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2024-05-18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通用10篇)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1

作者 | 刁岚

班级 | 清华大学—深业集团领导力提升高研班第一期

Leading Quietly-An Unorthodox Guide to Doing the Right Thing.这本书的英文名更能反映出这本书的普遍适用价值,不仅是领导者,不仅在工作中,在各种情形下,作者提出的现实主义思维都能帮助我们开拓认知视野。

说到做正确的事,但正确其实也并无标准,只能说适合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件事情做得合适了,变成模板复刻到另一件事,可能倒是方枘圆凿不能相合。很多人很多书给了很多建议,你要如何,不要如何,而面对复杂世事,却发现常常是相互冲撞矛盾。人,不可以只按照一些简单正确的原则幸福地活着。所以我更愿意把读书当作我觉察自我的契机,帮助我发现更多的选择。在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一些领导力之外的领悟。

沉静于心

带着主体感工作

在这本书各处,都展现着作为沉静型领导者,带着主体感展开生命的痕迹。

“在开始改变世界的艰苦努力之前,即使是小小不言的尝试,人们也必须确定他们到底有多在意这件事。关键的问题往往并不在于是对是错。关键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充分地把某个问题当成自己的个人的事来解决、来坚持、来承受,并持续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在“深入钻研”一章中提到,当沉静型领导者面对“业余人士,请勿入内”的论调时,他们从不打算袖手旁观,把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他们之所以深入一些问题,是因为他们把那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他们有所行动,是因为他们非常关心,即使身处逆境,他们也会坚持到底。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研究表明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倦怠与被动工作有相关关系。当主动发起达成工作目标的意愿时,其间克服的所有困难都将成为增强自我的体验,而当被动接受任务时,遭受的阻碍将变成对自我的消耗。

斯蒂芬·柯维将积极主动定义为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带着主体感工作意味着带着“这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伸展内心的能量,为自发的每个选择负起责任,如果感受不到这份主体感的存在,就是被动接受的,也就谈不上选择,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最终塑造了你是谁。

沉静于身

觉察所有的感觉

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的故事鼓舞人心,展现了人类精神有时能够达到多么高尚的境界,摆脱了自怜自哀、利己主义,以及自然而然地为个人成就和贡献而自得等因素的羁绊。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希望成为烈士或是为某项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相信混杂动机”一章中提到,复杂混合的动机正是沉静型领导者成功的关键所在,领导者们需要从众多动机中汲取力量——不论这动机是高尚的还是平凡的,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是利他的还是利己的。他们面对的挑战不是如何压抑利己的念头和平凡的动机,而是协调、引导和控制它们。

在协调、引导和控制混杂动机之前,要做的是觉察、承认并接纳它们。动机无所谓对错,因为有正确的,就有错误的,这会导致对人性的切割,最终妨碍对人性的觉知,并阻碍人性的圆满。即便如此,各种动机也有可能成为束缚行为的羁绊,如果不去觉察,只照着成长的环境教给我们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应着,那么这些反应只会制造更多的束缚和限制,全神贯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况,才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完全解脱,而那些束缚和限制才会自然消失;如果不去接纳,而置身于心理的矛盾与冲突,那些内疚感愧疚感可能会吞没了你。所以尝试去觉察并接纳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与想法,这些觉知伴随着深刻的体验和对自己的了解,如此才有选择,才有自由。

沉静于境

活在每一个当下

沉静型领导者倾向于用一种非常实际的、着眼当下的方式来迎接挑战。正如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说,“我们应专注眼前的工作,不要只顾远眺模糊的未来。”当脑子里充满问题时,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进入你的大脑。所以,应该随时为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腾出一定的空间,临在当下的状态会使大脑变得更为敏锐和集中。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如果决定未来的是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东西又是什么?是你临在的程度。所以真正能够发生变化以及瓦解过去的唯一地方,就是当下。尊重每件事,却又不在乎这一切。当这变成你的存在状态时,才不会因为过于注重目标使当下失去了固有的价值。生命的旅程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不是为了达到目标、获得成就的强迫性需求。

诺贝尔和平奖阿尔贝特·史怀哲认为,“在人类对理想的所有追求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在公众行为中得以显现。其他所有的这种求索,都只能是细微和模糊的行为。然而,它们加在一起的力量总和,要比那些众所周知的、广泛认同的行为强大千倍,与前者相比,后者就好比深海波涛上的泡沫一样。”无论是英雄主义型领导还是沉静型领导,追求的都不应是在镁光灯下展示的英雄面庞,而是真正把工作当作个人生命不可切割的部分,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沉静于心,带着主体感工作;沉静于身,觉察所有的感觉;沉静于境,活在每一个当下。如此,才不负此项事业;如此,才不负此生体验。

刁岚

读《安静》有感2000字 篇2

杭老师

郭富城-郭富城

2不管是从别人嘴里听见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谁都不能说了解自己,旁观者的角度是客观的相对比较清晰透彻,那谁又是跟着旁观者眼中的自己去改变?那反过来说,谁又一直想着谁谁应该怎样改变然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想法不同罢了!

