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2024-05-30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精选10篇)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1

黔西县林业局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规划背景·1 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2 第三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 第四节

规划范围·4 第五节

规划期限·4 第六节

规划目标·4 第二章

规划布局·5 第一节

基本概况·5 第二节

布局·8 第三节

各区概况、生态区位与生态环境建设方向·8 第三章

主要建设任务·11 第一节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1 第二节

全面加强林木林地保护,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13 第三节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15 第四节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18 第五节

广泛提倡绿色低碳消费,营造环境保护社会氛围·18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9 第一节

投资估算·19 第二节

效益分析·24 第五章

保障措施·24 第一节

组织保障·25 第二节

政策法律保障·25 第三节

资金保障·26 第四节

技术保障·26 第五节

管理保障·27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规划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指标。去年下半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毕节试验区,对试验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给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巨大鼓励,为试验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主席要求:从四个方面下大力气,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

作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生态建设,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各部门及民主党派对试验区生态发展和环境建设十分关心,在†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中,对生态建设给予战略定位:‚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和明确了发展目标:‚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森林覆盖率达到45%‛。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节试验区发展,召开了支持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文件,确立了‚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上闯出一条新路子‛明确了特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7.†贵州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8.†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文件

9.†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10.†黔西县„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任务分工方案‡ 11.†黔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黔西县城市总体规划‡ 13.†黔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4.†黔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5.†黔西县‚十二五‛林业产业规划‡ 16.†黔西县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3.1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1.3.2规划原则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深化改革释放林业生产力,构建屏障提高生态承载力,振兴产业增强发展带动力,扩大开放注入发展新活力,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增强发展驱动力。

坚持科学发展。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将林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成效,初步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综合治理石漠化4.2万亩,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核桃等特色经果林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15亿元。

第二章 规划布局

第一节 基本概况

2.1.1地理位臵及行政隶属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位于东经105°47′16″~106°26′40″,北纬25°45′49″~27°20′57″,县城东距省会贵阳117km,西距毕节市政府所在地115km,东北距遵义市167km。全县国土面积2380.5km2,东西长66.1km,南北宽64.5km。全县2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其中12个镇、13个民族乡、4个街道办事处),362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303个村民委员会,45个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14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2.1.2自然条件 2.1.2.1地形地势

黔西县地处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是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环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受干扰后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速度慢、难度大。地形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群山连绵,起伏不平。全县境内山脉主要是南北走向,属乌蒙山系。境内最高峰在西北部红林乡海拔1679.3m,最低点在东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型,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自然植被类型有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等;主要栽培植被类型有旱地作物型、灌草型、针叶林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

2.1.3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总户数23.22万户(其中农业户数20.93户),总人口89.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58万人),劳动力48.74万个;人口密度374人/km2(其中农业人口密度343人/km2)。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等18个民族。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103.5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3.5﹕45.1﹕41.4;财政收入22.2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574元、5293元;粮食总产量26.24万吨,油菜籽产量6.22万吨,烤烟产量12.4万担,蔬菜产量16.04万吨,粮经比为52﹕48。2.1.4土地利用概况

据2012年统计,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农业用地13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43.49万亩,牧地面积8.56万亩,水域面积17.7万亩,其它土地55.33万亩。

全县森林覆盖率37.91%,城镇绿化率达到了32.24%,森林面积135.37万亩、森林蓄积246.57万m3。森林资源分布,以东北、西北部较多,西南次之,东南和中部较少。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区、东北部生态经济建设区‛优化配臵林业生产力布局,明确林业建设各自的主攻方向。2.3.1西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区概况及发展

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构筑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该区人口密度大,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是乌江中游地段,石漠化面积大,比重高,森林覆盖率低,同时又是我县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劣。石漠化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态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扩大森林面积;以六广湖、东风湖、索丰湖、支嘎阿噜湖等湿地综合治理为重点,保护江河湿地资源,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大力培育以核桃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经济林;依托生态建设和库区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发展以花卉候鸟观赏和避暑休闲为主要产品的生态旅游。2.3.2中部生态环境保护区概况及发展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该区域工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城镇人口多,森林资源相对富集,但生态环境负荷重。

