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2024-09-13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共10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1

摘 要: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现状,进一步探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45-2

0 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承担着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法治社会要求每个公民都能知法、守法,大学生更应是法治社会的典范和楷模。当前,随着新经济思潮的进入,大学生的人文思想在不同程度经受着碰撞,精神世界和生活需要逐渐背离了宪法精神,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渐被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把法律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使他们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栋梁,已是高等教育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如近几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马嘉爵的“杀人事件、”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黄洋被害案、中国传媒大学周某某被强奸未遂杀害、陕西科技大学女大学生被杀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因赌球陷“校园贷”巨债跳楼案等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令人扼腕痛惜。所以说,当今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着实令人勘忧。

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时期,思想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地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仰程度很低,有人曾对某高校学生对“法律的公正性”确信程度做过调查,表示有信心的占41%,而54%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5%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从上述调查数据的结果看,法律并没有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据崇高的地位,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法律不被信仰就形同虚设,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则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第一,大学普法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自1986年“一五”普法至今已开展普法工作30年,每个《规划》都强调 “普法教育工作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然而,许多高校没有真正将普法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日程,没有专门部门和人具体实施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普法工作上不善于创新,疲于应付,校园普法氛围不浓,逐渐由总结和汇报取代了普法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第二,大学生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强,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作为18―20岁的大学生而言,主观意识形态下是非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也是不健全的,虽然了解过一些法律常识,但也是零碎的,片面的,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了解和学习,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当关注的事态发展与自己规划的路径发生改变时,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必然占据理性思考,故而造成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

第三,注重德育教育,忽视法律知识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认为,德育教育可以说占据整个学生生涯,无论是教材编纂还是世俗观念,德育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的,关乎着学生能否成人成才。当前,大多高校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只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忽视了法律知识的教育,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也不是必修有课程设置,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授课效果。同时,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法律常识的灌输也是欠缺的,把成才教育放到了首位,忽略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成人教育。

第四,互联网+带来的法律问题日益严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传播有违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涉黄、涉暴文字、图片及游戏等内容比比皆是,由于大学生心智发育不够健全缺乏辨别的能力,主观上对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新奇度是有依赖性的。他们在汲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被网络上有违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的内容所侵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可视为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单是学校的问题,也不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在塑造和培养一个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都肩负着培养的责任。

第一,高校应当将法律知识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1986年9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上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强调手段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二,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阵地作用。家庭教育,是指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在伦理、道德、情感生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受到的熏陶和影响。虽不与学校传授知识及专业化教育的功能不同,但也是宣传法律法规,道德遵守的重要阵地。因此,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则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心理缺陷和品性低下,这往往会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

第三,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优势,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大众视野不再陌生,它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和传播互动化等优势,能够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互联网渠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特别是新媒体传播工具更新较快的大学生们,他们是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执行者和收益者。所以,可针对其群体特点开发法律知识平台,APP等,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扩大宣传法律知识覆盖面,营造全国普法的良好氛围。

第四,完善法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以社会为背景的法律意识培养的“土壤”,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的过程中,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直接来源于社会中的法律事实及现象。在新的经济思潮的冲击下,培育法律意识“土壤”的影响,对新的法律问题的约束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结束语

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教育的目的,在全民共同推进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大学生被赋予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无论高校、社会还是家庭,都要立足实现全民学法,守法,传承法律精神的视角下,共同加大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力度,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

随着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高职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职校园接受系统的教育。这有效提高了高职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公正平等思想, 更趋向于借助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然而, 部分高职生法律知识积累少且责任意识淡薄, 无法在实际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甚至可能出现违反犯罪行为。

( 一) 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现阶段高职生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具有模糊性和浅层性。其中非法律专业的高职生只能通过公共课学习法律知识, 主要目的是完成考试任务而非重视和应用法律知识。这导致高职生普遍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深入了解, 对民法、婚姻法、刑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认知模糊, 加之近年来我国对部分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 而高职生没有及时更新法律知识, 导致法律知识积累落后甚至错误。

( 二) 缺乏对法律价值的深层理解

不少高职生认为法律是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约束, 是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强制手段。这种法律认知存在一定的偏颇, 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法律是维护强权的手段, 对法律存在错误认识。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部分高职生对法律缺乏基本认可和信任, 认为遵守法律只是为了顺从国家及学校, 而没有从心底真正重视法律的价值和意义, 导致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 三) 缺乏对法律责任的认知

