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2024-08-19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共9篇)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1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介绍西方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5-面,加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 者:余蕾 Yu Lei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经验借鉴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2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与多元就业观的涵义

个性化,和大众化相对,常用来指具有个体特性的需求和服务。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指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要求和专业标准对其进行适应其能力水平的教育。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而不是无视学生个性存在,采用“千人一面”的大规模制造的教育。

多元是指多方面、多角度的意思。多元化就业观就是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个人追求,结合社会需求,正确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多方面多角度拓宽就业范围,先就业再择业。

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9年以来均为年度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红牌或黄牌的本科专业之一。毕业生质量和企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导致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状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更是达到了24.59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普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导致该专业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其次,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就业岗位数量。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小型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难或者停产、破产的局面,用工减少,企业裁员,而这些企业恰恰是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第三,学生对就业的心里预期过高。除了对薪水的期望值过高外,对于工作单位类型的选择也很挑剔,多数毕业生期望能在国有单位或外资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考虑较少。第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传统落后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低下,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三、国际贸易专业传统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职业指导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高校虽然都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是选修课,学生并不重视。课程内容多偏重理论性而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加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所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大多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在择业过程中,要么追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把目光集中在一些如事业单位、公务员、教师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上;要么只关注工作环境、工资和福利待遇,对自我的职业兴趣和发展前景考虑甚少;还有的一味坚持专业对口,而不愿意选择相关联的其他工作,无形之中限制了自己的就业范围,一旦没有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便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2. 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以人为本观念不强

地方高校对国贸专业规模的迅速扩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没有根据地方经济形势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化状况比较普遍,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同时,传统培养模式强调精英化教育,要求学生样样都要学,结果往往是样样都不精。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专业人才能力与社会实际需要不吻合的状况。

3. 基本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有机衔接

基本知识技能是指除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一般技能,如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写作能力等,这些基本技能是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得以发挥的前提与基础,而这些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被充分重视。有的学生做自我介绍都不够流利清楚、写请假条都不能规范标准,发送邮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使用附件,更不用说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了。

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是指对专业和行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单纯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以知识培养系统化为核心,强调学科之间纵向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基本知识技能没有夯实,专业知识技能又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势必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不培养”的结果。

4. 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近年来高校普遍认识到实践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国际贸易专业仍然停留在“灌输式”知识传授+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应用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适应岗位需求,不能和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对接。

四、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要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

因此,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意义,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列入必修课程之一,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多元就业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例如,将总课时合理分布,贯穿于四个年级。即一年级重认知和规划,二年级重培养和形成,三年级重定向指导,四年级重就业服务。四个阶段要有机连接,相互贯通,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步入校园之初就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所考虑,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并且在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有所侧重。

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国贸专业的本科生绝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应立足地方经济,以符合中小企业需求为目标调整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上要注重“应用”二字,要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实操课程,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增加专业实践课程,特别是专业技能课程,如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等;二是加强专业外语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 深化课程改革

