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以为例

2024-07-13

跨文化视角下以为例(通用6篇)

跨文化视角下以为例 篇1

关键词:文化安全,少数民族,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 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 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宗教信仰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 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2-ta ile d)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 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 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 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 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 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跨文化视角下以为例 篇2

关键词:以为人本;小学;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77-01

新时期,“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要素。而新时期的小学学校首先涉及到管理的就是---教师,她不仅是管理的主体,还是管理的对象。新形势下,小学学校的人本管理要从教师出发,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一、回顾小学学校管理的弊端

想要优化小学学校管理模式,须保证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来进行,才能够使学校管理的目的明朗化。

1、观念

回顾过去的小学学校管理,其管理观念是导致管理模式落后的关键,是影响小学管理顺利开展的主要“绊脚石”。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中,管理的质量要在时代发展中与学校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回顾过去各个小学校管理采用的一些较为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尤其是小学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而最终影响的是各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2、机制

小学学校管理的奖励机制等不健全也是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大问题。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教学单位,奖励机制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水平。主要还是由于领导者对奖励机制不够重视,导致学校管理工作也一直踏步不前。

二、小学学校管理

新时期以为人本的视角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它是应运而生,顺应时代而生。

1、关注青年教师

小学学校的教育管理为的是培养教师,传授学生技能和知识。当前,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的主体部分,他们不仅学历更高,而且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比较开阔,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有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所以小学教学的管理必须立足“以人为本”。工作中要在严格要求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青年教师的一些“浮躁”的小情绪给予引导,尤其是一部分青年教师“过于自信”的情绪,务必要循循善诱,帮助新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认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但切忌硬性强求使青年教师产生挫败感。另外,还要在青年教师的建议里寻求新的出路,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模式、乃至生活方式。身为小学校长,更加应该从自身端正“教师”身份,严以律己,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地进入到“角色”当中去。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是系统强,而且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小学学校里的各部门、全方位的协同“作战”。校园教导处、教研组可以尝试“以老带新”,集体备课,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要为教师办实事,改善福利,以此来深入了解教师的生活和心理动态。

2、关注学校管理氛围

小学学校管理模式要从师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力求让师生能够通过更加饱满的精力去参加教学活动。如多组织一些“我爱我的班集体”、“我爱校园”、“我和我的老师”等等类似的活动,让师生首先将彼此视为亲人一般,然后将个人目标的实现与集体结合到一起,帮助师生更快地成长和发展,更加便于校园规章制度的落实。新时代,教师和学生对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管理不仅不会让人折服,甚至还会产生发作用力;一些领导的不负责任也会导致教师的放任自流,所以,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离不开领导班子设立的民主宽松的大环境,不仅能够自我约束,还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我完善。这个氛围笔者认为离不开尊重和信任,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基础。小学学校的领导首先要学会尊重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也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必备的人格素质。所以,身为领导要善于倾听,敢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万万不可目高于顶、不可一世,让自己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中是对学校发展的严重阻碍。人性化的小学学校管理,势必需要一个能够博览众长、取其精华的领导,而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指挥者。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适时放手”, 在班级集体建设、教研组建设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放手让教师去做,使他们在获得信任满足的基础上,激发起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一个好的领导必然不会“事必躬亲”,在合理的范围内让教师自己放手去干,必要时伸出援手,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体会到对其的人格的尊重。

新时期,我们的小学学校管理要重视“以人为本”。只有这样,对教师的管理才能获得成功,才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李吉金.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

[2] 朱赣元.试论以人为本的中学学校管理[J].知识窗(教师版). 2014(0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文化认同的研究 篇3

跨文化交际应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之上, 不理想或者不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失文化认同。 跨文化交际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 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 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 使它具有挑战性, 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1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概念和内在联系的梳理