近年来, 高职生群体仍不时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小摩擦而与同学打架斗殴, 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高职生自我为中心、缺乏行为约束的问题, 而且反映了他们法律责任意识的不足。也有部分高职生则存在“权大于法”的思想, 认为在权力高压下法律难以保护弱者的权益。因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只能自认倒霉, 部分高职生不通过学校制度和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而是借助个人或小团体的暴力行为, 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维护权益, 反而导致事件的恶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 历史因素: 人治观念深厚不利于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我国长期以来受“人治”思想的影响, 对民主化的“法治”缺乏重视和认识, 导致人们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中, 我国在政治方面执行封建君主专制, 在经济方面推行农业自然经济, 过分强调人治思想、阶级思想和特权思想。新中国建立后, 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但数十年的民主法治建设仍然难以彻底纠正传统的人治思想。这些历史因素所营造的消极氛围不利于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 二) 社会因素: 社会腐败现象削弱了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

高职生仍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阶段, 心智仍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容易受社会腐败行为的影响。例如, 部分高职生在校积极参与学生工作, 但目的并非为同学提供服务及锻炼自我, 而是为了增加关注度、强化权力以及“美化”简历, 为毕业后应聘增加“筹码”。同时, 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猛, 部分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功利化思想, 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形成消极的舆论氛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 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利益, 功利心过重, 难以正视社会公正和平等。而目前社会存在的司法腐败行为则加剧了学生对法律价值以及社会公平的怀疑, 在客观上淡化了高职生的法律意识。

( 三) 教育因素: 法制教育低效不利于学生法律知识的积累

目前我国所执行的法制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 导致高职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培养缺位。其中, 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法制教育较少, 且集中在常见的法律规制上, 具有浅层性和狭隘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 缺乏时间和精力接受法律知识培训, 导致法律基础薄弱; 而高职阶段的法制教育体系则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德育与法律教育界限模糊, 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将德育课和法制教育课混合在一起, 削弱了学生对法律性质的认知; 二是法制教育课程时间短且分散, 难以向学生系统传授法律知识, 不利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三是法制教育课的教师缺乏专业性, 部分高职院校抽调思想政治教师任教法制教育课, 导致教学专业性较低, 难以有效强化学生的法律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

( 四) 自身因素: 学生思想功利化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部分高职生过分重视考试、考证以及实习, 而忽视对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 部分高职生在求学上出现了极端功利化的现象。例如, 部分学生为了考英语证书而主动每天背英语单词和语法, 而不愿意看法律相关的新闻和书刊; 一些学生在法制教育课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 甚至逃课参加学生工作等。此外, 部分高职教师重视学生其他主修专业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在法制学习上的表现。这进一步削加剧学生的功利思想, 弱高职生对法律学习的重视, 不利于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三、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培养策略

( 一) 加快民主法治建设, 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2014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 有的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 但“苍蝇”每天扑面。这就告诉我们, 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15 年, 中纪委专门印发《2015 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 将“拍蝇”工作推向高潮。这些强硬有效的反腐工作极大地加强了我国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权力运行机制, 为拔除专制思想和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将净化社会法治氛围, 从整体上调整社会对法律的认知, 为高职生培养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 二) 完善法制教育体制, 强化学生法律知识积累

1. 优化高职法律教材, 完善法律教育体系。有关教育部门应重视高职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主动承担起高职生的法律教育责任, 对传统的法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推动和落实。高职院校也应转变功利化的教育思想, 提供对法律教育的重视, 深入调查和了解本校学生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意识, 结合具体学情制定具有校本性的法律教材。近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知法、守法、用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单独开设法律基础课, 以科学的教材、适量的课时作保障, 引导高职生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 为培养法律意识奠定基础。

2. 改革法律课堂教育, 提高法律教育实效。高职院校应从课堂着手, 全面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一是提高课堂教育者的专业素养。随着立法的工作的不断深入, 每年法律知识更新太多, 作为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应首先受教育,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修养, 这是增强高职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配备专业的、高素质的法律教师来担任法律教育教学, 并不断通过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法律教师的法律修养, 从而从源头上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效率。二是调整课堂教育的侧重点。教师应针对当前高职生对法律知识、法律价值和法律责任缺乏重视和认知等问题,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引导高职生重新认识法律价值和法律责任。其次,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对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提炼, 力求“少而精”, 其中, 法律教育内容应与高职生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将来工作需求以及时事热点等联系起来, 提高法律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具体生动的案例和细微深入的讲解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是优化课堂教育的方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以多样化、趣味化和互动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反思法律价值, 重塑法律观念。这些教学方法应符合高职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 例如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课堂分析法律案例, 结合课堂法律知识评点部分时事人物的做法并提出法律解决办法, 反思本校学生身边发生的违法事情并分析法律责任, 等等。这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行为上强化法律意识。

3. 建设法治校园环境, 强化学生法律意识。高职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作用, 对校园管理机制及学生工作制度等进行深入改革, 削除以往的具有“人治”色彩的管理方式, 建立“法治”、“民主”的新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 高职院校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来开展学生工作, 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规章条例办事, 不因人而异, 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此外, 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法律教育活动, 例如模拟法庭、法律演讲比赛、法律知识辩论赛、法律时事案例分析、法律心理辅导等, 在校内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现代法律意识。