在我工作的地方,书架的一角,一眼就看到与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一本书——《安静》。说是截然相反,那是从别人客观的评价加上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我并不安静,比较热闹,能说会道,甚至嗓门大!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却有这样的习惯——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写下来,将来给自己的孩子看。后来我学会安安静静地沏一壶茶,选择一本书,看上一下午,以此来提高自己写日记的水平,期望着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云朵经过天空的时候是悄然无声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看到的人知道,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朵云。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里面的内容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大脑心房,这个经过很缓慢,最终当云朵消失也只是投进了地球的怀抱。是的,这本书的内容对我多少是有影响的,能够丰富我自己的内心,让我修身养性。而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着痕迹,可能第一印象已经难以改变,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以前的存在只是为了验证你以后的变化,不是没有了消失了,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这本书让我最有触动的不是告诉你要如何修身,如何安静,如何放下暴躁的心,而是通过很多例子自然而然的让你平心静气,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得里面的第二辑——《灵魂的在场》,在这一辑里面主要都是关于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各种例子,看上去有点沉重,其实不然。

各种例子都是告诉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因为所有人生下来就已经预示了衰弱最后死亡,所有人其实都是残疾的,没有绝对健康的人。身体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哪怕再恶劣,都应该被尊重,要对自己负责,不光是身体,也是思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有着很多年治疗癌症末期病人经验得医生。有一天,当他翻开《死亡与死亡过程》时,他的认识很自然地发生了一个转折,用他的话说,他到那时为止所认同的医学常识被轻易地推翻了。他从一开始就用常人的思维思考,觉得应该用瞒着癌症晚期的病人并且和病人的家属不断的安抚病人的方法来争取癌症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可是当癌症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并非如此时陷入了深度的恐慌,开始怀疑那些虚假的说明和空洞的鼓励。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和讨论这件事,唯有当事人被排除在外。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个即将死亡的人究竟是谁?最终这个医生得出结论:病人有权知道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重要信息,有权决定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在被告知了真想以后,病人诚然会感到绝望,但这种绝望要比那种因为被欺骗然后又识破欺骗所感到的绝望要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于受到信任而产生出自己面对的尊严感和勇气,并且又可以在坦诚的气氛中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正面的交流了。有的时候为病人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其实也是对病人的折磨,因为病人时刻被病魔折磨着,那想想安乐死有时候或许会让病人更加容易接受,固然亲人痛苦,可是患病的是患者而不是患者得亲人!后面就继续写了作者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类似例子的感想。

我也是通过作者周国平所描写的有感而发,我从这一辑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比如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比如面对自己的事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自己用怎样的心态和高度去考虑问题,然后化解问题。周国平正是通过不同的例子,告诉我正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去选择让当事人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隐瞒,需要的是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高度在摇摆,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没人可以准确地说看书就一定是好的,自己观念的变化可能就在一瞬间,可能需要试验过之后才能产生化学变化。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也只是我的理解,文学本就没有正确答案,可能有人会说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说我根本不了解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有人会说我的年龄不该这样去理解,一知半解却又理解得过于深奥把自己都绕糊涂了,当然也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有过一些不一样的阅历才有了这些见解等等。我记得相声界有名人物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阅历跟你的年龄无关,阅历只跟你经不经历有关,有的人十五岁就经历了一些事,所以他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有的人五六十岁了,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那他就不会真正明白去感同身受,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这样的经历。

而我,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以前如何,认可自己的不认可自己的大有人在,这些都像云过天空一样,我都会听,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我经历了发现别人已经经历过才跟那时候的我说些自己的见解,然后会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觉悟;可能别人也没有经历过,没关系,也听,因为或许有一天真的用上了体会到了,那这种有预见能力的人更值得敬佩!

读《春牧场》有感2000字 篇3

xx 青心理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说我的公众号有1年没更新了,说如果再不更新就取关了,我允诺说最近会更新一篇,千万不要取关。于是在允诺之后又酝酿了几天,决定要写了之后又要想,写点什么呢?我已经决定再也不要像给自己布置小作文那样写公众号了,太累。写写我这两天看的书吧。

我花了两天时间,在地铁上争分夺秒地看完了李娟的羊道三部曲之《春牧场》,又看了《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各自的一小半,这种写祖国大地犄角旮旯的人们如何生活的书总是会引起我的兴趣。其实在几年前我就看过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当时就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了,除文风质朴外,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活更吸引我。我记得《阿勒泰的角落》里有一节描写一个通体雪白的小兔子,被关在黑乎乎的煤场的笼子里,于是边境民族的生存环境就被我想象成黑乎乎的煤场,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雪兔一样纯洁无污染。在看《羊道三部曲》时,这样的想象却被作者纪实的文字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其实是及其不讲究的,比如他们会用装过牛粪的盆子装面,把嚼了无数次的泡泡糖黏在衣服扣子上,等空闲时再抠下来继续吃……不过打击归打击,当作者描述起哈萨克女孩如精灵般穿着鲜艳的红雨鞋,踏在如塑料般绿的草地上时,我还是要忍不住心向往之。

