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

2024-06-01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通用14篇)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 篇1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

这件事也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也许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他边读报纸边烧菜,报纸还没读完,焦味却已充溢房间——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回答是肯定的.。爱读报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假使这一天没有看报,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可真算是养成读报的习惯了。有位名人说得好:“读报这件事,对于千百万人来说,几乎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惊天动地的新闻,回肠荡气的故事,是不会天天有的。不过,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门的知识,同样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社会天天在发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那么又该怎样读报呢?过去一份报纸一般有4至8个版面。如今,社会信息量比过去明显增大,有的报纸已达到或超过32个版面。每个版面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一个人读自己喜爱的报纸,时间一长,各个版面的分工自然也就熟悉了。经常读报的人都知道,我们并不需要每天去细读每个版面。拿到报纸,我们可以先扫描式地将重要新闻和主要标题过一过目,然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读一番。

看报也要讲究文明。如果是看集体或别人的报纸,看完后都应该想到还有人要看,所以要稍加整理,并放在一定的地方。另外,看完后最好去洗一洗手,以免沾染油墨污垢。

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良师和益友。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 篇2

自20世纪70年代袖珍血糖仪的问世, 只要一滴血很快就能知道血糖变化的结果, 从此改变了患者必须到医院抽静脉血才能检测的状况, 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自己测血糖, 主动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 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为此, 袖珍血糖仪的应用, 已经成为糖尿病监测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常用的血糖监测时间点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 特殊情况下 (如用胰岛素) 还需加测餐前以及吃药、甚至凌晨的血糖, 以了解血糖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为了解在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总体状态, 患者还要每隔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近年来又有一种能够反映出多个血糖变化信息的新型血糖监测仪, 在临床上应用的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 它在24小时内可采集288个动态血糖值的记录, 观察病人全天的血糖波动变化, 使医师和患者能更全面地、连续地、了解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 指导医师制定更加精确、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糖友们在监测血糖过程中, 要避免“轻敌”、“怕麻烦”现象。有些患者血糖稍高时毫无感觉, 认为测不测无所谓, 这种轻视稍高血糖的行为, 容易促发慢性并发症, 患者等有了症状才测血糖, 往往为时已晚;有的患者怕麻烦认为少测几次血糖无所谓, 几个月才测一次, 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血糖可以受饮食、活动、药物、情绪等影响而发生波动, 如果让血糖长期处在无序波动状态, 采取控糖的措施又十分盲目, 那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为了观察剂量是否合适及避免低血糖, 测的次数应要更多。总之,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自我血糖监测的习惯, 这对于防治糖尿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篇3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关注整体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量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也爱动脑筋,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鼓励的目光。如果学生发现教师无心倾听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浇灭。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尊重他们的想法,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体验到参与的喜悦的同时,重拾自信。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学生身上,冷落了大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笔者常常有意坐到“听众”当中,和学生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笔者注意观察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提点听得不认真的学生。“瞧,李政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毛佳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笔者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游戏是个好帮手

游戏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倾听是枯燥的,但加入游戏的成分,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常跟学生们一起做“有效口令”的游戏。规则是在口令前加上“有效”两个字,那么这个口令就是有效的、要执行的;反之就可以不执行。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们都怕出错,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又如“传悄悄话”的游戏,笔者对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由他开始,依次往后传,如果最后一个学生能正确地说出这句话,本组就可以获得“小红花”奖章;再如笔者开展的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笔者先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十个增加至七八十个,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进而到一篇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强。

三、故事少不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故事,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说话,再根据故事情节提问、解答,并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用耳听、用嘴说的复述练习效果挺不错。笔者特意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故事后笔者请他们复述,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笔者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果等,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笔者提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复述时兴趣盎然,从而化难为易。由此,笔者带领学生向“专心倾听,并能简要转述”的阶段又迈进了一步。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真诚处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4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1课时

预习目标:

1、 会读“肴”、“瘾”、“垢”,并从文中标出这几个字的读音;

2、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魔力”、“着迷”、“上瘾”、“吸引”和“诱惑”。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一、二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师生交谈,导入话题

师:“良好地开端,等于成功地一半”,养成良好地生活、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还记得本学期中要求我们养成地良好学习习惯吗?