生态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面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着力推进城郊和道路绿化。以县城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着力推进经果林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工业原料林。

第三章 主要建设任务

第一节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以重点生态工程为带动,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治理石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重点湿地。构筑以生态良好的乌蒙山片区黔西区域:凹水河、六冲河、鸭池河、六广河等水系为框架,以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3.1.1生态工程项目建设

续建和争取新开一批生态工程项目,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营造林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3.1.1.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完成3.59万亩公益林建设,其中:人工造林0.87万亩,封山育林2.72万亩。工程范围包括我县乌江流域的29个乡镇(办事处)。重点布局在河流源头、河流沿岸、山塘库区周边、通道沿线及城镇周围的荒山荒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3.1.1.2退耕还林工程

争取国家安排退耕地造林4万亩(经果林),荒山造林2万亩(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范围包括全县25个乡镇。优先安排在陡坡耕种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扶贫任务艰巨的地区。认真实施好国家批复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规划建设任务。

1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卫生伐。

3.1.2.2低效林改造

主要通过中德财政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财政专项补助等完成2万亩低效林改造任务。范围在县中部地区。按照优地优用、高效利用林地资源的原则,优先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林地生产力未能充分发挥的林分,采取树种、品种更替等措施,调整林龄、林种、树种结构,优化配臵,提高林地产出。

第二节 全面加强林木林地保护,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

3.2.1资源林政管理

加强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十二五‛征占林地定额和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和木材流通秩序监管,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确保全县乡镇林业站均有独立业务用房(需建2800m2办公房)、机动交通工具和必要的办公、通讯等工作设备。加强县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独立业务用房344m2)和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及其它)的标准化建设。

2013~2015年全县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在0.288万亩, 全县森林年采伐限额控制在3.47万km3内, 年均完成森林资源管护62.88万亩;2015年前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拍照、建档、挂牌,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措施,落实管养责任,完善保护设施,制定保护制度,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创造一个古树、名木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

3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管护2至3万亩林地,计划争取增加政法专项编制至20名,增设一个森林派出所。落实独立办公用房,完成‚金盾工程‛公安信息网络二级网站建设,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改善森林公安交通、通讯和警用装备,逐步实现交通现代化、通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科技强警,强化民警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提高森林公安的整体素质和快速应变能力,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把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

第三节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3.3.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诱人,随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续和新用途的广泛开发,未来农产品比较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林下经济,带领林农致富,充分发挥全县现有的林地资源优势,体现林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和优势,有利于林地经济向规模化、节约化方向经营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经过调查,到2015年,规划在水、电、路等条件较好的中东部乡镇(办亊处)的林地范围内建设3万亩林下种植基地、1万亩林下养殖基地。其中:

林药(选择适宜的黄芩、半夏、百合、地黄、天南星、桔梗、柴胡、芍药、黄连、金银花等)1万亩;

林菜(选择适宜的食用菌、蕨类、大蒜、洋葱、黄姜等)1.5万亩;

林草(选择适宜的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苏丹草等)0.5万亩;

5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抓住我县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利用好省、市、县党政制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臵,引导企业聚集,按照利用方向高值化、原料基地化、‚三废‛达标化、能耗递减化、加工精深化、市场扩大化的要求,大力发展林产加工业。3.3.3.1木材加工

调整和优化木材加工业结构,鼓励优质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大力发展以人工速生材、小径材、低质材为原料的人造板品种,提高终端产品的比重。建立健全木质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促进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到2015年,年产量达到:人造板0.5万m3,其中:刨花板0.4万m3、装饰装修材料0.1万m3;年产锯材2万m3;年产木质门窗1万套;年家具生产消耗基材0.3万m3。3.3.3.2林产食品加工