几年前我看过类似的一本书,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那本书讲述了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使鹿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在那本书里,鄂温克族人与大森林无比和谐地共处着,他们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们最亲密的亲人。在森林里,驯鹿只吃春天的嫩芽、娇嫩的地衣和苔藓,只喝山泉水,像是森林里的精灵一样,被鄂温克人呵护着。鄂温克人只住简单搭制的希楞柱,那里面有常年不熄的火种,希楞柱的天窗是开着的,住在里面的人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我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击中了,被原始的、天然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击中了,时隔几年,我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来到了书里所说的鄂温克人聚居区,但是到了之后我才发现,我能到达的最远的远方其实是改良过的“远方”,传统使鹿鄂温克人和这个“远方”的距离,和我与这个“远方”的距离,其实差不了多少。

在政府为鄂温克人搭建的敖鲁古雅居民区,一个专门的旅游景点里养着几头驯鹿,驯鹿被散养在一小片区域里,游客可以上前去摸他们,如果你花20块钱,就可以买一篮又干又脏的苔藓,亲自喂给驯鹿,不远处,有人在叫卖着驯鹿肉串,20元一串。而东北常见的傻狍子的待遇都要驯鹿好一些,它们好歹被圈养在围栏里,和游客隔开了一段距离,被人们称作精灵般的的驯鹿,却因为更为出名,就要被迫与游人接触。

书里不是说驯鹿是很怕生胆小的动物吗?它们怎么会这样被游客近距离地接触?书里不是说鄂温克人把驯鹿当亲人吗?为什么有人靠这个赚钱呢?书里不是说鄂温克人从来不吃驯鹿肉吗?这个20块钱一串的肉串到底是什么?

我记得加西亚。马尔克斯写过一篇文章,叫《巨翅老人》,天使落入凡间,被关起来与鸡同笼,时不时要受到人莫名其妙的殴打和欺侮,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大抵就是如此,人们心想,天使又如何呢?如今还不是被关在鸡笼里?

我安慰自己说,这帮人已经不是纯粹的鄂温克人了,真正的传统的鄂温克人在山上的猎民点里,而要去那个猎民点需要颇费一番功夫,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是不会有决心去到那里的,那里的驯鹿不被人打扰,更不会有驯鹿肉串这种东西的存在。但是后来司机又说,猎民点的点长——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玛利亚。索,现在住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里,如果你想去看她,需要包个几百到几千不等的红包才能见到她,我们在敖鲁古雅已经失望透顶,又被这几百上千的红包吓了一跳,已经没有心情去莫尔道嘎了。唉,原来即将消失的民族,就会像即将消失的珍稀动物一样,被关起来供人参观,那些付了红包的人去看了又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说:嗐,“最后的女酋长”又如何呢?不过是一个骗钱的老太太。现在想起来,我多希望司机说的是假的啊!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想我即使真的受李娟的文字感染去新疆旅行,也再不会妄想着去近距离接触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了。他们是新时代的牺牲品,平静的生活被现代生活打破,最辛苦的他们成了落后者,使鹿鄂温克族就是历史书上的“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他们仅仅是安安静静地活着,莫名其妙地被扣上“原始人”的帽子,然后经过了一系列改造后,这个民族只剩下了100多人,哈萨克牧民也成为了中国最后的游牧民族,供他们游牧的地方将越来越少,他们成了少数中的少数,然后被敏锐的文字工作者们发现并纪录下来,经过了文字滤镜般的渲染之后,他们又被读者们赋予了庄严的使命——请一定继续这纯洁的生活呀!然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剩下的这么一丁点人肩负如此沉重的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呢?那被纪录了的生活,已经被人所铭记,被我这样的毫不相干的人所熟知且向往,成为了混沌社会中的一抹明净,也许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曾经过着这样生活的人,他们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有人改变了航向,有人拼命坚守着,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小,传统的力量越来越小,但是我们谁有资格去指责那些改变了航向的人呢?如果改变了方向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尽管这样做吧!

历史已经生成,生活还要无奈地继续呀!

我想在文末附上一首诗,席慕容为鄂温克小伙子维佳所写的《悲歌二零零三》,政府要收回鄂温克人的猎枪,维佳不肯交,于是抱着猎枪跳下了山崖,所幸无大碍。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就在此刻

我用双手交给你的不只是一把猎枪

还有

我们从来不曾被你认可的生活

我们祖祖辈辈传延的虔诚的信仰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从今以后

我已一无所有

除了灵魂里那一丁点儿的自由

你啊

你始终是哪个难以说服的多数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你为我所规划的幸福

并不等同于

我的幸福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眼前是一场荒谬的灭绝和驱离

失去野兽失去驯鹿的山林

必然也会逐渐失去记忆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啊

在未来

我们将以绝对的空白还赠给你

或许

你丝毫不需为此费神

历史殿堂既然是由你构建

总会有足够的金箔和殷勤的工匠

来为你的信仰你的坚持塑上金身

所以请别再试着用任何方法

前来探寻我们的踪迹

我向你保证

我向你保证啊

我已经是使鹿鄂温克最后最后的那一个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2000字 篇4

筱琨小言

最近看完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从小就喜欢历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书一共厚厚的三册,是写给小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历史。上学时开学发的新书,历史课本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断然不敢说自己懂中国的历史,事实上我真正开始对中国历史开始有点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也只是翻过一两本书,看过些别人讲述的历史故事,而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好好研究一下,就当这本《中国大历史》是个开头吧。

