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024-05-07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精选12篇)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1

为什么新课程标准如此关注教学氛围呢?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为。了人的发展。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宽松、民主、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氛围,这也是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一、营造和谐氛围,沟通师生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神经细胞就处于昏眠状态,思维就会受到抑制。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华裔教育博士黄进愈进一步指出:“能力要创新,需要鼓励,需要生长的环境。”因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条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允许不的同意见存在,让学生不带任何压力地去主动参与学习;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营造有利于积极发展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会兴盎然,思维活跃、趣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表现的愉悦和获取成功的享受,于此同时,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2

一、喊学生的名字

你或许在想, 喊学生的名字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 记住一个班级学生的姓名不难, 难的是当你上五六个班的课时, 要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了。特别是大中专院校, 老师经常要上许多平行班, 三四百个学生, 路上相遇都不认识, 更何况记住他们的名字了。但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我记得我自己带的班级, 三天内我已能喊出每个人的姓名了。尽量多记住些学生的姓名吧, 当你在课堂上轻轻喊出他们的名字, 而不是“穿蓝衣服的那个女孩”“前排的那个戴眼镜的”时候, 你会发现被你喊到名字的那个学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啊, 老师那么关注我, 我以后得认真听讲了!于是师生间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 大家都像熟识的朋友, 上课氛围也会变得轻松。

二、真诚地微笑

我想世上再也没有比真诚地微笑能打动人心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征服了所有欣赏过这幅画的人。作为老师, 和蔼可亲的举止, 平易近人的态度或许比渊博的知识更能赢得学生的心。上课时多微笑吧, 那种从内心发出的微笑, 表明你多么地爱这些学生, 多么地期待, 鼓励这些学生啊。我想经常面带笑容的老师比那些从来都不苟言笑的老师要受学生欢迎得多。微笑, 能让你与学生拉近距离, 易于沟通, 易于解决矛盾。

三、有幽默感

美国的保罗·韦地博士对90 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在分析整理了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想法后归纳了“好老师”的12条标准,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幽默感———“每天老师会带来少许的欢乐, 使课堂不至于单调”。幽默感这种东西仿佛对有些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 而对有些人来说却有点难。后天刻意的培养, 能为你增添一些幽默感。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老师, 喜欢老师上课讲几个笑话, 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谁不愿意在快乐中学习呢?那么身为老师的你, 就要处处做个有心人, 比如经常上上网, 了解一下当今什么是最酷、最时尚的语言, 谁是眼下最流行的青春偶像, 学生中现在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甚至可以搜罗一些笑话, 必要时可以在课堂上拿出来秀一下, 相信这些小伎俩能为你的课堂增色不少, 也会为你增加不少的人气, 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四、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公平”这个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 大部分老师都会对那种乖巧、上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喜欢、偏袒一些, 而对所谓的后进生都会感到头疼。学生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不仅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 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爱。作为老师,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心智的发展。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课上绝不能对谁有偏爱, 如过多地表扬一个人或问某个人过多的问题;备课和批改作业要细心认真, 绝不能有疏漏差错;班级里有活动, 如评选班团干部, 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公平竞争, 做到公开、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说, 老师就应该像一位慈祥的姐姐、兄长或父母, 做到一碗水端平, 关爱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心服口服, 积极主动地配合你的每项工作。

五、善用激励手段

老师要能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包括学习上的、品质上的、特长上的、能力上的以及各个时期的优点。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 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作为老师, 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给予肯定和鼓励。善于激励的老师, 师生关系更和谐。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就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上的公开表扬, 你还可以稍稍破费一下, 给学生买点小礼物, 当场发下去;你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激励的话语, 告诉他近阶段进步很大;学生参加了某项活动, 你可以亲临现场给他们拍照, 然后在班级专栏里展出……总之, 只怕你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的。

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走入学生的生活

课堂是老师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然而走出教室, 来到学生们中间, 更能让你走近学生,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课余, 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如打球啦, 联欢会啦, 春游啦, 此时也是你展示个人风采的大好时机, 让学生了解到, 我们的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知识渊博, 生活中的你更是随和开朗, 多才多艺。此外, 我们还要切切实实地关心学生的生活, 经常上宿舍, 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林林总总说了那么多, 我们的原则其实只有一个,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热爱你的教育事业, 关爱你的学生, 想他们所想, 忧他们所忧, 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希望我以上的这几点心得能为广大的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上课氛围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 就高职院校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 介绍、探讨了几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而使老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 创造良好的授课氛围,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3

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在教室里正襟危坐、满怀期待,憧憬着美好的中学生活。独有一人,远远地坐在角落里,翘着二郎腿、斜坐在椅子上,眯缝着刚刚睡醒的双眼,冷冷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过长的头发使一张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面孔显出几分格格不入的沧桑与落魄。他,就是博远。入校的第一天,他就以与众不同的造型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不禁感叹自己手气太差,这拨新接的学生中有“问题生”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证实了我的猜测。但凡我能想到的这个阶段学生所有的淘气行为,他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了,迟到、课上坐姿不端或不经允许说话、午自习玩手机、课间在教室里乱扔粉笔头、作业不按时完成……

学生们都看着我,想知道新班主任将如何处理。我怒气冲冲地找到他,义愤填膺地将他的种种表现一一陈述,并责令他马上整改。第二天,第三天,情况没有出现转机,反而更恶化了,尤其趁我不在教室的时候,他就变本加厉地“折腾”:满教室都是他扔的粉笔头和饮料瓶……我对他的管理,也随之升级,从个体批评上升到全班批评;从单独谈话上升到请家长来校共同商量对策。而他对我,仍是横眉冷对、积极对抗:课后作业不写,课堂上闲话照说……眼瞅着他一天比一天“闹腾”,我心急如焚。

