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考试必考

2024-05-19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考试必考(精选11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考试必考 篇1

㈠作者资料。

1.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2.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㈡写作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等人离开英国前往南极探险。途中,他们得知挪威人阿蒙森等人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发现地球最后秘密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等人捷足先登,胜利而归,挪威国旗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人晚到了一个多月,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终长眠于茫茫的冰原之中。

【重点字词】

㈠字音字形。(47个)

1.拽(zhuài);2.战栗(lì);3.绑;4.昔日;5.徒劳;6.癫狂(diān);7.风餐露宿;8.精疲力竭;9.闷闷不乐(mèn);10.毛骨悚然(sǒng);11.耀武扬威;12.堡垒;13.猎猎作响;14.履行(lǚ);15.怏怏不乐(yàng);16.姗姗来迟(shān);17.辜负(gū);18.凛冽(lǐn

liè);19.贮藏(zhù);20.忧心忡忡(chōng);21.充沛(pèi);22.毋宁(wú

nìng);23.恶劣(liè);24.吞噬(shì);25.钦佩(qīn);26.雪橇(qiāo);27.销蚀(shí);28.鲁莽大胆;29.念念有词;30.语无伦次;31.防御;32.胆怯(qiè);33.毡鞋(zhān);34.保佑;35.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36.羸弱(léi);37.蹒跚(pán

shān);38.步履(lǚ);

39.告罄(qìng);40.拯救;41.厄运;42.白雪皑皑(ái);43.海市蜃楼(shèn);44.哆哆嗦嗦;45.遗孀(shuāng);46.搂;47.悼念(dào);

㈡词语释义

1.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2.猎猎作响:形容旗帜等被风吹动的声音。

3.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4.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5.忧心忡忡:形容十分忧愁。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

6.毋宁:宁可,不如。副词。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

7.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

8.战栗:发抖。

9.羸弱:瘦弱。

10.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1.告罄:宣告完了。多指东西用完或货物售空。罄(qìng):尽。

12.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

13.遗孀: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

【文章主旨】

1.简洁概括事件: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严寒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2.主旨:文章通过叙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牺牲的事迹,歌颂了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极大的鼓舞。

【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手法突出悲剧效果

成功与失败的对比,伟大与作证的对比。斯科特一行人顽强地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

2.典型的细节描写

⑴描摹个性的语言。例:第二天早晨,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奥茨说到零下40摄氏度外面“多呆一些时候”,这句话意味着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地向死神走去。他给读者留下的,是笑对死神的勇气和惊叹。

⑵勾勒细小的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常常于细小的景物上勾勒出来。文本中对暴风雪的描写:“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等等,这细小的暴风雪之景,渲染了悲壮的氛围,烘托了英雄牺牲的壮烈。

⑶抓住细微的痕迹。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斯科特他们的却是占领者

阿蒙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文本对国旗和信件的细微描写,体现出斯科特强烈的爱心、对祖国民族、对事业的一片挚爱之情。

⑷摄取细小的动作。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作者描写了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的情景,描写了他心中美好的往事及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

尤其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地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体现他直面死亡,于细微处见精神,呈现出斯科特他们坚定、执着、勇于为事业献身的硬汉形象。

【重点知识】

1.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

【参考答案】“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2.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

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确观点。

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你认为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

【参考答案】英国人普遍讲究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的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为人类探险的胜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了人们的永远尊敬。

⑶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怎样理解“伦斯•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3.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接近于小说,不过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参

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当时的情况,文章中多次引用了斯科特日记中的话。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但作者毕竟没有亲历,可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以上的描写是作者的想象,是一种艺术的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段落问题整理】

1.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死亡之悲

世人之悲

2.伟大的含义——精神和品质伟大

①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②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③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④无私的爱。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

认识自然,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启迪。

4.“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5.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拟人手法,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表现他们失望沮丧的心情。

6.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为何接受作证任务?)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败,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永远的尊敬。

7.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崇高的献身精神。

8.劳伦斯

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选择这条道路就是不想拖累他的战友们,是为了成就整个探险事业。

表现他舍己为人,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9.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是美好的,却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10.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考试必考 篇2

本文拟对这两本教科书中有待商榷的插图开出相应的“处方”, 供广大同仁商讨。

处方一:立足整体, 再现人物形象

人物插图在所有的插图中占最大的比重, 有作者形象的插图, 也有课文中的人物插图。笔者主要探讨的是课文中的人物插图, 如果插图选择得恰当, 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选择不当, 则容易使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时以偏概全。因此, 插图应准确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课文中的人物插图应立足整体, 全面而准确地再现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

