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的谚语

2024-09-10

民间习俗的谚语(共13篇)

民间习俗的谚语 篇1

藏族是一个非常喜爱谚语的民族。有两则谚语说:“话无谚难说, 器无柄难拿。”“最可口的酒是甘露, 最悦耳的话是谚语。”只要他们开口说话, 总免不了用精辟深动的谚语。藏族民间谚语源远流长, 时代口耳相传。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恶劣的高寒环境中, 但是他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地活动过程中, 他们总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生存和呼吸,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需要和兴趣将现实世界加以分类, 并赋予意义给予名称, 且以这种方式交流思想, 认识和把握新事物, 又以符号的形式来记录、传承自己的文化。

一、语言形象生动, 修辞丰富巧妙

文学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 使人有入木三分之感。藏族民间谚语正是通过生动形象地语言反映生活, 塑造生动典型的形象, 从而达到如临其境的效果。语言的生动形象, 一方面是因为善于细节描写, 把抽象的哲理物象化, 另一方面是充分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通过细节描写使语言形象化

在藏语谚语中, 没有严肃的道德说教, 更没有系统的理论阐释, 许多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都蕴含在那些概括凝练、生动形象的语句中。如:“牛羊装点山野, 五谷打扮田畴”、“冬天不喂牛, 夏天没酥油。”这两则谚语生动形象的反映了牧区生活, 正是依着谚语所反映的游牧文化, 我们才能正切地寻觅体验, 感受藏文化中那意味深长的韵味。在整个藏区, 牧区占三分之二的面积, 且大多处在高寒地带, 为冰雪覆盖之地。

那里有广袤辽阔的草原和水草丰茂的牧场, 勤劳勇敢的藏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聚居于此, 以坚强不屈的毅力创造具有藏民族特色的畜牧文化, 这些文化现象在语言载体上形成了各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形象深动, 贴近生活。谚语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生产的基础之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它反映了生活和生产, 又反作用于生活和生产, 这种反作用正是谚语的一个特点。如:“吃肉时刀锋利, 每割一块肉都有味;终身伴侣贤惠, 每说一句话都带笑。”这则谚语所用的比喻就是很有民族特色的。因为牧区吃肉, 正如农区粮食一样, 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又如, 用下雨时无羊毛披毡受雨浇淋的情景, 来比喻父亲被儿子抛弃的惨境, 同样是很有特色的。羊毛披毡是牧民用羊毛赶制成的, 把它披在身上, 既可御寒, 又能挡风防雨。高原上的天气, 往往是瞬息万变, 特别是夏天, 一天之中, 一会儿晴空万里, 一会儿阴云蔽空, 大雨倾盆, 甚至夹着冰雹。有了羊毛披毡, 就可对付这突如其来的风雨。从事游牧生产的人们, 他们的关系不言而喻是与自然环境和牲畜尤为密切。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农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 其中既有总结生产劳动的, 也有寓意深刻、启发性很强。

2、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

要使语言的形象需要讲究一些方法, 即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的目的是美化语言, 使语言形象、生动。在民间谚语中, 藏民善于调动丰富的想象力, 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艺术手法, 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于形象之中, 再现生活, 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在收集的大量民间谚语中运用最多, 值得称道的是比喻。在藏族民间谚语中比喻手法也可谓是俯拾皆是, 它“以物状人, 形象鲜明:以物喻理,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比喻是各民族谚语中共同艺术特点, 藏族谚语中有云:“话中没有比喻, 语言空洞无味。”由于每个民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心理不同, 在谚语中选用的喻体形象也不同, 反映了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风俗民情。藏族民间谚语常常选用贴近藏民族生活的事物作喻体, 其中许多意象取自于藏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雪域高原, 无论是雪山、草原、酥油茶、牛羊等都相伴着藏民生生世世。