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必须优化基础知识技能,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基础知识技能的课程应适当加强,例如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课程的重点突出在办公自动化应用方面。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并增设一些选修课,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前沿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增加商务礼仪与演讲和公共关系学等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同时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4. 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近几年的大学扩招,加之外贸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专业特点又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变化中企业的需求,积极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采取实验室学习为主和实习基地学习为辅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运用“模拟教学法”,注重参与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习基地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现场教学法”,实时讲解。二是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开设职业培训,虽然一些资格证已经取消,但职业能力的培养仍不能忽视。四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进行理论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学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更有针对性。这样,通过实验、实习、实训、调研报告、职业能力培训和校企合作,国贸专业就可以构成比较完整的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目前,黑龙江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鉴于传统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存在职业指导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人才培养趋同等诸多问题,从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等几个层面提出了以个性化人才培养与多元就业观为基础培养经贸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人才培养,多元就业观,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崔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N].黑龙江日报理论版,2012-06-18.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经验;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26-02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然而,在巨大成绩的背后,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应该看到,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与社会接轨,大量大学生还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危险。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泛化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然而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历史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矛盾的多发期往往伴随大量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使我国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并焕发勃勃生机,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任。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缓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现有教育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产物,以其灵活的体制、机制,更适宜于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经验,更快地把握市场对人才要素的要求,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独立学院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然而,正如矛盾总是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样,新的机遇也必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要想獲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应在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那么,应用型人才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学术界较为普遍认可的是,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应用、面向实际、面向生产的人才,是与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或科学人才相对应而存在的。根据社会需要,人们又往往把应用型人才划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主要从事常规或成熟技术、产品应用的人才;二是主要从事高新技术应用或应用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进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三是主要应用多学科知识从事复杂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人才等。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之日起,高等教育就面临着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至今,距离这一目标的提出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然而,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从长远来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实现国家“充分就业”、“平等就业”战略设想。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如何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很多自身的优势,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与老牌的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师资力量、文化底蕴、学科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仍处在不利的地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尚未形成一支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目前的师资力量还主要依托于母体高校,自有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与母体高校大致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基本沿用母体高校相同的培养模式,在特色化办学的道路上,一部分高校率先进行了某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未形成规模。第三,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缺乏针对性。管理人员主要还是来自于母体高校,因而,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上经常出现照搬母体高校经验,缺乏自身特色的情况。第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完善。学生的就业心理定位往往存在误区,要么就业期望值过高,难以如愿,要么自卑情绪较重,就业自信心不足。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还不到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就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三、借鉴国际经验,创新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久负盛誉,并以应用型培养见长,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对澳大利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一简单了解。以澳大利亚的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以下简称USQ)的教学模式为例,它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把练习放在教学中心的模式。通过对老师指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演示,来达到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是以理论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的模式。在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讲解时,尽量向支撑理论上延展,并进行重点解读。其三,是注重应用性标准而非学术性标准的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是向大多数学生介绍基本理论和概念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仅对少数有研究兴趣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学术培养。

此外,马来西亚注重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办和引进国外的课程,由国外的有关大学按协议派代表定期到马来西亚评估、考察与其合作的私立大学,进行标准化考核。新加坡鼓励私立学校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引进国外的专业课程。美国的独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为不同学生群体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课程。德国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Hamburg-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加工具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前司长张尧学说:“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慢。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但对旧经济体制下延续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大多只停留在一些枝节上的改革,根子上还没有动。”[2]教学管理观念和体制还较为落后,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着力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USQ的教学理念是把重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我国的独立学院由于和母体院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在课程的设置上,寻求与母体院校的一致,缺乏自身的特色性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在学校里基本没有机会练习与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使用的也只是课堂所学课程的一小部分,致使很多同学缺乏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鉴澳大利亚USQ模式和德国的经验,国内独立学院应该减少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说来,在课程设置上,不应贪多求全。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方向,以实践教学为主导,设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方向。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应用实践教学引领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设置相应的创新系列课程,结合教师的个人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任选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教学过程由教师为主宰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澳大利亚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方法上灵活多变。与国内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澳大利亚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其教学方法比较丰富,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讲课、辅导课、课堂陈述、讨论、作业、实践等环节。”[3]教师的职责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倡导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弱。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需要我们从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出发培养人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根据劳动部门的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为九百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在二千四百万左右,应届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学院要想使自己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除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培养外,还应重点加大对于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多方面地创造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例如,德国高校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有2个学期的实习,高年级用在实验方面的操作时间要占教学时数的1/4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应在借鉴国际上的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上下功夫,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包装、面试问答、模拟面试、职业测评、招聘信息、求职辅导服务等相关服务,指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四)密切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就业模式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聘请企业的人事主管到学校定期举办讲座,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此外,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也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综上,把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找准角色定位,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

OL].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103/t20110317_19

49003.htm.

