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

2024-05-27

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精选9篇)

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 篇1

中共峄城区委宣传部(2017年7月24日)

根据市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梳理我区意识形态工作,找准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意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我们对全区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座谈会精神,年初,区委对我区落实责任制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党委督查范围,形成了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工作链条。区委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2月6日,全区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会议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省、市关于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建立了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网宣办、区经信局、区公安分局、区文广新局、区广播影视台、区教育局、区文联、区社科联等部门和单位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区舆论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全面启动。4月5日,区委常委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上通报了全区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步舆论净化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理论是意识的根源,只有持续不断的进行理论教育,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区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工作,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年初精心制定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并下发到各镇街、区直各部门参照执行。加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中心组学习考勤签到制、考学、评学、督学、述学制度和中心组学习经费保障制度。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其中就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2次。同时,区委中心组成员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参加学习研讨,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到所在党支部、基层联系点、党校上专题党课,大大提高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组织开展全市理论政策进万家活动,邀请市委讲师团和市委党校老师到镇街、区直有关单位做宣讲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已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560余场次,参学18000余人次,刊播相关学习信息380余篇(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15000余册(份),主流思想

阵地得到不断巩固壮大。同时,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管理的通知》,严把主题、内容和导向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健康、积极向上。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峄城通讯》等区内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区委“五抓五提升”总体工作思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先后组织开展了峄城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棚户区改造、环保督查、精准扶贫、党的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活动40余起。今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头版头条或重头稿件33篇条,刊发稿件总数2600余篇(条),主流舆论声势进一步巩固壮大。注重利用好新兴媒体阵地,充分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快、思想动员广、舆论引导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区30多个部门单位,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成了新兴媒体矩阵,峄城好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榴乡峄城”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2万人,在“山东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6次进入前50名。开通了“峄览”官方头条号,累计阅读量达175万,被评为“山东最具影响力”外宣头条号。开通山东手机报枣庄专刊峄城版,全区用户达到11万人,成为传播党委政府声音、对干部群众开展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的又一快捷平台。今年以来,融合报纸、电视、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论坛、头条号等全媒体,已策划开展了8期“那山•那水•那城•那村•那人——家在峄城”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融合峄城通讯、榴乡峄城微信、“峄览”头条号策划开展了“2017,与峄同行”网络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将峄城通讯与峄城政府网站、榴乡峄城微信公众号、峄览头条号相融合,实现峄城通讯电子版上网、进群、入圈。围绕中心、凝心聚力,相继开展了棚改、城建、创卫、扶贫、拆违、三夏等重点工作的系列性宣传,让人们了解了政策,掌握了进展,看到了变化,将峄城的好事喜事、人文历史、优势资源、旅游景点等以碎片化的方式频繁对外发布,增强了自豪感,提升了凝聚力。今年以来,全区在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发表网络稿件100余篇,广泛传播了峄城好声音。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四德工程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在全区广泛开展“峄城好人”、“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广大人们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精神追求,营造向善向上的文明风尚,有效传播了正能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举办了枣庄市民大讲堂峄城分坛—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倡树优良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乡贤文化,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组织开展了全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合唱”比赛,用歌声传递核心价值观,滋润了广大中小学生心灵,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仙坛苑广场,精心打造了

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峄城区历史文化、中国梦国学传承、榜样力量、四德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成为弘扬文明新风,提升文明水平,开展群众性道德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和美丽窗口。利用城区建筑围挡,制作了3处2000余平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在城区各主要路口,精心打造了包含中共梦、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文明出行等17处文明宣传栏,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类道德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风化人。

五是加强网络建设,拓宽舆情收集渠道。依法加强网上内容建设、网上舆论引导、网络空间治理,唱响网上主旋律,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完善舆情监控、通报、处置制度。采取人工监控和软件监控相结合的办法,特殊时期实行值班监控制度,确保网络舆情不遗漏、早发现、早处置。对重要敏感舆情即时通报,涉及全区重点工作和敏感民生事件的舆情,形成《互联网舆情专报》报区领导。今年以来,共下发舆情通知单 15起,舆情专报4期。对重大舆情处置,实行网宣办、责任单位、信息中心、公安分局联动处置机制,统筹应对。建立完善网评员队伍,目前全区共发展网评员109人,主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舆情监控、负面应对等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出台了《峄城区网络意识形态工

作考核办法》,将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体系,用制度化的方式将网络意识形态监管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实行微信公众号备案制度,加强对新兴自媒体的监管,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建立健全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将舆情风险管控前置,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存在问题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渗透,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方式加紧对我进行西化分化,他们极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标榜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将矛头直指党和政府执政根基,企图搅乱人们思想,撕裂社会共识。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经济利益的腐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断冲击人们的主流思想意识。

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概念模糊、有局限,总认为那是国家的事,是党的高级干部和从事专业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事。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往往被忽视、被淡化,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日积月累掌握那些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就 6

可以了,即使是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只要自己择其重点掌握,应付日常工作是完全可以的。

三是缺乏意识形态工作专业人才,工作开展难度大。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目前,在基层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理论水平低、内容生产创作能力不强、舆情分析管控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弱等方面,难以适应党和国家的需要。而且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受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的影响尤其巨大,如何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有相当难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形成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合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各司其职、衔接配套的责任制度体系。

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依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持续推进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普及,深入推进理论惠民工程,提高理论宣讲活动的吸引力,大力推动党的理论政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深化四德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继续落实好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维护、使用及数据上传工作。开展“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活动,积极向上级推荐申报四德社区、四德学校、四德机关等工作典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管好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抓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梦娃系列等主题宣传。充分运用宣传栏(屏),大力宣传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感动人物、善行义举四德榜金银铜榜先模人物,传扬美德善行,营造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环境氛围。

四、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全面提高意识形态管控水平。健全党委常委会、党委会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及

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 篇2

1 积极争取,真抓实干,“十五”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1.1“十五”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

1.1.1 土地治理项目。

该区自2003至2007年共实施了4个土地治理项目。五年来共完成投资1661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276万元,涉及峨山、阴平、古邵3个镇,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31万hm2。项目区内共建设提水站13座,节制闸1座,滚水坝1座,新打或配套机井、大口31眼,开挖疏浚沟渠105km,建设防渗渠道113km,埋设地下管道58.5km,架设输电线路19.9km,新建机耕道路114km,新建桥涵173座,林网0.31万hm2,植树20.6万株,新建大中弓棚2000个,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1项,推广高标准农田266.67hm2,培训农民10000人次,扶持专业协会1处。