( 三) 激发学生法律学习自觉, 强化学生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现象的理性认知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 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 是人们对法的理性认识和激情的升华, 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如果高职生没有法律信仰, 法律规范及法律价值就难以内在化, 无法落实到高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中。高职院校应激发学生法律学习自觉, 强化学生的法律信仰,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法律产生认同。这种认同感能推进法律信仰的培养, 使得高职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法律信仰时, 应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现代理念来理解法律规范和条文所体现出的法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并以真诚的态度加以引导, 逐步纠正。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及时发现高职生内心对法律认识的偏离, 引导学生调整对法律的认知, 树立稳固的法律信仰。此外, 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重视榜样的作用, 借助公平、正义的积极事例, 使法律信仰实体化, 推动高职生内心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对法律的信仰结合起来, 最终强化法律信仰, 升华法律意识。

总的来说, 高职生对法律知识、法律价值和法律责任缺乏重视和认知, 导致法律意识的培养受到阻碍。高职教师应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对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学生的个人因素等进行分析, 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 例如优化高职法律教材、改革法律课堂教育、建设法治校园环境等, 为学生强化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教师也应从学生的根本信仰着手, 引导高职生将内心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对法律的信仰结合起来, 实现法律意识的内化和外显。

参考文献

[1]申自强.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16) :78-80.

[2]孙丽娟.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14 (02) :112-115.

[3]仲晓芳.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S1) :43-46.

[4]张虹, 苏丹.当代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 2015 (11) :82-84.

[5]朱涛, 席从文.浅论对高职生法律意识教育[J].学理论, 2013 (29) :55-58.

[6]于桂凤.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解决策略[J].法制博览, 2015 (27) :42-44.

[7]万莉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3 (36) :90-91.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45-2

0 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承担着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法治社会要求每个公民都能知法、守法,大学生更应是法治社会的典范和楷模。当前,随着新经济思潮的进入,大学生的人文思想在不同程度经受着碰撞,精神世界和生活需要逐渐背离了宪法精神,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渐被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把法律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使他们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栋梁,已是高等教育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1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如近几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马嘉爵的“杀人事件、”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黄洋被害案、中国传媒大学周某某被强奸未遂杀害、陕西科技大学女大学生被杀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因赌球陷“校园贷”巨债跳楼案等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令人扼腕痛惜。所以说,当今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着实令人勘忧。

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时期,思想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地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仰程度很低,有人曾对某高校学生对“法律的公正性”确信程度做过调查,表示有信心的占41%,而54%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5%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从上述调查数据的结果看,法律并没有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据崇高的地位,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法律不被信仰就形同虚设,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则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2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第一,大学普法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自1986年“一五”普法至今已开展普法工作30年,每个《规划》都强调 “普法教育工作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然而,许多高校没有真正将普法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日程,没有专门部门和人具体实施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普法工作上不善于创新,疲于应付,校园普法氛围不浓,逐渐由总结和汇报取代了普法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第二,大学生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强,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作为18—20岁的大学生而言,主观意识形态下是非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也是不健全的,虽然了解过一些法律常识,但也是零碎的,片面的,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了解和学习,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当关注的事态发展与自己规划的路径发生改变时,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必然占据理性思考,故而造成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

第三,注重德育教育,忽视法律知识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认为,德育教育可以说占据整个学生生涯,无论是教材编纂还是世俗观念,德育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的,关乎着学生能否成人成才。当前,大多高校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只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忽视了法律知识的教育,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也不是必修有课程设置,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授课效果。同时,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法律常识的灌输也是欠缺的,把成才教育放到了首位,忽略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成人教育。

第四,互联网+带来的法律问题日益严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传播有违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涉黄、涉暴文字、图片及游戏等内容比比皆是,由于大学生心智发育不够健全缺乏辨别的能力,主观上对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新奇度是有依赖性的。他们在汲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被网络上有违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的内容所侵蚀。

3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可视为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单是学校的问题,也不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在塑造和培养一个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都肩负着培养的责任。

第一,高校应当将法律知识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1986年9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上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强调手段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二,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阵地作用。家庭教育,是指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在伦理、道德、情感生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受到的熏陶和影响。虽不与学校传授知识及专业化教育的功能不同,但也是宣传法律法规,道德遵守的重要阵地。因此,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则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心理缺陷和品性低下,这往往会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

第三,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优势,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大众视野不再陌生,它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和传播互动化等优势,能够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互联网渠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特别是新媒体传播工具更新较快的大学生们,他们是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执行者和收益者。所以,可针对其群体特点开发法律知识平台,APP等,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扩大宣传法律知识覆盖面,营造全国普法的良好氛围。

第四,完善法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以社会为背景的法律意识培养的“土壤”,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的过程中,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直接来源于社会中的法律事实及现象。在新的经济思潮的冲击下,培育法律意识“土壤”的影响,对新的法律问题的约束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

4 结束语

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教育的目的,在全民共同推进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大学生被赋予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无论高校、社会还是家庭,都要立足实现全民学法,守法,传承法律精神的视角下,共同加大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力度,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滢.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意识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2] 孙倩.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1期.

