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2024-05-22

固定资产清查报告(精选8篇)

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篇1

第二项目部

一.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二项目部在接到公司《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分析工作的通知》后,立即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清查领导小组,从2008年5月19日开始,对管理组和施工组进行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经过项目部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审核确认,我项目部资产清查结果及上报的资产清查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合法。

二.项目部资产运营分析

1.项目部基本情况

第二项目部成立于2003年10月初,所承建的工程是长珲高速公路(长春-珲春)敦延(敦化-延吉)段第07合同标段,工期五年(2003年10月15日-2008年10月1日),全长15.85公里,合同造价2.6亿元。截止现在累计完成工程量2.3亿元。

2.第二项目部固定资产142万余元。

3.资产装备保障能力分析:

资产结构是不合理,有大部分资产已经报废和等待报废,新资产少,对工程施工生产造成影响。

4.随着现在公路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现有资产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5.为满足市场要求,结合施工生产及公司发展趋势,大部分资产需要报废及更新。

三.不良资产分析

1.设备老化,闲置是造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

2.建议闲置资产便宜出售。

四.建立健全制度

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执行。在租赁或购买新资产时,及时向公司提出申请。

第二项目部

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篇2

一、清查当中发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高校是非物质生产部门, 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拨款购置, 从而使高校存在资产管理的粗放性现象, 诸如“重采购, 轻管理”、“重有形, 轻无形”的现象十分普遍。教职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十分淡薄, 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公物私用、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清查时发现个人科研经费购买的设备不在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老师把科研经费或其他经费购买的设备当成私人物品, 把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带回了家。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专门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并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但对资产的取得、使用、效益、处置等做出的规定不明晰;也有的高校制定了相关制度, 但执行力度不够, 没有落实到位。高校对经营性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也存在认识不足、规则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总之, 我国高校资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有待完善, 相关制度有待健全。

2. 存在账目混乱、重置、闲置、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高校资产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 此外由于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定期核对盘点资产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晰的原因, 从而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和资产实物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1) 存在账外资产现象。有些获赠的仪器设备未登记入账, 导致形成大量账外资产。此外存在获赠的价值昂贵的艺术品、纪念品可能没有原始凭据而无法办理入账手续现象。

(2) 已经丢失和应该报废处理的资产长期挂账, 不及时办理核销手续, 导致账实不符。

(3) 人员调动带走的固定资产, 没有及时办理调拨手续。

(4) 相当一部分高校合并后, 没有全面的盘点核对资产, 从而导致的资产账面合并但账实不符的现象。

(5) 已经竣工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由于部门间缺乏沟通, 甚至完工十多年也没有入固定资产账的现象。

高校普遍存在各院系部门以自身需要和经费条件为出发点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 主观随意性强, 科学性和计划性差, 没有从学校整体状况考虑。从而出现一些部门迫切添置资产, 一些部门又闲置不用, 出现重复购入资产的现象。有时由于盲目购入资产, 存在购入既闲置, 清查时尚未开封现象, 不能实现科学调度实现资产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重置和闲置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原因是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资产购入评估体系, 即可用作衡量资产配置的依据和原则, 其次是缺乏相应的监控体系。

3. 投入不足,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管理方式落后

许多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 很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许多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只是作为最基层的部门, 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 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和完备, 缺乏具有丰富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管理仅限于简单的数据库管理, 虽然许多高校购入了专业资产管理软件, 但仅限于基本的数据录入和查询, 购入的网络版管理系统也只是网上上传数据, 而不能利用网络版管理系统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利用网络版来实现资源共享, 统筹使用,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避免资产重复购置等方面还有待于探索和完善。

4.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扣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 从而其账面价值一直反映的都是历史成本。首先不计提折旧, 不利于计算高校学生培养成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应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的所有成本的核算。由于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要求计提折旧, 从而使高校每年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不科学。其次不计提折旧, 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由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有形和无形损耗, 因此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价值不断贬值。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必然虚增,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其更新资金需求的测算, 不能达到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的目的。同时会计信息反应失真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投资者及国家财政拨款部门对高校会计报表的实际需求。

