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2024-09-11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精选8篇)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通过对千姿百太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以及神奇无比、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倾向,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的情感,并能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科学知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的教师在枯燥“说教”中硬要学生“树立某种情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确少科学学习的情感,因而造成学习的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要创造机会,通过探究学习、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学习包括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实验、制作、表达与交流,等等。它要求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去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体验探究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如,我在教学《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课时,我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明和老师的指导,自己去进行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学生的兴趣很高,有的学生用扦插法去繁殖葡萄、菊花、柳树;有的学生用压条法去繁殖月季、银杏、槐树。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培育的植物成功时,愉快的心情溢与言表。平时,我还通过看谁提出问题多、看谁的假设正确多、看谁收集的科技信息多、看谁的小制作品有创意、每人至少种植一种植物、每人至少养殖一种动物、举行手抄报评比、科技小论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及动植物和谐相处等的情感。

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验合作的快乐情感

现代科技成果、工业产品等往往是由许多人协作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善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因为如此,合作学习被列为新课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方面。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给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机会,以便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合作兴趣,培养合作能力。要善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授课方法,采取自由组合、“马蹄型”、“品字型”、“椭圆型”、“舞台型”、“对抗型”等分组学习形式,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如,在学习反冲运动知识中,我设计了“飞船飞向月球”游戏活动:就是在教室中间竖一根木棒,木棒的最上端包上黑色塑料袋当作“月球”,在教室内的六个位置分别放上课桌当作“发射台”,用铁丝把“月球”和“发射台”连接起来作为“轨道”;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好当作“飞船”的各种气球,以及细铁丝、钳子、棉线等用具和材料;

然后,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人发射一个“飞船”。最后,看哪一组飞到“月球”的“飞船”最多?看哪一组“飞船”到“月球”的总轨迹最长?游戏开始后,每个小组马上行动起来。有的讨论哪一种气球做“飞船”好,有的讨论“飞船”怎样沿“轨道”去飞行,有的讨论如何给“飞船”吹气,才能使它产生的反冲力大,等等。“发射”时,同学们的合作声、鼓掌声、欢快的笑声不断。他们为设计精妙而高兴,为本组的胜利而高兴,为“登月”成功而高兴,更为彼此愉快的合作而高兴„„这种快乐的情感,只有在学生亲身参与下才能产生,它在学生的心灵中将是久远的。这种情感的产生必然会提高与他人和谐相处、善于交流、善于协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走向自然中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有所知,才在所感”。生活实际是学生认识事物与体验情感的源泉,客观事物只有当它人认识了,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认识到家乡的秀丽风光,认识到祖国的复幅辽阔、光辉历史,等等。这样,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走向田野,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如,在教学《走向大自然》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向校园,带领同学们去领略百花盛开、草长莺飞、麦浪滚滚、蹈花飘香、银装素裹的景色„„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教学《保护水资源》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流经镇内的黄码河边,让学生观看变黑的河水和布满垃

圾的河岸。我向同学们介绍:“1978年,我在新袁中学读高中时,那时河上水清澈见底,学生们大都用河水淘米、洗菜、做饭、刷饭盒”。听到这里,学生们的脸沉了起来,为今天的河水和河岸被污染而痛心。第二天,班级学生自民组成“环保小队”,自己印刷资料,向河岸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这种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的情感,只有在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况下,才能那么深刻、那么强烈。

让学生在创设情境中体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事物支配,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电影、VCD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感,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继而产生浓烈的情绪感染和熏陶,就非常容易地投入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科学的神奇奥妙,从而产生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在教学《太阳系》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科教片《探索宇宙》,学生在逼真的图象、声音、色彩中领略了宇宙的神妙与浩瀚,产生了对宇宙的遐想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飞向太空》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学生不仅对航天飞船的动行的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更为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航天事业处于世界前列而引以为豪。学生自然会产生热爱科学的强烈感情,并为学生科学而不懈努力。

除此以外,教师教学时的情感熏陶,文学作品的感染,参观科技产品,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就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条自感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2