[3] 李彬.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个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王莉娜.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05年.

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对策 篇4

法律意识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唤起大学生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我们知道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身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一)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第一要注重理论学习,增强自身法律意识。

正确的极强的法律意识绝不是空中楼阁,而要以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底蕴,因而大学生首要的是学习法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学习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我们国家基本部门法的理论,如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婚姻法、诉讼法等等,这是确立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不学法、不懂法便不会有正确的法律观,更谈不上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大学生的法律心理要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需找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我们大学生在对面对法及法律现象时,要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去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乐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现象,对新的法事物、法现象不能持漠然态度,而是积极主动学习、遵守、运用和维护新法律、新法规,再面对具体的案件时,要有主动积极的诉讼心理,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代大学生应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理性思维体系,法律理论要具有系统化形态、指导性地位等特点,使其为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并且我们大学生对现代法制要有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即相信现代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机关能够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包括自身利益);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合乎人性的,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从而确信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依靠司法机关解决是可信赖的。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们自己主观方面的接受,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所以只有大学生自己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时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保障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是解决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注重家庭支持,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特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教育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知法、守法的楷模。家长应保持与子女的联系,积极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并及时掌握子女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给予子女相应的指导和关爱,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症结,矫正他们不端的行为,抑制他们过分的物质欲求,使子女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树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重点要把握两大意识。

1、平等意识。家庭里,作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小人看,认为他们不懂事,只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孩子的行为甚至思想。要用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遇事跟他们商量,共同解决。凭着《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一举成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小时候一直是班里的差等生。他非常希望能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也一度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从小学到中学,因为成绩实在太糟糕,他被不同的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经过父母的多次恳求,一家很差的学校才勉强同意接受了他。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有一天他问父亲,自己是不是很笨,为什么总是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摸摸他的头。父亲心里清楚,儿子一点不笨,只是天生对文字类的东西很迟钝,导致学习有了障碍。父亲继续观察着儿子。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的床头铺满一张张图画,很是好奇,翻开看看,原来是儿子把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和打击全都发泄在画纸上,画里有他的老师被西瓜皮滑到,同学被马蜂狂追„„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把散乱在床头的画一张张叠好,用夹子夹整齐。这时,做父亲的并没有轻易就告诉儿子应该怎样怎样,虽然心中有底,但还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跟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孩子能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父亲带儿子去动物园玩,看到许多人围着笼子看关在里面的一只老虎,他引导儿子说,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老虎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猫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不具备的天赋与本能,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很多只具备猫的秉性呀。看到儿子高兴地笑了,父亲鼓励他,说他天生对文字迟钝,但对图形却非常敏感。既然如此,就不要希望自己成为一只老虎,能成为一只好猫也是成功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一旦孩子从家庭平等的氛围中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他也便自觉养成平等意识,并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发挥作用。

2、约束意识。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还必须让孩子明白适度的约束是需要的。如果一味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则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有一位母亲,面对女儿一直吵着要上网,她始终没同意。毕竟女儿现在功课忙,她担心电脑上网后会沉溺其中,影响学习。再则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做母亲的也怕女儿受到不良网站的影响。但后来母亲又想到,即使不让女儿在家上网,她也可以在网吧或同学家上网,那样反而不利于我们监督,与其堵还不如疏。如果是合适的上网也是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的呀。于是母亲用商量的口气对女儿说,电脑上网可以,但要签一份协议书,上网要按协议来执行,否则随时可以断网。女儿听了这话也来了兴趣。上网协议用书面约定的形式,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权利,各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协议规定,女儿每周一到周五上网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双休日不得超过4小时;上网前必须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没有家长的允许,不得在网上购物、约见网友、下载视频;家长不得无故干涉与减少女儿正常上网娱乐时间;如果女儿上网超时,取消一星期的上网资格。女儿仔仔细细地把这份上网协议看了一遍,欣然表示同意,双方在协议书的后面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自从这份上网协议签定后,母亲和女儿都能够自觉履行协议,通过对女儿上网的正确引导,女儿在网上逛论坛、查资

料、欣赏动画片、听音乐、玩游戏,其乐融融,在不经意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通过一纸协议,解决上网的棘手问题,是母亲的智慧。关键是,女儿从中懂得了约束的重要。

(三)对学校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

第一,进行普法教育。在实际大学教育中则要坚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现今高校课程中也几乎都设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普法教育及开设法基课程时,应注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今虽多数高校均已开设法律课程,但由于是公共课,课时少,学生多不加以重视,许多学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绩合格,这与当初教育部关于设置此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笔者从“教“这方面谈谈在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几点建议。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第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有几个这方面的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由于课时少,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门法选择上,磨刀能控与崇全有密切共连的几门部门法,但中国法学精深,我们要全方位了解我国法律,从而更全面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则可通过开展以“某法”为主题展开知识智力竞赛,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主动去学习法的内容,提高学法兴趣,何乐而不为。