[2]浩宇,海泉.把抓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2001

(18):10-11.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4

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运用相脱离、特色不明显、趋同化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从明确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等六个方面开展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以JD高校为例展开具体分析,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高校有效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硕士人才。

引言

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专业化、精细化和创新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当前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现实来看,目前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中还普遍存在的培养模式单一、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离、重理论而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对新型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也将对各大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研究以JD高校为例,探索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5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王晓娟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向大学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大学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因此而日趋严峻。大学生因其高素质、适应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质而成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通过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梦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创新创业教育涵义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二、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糊

调查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对创新创业理念认识不清,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培训和企业家速成教育,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素质人才创新思想及能力的培养目标,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初衷。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业余”教育,并没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即便是纳入其中,往往也忽视了其与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联,没有将其有效的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虽然知识较为丰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缺少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四)创业氛围与实践环境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很多高校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实践平台,失去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学氛围和实践机会,创新创业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置于首位,强调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二)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结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教育论文 )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渐融合到现有教育体系结构当中去,形成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如:在初期阶段以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其间可结合相关专题讲座,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第二阶段可依据其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深化。对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亦可借助选修课程的选取拓展其个体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则通过实践课程或参与校内项目的研发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应依据其专业特点,结合现有创业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及内容,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发挥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有效完成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例,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创业环境状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模拟或参与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从教学和实践中体验创业理念、理解创业规律、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能力。

考核形式,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可通过学生参与完成具体创业项目案例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此外,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评估也应纳入考核范畴之内。

(四)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创业实践可以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获取创业活动的真实体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与目标,为今后投身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成果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等模式,广泛搭建学生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操作平台。

四、结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其重要意义。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方向、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中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

教育理念, 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 它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是“一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培养目标, 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 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 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3];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 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包括培养方案、培养措施两个方面。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行为得以稳定存在并持续不断的行为模式;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判环节, 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3. 国际化人才培养

3.1 国际化人才的概念

就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而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大致可归纳为: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 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 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从基本的素质构成来讲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4]

3.2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目前, 国外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化与全球公民的界定、课程设置与国际化实践等方面。 (Agbaria, Daquila, Leask, Bogotch和Maslin-Ostrowski) 。[5]国内学者关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观点众多、各有侧重, 主要涉及国际化外语人才的类型、培养及课程设置等。 (裴文英, 卢江滨, 刘正良, 张宇馨, 房德东, 孔韬、陈汉平) 。[6]

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然而以上研究宏观阐述较多, 缺少对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具体解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多。

4.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之困境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问题重重。有很多结构性、体制性原因。首先, 目前国内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由专科学校升级而来, 或是由普通高校和社会资金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 对自身的教育定位还不够清晰;第二, 应用型本科高校多由省市或行业主办, 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 国际化意识不强;第三,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精简, 教学任务重, 兼职教师数量多、流动性大, 不利于国际化;第四, 由于师资队伍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相对弱势,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有较大难度;第五, 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氛围不够、学生的国际化意识较为淡薄;第六,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及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国际化难度加大。[7]

5.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

5.1 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国际性视野;了解国际法律法规;要具备国际交往的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面对国际化趋势,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确定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利用国内外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经验, 掌握国际技能的国际型人才。

5.2 改革人才培养过程

5.2.1 创设特色专业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适应社会产业结构和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出发点及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按照拓宽基础课, 强化实践, 淡化专业的要求, 设置宽口径, 厚基础的学科体系, 开设社会需求的新专业。例如:开设以培养懂贸易、通外语、善管理的国际型人才的涉外专业。其次应引进外资或社会资源, 改善专业的办学条件, 形成“特色专业”。

5.2.2 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加强通识教育, 促进文理渗透与学科融合, 拓宽学生的视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接受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 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二是课程的国际化。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些大学引进国外教材, 进行双语教学, 增设有关的国际教育课程。

5.2.3 探索人才培养途径

首先,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继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一是继续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 鼓励教师到外国进修、访问。同时, 还应聘请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做讲座。二是学生通过游学、考察、带薪实习等形式获取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三是增加与国外大学互换学生的人数,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外学习、工作、生活的机会, 开阔视野, 增强学生交际能力及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四是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学生通过虚拟大学和网络大学, 以在线学习的方式, 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