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契机。

同桌的手划破了,博遠跑到我办公室来拿创可贴,临走时说了声“谢谢老师”,这个表现让我很是意外。原来,他也有温和的一面。于是我决定换个思路想问题。

自此以后,他早上迟到,我不在全班批评,而是问明缘由;他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不再请家长,而是放学后和他一起把作业写完,并解答疑问;他在课堂随意说话,我不再让他写检查,而是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逼迫”他课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时间去捣乱;他和同学恶作剧,我也不再厉声喝斥,而是引导同学们给他写评语,并让他大声地读出来。

渐渐地,同学们对他的投诉越来越少,老师们对他的肯定越来越多:最近,博远作业全齐且字迹工整;博远课堂状态有很大改善,不仅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而且还开始记笔记了;博远数学考了70分;博远的英语也“脱贫”了……

捷报频传啊!从前那个“落魄沧桑”的博远正向自信阳刚的阳光大男孩转变。运动会上,他踊跃报名参加800米比赛;班委竞选中,他主动上台竞选体育委员一职;班级文化巡展中,他积极策划小组展示方案。而让我刻骨铭心地感动的是以下两件事情。

一年一次的大考即将来临,又是昏天黑地的复习。就在这紧张复习迎考中的某一天,他来找我,从兜里掏出他的宝贝手机,说:“老师,请您暂时替我保管吧,这段时间我怕管不住自己,耽误复习”。从被动受教转化为主动自觉,他内心的潜能被有效地激发,我看到了一个正在向上的少年。

还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补课回家晚了。走出校园,已是华灯初上,大街上行人稀少。博远坚持一定要和我一起走,并送我到车站,他担心我害怕,说要保护老师。博远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我听到了成长的声音。

教育本不是可急功近利的,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爱,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方法,是把学生从当下引领到下一个人生驿站的帆。有爱的教育,是真正贴近本质的教育。愿每一位深爱着自己学生的老师都能选择恰当的方式去诠释教育过程中的爱。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4

小班化教育是近年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兴产物。它必然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制约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形成自己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人才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一个“小”字,函盖了其教育的主旨: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该是心灵的交流和感化。要“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要让学生接纳你,真正去倾听你。这样的教育才会是长远和有实效的。所以,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应该把情感的交融放在首要的位置,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尽心尽里做好他们学习跑道上的场边教练,生活生涯中的引路人。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屋子陌生而可爱的小脸时,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憧憬和激情。因为,老师奉献自己的一颗心灵,将会收获整个班孩子纯真的爱,我在心里总是默默对他们重复着这样几句话。

一、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永远的好朋友

“朋友”是个多么美好温馨的词汇,朋友间是相互关爱,相

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小朋友天性是热情、乐观、活泼向上的。他们内心都有颗友善的种子,老师的责任就是用真诚去灌溉,耐心去呵护,让这颗种子萌芽,茁壮成长。让他们懂得“朋友”的真正含义。

(1)要成为别人的朋友,首先要学会去关心、爱护别人。在和孩子最初接触的日子里,我细致、敏感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是种甜柔的责任。当学生身体不舒服,呕吐下刺鼻的污物,我会赶紧来清扫,宁可屏住呼吸,也不皱眉,捏鼻子,刚才散而避之的学生们也放下捂着嘴巴的手,渐渐走上前来,一起清理了。放学的时候,辛劳忙碌的家长迟迟不到,焦急的孩子含着泪水时,我会牵起他们的小手在教室里陪他们看故事书,在笑声中孩子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忧虑。

朝夕相处里,我走进他们的内心,我的行动也化成无声 语言存于学生的脑海。现在,若再有人受伤,会有一大群人跑去帮助他,若再有人身体不舒服,大家会分工忙开来。谁学习遇到困难了,时常会有学习出色的“小老师”在身边一起探讨……学生开始学会去关心身边的人,懂得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

(2)好朋友要坦诚相见,共同进步。

上课的时候,我时常会被下面一群小老师指正。比如,我哪个字的笔画不到位,细心又严格的孩子们会一起提醒我,我立刻道歉改正,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我常常告诉他们,人无完人,最重要的是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当别人有缺点了,作为好朋友就要坦诚提醒他,劝之改正,做个真诚的人。这样,小朋友对待我的批评,对待别人的缺点、过失都有一个比较宽容平静的心态。这一切都很简单,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孩子,他们是聪明的精灵。善于体察你的用心,你的期望,也许这就是一种默契吧。

二、让我陪你在学习之路上起跑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充分接触的主要时间。一个教学生动活泼,民主平等,充满趣味的老师无疑是深得学生喜爱的。因此,共同的学习过程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体现的重要阵地。我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

(1)民主的,自主的课堂

教育界有句老话“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不再满足于老师手把手的传授知识了,更期望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探寻获取知识。教给一定的方法,给予指导,让他们自己去学往往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劲头,增强自信心。现在的课堂中,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交流者,老师在一边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是一个学习的伙伴。教师应该把平等民主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来。在参加教育观摩活动中的一位老师,就做得尤为出色。在请学生发言的时候,她的一句“哪位朋友来讲?”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她专注的神情,前顷的体态,在学生发言过后的答谢。这些源于对学生尊重的教学行为细节,使她的课堂实在、活跃,气氛愉快和谐。

(2)给予学生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善于利用认知活动,将新、奇、趣的知识认知活动引向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是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的良方。如我在教学中开展的图文并茂的“画图日记”,写写自己的生活见闻,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画画自己的梦想。“读书交流会”上向别人介绍自己读到的好故事,讲述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相片制成“看看我的世界”照片卡,卡上记载下自己的故事,看我有多精彩。“读书笔记”“我给你写信”“朗诵会”等等。这些都是学

生热衷的活动,他们知道了学习原来不仅仅就是读书、写字,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趣味盎然的。