5. 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不健全

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资产管理的水平。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层次相对较低, 人员少, 工作量大, 缺乏教育成本核算的意识, 而且缺少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 使得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日常资产管理工作, 无法适应不断复杂变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而且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人员, 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特别是院系基层使用部门的资产专管员一般由办公室主任兼任, 流动性较大, 而且面对数量大、种类复杂的资产, 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知识, 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此外资产专管员调动、轮换岗位时, 资产账目交接不及时, 使得后续专管员对自己职责管辖的资产账目不清, 进一步影响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摒弃重财轻物的思想, 像抓教学、科研工作一样抓好学校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并逐步完善资产管理部门职能, 使其适应后勤社会化和校办产业公司改造的形势, 依据规定, 对国有资产产权和投资收益进行界定和监督。同时各使用部门要与管理部门及时沟通使账目保守一致。

其次, 应当加强国有资产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 使广大教职工了解国有资产的概念, 登记入账、转移、报废等内容和程序, 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从而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最后, 加强账外资产管理, 对获赠物品进行评估入账。加强固定资产预算控制。建议国有资产管理处参与对固定资产购置、建造、使用、处置的预算管理, 以确保预算执行的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深化实验室管理改革, 打破小而全的格式, 重组资产, 实行资源共享, 根据学校、院、系、学科专业调整的需要, 统一调整实验室, 依托一级学科组建实验中心, 实验室的人、财、物实施统管共用。

2. 建立和完善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应该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 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资产管理制度, 使其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具体而言, 包括建立计划审批制度, 采购验收制度, 登记与审核制度, 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 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 损失和丢失赔偿制度, 报废、报损制度, 统计报告制度, 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 租赁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此外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 完善高校固定资产审计机制, 建立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 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项措施, 使以上制度彻底落实到位, 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2013年1月1日,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同时开始施行, 其中针对固定资产折旧修订使得固定资产核算能更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信息, 更有利于高校按核定的折旧额编制预算, 所以各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状况建立资产折旧制度, 并认真落实和执行。

3. 利用现代化手段, 建立网络化资产管理平台

针对高校固资产定数量大、种类多、存放分散、年度跨度大的特点, 实行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实行网络化管理可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破解高校三级管理信息不畅的难题, 资产管理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资产的动态信息, 可避免账实不符、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同时高校领导利用资产网络管理平台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和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现象;最后网络化管理可减少人工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 增加透明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

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加强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 因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影响着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 高校要定期举办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使资产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制定奖罚措施, 调动资产专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并保证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 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待遇, 确定他们的技术职称等,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其次, 实施奖罚制度。对一些认真负责, 工作突出的人员进行物质及精神奖励, 对一些违反规定个人采取通报批评,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5. 坚持资产清查制度

资产清查是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资产清查, 可查明盈亏情况, 有利于资产管理部门及时调整账目, 真正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定期清查资产也是对广大教职工资产管理意识的强化。最后, 定期清查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监督机制, 有利于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总之,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只要高校各部门在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下, 各司其责, 密切配合, 就一定能形成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 从而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 杜晓丽, 孟江涛等.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国有资产管理, 2009 (6) .

[2] .陈超超.从资产清查审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2) .

[3] .金丽芳, 毛云红.强化资产清查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教文汇, 2009 (11) .

[4] .吴建军, 胡小玲.浅谈高校资管理与核算.当代经济, 2007 (1) .

[5] .王风.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之友, 2011 (33) .

[6] .王于斌, 王玉虹, 谭豫之.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11) .

高校后勤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篇3

高校后勤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高校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固定资产在质和量上有了较大变化,或更新换代或在数量大幅上升。在此发展趋势下,了解后勤固定资产现状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进一步摸清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固定资产的家底、了解固定资产使用、占有现状、优化资源配置,笔者参与了我部后勤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一、清查方法及流程

本次固定资产清查采用账实核对的方法。清查所依赖的总账及明细账均来自我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系统,基本记录了历史上归属于后勤的所有固定资产。

后勤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明细账,对实物进行盘点,将损毁、过时、丢失、盘盈、仪器归属部门或仪器负责人发生变化等相关情况进行记录,最终将清查结果分门别类予以申报。

后勤机关根据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各部门上报来的申请予以严格把关和审核,对历史遗留问题、复杂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集体决策。然后,按照我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填写相关表格,上报处置。最后,后勤各部门按要求做好相关固定资产的拆卸及保管工作,保证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二、清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根据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结果,以及固定资产本身的特点,做出如下处理:

1、盘亏。多表现为有账无物,原因如下:

第一,某些资产不排除确实丢失的可能性。有些资产账龄较久,加之负责人多次变更,负责人已经无法回忆出资产的存放地点等信息;有些资产因搬家等原因,多次移动位置,现已无法找到;有些教学或实验室设备内置于建筑物,未走处置程序,随建筑物一同拆除。

