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

2024-09-09

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精选5篇)

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 篇1

“不按标准作业就是本岗位的最大风险”

专题讨论会总结

2014年12月5日,锦州分公司全体职工在公司会议室参加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的专题讨论会——“不按标准作业就是本岗位的最大风险”,参会人数20人。缺席人数3人(属现场当班作业人员)。

党支部书记周松同志紧扣“不按标准作业就是本岗位的最大风险”这一主题做了中心发言,之后一线职工代表邱刚同志也做了发言。全体职工热情踊跃的参与讨论,并做了会议记录。

自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锦州党支部坚持边深入宣讲、边解疑释惑;边集中讨论、边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当前干部职工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思想疑虑,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准确把握职工思想脉搏。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决定一切”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扎实推进“三化”建设的积极性,确保此次活动扎实推进。

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 篇2

关键词:宣传;安全;风险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宣传发动,突出活动方向。开展“大家谈”活动,必须明确讨论主题和具体要求,才能保证广大干部职工在谈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放空炮。为此,段党委在采取重点部署、集中宣讲、分层指导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活动目的意义、措施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认清开展活动的重要性、把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干部、职工两个层面不同的“大家谈”主题展开讨论,增强了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每月将段历年发生的行车、人身和设备安全典型事故进行整理,形成“苏家屯机务段历史上的今天”,在每月段党群工作例会上通报,并编辑下发到党支部,党支部利用每月“三会一课”,结合历史上的今天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以典型事故案例为“镜子”,对照查找车间班组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目标同向、步调一致。

(二)过程跟进,抓实安全重点。开展“大家谈”活动,必须把查实找准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隐患作为重要内容,才能确保活动谈出真知灼见、谈出实际效果。为此,段党委要求段、车间两级班子成员在集中谈、互相谈、到联系点指导谈的过程中,将“三新一特”,即新情况、新变化、新人员和特种设备质量问题作为“大家谈”的重点内容。针对新《技规》《行规》的变化内容,以职工作业惯性思维、现场作业环境变化等为关键点,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探讨“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应”问题,查找出168项易出现偏差的环节;针对和谐型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所暴露出的新问题、新风险,组织技术科、安全科的党员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写实,与一线职工面对面讨论,分析研判根源,把各种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彰显效果,落实安全措施。开展“大家谈”活动,必须在不断强化问题导向的同时,更加重视现场安全风险的防控,促进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段党委组织检修车间、技术科的党员专业技术干部,围绕和谐型机车C4、C5修程修制改革,对工艺范围、配件改造质量、工装设备以及车间管理等六大项125小项内容开展“大家谈”,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了73个部件检修工艺流程,对45个突出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如:中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赵海峰,提出“和谐机车升弓电控阀在风压够不给电情况下,受电弓会自动升起,存在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风险问题,段党委组织技术科专职对和谐机车升弓电控阀进行了普查,对不合格的11台机车全部进行了更换,消除了和谐机车这方面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四)完善制度,提高活动质量。对“大家谈”活动中反映出来安全生产突出隐患和关键问题,第一时间纳入安全风险问题库管理,按照“能及时整改的不拖延、可标本兼治的不应付、需调查研究的不放弃”原则,逐个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由分管段班子牵头,全程盯控,督办整改,逐条销号,使“大家谈”活动的整个过程,成为查找和解决安全突出隐患和问题的过程。截止2016年6月底,已查摆各类安全隐患问题935件,879件问题已整改到位,还有56件问题正在整改中。对照活动中排查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广大干部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完善现场卡控措施,修订管理制度办法48项,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真正让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从制度上得到根治。

(五)评比奖励,调动职工兴趣。为确保干部职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段党委建立每月有奖评比制度,每个月对一线干部职工反映的安全风险问题,按发现问题的安全风险系数,由段领导小组成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选,研究确定奖励等级,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物质奖励。同时,每季度评选一次合理化建议的“金点子奖”和“银点子奖”,予以表彰。通过无形建议与有形奖励相结合,在全段掀起全员抓安全生产、全员控安全风险的热潮,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目前,我段已收集隐患性安全风险108件,在《苏机之声》报刊上刊出奖励专刊18期,奖励金额累计97800元。