例如, 七年级下册第10课《木兰诗》的插图。从课文的插图中, 笔者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 木兰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执着, 气势是那样的果敢英武, 但是木兰的女儿情态、高洁之姿却没能表现出来。显然, 插图中木兰的形象过于单调, 淡化了木兰的形象。笔者认为编者可以根据文中“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再绘制一幅穿着朴素的平常人家女子织布的图片。如此一来, 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和传统妇女美的形象都跃然纸上。

再如, 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的插图。插图表现的是个彪悍挠头并且显得茫然无措的屠户形象。即使屠户心有恐慌, 但立足于课文的整体, 从文中的“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等多处可知屠户是个机智勇猛的人物形象。因此, 笔者认为这幅插图应立足课文的整体, 注重把握屠户的外貌和行动的塑造, 着力表现屠户的机智勇猛。

处方二:抓关键点, 准确把握主题

叶圣陶曾对人教社的编辑说:“书籍里有些图画, 决不是装饰和点缀, 虽然每一幅画都要求它美, 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因此, 教科书插图的选择和编排工作尤其要严谨, 使所选的图片能够与课文的内容、语言有机配合, 以提供给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如何使插图与课文内容、语言有机配合呢? 笔者认为插图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应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所以, 插图应紧紧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点,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

例如, 七年级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的插图。课文的插图展现的是学生和镇上的人聚精会神地听课的情景, 从而表达出人们在亡国时对自己母语的无限留恋之情, 但是却忽略了韩麦尔先生这一关键形象。笔者翻阅苏教版《最后一课》课文时, 发现苏教版的这幅插图正是抓住了韩麦尔先生这一关键形象。苏教版的插图选择的是: 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写完了“Vive la France”一行文字, 然后“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可以说, 这幅插图才真正点出了《最后一课》所要表达的“最后”这一主题。在这幅插图中, 虽然看不到韩麦尔先生的面部表情, 但是此时此景, 越看不到人物的正面形象, 越给读者留出了用心去体会的余地。

再如, 七年级下册第28篇课文《华南虎》的插图。这篇课文向读者传达的是一只被困于囚笼中的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华南虎, 作者正是被这只华南虎深深触动, 从而创作出这首极具象征意义的诗篇。教科书扉页彩色插图中有一幅形象逼真的虎图, 但可惜的是图片中的虎只见其凶猛, 未能使读者联系到文中那只困于笼中的虎, 这幅图自然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因此, 笔者认为本文的插图应表现出一只困于囚笼中极为压抑、试图冲破囚笼的虎, 如此才能深深触动学生心灵, 才能深刻体会作者在诗中寄托的主题思想。

处方三:留有空白, 发展思维想象

不同的文体对插图具有选择性, 说明文体采用实物图, 叙事文体采用重要情节片段或重要场面描写等,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助于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的。但是就诗歌而言, 它未必适合配上插图。

例如, 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天净沙·秋思》的插图, 占据了教科书的整整一页, 然而只是用黑色线条简单地勾勒出几个曲中所出现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等。看似面面俱到, 实则繁芜丛杂, 只是意象的拼凑, 无任何美感而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可以结合曲中所出现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在被枯藤所缠绕着的老树上,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在荒凉的古道上, 一位憔悴的游子骑着一匹孤独的瘦马迎着秋风而来。欣赏文学作品时, 每个人头脑中勾勒的图画不尽相同, 但都是融入了作者和读者的感情的图画, 这样通过想象而印入头脑中的图画才是最真切、最细腻、最具个性化的。因此, 笔者认为编者对古诗词插图的编排时, 可以留有空白,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想象诗中蕴含的意境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考试必考 篇3

【关键词】口技 教学技巧

《口技》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二十课,笔者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技巧对此发表见解,以希望对本课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带动促进作用。

一、首先在课前要给同学们说明“口技”的具体含义

口技是一种民间表演技艺,人声模仿万物之声音可称为口技。表演者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同时借助一些简单道具,模仿出各种声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古代,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口技有几种型式,一种形式就是模仿动物和日常生活物件所发出来的声音,因为这只是制造单一的音效,技巧上比较单纯。常见的有模仿猫狗叫声、爆炸声、汽机车发动的声音、玻璃破碎的声音、各种乐器的声音和走路的声音等等。某些表演者也会在口技表演的同时加入腹语术的技巧,让声音听起来忽远忽近,仿佛真的有个音源在移动似的。