(3)发展个性,开发潜能

每个小朋友的才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有其独特的个体特征。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老师须因材施教,培养多样的各俱风采的人才。对学生的专长,要给予充分的赞赏和鼓励,强化自信心,稳固这样的爱好和特长。在班上,在老师的不断嘉许中,学生之间经常有“XXX小博士”、“小百灵XXX”、“故事大王XXX”等等这样的昵称,使小朋友之间相互肯定,并且老师还要创造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

个性的发展是老师和学生个体的相处中,给以欣赏、激励、支持的态度,在班级中的成功体验,在自己的坚持中得以发展的。

三、让我牵你的手踏上生命之旅

一名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打开智慧之门,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关于道德、修养、待人、处世、同情心、正义感、爱等等全人教育项目。吴京先生曾提出“应该为孩子的一生做规划,而非仅为升学做规划”的概念。

一位品格高尚,严于律己的老师会深得学生敬爱,并潜移默化地同化他们、感染他们。我希望我和学生都能成为遇

事认真,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而这些都必须从我做起,给学生一个榜样,然后才能去指引好学生朝这个方向努力。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着风格迥异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总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5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一、教师的师生观

1.如父子吗?许多教师都存在着“师徒如父子”的错误教育观念。而这种观念是

封建社会形成,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如父子关系一般,随便可以打骂。但是当今社会,如果还存在这种观念,师生之间怎能和谐融洽呢?又怎能接受教育呢?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概念也要进步,作为现代教师更应该进步,应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念,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何看待老师。小学生喜欢的教师是: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态度亲切、温和,不爱发脾气,知识渊博,什么都懂,会讲故事,爱跟学生一起玩,办事公平,不偏爱哪个学生的老师;不随意拖堂,不用主课代替副课,谦虚好学、实事求是,不爱向家长告状,说话算数的老师。而不喜欢饿教师是;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没有同情心,上课拖时间,上完课就不理同学,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偏爱、不公正等。

3.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教师如何看学生实际是教师的人才观、学生观、人性观的问题。自古以来,如何看待学生,说法较多,把教师比作“园丁”、学生比作“花朵”的观点最具合理性。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建立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打开心灵的钥匙

尊重与信任,在这点上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只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学生。

三、师生关系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叫司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互不关心,双边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良教风和学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具体表现杂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既满腔热情又严格要求的优良教风;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虚心求教的优良学风,都有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可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师生关系是现代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不同,但

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师生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教师为社会培养接班人而工作,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而学习。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可见,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是一种久远的、使人终身留恋的美好的人际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表现

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是多方面,而且各种形式之间四互相制约、影响的。

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和工作关系。师生间的组织关系是由学校的机构职能决定的,学校时候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构成了学校组织关系的基本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组织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教育思想指导下,其性质是不同的。如封建社会受等级制度所控制,师生的组织关系四一种宗法关系,学生对教师必须服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强调“个性解放”,以“儿童为中心”,贬低和否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里学校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职能和教育过程规律反映,故而它既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师生之间工作关系,是由学校机构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关系。而该关系是由工作目的所决定的。当某一工作目的确定后,教师和学生便在其工作关系的维系下开始活动。这种活动,既受叫司和学生主观态度的影响,又要受各方面能力水平所制约。如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等,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思

维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等。所以,师生之间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率。

师生间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师生间人际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之所以把其作为“主要关系”,并不在于其关系的本身,而在于教育过程所产生的“效益”。要形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教师就要真诚地关心、爱护、理解、鼓励学生,以达到感情上的融洽。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关系的体现。师生之间始终存在着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的双向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友好、理解、亲近、依恋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心理环境。所以,要创造条件,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

五、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关系

“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关系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关系是师生的要求,也是师生的责任。

尊师,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尊重教师的劳动。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学生的尊重是教师的一种最大需要和满足。教师也会有缺点和犯错误,但学生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诚恳地提出意见,决不允许嘲笑、讽刺、挖苦教师。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懂得尊师是人类的美德。

爱生。这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体现。爱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对学说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爱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而有理、以理服人,严而有方、方法可行,严而有恒、贯彻始终。第三,教育要公正地对待学生。只有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的爱才会产生出更大的力量,给每个学生的道德心灵带来有益的影响。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篇6

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中小学这块领域里,这种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与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学交往关系的好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合作精神,即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这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其次,师爱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只有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才可能有良好互动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化课堂教育教学,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深知糟糕的师生关系只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情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却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中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该数据来自《文摘周报》)。这一数据显示了师生关系存在较大的隔阂。国外有关研究资料也指出:学校暴力事件与缺乏师生交往也有一定程度关联。与父母、教师有良好交往的学生很少制造暴力事件。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要求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有教的意图,学生有学的愿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压力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合作,无疑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简捷有效地获取专门知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助于教师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帮助教师去调整、完善自己,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总的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体现出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主流,但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也给教师和学生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如: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否定;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不满;师生之间商业化气息的渗透;师生之间怎样进行真诚沟通等一系列问题。

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特别是受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现象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而且对教师的权威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恭。因此,社会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由于师生缺乏真诚的交往,教师不能准确地从学生那里了解自己,师生之间距离越拉越大,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师生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师生言语交往中,如果教师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关注表扬,对大多数中差生冷言冷语,只会造成绝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意。有些性急的学生敢公开与教师顶撞,有些学生还发生人格的变异。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不和谐氛围。我每周都要批阅学生的日记,从学生的日记中我窥见了许多学生对一些教师的行为充满了怨气,其主要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缺少了交往沟通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面对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存在的冲突和不良现状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教育教学科学化的路子。作为一名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或所持的态度。不良的学生观有两种:一种是“专制型”的学生观,主要表现为教师把学生作为“奴隶”对待,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绝对遵从。显然,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放任型”的学生观,即指把学生当作“完全成人”看待,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美其名曰“顺乎学生自然,助长其个性的独特发展”,究其实质,不难发现,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导致学生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缺乏集体意识,不守社会规范。因此,正确的学生观应当是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竭尽其能,又平等相待,因材施教,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