生: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师:报纸是传播时事和知识地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

板书:读报

师:要成读报地好习惯。

生:齐读课题。

二、扶、放结合,有效阅读

1、初步感受读报的益处

(1)出示:课文第6、7两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读报的好处。

师板书:乐趣无穷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走向成功

过渡:读报的好处可真不少,我们得好好学习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围绕预习目标自学课文一、二两部分。

2、围绕目标,展开阅读

(1)出示:预习目标,指名读。

(2)学生自学课文一、二两部分。

3、检查自学,随机拓展

(1)指名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出示:佳肴 上瘾 污垢

齐读词语。

(2)小组交流词语地意思,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报纸对人们产生地重要影响)

出示:魔力 着迷 上瘾 吸引 诱惑

过渡:报纸怎么会有这么大得魔力,使成千上万地人着迷、上瘾呢?再次走进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就能感受到报纸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诱惑力。

(3)生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这么大地魔力”在文中指什么?

①指名回答,并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感受。(搞笑)

②指导朗读,读出搞笑语气。

(4)出示句子:

报纸竟有这么的魔力吗?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①指名说说这是什么句子,(疑问 设问 反问)有何作用。(强调读报的重要性)

板书:重要

谈话: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说明读报地重要性,作者采用两个比喻句。

②生用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过渡: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不可一日不读。是什么让报纸成为人们必不可少、不可不读的精神食粮?

板书:必不可少 不可不读

③生读第3自然段,小组交流报纸丰富多彩的内容。

④指名回答,师小结。(新人 新事 新科技)

⑤集体齐读。

报纸的内容异彩纷呈,而我们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忍痛割爱。因此,读报也要讲究方法,也要注重要求。

板书:方法 要求

(5)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4至5自然段)。

①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读报的方法和要求。

②指名回答。

板书:扫描 细读 讲究文明

三、回顾板书,总结全文

指名说,师小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四、练习巩固,适度延伸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反思 篇5

1、报纸真的有魔力吗?

通过讨论,有的同学说自己的爷爷因看报而忘记了吃饭,有的学生讲伯伯因看报吸烟而烧了自己的衣服。学生因结合自己身边的故事,所以大家都认识到了报纸的吸引力。

2、既然报纸有那么大的魔力,是不是什么报纸都能读呢?

学生一致认为: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报纸才能读。我建议他们推荐一些能读的报纸,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说:“《山西日报》、《太谷报》、《小学生德育报》、《小学生作文报》、《小学生辅导报》……”只有将课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会爱学、乐学。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拿着报纸)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报吗?喜爱读什么报纸,说给大家听听?喜爱读报很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尤为重要。(齐读课题)

二、指导阅读

1、自读课文,重点了解四字词语意思。(可以查工具书)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板书)

第一段(13自然段):读报重要。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益处。

三、感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自读第一节】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A、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B、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引读第二节】

(1)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体现在哪里?

(2)根据名人的话语提炼名言:读报和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

(3)你还知道哪些读报的名言?(可以仿写)书报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报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报破万张,世事知如神。天天看报纸,通晓天下事。

【引读第三节】

1、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体味连用了三个新字的妙处?

(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在填上合适四字词语。

报纸上除了偶有的(惊天动地)的.新闻,(回肠荡气)的故事,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知识,(形形色色)的消息。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报纸的内容就会(日新月异)。因此,难怪我们读报就会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就会(受益匪浅)。

(二)学习第二段

1、用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

2、用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三)学习第三段

1、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2、根据第三段的内容提炼读报名言:

1、报纸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2、多读一张报,多一条成功之路;

3、经常读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四、实践活动

怎样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篇7

关键词:语文 学习 培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可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说“这个语文哪无论你怎么费劲,学生就是学不好。你天天混日子他也不差。”“好学生不是你教的,差生也不是咱的错”、、、、、、有人不禁要问那我们能做什么?还要语文老师干嘛呢?、、、、、、当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认真的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习惯。我认为“学生认为语文难学,老师认为语文难教”的这种现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语文教师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具体地说,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几条可行的做法,在此略作陈述。

第一是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知者不如好之者”。也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更为有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爱因斯坦从5岁时对罗盘发生兴趣,最后成为物理界的泰斗;达尔文从小对动物的兴趣引导他跨入生物学界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节生动的CAI课,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老师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第二是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预习的方式有:(1)借助教材自身的编写特点,整体感知课文。预习课文时,要先参读“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单元提示”等文字,然后带着问题去反复默读课文,体会和理解文章的大意。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勾画出或记录下来,待老师授课中再解疑。(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在读课文时,若遇到不读懂的字、词,先做下记号,然后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查档案”,将其读音、意义、用法等记录在旁边。工具书是最好的老师,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3)借助已有知识,在预习中巩固加深。在预习中,还要把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好词好句都标注出来,并认真体会。