支持和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品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水平,开发相应的产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鼓励扩大资源利用空间,延长产业链。以发展果品、饮料加工为重点,开创我县林产食品加工业的新局面。重点扶持设备较为先进、生产能力较大、产品质量较好的果品、饮料加工企业。规划到2015年,黔西县绿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刺梨饮料配套生产线扩建项目,实现年产值2亿元、税利0.92亿元;黔西县御庄生态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万吨石榴饮料、年产0.4万吨葡萄酒生产线项目,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利4.6亿

7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加强建筑围护结构改造、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建筑生活热水节能改造,积极开展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广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公共建筑物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城市节能信息监测系统。

全面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倡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最终消费全程低碳,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健全低碳市场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形成低碳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引领作用,着力建设节约型低碳政府,实行政府机关采购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电子化办公。培育低碳服务模式和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节能产品,严格控制过度包装。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地方补贴加大推广节能产品的力度。

有关部门深入到各社区和学校,广泛开展‚低碳城市、绿色生活‛系列实践活动,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内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低碳环保宣传活动,动员社区居民积极支持、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减排的社会风尚,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良好的气氛。

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4.1.1投资估算

2013~2015年林业生态先行建设规划10个大项29个子项,包含营林规模54.78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196万亩(防护林5.87万亩,经果林30.326万亩),封山育林8.59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9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成造林1.326万亩,封育2.87万亩,需投资1226.1万元(中央资金765.45万元,省级资金229.64万元,地方投资98.42万元,农户自筹132.6万元);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造林按500元/亩计,封育按150元/亩计,完成防护林设造林3万亩,封育3万亩,需投资1950万元(中央资金1365万元,省级资金409.5万元,地方投资175.5万元);

经果林等造林项目:造林按600元/亩计,完成造林25万亩,需投资15000万元(中央资金8750万元,省级资金2625万元,地方投资1125万元,农户自筹2500万元)。4.1.1.2森林经营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需投资2600万元(中央资金1820万元,省级资金546万元,地方投资234万元)。各工程概算如下:

森林抚育:按200元/亩计,完成造林8万亩,需投资1600万元(中央资金1120万元,省级资金336万元,地方投资114万元;

低效林改造:按500元/亩计,完成造林2万亩,需投资1000万元(中央资金700万元,省级资金210万元,地方投资90万元。4.1.1.3森林资源管护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按85.3元/亩计,完成管护累计188.64万亩,需投资16943.09万元(中央资金11860.37万元,省级资金3557.9万元,地方投资1524.82万元。

4.1.1.4有害生物防治投资估算

按5元/亩计,完成防治累计15万亩,需投资75万元(中央资金

1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4.1.1.7林产加工建设投资估算

需投资9470万元(信贷资金4970万元,业主资金4500万元)。各工程概算如下:

木材加工:完成4家企业新建、扩建,需投资1500万元(信贷资金800万元,业主资金700万元);

林产食品加工:完成2家企业新建、扩建,需投资7970万元(信贷资金4170万元,业主资金3800万元)。4.1.1.8支撑体系建设投资估算

需投资5492万元(中央资金3844.4万元,省级资金1153.32万元,地方投资494.28万元)。各工程概算如下:

资源林政管理:完成体系建没,需投资852.1万元(中央资金596.47万元,省级资金178.94万元,地方投资76.69万元);

防治检疫管理:完成体系建没,需投资138万元(中央资金96.6万元,省级资金28.98万元,地方投资12.42万元);

森林防火管理:完成体系建没,需投资1768.2万元(中央资金1237.4万元,省级资金371.32万元,地方投资159.14万元);

森林公安:完成体系建没,需投资1427.7万元(中央资金999.39万元,省级资金299.82万元,地方投资128.49万元);

林业服务:完成体系建没,需投资1306万元(中央资金914.2万元,省级资金274.26万元,地方投资117.54万元)。4.1.2.资金筹措

上述项目总投资112523.33万元,申请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资金投

3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坚持自身努力和国家支持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一节 组织保障