科里尔和托马斯 (Collierand Thomas) 认为, 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 而且交际者之间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 如果认同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 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 大体上讲, 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下列共识:首先, 跨文化交际涉及两个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各自的内部有同一性;其次, 两个群体或群体成员之间具有重要的差异。 正因为文化皆有一定的共性和模式可循, 跨文化交际研究才得以展开;正是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 使它具有挑战性, 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文化认同理论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Eriksson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提出, 之后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学术界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 文化认同具有复杂性, 当一种文化遇到另一种文化时, 首先遇到的就是“认同”问题。 在现代社会, 文化与认同常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 作为个人或群体界定自我、区分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标志。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区域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区域核心基本价值的认同, 是凝聚这个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是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 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世界观参与到人的身份或文化认同的建构中。 学习者在经历了一种新的语言学习后, 在个人能力的认识、交际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2 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应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之上, 并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 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 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良性发展。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 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 而是为了双语文化的交叉交际。 因此, 在文化教育中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 学习、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二是, 学会这些文化的外语表达。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他人, 也要学会展现自我。 外语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使外语学习者越来越外国化, 外语学习者或使用者还有义务宣传本族文化以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然而, 仅仅增加中国文化语言层面的内容并没有完全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所有问题, 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将“双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双语能力, 从而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认识, 以为只要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事物就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事实上,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认同与反思能力等多层次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也涉及对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学习。 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一种“非语言性的学习结果”, 既可使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发生变化, 也会进一步影响其交际模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 我国以英语学习者数量多、学习起始年龄早、学习年限长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英语超级大国”, 英语学习对年轻一代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 构建合理文化认同观, 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

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和多样性。 跨文化交际需跨越自身的文化边界, 在多元主义的框架中寻求集体共识。

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 文化趋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辩证统一。 因此,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应以民族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尺度, 认同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同时以开放的心灵和宽广的胸怀把世界文明的成果同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以一种客观、清醒的态度, 积极参与到文化交往中去, 建立合理的文化认同观,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并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的拓展使跨文化交际者对内变得更为多元与宽容, 对外变得更为友善和开放。 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 为有效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客观上需要我们进行文化整合, 即以中国民族文化为主体,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标准, 对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进行消化和吸收, 使之从属于自己, 从而完善自身的文化。 面对全球化进程的文化认同, 中国的文化现实是首先应当清醒地看待文化传统。 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脉, 是民族的根, 其中有许多在当代依然非常珍贵的思想资源。 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否获得新生与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自身的创新, 中国文化认同建构也是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4 结论

重视文化认同层面的建构,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建构, 是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 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 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 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002.

[3]任育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 2008.

[4]邵丽君, 赵玉荣, 孙秋月.学习动机及文化认同与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钟茜韵.英语学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民族认同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194-199.

“视域融合”视角下的跨文化对话 篇4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所在, 他强调个人在解释学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 个人与生俱来的传统与当下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融合成一个“视域”, 正如他所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 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 或一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1。换句话说, 真正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文本内部, 更多的是读者个人以自己独特的解释对文本进行价值判断, 文本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读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文本的再解读。文本是开放的, 读者的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一次“对话”, 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的最终旨归于实践, 即视域融合生成的意义不仅仅是当下瞬间生成的, 更深层意义是在时间的延续中动态发展的无限开放性, 力求通过学习实践在一个广阔的人类文化生活世界的背景中展开人的理解性的意义生成活动。”2如今,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不存在纯粹的文化,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实践某种程度上都是跨文化, “跨文化”便意味着存在文化的差异性, 存在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 这必然涉及不同文化在交流和碰撞时产生的双重文化内涵和双向想象。但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存在着抬高或贬低一方文化的现象, 从而导致“二元对立”的问题。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的提出为我们避免这一问题提供了方向。伽达默尔的“视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是我们理解文本的出发点, 它构成了我们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客观性、有限性和历史性。