二、简单介绍本文作者的基本信息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中。林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攻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中进士后,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三、重点讲解文言文疑难点

对于本课的文言文重要疑难点要求同学们要做重点理解和掌握。例如通假字:“满坐寂然”中“坐”同“座”,座位。例如古今异义词:(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2)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表转折的连词。(3)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走:古义跑;今义指步行。(4)会宾客大宴——会:古义适逢;今义会议。(5)宾客意少舒——少: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例如多义词:乳:妇抚儿乳(动词,喂奶),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名词,奶头);绝:以为妙绝(副词,极),群响毕绝(动词,尽、消失)。例如难句释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译文:即使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了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想抢先跑掉。

四、欣赏体验课文

对于课文的深层次含义要做欣赏体验。对于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作者用了一个字来评价,你能找出是哪一个字吗?(善)口技人的“善”体现在哪些地方?此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1)口技人的“善”体现在他精彩的表演上,那么多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太厉害了!(口技人主要表演了几个场景?思考讨论后明确: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三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一个场景?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最后一个场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 (2)口技人的“善”体现在宾客的反应上。(找出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体会神态、动作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这属于什么描写?)(3)口技人的“善”体现在简单的道具上。(文中几次提到道具?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两次。在内容上反映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结构上首尾照应。)过渡:“口技”好听不好写,因为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口技》的作者出色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这与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你能说出本文妙在何处吗?(或在写作上值得你借鉴的有哪些呢?)此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可求全,学生点到哪个方面就重点研讨哪一方面)(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拓展:《绝唱》中对王小玉演唱的描写。)(2)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3)以静写动的手法。(此处课进行拓展,投放其他作品中一些精彩的例子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按时间顺序,叙事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顺着众宾的所闻写来,使读者能有亲历的感觉。)(5)行文有波澜。(短短的三百字,由静到动,再由动转静,又由静转为大动,最后戛然而止,使人感到全文变化多端,波澜起伏,痛快淋漓。)

五、让学生合作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提出诱导问题:

(1)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2)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①“遥闻深巷中犬吠”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学生研讨后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1.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的精湛奇妙,思路清晰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第一个场景形成波澜,第二个场景过渡承接,声情潜伏,第三个场景是情节发展的高潮。第一个场景从“深巷犬吠”开始,以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先模拟妇人“惊觉欠伸”拉开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模拟丈夫“呓语”,画面渐清晰,至幼儿大啼,帷幕大开,打破深夜的静谧。第二个场景“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声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表演达到高潮。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听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朦胧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其中就以动写静,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从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篇4

七年级语文组

期中考试结束了,结合本次考试,对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整份试卷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写作与综合探究,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试卷结构共有四个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现代文语段阅读和写作。可以说,这份试题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题型、题量适中,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涵盖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古诗文的考察注重积累与迁移,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第1、2题:考查学生对拼音、字形的掌握,答题较好,学生掌握较牢固。

第3题:句子的排序题较差。学生不能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整体把握,失分较重。

第4题:考察学生对病句的理解。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选错答案的现象。第5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掌握,细心地学生都能答对。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

第10题古文节奏的划分较差。

第11题古诗赏析“逢入京使”较好,但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古诗。

第12题古诗默写整体较好,但不少学生因为书写潦草丢分。第三大题语言运用

第13题颁奖词学生都能仿写,但书写较差。

第14题假条学生对于假条的格式,语言运用的掌握较差。丢分较多。

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

(一)大题课内阅读《老王》:

本题得分率最低的是第14,16题,尤其是第16题,本题是考察学生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而许多学生对于题目本身未读清楚,词语的语境义根本未说清楚,从而导致失分,还有不少学生能够理解题意,但不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小结,可见在解读关键词句上课堂上教师的必要的指导还是很重要的,也要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

(二)大题课外阅读《一个馒头》:

第17题学生没有抓住“标题”两个字,导致失分严重。第18题较差,学生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前后照应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待加强。

题19题学生审题不清,没有抓住题目中的“描写方法”四个字,导致答题时与一般的赏析题混淆,失分较多。

第20题题目本身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学生没有对题目多读几遍,匆忙下笔,导致本来能够得分的题目丢分较多 第四大题,写作:

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目,要求学生写600字以上作文。可以说选材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易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便于考察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现将本次作文解析如下: 错误及原因分析:

一、审题上:从本题的引言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命题者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情感

二、结构上:

①作为考场作文,许多学生的作文切入正题太慢,往往写上200字左右,然后再转入正题,似乎是苦心经营的开头,结果让文章的主体部分显得头重脚轻。②形式单一,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三段式,采用第一段开头,中间一段叙事,结尾一段。

③部分学生的作文还是出现了一段到底的现象,缺少必要的过渡。许多学生事情叙述完毕,自然也就结束文章的内容,缺少必要的点题,以深化文章的中心。

三、选材上:

①题材陈旧,不会去挖掘日常生活中感人的细节,缺乏创意,只有少数同学颇有创意。

②写作内容大同小异,缺少真情实感。

四、语言表达上:

部分学生采取叙述性的语言,缺少具体、生动、传神的描写,文才不够,甚至有病句连篇;同时有些同学的文章中,标点一逗到底,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对今后教学与命题的建议:

(一)学科教学方面: 关于基础和习惯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答题时主要集中在写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学生的概括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落实字词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去强化学生字词积累的语境运用意识,把字词教学真正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积累词语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

2、加强学生概括、理解、分析、阐释等语言运用能力与解题技能的训练。在平时的课文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有意地注重一下这方面的训练,只有把工夫放在平时,考试时才不会出现很多的失分。

3、教师要关注综合性活动的开展,落实好教材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关于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考察的是“整体阅读能力、语言表达中心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评价和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思想感情的能力”等。在阅读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出发点。个人以为现代文教学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注重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读,都是以建构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为基础的。

2、注重筛选与概括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筛选与概括的方法。不管是平时的教学或者是阅读指导课,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原文意识,即所有阅读题的答案都来源语段中。在平时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以问题或话题为媒介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①要求学生在原文中捕捉到与题目或话题切合的中心语句或语句的中心部分。②要求学生概括出语句中的表述对象,动作行为、结果是什么。

3、关注文章的思路教学。注意与不同的文体相结合,注意蛛蛛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来沥青行文的思路。

4、加强课内的阅读量,每片课文确定一个方面作为训练的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并以此为出发点,加大课内阅读的量,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只能从课堂上去想办法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指望于课外基本上就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二)古诗文阅读

1、加强诵读和背诵,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结合古诗文书面材料,克服因架空分析而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和机会的弊端。背诵不仅要求背得出,还要要求默写正确。

2、古诗文的字词教学还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决不能不闻不问。帮助学生适时的归纳与迁移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强化古诗文的人文主义教学,注意从这些文学典籍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关于写作

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关注自身周围的事,扩大阅读面,多读报刊杂志,为作文提供源头活水。

1、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确立一个观念:即平时阅读优秀作文选等刊物时,要求借鉴的是文章的写作思路,而非文章的内容。因为在平时许多学生手中的的读物只是起到了应急之用。

2、加大作文指导课、讲评课的次数,提高作文指导课、讲评课的质量。在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极少有教师认真准备平时作文的讲评内容,随意性太大。

3、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训练,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选材的习惯。

4、关注细节描写,培养学生叙事能力,以表达真情实感,文为心声。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 篇5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

【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三、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理解赏析

1.“陋室”为什么“不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结合文章分析如何表现“陋室不陋”。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

“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

要想知道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雅致

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写日常生活,则先展示主人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这是实写;而之所以有如此雅兴,则是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羁绊(即没有杂乱的丝竹声乱耳,也没有纷蒙的书薄、繁忙的公务劳形),这里虚写。这样,一正一反,相互依存,将世俗生活的“乱”、“劳”与陋室生活的“雅”、“闲”映着写,既生动活泼,又相得益彰。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头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比兴的手法,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比兴”:以比喻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所咏之物。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4.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用类比的手法,作者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和自己的陋室作类比,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也表明作者以这二人为楷模,说明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5.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暗含以君子自称,回应上文“”惟吾德馨“这一句,自比言志,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的主题概述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同时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 篇6

和蔼 慷慨 贤惠 悲戚

临危不惧 彬彬有礼 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1、词语解释:

和蔼:和气。

慷慨:大方。

贤惠:贤淑、聪慧。

悲戚:悲痛、哀伤。

临危不惧 :面临危险不惧怕。

彬彬有礼 :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焚,烧。形容非常着急。

2、分类

人物品质:

和蔼 慷慨 贤惠 临危不惧 彬彬有礼 光明磊落平易近人 持之以恒 诚实守信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人物心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篇7

周秀英、陈之浩、梁海霞、梁少芳、何兴芳

一、考试复习范围

1、默写:背诵课文

2、诗歌鉴赏:第1单元诵读欣赏

3、课内现代文

4、课内文言文:《赵普》《短文两篇》

5、作文:以 “成长”主题为主

二、考试重点

1、默写:注意诗歌名句,容易写错的字词

2、诗歌鉴赏:诗歌中描写的场景及诗歌表达的情感,注意诗歌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

3、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加点字解释、翻译、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或启示。

4、课内现代文:字词书写及解释、概括、字词及句子表情达意的理解、修辞手法、课文整体理解。

5、作文:有完整的事件、注重细节描写与文章、取材有意义。

三、复习策略

1、主要以课堂复习为主,教师为学生整理思路,温故知新。

2、辅助以适当的习题训练,以此巩固学生需掌握的知识。

3、教会学生正确的答题方法,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教师督促学生自觉复习、归纳知识点。学生自己背默诗歌、字词及需要识记的内容。家长配合帮助抽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四、复习形式

1、专项复习:提供学生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练习、现代文练习等专项复习卷。

2、精练精讲:

(1)默写题目精选一些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2)文言文练习主要选取一些常用的实词解释(3)现代文阅读侧重概括题,精讲概括的方法

(4)吃透文章中关键句的作用,修辞方法的应用,特别对修辞手法的答题的严谨性需要强调(例如:“生动形象、作用、事物的×××特点”的语言表述)(5)文章中人物形象与心理的揣摩

(6)归纳现代文中拼音、汉字及一些基础知识

(7)让学生学会审题,了解题目的指向范围,提示学生耐心答题

3、作文指导:

(1)选取学生作文中的通病进行讲解

(2)个别指导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有事可写,能写完整的一件事。

五、预期目标

努力减少年级不及格率,提高优秀率,争取做到在基础知识部分少扣分,提高学生整体的得分率。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作文 篇8

相反地,这种人是喜欢人家夸奖称赞的,做了一桩事情,哪怕是只做了一点点分内的工作,总想人家对他另眼看待,当做功臣、英雄。

因之,这种人往往是会报喜不报忧,会欺骗、隐瞒、夸大,甚至会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想借以掩盖自己的过失,博得好声名的。其实,用虚伪的手段,隐讳缺点、图博面子上好看,一到被人揭穿把戏的时候,那真是“任君掬尽长江水,难洗今朝满面羞”了!

不错,荣誉是值得珍视的,希望与珍惜荣誉是鼓励上进的好事情。可是荣誉的得来是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斗的,是人们看见你着着实实为大家的事业做了许多工作,然后公正地给予的。你值得受到光荣的奖励,人们自然有雪亮的眼睛去品评。

而你做糟了工作,在学习上偷懒,在生活上不守纪律,人们同样要给你应得的批评与指责。为什么我们希望在好的方面得到鼓励赞扬,而在坏的方面又怕人家批评指摘呢?互相包庇吹捧,互相隐恶讳疾,表面一团和气而实际各不开心

甚至互相排挤倾轧的时代已过去了,生活在以共同劳动来争取幸福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新的关系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勉励。个人与整体是息息相关的,要个人好就得整体好,而个人的好坏又关系着整体,这些道理说明倒是多余的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作文 篇9

还记得这是我父亲在我心智初开时给我讲的传说,这面神奇的“镜子”在现在的我看来,就是人们对自己真实想法的表达和人性最真善美的体现,现实中的挫折、遗憾、碰壁会使它蒙上灰尘,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爱的天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甚至遗忘。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看到山鹰饥饿难耐就要死亡,便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喂鹰,即使疼痛难忍,佛祖仍大义施恩,救活了山鹰。这固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爱的憧憬和给予是人心中的天性,不管现实中受到怎样的挫折,哪怕身边所有的人都唾弃自己,只要心中的镜子告诉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是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便要坚持的走下去。

那么,怎样使我们可以保持心中镜子的光亮呢?其实并不难。我们每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听到不同的看法,这使我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准则,这在我们一生的道路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但别人的言论始终是别人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在接受外界事物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直视你心中的镜子,我们会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最正确的答案。