第三是听课的习惯。老师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学生更应该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自学和有老师教是不一样的。不听课就能学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语文老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专用的课堂笔记本,筛选教师讲解的重要信息,并对重点进行归纳整理。而且要经常检查、交流、评点,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回由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向自觉去做,最终形成习惯。只要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四是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是记忆规律的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识的及时巩固,苏霍姆林斯基把“复习”称为“學习之母”。及时复习,是学困生查漏补缺的良方,找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解疑,才会将知识中的负积累减少,才会减少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第五是书写的习惯。人们常说,做人讲脸面,做生意讲门面。语文的脸面和门面就是我们写的“一手字”。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是书写要正确,做到工整、规范;二是要讲究文面,做到美观、大方;三是要讲究行款格式,标题、标点、空行、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这样既让读者准确地认读全文,又给人一种美感,收到“先声夺人”之效。有的同学认为,现在有计算机替我们写字,字练不练,写得好不好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计算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为我们书写,所以书写万万不能马虎。更何况现在的考试非常重视书写,每次考试都有五分的书写分。

第六是课外阅读的习惯。据我对学生的观察越是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阅读,成绩稍好的也未必喜欢阅读。假日、休息时间大部分被连续剧占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更需要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

第七是写作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平时抓起,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八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第九是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欧阳修、曹雪芹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名作,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修改是完善写作的关键,在反复的修改中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让初中生修改作文,首先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先改表面:字、词、句、标点,到材料的取舍,大到改中心,另起炉灶重写作文。我每周的作文课都是上快速作文,其中点评、批改的时间用得较多通过学生自改和生与生互改、小组评比、佳作欣赏,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赞赏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消除怕作文的畏难情绪。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较大。

学语文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再教给学生用。习惯的养成总是存在一个以多带少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好学上进,有自信心,有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全面素质教育手册》;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篇8

文章来源:寿光市羊口镇中心幼儿园 文章作者: 吴洪英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在幼儿期尤为重要,如果给幼儿养成良好的节约行为习惯将受益一生。因此我园幼儿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之中。

教育孩子吃饭时不乱讲话,抿紧小嘴巴不要让饭从口中掉出来;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不能浪费,用开水洗净后吃掉;馒头吃多少拿多少,不要剩下;东西不能随便乱扔:一些废旧材料可以用于区角活动的开设、玩教具的制作和课程的学习,做体操时的器械就可以利用一些废旧品自制。让孩子从小懂得:好多看似没有用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利用的,形成节俭的意识。

开展 “争做节约好宝宝”系列活动,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只笔做起,使孩子从小认定:节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二、与家庭密切配合,同步施教,共同促进。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主阵地,通过谈话、交流,使家长朋友能认识到再穷不能穷孩子的错误育子观念、行为,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能对这些弊端有效地避免,使家长能够正确、积极地引导孩子。发现某些孩子没有节俭意识时,可有目的的走访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及时跟上对家长的指导。

三、抵制社会上铺张浪费风气对幼儿的浸染。多讲一些成功人士节俭生活故事,启迪幼儿心灵。

四、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幼儿的表率。

每位教师都要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做起,自觉维护幼儿园的公共设施,将节约内化为教师的行动。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9

以前,我并不喜欢读书,我觉得读书没什么意思,反正考试也不会考课外书书上的内容。可是一到写作文时,我就不知道从哪里起笔。

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后觉得很无聊,突然发现姐姐的书桌上有一本《民间故事》,看到姐姐一直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书,我也随手拿起那本书读了起来。故事书中的夸父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珍惜;九色鹿救人告诉我忘恩负义是没有好下场的。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读书也很有意思,从那天起,我渐渐地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到现在,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了。有:《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等。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正含义。每当老师要我们写作文时,我感觉我读过的书中的好词好句争先恐后地蹦到我的脑海中。我感觉写作文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从书中还让我明白了那么多做人的道理。

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能一日不读。”书已经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要多读书,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我要和书终身为伴!