而文本本身所能提供的意义是多重的, 我们以客观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 它需要读者通过理解或解释将自己的视域与文本所提供的视域进行融合, 从而对文本产生对自我存在的意义的思考。因此, 伽达默尔强调对作品的研究首先要关注“原文”。原文向我们倾诉, 进而向我们提问, 而我们首先通过自身的立场来考虑这一问题。然后, 我们对原文提问, 试图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考虑原文背后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戏剧交流中作用尤其突出。如我国著名的话剧艺术家林兆华先生在1998年曾将荒诞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法国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三姐妹》拼贴成《三姐妹·等待戈多》搬上了戏剧舞台, 这在全球的话剧舞台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为西方戏剧的经典之作, 《三姐妹》和《等待戈多》存在着自己独特的“视域”, 作为中国话剧导演, 林兆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也存在自己的“视域”, 如何将其融合, 使作品既保持它本身的内涵, 又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 便是关键。

为了将“等待的焦虑”更为清晰地表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获得观众的认可, 林兆华在舞台的设计上匠心独运, 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视域”。《等待戈多》故事场地只是“乡间一条路, 一棵树”, 而《三姐妹》的故事则是发生在一个省城里, 普罗佐罗夫的家里。因此, 寻找到能同时替代二者、而又不会使二者不协调的合适场景, 同时还必须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相吻合的舞台是一个关键。这是很困难的, 它需要同时考虑到中西文化背景。林兆华导演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他没有完全按照原有的剧本来设计舞台, 而是将舞台设计成水中的孤岛。在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与韦尔希宁中校、屠森巴赫男爵之间, 是一条流动的“河”, 一旦进入水中孤岛, 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就成为韦尔希宁中校、屠森巴赫男爵。“河”成为故事发生的场所, 变成了辨明人物身份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化里, 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也就意味着当下的过去, 因而有“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而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在等待戈多的过程中, 水不停的流动象征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象征着他们的等待无穷无尽。而对于三姐妹而言, 莫斯科是她们的阳光和希望, 没有阳光和希望的地方, 就如同水中孤岛。而“生活像逆流, 她们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冲刷到什么地方”, 她们也在时间的流逝中, 不断的等待, 等待回莫斯科的那一天。这种意象的赋予十分符合中国人的思维, 同时, 又将两个剧本很好的统一起来, 表达出用流动的“戈多”来冲击静态的“莫斯科”, 让人物在时间流逝下等待下去——而这种等待是无穷无尽的意味, 极具冲击力, 比原来的两个剧本都更具张力。这样的的处理, 避免出现四不像的窘境, 既适应了剧本的需要, 又照顾到观众的口味。

在《三姐妹·等待戈多》中, 林兆华既未照搬剧本中的场景和人物, 也未为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而剧本改得面目全非, 这得益于林兆华在艺术上的独特理解, 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效融合, 为中国观众欣赏戏剧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的交流, 首先要朝向自身文化传统的归属性, 然后再在与对方文化的碰撞中, 发现对方文化的他者性, 并通过这一点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 我们首先要将自己传统的文化作为理解的“媒介”, 找到状况中的“自己的东西”, 然后借用对方的文化和理论来实现自我的确认和超越。戏剧如此, 电影亦是如此。