2.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教师应紧紧抓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环节,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学生人格,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面前不要盛气凌人,即使学生有什么过错,也切忌讽刺、训斥,即要严格要求,又要“和风细雨”地讲明道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劳动,体谅教师的艰辛,“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融洽性、亲密度才有基础。

3.健全和强化师生交往的原则。

交往原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出一流的人才”、“严师出高徒”。所以在师生交往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发挥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作风。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7

一、传统师生观影响新课程实施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过度强调教师为主抑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形成。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 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了整个教育过程的主宰者, 学生成了附庸,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也习惯于把自己放在绝对权威的地位, 总是认为学生年龄还小, 也不懂事, 需要教师好好管教。在教师的眼里, 师生之间的关系无非就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中, 教师漠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对教师也只有服从。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主体意识、主动精神难以养成, 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进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仍然无法转变观念, 简单的把师生关系认为是管与被管的关系, 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不尊重初中生自身的特点, 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心理疏离

初中生自身的特点, 如逆反心理、冲动性、向师性等特点也导致初中语文师生关系不同于其他阶段。教师对初中生自身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也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1、教师不理解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处理, 但是周围的成年人, 比如说是自己的父母、教师, 一般都认为他们的年龄还小, 各方面的发展还很不成熟, 因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了种种限制, 于是引起了他们的反感。“逆反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初中这一阶段, 虽然教师们对学生过多的指责可能没有太大的功效, 但也绝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问, 让学生放任自流, 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对于一些问题可以在时间上等待, 让学生自己好好反思, 但是绝不能让步, 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利用教师的权威, 对学生某些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

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既不能过分的批判其逆反心理, 也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而要把握好初中生“逆反心理”与对教师依赖性的矛盾, 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更不能把知识强加给学生, 否则, 会严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会扼杀他们读书的兴趣, 甚至会束缚他们的身心发展。

2、教师不接纳初中生的情绪冲动性

在初中阶段, 初中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 学生情绪上的波动较大, 比较容易冲动。在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因为自己情绪上的波动而与教师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当学生因为自己情绪上的变化而顶撞老师时, 教师一定要理性处理, 不能在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时, 教师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不能和学生太计较, 因为初中生还很不成熟, 易做傻事, 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所以, 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冲突时, 教师无须把矛盾进一步升级, 而是要冷静, 可以先暂时将问题放下, 等学生情绪稳定后再和他沟通, 可能效果会好得多。面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 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对学生要多一些耐心, 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引导, 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接纳, 少一些排斥。

3、教师不顺应初中生的向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都要向师性, 只不过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初中生的向师性要比高中生的强, 但比小学生的弱。“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表现在模仿、趋向于教师。学生容易把教师看作权威, 都想向老师学习自己的未知技能和知识, 得到老师的指导, 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有时甚至是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在暑假做家教时, 遇到一个初二的孩子, 书写汉字“等”的时候, 很像草字头, 便多次告诉他书写要规范, 但是仍然无济于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翻阅他的作文时才发现, 原来他语文老师在批语中写的“等”很像草字头。其实这只是学生向师性的一个很小的表现。基于学生的向师性, 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一定要以身作则, 主动与学生交往,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评价方式的单一, 挫伤学生学习和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为例, 评价改革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评价建议”中, 它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可在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受传统的评价观的影响, 评价的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评价的手段仍然以考试为主, 只关注学习结果, 忽略了学习过程, 对少数的优生起到了激励作用, 却极大的挫伤了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健全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邓李梅, 晋中保.试析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弊端与主流[N].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报, 2004, (2)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8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6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逐步地深入人心,渗透到课堂内,越来越多新毕业的教师也不断地投入到教学中,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教育艺术也在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学校教育现状。然而,长期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教育形势还未取得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选拔人才的渠道还未畅通,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选拔机制,在此之前,高考或其他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最公平合理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层教育部门和领导不得不用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定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成绩,为了应对考试而存在的教育不得不继续存在;另一方面,长期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教育惯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教育传统也不能轻易地自动消失。这样就造成种种传统教育的弊端难去、劣根难除。

在种种的传统教育弊端中,师生关系是最值得引人注目、详加研究的。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重在传授,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威和父亲角色,所以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样的师生关系曾经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技能传授和道德传承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日渐深入的环境里,这样的师生关系显然是需要改进的。

一、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中学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学生要想学好数学,攻克数学难关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数学是理性思维的集中表现,是思维的体操,学起来却并不美,有些时候看起来还是那么的枯燥,没有情感。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越是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在中学数学的课堂上的教师关系仍然需要改进。

首先,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的数学教师认为,教师的备课就是准备教材,谋划教学进度、确定教学目标完全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需要赶的时候就一节课多讲几个内容,时间充足无需赶紧的时候就好几节课讲一个内容,节奏完全由自己把握。这种情况在许多教师那里普遍存在,在他们的观念里,教课是教师的事,没有必要和学生进行教学方面的沟通,完全是教师怎么安排就怎么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师的“教”是一回事、学生的“学”又是一回事,两者严重脱节,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几乎被完全忽略。由于应试教育的流弊,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唯一主体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仍然存在。

其次,学生是所有教学计划的对象。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并没有把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进去,只是依据教学进度而制定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并不能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也不能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各种教学难点,缺少了侧重。这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隐形的、被动的地位。这对教师也是不利的。

最后,师生互动不够。既然学生没有被考虑到,也没有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更难以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潜能就不能够被充分地挖掘出来。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缺少沟通和互动。教师满堂灌,自己把知识点讲完之后就留下作业,顶多巡视一下就结束了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被生硬地分离开来。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必要的互动关系,因而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孤立而盲目、散漫而无章法。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传统的父子式师生关系保证了道德的传承性,但是也有许多不足。这种师生关系强调了传授者的权威性,把受教者完全放在被动的地位,这一方面让受教者对传授者顶礼膜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更重要的是难以使学习者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很难培养出富有创造力、敢于怀疑、敢于打破常规形成独立个性的现代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本应该具有的活力,不能自主地开展学习。