其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潘懋元教授指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要求知识的全面系统, 而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大批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验、实训活动与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相结合, 既可为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服务, 也可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再次, 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该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 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也得以培养。

5.3 改革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培养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 学生是评价的客体, 这种评价方式,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学和管理的有序进行。除了教师与学生, 社会评价也应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以服务以社会为主要目的,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不能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此外, 社会评价可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视角, 有利于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增强人才的适应性。

结论

教育的国际化, 最终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快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改革, 以国际化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3]张相乐.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石油教育, 2004, (1) .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7

摘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探索了一条以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

(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代理员等资格证书。

(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

(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

(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

(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

(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

(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

(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4):15-17.

[2]温晓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践与探索,2010,(1):149-150.

[3]罗振华.浅谈高职经贸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2):66-68.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8

孙求知,仝爱群,宋长青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中心,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的重要领域之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四型”人才。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者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充分利用高校搭建的有利教学平台,利用高校特有的人员、设备和资源优势,以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对计算机实验教学做了深刻研究,就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和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引言

作为多科性的农业院校,我校又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拔尖创新性、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高校。围绕“四型”人才培养目标,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高校尽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探索,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比较突出,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围绕实现“四型”(拔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必然。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学科担负着为全社会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任,计算机实验教学又是学生强化基础、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所以,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我校多科性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创建开放式、研究型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两个互通体系、激发科研兴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探索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推进创新研究

在多年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与培养本科生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计算机实验教学不仅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方法的学科,因此,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多科性大学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技能训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

1.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围绕人才培养方向,我们对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不懈探讨和优化,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模块、组织管理体系模块、技术管理体系模块、毕业生就业应考模块。

同时,科学设置学时比例,合理安排课程顺序,确保计算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紧密衔接,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使课程安置有理有据,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为专业学生全方位就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师结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通过引进高起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壮大教师队伍,搭建合理的教学和科研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客座教授,开讲座,增强师资力量,通过教师座谈和交流,群力群策,实现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教学的良性联动,确保计算机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有效的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带动学生搞科研,推进科学创新和技术推广。让教师队伍中既有引领学术前沿的科研人员,又有带领学生深入生产实践、服务社会的技术推广型人才,使教师队伍既能在学术上领先,又能在生产实践中“立地”。

3.完善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新搭桥铺路。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要内容,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内容。将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综合型、研究设计型三个层次,增加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突出创新思维培养,加强创新实践锻炼。授课教师的作用也从以往的“讲授灌输”变成“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有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积极与老师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创新锻炼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好的点子,使其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4.强化实践环节,突出教学特色。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我们的任务,学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因此,必须从学生实践锻炼上下工夫,引导学生认真研究专业特色,加深对专业的理解,进而立足实际,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着力提升专业能力。突破校内教学“虚拟性”,改变“学用两张皮”现象,走出校园,到企业真实体验和锻炼。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实践环节来实现。注重选择学生实习的方式方法,实行专业教师和实习点领导、高工现场指导的方式,强化实习内容和实习目的。指导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形成优势和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现场参观、访问和调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全方位了解社会,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才会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抓住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在认真抓好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堂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的联动。将教学活动与学生课外活动巧妙对接,形成“开放式”学习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下锻炼同步推进。对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坚持专业教师与院团委联合组织、共同指导,实现教师课堂教授与课后学生管理的“一体化”联动,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二是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联动。精心组织课外学术活动。举办计算机专业专题论坛。三是实现专业教学与创新的联动。强化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认识实习、业务实习、毕业实习延展到课下,充分利用周末和休息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我校是多科性的农业院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实践站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有利的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区。聘请专家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举办专业学术论坛―――“创业大讲堂”和“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成立各种创新团队:启航计划、数学建模、ACM软件设计等,加强“SRT”计划及大学生创新研究的管理和实施,结合本地实际,设立专业创新基金,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大赛,通过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为了竞赛需要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并在设计中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同时,在竞赛方案的实施中,学生不仅需要自己动手得到结果,还提高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制定奖励机制。通过竞赛找出差距和不足,取长补短,更改新的教学方案,力争教学上新的台阶。

五、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注重文化育人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的养成密不可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人向上,嘈杂、混乱的环境使人颓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创造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和进取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个性,分类培养,努力发展个性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重视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快的专业型人才更能得到社会认可。高校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做了深刻研究,目地是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善现有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有价值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

[2]王建军,李晓峰。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59-60.