李安是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人, 2012年, 李安更是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等四项大奖。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导演, 李安先后接受中西方的教育, 可以说李安本身就是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他不仅拍出反映中国传统家庭的电影《推手》、《喜宴》、《卧虎藏龙》等, 同时拍出了不少优秀的反映西方文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绿巨人》等。对于东西方文化, 李安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为好莱坞的华人导演, 他更是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东西方文化的深层内涵。在拍摄表现不同文化的电影中, 李安总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客观理智地处理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避免“二元对立”。例如, 在《断背山》这样一部表现同性恋题材的电影, 连几乎没有将东方叙事的模式植入其中, 更多的是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待这样一个西方故事。如果影片未标出导演的名字, 观众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华人导演之手。但尽管文化不同, 却仍有很多东西是东西方文化中所共有的。李安曾说:“我所关心的应该是和人性共同的东西, 例如家庭、传统、文化。尤其当我们将这些问题放到异地去表现时, 我相信这会是东西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3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论是表现东方的家庭观还是西方的价值观, 李安总能够在东西方文化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使西方故事像一个西方故事, 而非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2001年出版便风靡全球, 直到2012年才搬上荧幕, 其作者杨·马特尔是加拿大人, 但整部作品却以印度为背景, 充满了异国情调, 这与作者本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马特尔曾到过多个国家, 接受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熏陶, 多各种文化有了非常深的理解和认知, 各种文化的交融为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域”, 也为他的小说能够受到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欢迎打下了基础。作为华人, 李安能够出色地完成这样一部作品的拍摄, 首先得益于他同时具有东西方文化背景, 并且对东西方文化拥有独特的认识。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 他说:“派这个东西是一个无理数, 是一个无解的东西, 怎么在无解中看到圆圈, 而东方人拍西方人的哲学作品, 是很有意思的, 我希望把东西方好的东西结合起来”4。李安将一部好莱坞投资的电影的全体摄制组搬到了中国台湾, 将一个加拿大作家所创作的充满东方色彩的印度少年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最后更是以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和充满力量的哲理, 告诉观众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李安在影片中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却未揭示究竟故事的真假。而故事的内涵, 观众也可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解读, 这也就是伽达默尔所强调的理解与解释的核心所在。

与之前的电影反映的是单纯的东方或者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相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更多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流。毫无疑问, 李安是一个跨文化的大师, 他游刃有余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 将东西方、古典与现代、商业与艺术等等方面有机地融合, 通过镜头让不同的文化和种族进行深入平等的对话。因此, 他的作品能够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接受和喜爱。全球化语境下, 由于地域的差异, 对对方产生了渴望, 渴望了解, 渴望超越, 如何克服本土文化的既有的“成见”, 对各种文化产物做出客观的评价, 如何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偏见, 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当中的内涵和价值, 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应该向林兆华和李安学习, 对不同的文化从一个客观的视角进行解读, 将文本与自己的视域相融合, 从而做到既不以中国看中国, 也不以西方看西方, 而是文化交融中, 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文本与自我“视域融合”, 从而获得一次无偏见的对话。

参考文献

[1]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2]陈白尘, 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3]丸山高司著, 刘文柱、赵玉婷、孙彬、刁榴译.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M].商务印书馆, 2009.

[5]张习文.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邵华.论伽达默尔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M].现代哲学, 2010年第5期。

[7]张弛.论林兆华的导演艺术特色及其成因[M].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莫小青.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M].暨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篇5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最早始于美国, 以Hall的《无声的语言》为代表。此后, 来自人类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跨文化交际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到目前为止, 主要的成果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文化比较研究。其中以Hofstede对全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以五个维度来区分最为著名。五个维度是: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女性化与男性化、不确定性回避和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另外Hall也从人们在交际中对语境的依存度划分了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和多元时间文化与单一时间文化。

第二, 跨文化交际行为过程研究。一般而言, 目前的研究把跨文化交际行为纳入信息传播的总体框架上进行理解。首先, 跨文化交际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交际行为, 同普遍意义上的人类乃至全体生物体的交际是相似的;其次交际行为又被普遍理解为一种信息发送、接受的互动过程;再者, 语言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包含两个层次的研究, 从抽象层次上, 借助信息理论, 认为交际过程包括说话者信息编码、发送、通过信道、在一定噪音条件下听话人接收信息、解码等过程。在具体层面上, 有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等语言行为研究。这些研究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当前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不足