在二战时期,自由法国政府元帅戴高乐将军回到巴黎的大教堂向法国人民宣布战争的胜利,当时谁都没有想到教堂中躲着一名德军士兵,只要他一开枪,法国的历史就会改变,但他却被戴高乐将军的伟大人格所征服,他从自己心中的镜子看到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以及自己对这个美好世界的热爱,决定走下楼来投降。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只要心中怀有爱的天性和对美好的希求,哪怕周围的人都否定自己也不会后悔。“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懂得去爱,身心就会无比的愉悦。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10

一、《饮酒》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心远。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或返朴归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0、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现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说明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例2:“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机情趣。

例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上异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5、“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

6、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悬”二字用得好:“阔”表现出“潮平”春潮涌动,江面与岸齐平,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高高挂着的样子。二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7、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8、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10、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9、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指来势凶猛的敌军。全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在诗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全诗按时间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争南面,后四句写夜间战斗的情景。

4、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6、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贺在诗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8、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9、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给人以悲壮的情绪,这主要是“易水”一词的意象引起的。请你说说“易水”作为“悲壮”意象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壮士荆轲在刺秦前,在易水河边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遂成为悲壮之意象。

1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开”字是“依次排开”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战士们饱满的情绪,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与“摧”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五、《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六、《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含义: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9、“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结构: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气候之奇。中间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接着四句写军中的情境和差别宴会的场面。最后四句写雪地送别。

2、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以春景喻冬雪,堪称“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运用互文,侧面描写雪天奇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形象,联想新奇,萧条肃杀的冬天成了生气盎然的春天,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内心的温暖与喜悦,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9、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这两句情景交融,蕴含深挚的依依惜别之情。“空留”二字将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使送别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11、本诗的主旨是: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怎样的雪景?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夸张。勾勒出瑰奇壮丽,气势磅礴的边塞雪景,为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衬托友人长途跋涉是无比艰辛,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13、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满天,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

七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七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篇11

1.文学常识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重点词语

颠沛流离(diān pèi ) 商酌(shāng zhuó) 累赘(léi zhuì) 朦胧(méng lóng)

拖沓(tuō tà) 妥帖(tuǒ tiē) 譬如(pì rú)

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

4.重点问题

(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

答:①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答: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13课《最苦与最乐》

1.文学常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本文选自《〈饮冰室〉集外文》。

2.文体知识

议论文 :(1)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

论证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中,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3.重点字音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

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也说心直嘴快。?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第14课《驿路梨花》

1.文学常识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著有小说《绿月亮》《雾茫茫》,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绿色的网》等。

2. 文章主题思想

通过叙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影响下,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过路群众的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场面,歌颂了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关心爱护的生动的精神面貌。

3.重点字音

驿路( yì ) 陡峭(dǒu qiào )

花瓣( bàn ) 简陋( lòu )

撵走( niǎn ) 麂子( jǐ )

恍惚(huǎng hū ) 修葺( xiū qì )

迷茫:广阔而看不分明的意思。

简陋:房屋设备简单粗陋,不完备。

恍惚:指神志不清,看得不真切。

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

折损:因过分尊敬或优待而使人承受不起。

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4.重点句子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赏析: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做铺垫。

(2)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

赏析:两个“都”字反映了老区人民心灵的美好,社会主义祖国多民族大家庭温暖如春。

5重点问题

(1)本文的悬念贯穿全文,这个悬念是什么?

答:茅屋的主人是谁?

(2)课文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作用:以自然美景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作用: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3)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答: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4)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第15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

1.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

德馨(xīn) 鸿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5.重点词义

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

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6.特殊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7.句子翻译:

(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原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6.重要问题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和“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3).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指示勇遥灰晕钠分省

(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

“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8)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手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

《爱莲说》

1.文学常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2.文体知识

“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主体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4.重点字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màn) 噫(yī) 颐(yí) 鲜有闻(xiǎn) 隐逸(yì)

5.重点词义

谈笑有鸿儒(古义:大 今义:鸿雁 )

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

亭亭净植(古义:立 今义:栽种)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

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读xiǎn,少)

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

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7.句子翻译:

(1)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妖媚。

(2)原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8.重点问题

(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

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答: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答: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

答: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真题考点-管理下一篇:碎片化的时间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