《瑶族长鼓舞》时就可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此作品是左手声部的固定节奏型。第一拍是四分音符,而第二拍是两个八分音符。在钢琴集体课中,我们同样可以将学生分小组来进行,一组学生用三角铁演奏,一组同学用串铃来进行演奏。在进行乐器训练时还可以加入声势的训练,然后进行钢琴的弹奏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乐曲的节奏,提高钢琴的演奏能力。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各大音乐院校都纷纷开始设立钢琴集体课,钢琴集体课是为了满足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与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相比,其有点表现于它能最大发挥集体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们在竞争中获得进步。由于目前有些高师钢琴集体课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村,毫无钢琴基础,因而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已无法获得成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原本性、元素性、创造性等特性都滿足了我国音乐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显得又经济又实用。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对于我国高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了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钢琴学习中,亲身体会钢琴的魅力,从而提高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因而,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进高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正确认识,有利于钢琴集体课结合自身情况,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本土化,从而更好的发挥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佘敏慧.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7)

[2]罗旭.浅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策略[J].无线音乐,2011,(1)

[3]邓媛.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文献综述[J].青年文学家,2009,(7)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11

目前, 有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增设了学生实习支教这一实践环节, 支教实践既是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客观检验。从学生实习支教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音乐教育实践, 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娴熟地为中小学生弹奏世界钢琴名曲, 却无法完成教科书上或课外乐曲和歌曲的演奏与弹唱, 有扎实的钢琴演奏能力却缺乏即兴弹奏与视奏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关音乐、钢琴的知识一问三不知, 知识面贫乏, 只追求演奏技能不追求音乐内涵;出现你弹我不听的教学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 上课欠缺音乐感染力、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支教实践现状表明, 高师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着多种弊病, 师范性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教学目标模糊, 培养的学生较多注重钢琴演奏技巧, 缺乏综合的弹奏能力, 毕业后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教学能力相对薄弱。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是为基础教育输送具有综合音乐文化素质的师资。与专业音乐院校相比, 其专业发展的特点在于它的师范性而不是纯粹地追求钢琴技巧和演奏水平。具体地讲, 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 指的是学生钢琴弹奏的综合能力 (包括基本技术、视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和对乐曲的理解能力) 、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等。

现阶段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受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教学上虽然承认钢琴演奏专业训练与师范钢琴专业训练有所区别, 但在教学实践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钢琴演奏专业训练, 教学时不能将钢琴弹奏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中一味追求钢琴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钢琴综合弹奏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能力上, 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由于过于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 培养学生没有从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需要出发, 使得所学知识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教学相脱节;在主观意识上, 学生较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与其在校学习的关系, 教师在传授弹奏技术和技能的同时, 未能及时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从而模糊了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音乐师资的总目标, 后果是培养的师资质量和综合能力的下降。

加强“师范性”特征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 提高钢琴弹奏的综合能力, 能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强的适应性, 为日后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实用性师范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原有的高师钢琴教学结构, 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实施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优化课程结构

将钢琴即兴伴奏和音乐实践作为每学期的必修课程, 同时增加视奏课程,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多弹、多练、多想, 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伴奏与视奏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渗透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在弹奏和教学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借鉴与引用国内外各师范院校先进的教学模式, 对即兴伴奏课程和视奏课程以及音乐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培养学生钢琴弹奏综合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所谓即兴伴奏, 指的是在一首歌曲没有配好伴奏谱的情况下, 由伴奏者通过作品分析、和声编配、伴奏音型及钢琴技巧在短时间内综合地运用。课程的主旨应从基本教学手段的掌握转为兼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开发音乐潜能, 即兴进行音乐的深层阶段创作。

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 是弹奏者在其大脑活动主导下实现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多种神经过程协同合作的产物。钢琴视奏要求视奏者瞬间完成复杂的心理操作和技能展现。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谱能力、敏锐的辨音能力、熟练而精细的手指控制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曲调感和美感等。

音乐实践课程, 指的是在课程内容拓宽、延伸的基础上, 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运用音教法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

二 强调教材运用的非局限性与多元性

在钢琴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钢琴程度及弹奏特点对现有钢琴教材进行适当补充, 增添歌曲伴奏和视奏教材, 合理、科学地选择适合师范教学的钢琴教材, 使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既能弹奏古典作品, 还能接触到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 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的作品。同时, 让学生通过分析、练习大量钢琴教材中的谱例, 了解钢琴演奏、伴奏、视奏的基本特点, 熟练掌握演奏、伴奏、视奏的弹奏技巧, 培养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即兴能力, 为适应实际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教材作适当的调整与运用, 表现为从古典到现代钢琴音乐的扩展、纯钢琴作品与歌曲伴奏谱例的搭配、视奏教程的补充与使用, 从而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通过积累大量的谱例, 使钢琴演奏、视奏、伴奏能力得到平衡发展。

三 突破“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 均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 体现了钢琴教学的特点。现代电子技术与网络的高度发展, 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钢琴教学的“师范性”特征, 也是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电子钢琴、多媒体进行教学, 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弥补小班教学时间短、进度慢、信息流量窄等不足, 提高效益与质量, 从多方位、多角度展开教学活动, 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模拟教学,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可利用因特网在各校之间互通信息, 展开诸如名师答疑、教学研讨、资料互传等网上教学、教研活动, 学习先进的钢琴教学技术,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钢琴素养。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小班、大班交替授课的教学模式, 在电子钢琴的大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现教学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 提供学生音乐教学模拟实践的场地;运用网络技术, 及时掌握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 探讨、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修养。

四 建立健全学生成绩的评价制度

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 目前高师钢琴专业检查学生的成绩以观摩的形式进行, 学生考试时弹奏1~2首早已准备好的乐曲。这种检查方式既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又完全不能体现学生的钢琴演奏的实际能力。根据学习进度, 将观摩演奏、视奏能力与即兴伴奏能力纳入每学期钢琴学科的考核内容, 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音乐实践能力, 使考核成绩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钢琴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 首先, 将演奏、视奏、伴奏融入考核内容中, 体现学生全面的钢琴弹奏素质, 使考核制度规范化、合理化。其次, 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可将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理论30%、实践70%进行评定。第三, 实践考核的评定可由社会、学校、学生三部分组成。第四, 学习态度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升初语文复习试题下一篇:书香满校园活动实施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