第一, 单纯的文化分类与比较容易陷于定型化和流于空泛化。通过对全球不同国家文化列菜单式的进行异同比较, 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初级阶段而言, 无疑具有直观、应用性强等特点, 但是这些类型概括因其对象众多, 要求概括性强, 必然导致空泛化、形式化, 同时由于这种分类式的罗列, 研究难以走向深入, 理论也难以达到一定高度。对文化的分类比较有助于人们对全球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 但是也难免会让人们陷入文化定势的错误认识之中, 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多元文化时代日趋显现, 跨文化交际需要有新的理论来指导, 需要从更加强调文化的共性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第二, 以信息编码解码理论来阐释跨文化交际行为过程忽视了人类认知心理过程。目前大部分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过程类同于信息编码解码过程, 如贾玉新 (1997, 30~48) 将跨文化交际当中的双方当作是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 他们在交际过程中进行编码、解码的活动, 而影响他们交际行为的外在杂音包括具体交际环境与宽泛交际环境。具体的交际环境是指交际发生的直接或具体的环境, 有社会与情景因素;宽泛的交际环境则包括文化、心理、自然地理环境。以信息编码解码理论来阐释跨文化交际行为当然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 但由于这种信息理论是源于物理信号传播原理, 当应用于人类交际时, 就表现出对人类心理认知过程的忽略。针对这一缺陷, 基于认知科学背景的关联理论, 对人类交际行为作出了创新的解释, 接下来, 本论文将运用关联理论, 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行为。

三、关联理论与跨文化交际

1. Sperb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1) 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交际, 将交际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 认为人类认知的根本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人们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把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 这是前面所述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理解中所没有的。关联理论把交际跟人类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 同时, 提出“认知努力最小化与认知效果最大化”假说, 根据认知努力程度来判定语言语义与说话人表达意义的关联程度, 从而进行话语含义的推理。

(2)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涉及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信息的处理, 说话人通过明示交际行为, 让听话人获取某种信息, 而话语的理解涉及语言解码与推理过程。前者指语言结构的逻辑形式, 即语义原型, 后者是逻辑形式转换成话语命题后推导出的隐含意义, 即说话人意义。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前者与说话人有关, 后者则与听话人有关。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不认为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是交际的全部过程, 它甚至不是主要的过程。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编码信息有时并不完整, 有时传递的信息也并非说话人想要表达的, 交际更是一种推理, 是依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明示信息进行推理的过程。因此, 交际的成功必须依靠关联性: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

(3) 提出了交际过程中的认知语境。长期以来, 人们都认为语境一般分为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直接语境与间接语境等, 包括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背景等;同时, 大部分学者认为语境是给定的、已知的, 是交际中理解得以实现的背景知识。许多以前的研究者就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涉及到了所谓不同的语境, 这些语境由于交际者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 正是由于这些差异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显然, 这样的语境观并不能完全说明交际过程中语言理解的本质, 而且这种观点也无助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遭遇的困难, 因为我们无法实现把每一次交际的语境完全掌握, 同时, 这也不是我们现实交际过程中的实际状态。关联理论认为, 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 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 所以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 其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 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 而不是具体的情境因素。在交际过程中, 认知语境信息是动态的, 而非静态的。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也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 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就事先确定好了。在认知语境的重新构建中, 听话人会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去帮助生成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或假设。

(4) 关联的两条原则: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 而交际原则坚持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 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第一原则, 即认知原则可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 对交际起导向作用。不管听话人会有什么样的需求, 我们不可能总是希望说话人产出最大关联的话语, 他也许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 或者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该信息。根据关联的第二原则, 交际原则, 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 这里的最佳关联不同于最大关联。

2. 关联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

(1) 可以深化对跨文化交际本质的理解。根据关联理论, 跨文化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也遵循“认知努力最小化与认知效果最大化”, 说话人表达的基本方向就是最大关联, 而听话人在努力理解对方话语意图的时候要力求最佳关联。这种理解将跨文化交际行为普遍化、高度抽象化, 有利于理论概括。