3、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多是课一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学生涯极为枯燥,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分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现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诸如“李某某案”、“***案”等一些重大案例,可组织学生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至关重要。第一,从宏观上,我国必须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使法律和制度不依领导人的看法而改变,克服无法可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作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部门各领域严格依法依规章办事,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法制教育,惩办腐败,完善社会监督,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微观上,要预防和惩治一切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有害书刊、音像制品及非法网站毒害大学生,净化环境,强化治安,在全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舆论和风气。第二,.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大学生思想开放,其观念具有激进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就必须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第三,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5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大学生当前正处于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他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强,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轻法等现象有所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少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一知半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杀人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法律上的依据却茫然不知,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一种片面的、不系统的状态,缺乏理性的认识;第二,有被动的法律意识,但缺乏主动的法律意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处于被动守法的状态,这与学校法制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局限性有关系。我们经常在普法宣传栏上看到因为违法犯罪而受到惩罚,辅以法律课程上老师的讲解,这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法律的强制性,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武器,法律课堂上甚至有部分学生表达了“我不违法为什么要学法呢?”具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往往会以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为由而对学院开设的法律类公共课产生抵触、厌学情绪。笔者在课堂上讲授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内容时,很多学生都反映对这些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都只是知道一些,但不是很详细。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权利观念的缺失,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产生的可能性。被动的法律意识有违法制教育的初衷,因此只有培育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积极地行使权力作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培育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培育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很多学生在接受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后,通常在其日常生活中,比如寻找兼职的过程中就会想到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在其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向老师咨询一些《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以一种自觉的态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在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一些权益被侵害的案件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向授课老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因此,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法律意识的培养上,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法制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但可塑性强,在此期间,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另外,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对其家人、朋友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意识、思想也会不断向他人渗透和辐射,不仅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

(三)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而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法律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作为一名法学课教师,笔者从“教”的方面出发,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下几种途径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切实有效的:

(一)以课堂为依托,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普及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实现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把这门课程视为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还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学生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课堂上应该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重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单纯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进而转变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一些典型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由学生自己结合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及教师指导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相关的法律书籍,这些措施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高职院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一个学院的“法治”状况将直接影响对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因此学院应从校务公开、学代会等方面着手,努力营造一个依法治校的氛围。首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手册》的制定,要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特别是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其次,建立健全的申诉机制,学生的申诉权是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赋予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高职院校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模式,同样要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申诉,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营造一个法制氛围。

(三)创建校园法制文化,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院应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创建校园法制文化,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活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走出课堂,旁听审判,让事实案例说话,通过这一途径取得的效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讲解更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庭审的过程当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法庭辩论,法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等环节,会让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第二,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掌握我国的一些诉讼法程序,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使得法律的预测作用得以发挥,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守法的警惕性,自觉守法,也让学生切身感受法庭的威严,主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可以适当增加模拟法庭活动的次数,使其制度化,真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三,建立普法学习基地,让学生定期接受法制教育。学生可以到监狱、检察机关、法院等机关参观或者邀请学院的法制校长、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让他们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或者可以由学生成立各种法律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建立普法宣传队进行普法宣传。

(四)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数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而当今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而不良情绪源自于社会激烈的竞争、家庭过高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差异所产生的压力,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排解,压抑的时间过长使得他们有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释放出来。因此,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职学生,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进程。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制观念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对于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让人们遵守法律,除了法律自身的国家强制力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思想上认同法律,确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要对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认识?理解,掌握较丰富的知识?同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理念,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集体?国家的权益,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使法律得以在现实生活中较好地实现?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是遵守法律和实现法律的思想保证?而人们的法律意识是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确立和强化的,离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是不可能形成?确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

所以,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执法,改革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组织法律学习,普及法律知识?今年是我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的第五个年头,审视我国20年来的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成绩斐然,大大提高和强化了全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法律宣传教育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譬如,措施不力,组织不周,只有形式,不问实效,尤其是“三五”?“四五”普法,一些地方只看到频繁组织考试,而很少见实质性宣传教育活动?就青少年学生而言,法律“饥饿感”突出?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少年法庭联合南京大学附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他们在法律问题上遇到了诸多困惑?