这本书很早就听过,这次翻看,没我想象的晦涩,但是有些内容确实值得多次研读。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一、地理环境因素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按照作者所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源,来帮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

二、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

中国的农耕方式使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对于家族伦理道德的强化也使得家族成为中国最牢固的基层组织。要让这种基层组织稳固下去,提倡家族团结就是一种必然。

“对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务必有亲疏之分,有如血缘关系之远近。所以认为个人或凭私利观行事,或对旁人一视同仁,可能对现代读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国却不和世纪,首先在法律上即会产生纠纷。迄至20世纪,中国仍缺乏对个人做人权保障的能力,遑论在基督诞生之前。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 社会组织,亦即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种权力,也只能由这社会体制而定”。

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权推广始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封建主与城市特权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公民权利从特权阶级推广至全民。但在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利最盛”。所以,中国人的亲疏远近十分的明显,无论是多少思想的渗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组织。所以中国人,准确说汉族人不像其他国家和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或是图腾信仰。在中国,家族延续是唯一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类圈子,组成了这种小圈子内异常坚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

三、中国的历史性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秦国开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种彻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构建政治上的统一。

“这种政治上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梳理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

从此之后,经历历朝历代,这种着重于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中国人保持着一种集团性格,称之为“集权主义”并不为过。另外,中国一直缺少一种司法体系,儒家的法律思想离不开家族观念,法家虽然有平等的法制观念,却败在了中国官僚政治下。总而言之,其后的几千年,无论是恢弘的汉唐帝国,还是到后来外族统治下的元清时代,虽中间偶尔制度上的进步,但仍拗不过这种强大的历史性格。中国历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朝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进度,却从未在历史性格中带来什么改变。

四、现在中国

作为一个怀疑者,觉得发生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去验证。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新闻,但不一定会写入历史。

但是诚如作者所讲:

“严格说来,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文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5

作者 | 黄智雄

班级 | 清华大学—广汽集团2018中高层管理干部研修班第一期

清华大学朱恒源、杨斌教授的《战略节奏》一书,剖析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35家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读后,深受启发。

该书以国际商业竞争和企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渐次市场化和逐步开放的发展路径,以及中国企业发展变化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市场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动态调整自己行为,积累自己能力,这个“战略节奏”概念。指出企业要全方位跟踪了解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股权市场的变化,踏准市场发展节奏,努力使企业战略节奏和市场发展节奏相契合、相协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熬得住、认得出、抢得先、跟得上,争取在动态的市场变化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准确把握未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在多样化需求的驱动下,中国市场形成了容量大、层次多、差异大、变化快的市场特征。企业在这个大市场中,既面临用户对产品整体需求和偏好性需求等需求方的不确定性,又面临产能和技术进步造成的生产方的不确定性。企业不仅要在众多潜在用户群中,按照接受新产品的先后次序,学会识别并找到发烧友、时尚派、实用者、挑剔客和保守派这五类用户群体;还要能够在产品市场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所对应的小众市场、大众市场、分众市场、杂合市场中,善于把握不同用户群体和产品的双边演进规律。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打造竞争优势,求生存,谋发展。

以发烧友和早期时尚派为主的小众市场,是市场导入期。精准地找到并锁定用户,打磨好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防范出现定位不准,过早消耗资源,导致企业难以为继的风险。

在实用者为主的大众市场里,快速扩张产能,高效率的渠道覆盖和大规模的广告营销,是实现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但也必须规避产能过剩的风险。

在市场增速放缓,以挑剔客为主的分众市场里,企业需要科学细分市场,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此阶段企业制胜的关键,不是产能或者渠道,而是要练就低成本、高效率完成个性化产品开发的能力。此时要防止产品市场过渡细分,或盲目对标热销竞品的不当行为。

在新增用户主要为保守派的杂合市场,用户需求呈现出高度混杂和细分的特点,企业不应再试图去寻找主流客户,而应将产品功能及定价向定制化发展。杂合市场中,平台和应用开发商将应运而生。尽管杂合市场增长乏力且高度碎片化,但也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将迎来市场的另一轮大发展。

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和瞬息万变的行业格局,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农耕者企业,会立足于特定产品市场,根据不同市场发展阶段来调整自己的能力和资源组合,以适应不同竞争态势;狩猎者企业,却不局限于特定产品市场,而是基于自身独特的能力和资源,在不同产品市场中寻找增长机遇;圈地者企业,则在不同行业中投入,在不同产品市场中追逐机会。

《战略节奏》启示我们:要认清客户需求、把握市场变化,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创无止境,心有未来”的广汽集团,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对集团的发展,我有如下两点感悟:

一、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员工幸福、社会期待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人类美好移动生活持续创造价值”的广汽集团,经过前两年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的高速增长之后,集团在今年行业微增长的局面下增速快速下滑,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艰难转型。在客户需求和市场急剧变化的形势下,集团迫切需要继续强化农耕者角色,聚焦整车主业,加强经营协同,探讨微增长形势下的健康发展,做强传统汽车产业链。