第二,资产已处置完毕,但未走完整流程。例如:资产所属部门变更,相关固定资产实际已经调拨至其他处室,或资产已经报废,但未做账目变更,导致有账无物。

第三,历史上账目登记方式发生变化,衔接不顺,导致一系列遗留问题。约2007年以前,我部固定资产使用的是手工账,之后才改为电子账。据老职工反映,在两种登账方式变更、过渡的阶段,某些固定资产当年已经做过报废或报失的流程,但是最新的电子账中,仍显示为在用。

2、报废。根据手中档案记载,后勤最近的一次固定资产整体清查是在2006年,距本次清查已时隔多年。所以,本次清查对损毁、符合报废年限和条件的资产,按要求、按程序予以报废。本次清查报废设备较多,为后勤固定资产进行了必要的“减负”,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

3、校内、处内固定资产调剂。由于历史上部门、人员变动,固定资产优化配置等原因,固定资产的跨部门转移、变更属常见现象。及时將设备账与实物调配一致,做到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4、变更仪器负责人、存放地点、备注等信息。将账面的仪器负责人与实际使用的仪器负责人保持一致,完善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为固定资产的管理落实到责任到人提供了依据和必要保障。

5、5、盘盈。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各实体使用自有资产购买的固定资产,未在设备账上进行登记;第二,其他部门捐赠、调拨的资产,未及时入账;第三,员工个人购买的固定资产,在单位使用。根据盘盈固定资产的性质,进一步完善各实体的账目。

6、其他问题。有些资产信息不全,无法核实具体情况。针对此种情况,采用多部门其中讨论的方法予以追溯和决策。

三、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本次资产清查基本摸清了家底,对有关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报失处置、变更了资产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基本做到了账目清晰,责任到科、部分部门责任到人。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提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是认真、严谨、有效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认知层面,有了高度的重视,才能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处,才能避免消极、应付的工作态度。

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领导的重视显得格外重要。领导对固定资产的认识、重视程度提高了,才能保证资产清查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顺利、高效运行。

让领导干部重视,首先,需要领导树立高等教育成本效益观念,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其次,加强宣传,促使各部门领导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2、建立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后勤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产采购、登记、审核、保管、清查、报告、处置等制度。对于采购、使用、维保、处置涉及多部门的,应建立沟通、协调等机制,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照常折旧、及时处置。

3、做到分级管理。首先,明确处级、科级不同级别主管领导干部的职责。其次,在处和不同的科室分别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后勤所属部门较多,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加之我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账入口不断下放,在处、科分别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显得格外重要。科级管理员能够方便、快捷、全面的掌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不仅对固定资产的核对、盘点、建账、管理、处置等工作更为了解,同时能够在本部门领导的和支持下,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真正落实到人。处级管理员协助科级管理员建账并审核其信息,管理整个处的固定资产、并对科级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与学校其他部门沟通、联系,按程序调拨、处置设备。

4、重视固定资产处置程序。程序本属于制度的一部分,单独强调可见其重要。例如我部因设备更新改造,曾处置过一批大型设备。参考历史资料可见,其报废过程正规,经历了多部门联合行动,公开拍卖等相关手续,但是唯独没有走校内设备报废流程,导致该批设备如今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按照学校相关制度的要求,办好每个流程的手续,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的疏漏。

5、不能忽视非在账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后勤固定资产数量巨大、涉及面广、历史较长,加之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变化,有些固定资产在当年可能不用上账或未上账,导致在处置固定资产时,遇到很多问题。对于这样的固定资产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掉。针对此种情况,首先需要重视,其次要建立制度和流程,与学校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沟通,寻找双方认可的、公开的、合法的、合理的、高效的处置方法。

6、完善固定资产的细节管理。针对本次清查出现的状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一,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固定资产数目庞大,多数固定资产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或随时变更仪器负责人,变更放置地点,如何做到多而不乱,心中有数,一些老办法是非常实用的,例如,在固定资产上张贴含有仪器编号、规格、负责人等标签,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以及资产清查工作中,可以发挥事倍功倍的效果。

第二,细化固定资产上账标准。我部规定单价超过1000元的固定资产均须上账,没有对资金来源等作出详细说明。后勤在日常管理中,会有一些自筹经费,针对使用自筹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是否需要上账的问题,也需要统一口径、统一管理。建议使用自筹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也应参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登记、建账、管理和处置。