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篇10

一、点拨引导,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科学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就应该教给其方法。所以现在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做文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对“改”的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文教学往往成了一种模式:“写作文——交作文——改作文——评作文——发作文——扔作文。”即使教师批改的再仔细、再认真,对学生来说也很难长进。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对作文的批改应该从教师的批改逐渐过渡到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认真修改:

其一、锤炼主题、统帅全文。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选材、构思、语言组织都得为它服务,主题在文章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修改主题首先要斟酌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鲜明;让学生检查中心思想是否明确的表达出来了,是否完美的体现了写作意图和构思的出发点,主题见解是否独特新颖、别具匠心。

其二、增删材料、字句生辉。在材料的增删方面,要引导学生无情地删去与主题不一致的材料,力求材料新颖,言简意赅,字句生辉。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空间。

其三、调整结构、巧妙谋篇。调整结构,首先要从文章总体上看布局是否合理,段落的划分、层次的安排是否科学,段与段的衔接过渡以及照应是否连贯畅达。其次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调整,力求做到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精巧、布局新颖。

其四、推敲语言、千锤百炼。苏联诗人马亚柯夫斯基说:“要像从百吨砂矿里提炼一克镭那样,去提炼精粹的语言。”可见要使文章内容表达更准确、严密、更畅达、完善,那么就得在文章语言的修改上力求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修改和推敲锤炼要力求做到三点:首先检查用词是否妥帖,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内容;其次删去可有可无,重复罗嗦的字、词、句、段;再次调整或增补文字,使文意更加准确、畅达、凝练。

二、激发兴趣,作文修改力求精彩纷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批改作文是老师的天职,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成了批改作文的“家庭保姆”。现在教师突然把修改文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解放出来,学生一时不易接受,所以教师要多加引导,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对文章的修改尽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精彩纷呈的修改方式,积极为学生搭建修改文章的平台。文章修改不妨采取这几种方式,效果甚好。诸如方式一:教师范改;方式二:分类修改;方式三:教师面改。此外还可以采用“诵读修改法”、“集体修改法”等多种作文修改的方式。当然,上述几种修改文章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可以灵活综合运用,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终成习惯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科学探究,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当然文章的修改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严谨的工作,在修改过程中还需注意三点:其一、遵循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即:“审主题——选材料——析结构——评语言——赏写法”的程序,由主到次,从大到小逐一进行修改。其二、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学思考的精神。其三、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养成科学严谨、乐于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在这崭新的21世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中落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解放自我,摆脱以往传统中教师批改文章的定势,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寻找新思路,破解作文教学新难题,探索出一条高效、低耗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让学生作文这朵“心灵之花”,在学生的笔下也能散发醉人的清香。还给学生一块自由探究问题的发展空间,教给学生一串修改作文的金钥匙。

※ 基金项目:2014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4]GHB1307)“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生活素质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如何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篇11

1、不要做太大的变动。慢慢地开始,一次只比原来早起15-30分钟。适应一段时间后,接着在提前15分钟。逐步地这样做直到你能够在设定的目标时间起床。

2、让自己睡的早一点。你可能习惯很晚才睡觉,可能是因为看电视或者上网。但是如果你继续保留这个习惯,要想起得早一点,你迟早得放弃其中的一个(看电视或上网),否则你就要睡到很晚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我建议你早点上床睡觉,即使你认为你不能马上入睡,在床上读会书。当你累的时候(在床上读书很容易困),你会发现你比想象中入睡的要快的多。

3、把你的闹钟放在离床远的地方。如果它就在你的床边的话,你会不自觉的把它关上,然后继续打盹儿。千万不要打盹儿。如果它离你的床很远的话,你不得不离开床才能把它关上。但是这时候,你已经站起来了,你就不得不起床了。关上闹钟之后立刻走出卧室。不要允许自己再回到床上,强制自己走出房间。等到洗完脸后,我已经足够清醒来面对新的一天。

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回到床上。如果你允许头脑中有个想法告诉你不要早起的话,你永远也做不到早起。不要给自己任何回到床上继续睡觉的理由。

4、给自己找个早起的理由。为早起准备点事情做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理由会给你早起的动力。我喜欢在早晨写作,因此那就是我的理由。同样的`,当我做完那之后,我喜欢阅读所有你们的回复。