如:“口比奶更柔, 心比刺更扎”、“相亲相爱, 如同茶和盐, 汉藏团结像似酥油与糌粑”、“嘴比牛奶还白, 心比木炭更黑”奶酪、牛奶、酥油、糌粑、茶、盐都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和饮品, 而人们正是运用了这些最常见的事物作具象性比喻来阐明一个道理, 深动、形象地将这些喻意表达出来, 而这些谚语的出现都是与劳动人民平常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 他们把自己的认识用深动、形象、简短的语句创造成丰富的谚语,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 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 也折射出藏民族智慧的光芒。

二、句式整齐多样, 富有美感

藏族谚语在结构形式上大多具有句式多样、形式整齐、音调和谐的特征, 最常用的是排比、对偶、类比等形式, 使谚语富有美感。比如:“湖泊的美在影, 草原的美在花, 高山的美在雪, 孔雀的美在羽” (排比) 、“话太多会乱, 线太长要断” (对偶) 、“贤者用婉言支持, 能像父亲使唤儿子一样;蠢人用恶语辱骂, 恩深的亲人也会成仇敌” (对比) , 这些谚语在形式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上下对称, 显得精确紧凑, 简洁凝练。藏族谚语有一句的、两句的、三句的、四句的, 还有更多句的。其中以两句谚语最常见, 两句谚中的两个句子, 一般都采用对仗手法。比如:“绳不截不断, 粮不种不收。”又如:“单线难织布, 独木不成林。”“单线”对“独木”、“织”对“成”、“布”对“林”都是很工整的。其它如:“满满人生三苦三乐, 长长春日三冷三暖。”等无论是词性、音节、还是节奏都是一一对应的, 看起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使谚语增添了节奏美和音乐美。

藏族民间谚语是藏族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研究, 使我们感受到藏族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又具有形象生动、朴素自然、句式紧凑明快、言简意赅等艺术特征。它不仅丰富了藏族民间文学, 也为我们研究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总之, 藏语谚语, 从古到今它所揭示的事物包罗万象, 囊括天地, 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所以, 通过学习谚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 增强我们了解藏民族生产、生活的一些能力。

摘要:藏族民间谚语是群众语言的结晶, 它反映了藏民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民族文化, 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因此, 藏族民间谚语是藏族文化建构中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 也是对藏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积极推动的因素之一。在收集大量藏族民间谚语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论述了藏族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藏族,谚语,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高炳辰.常用藏语谚语词典[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2.

[2]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 1983.

[3]祝琬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

[4]佟锦华, 庄晶, 格顿珠桑.藏族谚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0.

民间的“作主”与“点主”习俗 篇2

“作主”之俗起源早

据文献记述,作主之俗周代即已存在。《谷梁传·文公二年》有“丁丑作僖公主”(丁丑这天,作鲁僖公的神主)句,晋人范宁解释称“为僖公作主也,主盖神之所凭依”。正因为“主”乃“神之所凭依”,所以才有“神主”之说。据陈梦家先生研究,周之前的商代即已有作主之俗:“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为‘示’。示有大小之别:‘大示’是直系先王,‘小示’是包括旁系先王的。……宗庙建筑有许多名目,如东室、南室、大室、小室等是祭祀之所,宗、家、室、亚等是藏主之所。”

与作主之俗同时存在的,是一种被称为“尸”的祭祀形式。孔子曾言“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祭祀时有尸,宗庙内有主,引导百姓有所敬仰。修宗庙,行祭祀,教育百姓不忘孝道)。此处之“尸”,是指代替死者接受祭祀的活人。这是商周时代流行的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即找一个活人来代替死者接受亲人的祭祀。担纲“尸”者通常是死者的臣下或小辈:“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这一仪式过程称“飨尸”。之所以有尸祭,按郑玄的解释:“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也即让孝子祭祀时有所依凭。周代曾经尸祭与主祭并行,战国之初尸祭趋于消亡,只存主祭之俗。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作主之俗也只存在于天子、诸侯等社会的最上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见到的史料仅述天子、诸侯神主牌尺寸的原因。延至汉时,方有庶民作主的文献记述。《天平御览》卷五三一引《五经异义》记载:“大夫、士无昭穆,不得有主,今山阳民俗祀有石主。”至唐代时,仍有三品以上方可立主的规定。自唐而后,“士大夫奉主于宗祠,乡民奉主于家”,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现代。