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的需要,现代教育是以帮助受教育者发现自己成为自己为宗旨,尽最大可能发掘学习者的潜力,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知识传授者主导一切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开展学习,这种改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需要的正是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新型关系的建立正是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中学数学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正确选择。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

首先,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平等地位。这里说的平等是指在学习上的平等,尤其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思维特点以及人格特点的尊重。平等还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传统的被动地位不同,新型师生关系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如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特点,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及时注意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反映,没有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侧重点,那么,这样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就是不成功的。

其次,教师的主导地位由台前转向幕后。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利用教材通过联系教会学生方法和技能,要设计巧妙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走在学习的前沿阵地。教师要隐身其后,引导、协调学生一步一步地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允许错误的产生,也允许不同方向的探索,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缺少沟通交流的教学严重忽略了学习者的存在,使教学和学习发生严重的脱节。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的互动,即所谓的教学相长。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双主”效应,强调并保证师生协同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可以培养师生的共同目标增强教学双方目的的趋同性,也可以培养师生的共同认知增强教学活动中的双向投入,还要改进师生关系中的非协同因素以增强教学双方行为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吕欣玲.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5).

[2] 李丽丽.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9

算来,我的为师之路已经走了十五个年头。回头望,路上或深或浅的脚印,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远方,那里连接着我尘封已久的回忆,有支离破碎的片段,也有精彩完美的华章。或许每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获得与失去中前行,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感性走向理性。通过这十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在“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获得一些经验,现与各位专家、教师交流一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一见面儿就“爱”上你

每年新学年开学,咱们新接班的老师就会与几十个和自己本来素不相识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这种组合偶然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所教的班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却与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必然的关系!

(一)了解是“爱”的前提

我这几年一直担任毕业班的工作,每年开学都要接一个新班。当领导分配让我教××班时,我心里总是这样想:“这说明我与这个班的几十个孩子有缘,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育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这样一来,就促使我想更快地了解他们,无论再忙也要抽时间向刚刚教过他们的老师去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今年的毕业班工作结束得较晚,为了了解现在五三、五四班的学生情况,我一有空就去教过他们的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两个班共计90位孩子的基本情况(家庭、学习、为人处事、兴趣爱好、特长、优缺点)我都一一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就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更加快了我走进他们心灵深处的步伐。这几年来,我每年如此,收获颇多!

(二)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平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注重“第一印象”。我也特别注重我给同学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因此每次接班时与同学们的第一次见面,我一定是苦心酝酿、精心计划,一定要为自己的“开场戏”做好各种准备,做到胸有成竹地迎接新集体。记得有一年新学年的第一天,我走进新接的601班,飞快地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因为有了你,我们就感到了幸福!”我说:“这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同学们能不能讨论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要多做好事,为班集争光;”有的说:“要好好学习,不让老师费心;”还有的说:“我们要努力,争取明年六月考上理想中学为母校争光!”还有的说:“事事时时要为别人着想”。……我说:“大家说得都对,但我之所以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是因为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刚才我进教室时,有几位我还叫不出名字的同学就向我问好,使我从这一句句问候声中感到了一种温暖,因为有了你,我感到了幸福!对咱们小学生来说,做一个能使别人幸福的人并不难,往往只是举手之劳:在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老人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里的温暖;在大街上你耐心地为外地人指路,他会因为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中,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在你的家门外,你为邻居提东西,他们会为有你这样的好邻居而感到幸福;……因为你让别人幸福啦!你也由此而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的这番话孩子们不一定全部理解,但从他们特别专注地聆听的神态中,我感到他们至少已经发现了这位新的数学老师与众不同,至少已经开始喜欢这位新老师啦!接下来,我又让学生为我的数学课提要求。“怎么?还能给老师的课提要求?”学生们惊讶得很,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解释道:“以后你们想让老师的课上成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课你们才最满意?请你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写到纸条上。这会使我将每一节课都做到最好。”同学们兴奋极啦!不一会儿,49张字条传到了我手中,在这些句句真诚的话中,一个叫朱帅的同学写道:“我喜欢数学课,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多么纯真而又富有深刻含义的一句话!这不就是当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下要追求的课堂效果吗?我把49句话读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致认为朱帅同学的这句话最能表达他们的心声,最终将这句话确定为他们上数学课的希望,同时也是对我提出的要求--希望今后我的每一节课能给他们每一个人带来学习的快乐。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更深深感到自己有49位监督员,绝不敢轻视任何一节课。(后来,这句话就成了我们每天上课前师生共同交流的一句话:“我们喜欢数学课,希望它能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快乐!”)

接下来,我让学生回答我三个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A以前你遇到的老师中最好的老师是谁!她(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们学习什么?

B你希望我们数学方面应该怎样搞活动?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C你愿意当数学委员吗?

我的用意是让学生明白:这个班数学成绩的好与坏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总结说:“我给你们的那句话是我送你们的‘见面礼’,你们给我的数学课提希望、又给老师写短信是同学们送给我的‘见面礼’。我们有幸走到了同一个班集体里,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打扫教室卫生来表达我们对集体的热爱!”。随后所有同学当然也包括我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三)数学班委会的组建

几年中毕业班教学的亲身体验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委员会”的成立对自己工作起到的重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些由老师出面不易解决的问题,只要“数学委员会”出面就迎刃而解!

数学委员的责任:

①是老师与学生的桥梁,老师如果没有意识到某一行为的严重性,数学委员有责任提醒老师!

②主动帮带班里一些学困生和后劲生;

③以委员的身份主动出面去协助老师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④在荣誉与利益方面不享有任何特权。在错误面前,更应该显得自己是一名委员,高风亮节,知错就改!