1.1.2 产业化经营项目。

五年来,峄城区共完成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分别是总投资287万元的优质石榴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220万元的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总投资320万元的淀粉.丙烯腈加工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完成后,经过安装调试,都达到了项目建设要求,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达到和谐统一。

1.1.3 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

一是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项目区基础条件得到改善,项目区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标准;三是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项目区内的土地通过开发治理后,亩效益比非项目区高出300~500元,高的达1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00元以上;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改造后的中低产田复种指数达到200%以上,林网保存成活率98%,良种普及率达到96%,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解决了许多千家万户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些难事得到化解,社会矛盾明显减少,党和政府的威信得到新的提高。

1.2 项目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2.1 领导重视,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政府行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要求。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区政府专门下发了《峄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分管副书记、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区人大分管主任、区政协分管副主席为副组长,区农口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区人大、区政协加大了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监督力度,积极到项目区进行督导。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更是经常亲临项目区指导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2.2 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为促使项目工程进度与质量同步进行,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区政府分管区长同项目实施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奖罚措施。在项目建设上,我们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打破村镇界限,科学合理地规划项目区,突出开发重点,狠抓骨干工程,严把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了“四制”措施,即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在硬件建设上,坚持做到先搞样板,然后全面推广,不合格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做到学有榜样、干有标准、完工后有检查,使项目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切实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桥涵闸相配套,进得去、转得开、出得来”的高产稳产示范田标准。

1.2.3 实事求是,做好项目建设结合文章。

在项目建设进程中,我们积极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一是与道路村村通相结合,二是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三是与绿色通道相结合。我们要求项目建设镇不等不靠,积极行动;比如:峨山镇项目区地势复杂,主要通过以拦河坝、新打机井等治理措施,突出解决“浇灌”问题;古邵镇项目区地势较低,内涝严重,主要通过以修建疏通渠道等治理措施,突出解决“排水”问题。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已建项目和在建项目的管护管理力度。

1.2.4 资金管理,严格实行县级报账提款制。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配合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了专人专账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及时拨付资金到位,确保了项目资金的管理有序、使用得当,规范了县级报账提款制,促进了项目资金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区开发办、财政局及项目建设单位积极配合区审计局,做好每一个开发项目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2.5 加强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年度项目验收后,我们按照“明确所有权、放活使用权、落实管理权”的原则,制定了灵活多样的管护制度。对项目区的林网树木全部进行拍卖,对井、泵、渠等建筑物,采取适宜拍卖的就拍卖,适宜承包的就承包等措施,全部落实到了协会或个人,有效地起到了保护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的作用。目前,项目区内的林网成活率达到98%,其他工程设施的完好率达到99%。

1.3 农业资源概况与利用现状

土地资源、光热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因此,只有摸清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分布和生产利用现状,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有利条件及限制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利用,确保项目建设效益。

1.3.1 人均土地资源较多,土壤肥力较低。

峄城区以重壤土和粘土为主,特别是砂姜黑土,土质偏粘,潜水位高,通透性差,耕性不良,宜耕期短。同时由于峄城区低山丘岭较多,土层薄而贫瘠,既便是平洼地区,地势也不够平坦,不仅给农田灌溉带来困难,造成跑水和土地肥力不均,而且汛期局部地区极易积水成灾。

从土地资源数量上看,峄城区历来是地广人稀,总面积6.28万hm2,人均占有土地0.17hm2,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农林牧可利用面积5.027万hm2,占总面积的80%;耕地面积3.6万hm2,占可利用面积的73%,人均占有耕地0.12hm2,其余可利用面积1.36万hm2。其中包括:沟路河渠0.69万hm2,村镇占地0.44万hm2,工矿占地0.06万hm2,其他0.18万hm2,土地资源优势为农业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1.3.2 水热资源充沛,自然灾害频繁。

峄城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暖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等特点。与全省大部分地区相比,在气候资源上具有以下两个明显优势:一是温度高积温多、适宜农作物生长季节长。全区平均气温为13.9℃,处于全省气温高值区内,≥0℃以上的农耕期为310天,≥0℃积温5136.2℃;二是自然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89mm于全省相对多雨区。主要自然灾害表现为春早、秋涝、夏干热风。1.3.3水资源较为丰富,时空分布不均。全区多年平均产水总量为8.4亿m3,其中:降水总量为5.4亿m3,占64.6%,入境客水总量为3亿m3,占35.4%。地下水主要来源是降水补给,其次是地表水及边界补给,地下水位平均为3.51m,平均储水模数为27.88万m3/km3,单井涌水量一般在60~100m3/h,大多处于“中富水”状态,水质优良。

2 制约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因素

2.1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峄城区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农业生产条件虽然有了明显改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仍然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大自然的恩赐。抗灾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2.1.1 水利设施少,不配套,利用率低。

峄城区1.81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中湖灌和库灌面积0.64万hm2,占35.4%。遇到干旱季节,湖水下降,库塘干涸,水源没有保证,全区保浇面积仅1.33万hm2左右,占耕地面积的39.1%。其次,由于部分镇(街道)水利工程配套较差,地面不够平整,保浇面积小,输灌周期较长,能够根据作物生物需要及时浇灌的面积仅有0.87万多hm2,其余0.27万多hm2只能浇抗旱水和救命水。再次,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是今后由中低产向高产稳产过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障碍因素。

2.1.2 林业生产相对薄弱,自然生态条件仍需改善。

峄城区也和全省大部分地区一样,由于长期的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旱涝灾害比较频繁。虽然年年植树造林,但由于基础差,管理粗放,破坏严重,至今仍有近0.8万hm2宜林地没有绿化,现有林地也多为残林、疏林,农田林网虽有改善,但整个系统不够完善。据调查分析,每年因旱涝和干旱风等自然灾害,一般影响农业产量10%以上。

2.1.3 农业机械配套不足,农机利用率低。

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因此,不违农时是躲避自然灾害、夺取生产主动权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夏种秋收季节,常因农活集中,劳力紧张,不能及时收获和播种,而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2.2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