一、初读入情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 语言生动、形象,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回忆, 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 引领学生真切体验, 让学生进入文中感受其境, 凭借学生相似的情感感受其情、心灵相通、入情入境。从上课一开始就渲染氛围, 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情感连接沟通, 引导学生“披文而入情”。如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 在课前播放了庐山云雾的专题片, 影片影音并茂, 把壮观多变的庐山云雾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后赞叹不已, 接着我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 大家纷纷举手, 有的同学说, “庐山真是太美了!”、“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庐山真是人间仙境啊!”、“我真想去庐山玩一玩”……学生们陶醉了。于是, 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大家朗读课文, 同学们观看影片后所产生的激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课文文字蕴含的情感马上得到了有机统一, 学生凭借已有的情感体验, 与文中蕴含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二、细读动情

这是学生情感在萌动基础上的即时强化。它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涵与脉络, 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这种内心情感的发展, 驱动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均忘情地“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景中”。

自读体验。“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汉语言具有独特性, 语言体验要达到心领神会, 而不能单纯地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学一直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妙,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们不能据此去寻找黄河的源头, 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黄河那种奔腾而下的博大气势。因此, 教学时,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 过多地分析、讲解, 而应放手让学生自读体验, 感悟领会。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这一切是为了诱发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体验语言内含的情感。

导读体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引领学生的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体验情感, 陶冶情操, 发展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的萌动,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与脉络, 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感悟、领会。

三、精读移情

教学抓住学生情感趋向高潮的契机, 由细读进入精读, 品味精彩语言, 悟其神韵, 借助比较、鉴别、想象等, 深化情感, 使学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身上, 进入“我”“他”“同一”身临其境的境界, 使情感弥散而趋于稳定。

品读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重朗读, 重感悟”已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共识。小学语文教材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美, 也都蕴含其中, 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读多揣摩, 也就是“在读中想”、“在读中感悟”,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理解和体验, 享受美的教育。

想象体验。李吉林老师曾对想象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 想象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我们的语文蕴藏着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潜能的无限生机, 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 用板画诗意的方法, 把学生的想象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你们谈谈诗, 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 该画些什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 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 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 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 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 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说“飞入菜花无处寻, 是因为菜花是黄的, 黄蝶也是黄的, 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 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 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 露出一点翅膀, 就更有一点意思, 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这真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 让想象展翅飞翔, 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 宽松的, 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四、诵读抒情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有助于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 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 在同学之间交流彼此的内心感受, 相互启发, 相互感染, 并使情感更加明晰、强固。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 有助于学生增加文化底蕴, 积累语言材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诵读训练, 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和片段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导学生诵读。这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一种升华, 通过这种有感而发的训练, 使学生由文本而产生的情感更加清晰、强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指导学生诵读练习, 让学生在诵读中张扬个性, 积淀情感。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3]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8月第1版.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3

关键词:初中思品 情感体验 促进健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需要经其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培养新世纪的“四有人才”。

一、在创设情境中体验角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可以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生活环境、人生体验等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学习《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做自信的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遐想二十年后与老师的一次偶遇,和老师畅谈毕业以后自己的经历,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在提问学生时,教师最好用成人的握手礼,同时也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如:某某同学,新年好,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教师还依稀记得曾经你是一个比较调皮(或者其他,说出这个学生的特征)的学生……从语言和肢体动作等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一刻自己是一个成人,使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承诺有一种使命感,对自己的话有一种责任感,激励学生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进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在学习《严也是一种爱》这一课“逆反心理有危害”,如何更好地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时,有部分同学提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离家出走,而且其中一个班级的一个同学正好在不久前离家出走过,如果任由这种情绪滋生,对学生对班级的隐患是无穷的。这让我很是担心,于是专门于这一块内容进行辅导:你认为你爸爸好还是你妈对你好?因为无所顾忌,学生非常热烈地讨论自己的父母。经过讨论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父母习惯于在日常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红脸,并非对子女慈爱的一位一味爱子女,而严厉的那一位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父母只是认为这一种方式能更好地培育自己的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走向独立,走向成功。教师这时可以引导:你们在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时候,首先要理解父母的出发点,以及他们的这一番苦心。教师接着再提示:设想一下,离家出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学生马上陷入深思:有同学提出,流浪在外,生活艰苦,情感失落;即使回来以后不知如何面对昔日的好友、同学和老师,如何面对其他同学异样的眼光等等。教师此时再次提示:你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做出任何的重大决策的时候,设想一下最终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你们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三、在营造和谐氛围中体验自我