成立黔西县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作为县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承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工作。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实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绩效一票否决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考核、中期评估和终期考评机制。

第二节 政策法律保障

抓好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结合工作实践,发挥好省委赋予试验区‚超前探索、先行试验、封闭运行、大胆创新‛的功能,按照省委‚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试验区发展‛的精神,在政策的用足用好、用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对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持作用,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

严格追究生态环境侵权者的法律责任,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加强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严厉查处违反生态文明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支持和鼓励市民、律师、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强化法律援助机构对生态环保诉讼受害人的援助责任,不断完善生态环保法律援助网络。加强统计

5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涉及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普及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第五节 管理保障

严格执行有关生态政策要求,坚持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在财政生态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认真执行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专户管理、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组织实施好项目,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和贪污。项目实施单位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会计凭证和相关资料单独装订、完善保存,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财政、扶贫等有关部门的监替、审计和检查,做到‚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纪检、监察及信访等机构,应加强各类扶贫资金的监管。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2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俗话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在现实工作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等同,生态优势要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间隔着一扇厚门,关键是要找到打开金山银山的“金钥匙”。上犹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找对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把生态经济作为主要的经济形态大力推进。近年来,该县确立了以物理加工为主的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其中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60个产业集群之一;精心打造了“一条鱼(生态鱼)、一幅画(油画)、一块石(观赏石)、一杯茶(茶叶)、一列小火车(森林小火车)”五张生态旅游名片。

(二)迈好步。以各种保护措施为载体,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产业园区,形成具有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该县对所有新建项目,坚决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拒绝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业,近年来先后关闭和搬迁了137家企业,拒绝了160个对环境有破坏或污染的产业投资项目。

(三)夯基础。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夯基础,立长远,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实惠。该县大力推进“净空”、“净水”、“净土”,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白色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水上漂”移民搬迁、“森林城乡、绿色通道”等系列生态保护治理工程,宜居宜游宜业上犹日益彰显。

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上犹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中也面对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一)“富生态、穷发展”的困境。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为了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就必须改变或放弃现有的一些经济发展手段或方式,失去一些既得或可得利益。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两相权衡,如果找不到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就容易陷入越保护生态、发展空间越窄的窘境。近年来,上犹县为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在工业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牺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同时也增加了发展的艰巨性,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周边县市。

(二)“高成本、低投入”的困境。保护生态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大多数生态区县而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仅靠自身财力难以为继。虽然现在能够获得来自国家和省级的一定补偿资金,但与付出的高昂成本相比,显得“杯水车薪”。上犹县作为全国扶贫攻坚重点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2014年财政总收入只有7.5亿元,但该县仅为了抓好赣江源头湖泊陡水湖的环境治理,就投入了近5000万元资金,给县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三)“硬约束、软扶持”的困境。现行有关政策规定是硬杠杠、硬约束,不可违背,而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要发展经济,又迫切需要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才更有吸引力。《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 [2014]62号)文件出台后,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不能出台“土政策”。没有土地、政策等优惠后,该县在发展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方面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就要“不走寻常路”,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把生态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做好“效益提升”文章,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加速推进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进程,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中,2012年森林蓄积量为4.9亿立方米,2020年有望达到6亿立方米,增加1.1亿立方米,按林木市场平均价格计算,价值1300亿元。如何发挥这些增加蓄积量的最大效益?不妨简单算笔账。资料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以现有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按现在国内每吨二氧化碳的交易价36元计算,可产生72亿元收益;按欧盟配额市均交易价20欧元 / 吨计算,可产生400亿元收益。虽然碳汇交易有很多壁垒,国内机制也不够健全,但终究是大势所趋,大有作为。

(二)做好“创新驱动”文章,破除传统发展观念。首先,要以思想大解放带动观念更新、本领更新,宣传、倡导和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其次,要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先行 篇3