谈谈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篇6

谈谈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柳河县姜家店小学

王渊阔 我认为重要性不言而喻,总结一句话:从小学法,长大懂法,不会犯法。

记得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确实如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一,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通过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和法制思维,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校是普法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法制教育深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的需要、是家长的需要、更是学生自己的迫切需要。各学校应以此次普法依法治教为契机,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法制教育,努力弘扬法治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其三,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小学生的自我保护,防止受到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7

学生法律意识可以表述为学生群体对法律或其现象的反映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映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是由不同层次和侧面所组成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由低级向高级,由表层到深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这个结构在理论上由二个依次渐进的层次构成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它们体现了法律意识逐步定型化、稳定化和理论化的过程。

2 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2.1 法律至上

法律作为国家制订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最低要求,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如违反法律,其强制力及惩罚手段是最严厉的。

2.2 社会责任意识

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处处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尊严;要勇于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敢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勇于独立思考,参加公平竞争,发挥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进步。

2.3 竞争和契约意识

生活在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学生,明天就要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树立平等自愿、公平竞争、平等互利、诚实守信的契约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2.4 权利和义务意识

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离的。学生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都以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5 诚信意识

诚实信用作为道德层面的一种操守,同时,诚实信用又是民主法制社会中调整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原则。诚信还是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蕴涵在具体的法律法条中集中体现市场经济法律精髓的诚实信用原则才是每个市场参与者应该遵守和奉行的最高准则。

3 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3.1 自觉学习法律

只有在对法律有认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理解法律,信任法律,信仰法律,法律意识才能根植于内心。而要认知法律,就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法律,而不是被动学习。因此,法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1 抓好课堂讲授主导环节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避免单纯的说教,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3.1.2 组织学生成立法律社团

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诸如普法协会、法律协会等普法社团,使学生通过组织学习、案例讨论、问卷调查、模拟法庭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团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能力。

3.2 强化道德自律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文化糟粕,这些道德观和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引诱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所以,重建社会道德观念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

3.2.1 明确责任,确定目标

责任是产生内在动力的源泉,责任明确,才会有自觉的行动。目标是引起行动最直接的动机,科学的目标会使人产生实现目标的强烈需要,给人以激励作用。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依据“四有”人才的标准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才能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3.2.2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即学生把自己作为一个受教育的客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和调控的活动。学校德育一定要教育学生增强自我意识,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因为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它能不断激励学生为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而严加控制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做与形象相适应的事情;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原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

3.2.3 加强学生自律行为的训练

首先要锻炼中职学生的自律意志。其次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习惯。

3.3 进行法治宣传

法律意识的形成与提高,不仅要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点,而且要在生活实践中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法律尊严。所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注意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法律行为,鼓励学生亲自宣传法律,积极参加面向社会的法律咨询活动。指导学生克服以讼为耻、以忍为贵的陈旧观念,支持和帮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各种法律纠纷进行分析、调查或参与诉讼。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它具有贴近生活、感染力强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喜闻乐道的事情,让同学们耳闻目睹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实例,不仅可以强化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提高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和评价能力,学会用法律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只有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它必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广泛的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方向一致、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功能互补的教育网络。

摘要: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主体,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分析了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苗连营.法律素质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旺生.法理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5.

军校学员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8

[关键词]军校;学员;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意向和愿望。问题意识在个体的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就学员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已成为广大军校教员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员必须高度重视,结合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系统、科学筹划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有效提高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效果。

一、理论教学中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理论教学是以室内课堂为主要组织形式,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在传授知识中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它在学员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问题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进导课方法,引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

导课是指在教学中,教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学员进入新课。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导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能从一开始就调动学员的胃口,启迪学员学习的思路。因此,教员应通过精心设计导课,启发诱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具体实施时,可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提问导入。即运用精练的语言,直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二是列举事例设问导入。即通过列举平时、战时发生的真实事件,引导学员对事件的经验教训进行思考,从正面或反面的角度去提出问题。三是播放视频设问导入。即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员对视频中的事件进行思考,并从正面或反面的角度去提出问题。

(二)展开互动探究,促使学员主动质疑问难

展开互动探究,就是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知识互动及质疑互动,以培养学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员,一要善于为学员质疑问难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员善于优化课堂结构,既要杜绝教学时间上的满堂灌,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理解上的大包干,要留给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员勤于思考、勤于讨论、勤于质疑问难,增强问题意识。二要善于诱导学员质疑问难。作为教员,要善于从观察提问、比较提问及联想提问等方面引导学员不断尝试,从而使学员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两种事物异同点的比较中提出问题,在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发现问题,逐步使学员由感性问题的质疑过渡到理性问题的质疑,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颖、问得有价值。

3、搞好课堂小结,再次激起学员问题欲望

课堂小结虽然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好的课堂小结不但可以与开头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使整堂课结构完整,还可以再次激起学员的思考高潮和问题欲望,产生回味无穷和启迪智慧的效果。小结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是直接设问,再激新疑。教学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的过程,为了质疑激趣,引导学员不断思考,结课时,教员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目的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直接巧妙的设问,并给学员留出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课后去思索、探讨。二是点而不透,含而不露。就是要求教员用点睛之笔、含蓄之语,在学员“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胃口,在把课推向高潮的同时,使学员在欲罢不能中继续思考。