“点主”之俗发端迟

作主之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点主之俗却是后起的事情。在宋之前的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点主”的相关记述,可知“作主”与“点主”并非同时发生。

“点主”之事大量地出现在明清两代的文字记述特别是文学叙事中。《金瓶梅》第六十五回中有“西门庆易服,备一对尺头礼,请帅府周守备点主”。《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也有“又请姜副使点主,刘游击祀土”。应该说,明清两代是“点主”习俗的发生、发展期。

传承至后世的点主仪式有着大致相同的仪式过程:一般是在出殡前一日举行,如停灵日久,也可另择吉日。丧家先期备一神主牌,请文人秀士题写如“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之神主”,留有“主”字上面一点不写。神主牌的夹层内题写死者生卒年月、享年若干岁等。仪式开始前,丧家用仪仗把点主官请来,孝男孝女一齐跪迎。仪式开始后,恭请点主官入座,孝子脱掉麻衣,抱神主牌跪于案前,执事者接过神主牌置于案上。点主官身着礼服、入座点主之前,先向神主牌施礼,随后用新毛笔蘸上朱红,添上“主”字上面一点。也有的“神”字右边一竖事先不书,留待“点主”时再题,这称“通神”。点主仪式结束后,丧家要备宴款待点主官,有的谢以酬资。

一般人家的丧事点主只请一位点主官,称“鸿题大人”;也有的大户人家请3位点主官,除“鸿题大人”外,另两位称“襄题大人”(俗称“副点主官”)。在“点主官”的人选上也很有讲究,民国《沧县志》称“延兼齿、德、爵三达尊者点主,曰‘大宾’;乡里之间,以老孝廉或子贵受诰封者为最相当”。也有请和尚点主的,富裕之家多请社会名流,如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就曾给上海犹太裔富商哈同点过主,民国“文治总统”徐世昌也曾给袁世凯点过主。丧家最忌请当过法官的人点主,因为他们曾用朱笔勾决犯人。

“神主”制放讲究多

国人讲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作主”和“点主”之俗的发生是“祭尽其敬”的反映,而人们在神主牌材质、形制、放置上的讲究更是“祭尽其敬”的体现。

神主牌以木质为主,夏人用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之所以用木,古人认为“庙主用木者,木落归本,有始终之义”。木质“神主”又有“桑主”、“栗主”之分。《公羊传·文公二年》说:“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虞主”又称“桑主”,也即古代死者入葬后虞祭(既葬之后的祭祀)时所立的神主。之所以用桑,因“桑”、“丧”谐音,以“桑”喻“丧”。练主又称“栗主”,则是丧满一周年练祭(又称“小祥祭”,亲丧周年祭)时所立的神主,用栗木作成。此时,要把桑主埋掉,把栗主安置在宗庙,供人们岁时祭祀。之所以用栗,按《论语》解释,取“使民战栗”之意,民间则有“立木教子”之说。后世除有些大家庭使用桑主外,一般家庭大多一次性使用栗主。

关于神主牌的形制,清人吴荣光在《吾学录初编》中做了详细地介绍:神主牌以栗木制成,通高约一尺二寸,由牌趺(底座)和牌身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皆有尺寸限制,牌趺四寸见方、一寸二分厚,牌身三十分宽,也是一寸二分厚。牌身顶有圆首,圆首下为额。牌身从中间剖为内、外两片。外片称“粉面”,以孝子的口吻书写“高曾祖考”等内容,旁题主祀者的名字,如“孝子某奉祀”;内片称“陷中”,以乡党的口吻书写“爵姓名行”,左书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右书死者葬地方向。