⑤对一些奥数专题,委员们自己主动承担讲的任务,以此来锻炼和提高自己;

⑥以委员的身份与老师一起家访;

⑦数学成绩要有明显的进步;

⑧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如其他同学的讽刺或挖苦等敢于迎头顶住;

⑨定期与老师交流,谈想法、谈建议。

数学委员会的组建的程序:

①由本人申请并附家长意见书一份(旨在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在开学第一周周五下午放学前交到我的办公室,过期不交视弃权处理。

②写竞选书一式两份,内容含以下几方面:

A你为什么要加入数学委员会?你有什么本领?你将在数学方面开展哪些工作?

B如果你竞选成功,你新官上任要烧的“三把火”是什么?

C如果你的竞选没有成功,你将怎样支持数学委员的工作?家长支持你吗?在第二周周三前交一份到我那儿。

③开竞选大会,放在第二周周六上午,记得9月开学第二周周六的上午,我们六一班教室装饰得严肃而又不乏活泼,有的学生还从家里带来了照相机、录音机。我与邱老师还有五位特邀家长、三位特邀学生共计10人组成评审委员会。我清楚地记得全班49人,参加竞选的就有29人,无论选上与否,这是教育孩子与家长的一次好机会,让他们第一次面临了正规的“竞争”、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深深地明白:竞争是公平的!同样也是残酷的!经过评委公正、公平地评选,选出10位数学委员,其中含一名会计。这位小会计是特聘的,虽然不善言谈但工作十分认真,学习也很有钻劲。同学们为了让她更快地进步,都同意让她当会计,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人品在班里是一流的,值得大家学习,她的名字叫韩放。接下来,他们10人在征集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数学班规,把每周一中午定为数学委员例会时间。有了班规就又涉及到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就是教育中的惩罚。我个人认为教育中的惩罚不是体罚,关键看你是不是做到了惩罚制度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人,也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后一种强制性纠正。刚开始,有的同学提出:罚款、罚站、罚跑圈、罚重做一遍、罚抄作业等,这些方法大多数同学不同意。经过反复讨论,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惩罚办法:为同学们唱一支歌或讲一则小幽默--这适用于较轻的违纪现象;做一天值日生--针对违犯课堂纪律现象,以为大家服务来表达歉意;一日三洒水--针对那些上课乱扔草稿纸不注意卫生的同学,用自己的劳动弥补一下;当值日生--迟到一次;上课开小差--自己刮自己鼻子10下,以此来提醒自己;上课打瞌睡--自己主动站起来听课10 分钟左右,以此来约束自己注意听讲。这些惩罚办法看起来似乎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但实际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起到了良好效果。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

班规定了下来,惩罚学生的办法也有了,那老师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弱点,我真诚恳请同学们给我也定了几条:对学生错误地批评一次、上课无故拖堂三分钟、未经同学允许占体育课、有不文明的语言骂学生一次、作业量超过1小时一次、打铃后迟到一次、下午放学太晚连续两次均罚款0.5元或扫地一次,或唱歌、讲故事、讲笑话都行,多么善良的学生啊!看看上面的那几条规定,哪一条不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为什么同学们却这么严肃地给提了出来?我没有理由不做好,否则怎么对得起这几十双眼睛!

数学委员会的成功组建,为我以后开展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拉进了我与这些孩子之间的关系!

(四)掌声的力量

我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褒贬巧妙地转化为全班同学对该学生的正确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最好的方法就是全班热烈的掌声!

1、一次上公开课,照平时习惯,到了我们班的“我来考考你”数学小智力题活动。可今天是公开课,又刚好轮到平时最不爱说话的路瑶同学出题!“他行吗?要是丢人怎么办?”我正在犹豫是否取消这个活动时,路瑶已走向讲台,把准备好的“小数学题”读给大家。大家认真思索,争先恐后。路瑶又把自己最巧的解法讲给同学们听,声音比较小,可比平时进步多啦!我正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一番,这时脑子一转--何不把我个人对他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他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比起平时,路瑶进步多啦!也敢主动上台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的进步表示祝贺!”教育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来自同学们的掌声无疑使路瑶更加振奋,从此,他上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清楚地记得:奥数中有一小节是“巧比大小”这个专题,在我们俩共同备课的基础上,就是由他主讲的!他的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路瑶的表达力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

2、苏浩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学生,内向、自卑。有一次生病,还未痊愈就来班上课,我意识到他有一颗上进求学的心,因此就在苏浩进教室的那几秒钟,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一直惦记着的苏浩同学终于又回到我们身边啦!这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大家听了我的暗示立即对苏浩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能看出来,就在那一瞬间,苏浩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当天就主动找我为他补习功课。

3、还记得有一次,我正讲得入神,有几个参加体育比赛的同学为校争光凯旋归来,悄悄地从后门进了教室,我立即停下讲课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冲他们几位报以长时间的掌声,以表示真诚的祝贺与感谢!

4、一个叫水明的“学困生”在自身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下,期末取得了96分的好成绩。当我把“进步最大奖”发到他手中时,他热泪盈眶,同学们掌声一片!