尽管峄城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较好,有许多自然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如全区尚有0.21万多hm2可供植树栽果的荒山和0.2万多hm2四旁隙地,尚未充分利用或闲置荒废;有73.33hm2适宜养鱼的水域没有利用;每年有1亿多kg作物秸秆,不能合理利用,被当作燃料或堆放在田间地头任其腐烂。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开发潜力也很大。多年工程拦蓄占地上水总径流量的17.6%,地下水年开采量仅占可开采量的31.4%。至于光能利用率则更低。根据峄城区2006年的平均单产计算,小麦的光能利用率仅0.9%,夏玉米为1.7%。从生物资源来看,峄城区的“峄县石榴”和阴平上郭家一带的大枣,也有待于向产业化深度和广度拓展。

2.3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峄城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与农业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与建设现代产业化农业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均较落后。如林业生产的育苗、造林、营林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还是采用老一套生产方法,育苗不选用良种等。畜牧业生产基本也是沿用传统的饲养方法,如猪、牛、羊的饲养不是根据生育期科学配料,而是随农业季节的变化,有什么喂什么,造成糖料消耗多,肥育期长,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等。水产养殖业的水域虽然不大,但水质较好,天然饵料丰富,但由于人工养殖时间短,技术水平低,再加上管理不完善,多数鱼塘存在鱼种杂乱,鱼塘不清整,放养密度不合理,品种搭配不对路,投饵施肥不及时等问题,因而影响了产量。

2.4 农作物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在作物种植上往往是小而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以来,在作物部局上虽然作了较大调整,但主要是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在分布上仍然比较分散,除蔬菜、石榴外,其他形不成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商品率不高,规模产业优势没有充分有效发挥。

2.5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龙头企业带动,没有龙头企业作保障,农民跟着瞬息万变、竞争残酷无情的市场尾巴走,是制约峄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实现农产品由原始产品、初级产品向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是大势所趋。目前,峄城区仅有十多个农产品冷藏加工企业,且规模小、档次低,在对初级产品进行清洗、分级、保鲜、提纯和加工机械化等现代技术方面基本上仍是空白。

2.6 农民的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长期受小农经济的传统束缚,对市场信号感觉不灵敏且信息量小,表现出与发展市场农业不相适应;市场意识淡薄、知识缺乏与市场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标准化要求不相称;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与现代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人人有份的土地“均包制”,因家庭不断分化,土地不断分割细碎与土地科学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不相适应。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策与建议

该区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该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综合利用、多次加工增值的路子,不断向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环境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增加并引导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尽最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逐步建设成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先进的农业技术体系、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产业化经营强区。针对峄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现状,下一步,项目建设应做如下改变。

3.1 关于投资机制

面对诸多制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我们应看到农业资本积累、资源开发利用、城乡差异和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也应当看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无穷的美好前景。因此,在投资机制上:一是应改变投资方式,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多种经济杠杆,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整合资金。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要向优势产业倾斜,使各项资金相互补充,产业链各环节配套完善,从而在短时间内把重点产业做强做大;三是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集中开发重点区,促进优势农产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迅速扩张优势农产品总量,推进农村经济高速增长。

3.2 关于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应坚持相对集中,有利于辐射带动的原则。立足于资源优势,从长计议,全面考虑,体现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突出辐射带动;二是坚持市场导向、科技领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有利于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实现现代科技与市场农业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效益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筛选有发展前途、农民有一定经验并容易接受的项目,通过良种良法培植品牌产品,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关于项目单位选择

选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镇(街道和企业)的标准应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严格申报条件。首先申报镇(街道)和企业必须要有符合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如区域代表性、基础设施、技术支撑、资源及原材料条件、经营管理能力等。其次,将镇(街道和企业)和企业当年的农业投入指标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充分调动项目建设单位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第三,对经济条件好的镇(街道),应培优扶强,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有利于促进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向重点优势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整体效益。第四,对经济条件中等的镇(街道)和企业,应选择有利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的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农产品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第五,对经济条件较差的镇(街道)和企业,要突出解决制约当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和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增强“造血”功能。

3.4 关于投资环节

项目资金应投向有利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点项目。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示范,培养一批素质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集中资金重点投向效益好、潜力大的项目,加快优化完善产业链,大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化基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五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民间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4 今后五年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4.1 指导思想

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总揽大局,立足实际,增强发展意识和为农民服务意识,一心一意解决农民一家一户想解决但无法解决的农业生产问题,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问题。为此,依据农业发展实际,峄城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土地治理配合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切实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为目的。辐射带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4.2 主要任务

根据省、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部署,结合峄城区实际,今后五年峄城区初步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主要包括:

——以亚行项目建设为契机,投资62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0.75万hm2,扶持4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民用水者协会),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投资1490万元,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其中重点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开发,推动农产品基地建设。

根据上述任务,今后五年规划项目建设完成后,规划区内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推广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将显著提高,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4.3 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峄城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将依托农口部门优势,抓好峄城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申报、组织、实施和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4.3.1 改造中低产田0.75万hm2。通过实施新建或维修提水站,新打机井、修复配套,新架及改造输变电线路、埋设输水管灌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彻底改造0.75万hm2中低产田。项目区将实现田、林、路、井、电、管六配套,初步形成农田成方、路林成网、节水灌溉、机械耕作、结构优化、种植高效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新格局。

4.3.2 扶持4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分别是蔬菜(食用菌)深加工淀粉加工项目、蔬菜运销协会、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及石榴盆景协会。进一步推动峄城区农业产业化进程,营造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3.3 建设0.75万hm2农田防护林网。在中低产田项目区,以13.33~20hm2为一片,突出防护效益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在其机耕路两侧栽植以毛白杨、国槐等针阔混交,四季常青的方田林网,提高森林覆盖率,形成防风固土的绿色屏障。在改善田间小气候同时发挥其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综合效益。

4.3.4 培训项目区农民15000人次,推广农科技术8项,确保项目区每10户有一个科技示范户,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逐步提高峄城区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把项目区建成广大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的展示基地。