神主牌的放置也很有讲究,一般置于祠堂上厅神案之上。按朱熹所言,“神主皆藏于椟中,置于桌上,南向,龛外各垂小帘,帘外设香桌于堂中,置香炉、香合于其上,两阶之间又设香桌,亦如之。”一块神主牌代表一位祖先,传承久远的大宗族的祠堂里,往往分几层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人们岁祭祖先神主,缅怀着祖先的业绩,体悟着祖先的荫余,感受着血脉的传承,尽享着天伦的温馨。

民间习俗的谚语 篇3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大都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来自民间,口口传,不断变化。

我记得上初中那年,学校提倡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我兜里常装着个小本子,碰到有趣的话或俚语或谚语就记下来。我的父亲知道这个事后说,哪里用跟别人学,你把我知道的背下来就够你用的了。父亲还把一些谚语写在家中的墙壁写上:“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跟着父亲学了许多谚语。谚语让我懂的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轻易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有些谚语蕴含哲理:“物极必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人要心强,树要皮硬。”有些谚语蕴含人生经验:“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远离故乡的异乡,不经意间就会想起小时候记住的谚语。懂得谚语的人,人生画幅上不会拥挤不堪,谚语帮你洞明世事,练达人生。

有关节日的谚语民间谚语 篇4

2、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3、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4、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5、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6、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7、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10、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1、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2、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14、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5、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16、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7、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18、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19、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2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21、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2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23、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2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5、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26、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27、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2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立春的民间习俗 篇5

立春习俗之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

鞭春牛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立春习俗之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立春习俗之咬春习俗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

咬春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10]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习俗之立春抢春

这里的“牛土”或“牛纸”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也就是在土牛或纸牛被打碎之后,围观的民众抢得的土块或纸片。人们相信,牛土或牛纸可以带来吉利。因为人们认为春牛是春的象征,所以争抢“牛土”或“牛纸”的行为称为“抢春”。

抢春的习俗在各地普遍存在,但是抢春的意义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按其用途和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涂槽

在山西一些地区,人们把抢到的牛土用来涂槽,例如在山西同官,人们认为涂槽不仅可以驱除大蚂蚁,而且可以保佑牲畜肥壮,“人争裂土牛皮以涂槽,El祛蚍蜉,祈牲畜肥艚也。”

2、涂灶

正确看待民间“迷信”习俗 篇6

的确,倘若以当今文明时代的主体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准则和科学精神去衡量的话,那么,“非遗”中相当部分的民间习俗似有“糟粕”之嫌。而在我们中国,向来奉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那么许多的民间习俗,将会被“踢”出“非遗”大门。

其实,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民间习俗的“封建迷信”。不仅不能将它们视为“糟粕”,而且还应把它们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民间的迷信习俗,是后人走向科学的原始动力

大量的民间迷信习俗,往往与民众信仰和原始蒙昧思想相关联。如丧葬仪式、祭祀仪式、节庆活动、庙会,以及与巫和巫术、算命和风水术有关的诸多民俗事象等。这一切,若以今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古人,来要求传统文化,显然不科学。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是一定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产物,是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情况与人类自身的需要相适应的,因而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是符合社会进步的。先民不了解天象,不懂得自然的规律,不洞悉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规律,于是向山神膜拜,向老天祈雨,向土地庙求子,甚至崇信巫术可以征服自然力。其信仰,固然是为了寄托他们希望与憧憬,但却反映出了古人试图了解大自然、了解自己的迫切心情,这恰恰正是后人走向科学的原始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有意思的是,某些看上去纯粹是“迷信”的习俗,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像风水术、相面术,你不能说它一点科学道理都没有。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在此不再赘言。比如古人曾视突然头痛发烧、上吐下泻或高热昏厥、癫狂的病人为“中邪”。为驱走附在病人身上的“邪魔”,便裸其上身,用桃树细枝条抽打,直至现出道道血痕。过后,病情果然好转。这个“打桃条”的习俗,其实就类似于“挑痧”、“放血”的治疗原理,对于那些惊风、中暑类症状,自然具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我们把这类习俗,都看作是古人的“愚昧迷信”,将其剔出“非遗”范畴,那么就等于抹去了人类探索、实践的脚印,割断了科学思想发展的链条。