秸秆焚烧曾经是陕西咸阳机场面临的极大挑战。麦收季节,航班屡屡因浓烟被迫取消。禁烧令不好使,警察到田里抓,也管不住。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大出乎很多环保人的预料:一支环保文艺小分队!渭城环保局的公务员们把秸秆焚烧的政策化为文艺演出,从村头演到田间,从渭城演到咸阳,生生把一场演绎多年的秸秆焚烧大战成功化解。演出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件事,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文化的力量。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结构有3个层次:一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包括伦理观的生态转型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二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 度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无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重视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扶持、支持有关生态文化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加强生态理论研究,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发扬光大,从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文化产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要注重提高环境文化类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推出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和图书;加强对环境文化创作的引导,扶持社会环境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建立环境文化产品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创作。

二是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是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效能来传播生态文化。要发挥各级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屏幕等,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要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省、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使其成为全社会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四是推行生态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改变。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鼓励选购新能源、小排量汽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因过度装饰而购买大量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品,实践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4

关键字:生态青海省示范区先行建设

核心提示:

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

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批复。青海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何在?《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制度建设、保障措施具体是怎样的?在记者的独家采访中,省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问: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国土面积72.2万平方公里,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供着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7%的径流量,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我国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处理好生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夯实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基础;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决策、评价、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问:《方案》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等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方案》主要提出了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高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五着力、两促进”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三大”战略定位。

关于主要目标,《方案》明确,到2015年,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总体布局、基本框架,实现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布局基本形成,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出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成为发展主导模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取得重大成果,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问:实施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主要有八大任务。第一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包括构建“一屏两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为骨架,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六大区域”农牧业发展格局,即构建以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绿洲农业区、青海湖周边农业区为主的种植业“三大区域”,以青南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东部地区为主的畜牧业“三大区域”;构建“一轴两群(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化格局,即构建以兰青、青藏铁路线为主轴,以西宁为中心、海东为重要组成的东部城市群,以格尔木、德令哈为重心的柴达木城乡一体化地区,以玉树、共和、同仁、海晏、玛沁等城镇为重要节点的城镇化格局。

第二是加大生态屏障保护和建设力度。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要落实《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推进《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实施,统筹加大投入力度;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推进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青海湖流域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和鱼鸟共生的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要加快编制《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统筹人口、产业、城镇化布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水工程建设,努力保护原生态和地质地貌,为柴达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和安全支撑。

第三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循环型农牧业和服务业;以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为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太阳能利用,促进水光互补、水风互补和风光互补,到2020年,形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主体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淘汰铁合金、铜铅锌冶炼、水泥、碳化硅等行业落后产能。

第四是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包括推进节能降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绿色矿业等。

第五是加强环境治理,包括加强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大气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等。

第六是改善人居环境,包括推进绿色城镇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环境等。

第七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着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大力培育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观,保护弘扬生态文化,推行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第八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包括:加强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国家及省上的各项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法制基础;完善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地耗、物耗和环境标准;夯实执法能力,加强环保执法机构、节能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部门和地区联动执法,建立环保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共同打击环境污染协调机制;加强监测检测,完善跨州市县便捷河流水量水质、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水土保持、地下水资源、大气复合污染、重点污染源等生态环境因子监控检测预警系统等;推动信息公开,建立起全面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培育等。

问:《方案》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大胆探索?

答: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大胆探索:

一是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加快健全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相配套的综合政策体系,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和监管体制。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力争“十三五”期间,在试点地区形成“两个统一行使”的管理模式。

三是完善和强化生态补偿制度,激发各类主体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结合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和各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生态补偿政策,着力强化制度、工程和技术补偿的综合效应。

四是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市场主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好资源税及其他税费改革政策。

五是积极探索国家公园制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域,研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六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责任追究。

问: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方案》提出,要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引进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市场化运作。

要加强组织协调。由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方案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要强化监督考核。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政务公开、项目公示等公告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5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的召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政法部门工作的持续推进,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发挥自身职能,保障或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意见》。《意见》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政法机关合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省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见》,是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出台相关《意见》的纲领性文件。为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提出总体要求,明确了基本原则及职责任务,构设了工作体系及工作机制。