4.3.5 在项目区大力普及农作物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彻底改变农作物品种老化、退化、更新换代较慢,且病虫害危害严重的现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粮食高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3.6 项目区全面普及测土配肥,通过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区土壤进行多点取样化验分析,使农民群众进一步明确土壤肥力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土壤施肥方案,指导农民进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

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 篇3

大兴区档案局(馆)提出2012年工作要点为更好地服务全区工作,2012年大兴区档案局将加强对村级档案和重大活动工程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探索家庭档案的推广途径,大规模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征集、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曲良亮)

东城区档案馆婚姻档案数字化成果显著近日,东城区档案馆圆满完成了所有馆藏婚姻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质检工作,形成专题档案数据库,共计452940条数据,并已通过查档利用窗口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实际利用。(李潇潇)

怀柔区档案局召开2011年机关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

1月18日,怀柔区档案局召开2011年机关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会上,李德才局长对201 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3个先进科室、5名岗位标兵、5名优秀党员和12名季度“闪光星”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马元申)

石景山区档案馆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石景山区档案馆加快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现完成5000余卷(件)文书档案、17000余张照片档案的扫描录入工作,实地指导81家立档单位实现网上整理、归档、查询便捷式管理。(武小影 车东毅)

朝阳区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刘军胜到区档案局(馆)调研档案工作1月31日,朝阳区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刘军胜到区档案局(馆)进行调研。他在实地查看档案馆并听取负责人的汇报后,对区档案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今年工作提出六点要求。(杨馨珠)

顺义区档案局召开农村档案工作会前不久,顺义区档案局召开了区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11年全区农村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通报了《顺义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并就2012年全区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讨论。(沈西宁)

密云县档案局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前不久,密云县档案局召开了科研课题研讨会。会议分别听取了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同时对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刘静)

学生冬令营活动走进房山区档案馆1月11日,“我的档案我做主——2012年寒假中学生冬令营活动”走进房山区档案馆,230位师生在听取“档案伴我成长——中学生成长档案讲座”后,观看了馆内展览及档案库房。(高权)

昌平区档案局创新编研工作

昌平区档案馆以征集进馆的拆迁村影像资料为基础,剪辑制作了《昌平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巡礼》和《家的记忆》两部短片,以视频和影像方式实现了编研工作的创新。(王甲鹏)

丰台区档案局召开档案业务经验交流会,丰台区档案局召开全区档案业务经验交流会。对全区2011年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档案案卷质量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推选出6名档案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工作经验介绍。(武丽丽)

延庆县政协副主席向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近日,延庆县政协副主席、原副县长赵志萍同志向县档案馆捐赠了个人珍贵档案资料94件,这是开展向“四套班子”单位征集档案以来县领导第一次捐赠个人珍贵档案资料。(张惠舰)

海淀区档案馆探索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新途径海淀区档案馆利用现有门户网站开辟了“涉农”档案信息专栏,建立了农村土地房产专题数据库,共著录文件级条目91523条,为维护农民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尹哲)

门头沟区档案局积极为高家园拆迁地区留资料近日,为配合全区城市改造工程,门头沟区档案局组织专人对高家园地区土地储备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动员大会和拆迁村镇、街道实施紧急性的拍摄工作,尽全力保存村落、街道拆迁前原貌。(康健)

平谷区档案局开展春节慰问活动1月17、18日,平谷区档案局局长马魁、书记李惠铭分别带队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老干部和困难户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表达了区档案局馆全体干部职工对老干部和困难户的关怀。(杨有启)

城区防汛工作汇报 篇4

**月**日,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提早做出安排部署。按照“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全面防守、重点加强”的原则,以辖区安全度汛为目标,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为出发点,以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并重为落脚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工作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现将街道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会议精神 提高思想认识

全区防汛工作会后,街道办事处召开了防汛专题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做出安排部署。一是要克服麻痹思想,深刻认识到街道辖区地处市中地带重点部位多的现状,严防“连年防汛不见汛”的麻痹思想产生;二是要对危险隐患摸清底数做好防范,充分认识到辖区内仍有市政、水电设施老化、平房区危漏房屋、地下室水浸隐患、城市低洼积水排水不畅的现状,做到提早排查登记,制定有效措施;三是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按照《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中各级应急响应要求,以防汛指挥部与物业公司专群结合的方式,准备好必要的沙袋、水泵、铁锨、彩条布、编织袋等相关防汛物料。四是要成立民兵防汛抢险队伍进入临战状态,确保随时待命。

二、成立领导组织 明确责任分工

根据今年汛期形式,结合城区防汛的特性,办事处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明确了党委书记任政委,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各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严密的组织网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武装部,负责防汛日常工作,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另设6个工作组,明确各组工作任务。

1、综合协调组

负责辖区防汛的全面工作,保证防汛应急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转,保障信息及通讯畅通,随时向指挥部报告天气汛情、辖区受灾情况及防汛安排和进展等情况,及时下达指挥部各项指令,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2、汛情预警组

负责做好天气监测、汛情预警预报、汛情分析、提出防汛意见等工作,及时向指挥部及各 社区居委会发布汛情预报信息、切实做好辖区防汛预报预警等相关工作。

3、防汛抢险组

负责辖区内市政、水电设施、平房区危漏房屋、小区低洼地下室、城市低洼积水地段等重点部位的紧急抢险工作;负责受灾居民转移安置工作,确保群众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

4、物资保障组

负责防汛物资的准备、调度、供应工作,确保防汛物资、物料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5、卫生防疫组

负责做好辖区防汛期间各项卫生防疫、医疗救护工作,特别是要提前备齐医疗器械和药品,随时做好汛期、汛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杀防疫,最大限度防止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6、宣传报道组

负责做好汛前、汛期、汛后的宣传报道工作,提高全民防汛意识和参与的自觉性,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等形式,多渠道、全覆盖、高密度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调整出行计划,及时避险;汛期要注重挖掘和宣传防汛排涝的先进经验、典型单位和个人,以应急救援队伍快速集结、救援、疏散为重要内容,及时报道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防汛工作部署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做好我处抗洪抢险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修订应急预案 组建应急队伍