二、几点启示

(一)开展安全风险“大家谈”,广泛宣传发动是活动开展的先导。针对安全风险管理对当前安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要不断拓宽宣传形式,增加宣傳内容,扩大宣传声势。可以通过报、台、网、刊等宣传载体,加大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制度规定以及上级部门对安全风险管理各项要求部署的解读,让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引导职工的思想认识与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步伐合拍、同频共振。

(二)开展安全风险“大家谈”,开展思想调研是政策制定的基础。随着安全风险“大家谈”的逐步推进,要不断加强对各种奖惩、管理、经营等政策、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与职工利益相关,为确保职工队伍的长期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各项政策的制定同行,甚至是前行,将思想调研与政策制定有机结合,做好政策出台前的各种调研,征求职工中的不同意见或建议,真正从维护好职工切身利益原则出发,最大限度的消除即将在政策中显现的各种不利于职工稳定的隐患,从而奠定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良好基础。

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 篇3

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安全第一”一直是铁路的重中之重,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强调对于危险的超前预想,努力将危险因素提前考虑清楚,做更多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零危险,零事故,只有我们将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实处,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进而促进铁路的安全生产,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铁路员工我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这句话也时刻铭记在广大铁路职工的心中,从铁路部门的管理到铁路职工的一言一行,都是将安全放在了首位,这次铁路部门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这是一个创举,一个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一个行业不断进步的见证。

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依托于严格管理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严”字。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实践表明,安全管理,一严百实,一松百空。安全法规,严则有之,不严则无。心太软容易造成安全责任意识的松懈,使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现在许多管理者老好人主义思想严重,对一些安全上的原则性问题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心态。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不到位,打折扣,应付了事。没有进行深层次、前瞻性思考,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在执行过程中未考虑到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和执行过程中的力度问题。我们知道,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因此,我们必须从抓好每一个细节做起,做到“小题大做”,从预防异常和未遂抓起,常抓不懈,以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把规章制度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不放松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风险管控,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风险管理,顾名思义,涉及安全就有风险,就要对其进行认真管理。安全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文化为载体把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管理的柔韧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力量去引导职工、凝聚职工、激励职工,促使职工把遵章守纪,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自律、自动的行为,把企业的安全融入个人的理想追求,使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治久安。

安全是铁路的永恒主题。在目前运输安全还不能完全依靠先进设备和技术得以保障的情况下,要确保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现代管理发展方向,当前铁路安全要素和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创新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强化铁路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在提高装备、科技保安全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安全规律,发挥人的作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对铁路企业来说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确保运输安全,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快捷、经济、优质、舒适旅途服务。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从“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入手,在既注重对物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尊重、关心和依靠职工,全面落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培育安全文化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又可以提高铁路的安全保障能力、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更加快捷的旅行环境,是铁路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铁路实现长治久安、持续稳定的需要看,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决定了安全是铁路企业的根本所在和命脉所系,必须时刻把运输安全放在首位,把现实铁路运输的长治久安和持续稳定作为毕生追求;铁路系统特殊的行业特点,离不开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保证,但传统的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做法,不能完全消除管理上的漏洞和作业中的隐患,特别是容易引起职工心理上的抵触逆反情绪。安全风险管理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统一起来,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的能动性结合起来,用管理制度硬约束之外的素养理念,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具有现代安全素质的“人”,以此来保证铁路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因此,培育安全文化又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和基本稳定的客观需要。

汉中工务段城固线路车间管内道口设备较多,道口安全风险管理是我们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抓好道口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同时,也承担着上级领导部门的各类检查,为此道口工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也很大,各种客观因素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车间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我车间周密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讲清活动目的和意义,动员和组织干部职工结合路内典型事故调查通报和近期全路发生的几起事故,认真查找、分析总结自身和同事存在的安全风险源,尤其是在处置非正常情况下的不足和好做法。对本班组职工提出的好做法和意见建议,要求班组必须逐条、逐项组织职工学习、讨论,以取长补短。车间在做好管内各班组上报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汇总、整理工作后,通过召开车间安全分析会的形式进行梳理、归纳、总结。