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来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容易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学习激情。而这些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一、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伙伴”关系;第二,要注意教学评价,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诱导学生开展自评互判。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四、在分享成果中体验成功

展示成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使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得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在学习《爱在屋檐下》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在接下去的一周内做一件让父母欣慰、高兴甚至感激的事,最后以书面形式上交,同学之间要求相互探讨、相互监督。学生的想像真的超出我们做老师的意料。比如,有一个学生自己买了一张奖状贴在厨房,上面像模像样地写着:老爸在烹饪上做到色、香、味俱全,为我们家做出很大的贡献,特此给以奖励。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极性非常的高,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乐趣,享受和骄傲。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4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引发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1.联系生活实际及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从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生活情景:××商店挂出一则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老师想买一件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你帮老师算算要付多少元人民币?这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景。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例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长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特征,然后把这个长方形逐渐收缩或扩大成正方形,问学生:“现在得到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起个名称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根据“运动”的观点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二、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教学《圆锥体积》为例。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推导出来的,其中包含“等底等高”和“1/3”两个要点。教学时先分组实验,再分别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要素的理解和记忆。合作探究、群体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培养他们和睦相处、协同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使他们逐渐养成具合作意识、又具有竞争意识的团队精神。3.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⑴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一设想、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带有某些偶然因素,教师仍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得出:s=1/4лd2,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他非常高兴。以后的练习中他就常用这个公式计算。这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最感兴趣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

⑵期望性评价。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动力。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气馁迹象时,我们应用热情的言语、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以自信。

⑶延迟性评价。适当延迟评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学习稍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一位学生根据例子“某皮鞋厂今年上半年前3个月平均每月创产值81万元,后3个月平均每月创产值95万元,这个厂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创产值多少万元?”提出:解这类题目只要把平均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可以了。教师这时没有完全肯定,也没有一口否定,而是组织大家开展讨论,同时,改编了例题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在月份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的方法。

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自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

三、挖掘探究资源,激发学习热情——开展探究活动。

1.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给每个学生发三组小木棒,其中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这三组木棒摆三角形,并分别量出各组木棒每根的长度。最后,把学生量得的三组木棒长度分列在黑板上,并就此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学生一般会在能够组成三角形的那组数据里寻找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线段的积大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根木棒长度的商与第三根的长度比较,有的甚至会提出用两根木棒长度的平方和与第三根木棒长度的平方进行比较等各种不同的比较方式,不管学生用哪种方式,我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引导他们一一筛选,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这种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善用故错效应,开展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平行线”时,我通过在桌面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有的同学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的观念。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3.紧扣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前,组织学生调查市场的价格信息或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等,上课时把这些信息、数据制成统计图表。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让学生多一点情感体验 篇5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会如此地远离学生个体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和教师对他们主观情感的冷落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集中表现?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提出了“情感智力说”。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这就要求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知,借助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艺术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使他的作品能表达他的旨趣。”叶老说得是写作,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慨„„作品中那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

语文老师要有一种能够创设作品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能力。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借此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作者通过情境传递的情感。这就必须重视情境的衔接,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情境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如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先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呤:‘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因此,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以为这才是语文课的特殊意义所在。

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吧!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悟与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强塞给学生呢?

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在世纪之交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语文教育,应该呼唤学生情感的回归!