该《意见》提出:最大限度发挥政法机关合力,依法及时妥善化解环境资源矛盾纠纷,依法制裁破坏生态文明违法行为。依法监督和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环境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始终保持对涉环境资源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涉环境资源犯罪行为,严守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基于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安执法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衔接联动机制的要求,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相继出台相关《意见》。让环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有条不紊

省高级人民法院《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环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功能,扭转当前环境保护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障碍,将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

划定五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板块。《意见》明确全省法院划定五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板块,由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仁怀市、遵义县、福泉市、普安县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法庭分别对各板块内的环境民事、行政案件实行统一集中管辖。

鼓励环境公益诉讼法律援助。《意见》明确鼓励环境公益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公益律师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提供法律援助。

建立健全环境专家参与环境诉讼机制。《意见》明确,省法院统筹聘请省内外环境专家建立全省法院环境专家库,负责就案件审理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向人民法院提供咨询意见;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部分专家担任环境审判人民陪审员,直接参加环境保护案件的审理。

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监督不留死角

省人民检察院《意见》提出,要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担负的重要职责,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坚持生态修复原则。《意见》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的三项原则。其中,生态修复原则要求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通过检察建议、生态修复量刑建议、损害赔偿等制度设置和机制创新,提高对破坏生态环境危害性的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检察工作方式。

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查办。《意见》明确要积极探索侦查一体化模式,建立重大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案件同步介入机制,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查办工作。

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数据库。《意见》明确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索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数据库,推动对重点监管,提升保护实效。

严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

省公安厅《意见》提出,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案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安全保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打击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以打击水、大气污染为重中之重。《意见》明确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以打击非法排污、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有毒有害物质为工作重点,尤其是以打击水、大气污染为重中之重,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侦查手段和侦控措施,及时破获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

建好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侦查办案队伍。《意见》明确,省公安厅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成立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总队,负责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工作。同时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着力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办案能力强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侦查办案队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长期性、精准化打击。

司法行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省司法厅《意见》提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保障等司法行政工作中,扎实有效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明确要普及生态文明法律知识。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来解决环境问题。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保。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重自然生态权益,实现生态公正、追求生态健康、文明的品质。

律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明确要引导广大律师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律师的重要使命和价值体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妥善处理涉及面较广、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生态文明个案,有效预防和化解环保、资源开发方面的矛盾纠纷。

公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明确全省公证机构要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需求,主动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切实做好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移民搬迁、生态工程招投标等公证业务。

生态建设“水”先行演讲稿 篇6

就在刚刚上台之前,同事担心我紧张,递上了一瓶水,喝上一口,干渴的喉咙得到滋润、心情也随之舒缓。我相信,大家都能一口气说出水的很多用途: 比如日常饮水、生活用水、水力发电、航运、调节气候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水养育世间万物,水亦是生命之源,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那是一个长年干旱的小山村,在这个小村里,人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孩子考上大学,可是多少年来,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没有一人能考上,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奇迹般的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村里所有人都十分高兴,村长觉得应该奖励这个女孩一件贵重的礼物,大家认为这件贵重的礼物会是什么呢?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还是一次旅行?可结果却是在我们意料之外,这件贵重的礼物竟然是让这个小女孩儿洗一次澡,当她洗完澡后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她是那么的美丽。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在我们看来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洗一次澡,却是那小村里最贵重的一件礼物。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后人也会经此无奈生活。当有一天,以山水为画的多彩贵州只留在书籍记载中,童年的小河里,流淌的不再是清澈的河水、潺潺的溪水变成令人窒息的垃圾场、那将会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再也不能走过去牺牲环境的发展老路。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20亿人面临缺水,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全球48个国家,35亿人将面临严重缺水。现如今,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已经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大事,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那么,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该怎么做呢?从我生活的城市黔南州来说,近年来,黔南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水务管理能力。通过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工程,有效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构建水生态文明良性体制机制。特别是黔南州成功列入全国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先后编制出台多项法规政策文件,建立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三条红线”制度体系。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成都匀剑江河、惠水涟江、瓮安雍阳、福泉黄丝江边寨等一批群众叫好的水生态景观,打造了罗甸大小井、平塘六洞河、荔波方村河、贵定盘江等一批生态河道治理工程。获得罗甸千岛湖、长顺杜鹃湖等5个国家级和瓮安朱家山、龙里生态园等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称号。都匀还分别建成了雨花湖、杉木湖、三江堰等水生态样板工程,全面开创了人水和谐的新局面。那么,有人会问了,这些都是大事,从个人来说,如何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呢?其实,人水和谐就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你刷牙时,关掉自来水,当你洗手后,拧紧水龙大,当你学会水资源循环使用,不污染水资源、当活动结束后,带走我们手中的这一瓶水,这,就是和谐!