第三,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后勤下设多个管理部门,例如校园、饮食、房产、教室等,虽然各部门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上存在较多不同,但也有很多联系。例如某项经费是划拨给某一实体的,但该实体购置的固定资产,却由另外一个或几个实体使用和管理,所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非常必要。否则固定资产的前期购置、使用和维护、后期处置容易出现脱节等现象。

7、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对于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对于因人为操作失误损坏固定资产的,对于将固定资产丢失的等情况,应根据责任大小,予以奖励或惩罚。

8、升级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动态管理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到帐实相符,把握固定资产的动态,实现精确化的管理,而非集中式的、突击式的管理或补救。实现此目标,并非是某些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系统权限的不断下放,有效监督机制的建立,需要所有人对固定资产的重视,需要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等。

參考文献:

[1]冯雅洁.对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考.创新论坛2012年9月下

[2]吉慧鸿.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现况调查。会计之友2006年10期中

[3]朱丽霞.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1期

固定资产清查自查报告 篇4

根据我校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安排,我单位已按照相关制度、政策按时完成了资产清查自查的主体工作,并提请领导小组对我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现将有关资产自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单位资产清查自查基本信息

1. 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2. 本单位资产清查范围

列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本单位下属部门名称(可通过省资产管理系统查询,如与实际不符需调整,查询位置:[基础管理]->[部门管理])

3.本单位清查范围内资产数量和价值(分设备、家具)

可查询“关于做好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的通知”中的“常州大学固定资产分户明细账(截止基准日).rar ”本单位的资产数量和价值。

二、资产清查自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 清查组织机构、工作进度安排及人力等保障措施

2. 清查工作中的具体情况

简述清查的组织、具体做法及认为有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等

三、资产清查自查工作结果

1. 自查自纠后设备和家具账实相符情况,针对盘盈、盘亏资产的处理意见

设备清查自查信息表

总台件数

帐、物相符

台件数

有帐无物

台件数

有物无帐

台件数

拟报废

台件数

比例(台件)

备注:帐、物相符价值/总价值=帐、物相符价值比例,其它类推。

家具清查自查信息表

总件数

帐物相符

件数

有帐无物

件数

有物无帐

件数

拟报废

件数

比例(台件)

2. 保管人签字认可情况

3. 资产存放地落实情况

4. 资产标签粘贴情况

四、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

五、清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改进措施、处理意见或建议

注:盘亏、盘盈需在此节说明;解决改进措施是指本单位解决改进措施;建议是指对学校提出的意见。

1.因人员调动退休、机构变动造成的经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已解决的自纠范畴问题:

(1)

(2)

……

2.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账实不符并且是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层次无法解决的问题:

(1)

(2)

……

六、本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自我评价

从如学校相关制度落实、资产分级管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等组织上、体制上、经费保障上、责任心上等几个方面深刻剖析

七.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单位(签章)

固定资产清查小组自查报告 篇5

1、资产自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1)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2)资产清查范围

(3)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4)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资产清查结果

(1)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2)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3、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1)存在的实际问题

(2)原因分析

(3)改进措施

园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自查报告 篇6

自查报告

县财政局:

根据唐政办[2007]16号文、唐财[2007]19号文及资产清查工作的有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了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通过了唐河仁信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06年12月31日。

(二)工作起止日期:本单位于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期间进行了资产清查工作。

(三)本单位资产清查范围:列入本次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有本单位和所属的2个二级单位,其所属单位为园艺场和农科所,单位性质均为事业单位。

(四)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单位成立了以李中波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贾海涛、曲良颀、张旭升三位同志。

2、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本单位自4月1日起组织人员进行了资产自查工作,如实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建档建卡,输入到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

3、本单位资产自查工作结束后,4月26日唐河仁信会计师事务所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通过对本单位2006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的清查,本单位的汇总,资产清查数为632549.05元,汇总负债清查数为603336.48元,汇总净资产清查数为29212.57元。

(二)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为5080元,其损失的原因是使用年久报废。

(三)经仁信会计师事务所确认的资产损失为5080元,具体为专用设备3380元,家具用俱1700元。

三、在本次的资产清查工作中,我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上报工作。但是在清查过程中,发现资产管理不够科学,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论国企资产清查 篇7

1. 全面摸清“家底”,这是资产清查工作最基本的任务。

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国资委掌握的国有企业资产数据基本上仍以静态数和账面数为主,而各单位的资产变动并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毁损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账外资产由于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容易被随意处置.从而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通过资产清查,可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资产管理和资产收益的“家底”。