二、实践教学中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强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它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主要采取现场(地)教学的组织形式,目的是在运用知识中发展能力,是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问题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提示引出问题,激起学员质疑问难欲望

虽然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做”的环节,但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做铺垫,则很可能在一开始就将实践教学置于盲做、無序的状态。实践表明,理论提示虽然时间不长,但科学的理论提示,能让学员对即将进行的实践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使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对“怎么办”探寻的欲望。那么,如何在理论提示环节贯彻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宗旨呢?笔者认为,宜采取启发式问答的方法。这要求教员在理论提示中不但要提出问题,更要选准问题,巧妙提问,正确引导。通过启发式问答,让学员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正确的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激起学员在实践中质疑问难的欲望。

(二)区分形式、科学组训,引导学员勤于质疑问难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员应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与组织形式的不同,把教练式教学、现场(地)教学、参观教学和演习等多种形式区分开来,通过科学组训,引导学员勤于质疑问难。比如,进行教练式教学时,教员应善于引导学员从观察提问、正误动作对比提问等方面质疑问难;进行现场(地)教学时,则要善于引导学员从想定情况、从担当角色的任务行动等方面质疑问难;进行参观教学时,则要善于引导学员从被参观对象的经验或教训中质疑问难。

(三)把握作业讲评技巧,巩固学员质疑问难意识

不少教员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实践教学任务完成、轻实践教学作业讲评,但其实不管是一个内容或阶段结束后的小结讲评,还是课目完成后的作业讲评,看起来事虽小,但其作用不可小视。对学员质疑问难情况不讲评,或讲评不及时,或以此为句号不再引导学员继续思考问题,不但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不利于学员质疑问难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员在进行作业讲评时,除了讲评教学训练的情况与效果,还要对学员的质疑问难情况进行及时、客观、公正的讲评,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前瞻教学内容发展的角度思考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康伟,刘亚萍:《试论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西安通信学院学报》,2006 年第5期 :56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9

论妇产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妇产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法律相关知识教育,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备个环节,教导学生正确认识风险,规避风险,有助于学生依法行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 者:魏薇 WEI Wei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妇产科教学 法律意识

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培养途径探析 篇10

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希望能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支持和认可,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础需要。学生也不例外,需要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所谓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包克冰,徐琴美,)。西方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学校归属感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有较高学校归属感的中小学生对学业更加重视,有更高的出勤率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Goodenow.1993),而较低的学校归属感会让他们更多地加入学校中的帮派乃至参与到违法事件中(Bururnett.1994)。

中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已然成为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学校归属感尚属一个很大的命题,譬如徐坤认为,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包括教师言行、学校环境和校园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包克冰和徐琴美(2006)的调查也表明,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班级环境和学校类型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概念的宽泛不利于具体培养措施的提出,因此,为了从更微观的层面提出更有效的培养途径,一些学者对学校归属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班级归属感,即学生对所在班级在思想上、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程度。鞠艳( )认为班级归属感的强弱影响学校归属感,同时,良好的班级归属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为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本文拟从教师言行、班级氛围和同伴关系三个具体方面探讨对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一、教师言行:平等对待学生,创造公平的教学环境

对中小学生来说,教师意味着权威和榜样,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师生关系、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在班级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偏见的存在,那些功课好、聪明、尊敬师长、家庭背景好的学生会更多地受到教师青睐,教师会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关心,成功容易得到表扬,失败也较少受到批评,这种现象的存在损害了班级的士气。虽然笔者认为教师偏见是客观现象,在班级教学中不可避免,但是中小学生往往敏感而充满自尊,稍许的不公平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导致对班集体的疏离,乃至厌学、逃学,从而不利于学校归属感的建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同等的沟通次数

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多越好。有时候教师的一次简短的谈话、一封短信就很可能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很多学生很重视与老师的谈话机会,并将之认为是老师对自己重视的一种表征。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尽量使与每个学生的谈话次数一致。

班级学生的情况错综复杂,有的学生可以主动找老师沟通;有的学生虽然渴望和老师交流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还有一些学生,他们不喜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不喜欢班主任,更谈不上去沟通。此时班主任应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主动地把想沟通又不敢的学生叫出来,通过信件等书面形式和不爱面谈的学生交流,还要有耐心地约见那些不喜欢自己的学生。总之要做到全面沟通,同等沟通。

2.对每个学生都抱有适当的期待

期待是指教师对学生所设置的目标,可以是学业上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种渠道的信息对学生作出判断,对表现好的学生有期待,对差的学生也要有期待。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才会有努力的动机。班主任可以在私下交流中向学生透露自己对他的期待,这样可以保护差生的尊严,也可以预防学生因没有达到目标遭到同学嘲讽。