5、邵奇由于表现出色,期末一举获得七张奖状。在他的授奖仪式上,全班同学在不受我任何暗示的情况下,掌声经久不息!后来听他妈妈说:“那天邵奇回到家特别兴奋,说他不仅得了七张奖状,更得到了同学们的承认!”就是这么一次一次看起来简单的鼓掌,却让许许多多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

二、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

有人说我性格开朗活泼又很喜欢与孩子打交道,特别适合当老师。如果以教师职业标准来衡量,我却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我急躁,甚至拧过学生的耳朵;我武断,不止一次地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批评学生;我缺乏宽容之心,有时为一件小事抓住学生不放……我曾这样想:如果我不当老师,情况可能比现在要糟糕。因为现在看起来,我的性格已经大大改善--脾气小啦,处理突发事件冷静多啦!一切的改变应该感谢我一届届的学生。我认为我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不畏师,敢向老师说“不”字。每个月,我都希望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怕学生有顾虑,我又强调可以不写姓名,一开始时没人敢提,后来我就在全班鼓励说:“同学们不要有顾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后来有人开始写啦!可大多数是告状信如“××抄别人作业啦”、“××课说话啦”、“××骂人啦”等等,紧接着又是被告人的“辩明信”、“反告信”。这样一来,本来是给老师提意见的,难道却成了互相告状、互相攻击的阵地了吗?我反复向学生说明:“你们给老师提意见是对老师的帮助,凡给老师提意见的同学都是老师最真诚的朋友!”之后我收到一份这样的纸条:“老师,昨天你的板书太乱,能科学规范一下吗?”上课时,我把这张字条念给同学们听,热情表扬了这位同学一番:“很遗憾此人没留名字,否则我一定送给他一件礼物,以表谢意!可是发现我这个毛病的人不止一个吧?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指出来了呢?难道苏老师不配与你们交朋友吗?……”再后来,纸条就越来越多。我分类整理到了一个本子上。说实话,听惯了好听话,面对这些意见书,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要“解释解释”。如学生说我“板书太乱”时,我解释说:“我讲得太投入没注意,只要同学们明白我写的是什么就行啦!”同学们说:“你批评学生太厉害啦!”我辩解道:“我是好心的,不是说严师出高徒吗?”有的说:“你下午补课时间太长,老让我们饿着肚子听课!”我分辩:“老师为的是啥?不就是想让你们多考上几个中学吗?再说,老师不也饿着肚子在讲吗?”……总之,我把同学们的意见一一作了解释和说明。我相信学生提的意见是真诚的,但我的解释不正说明我“民主”作风的虚伪吗?有一天,我又收到了一个意见条:“老师,你对每一条意见总是先说谢谢,再解释说明一通,经过你的解释说明,我们的意见全无作用!这样,我们给您提意见还有意义吗?你不是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为什么你做不到呢?”读完字条,我难受至极,羞愧难当。学生的话太不顺耳,可却很有道理。我斗争了好几天后终于鼓起勇气向全班学生表态:“今后不管同学们提什么意见,我都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一概接受,不再解释!”

三、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有人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教育又何尝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自己从教近十年中,由于脾气不好,个人修养不高,以及种种原因,我的教育出现过多次的失误。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一定要避免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的绝望。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曾多次在激愤中说过一些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话:“我永远不会再相信你啦!”“这是最后一次原谅你!”“下次再犯这样的错误你就别来上学啦!”“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一个学生的失望恰恰是从我们老师的“绝情”话开始的。

晓静,原谅我。那是7月的一天,我们六一班正在举行毕业生分离会,为了让我今后更努力地工作,我请同学们给我写一封信作为礼物留给老师。在收上来的信中,李晓静的信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信中写道:“老师,那次课间操,我边做操边与一位同学讨论自然课上的现象。当时您就厉声呵斥我‘李晓静你兴奋个啥?捡了二百元钱吗?’当时我的脸马上就红啦!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生气地回了您一句‘您才捡了二百元钱呢!’您大怒‘你敢与老师顶撞,真是胆大包天!’回班之后,您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还让我写检查。老师您知道吗?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我恨了您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回头想一想,我竟然当着全班同学说一个女学生脸皮厚、捡钱包!这样地讽刺、挖苦一个学生,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吗?后来我再也没有收到李晓静的任何信件。我的心里一直很惭愧,现在我想真诚地向李晓静说一句:“李晓静,请原谅我!”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10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1世纪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公平化、民主化、人性化得到充足发展的世纪.在21世纪,教师与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不是所谓的尊卑关系与从属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独立的、和谐的.

作 者:李瑞森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横溪职业技术学校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互尊互爱 自身修养 师生关系

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篇11

【关键词】良好师生关系;因素;方法及艺术

一、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1.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中,教师的仪容、仪表会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作为他人的认识对象,外表的魅力使人能被深深的感受得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要仪容整洁,穿着得体,朴素大方,举止文明。尤其是教师接任新班的第一次亮相,一定要特别讲究仪表,学生也常常“以貌取人”,教师的初次印象往往会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一印象在师生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2.教师高超的授课技艺,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是赢得赞誉的必备条件。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能力越强就越受欢迎。由于自身能力强,因此在某些方面能给他人以帮助。他们的言行往往让人赏心悦目,这本身就讓人赞赏。因此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中,教师要以自己的高超授课技艺,卓越组织管理能力,去赢得学生的赞赏。为此教师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闲暇时间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育素养和心理素养。

3.增加师生交往频率,密切师生关系。一般来讲,任何人之间交往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应该主动地从生活﹑学习上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平等的和学生沟通,交流。调查显示,那些受到学生好评,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教师及管理者,常常是利用课堂内外,寻找一切机会与学生积极的交流与沟通的教师,而授课与管理效果也常常取决于师生关系融洽程度,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去喜欢他或她所教授的这个科目。同样对学生的管理也因此会相对变得容易。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包括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空间接近,日常生活交往频率增加,外貌吸引及教师自身的能力高低等作用不可低估,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与管理效果,让学生从心底接纳教师,还必须讲究一些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及艺术。

二、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及艺术

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尤其是班上的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后进生因为考试成绩差,往往会自卑,导致内心很脆弱,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信任。生活中,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言一笑,对他们都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因此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甚至有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就是不仅要看到学生的主动性,也要承认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被动性,即惰性,但教师不能因此歧视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教师可以在班上多关注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取得的进步并予以表扬。

2.以诚相待,努力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关于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更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可以采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众所周知,学生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是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的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像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乐趣,并细心耐心地借此对其进行教育。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教师要学会使用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特点,放下身段,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活动,并积极地回应着,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渐渐地,学生就会越来越信任教师,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就会消失了。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既要做理论上的“巨人”,又要做行动上的楷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是学习的楷模。只有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你,敬重你。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三、结语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12

下面是我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正反比例的判断》一课的课堂实录,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感到一堂好课需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准备了下列案例,开设了一堂小小辩论课。

课题《正反比例的判断》

课堂实录

一、谈话引入,点起战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比较。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一些题目提出不同见解,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知识间的真相,今天老师特地安排了这节课,请同学自由组合甲、乙两方开展辩论,老师当你们的裁判,好不好?