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 篇4

栏目

标题

作者

部门

正文内容

20120131

化药药物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药理毒理学部纳米药物安全性评价专题讨论会总结

药理毒理学部

药理毒理学部

纳米技术是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技术方法,并已经延伸至制药领域。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颗粒或纳米载体药物有可能改变原化合物及其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研发者希望通过开发纳米制剂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增加药物靶向性。目前纳米药物研发逐渐成为热点,已有部分纳米药物处于临床试验之中,但上市品种并不多,这是因为纳米药物的安全有效性特征尚需深入探索,纳米药物能否为临床治疗需求提供获益尚需进一步验证。

纳米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可以求证其药学制剂特征,同时也可为后续临床试验目标提供信息。纳米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内容涉及全面的药效、毒性、药代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成熟的技术规范,国际上也无相关指导原则出台。国内有申请人正在研发并开始申报纳米药物,但由于对此类品种临床前评价的认知尚不成熟,进一步推进的把握度不高。药理毒理学部整理了纳米药物评价中非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技术研究与评价相关问题,经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广泛交流,组织召开了关于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专题讨论会,以期深入了解国际研究与评价动态。1.会议简介

2011年12月1日,药理毒理学部组织召开了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专题讨论会,会议邀请Abbott、Pfizer、Merck、Alnylam公司在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面富有经验的多位专家,重点就目前国际上“纳米药物”的分类与管理、研发概况、可能的安全性风险及评价策略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也邀请了国内具有相关经验的安评单位和专家参会,如中检院安全评价中心、上海药物安全评价中心。

本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药物载体系统中纳米颗粒的系统毒性;siRNA纳米脂质体及其潜在毒性评估;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纳米药物的病理学;有关纳米药物的毒理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技术法规。2.关于纳米药物非临床评价的技术认知

经过会议讨论,初步了解并掌握了国际上纳米药物的开发现状和药品监管机构的态度,掌握了按分类管理的非临床研究评价要点,为下一步国内大范围讨论技术要求提供了素材。现总结如下: 2.1 纳米药物的概念和分类

纳米药物基本可概括为两种情况,一是将原料药直接加工制成纳米粒,二是采用纳米级高分子纳米粒(nanoparticles, NP)、纳米球、纳米囊等为载体,与药物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后制成的药物制剂,粒径一般不超过500nm。前者可称为纳米分子药物,后者可称为纳米载体药物,如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囊、纳米球、聚合物胶束、纳米中药等。讨论中认识到,国际上目前对纳米药物尚无统一定义。就纳米药物粒径来说,FDA认为1-100 nm,Abbott专家认为5-200 nm,而Pfizer专家则认为1000nm以下都有可能是纳米药物。关于纳米药物的英文术语也较多,如Nanomedicine、Nanoparticle、Nanomaterials、Nanotechnology。因此关于纳米药物的定义尚需管理层方面的认识统一。2.2 纳米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2.1 纳米药物的可能特点

纳米药物与常规药物相比较,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可能具有以下特点:1)缓释药物,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作用时间;2)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用量,或由于耐受性改善而提高疗效;3)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细胞内药效的发挥; 4)增加药物表观溶解度,提高制剂的载药量;5)有利于药物的局部滞留,增加药物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和面积,提高口服药物吸收利用度;6)防止胃蛋白酶等对药物的水解,提高药物胃肠稳定性,可保护核苷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可帮助核苷酸转染细胞并起到定位作用; 7)建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

2.2.2 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

纳米药物的药学特性对其药理毒理特性有重要影响,如不同粒径的纳米药物会影响到体内特征,继而影响其药效和毒性。评价纳米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需结合其制备过程或药学特征来考虑。纳米分子药物:

体内有些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内皮细胞连接存在一些窗口结构,而这些窗口结构有助于纳米颗粒通过内皮细胞进入这些组织,从而实现纳米颗粒在组织中的吸收。体内具有不连续内皮细胞结构的组织主要有肝脏、脾脏、骨髓等,这些组织被称为网状内皮系统“RES”。人体中的肿瘤组织也往往具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结构,这有助于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渗透和滞留,很多抗肿瘤药物也是基于此解剖结构设计以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达到向肿瘤组织靶向用药的目的。纳米颗粒的大小将很大程度影响纳米颗粒通过这种不连续内皮结构,也将影响纳米颗粒在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利用效率。另外,肝脏、脾脏和骨髓等组织中富含的巨噬细胞也是纳米颗粒容易在这些组织中聚集的主要原因。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表面电荷和表面性质是影响纳米颗粒体内分布与PK的主要因素。