2. 建立监管系统。

通过资产清查,可获取资产管理的原始数据,这是建立资产动态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和切实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应按照财政部金财工程建设的要求,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二、加强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

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是非常的严格,只有经计划部门批准,下达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才能进行购置。但是,现实中部分企业往往利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之外的各种款源购置固定资产,即自筹款源购置。这部分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清查中是最容易遗漏的:它一不用审批,二不用上账。十之八九都形成了账外资产。如工程项目款里面购置汽车,工程完工了汽车也没有了;科研课题经费中购置笔记本电脑;经营成本中购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要采取追索调查方法,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紧密配合。同时也可以与企业上级的审计部门取得联系,调查这些款源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可能。可能形成哪一类,多大价值的固定资产, 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然后根据这些线索或者可疑票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工程项目工地的职工。课题组人员及销售商等,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查出账外资产, 当然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审计、财务等专业人员来担任。人员不宜多, 否则会形成浪费, 也可在进行其他工作的同时顺便进行。

三、重视对改制、撤并企业固定资产的清查

这一类企业由于情况特殊,可能涉及到企业领导人的更换,涉及到企业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变动,人心不稳,波动性大。在企业资产清查的过程中,存在人为调节企业资产的行为,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易发生这样的行为。企业为了以后的方便,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对少数或个别的不进行盘点,或者少盘点,个别的甚至流入了个人的家庭,成为私有财产。国有资产莫名其妙的减少了,如照相机,摄象机,专用工具等最容易流失。对这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从外部抽调部分人员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不能单纯依靠会计师事务所。要由企业的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社会中介共同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清查进行监督,避免企业内部人员的不正当行为。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真实性;其次,要检查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会计账册及卡片。看看在账的固定资产有无遗漏的,对于分立企业要检查分立后的几个企业固定资产加起来与原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是否相等。改制合并企业要注意检查原来几个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加起来是否与新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相符,如果存在不相符合的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固定资产的遗漏;再次,对于清查中发现与账实不符的,要查明盘盈,盘亏的原因,登记造册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批后进行处理,不得不经批准擅自处理。

四、对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几点建议

1. 改变现行的固定资产清查方法。

国企的特点是数量多, 规模大小不一, 实行的是多级管理模式,年年搞固定资产清查,但是清查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自查为主。在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怎么样对自己有利怎么样办。账上有的固定资产盘点上报,账外的不报,而且是多报损失少报盘盈。上级管理部门受时间、人员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到基层去清查,去盘点,做不到资产清查中见物就点, 因此存在着部分固定资产遗漏的现象。若想提高固定资产清查的效果,应该将现行的清查方法改为互查为主的方法。即由国企上一级的管理部门从各企业抽调专门的资产清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企业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驻企业进行清查,真正作到见物就点。然后再填表上报,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数量真实可靠。

2. 严肃工作纪律,确保资产清查质量。

各单位、部门对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单位在清查中隐瞒真情,故意漏报资产和收入,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等行为要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个人在资产清查中出现失职、读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领导和当事人责任。通过资产清查培训和严肃清查工作纪律,清查人员才能掌握好政策,提高觉悟,熟悉业务,熟练操作,为提高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本次资产清查中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以及往来账款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资产清查规定申报处理;注意充分利用资产清查资料数据,资产清查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各单位应善于通过对资产清查各项数据资料的分类、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形成综合报告或专题报告, 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推动本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要对在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分类整理形成档案, 按国家制定的有关会计档案等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韩永泰: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冶金财会, 2006.11

美国清查公民海外资产 篇8

2011年12月中旬,美国国税局(IRS)公布了最新的规定,要求符合条件的美国纳税人在明年报税时,申报其详细的海外金融资产信息,包括海外股票、债券、退休金以及人身保险等。

“劫富济贫”计划?