打印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松江区上海市教研室 诸灵康 一、一个严峻而重要的课题

教育的目标旨在学生的发展。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效的主要标志。发展的观点是现代教学观的一个主要观点之一。全教会决定指出了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实现学生发展的方法应当是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那末,在当前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症结。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这种教育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它不仅使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据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以研究、探索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规律及其方法体系。

二、学生“主动发展”的心理特征

“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并能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掌握学习策略;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调查和观测,我们发现“主动发展”的学生有以下六种主要的心理特征:

(一)较高的成就动机

“主动发展”的学生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种成就动机源于“成就需要”,他们具有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内心需求;渴望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本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把失败看作成功之母,把成功看作进步的起点,学习中高度投入,乐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我提高的需要。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喜欢读课外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三)稳定的学习情绪

“主动发展”的学生学习情绪稳定,不受或很少受外界刺激如奖励、惩罚、成功、失败的影响,始终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治理。不因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种荣誉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因受到挫折、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事而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能孜孜以求地朝着目标不倦地进取。

(四)顽强的学习意志

“主动发展”的学生意志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能自觉地、独立地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基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管理;有毅力,学习中不怕困难,能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常常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良好品质;自制力强,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迫使自己全力完成,同时又能抵御不良环境的诱惑,心定神聚,精力集中。

(五)较强的学习能力

“主动发展”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他们爱好提问,善于思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探究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对认知对象有严密、正确的分析、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能力较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六)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学习困难,能及时地总结经验,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并能制定新的努力目标。这些人有良好的归因品质,当学习成绩不佳时,能冷静分析,把它归之于努力程度不够,并对今后的学习持乐观态度,并坚持努力,取得学习主动权。他们最推崇自我努力感,强调努力会带来兴奋、自豪,而不努力会产生内疚感。不论学习成败,都会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六个因素分为情意领域和认知领域两大结构。前四种为情意领域,后两种为认知领域。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A =F(B,C)

其中A 为“主动发展”的水平,B表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情意水平,C表示学习能力、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元认知能力等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主动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这六种心理水平,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就能不断提高“主动发展”的水平,要提高这些水平,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我们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要逐步树立并不断提高为国为民,以实现国家和全人类的宏伟目标作为个人努力学习的目标为抱负的志向水平。

2、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3、采取适当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年的成绩要比去年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必须以德育为灵魂,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动机纯正、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互帮互助的主动发展的人。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策略

自从60年代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以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中小学生首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正如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权威人士指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上面。学会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重要方法:

1、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一句名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老师教的目的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学。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学习是学习主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学习者推动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

3、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所谓自由学习,就是冲破教育框架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21世纪,人类将面临信息化时代,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汲取。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圃于仅有的几本教材,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广泛涉猎,学会找到正确的信息源,同时又能抵御各种错误信息,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4、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通过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学会学习策略,并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培养并发展元认知。

以上四种措施既是逐层递进的,同时又是浑然一体的。通过不断地历练,达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的活动性教学策略

许多教育理论家都反复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皮亚杰、杜威、陶行知都是这样认为的。他们都强调了要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都强调从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活动教学”的思想再一次影响到课堂教学领域里来。我们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和实践活动的活动性策略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条重要策略。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其具体方法有: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2、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兴趣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各种内容的认知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活动性策略是一个既古老(可追溯到人类开始有教育活动的远古时代)又新颖(一直到今天人们重新发现它的科学机理和应用价值,并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必将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辉。

(四)注重培养以质疑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标志的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质疑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在思维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甚至提出不同的批判性的意见,对于促进学习主体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那些善疑的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认知发展更快。而善于批判思维的人将获得更多令人喜欢的结果。批判思维是知识创新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大量培养“具有能进行批判思维、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的人才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见朱新坪《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教育研究与实验》99年第1期)。

教学论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唯一能够有意义地影响行为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调节的过程,它是通过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调节学习,无法由他人传达。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融汇到学生的整个个性结构中,而质疑和批判思维正是这种“有意义学习”的极好方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质疑和批判思维为标志的探究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转变程式化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者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早就指出,教学活动的重心应当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棗认知”过程中来,教师应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

学生可以从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逻辑性、结论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对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课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分析、评议。运用批注、写笔记、札记的多种形式训练批判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是自古以来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评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批判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认识和实践的各种能力。它不以取得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为满足,而是在不断地研究中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积极的态度。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经常接触研究性质的作业,设计专题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

4.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方法。因为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义和独创性的见解,就是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中去,设法从个体水平上去改造、重组认识对象,努力赋于它一些独特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轻易地认可,而是要有效地去改造重构!