按照会议要求,街道制定了应急预案。以指挥部牵头完善细化了四个等级应急响应的指挥步骤、救援部署、转移安置、灾后处置的职责任务;以武装部牵头组建30人的民兵防汛抢险应急队伍;以各社区牵头组建了物业防汛抢险小分队;防汛物资准备情况以条块结合、整体保障的形式,各社区要求所辖小区物业公司准备好充足水泵、沙袋、铁锹、发电设备,作为一线防范。街道办事处准备相关救生物资及车辆,作为抢险救援保障。

四、强化隐患排查 督导防范整改

按照《**防汛工作方案》要求,针对辖区内危漏房屋、低洼车库、地下室、破损井盖、低洼积水地段、电力设施、建筑工地等存在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经排查共发现危漏房屋15户、平房区15处、低洼积水地带2处、建筑施工工地3处,并对排查部位逐项进行了登记,针对排查出的各项隐患,街办处做了以下措施:一是对辖区内的危漏房屋明确了紧急疏散地点;二是对低洼积水地带内的所有井盖进行了全面清理;三是针对建筑施工工地深基坑隐患落实建筑单位的安全防范责任到人;四是要求各社区组织辖区物业公司成立汛期应急小分队;五是责成辖区物业公司准备防汛物资物料对小区内低洼积水楼门进行重点防护。

五、加强值班制度 确保安全度汛。

关各科室、各社区以临战姿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汛期值班不空岗。遇有汛情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晚在机关待命,密切关注汛情,处理突发事件并对值班情况进行督查。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第一时间深入分包社区靠前指挥,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督导。街居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确保第一时间处理险情,保证各种通讯工具的畅通,及时、准确传递汛情,做到有事随叫随到,保证防汛信息和相关指令的及时传递。

城区环卫综治工作汇报 篇5

目前已进入开江期,随着冰雪消融,城市内河及松干城区段部分江段岸边垃圾漂浮物显露出来,不仅给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对松花江水质和防洪安全构成威胁。虽然城市内河及松花江段均按行政区划实行属地管理,但立足于提早做好防汛清障、维护河流生命健康,我局决定结合局直系统开展的“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树立水务人形象”活动,集中开展一次“打造干净城市,整治河道环境”二十天会战,对内河及沿江重点江段岸边环境卫生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清理整治。

一、活动背景

我市城市内河环境卫生问题由来已久,其主要原因是:

(一)环境因素。

我市城市内河两岸多为棚户区,近年来已成为外来人口聚居地,人口较为稠密。由于这些地区缺乏必要的市政卫生设施,河道便成为沿岸居民的垃圾倾倒场,居民厕所也多直排入内河河道。这些垃圾顺流而下,最终汇集至下游某段并淤积成堆,呈现出“垃圾成山”的景象并淤塞河道。其中,何家沟由于承排污水长年不冻,在松花江封冻的情况下,入江口垃圾漂浮积聚现象尤为突出。

(二)人为因素。

内河两岸也是小工厂、废品收购站的集散地区,废品收购站常将收购来的家用电器中,有回收加工价值的部分拆下,其它部分就直接扔入沟中。同时,个别不负责任的清冰雪、运垃圾司机,为节省运距,常偷偷将残雪、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倾卸在内河边或江边,形成了人为的废物障碍。特别是四方台大桥附近,由于私卸滥倒,现已形成了近500延长米的垃圾带。

(三)管理因素。

在内河管理上,我市内河及松干江段均按行政区划实行属地管理,我局下属内河管理处只负责行使行业指导职能。目前各区内河管理所一般仅有两三名工作人员,管理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同时,市政、环卫及社区对内河环境卫生管理职责也没有明确,使内河环境卫生管理处于缺位状态。与此相类似,四方台段郊区农堤虽管理职责在乡(镇)政府,但实际并没有专职的堤防管理人员,郊堤管理现状堪忧。20xx年以来,市政府开始每年拨付防汛清淤资金,我局每年汛期组织一次内河清淤,虽可清走部分垃圾和漂浮物,但这种清淤主要是以挖深、护堤等措施保证安全度汛为主,而非以环境整治为主。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此次活动从4月10日起至4月30日结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彻底清理“三沟”及松干重点堤段垃圾及障碍物。

一是开展内河垃圾清理外运集中行动。组织各区内河管理所对辖区内所属沿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对河中漂浮物进行打捞,全部装车外运。二是开展重点垃圾捡拾行动。加强公路大桥至滨江铁路桥江段卫生管理力度,加大卫生管理人员巡查捡拾频次,维护城市干净形象。三是开展河道清障集中行动。对城市内河重要桥涵、淤积严重河段进行清淤整治,防止“桃花水”及强降雨时产生内涝。对松干城区段堆积的河砂、私建滥建的障碍物进行清理整顿,清除各类行洪障碍。

(二)加大向河道私卸垃圾等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

组织水政监察、堤防管理人员对城市内河和重点江段进行执法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向河道倾卸垃圾、残土和非法设障等违法行为,依据《防洪法》及《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进行严厉查处。加大采砂管理力度,以阿什河流域为重点区域,加强巡察管护,坚决杜绝私采滥采等行为。积极抓好沿江郊区砂场的审验工作,确保河道砂石采卸秩序。

(三)加强关爱河流生命健康的宣传教育。

一是以防汛抗旱指挥部名义向有关区政府及市城管、行政执法、环保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河及重点江段郊江河道堤防管理的`通知》。二是在乱堆乱卸易发地段悬挂宣传横幅,设立警示牌,教育群众关爱河流生命健康,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残土等行为。三是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对向河道倾倒垃圾、残土等行为进行曝光,树立关爱河流健康生命、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内河环境卫生属地管理职责。

建议市政府协调各区政府,切实履行城市内河环境属地管理职责,由区政府责成区城管、环卫及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对内河两岸环境的管理,查找并清除污染源,有效解决内河环境脏乱差现象。

(二)尽快成立松花江大顶子山库区清漂队伍。

由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建成并蓄水,使我市松花江城区段成为一个河道型水库,水流速度减缓,松花江上游及城市内河汇入的漂浮物将成为一大环境难题。借鉴长江三峡库区管理经验,建议市政府尽快研究组建专业的清漂队伍(此事我局已与市编办、财政等部门进行过联合考察并形成一致意见),确保松花江水质安全和大顶子航电枢纽安全。