5、给自己早起的奖励。是的,刚开始时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你让它变得很愉快的话,很快你就会期盼着早起。一个不错的奖励就是煮一杯热咖啡或者茶,同时读本书。其他的奖励比如说一顿可口的早餐,或者是看壮丽的日出,抑或是坐下来冥想。找到一些令你愉快的事情,并把他们列为每天早晨起床后你要做的事情。

如何养成孩子吃饭的好习惯 篇12

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对以后都是有影响的,习惯成自然,很多幼时养成的习惯往往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好习惯。对孩子已经养成的坏习惯,家长有必要及早进行纠正。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受到负面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也造成了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吃饭当中扔下饭碗跑出去玩、挑食、零食替代主食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小孩子容易养成的坏习惯。由于孩子从小被父母呵护惯了,很多小孩子脾气也比较大,因而要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说,家长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家长不要挑食

如今的小孩子家庭生活条件过于优越,什么好吃的孩子都能吃到,所以引不起吃饭的兴趣。有的家长对孩子活动处处加以限制,运动量太少,能量也消耗得少,缺乏饥饿感造成食欲减退。还有一些家长不恰当地使用一些“营养品”“保健品”或者“祛火药”,其中可能含有激素,厚腻滋补药、苦寒药物也会使孩子的胃肠受到伤害,增加肝、肾的负担,影响孩子的食欲。

要知道,家长不正确的喂养行为也带来副作用:哄骗威逼或在吃饭时训斥孩子,造成孩子情绪不佳,对吃饭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厌恶吃饭。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议论自家孩子吃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化了孩子不爱吃饭的意识。有的家长自身存在着偏食、挑食的问题,孩子耳濡目染来效仿。往往家长不爱吃的食物,孩子也不喜欢吃。

2、零食不断,缺少饥饿感

孩子不爱吃饭,有时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宝宝在1周岁后开始出现自我意识,1岁半以后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拒绝吃饭和挑食拣饭是孩子向大人强调自己的存在,不希望大人干预他自由的一种表现。

而偏食、挑食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如“铁”缺乏时易患缺铁性贫血、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功能减弱,造成食欲不振。“锌”缺乏会影响味觉素的形成,降低味蕾功能,出现味觉下降,出现厌食或异食癖。

3、鼓励孩子参与餐前准备

如果孩子食欲较差,家长们首先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合理用药,孩子的食欲才会逐渐恢复。注意提供固定的、具有保护性、舒适的、安静的喂哺或进餐场所,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家长们要根据孩子凡事都愿意参与的特点,鼓励孩子帮助大人作餐前的准备工作。进餐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语言赞美孩子不愿意吃的食物,并带头品尝,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样子,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喜欢吃各种食品,但一些苦味和特殊怪味的食品不必强求孩子去吃。

如果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的话,孩子当然会很有兴趣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甚至会把自己做的全部都吃掉。如果家长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那么孩子会喜欢上吃饭这个活动,他们会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会开始珍惜自己做的饭,慢慢的也会珍惜你为他们辛辛苦苦做的晚餐。其实家长不一定要哄孩子,只要让孩子亲身经历他们就会明白了。

孩子吃饭的不良习惯往往都是父母的疏忽造成的,要改变孩子吃饭的坏习惯,家长可以参考以上三方面的做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同时在吃饭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课文内容 篇13

《汉书》中写道:“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一个好习惯对自己可能会受益终生。

你看香港富豪李嘉诚,坐拥亿万身家,还是每天坚持早起,读书看报纸,了解时事新闻,即使富有如他,还是坚持学习,不断与时代接轨,这样怎么能不成功?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你就会拥有一个好身体,不用被疾病折磨,也不用成天晕晕乎乎,整个人没精神,影响一天的好心情。

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你也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用再受胃痛折磨,也不用整天想着怎么减肥还不用节食。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你就会拥有从内而外的气质和不凡的谈吐。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今的时代虽然是个看脸的时代,但是外表的美丽只能保留一时,内在的气质才是会伴随你一生的。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你可以跟经典对话,就会体味到古人的生存环境,也可以去想象古时人们的交流方式。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会受益终生。

初中生应养成的好习惯 篇14

1.记忆习惯。

2.演讲、自我表达的习惯。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预习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9.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用脑的习惯。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11.及时总结复习、用好课本的习惯。

12.主动与人交流习惯。

13.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

上一篇:机关保密责任书下一篇: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