特别是对于构成集团核心竞争力、支撑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广汽传祺,要一以贯之地举全集团之力支持其发展壮大。享受了前几年SUV高速增长红利的广汽传祺,今年突然面临SUV市场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严峻挑战,便凸显出轿车实力偏弱、SUV单轮驱动的发展短板。需要客观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前几年高速发展形成的市场优势和自主品牌灵活高效的特点,根据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进一步认清客户需求,精准对标竞品,把握市场变化,调整市场营销节奏,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同时练好内功,补强短板,把广汽传祺打造成SUV、MPV和轿车全面发展的中国一流品牌。

二、集团要练就狩猎者本领,顺应“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行业发展大势,利用国家鼓励汽车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新政,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尽快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要把握打造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契机,乘势而上,补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短板。利用广汽新能源这一新平台,打造纯电平台电动车及其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供应能力,确保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抢抓市场机遇,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后来居上,以新能源汽车的优异业绩来强化广汽品牌的科技形象。

同时,集团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移动生活需要,扩大开放合作,携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共同构建共享出行生态圈。以广汽新能源汽车为抓手,积极布局共享出行新业务,努力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黄智雄

读《国富论》有感2000字 篇6

《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斯密《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并进一步结合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欠发达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最优分工网络,并借此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就谈到了劳动分工。他认为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经济学发展的一百多年间,市场竞争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而劳动分工理论却相对显得苍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复苏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是通过制度安排而与交易费用相互决定的,即:由交易费用决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通过分工经济提高制度收益,并进而降低交易费用。作者给出了两个理论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证明了劳动分工理论中的三个重要命题。

命题1:劳动分工产生递增的规模报酬,是经济进步的源泉。

命题2: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没有任何外生优势的单纯分工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命题3:经济发展依赖于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制度,在地理上表现为一个波浪式的推动过程。

另外,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证明,不同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分工水平,产生不同的增长效果。因此,欠发达区域面对不同的人口规模、制度供给、交通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据此将欠发达区域分成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择。

区域模式1:人口较多、居住密集的欠发达区域

根据命题2,此类区域即便没有任何优越的资源禀赋或比较优势,依靠自身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工模式,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作者认为,应将此类区域细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将相关产业分类聚集,发展“园区经济”,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产业簇群。

区域模式2: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以中国中西部的农业大省为典型代表。因为多数居民都分布于广大农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间贸易的交易费用很高,制度创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给水平低下。当务之急是提高专业化水平,以便与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对接。

提高市场分工水平有两种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从而减少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鼓励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根据命题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也应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选择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分工网络。

二是融入临近区域的分工网络,即给发达区域“打工”。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或工业化前期,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支付交易费用和学习成本,也难以承受为集中人口而进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费。而此类区域劳力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可选择有资源禀赋或内生比较优势的临近区域,为其提供配套生产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业家的管理素质。

区域模式3:人口较少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人口较少,无论是否集中,从理论上讲都难以独立形成一个合意的分工网络。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区域在某些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融入发达区域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经济环境得以改善后,在分工网络上可以逐步摆脱对地理交通条件的依赖,从而逐步与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区域进行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重点扶持有一定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扩张,带动其他企业形成连锁效应和学习效应。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着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7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培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说不尽的故事中蕴含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伟大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延安的故事》这本书就是在整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红色故事后完成的,它生动细致的还原了当年延安的革命风采,诠释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书中的故事大多充实生动,富有感染力。首先,本书讲述了党的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延安岁月。党的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们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艰苦生活、官民平等的故事,有很多都鲜为人知。如毛泽东如何完成了《矛盾论》与《实践论》的写作,他与两个小八路军亲切对话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周恩来夜宿甘泉,不住县政府招待所和县城旅店,硬要住就近的骡马小店,硬要住铺着麦草垫的通铺,不吃大米肉菜,硬要吃小米豆腐干的故事;还有刘少奇前往华中敌后,在河南舞阳小村子夜宿猪圈的故事;林伯渠订《生产节约的计划》,谢绝代耕,带头开荒种菜的故事;习仲勋背着所谓的“反革命家属”到边区医院看病并输血的故事等,都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鲜活教材。当年,延安为何能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无数的青年、进步人士奔向这块革命圣地,这些故事或许就是答案。

其次,书中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事件背后有着怎样真实的发展过程。延安的故事,人们知道不少,但故事的原委许多人并不那么清楚。如张思德牺牲的情况。毛泽东悼念张思德的文章曾被选入语文课本,但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在烧炭的过程中牺牲的,对于其他的情况却并不那么了解。《张思德: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一文就将张思德参加革命、工作变动、开荒生产和烧炭牺牲的具体情况,还有毛主席参加追悼会讲话的情况清清楚楚的介绍出来。“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的故事,流传很广,但存在很多个版本,很多种说法。《听到咒骂之后》这篇文章,提供了这个故事的“正版”,时间在1941年6月,被雷电击死的县长,就是在边区政府听林伯渠作报告的延川县长; 咒骂毛主席的人不是婆姨,而是在延安南关市场赶集的安塞老汉,他所以咒骂,是因为雷电也把他的毛驴打死了。这个话传到毛主席那里,让边区保安处长去了解情况,才知道边区老百姓的粮食负担、人力负担和公债负担“三过重”,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措施减征公粮、实行精兵减政,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等等,这些都是相互连贯的,不是各自孤立的事。经过两年艰苦奋斗,边区人民渡过了难关,面貌大为改观,处处呈现新气象。老百姓由怨声变成为歌颂毛泽东是“人民大救星”.还有 “实事求是”究竟是怎样被提出、并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以及家喻户晓的歌曲《南泥湾》是如何创作,又歌唱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背景,都在这一篇篇的故事中变得清晰起来。