(三)探索建立内河清淤疏浚的长效机制。

由于内河综合整治短期内无法完成,城市内河“年年清年年淤”的现象仍将客观存在。受资金所限,即便重要河道也要经历三年左右周期才能再次清淤,为防汛带来极大隐患。为此,我局拟创新思路,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市水利机械工程公司常年负责城市内河的清淤疏浚任务,增强清淤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解决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四)将数字城管范围拓展至内河及城区堤段。

我市数字城管建成以来,在城市环境整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成功手段。建议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将内河和城区江段沿岸纳入数字城管覆盖范围,有效强化内河和重点江段环境卫生的监管。

(五)加快城市内河综合整治进度。

2011城区小学安全工作汇报 篇6

王建龙城区小学安办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安全工作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1年是我县教育发展的提速期,青德、尼斯两所寄宿制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县小学高段学生集中就学。全州寄宿制发展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城区小学作为集中办学的主校区之一,接收了学竹区两乡154名学生,根据工作要求增高和学生增多的形势和要求,校安办在学校的领导下,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办机构细致抓的局面。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在大小会议上主要领导进行专门部署、强调、督促、要求等,实现了长效推动。制定了学期安全工作计划,与县安监局、县教育局积极衔接,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责任任务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工作好比清洁工清扫大街,天天做看不出成效,但一段时间不做,马上就会出问题。通过抓组

织领导,学校实现了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二是抓重点管理。制作了安全隐患排查单,发动各班主任、科任老师排查、上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了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针对校保安、门卫等安全重点环节,与他们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落实工作责任任务,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积极作用。与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书,推动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局面的初步形成。配备了四名学生管理员,充实了工作力量。与县药监局、县卫生局协同作战,加强了食堂食品安全,积极配合县安监局、县教育局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工作调研等,增添了安全保障。与县防灾减灾局积极开展防灾工作,加强了应急工作能力。

三是抓意识提高。做到了会上强调、会下提醒,增强了全校老师安全工作意识。在学生中通过办专题黑板报、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全校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是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

当前,我们配备了4名学生管理员,寝室和校区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但由于学生的增多、成分的复杂,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了。如这次学生发生的群架事件,就暴露出存在一定管理漏洞。下一步,希望学校进一步明确学生管理员

岗位职责,行课期间以教师为管理主体、学生管理员配合工作,中午和下午放学期间和周末期间,以学生管理员为管理主体、教师积极配合,做到主次分明,杜绝大家都管、大家又都不管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管理员充分发挥职责,也可以缓解各位教师的工作强度。十分必要。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学校安全工作,多为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扎西德勒,谢谢大家。

乡城县城小安全办

的城区管理工作汇报 篇7

制定了《城管局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和完善了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防范措施。印发了《城管局城区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城管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了。

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全年开展了1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活动。重点检查了以下方面:1、局办公大楼、市容环卫处、明珠广场、兴华公园安全防范措施;2、局所有一线工人的安全作业情况;3、垃圾中转站、公厕安全运行情况;4、明珠广场、兴华公园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管理;5、路灯、供热等城市公用设施安全使用管理;6、加强车辆管理,强化司机安全行车责任。

三、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峄城区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汇报 篇8

一、基本情况

1、加快物业管理行业建设。1995年,市国土局设置了物业管理股,具体负责物业行业管理。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38家,本地27家,其中二级资质1家;外地入驻本地的11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二级资质4家。从业人员1900多人,有近600人参加各类培训并已取得相关证书。目前已对50多个住宅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总服务面积约51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

2、培育规范物业管理市场。一是引入招投标机制,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市逐步推进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至今已有19个小区实行招投标。二是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物业管理运作。针对一些业主反映较突出的问题,如物业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差、乱收费等,开展了物业服务企业达标考核、物业设施设备专项检查、安置小区综合管理考核等工作。

3、努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倡导“诚信物业”,开展创优评比活动。截止目前,我市已创全省示范住宅小区2个,全省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大厦)5个,xx市示范住宅小区(大厦)4个。积极推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全市业主委员会已成立并备案在册22家。

二、存在问题

1、少数物业企业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公共设施设备维修不及时,物业费用收支不按规定公示等。加上有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不督促物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业主遇到问题而缺乏有效途径沟通,导致上访投诉维权,增加了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负担。

2、部门之间职责需进一步理顺。作为新兴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虽已建立,但部门间的工作职责还需进一步理顺。国家《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应向最终用户收费,但我市有例外现象,如大多数小区是自备变压器,电力部门只收取高压终端的`电费,小区内业主的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但电损、线损、变损等费用由业主承担,引起广大业主的强烈不满。此外,住宅小区的房屋质量、违章搭建、破墙开门、车辆停放、开厂经营、垃圾清运等问题,按照有关职能应由住建、城管、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法处理。但由于一些法规的交叉,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执法不到位现象,增加了管理难度。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下岗工人、转业军人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而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低,难以引进人才,善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更为紧缺。

4、业主权利义务认识不清。人们普遍认为物业服务属于简单的劳务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低,严重挫伤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积极性。随着业主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清。表现为:一是房屋维修养护责任意识不强;二是不服从管理,乱装修、乱搭建行为屡禁不止;三是房屋质量等开发商遗留问题、邻里纠纷等都作为不交费的理由,拖欠物业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小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物业企业服务质量下降,广大业主深受其害。

5、房屋工程及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房屋工程通过了验收,但向业主交房时仍可能存在一些并不完备的情况,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绿化、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上下水、通讯等设施未完全落实,从而引发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据调查,60%以上的物业纠纷都是由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引发的。近三年来,市国土房产局已处理群众投诉300余件,投诉举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6、部分老小区无物业管理。我市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建造的住宅楼,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规划、建设、用地方面不够规范,存在小区配套不齐全、绿地面积小、停车位不足、消防设施欠缺、环境脏乱差、房屋立面破损等问题。这些老旧小区目前尚无物业管理,基本由社区居委会代管。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快物业发展。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稳步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肯开拓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队伍。大力引导物业企业更新服务理念,拓宽管理范围和服务领域,发展物业服务新的增长点。做好物业管理成本核算工作,逐步建立“分等定级、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使收费与服务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物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开展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服务内容、收支情况等重要信息,让业主明明白白交费。