四、实践和初步成效

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已经开展将近一年。认真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然途径。我们构建的模式有“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自学交流”数学教学模式。“交际英语”教学模式、“操练-探究”物理教学模式。“精制-掌握”化学教学模式等20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力图贯彻以上四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里以中学语文为例试加阐述:

中学语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为依据,构建了“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在松江六中建立试验点,并由区语文中心组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头实践,取得经验,然后通过一系列区研究课向全区语文教师展示汇报,在全区形成了一个研究、探索、实践“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热潮。

“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了四种课型:

1、讲读课。以自读质疑、自行评价反馈为主要方法,把时间还给学生。其教学结构为:(1)激活情趣,自读质疑;(2)提示重点,自悟深思;(3)选点精读,自冶情性;(4)引导总结,自行反馈;(5)延伸课外,自求提高。

2、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自读是提高语文素质、促进主动发展的必经之道。每周至少开设1-2节阅读课,程序如下:(1)出示主题,自选读物;(2)指点读法,自读评点;(3)组织交流,自结自评。

3、语文活动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演讲,办报、采风与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其程序为:(1)提出要求,自定内容;(2)自编自练,相互合作;(3)交流展示,自行评价。

4、写作指导课。运用研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呈现的材料自行研究作文规律,老师不是简单地讲授写作知识,而是让学生自行归纳。其教学过程为:(1)呈现材料,自读深思;(2)寻求规律,自行探究;(3)交流讨论,自行训练。

经过试验点老师和区骨干教师的积极实践,班级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喜人景像,课上学生或自读,或质疑,或讨论,或评点,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以辅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为浓厚,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大为增强。教师只要尝试运用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他们的班级就呈现蓬勃向上的主动发展的崭新风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明显高于平行班。

华阳中学胡伟勇老师根据“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对读物的评论批点上,然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反馈,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这四条教学策略中走出了可贵的一步。这一模式不仅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放在突出的地位,而且在备教学活动中,更多地考虑“学生活动”,创造了一种备课教案的新形式。教学时,胡老师总是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诵读、领会,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在不长的一段训练之后,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李塔汇学校的董青运用活动性教学策略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写作指导,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松江六中马联明老师教学效果原来一直不甚理想,尝试运用“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后,学生都爱上马老师的课,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在区作文竞赛中获得的成绩远优于平行班。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坚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路走对了。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开展研究,根据四种教学策略成立四个子课题组,深入实验基地,运用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圆满完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在研究和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区的素质教育,为我区教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贡献。

利用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和创新性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语文组 杨进红

曾在两省一市试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本)和周正逵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已在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中推广使用。新修订的大纲,新修订的教材,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曙光。面对高中语文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相信会很快唤起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重新审视,思考并理清语文教学的一些实质问题,从而推动并深化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建设21世纪的新语文教育观。新一轮的语文教材改革,不但构成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严整、比较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语文训练体系,而且特别注重发挥教材的综合效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新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思考,给语文教学一个全新的定位,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承担起与它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相适应的任务。

(一)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为引导学生领悟中国语言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道德关怀,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掘中国语言的人文价值,新教材编选了过去教材中所未曾选、未能选的篇目,令人耳目一新。比如《诗经》,以往教材长期只选《伐檀》、《硕鼠》两章注重思想意识的名篇,给人以单调及政治痕迹浓的感觉,新教材有意淡化了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选文意识,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文化内涵,因而《关雎》、《氓》等歌咏人世至爱真情的篇什得以入选,其他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祭十二郎文》、《宝玉挨打》、《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别康桥》等也都得以进入高中语文教材,一改过去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注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史绍典,是新教材(实验课本)第一轮试教的执教老师,他深有体会地说:“80年代初,考风正盛,应试教育正炽,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实验课本》立足于‘人’——学生、民族,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计,就更具有前瞻性的开创意义。”很显然,新一轮教材改革的最终指向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对象,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笃定了任何教育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人文背景,由此亦规范了21世纪的语文教育不能离开了中国人所处的传统和文化去构建中国语文体系。新教材在选文上树立和强化的“精品”意识,其目的便是要让中学生同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对话,以提高其审美眼光和文化品位。同时也让广大教师们惊喜的是,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钱钟书、朱光潜、王力、吕叔湘、梁思成、杨振宁、宗白华、汪曾祺、余秋雨等著名学者的文章也在新教材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学者们厚重的作品、深邃的思想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尤其适合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利于教师利用范例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育,实际就是一种精神培植,就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因此,中国和世界的文学界、哲学界、美学界、艺术界乃至自然科学界的顶尖人物,他们的语文杰作理应成为我们广大中学生心灵沟通的读物。广大教师应积极以新教材为凭借,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教材选文的综合效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新教材的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所以,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学母语、爱祖国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的过程之外。语文教学,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汉语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表现在一是作品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汉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三是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新教材在选文上更倾向于人文因素的渗透,因而,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能力。