[3]李艺,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与策略[M].赵国栋,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

★ 转型期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 高职高专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 微电子专业科研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论文

★ 探析基于电商平台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 高职院校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 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篇9

1 目前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模及模式概述

1.1 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模及发展

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是从2001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之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更多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之中。就目前而言, 在中高职院校设立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中, 国际商务专业仍然是国际经贸类人才培养中的主流专业, 有着极强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长足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经贸人才的要求就不再仅仅局限于外语能力, 而是对国际商务人才产生了国贸知识、谈判技巧、营销能力、市场开拓甚或争端解决等综合能力的新需求。出于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教育部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立了国际商务新本科专业, 并在2005年对专业名称作出规范的同时, 将原归属于经济学科的国际商务专业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另行设立归属于管理学科的国际商务专业。目前, 全国设立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院校有41所 (见表1) , 其地域分布情况如表2。

资料来源:中国高考招生网。

根据图1整理。

表1、表2反映出:

(1) 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办学院校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尤其是经济最具活力的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其分布状况符合市场需求。

(2) 开设院校多为经贸类专业院校, 一般都有着较好的专业依托, 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依托。

(3) 较多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 用外引师资、借智等方式迅速提高办学层次。可以说, 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办学规模和方式在目前各新兴专业中是发展较快、方式最灵活的专业之一。

1.2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

后金融危机状态对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在需求数量上的减少与人才质量要求上的提高, 使得高校应当重新审视自身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改进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1.2.1 培养目标亟需重新解读

近十年来, 伴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增长, 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外贸行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高校内也引发了国际经贸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热潮。在认真分析各类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之后,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高校都遵循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目标在宏观意义上是非常正确的, 也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根本要求。在对以上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主流的两类模式。一种是通常采用的“本科通才培养模式”, 二是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特征的“专才培养模式”。但现实中这两种模式的培养效果却不尽理想, 要么培养出“泛才”, 即专业不专、理论知识短浅, 工作适应期长;亦或培养出只熟悉国际商务中某一狭窄领域, 缺乏潜能和再学习能力, 无法多层次、多领域、多岗位工作。因而, 我们有必要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宏观性目标进行更深更细的新解读。通过条分缕析, 探索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之道。

1.2.2 教学保障系统尚待优化

各高校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 将教育资源向科研领域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中权重的大背景下, 我们看到专心致力于教学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在不断减少和下滑。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原动力也在消减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来对以第一线实践型教师为代表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者的利益予以保障, 那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保障系统的优化就只能是纸上空谈, 缘木而求鱼。

作为新兴的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 专业教师的增长比例历年来都非常高。因受到高校师资水平要求提高的限制, 新增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博士或硕士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宏观经济层面动态把握准确、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快、教学热情度高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与优势, 但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国际商务专业实用性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距离国际商务专业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然有很大的差距。

1.2.3 在协调管理等应用人才培养方面仍显不足

目前国内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认为国际商务专业是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合度非常高的专业, 这种认识在以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为专业依托发展起来的院校中尤为明显。这种认识的缺陷引发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范围局限于定势思维的认知领域, 研究水平的提高举步维艰, 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自然也大打折扣。在这种思维认识主导下进行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其结果是学生素质单一, 成为与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没有差异化的报关员、外销员等, 填写外贸单证、坐办公室的文员, 跑海关和税务局的办事员, 使此层次人才供给过多, 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数量供给不足。