2、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物业管理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规划、住建、城管、供电、供水、消防、公安、环保等多个部门,应理顺机制,明确物业管理所涉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物业管理重点工作。

3、发挥小区业主自治作用。加大业主委员会组建力度,按照《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建立健全业主管理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规范活动行为。充分发挥业主的自主权与能动性,依法维护好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利。

4、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健全管理制度和内部岗位责任制;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随时监督检查物业管理的乱收费行为等。

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城区区委、区政府,向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一镇七办,143个行政村(居委、社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3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5.18万人,农业人口6.52万人。目前,全区有中小学77所(农村中小学5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8所(农村中学4所)、小学67所(农村小学51所)。在校学生38338名(农村学生11789名),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6141 名(农村学生8622名),初中在校学生10386名(农村学生3167名),高中在校生1811名。现有教职工1884名,其中:小学教职工1198名,初中教 1 职工593名,高中教职工93名。

近年来,城区区委、区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环联动、两业并举、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以“凝聚党心民心、打造魅力城区”为总体目标,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2007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165”战略和区六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力主攻十大工程,认真落实二十件为民实事,在财政收入、结构调整、五市创建、和谐稳定和党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再次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350元和5059元。在城区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区教育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构建和谐城区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从办人 民满意、建教育强区的目标出发,紧紧围绕省、市确定的工作目标,强化政府行为,落实教育责任,严格依法治教,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实现了教育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为魅力城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下面我代表城区区委、区政府就履行教育工作责任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投入水平我们城区基础差、底子薄,是个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城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加教育投入。去年以来,我们主要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问题为重点,推动全区教育投入的提高。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我区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张玉宏担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担 任常务组长,区教育、财政、纪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保障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统一领导全区新机制的改革工作。在加强领导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广泛深入宣传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印制宣传卡和公开信2万余份,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机制的各项政策。

二是预算编制到位。按照中央、省的规定,对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改革,由于实行预算编制制度是一个新制度,学校对此都很陌生,为此我们多次召开了由学校校长和财会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对预算编制的关键问题和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场解答基层学校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预算审核和集中支付的办法》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实施细则》,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制定各项支出标准和 比例,严格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和方式,做到了“实”、“细”、“严”,即:预算的数据实,支出要有依据、标准,符合规定,收支要平衡,不留缺口;预算的安排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预算的实施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确保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其中对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进行安排;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取暖费等日常公用支出严格实行定额或定量管理;仪器设备等大宗固定资产购置和工程建设,实行市场招标和政府采购。从各镇(办)教办所辖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中提出不少于5%的比例,向辖区内不足40人的“薄弱校”进行倾斜。

三是资金及时到位。根据中央、省关于在开学前必须将资金拨付到学校的要求,我们一不等、二不靠,一方面保证原来已经安排的资金继续用 于农村义务教育(包括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资金等),确保总体经费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按照省定的分担比例,积极筹措资金,安排落实区本级应分担的资金。2007年我区享受保障机制改革的镇(办)为北石店镇、西上庄、钟家庄办事处三个镇(办)的55所学校,人数为中学3167人,小学8622人。我区测算后核定的公用经费标准为中学297元,小学189元;中学的297元,由中央负担94元,转移支付142元,区财政配套61元;小学的189元,中央财政负担68元,转移支付100元,区财政配套21元。北石店标准不足部分在转移支付中增加了8元。公用经费全年总计为270.6万元,其中,中央负担80.8万元,转移支付146.49万元,区财政配套43.31万元。免杂费执行省定县镇标准,即:中学182元,小学148元,中央、省、市、区分别按60%:20%:8%:12%分担,即:中央负担97.72万元,省配套32.58万元,市配套12.78万元,区财政配套29.3648 万元,差额部分由转移支付补齐。在开学前全部经费分别拨入省级和中央两个专户。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经费充足,按时到位,资金划拨快,运行良好。对于教职工工资,设立了工资专户,由区财政统一管理,保证了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津贴全部打入工资卡,全区城乡按照统一标准予以落实。

四是监督管理到位。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我们加强了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教育、财政、监察、物价、审计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生界定、中小学收费、校舍维修改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为了防止“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的现象发生,我们加强了学校收费管理,按照《关于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标准的通知》精神,我区农村中小学校除按“一费制”标准收取 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

在全区教育投入上实现稳步增长。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17960万元,2007年为22722万元,增长了26.5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2006年为7278万元,2007年为9722万元,增长了33.58%,达到了财政预算内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6年普通高中2910元,职业高中2217元,初中2384元,小学1788元。2007年普通高中3097元,职业高中2481元,初中2502元,小学189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43%、11.91%、4.95%、5.70%;区财政预算内单列生均公用经费:2006年普通高中90元、职业高中90元、初中90元、小学50元;2007年普通高中95元、职业高中95元、城内初中95元、小学55元。2007年农村新机制执行的生均公用经费:小学达337元、初中达479元。2007年共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720万元,全部用于了教育;农村转移支付用 于教育168.5892万元。2007年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180人,每生每年250元,共计资金4.5万元;为1099名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减免书费11.43万元;对117名职业学校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了每生每年1500元的资助,金额总计17.55万元。农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在区财政预算中进行了单列;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做好农村2007年秋季国家免费教科书退费工作,及时足额落实和下达资金,共为10057名学生退还37.8362万元,所有款项于2008年1月5号前全部退到了学生手中。各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台帐,在醒目地方进行专项公示,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实施重点工程,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长,大量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市区,其子女就学使市区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市区学校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上学难、班 容量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同时,由于我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城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主要实施了“三大工程”。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我区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是市、区两级政府为调整学校布局解决市区学校班容量大的问题而实施的,备受社会的关注。被列为2007年度向城市居民承诺的“十大工程”之一。第一批确定的共有六个项目,分别为凤鸣中学、凤鸣小学、晋城九中、晋城十中等四个改扩建工程项目和星河学校、秀水苑学校两个新建项目,以上六个工程项目需用地94.35亩,总建筑面积59471.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概算1.0549亿元。为了确保工程实施,我区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分解目标,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对教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了周报制度,区政府及教育 局都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各项目校也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责任组,制定了每个项目年度工作目标、季工作目标、月工作目标,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倒排工期制、每月进度汇报制、奖惩激励制等,责任到人。每周一次的区政府常委会,都听取学校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焦书记、张区长多次就新改扩建学校工程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学校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并多次就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市政府领导,找市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关系,寻求对策,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经过上下齐抓,攻坚克难,各个项目按预期目标顺利推进,有的项目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凤鸣中学公寓楼、晋城九中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凤鸣小学扩建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晋城十中扩建工程和星河学校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秀水苑学校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解决近10000名学生就学,有效缓解班容量过 大问题,深受居民的欢迎。