没有电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点油灯;没有油灯,我们可以点火把,可是,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来说,没有饮用水,将意味着疾病、饥饿和死亡。鲁迅先生对水作过这样的评价:“一滴水将与一滴血等价”.有人会说,一滴水算得了什么,把它与“一滴血”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对此,科学试验给出了如下结论:假如一个人不吃任何食物,生命可以维持21天,而若是不喝水,过不了7天就可能死亡。“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足以说明水的重要性,因此,才会得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产之要,水是生态之基,”这样的结论。

“治国必须治水,治水才能兴邦”.纪念“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就是要唤醒人们,要像珍惜自己身上的每一滴血那样珍惜每一滴水,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也爱这个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您也热爱着自己的生命,就请加入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中来,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有碧水蓝天。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7

一、强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顶层设计, 引领贵州绿色崛起

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 首先抓好顶层设计, 按照中央部署, 结合贵州实际制定和编制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2013—2020年) 》和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意见中提出, 以工程化、体系化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八大工程”, 构筑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八大体系”。从国土空间开发、绿色产业、资源环境节约保护、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生态文化等方面狠抓落实, 不断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 保护和建设好绿色的多彩贵州。

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 产业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逐步提升, 为贵州下一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人均GDP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2014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6437元, 实现4年翻番, 摆脱了人均GDP长期在全国处于倒数的局面。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2014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78%和62%左右, 比2010年提高4个和3.4个百分点, 与全国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乡居民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蓬勃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四是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不断提高。贵州坚持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贵州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平台, 打造农业园区升级版, 积极发展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快增长。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一是生态建设加快推进, 突出抓好绿色贵州建设。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 先后启动贵州省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和省县乡村造林绿化工作, 把森林覆盖率作为市县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指标。2015年, 贵州全省林业投入45.1亿元, 营造林面积431万亩, 森林面积1.321亿亩, 森林蓄积量4.13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到50%。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2015年, 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8791.87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27.71%。二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出台《贵州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 拟投入300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 在省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 制定实施《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贵州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等方案。开展贵阳、遵义两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建设, 探索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对自然湿地和重要人工湿地资源的保护, 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三是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更加高效。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 126个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全部建成, 2015年, 继续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建成省级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万元GDP能耗下降2.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范围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改善能源利用结构。2015年, 全省利用新能源装机将达到400万千瓦、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将占全省电力装机的50%以上。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试点, 启动一批循环经济项目,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四、大力推动观念转变, 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连续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论坛主题不断深入, 议题日益宽泛, 合作更加广泛,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转型、打造能与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 为推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二是开展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 提高干部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的本领。2016年3月, 贵州省直属机关职工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基地在龙里县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挂牌。切实加强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教育,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培训, 促进机关党政干部的生态意识、带头引领作用,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能力。三是通过设立贵州生态日, 提高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自2017年起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生态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载体, 发动全民的力量, 形成生态文明共享共建的良好氛围, 对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五、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绩效考核问责机制。出台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在党政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提高到20%。2014年10月, 对关岭、紫云等十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GDP考核。2015年, 出台《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 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二是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启动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以来, 全省八大流域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全面启动各条流域改革, 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实施河长制考核办法。三是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全省范围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实施方案, 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环境治理机制方面开展了市场化机制创新工作。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初步形成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体系。2014年7月《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作为全国第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省级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 并相继启动《贵州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条例。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 法院系统分别在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成立了片区生态保护审判庭, 省公安厅成立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总队, 省检察院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 市、县两级陆续成立相关机构, 全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杨彦荣, 李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看贵州“挥毫”[J].当代贵州, 2014, (18) :26~27.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重视法治。而江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先行示范区的省份,需从法治保障问题入手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一、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法治保障的现实意义