在国家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 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也与一般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殊为不同。有资料显示, 即便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不占主流的民营企业中, 深深困扰他们的的最大问题也是难得的三类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够适应海外投资的专门人才;具有国际法律背景和投资法律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才;具有国际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而这三类人才却正是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应达到的培养目的。事实上, 这种协调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造就也不能奢望国内本土院校闭门造车, 一蹴而就。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我们从培养目标、措施、实施方法以至在外引内联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全面进取才可能达到。

1.2.4 创新能力与贯通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多有缺失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壁垒渐起,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 在暂时受挫但最终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 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迅速变化着的国际商务环境使得具有国际化、创新性、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迅猛的变化中, 仍有一些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固步自封, 以不变应万变,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么外语虽熟练但人文精神匮乏、业务精熟度差, 要么缺乏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更缺乏竞争意识, 无法胜任工作。以上的结果正是高校本科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将创新能力培养放在关键位置和过多看重外语的工具性特征才造成了这类人才的差距。

2 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条件和形式的快速变化, 中国对外投资与合作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的“走出去”战略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优选项。这种大变局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商务人才,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重点在以下几个层面予以构建。

2.1 以能力培养方向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作为国际商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课程设置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 是人才培养活动之纲。举纲方能张目, 才能在正确科学的战略指引下进行一系列目标构建。在对相关高校本科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进行充分调研后我们发现, 各院校立足于不同的生源结构、专业方向、师资特点、培养方向等因素进行了不同的课程设置, 这种差异化是符合普遍意义上的教学规律的。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于以下几种能力培养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

2.1.1 增强学生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的判断能力

从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来看,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如果没有正确的宏观方向、前瞻性的思维与防范策略, 将会极易在发展中陷入被动甚或失败的境地。冰岛、迪拜等国家和地区的危机已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而轻实践。而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 课程设置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的判断能力。课程设置应当灵活多变, 理论教学与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相结合。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经济理论与工具对经济热点与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中强化经济理论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尤其是分析判断的能力。这种训练的过程意义远大于结果意义。

2.1.2 提高学生对国际商务新发展的适应能力

创新是当代国际商务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一大特征。在国际商务领域内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工具创新等层出不穷。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这些创新的出现, 迅速进行课程设置的微调, 以满足“后金融危机状态”下业界对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商务能力的新需求。

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应对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 顺应贸易活动电子化、网络化的潮流。

(2) 鉴于国际商务活动中技术知识比重的不断攀升, 课程设置中可考虑以选修课方式开设多行业的技术基础知识课程, 当然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知识在讲解中应当本着知识面易广不易窄、理论易浅不易深、线条易粗不易细的大原则来进行。

(3) 历练学生的商务能力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开发这种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深层次的综合实践课程, 引导学生把模拟设立公司作为商务活动的起点, 中间经过公司结构治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情调研、商务策划与公关、商务环境分析、商务往来与谈判、合同订立与履行、宏微观风险规避、贸易纠纷的协调与处理等一系列模块的教学与实训, 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1.3 强化学生协调管理能力, 满足“走出去”战略要求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主要教学与训练内容大多涉及管理学范畴, 并且国际商务本科生在毕业时被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这些也必然性地决定了业界对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在协调管理能力上的高标准要求。这种以提高效率为本质要求的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 不是简单的通过一门《管理学》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在国际商务课程设置完成之后, 作为这些课程的学习者、实训的参加者, 学生方面参与、投入的深度与广度则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之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团队协调与合作等意识的养成。并按照人才培养的渐进性特点, 将学生的通用性管理能力逐渐特定化在商务领域的具体管理能力上, 使学生具有对跨越国境的各种国际商务经营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2.2 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资源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国际商务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跨境性、商业性经济活动, 其最基本的特性体现为国际性和社会性, 这些特性也决定了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整合。

(1) 加强国内与国外交流和采用合作办学是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由之路。

高校在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做好专业、学院、学校内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教师的培养机制上要有所创新, 采用企业兼职、出国培训等方式提高其专业素养。尤其是在分配机制和实践实习型教师引进制度上要争取更好更多的政策倾斜。在充分整合利用校内教学资源的同时, 做到内外兼顾, 突破学校界限, 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人力资源。对待人才要有“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态度, 从相关院校、智囊机构、优秀企业等单位外聘、外请、外借人才以实现资源同享战略。