根据新规,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危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的外国人需要在2012年4月15日前向政府申报。如果瞒报或漏报,可被处以1万美元罚款;如果被国税局发现后仍瞒报,可追加高达5万美元的罚款。

此外,美国政府还规定,所有想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银行从2013年1月1日起都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提供存款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公民账户信息,否则就被视为与美国政府不合作,美方有权拒绝其在美国开展业务。这样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想隐匿海外资产将会变得更为困难。

这次公布的最新规定是2010年通过的《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的一部分。据悉,申报海外资产的相关法律早在1971年就有了,但以前并没严格执行。而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加强了对美国人海外资产的追查,并且两次启动了海外资产主动申报计划。让拥有海外资产的美国人主动坦白交待,如果隐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将被视为有意逃税。如果被查出来会被处以重罚,严重的还会被判刑入监。

第一轮主动申报到2009年10月15号结束,美国国税局共收到了1.5万份境外资产申报书,涉及60多个国家的银行。对于这样的成果,美国政府并不满意,于是发起了第二轮的主动申报计划,以2010年的8月31号为最后的期限。在此之前,以保护匿名帐户著称的一家瑞士银行因为在一项诉讼中要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从而向美国政府提供了4千多个帐户的名字,其中有许多是在海外藏匿资产的富豪。

不过,在这项法案出台之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同样有义务对海外收入进行纳税申报。这项法案实质只是增加了一项申报内容以确保其实施,既不是新增税种,也没有加重美国人的纳税负担。而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面对2011年高达1.4万亿美元的联邦赤字,美国政府只能开源节流,而堵塞税收漏洞则成为开源的重要手段。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认为,该征税政策对于奥巴马政府及其竞选有一定积极的影响,税收比起促进产业振兴等,收效比较快。“但政策效果如何,主要还是要看美国失业率的变化和整个经济复苏的情况。”

打击移民者?

新规一经公布,就在移民申请者中激起了强烈反弹。近年来,有相当一批华人以投资移民身份前来美国。不少华人新移民来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税收制度极为严厉,以至于数年前第一批海外资产“自首”计划出台后,就有不少的旅美台湾人为了保住在台湾的资产,宁愿选择放弃美国的国籍或者绿卡。

美国俄勒冈州州议会顾问蓝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排除有人为了保财产放弃国籍或绿卡,“但这部分人只占极少数。”她介绍道,放弃美国国籍的程序相当复杂,无法在短期内办完。此外,即使放弃美国国籍,也不一定能够逃脱交税义务。根据相关规定,美国政府可要求放弃国籍者补交放弃国籍前五年隐匿不报海外资产而逃避的税收和罚金。

蓝进表示,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加大海外资产查税力度,主要是针对可能利用境外金融机构逃税的富裕阶层,并非针对某个少数族群。

芝加哥资深会计师陈女士则表示,如果你是一个新移民,如实申报海外资产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负面影响。据陈女士了解,在华人群体中,之前确实有一些人因为不了解美国税法或者其他原因而没有如实申报海外资产。“现在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华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报,以避免被罚款。”

而旅居美国多年、已经拿到绿卡的刘先生认为,对于刚拿绿卡的移民来说,第一次海外资产申报越彻底越好。他说,“只有这样,令后才不会因为未申报的部分资产被误当成当年的收入而纳税。”

据报道,美国国税局的规定出台以后,美国的华人会计师事务所生意变得格外好。很多华人前来打探消息,更多人在心中盘算,继续观望。前途未卜?

新法案除了引发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人群的热议与观望,也引起了与美国有紧密关联的国家的关注与评论。

加拿大财政部长吉姆?弗莱赫蒂对此表示担忧,他表示,这已经引发了“大量持有双重国籍的加拿大人的不安”。他批评这项法规是“没有必要的”。根据FATCA的规定,双重国籍的人士也包括在需要申报的人员之内。

美国的国内媒体也并不看好这项政策。《福布斯》杂志近日撰文批评道:“这项法案无法带来就业,也可能吓走很多投资者。它不是一项好主意,仅仅是奥巴马减赤不力的遮羞布,简直烂透了。”

在海外的美国人中间,该法案引起了骂声一片。因为大量海外金融机构宣布关闭他们的账户。如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汇丰银行及瑞士信贷集团等欧洲著名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关闭对美国客户的经纪人账户。一名在西班牙的美国公民在网上抱怨:“现在可好了,因为我在海外,美国银行不给我开账户,而西班牙的银行也因为我不是本地人而拒绝我,让我怎么办?”

一场由海外美国人主导的反对FATCA的運动已经开始酝酿。他们致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国家税务局局长苏尔曼,要求废除这项法律,因为其“触犯了美国的利益,让很多持有双重国籍的人士放弃了美国国籍。”

FATCA将会在2013年正式开始实施。但是这个法案能否一帆风顺,连美国人自己都无法预测。

上一篇:南照镇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2017度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计生协会例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