(2) 将更加明确文化交际过程中表达困难与理解障碍的性质。关联理论把人类的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的意图呈现包括语言表达即是明示过程, 而听话人的推理则是理解过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交际双方通常并非是同一母语, 至少有一方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完美的, 语言信息的明示过程将有可能成为互相沟通的第一道关卡。此外, 非语言交际手段也因为文化差异也有所不同, 这也将成为明示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听话人在推理过程中, 要结合明示行为、通过语境假设, 求得语境效果, 利用百科知识及一般逻辑常识, 找到最佳关联, 最后推定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这个推理过程中, 有些因素是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的。

(3) 将改进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境的认识。关联理论引入了动态的认知语境观, 认为语境是交际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保存在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理解每一个话语的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 因此, 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第一个话语建构新的语境。交际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改变对方的认知, 也就改变了对方的认知环境, 跨文化交际活动将会改变双方的认知环境。这一语境观的提出将对跨文化交际活动可能导致的文化后果产生新的认识。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研究目前还基本沿用编码解码理论来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 这种解释简单明了而且直接实用, 但忽略了人类交际的认知特性, 而关联理论继承了信息编码理论, 同时引进了认知的观点来解释人们的语言交际行为。据关联理论, 交际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建立新的认知假设, 与此同时, 也不断打破先前的一些与新假设相冲突的假设。在话语交际中, 听话人根据对方的话语, 依据认知环境, 通过最佳关联原则进行推理, 从而理解话语含义。关联理论将可能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它对交际本质的认识将深化对跨文化交际本质的理解, 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过程也会有新的认识, 同时, 认知语境观的引入, 使语境研究走向认知化与动态化。

参考文献

[1]Hall, E.T.The Silent Language[M].Garden City, NY:Double Day and Company, 1959

[2]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Beverly Hills:Sage, 1980

[3]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Hill, 1991

[4]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M].Thousand Oaks:Sage, 2001

[5]Hall, E.T.The Hidden Dimension[M].Garden City, NY:Double Day and Company, 1966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Samovar, Larry A.&Richard E.Porter.Communciation Between Cultures[M].Fifth Editio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8]Dodd, Carley 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Fifth Ed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6

跨文化视角下以为例 篇6

一顺应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一种受关联原则支配的示意—推理交际, 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是存于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它由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组成。关联理论强调交际者在社会和情感两方面心理上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获取最佳关联, 话语是否具备关联性可通过推理所获得的语境效果来判断。

在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基础上, 冉永平建立了顺应—关联模式。该理论的主要论点为:语言使用过程包括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方面, 不管说话人还是听话人, 都需形成一定的语境假设或根据语境关系形成关联假设。语境顺应—关联就是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 帮助说话人进行最佳关联选择, 最终选择话语形式或选择语用策略, 或帮助听话人进行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选择, 确定与说话人交际意图相一致的推理结果。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Spitzberg与Cupach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理论影响较大, 三要素分别指动机、知识和技能。动机指与别人交际的愿望;知识指对交际的意识与理解, 包含国家层面的各种文化变量以及个体认同;技能指从事交际行为应具备的一些能力, 包括留意能力、模糊容忍能力、自我平静能力、移情能力、自我行为调节能力、准确预测与解释对方行为能力。Byram构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该模式由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情、行为取向构成, 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语篇能力与这些构成因素结合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且它们之间是互动的关系。Kim运用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总结成一个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组成的新模式。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头脑的开放性、对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以及视野和角度变通能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移情能力、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以及能够克服偏见与民族中心主义等;行为因素包括处理交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和维持相互关系的能力以及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陈国明提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新最完整的模式, 包含3个相互依存的层面: (1) 认知层面, 指跨文化理解; (2) 情感层面, 指文化敏觉力; (3) 行为层面, 指跨文化效力”。Lustig和Koester认为跨文化能力由3个方面组成:语境、得体性与有效性以及知识、动机与行为。

三顺应关联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注定了交际过程的复杂性, 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难度较大, 我们试图从交际双方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剖析顺应关联理论的指导作用。

1. 认知层面的顺应关联

在跨文化交际中, 要顺利有效地进入交际, 交际双方首先就应在认知方面有关联假设。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势必有很多不同的认知要素, 比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概念, 这些差异在交际过程的一开始就会造成障碍甚至导致交际暂停。为使交际成功发展, 交际应该或必须顺应这些认知要素来达到最佳关联。比如:

外国客人: (付钱后) Can I get a receipt?