生齐声回答:好!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开展数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引出课题,激起辩论

师:今天这节课,甲、乙双方的同学展开辩论课题是:辩论下例各题成不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请说明理由。

【开门见山地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投影出示题目

1.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 工作效率一定, 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 车轮的周长一定, 车轮的转数和所行驶的路程。

(3) 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和转数。

(4)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面积和高。

甲、乙双方同学有两位同学进行发言,达成共识,(1)、(4)两小题是正比例关系,(2)、(3)是成反比例关系。

【联系实际,由表及里,步步深入。】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 订阅扬子晚报的份数和钱数。

(2)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3) 欢欢拿一些钱买课外书, 书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4) 铺地的面积一定, 方砖的边长和所需的块数。

(5) 小明的身高与体重。

(6) 塔的高度和影长。

甲方:因为订阅《扬子晚报》的单价是一定的,所以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乙方同学同意。

乙方:正方形的四边是一定的,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甲方同学赞同。

甲方:欢欢拿一些钱买课外书的总价是一定的,所以购买课外书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乙方:不同意!因为课外书有许多种,不能单纯地说单价一定,假如一本课外书的单价越贵,购买的数量反而越少,反之,一本书的单价便宜,购买的数量反而越多。如果,欢欢不是买一本同样的课外书,而是买几本课外书,请问甲方同学你认为还是成反比例吗?

甲方:成反比例,前面你们提到的一本书的价格贵一些,购买数量少一些,反之,购买一本书的单价便宜,数量就多。后面提到如果欢欢不是买一本课外书, 我们可以把几本课外书的单价汇成一个平均价,理由同样与上面的相同,所以成反比例。

乙方:假设成立,但关系式怎样写?不能用单价×数量=总价,因为这个单价是一本书的价格,不好确定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甲、乙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理由。)

师:双方学生的辩论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同学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都比较仔细,老师出这样一道题,双方同学看看成不成比例,例:梯形的面积一定,它的上下底之和与高成不成比例,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成反比例。

师:对,成反比例,老师认为如果把欢欢买课外书的单价也看成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那你们说说看成不成反比例呢?

乙方:成反比例。

师:现在甲乙双方的同学达成一致,请继续辩论第4小题。

甲方: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的块数成反比例。因为方砖的边长×块数=总面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

乙方:不成比例。因为条件是方砖的边长也就是方砖的边长的平方乘块数等于铺地的面积,所以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的边长和所需的块数不成比例。

师:赞同乙方同学的说法。同时再补充一道: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和所用的块数,请甲方同学回答成不成比例?

甲方:通过比较,我们弄懂了,前面第4题为什么不成比例,而老师补充的“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和所用的块数”则成反比例。

师:对!同学们在判断时,首先要弄清题意,列出关系式后,再进行判断,就容易多了。下面继续判断第5题。

乙方:小明的身高与体重不成比例,理由嘛,我举例说明,我班的张杨身高比王鹏高,但没有王鹏重,所以小明的身高与体重不成比例,甲方同意。

师:看,最后一道塔的高度与影长。

甲方:成正比例。因为塔的高度÷影长=每段影子塔的高度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乙方:我方认为不成正比例。因为这道题没有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塔高与影长,因为不在同一时间,阳光照射的塔影子是不同的,假如正中午,塔越高,影子越少,塔越低,影子反而比塔高长一些,因为不成比例。

甲方:乙方同学陈述的理由,我们也注意到了,但练习册中就是有这样的一道题:某测量小组,测量的塔的高度和相对应的影子长度是成正比例的。

乙方:这道题里没有指同一时间,而练习册中指的是测量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的塔高与标杆的影子长度的。

师:刚才第6小题双方各自陈述了理由,老师认为,教材中给出的在同一时间内测量塔的高度和影子长度是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直接给出塔的高度和影子长度,这句话给出的条件不充足,条件不严密那么就不成正比例。

【这一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思考、讨论、观察、说理、概括等,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情境,广开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的渠道,变“教师讲授”为“研究交流”,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乐趣。】

三、勇于突破,拓展延伸

出示含有字母的判断题,再比甲乙双方的实力,如果是4道题,双方各答两道,假设有一方答错一道,就说明是这场辩论会的败方。

师:请看:(1) 8×X=YX和Y()比例

师:请甲方回答(1) (2)两题,乙方回答(3) (4)两题,结果甲乙双方回答都正确。

师:甲乙双方比分处于1:1,我们的辩论会接近尾声,请双方各自派一名代表各自总结一下判断规律,要求语言简洁、精练。双方同学小组合作,讨论后派出代表发言。

甲方:我方总结的判断规律是: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成正比例。

乙方:我方通过小组讨论后认为,从正、反比例的不同关系上看:

正比例:变化方向相同,且相对应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反比例:变化方向相反,且相对应的两个积一定。

四、善于总结,促进探究

师:通过这节课的辩论,双方同学都利用了小组的智慧,共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平时我们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后这样的辩论会,将继续开展下去,同学们说行不行?

生:异口同声:“行!”

师:现在老师宣布双方辩论的结果:势均力敌、平分秋色。

【用事先准备好的智慧星,分别发给甲、乙双方的代表,符合争强好胜的小学生的心理。】

五、课后反思

要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注意科学性、多样性以保持学生最大的兴趣和注意之外,还要注意试题的思考性和多变性,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和机会。

上一篇:辩论队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四下第五单元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