此外,书中的故事同样提供了许多珍贵党史资料。如《“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一文,写马列学院请毛泽东去作报告的故事。学院领导派了邓力群等四人去接请,毛泽东却迎面往学院走来,向他们提出不要来接的一席话:“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这个情节在过去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又如《为党献身常汲汲》一文,写谢觉哉在延安“与民谋利更孜孜”的故事。该文讲1936年6月党中央到保安县后,谢老参与领导县、乡两级政府民主选举,为了使不识字的农民能参加选举,首创了“投豆子选举法”,“豆选”这个中国式的选举方法为人所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谢老,过去几乎没有对这个细节的介绍,这也算得上是一则重要的史料。还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一文,重点突出,简明生动,完全可以作为学习毛主席《纪念白求恩》的辅导“教材”.读了该文,再来理解毛主席讲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字句,而有了极为丰富的具体内容。还有写陈嘉庚先生考察延安的《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一文,文字叙述流畅,特别是该文在结尾处罗列的延安的近乎“十好”和其访延结论,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理由。

读这本书,既是在读历史,也是在反思现实。它写的是70 多年前的故事,但这些故事有深刻的现实意,它蕴含的延安精神值得被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在我看来,加强理想信仰教育,让广大群众自觉地要求进步,树立远大抱负,是当下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年众多青年奔向延安就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有抱负。另外,当今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优秀共产党员钟扬,筑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也都因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当广大群众从内心里真正感到这个国家是我们的国家,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社会,产生“舍我其谁”这样的担当精神和爱国信仰后,便一定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羽欣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8

17级金融6班 刘小媛

身边的很多同学对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的三部作品都很高,这三部作品分别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

《向着光亮那方》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光亮。正如书中所说的每个人面对生活都有挣扎、困惑、无助、委屈、不服,可每个人面对未来又无比的坚韧、自信、努力、坚持、奔跑。进入一群人当中会有对比、失落、自卑、迷失,可抽身而出的时候也能明确地告诉自己要的是什么,追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刘同亲身经历的17个故事,也是17个人生中不可躲避的17个关键词,想一想,我们人生中发生的故事总与这17个无可幸免的关键词有关,或不被理解,或无法转弯,或失去原则,或从不相信,或付出代价,或抗拒告别······在这些绝望、挫败的时候本想着彻底崩溃的时候,这部作品的17个故事却告诉我们。只要你不害怕,去接纳,那些看似负面的关键词,假以时归,全是照亮人生的盏盏明灯,给予我们“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背后是光亮”的思考。

书中的17个故事短而美,虽看似是轻描淡写,却是耐人寻味,予人启迪。例如:“我”的傻瓜表叔福田的各种各样的举动,让人忍俊不禁中有着深深的感动;“我”的初中同学豆芽家庭观念的腐朽与遭遇的不幸,让人伶闵后有着默默的欣慰;“我”的妈妈之前与沟通时总是吵架,最后相互理解,再没有“死角”,让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理解的重要性等等。

我们身边或许有一两个傻子,总是看不起这些人,很少人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刘同小时候总与小表叔福田一起玩得很好,每当要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福田总是早早地在村口的山坡下等他们,远远地看到我们就开始乐呵呵地笑,后来他发现福田是傻子后总是对他不冷不热地,甚至和小姑姑联合去骗红包里的钱,用5张1块钱和他换成一张10块钱,然后把钱放在他 “将来可以娶媳妇用”的存钱罐里,这也间接地导致福田遭遇生命危险,福田好了之后,由于愧疚对福田特别好,直到得知福田去世,发现福田保存了两个存钱罐,一个留着自己娶媳妇,一个留给小姑姑结婚用,心里留下无限的感动。在我们身边的傻子并不傻,他们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有着一颗为自己而活的心。

在中国现在的农村社会中,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经济问题,被迫辍学,小小年纪就走出社会,出去工作赚钱养家。豆芽就是这不幸的人之一,豆芽和刘同是初中时候的好朋友,那时两个人的学习都不怎么好,但是每当成绩下来后两个人总是习惯分数相互比较,开家长会双方的父母都没有来,得知他父母是经商的,后来发现他家是卖豆芽的,父母认为他读书差,让他不要读书,回家里帮忙,他不答应退学。直到他的父亲病倒后,他才退学与母亲一起去卖豆芽,他的豆芽全都是天然无添加的,因此引来了不少顾客,最后成为了市场的大老板。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但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并为之努力,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人与父母很难相处。我们不满于父母的哆嗦,感觉他们说的话我们了解,但他还是每次都会提醒,每次想好好说话又弄得很僵。父母不解我们的做法,每当想解释一些事情,他却不听我们的话。造成这样最可能的原因是彼此之间相互不理解,没有找到沟通的桥梁。刘同与他的妈妈之前也是经常说话说不到两句就吵起来了。