其次,民间的迷信习俗,是综合性文化载体

许多带有“迷信”的民间习俗,与文化艺术紧密相连,有些还是今天的文化艺术的起源。

比如“占卜”,是古人用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迷信习俗。在商代,人们把占卜结果,用符号记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些符号,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正是中国汉字的雏形。因此可以说,“占卜”的迷信活动,造就了汉字。

殷商时代的占卜,还是意识形成理论的先导。因为是它最早把关注的对象,指向现实世界中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种物质的东西,认为八种自然物中,天、地又是生成万物的总根源,并且主宰着人的命运。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后来“八卦”哲学形成的基础,对后世的辩证思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印度的佛教,之所以那么很快地在中国得到普及,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固有的民间信仰、“迷信”习俗与佛教伦理、佛教程式产生了共鸣,遂一拍即合。中国于是有了佛教,中国文化大家庭中,于是又多了新的成员———佛教文化。

“迷信”习俗,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它还涉及到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手工制作技艺乃至服饰、饮食等诸多领域,为传承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绍兴地方有项现在极少举行的祭丧仪式———炼度皇(亡)忏。该仪式,仅限于超度那些因火灾、溺水、上吊、刀、枪(俗称“五殇”)等非正常死亡者。仪式举行时,道士围着野外篝火,有的念经,有的一边跳一边挥舞“炼度宝幡”。宝幡,是由各色彩纸,分别制作成诸如龙、鱼、蜈蚣、酒坛、百卦、无常等形态的幡子。幡中夹有烟火,遇上篝火,便发出耀眼的彩焰。对于这一古老的“炼度皇(亡)忏”仪式和“炼度宝幡”制作,是否可列入“非遗”?是否有确立其代表性传承人(会制作“炼度宝幡”的,目前绍兴县唯存两人)的必要?因为从现代人看来,这纯粹是项对非正常亡者带有歧视性的迷信活动。但它毕竟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那些亡于非命,死相可怕的事件,带有极大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是“五殇”恶鬼作孽,为了驱赶恶魔,使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同时超度亡灵,也让生者在热闹的气氛中得到心理慰藉,遂形成这一仪式活动。它同样涉及到宗教伦理和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及手工技艺等丰富的内容。绍兴县把它列为“非遗”项目,显然有一定的意义。

因“迷信”活动的需要,古人还创造了无数精妙绝伦的艺术品。至今屹立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是祈求天地、崇拜神灵场所的古建筑物,可谓比比皆是,如北京的天坛、地坛,便是宏伟精湛的典范之作;那些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无数精美的玉、石、陶及金属器物等文物,许多正是祭器、法器。而保存得如此完好,还不得不感谢古时的丧葬习俗。

可见,形形色色的“迷信”习俗,同时又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

诚然,在发展和创新当代文化时,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元素,应有所选择,不可能毫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但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理念,不能等同于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理念,尤其不能等同于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和理念。

除夕的传统民间习俗 篇7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5、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_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7、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返回目录

春节和除夕的区别

简单来说广义的春节包括过年和除夕;过年和大年三十还有除夕都是同一天,除夕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从有关资料查找,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

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就时间来讲,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大年初一又是农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节,也就是告诉人们,从这一天开始,春天来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以前,人们在这个时间,都称为过年,也就是“除夕”。由于公历的引进,将正月初一的“元旦”移为公历新年的代称,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后,提倡“破旧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渐渐地淡化了年的所在。在最近几年,在部分台历、挂历、日历等分别印有除夕与春节的字样。但是在公共媒体,以及宣传等方面,都将年与春节混淆在一起了。真的不知道,相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年”,是否让“春节”代替,真的说不好。