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需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途径,充分发挥法治保障的作用,对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十三五”规划的任务目标,为绿色发展勾勒出完美“画卷”。为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在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之际,要充分发挥法治保障机制的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江西样板”的基本体系。

2.是助推绿色崛起的内在动力

国务院批复我省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江西绿色崛起迎来了宝贵的历史机遇。由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压力较大,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压力较大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恰恰离不开法治保障机制的运转。因此,在我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要依靠法治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把我省打造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

二、当前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法治保障困境

1.江西特色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全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共50多件,这些法规将环境资源各大要素进行分割,呈碎片化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在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还比较零散,至今未形成统一、 完整、成熟的综合性生态补偿法规,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如《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仅是政府规范性文件,只能作为编制各级各类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参考依据,缺乏法律的刚性约束力。

2.地方环保执法、司法缺位

由于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的证据标准与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规定不完全统一,部分环境执法人员固定证据的意识和提取证据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导致证据衔接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较为突出。加之,有些市县区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执法不规范、不严格,造成了严重的“以罚代刑”问题,从而偏离了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法治轨道。

三、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法治保障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贵在先行先试,须构建完善的法治保障机制,才能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扫除障碍,突破瓶颈,从而能持续健康发展。

1.牢固树立生态法治理念

一是加强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法治理念教育。要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校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法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丰富生态法治教学内容,尤其要着重把新环保法和本省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法规纳入到主体班次的干部培训教学计划中,使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以生态文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纠纷;二是强化我省普通市民生态法治理念培养。构建全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法治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教育,从而可以打造一支既懂得环保知识又知晓相关法律法规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主力军;三是大力支持地方企业生态法治理念宣传。各级地方政府要从政策上大力支持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生态法治理念上的认同,鼓励创建绿色环保品牌,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2.健全完善江西特色地方生态法規体系

首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方立法方式。我省地方立法应当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重大决策提供具体的实质性规定和可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其次,丰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方立法内容。通过立法明确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战略目标和基本制度;明确我省生态红线,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建设、保护和治理、保障措施、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法律责任等,力图通过设计符合我省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法治的力量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3.强化环境保护执法体制和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大惩治力度。依照新环保法及相关的地方法规配套办法,对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对违法企业坚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加大处罚额度,提高违法成本。其次,要强化监管力度。一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环保监管部门的财政投入,建设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执法队伍,提供较为先进的专业检测设备,为增强全省各地环保监管能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二是构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政绩考核体系。确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果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各级环保监管部门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地位,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管职责。

4.夯实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一是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有关司法机关作牵头单位,公安、环保、食药、卫生、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同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其运行的监督与引导。二是拓展检察机关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职能。检察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态保护检察机关,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同时做好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对不公正的环境侵权诉讼判决提起抗诉。

参考文献:

[1]谢章泸,蔡琳璐.关于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思考.时代主人,2015(11)

[2]穆华桂.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思考.湘潮,2014(8)

作者简介: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篇9

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侧记

早春二月气象新,一元复始万物苏.在和风送暖,山河竞秀的美好季节,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邀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资深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家和自治区新闻媒体记者会聚呼和浩特,举办了以“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内蒙古林业 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 关键词: 

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 篇10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教师招考复习资料下一篇:绥江经验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