危房改造工程。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重要措施。我区在2002年和2003年大规模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但危房的产生是个动态的过程。2007年我们在总结经验、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把危改工程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保证危改项目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投资100余万元对北石店中学的暖气、厨房与学生餐厅进行了改造;投资近30万元对钟家庄中学的暖气进行了改造和室内外装修。投资近200万元对西上庄友谊小学校舍进行了新建,现主体基本完工。通过我们分步实施、分期改造,使农村中小学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 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2005年开始我区就在全区农村中小学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区政府成立了由区教育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和项目责任组,中央、省、市、区共投入资金97.8万元,共建成33所农村小学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3所农村中学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式三),受益学生近9500名,基本实现了“天网”(卫星接收网)和“地网”(因特网)的有效整合,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农村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涌现出了钟家庄中学、茶元小学、张岭小学等农村远程教育应用的典型。在全省农村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会议上,我区被授予“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先进县”的荣誉称号,钟家庄中学等三所学校被评为省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先进单位,并受 到表彰奖励。经过我们区、镇(办)、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区农村中小学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校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三、培养管理并重,加强队伍建设 教育要发展,硬件是基础,队伍是关键。区委、区政府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入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工程,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机制,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强化教育,狠抓师德。区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德教育。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召开专题报告会和座谈会相结合,掀起学习热潮,使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进课堂、入脑、入心。组织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管理,促进规范。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四制”,即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分配激励制和轮岗支教制,建立了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调整流动等管理机制,严格程序、严密组织、有效实施。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对全区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大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城区关于教职工队伍管理的暂行规定》,促进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今年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1058名;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择优选聘了20名“村官”充实到教师队伍,缓解了教师短缺的现状。对学校自雇临时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规划,以区教师进修校为基地,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跟踪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三新一德”(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教师的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今年先后组织课改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计算机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公共课和必修课培训等共计8000余人次,通过多内容、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了适应课程改革的素质和能力。

尊师重教,改善待遇。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把各项尊师重教的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每年教师节、重阳节、春节,区委、区政府都对一线教师和退休教师进行慰问,教师节对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2007年第23个教师节期间,区委、区政府对6所标兵学校、8名标兵校长、24名教师标兵进行了重奖。通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师德优良、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教师。在市、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区教师都取得突出成绩,受到社会的高度称赞。今年,我区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2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省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四、统筹教育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城区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新提升。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为重点,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力度。一是深入普法宣传。将《义务教育法》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采取印发学习资料、上门宣传、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做到家喻户晓,人 人皆知,使广大学生家长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监护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了“普九”巩固提高目标责任制、控辍保学制度等,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控制流失:(1)出台强制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加强师德教育,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驱赶或放任后进生;(3)严禁招收童工,一经发现有雇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吊销营业执照;(4)在农村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5)对控辍不力的镇(办)、学校,追究其领导或负责人的责任。由于措施有力,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初中学生巩固率达99.9%,三类(肢残、聋哑、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深化素质教育。养成教育工作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我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工作 机制,开拓教育途径,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强化领导。我区调整充实了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机构,抽骨干成立了专门的养成教育办公室,下设课题研究组、实践推进组、督导检查组,专人负责,各司其责,壮大了养成教育工作力量,为推进养成教育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营造环境。各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校园网、宣传栏、校园文化墙等,宣传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努力让“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会育人”,营造了浓厚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三是典型引路。在凤鸣中学和凤鸣小学养成教育试点校工作的基础上,又确定夏匠小学等6所农村学校为市第二批养成教育试点校;加强对试点校工作的指导与督查。选派12名试点校校长到北师大参加养成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抓养成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各试点校积极推进养成教育制度建设,落实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凤鸣中学、凤鸣小学等工 作扎实、特色明显的养成教育示范校,如凤鸣小学编印的校本教材《养成教育童谣》,图文并茂,渗透课堂,深受师生欢迎。我们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拓宽多样化的教育途径。比如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区万名学生走上街头,清除城市牛皮癣;充分发挥学校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晋城人”活动,发放倡议书两万余份,宣传资料五万余份,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开展养成教育,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今年中考,全区达重点高中录取线231人,小学毕业合格率达100%。

以改革办学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区只有一所职业中学和一所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招生录取与管理都在市里,但我们对职业教育并不是另眼看待,而是更高看一眼,按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改革 职业中学的办学模式,提高招生能力和毕业生就业能力,使我区职业中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招收新生310人,毕业生330人,就业率100%。

五、构建教育合力,创优育人环境近年来,我们以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为着力点,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创优教育发展环境。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区委区政府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了全区安全体系和考核内容,年初区政府与各镇办、区教育局与各学校都要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认真汲取“3.18”事故教训,师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实行《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有效地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全程管理。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校火灾隐患排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等 达10余次。积极开展“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凤鸣中学被验收为省平安文明校园。治理校园周边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各界和学校沟通与合作,组织工商、公安、综治、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网吧、歌舞厅、游戏厅进行了坚决取缔,与交警部门配合,对学校上学和放学校外秩序进行了管理。同时,我们相继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向不健康网络宣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定期对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积极接受人大、政协对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的检查、视察,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工作。

总的来讲,区委、区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城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面临一些困难。如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市、区之间的管理职能在某种程度上有错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理顺。城区是市政府和泽州县政府及开发区所在地,承担着市区近80%的义务教育任务,而城区财力不足,基础薄弱,农村等外来人口却 迅速增多,加之原有布局不尽完善,对城区中小学的规范办学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形成超负荷运转,小马拉大车,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后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理顺体制,调整布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促进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上是城区区委、区政府履行教育责任的情况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在我们城区多走走,多看看,为我区教育发展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12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