<<<返回目录

除夕吃什么鱼最好

除夕夜吃鲫鱼寓意好,鲫同吉谐音,过年吃鲫鱼大吉大利。

鲫鱼,味甘、性温。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和清热解毒的作用。肉中含蛋白质氨基酸很高,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明显的作用。

除夕夜吃鲢鱼寓意好,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鲢鱼俗称白鲢,入肺脾经,有利水、止咳,祛除脾胃寒气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除夕夜吃鲤鱼寓意好,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

鲤鱼味甘,性平。除和鲫鱼有同样的食疗作用以外,还具有消除黄疸、镇惊的作用。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维生素A,常食对明目有极佳效果。

立春的民间风俗习俗 篇8

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黄土造牛并鞭打之,寓意鞭策耕牛、辛勤耕耘。

古时皇宫内打完春牛之后,把黄牛搬至臣子府前,让臣子打春,而在府门前路过的行人也可以打春牛。由于这种风俗,所以立春在民间又称为“打春”。

02 喝春酒

喝春酒在我国古代就有,现在在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习俗。

有的企业,在新年开工的时候,也会有老板宴请员工喝春酒,一起热闹热闹的传统。

03 吃春饼

古代每逢立春日,民间有吃春饼的饮食习俗。

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

农耕文化下的河南民间谚语举隅 篇9

关键词:河南地区;农耕文化;谚语

提到中原地区,谈到中原文化,就离不开“农耕”二字。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考古发现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实践。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通过农耕创造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从此我们摆脱了大自然的完全主宰,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恩格斯所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河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农耕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直至今日,河南省仍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依旧深深影响着这片热土,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其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时随口拈来的民间谚语之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最适合口头流传的通俗性语言载体。祖祖辈辈在农耕生产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后辈,而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语言形式是最佳选择,他们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曾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谚语依旧有其现实价值,辅助现代化的农耕生活。

一、体现以农为本,珍爱土地的谚语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历代统治者也多会在春季举行“亲率耕”的仪式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农业上的丰收对维护其统治有重大意义,而对于真正在土里劳作,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其对土地的热爱则更加具体和真切。

“地是聚宝盆,有地才有人;地是黄金板,有地就有脸。”

“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一亩地,三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穷人三件宝:老手,薄地,破棉袄。” “人勤地不懒。”

“生意钱,三两年;衙门钱,隔夜完;庄稼钱,亿万年。”

肥沃的土地是万物生发的基础,大地如母亲般孕育了庄稼,并为其萌芽、发荣、结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没有土地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收获。“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劳动者几乎所有的生存、生活资料都取自于田地,他们深信“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道理,因而辛勤劳作。大地对劳动者的丰厚馈赠又使得人们对土地无比敬仰,并在一种膜拜心理下创造出了土地神的形象,他们深信土地爷的存在并会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农民将丰收归功于大地的慷慨无私,土地便是他们的信仰,也正因为农耕文化中对土地的依赖,所以民俗谚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保留了许多此类谚语。正如“饮水思源”,填饱了肚皮自然也不能忘记了大地的恩惠。

二、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

春种秋收,农业生产是时令性非常强的劳作,要想获得丰收就必须严格遵守时令节气。“年”字从本是表示谷物一年一熟的意思到现在变成为专有的时间名词,可见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古人观察并记录时间的参照物即是粮食作物的生发状态,因此有关时令气象的谚语自然也是农谚中的大家族。

“菊花开,该种麦。” “嘴哈气,麦下地。”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 “处暑不种田,种田也枉然。”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 “布谷声声小麦黄,五月端阳吃新粮。” “清明节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中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民眼中小麦就是“怕正月暖,二月寒、三月霜,四月雾”的娇娘子。如在春暖地热时没有及时撒种播种,或是在该浇灌时错过了灌浆时机,都会导致粮食的减产。地是命脉,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所以勤劳朴实的农民将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化作这一句句生动形象的谚语来做后辈人种粮的指明灯。“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就形象地道出了不守农时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粮食颗粒不饱满,像跑了气的馒头一样又瘪又小。即使一年兢兢业业,闯过风风雪雪,到了收获的时节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芒种立夏,会见亲家不说话”即是描绘了收获时节忙碌的场景。“紧张庄稼,消停买卖,节令不等人”,这些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既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它们就相当于庄稼人的《论语》、《孟子》,是一部部农业生产的千年经书。