例如,刘同与他的妈妈逛街,为妈妈挑选衣服的时候,他妈妈看都没看一眼,总是说不要。好不容易让她试穿了一件,他又说太贵了不要,刘同就开始与他争论买衣服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不停地吵着又以失败告终,后来刘同总结原因 ,决定换种方式与他的妈妈聊天。那一次,刘同刚回到家,他妈就问东问西,等到一切渐入佳境的时候,刘同说要给他爸妈买两个特别好的枕头,他妈妈又说不要,()刘同这次没有生气,反而他问妈妈是否有仔细听他每次说的话,告诉她每次为爸妈买的礼物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要花费他五六小时的时间。后来他的妈妈理解他了,刘同每次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与他的妈妈沟通。其实一个人总是再善待他毫不在乎的人,却对最亲近的人过于苛刻。把坏习惯改下来,则天下太平。

刘同的《向着光亮那方》的每个故事都耐人回味,每句言语都深入人心,每个关键词都带着一丝光亮。

“一个人不必要多强大,只希望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挫折,你都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内心丰盛安宁,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相信是人生的关键词之一,无论身处何处始终要学会相信,相信自己我们更好地前进,相信他人我们才能更好地交流。

“对于不靠谱的人和不靠谱的承诺,事不过二。第二次的信任不是给他们一个复活的机会,而是给自己一个彻底死心理由。机会给多了,对方不会觉得你善良,只会觉得你好骗。称你的生命还鲜活,及时放弃。”原则是人生的关键词之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底线,那就做一个时刻守住原则的人。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9

(作者:王丽娜)

书的名字是《特别的女孩萨哈拉》,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个名叫萨哈拉的孩子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梦想的故事。正如书中波迪老师说的,同一个故事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在我看来,作者科德尔用这个温暖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一种润物无声却又充满巨大力量的教育方式。

关于女孩萨哈拉的特别。萨哈拉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是一个失去父亲,却又想念父亲的女孩,她是一个不写作业、不爱学习、不开口读书、朋友很少需要特别的帮助的女孩。同时,她又是个酷爱阅读,热爱写作,怀揣作家梦想的特别女孩,她的秘密就像萨哈拉沙漠那么宽广。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像萨哈拉一样特别,他们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不同别人的天赋。波迪老师用她独特的教育方式,解决了他们的烦恼,保留了他们的天性,留下他们美好的梦想与天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明朗和快乐,这些足够孩子们用一生时间去享用。而教育的意义除了获取知识外,这些恰恰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萨哈拉妈妈的特别。一个年轻的单亲妈妈,竭尽所能保护着孩子的每个成长,尽全力支持着孩子阅读和写作的梦醒,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充满对女儿的爱的坚强母亲。可是她却解决不了孩子对父爱的渴望和思念,生活的压力和心中对前任丈夫离去的怨恨是她自己的烦恼,同时这些烦恼也使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看到是家庭教育的不足和欠缺。直到波迪老师一次看似随意的家访和交流,给了萨哈拉妈妈巨大信心,波迪老师说的很少,只是分享了孩子的日记内容和对萨哈拉过去记录的不屑一顾。

关于波迪女士的特别。波迪老师是一个在行为上就怪异的与众不同的老师。萨哈拉因为日记的问题被学校强制采用“特别的帮助”,而波迪女士却用日记的方式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听孩子的心里的声音,知道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探寻孩子们如萨哈拉沙漠般广袤的秘密。并用一个个巧妙的办法解决孩子们的成长中的诸多麻烦和问题,比如进教室之前那个用来收集烦恼的篮子,比如让孩子们积极地成为老师帮手去完成以前只能强令他们去做的劳动,比如定下的“一定要推己及人”的规矩。

关于波迪老师特别的故事。波迪老师最常用的课堂教育方式是讲故事,在讲每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她允许孩子们不断地打断她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会耐心地一一用孩子们方式解答这些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们自发地发掘这些故事告诉他们的那些“道理”。这样的方式完全摒弃了我们常用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每个故事的寓意都没有“正确答案”,但孩子们在她的启发和影响下都找到了自己的“正确答案”。最终,一个精彩的由波迪老师自己创作的故事成功改变一个最难“对付”的问题男孩,在合上书页之后,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个问题男孩坐在讲桌上成为了另一波迪,这一幕是令人感动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特别的令人感动的教育方式。

关于教育的感悟。我们一直都是用规定和要求约束孩子们,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什么是对孩子们最有利的,可是这些做法的效果真的有效吗?从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尤其是当代独生子女面对的问题层出不穷,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收到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普遍缺乏强大坚强的内心。我们会不会从这个温暖的故事里得到一些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启发与办法呢?