期待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实事求是地制定,不能盲目加压,否则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恰当的期待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在短期内达到的目标,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成功的体验,更有勇气挑战自己。

3.对特殊学生要特殊关注

教师在教学中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并不一定意味着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精力完全一致,对那些需要多些帮助的学生,教师要在表面维持公正的情况下,多花点心思在他们身上。譬如班级中有这样一些“边缘人”,他们可能因为自高自大、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或者刚转学等原因导致被其他同学讨厌,遭到集体的排斥。其实他们的内心十分孤独,渴望得到帮助。教师就要多留意这些学生,在他们遭到班级排斥的时候能及时予以帮助。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譬如残疾人,这种学生本来内心就很脆弱,假如不能更多地给予关照,他们就可能失去继续学下去的勇气。

二、班级氛围:提倡民主精神,打造自我管理型班级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期越来越早,他们渴望展示,渴望得到肯定。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并被认为有价值。因此假如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么不仅会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好处,而且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学校归属感。

1.班委组建民主化

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事情琐碎而杂乱,如果没有班委的配合,很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组织的建立以及班干部的选用过程,是体现班级的民主氛围的重要途径。一套好的班委不仅是可以准确执行班主任的工作安排,而且要获得全班同学的支持。班主任不直接任命班委成员,而由学生竞选,全班同学投票决出。一场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举不仅让候选人受到全班同学的检验,而且也让班级每位同学体验到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提高参与热情。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的竞选工作要在大家熟识之后,这样的竞选才能有可信度。

2.班级岗位多元化

除常规的班级管理的岗位之外,可以根据班级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增设新的岗位,如图书管理员、卫生督察员、器材管理员、黑板报编辑等。由于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有份荣誉感,而且各司其责,也就较有责任感。还可以让全班非班委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官,随时监督班委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这样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工作会得到顺利的推动,每个人在班级中的作用也得到体现。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管理和服务的舞台上得到锻炼和发展,班集体也就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训练场”,各展才艺、各呈异彩的“舞台”。

3.班级岗位轮换制

学生在一个班级岗位上做久了,最初的挑战性和新鲜感就会消失,自然产生枯燥感,单一的岗位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也会减少学生的枯燥感,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岗位轮换还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当然,岗位的轮换也不需要很频繁地进行,否则会由于管理人员的交接导致班级的混乱,也会让学生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中无法安心读书。建议一学期轮换一次,轮换时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要太机械。

三、同伴关系:组织班级活动,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交流、沟通始终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学生平时在班级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因此,其所谓的社交也仅限于座位周边的几个同学。假如一个学生和座位周边的一些同学没有处理好关系,导致友谊破裂,那他会不会因为不认识其他同学而被彻底地孤立起来?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试想一个在班级没有朋友的学生,怎么可能会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呢?一个学生得罪了座位周边的几个同学,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不好相处,或许只是因为没发现适合的朋友。班级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交圈,提高找到朋发的机会,不仅如此,多组织班级活动还可以活跃班级氛围,促进班级的团结,让学生更喜欢这个集体。

1.打造共同记忆

学生朝夕相处,肯定发生了很多难忘的事情,一件件事情的累积就变成了班级共同的记忆。每个人都是这个记忆中的一部分,虽然充满了酸甜苦辣,但这是成长的见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动手,以班级年鉴的形式,留下这些美丽记忆的影子。

班级年鉴由教师或学生选出4.6人来进行总策划,每月汇总编辑一次。要求所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将个人每月总结交到策划组。策划组经过汇总讨论后,将哪些事件、哪些班会、哪些新的课程等内容添加到班级年鉴中去。为了丰富班级年鉴,一些活动可以附上照片。除了记载这些事件以外,班级年鉴还可以收录学生们的文学作品、个人爱好、生活照和通讯录,他们的亲笔签名和一年的总结,以及老师写给同学们的信件。班级年鉴是班级所有学生的作品,它在同学们的共同呵护下逐渐积累,变成值得纪念的财富,同学们也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达到了相互了解、找到志趣相投者的目的。

2.特别日子纪念会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班级归属感,可以把某些天定为班级的特别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全班学生步调一致,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为某个同学庆祝生日。庆祝生日每个学期举办一次,由学生共同挑选出那些生日符合要求者。活动当天,由学生担任节目主持人,每个学生都要献上自己的文艺节目作为生日礼物,同时还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游戏、小比赛等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生日是每个学生特别关注的日子,通过班级的形式庆祝学生的生日,可以让过生日的学生得到同学们的祝福,让大家一起分享生日的喜悦。可以增进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班级归属感。

3.室外活动

室外活动最具有趣味性,形式也最丰富多样,譬如:野炊、春游、社会实践等。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实施起来也很困难。由于机会很难得,所以班主任在决定进行室外活动后,要进行缜密安排,在平安、开心的基础上达到活动目的。

上一篇:描写秋景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因为爱,所以爱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