三、河南地区的饮食谚语

在饮食上河南人是随意自然,注重实惠,不过分讲究外在精美的。河南特色的郑州烩面和开封灌汤包都是比较大众化的食品,很多美食形成的历史传说也颇有种乱炖成佳品的意味。细探这种饮食习俗的形成无不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条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

“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 “起脚饺子落脚面。”

河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因而其饮食文化中离不了面食,但河南人不仅爱吃面,更具有的是一种农耕文化影响下的节约意识和未雨绸缪的精神。这种饮食习俗就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质朴且不拘小节。河南人的节约意识深入骨髓,面条已经剩了又剩,但人们却在吃剩饭中品出了美味与乐趣;河南人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精神也极佳,“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总会碰到的问题不如提前想到与准备。不同于南方地区的游耕文明,中原地帶的农业生产稳定性很强,农民被土地所束缚很少有休闲时光,农忙时妇女小孩也要下田干活,如“说不完的闲话,摘不完的棉花”、“焦麦炸豆,皇姑也下楼”就是讲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因而普通百姓家没有时间研究饮食和制作精美细致的食品这是其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之一。其二,中原地带较少山林,气候条件也不如南方,一进入深秋隆冬,大地就一片萧索,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穷人最怕过四五月”(四五月份为青黄不接的时段)可见在传统农耕生活下人们忍饥挨饿是常有之事,因而其饮食上就更加在意实惠,没有物质条件去过度关注食物的精美,人人都有节约粮食,储备粮食的精神。“麦盖三层被,枕着蒸馍睡”能吃上白白胖胖、热热乎乎的馒头已经是庄稼人最大的欣喜了。

四、体现勤俭持家的生活谚语

“春天不下力,秋来饿肚皮”是残酷的现实,农耕生活要求劳动者必需勤劳节俭才能从田地中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因此前辈们创造了大量的此类谚语来相互勉励并以此来告诫后辈人,如: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冬不节约春上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天冷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是铺张。”

农民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会取得丰收,而在农业生产上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灾害或战争危害等。中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旱灾也较为频繁,再加上封建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多是靠天吃饭,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减产自然不可避免;在政治格局上,长久以来中原都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争一旦爆发逐鹿中原是必然的,这些天灾人祸都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生产,因而他们十分节俭不肯浪费一针一线一粒粮。这些谚语体现出的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祖祖辈辈河南人身体力行的美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传承下去的中华美德。

综上,在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带,其生产生活都是以围绕农耕劳作为中心和主轴的,农耕文化不可避免地浸染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更是如活化石般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艰辛。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交际离不开供给其穿衣吃饭的田地和生产,所以来自于大众文化底层的民间谚语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它们短小风趣却蕴含哲理,作为民众智慧的结晶和民俗语言的精华折射出了中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特色的风土人情,也体现出了中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广川,张巨保,贾兵强.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J].农业考古,2009

[2]马克思,恩格斯.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3]周扬.中国谚语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寒衣节的民间习俗 篇10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金银包袱

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烧寒衣

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寒衣节的禁忌事项

除夕的传说和民间习俗 篇11

除夕的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当大雪封山,夕聚会到附近伤害乡邻找食物,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年,村子人在准备避难时,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并带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诉孩子,夕追到这,看到人们在伐竹就匆忙走了。

孩子一思索,告诉大家,他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回家后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