在开设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中, 有许多院校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例如中英合作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方的合作办学、吉林大学的莱姆顿学院、上海大学 (悉尼工商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等, 这些高校以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 借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扩大了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 科学整合了国内与国际教育资源, 同时也加速高校自身的发展。目前国际范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加强趋势非常明显, 通过高校在国际范围的合作与交流, 极大地开拓了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视野, 迅速提高了这些院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 更加有利于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 建立与社会沟通的多维度通畅渠道是快速提升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素质的捷径。

大学应当是一个开放型的, 信息能够自由流动和交换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 国际商务又是一种跨境性、商业性经济活动。因此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永远向社会开放的, 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校正, 从而被社会认可并接纳的过程, 即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活动始终要与“企业圈”、“政府圈”等公共关系网络进行沟通融合。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提高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学校有必要配置专门人员、拨发专门经费、设置专门机构建立与贸发局、贸促会、国际商会等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以及涉外企业、在华跨国公司等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根据他们的信息与建议, 加上充分科学的论证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通过聘请这些部门和企业的高层人员到学校开办专题讲座、研讨会、信息交流会等多种方式, 通过协调合作企业或机构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给学生实践学习做平台, 来达到迅速提高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速度与质量的目标。

2.3 实践教学是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以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为基础, 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或者无法涉及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运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都融汇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中,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整合衔接与灵活运用, 其功效在于对知识进行技能和能力的转化。

(1) 通过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基地来规避实习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实习效果的不稳定性。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动用资源较多, 维护成本较高的系统工程。但这个工程的质量却关系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商务实践基地会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人才将在这里化蛹为蝶。在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上, 要坚持产学合作,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用核心工作岗位和核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 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核心价值。

有了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才有可能完全融入到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中, 掌握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才能够形成综合的国际商务职业能力。

(2) 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项目有助于迅速提高培养目标的应用能力。

上海高校国际商务实习中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模拟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模拟实习项目能使学生在一个超级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全面体会交易的完整过程, 这种高仿真的训练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系统规范地掌握每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这项基于信息技术设置起来的实践平台, 使我们能够设计利用计算机网络模拟交易过程、处理各种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还有多所高校也在建设国际商务综合实验室方面作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以上这些实践证明, 实验室项目的建立为师生提供了新型的教学环境, 通过在实验室完整的实验体系规范下的教学与操作, 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轻松地传授更多知识, 而学生也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通过综合模拟实验训练, 加强了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 有利于国际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 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对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

验室项目的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

2.4 顺应国际商务活动新变化,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变革, 以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自身任职与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 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事实上在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项目。但面对“后金融危机”状态, 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只能知难而上, 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创新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而只有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运行模式有了创新才会引发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生在革新意识上的创新行为, 才能谈得上开始了创新型教育。

(2) 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必须坚持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第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鼓励学生的思辨能力, 激发学生的认识和探索兴趣。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工作, 强化学生的组织协调才能, 训练对不同要素的组合能力。

(3) 教学环节中纳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学生参与相关课程和拓展训练, 注重个性发展, 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 鼓励学生的创新尝试, 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度。

(4) 在具备外语生活和工作交流的基础上, 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体味和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求同存异, 超越母语文化的思维限制, 形成贯通多种文化, 具备在多种文化背景中迅速转换的能力。这种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能快速适应的能力也正是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标志。

3 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正是适应这种新要求而进行的探索。国内高校应当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转变培养观念, 顺应国际商务活动新变化,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变革。

摘要:目前, 高等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发展极为迅速, 但现有模式也存在培养目标、教学保障系统、实用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认为,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国际商务专业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变革等方面实现构建创新型国际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孝成.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12) :161-167.

[2]李虹.高校创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国际人才交流, 2008, (12) :49-51.

上一篇:2022年护士节卫生局长讲话下一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