纳米分子药物如果以口服或吸入给药时,通常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相同剂量下导致暴露量升高而出现毒性,因此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需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并重新风险评估。会议中Abbott专家也提到了毒性发生改变的情况。

纳米载体药物:

纳米药物载体通常是指粒径在10~1000 nm的一类新型载体,通常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特点是可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改善药物性质和靶向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等。

该类制剂IV注射后,体内行为、分布等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带来安全性特征的改变。因此在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相关安全性对比研究:生物相容性、安全药理学、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以及其他安全性试验等。其中生物相容性研究内容非常重要,除了当前制剂溶血性研究的内容外,还包括细胞分布、摄取,对细胞成分的影响等等。组织分布发生改变很可能带来毒性靶器官的改变,因此,根据组织分布研究的结果,除了常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外,可能需要其他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如生殖毒性研究、特定器官毒性研究等。

在有效性方面,通常认为如果体内行为发生改变,靶部位局部药物浓度可能会发生改变而带来有效性方面的变化。3.纳米药物开发的立题考虑

研发纳米药物通常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①改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能,减少某些特殊辅料的使用,提高载药量和体内暴露量,从而降低毒性、提高疗效;②定向给药,增加药效靶器官的暴露量、减少毒性靶器官的暴露量,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纳米药物的非临床研究,应针对开发立题,从药代、毒理和药效等各方面提供支持性数据。

由于纳米药物可能带来非预期的安全性风险,其开发应考虑临床治疗需求,平衡风险/利益比。目前纳米药物大多以较为难治性的疾病为目标适应症,如肿瘤等。4.小结和展望

纳米技术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可能会实现靶向给药,改善吸收,延缓药物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药物在胃肠道代谢,提高生物利用度,备注

并降低不良反应。目前该类制剂多处于体外及动物体内试验阶段,虽然部分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但上市品种很少,可能缘于纳米制剂给药后仍有一些非预期的生物机体反应。

因此,纳米药物开发需重视立题,考虑临床需求,同时对对其药代动力学、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全面评估。纳米药物的非临床评价需要结合药学处方工艺及质控来考虑。

安全风险大家谈专题讨论会总结 篇5

我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位铁路员工我深入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这句话也时刻铭记在广大铁路职工的心中,从铁路部分的管理到铁路职工的一言一行,都是将安全放在了首位,这次铁路将安全风险管理引进来,这是一个创举,一个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一个行业不断进步的见证。安全风险管理,顾名思义,触及安全就有风险,就要对其进行认真管理。安全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已文化为载体把安全风险管理的强迫性和文化管理的柔韧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气力去引导职工、凝聚职工、鼓励职工,促使职工把遵章守纪,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自律、自动的行为,把企业的安全融入个人的理想寻求,使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治久安。安全是铁路的永久主题。在目前运输安全还不能完全依托先进设备和技术得以保障的情况下,要确保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现代管理发展方向,当前铁路安全要素和情势变化的基础上,创新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强化铁路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在进步设备、科技保安全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安全规律,发挥人的作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安全风险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延续稳定,我们要从一线职工着手,从最简单的风险源辨识,到风险源的查找,将安全风险管理应用到各项工作中去,从安全风险的概念,到安全风险的辨识和安全风险的分析和总结,从管理上深入,从意识上进步,在行动中见证,在实践中将安全与风险结合并应用,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建设现代化铁路放在第一位,为安全风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条件是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关键是加强安全风险进程控制,重点是抓好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目的是消除安全风险。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条件条件,也是重要手段和方法。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固然人类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实现绝对安全,但只要积极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交通事是可以大大减少乃至可以免的。安全第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试金石,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措施。坚持安全第一,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人的生命负责。铁路是大联动机,需要各系统、各部分、各工种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业。任何一个环节、一个进程出现了闪失都将会对整体结果产生影响。一定要建立良好的群体意识,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这是保障安全驾驶的重要条件。所以,进程控制不正确、不到位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风险,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这类风险将逐渐加大,已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加能职员、设备、管理、技术之间的调和配合,加强各环节之间的进程控制,是有效解决风险的管理的根本途径。

上一篇:教师工作总结反思下一篇:今天我整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