掩卷冥思,这个短短的故事带给我的震撼和启发不断在我脑中回旋,作为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认识到关于教育更重要的一面。教育在传授必要知识的另一面就是应当教会孩子们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发掘孩子们的潜力,让孩子们真正发自内心的获得那些诸如诚实、乐观、勇敢、坚强和创造等等美好的性格和属性。

就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人之初性本善,成长带来的烦恼和社会、家庭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都要去自己的内心找到解决的办法,而孩子们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己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和家庭教育在这个时候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从书中看到,帮助孩子自觉形成美好品质和拥有快乐生活的关键就是,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我们不能强迫孩子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更不能强硬地打开大门去探究孩子们秘密的萨哈拉沙漠。书中的日记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由此及彼,我们需要的可能便是耐心与爱心,创造随意宽松的交流环境,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耐心解读孩子的心里密码,用爱心浇灌孩子们的沙漠。同时,在强制力量效果不良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入式的教育力量才是最有力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读《沉静领导》有感2000字 篇10

胡炜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过这本书、或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我是在看《永恒的边缘》一书时,书中提到在斯大林的苏联时代,《杀死一只知更鸟》和《日瓦戈医生》都是禁书,出于好奇,当时就在kindle上购买了这两本书,因为我很想知道什么样的书会成为禁书,可是直到看完了,我也还是没有搞明白。

全书分两大部分,以生活在美国一个小镇上的八九岁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时间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但种族歧视依然强烈,她有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她的父亲是小镇里的律师,他们一家是白人,但小镇上也住了很多黑人。第一部分一直是讲这个镇上有一家人,屋里住着一位怪人,从来不出门,只是传闻他晚上天黑后会出来,一群小屁孩很好奇,很想知道这个怪人长什么样,可是又非常害怕,不敢靠近这栋房子,更不敢走进去,想方设法用各种法子窥探,都没能成功。

然后进入到全书的第二部分,镇上有一个白人无赖,一家人住在垃圾场边上,靠领救济生活,家里有七八个小孩,这个无赖诬陷一个黑人青年强奸了他的大女儿,法庭指定这位小女孩的父亲、律师为这个黑人辩护。许多白人开始来找这位律师的麻烦,不允许他为黑人辩护,认为他同情黑人,他的两个孩子在学校也因此被别的小孩瞧不起甚至谩骂,但律师一直没有放弃,顶着各种压力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最后通过法庭辩护、指正,大家明明知道这个黑人是被冤枉的、是无辜的,可是陪审团还是判定黑人有罪。律师没有放弃,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并且让这个黑人青年对未来要充满信心,和他一起努力。可是黑人青年绝望了,在监狱里试图越狱,被预警开枪击毙。同时,那个白人渣滓公开侮辱律师,并扬言要杀了他,找各种办法报复法官、警长。

最后把黑手伸向了警长的两个孩子,小镇上有一个集体的聚会活动,有一个演出,小姑娘要穿上道具扮演“腊肉”,他的哥哥陪她去,晚上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了袭击,她的哥哥断了肋骨,她因为穿着道具服而幸免,但是后来发现道具服上留下了很多锋利的刀口。报复他们的那个白人渣滓被刀刺死在大槐树下,警长判定说是他自己绊倒在自己拿的刀上死掉的,但事实是那个从一开始就非常神秘从不出门、从未露面的怪人保护两个孩子,把那个渣滓杀死了。但警长不愿意牵连这个从不露面的怪人,坚持要律师同意他的判断和结论。

整个故事就是这样,所以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这样一本书在那个年代的苏联怎么就成了一本禁书呢?至于这本书的名字,小女孩的叔叔给她和她的哥哥买了两把气枪作为圣诞礼物,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们可以用气枪去打任何鸟,但是不要打知更鸟,因为“知更鸟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家园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仓库里筑巢做窝,只是为我们尽情地唱歌。所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犯罪。”

在书中,那个被种族歧视杀死的黑人就是知更鸟,杀死他的白人就是在犯罪。“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什么东西让人丧失理智——即使他们努力想做到公平,结果还是事与愿违。在我们的法庭上,当对立双方是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的时候,白人总是胜诉。这些事情很丑恶,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律师认为:“这个世界上最让我厌恶的事情,莫过于下等白人利用黑人的单纯无知欺骗他们。休要自欺欺人——这些行为一天一天积累起来,我们早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个白人只要对黑人做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管他是什么人,不管他多么富有,也不管他出身多么高贵,这个白人就是人渣。”“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从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这就是律师一直在坚持的原因。

书中还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两个小孩刚开始不了解他们的父亲,看见父亲每天回到家里就是读书看报,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他们的父亲当年竟然是小镇上的神枪手,可是他后来从来不拿枪,因为在他看来“带枪就等于邀请别人来射你”,同时,他告诉自己的孩子:“我想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里拿把枪就是勇敢。勇敢就是,在你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荣获当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万册。此书刚出版便获得极大成功,并成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一名评论家这样解释小说有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在二十世纪,《杀死一只知更鸟》大概是美国最广为阅读的种族相关书籍,而它的主角阿提克斯·芬奇则塑造了种族正义最不朽的小说形象。”

这部小说于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1962年12月12月25日,影片在美国上映并或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1963年,格利高里·派克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作家哈珀·李(1926—2016.2.19)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曾被授予普利策小说奖及其他众多文学奖项。她与杜鲁门·卡坡蒂是幼年的邻居和一生的朋友。《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她唯一的长篇小说,据说是以卡坡蒂为原型之一创作的,现已成为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此后,她一直隐居在家乡亚拉巴马的小镇上,拒绝各种采访,过着平静的生活。

上一篇: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六年级关于艺术品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