等到夕再次来袭,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让村民往火里扔碎竹节,可大家因为害怕,都僵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夕被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但是那个救了村庄的聪明孩子却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七郎。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据说这就是除夕之名的由来,而挂红布、点竹节,逐渐演化为后世的贴福字、放炮竹。

天气谚语:民间“天气晴雨表” 篇12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人类适宜生存的气象要素范围是有限的,当气象要素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进而诱发疾病,促使旧病复发等。

天气民谚指导健康管理

早在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就阐述了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如书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一些研究表明,气温过高或过低可以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例如,大家都知道夏季当气温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如果身体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发生中暑。气温过低,可以造成冻伤,支气管炎的发病指数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在最冷月份发病最多。天气民谚中,有许多是预报温度变化的,如“奇热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以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袭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如果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天气民谚教会我们初步识冷暖,让我们对温度变化易引起的疾病能够提早预防。

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民谚中有“天气闷热不舒服,有雨不过午”的说法,即下雨前空气中水汽增大,气温湿热,人体中的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因而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空气湿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从民谚“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可知,不同风向的风会对当地的空气湿度产生不同影响。空气湿度大,流脑发生率低;但相对湿度过高,人体会缺乏自控力,感到烦躁不安;干燥空气使鼻腔、气管黏膜脱水,弹性下降,容易出现鼻腔流血。

《金匮要略》说:“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说明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二重性,当然此处的风并非单一指气象意义上的风。有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时段多与风速高峰时段有关。

天气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异常行为。例如,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资料表明,连阴雨天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影响工作效率。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各地流传的天气民谚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随处可见天气谚语。

例如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六、七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

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描述气候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则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意思是说,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

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

民谚预测天气也有局限

分散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天气谚语,其中绝大多数均有深刻的科学道理。例如“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的道理是:久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少,形成大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大雾,说明有外来暖湿空气向本地输送,天气将转阴雨;久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多,但因云层覆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不会剧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出现大雾,说明天空云层消失,天气将转晴好。又如预报近日晴天的天气谚语“早要天穿顶,暮要四脚悬”的科学道理为:晴天的夜间在地面可凝成低雾,但不可能成云,故第二天早上“天穿顶”——无云,这是天气晴好的保证;晴天午后还可生成一些云彩,但地平线附近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如产生在本地,不久会消失,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晴好的征兆。

其他天气谚语也大都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它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由于它既能预测天气又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因而在我国已流传了数千年,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使用,并得到补充和发展。在气象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对气象预报工作,仍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但这种来自民间经验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气谚语预测天气实际上是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过于主观,缺乏定量数据;其次,这种预测通常只能对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短期的预测,很难做到对一个天气变化整个周期的预测,即使有推测也不一定准确。如山东省气象局曾通过对比分析1977~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与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济南20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天气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灯,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现象出现较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仅适合于当地或本地区,视野局限在头顶上的一块天地,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如台风在离我国几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发展,台风何时形成?沿什么路径移动?将从何处登陆影响我国?这些用天气谚语是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判断的。

现代气象学指出:世界风云变幻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局部起决定作用的,而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气综合运动、互相影响的结果,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或者说根据天气谚语,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天气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的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长久保持身心健康。

(摘自《大众健康》)

雨水节气民间的习俗介绍 篇13

我国从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尊师重教、感恩戴德”的良好氛围。然而,最近几年,在金钱物欲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家长认为送礼、收礼是教师节的意义所在,甚至向老师送出了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礼物,寄予学校能给孩子多些照顾的奢望。

而正当昔日的贺卡变成消费券、鲜花变成高档商品时,我们已有悖于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被异化成庸俗的物质利益关系。但也并不见得每个家长都乐意给老师送重礼,因看到和听到人家送了礼,就感到自己不送,觉得不够意思,生怕孩子受到不公的待遇,可是当送了又揣测着怕意思不够,如此等等,种种忧虑纠结着家长,为之也逐渐在攀比中形成了恶劣风气。

上一篇:关于新建住院综合楼的立项请示下一篇:学生记者团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