中国售货员: (从电子收款机上撕下一张纸条) Here’s the receipt.

外国客人:I mean the receipt.

中国售货员:Yeah, this is the receipt.

外国客人:发票!

中国售货员:Oh, you mean the commercial invoice, just a minute.

在此例中, 双方的冲突表现在对receipt一词的不同认知理解上。这位外国顾客 (似乎不太像是口误) 显然把发票和收据混为一谈了, 所以他坚持服务员应该亲手开一张receipt, 而对中国服务员来讲, 尤其是配备了现代收款机的商店里, “收据”就是机器上吐出来的纸条。这显然是交际双方在认知层面一开始并没有达成共识, 到了最后交际双方才顺应得出receipt与发票的不同理解。

2. 情感层面的顺应关联

情感因素是交际者做出话语生成和阐释选择时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是交际者在交际中体现的效果和参与的程度, 包括个性、希望、信仰、感情、意图等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情感层面的能力主要是指文化的敏觉力, 也就是对文化差异敏锐的察觉力。比如:

(对话中的A是一名在美留学的中国生, B是一名美国人。)

为了理解B话语的内涵, A就得顺应B的语境去寻找关联。龙,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代表着权力与地位。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 包含着褒义的、美好的意象, 中国画里的龙的形象是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但是在西方文化里, “dragon” (龙) 是一种可怕的怪物, 西方人笔下的龙, 是丑陋而恐怖的, 和中国人描绘出的形象截然相反。因此, A就可推理出B不喜欢他的邻居。这个过程就是在情感层面也就是文化敏觉力方面顺应语境从而完成对话语的理解, 实现交际意图。

3. 行为层面的顺应关联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行为层面主要指跨文化效力, 即跨文化交际中的策略能力。策略能力指在交际过程中, 因语言或语用能力有缺陷、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时采取补救策略的能力。英语口语中常见的策略能力包括补偿能力, 如运用会话填充词 (“Well.”“Er.”“Let me see.”等) 、迂回策略和非言语交际手段, 还包括协商能力, 如要求对方澄清 (“Sorry?”“I beg your pardon.”) 和要求对方肯定。跨文化交际中, 特别是外语学习者在策略能力方面比较不足, 主要表现在: (1) 遇到交际受阻时过分依赖母语。例如, 一名外籍教师要求学生介绍中国藏族的习俗时;有学生说“It is a great honor to receive hada from the Tibetan people”很显然, 该学生没有选择描述解释的迂回策略, 而是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表达, 造成了交际障碍。 (2) 协商能力运用不够。也许是因为在人际交往取向方面中国学生不太喜欢自我展示, 因此在口语课堂上当他们无法理解外籍教师所表达的内容时, 多选择沉默, 而没有想到运用协商策略。

其实, 我们在交际过程中, 交际一方如果能有效地积极顺应交际另一方的语言表达习惯, 或者在行为层面采取更灵活的与之关联的对话策略, 这种交际不畅或者失败的结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比如在上述例子中, 如果中国学生能用适当的简单词汇稍作解释什么是哈达, 稍微运用一点交际策略, 外籍教师就不会一头雾水, 交际双方的意图都会得以表达。或者外籍教师如果能顺应中国学生的语境进行关联假设, 推理出hada, 交际的结果也是成功的。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立足于探讨顺应关联理论视角下如何有效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如何运用顺应关联理论来指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是对于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类型和交际过程的论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学术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特别是外语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顺应关联理论为视角,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剖析了该理论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顺应,关联,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 2004 (2)

上一篇: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现状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