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就是追求阅读的社会化、民族化、人格化、个性化,使阅读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得阅读知识的、习得阅读能力的场所,而且成为学生开发智力、体验人生、陶冶情操的地方。换句话说,阅读课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体感受,不能用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必须引导大家一起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实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三统一。例如,第一册教材中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如果仅从获取知识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得到的只是:“通过陶渊明娱情诗酒、崇尚自然的描写,反映作者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超脱态度。”这仅是阅读过程中的第一层印象——表征印象,还远未触及这篇文章的内核。作品中,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包含着陶渊明强烈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意识的思维特征,这是一种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这又和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及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人的人生态度有着直接的、明显的承继关系,把中华民族传统中隐士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心态推向一个新的认识维度。试想,倘若没有这人文思想底蕴深层次探索,不能把作品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下给以历史的透视,又怎能引领学生去探索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呢?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得益于丰富的人文品格,而理解的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曾祥芹教授就把阅读运思的四维空间概括为八个字“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即通过阅读作品,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认识得以改变,思想情感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阅读思考的四维空间构成了阅读活动的内宇宙。所谓开发阅读的智力潜能,就是要在作品(文),作者(人),社会(世),读者(己)四者之间往返,自由驰骋,发挥读者的聪明才智。语文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渗透和熏陶这种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丰富因素,因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将会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要更加深入、也更加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也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三)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扩充。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像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一旦学生具备了完美的人格。他们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去爱国、爱人和自爱,他们也就有了高尚的追求,有了探索创新的热情,有了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怀。而这又是他们进取的内动力和创造的催生力。语文新教材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素材,对新教材语文教学的处理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韦应物的“神欢体自轻、意欲乘风翔”等,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文学科不能只讲工具性忽略人文性,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的价值。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未来,又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最具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人文艺术》“人文艺术编委会”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99年1月第1版

2、《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曾祥芹 载《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00、1-2

3、《教育环境优化与学生个性发展》 康健主编 广西师大出版社99年9月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6

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前提。因为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此我非常注重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顺之天性,面向全体,使学生心底坦荡,进而轻松地发展,他们的思维才会闪光,情感才会迸发。

一、创设情境——迸发情感的原野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要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才能触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如:今冬下的第一场雪,当我走进教室,凝神地望着窗外的大雪,这时调皮的王德阳走到我跟前悄声地对我说:“老师,外面的雪好大呀!”那渴望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脸,我没有回答,只是笑了。这时教室里有些不安静了,我说:“谁能读懂老师的笑脸?”“老师想带我们出去玩。”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那沸腾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我说:“老师也能读懂大家的心。”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老师万岁!”于是我便把这节语文课变成了放飞孩子们心扉的大雪地。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兴奋的样子太可爱了,我也置身于他们之中成了雪人了。

之后的交流,那快乐、那情感是在体验中自然地流露、迸发出来的。

事后,我在想,学生的思维什么时候最活跃?什么时候最想表达?就是最能激发他们情趣的、触击他们心里渴望与需求的东西,他们的表达欲望才强烈,那种展示自我的火焰才会燃烧得猛烈。可见创设情境对训练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表达是何等的重要。

二、利用教材——即兴发挥的基地

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勇敢地争辩、自由地表达。老师要做有心人,努力构建网络式多向互动的课堂交际舞台,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在这一广阔的空间,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尽快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因为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所以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创造各种条件来安排口语交际。

如“运用与积累”中有一个内容是:“假如有一批客人要来参观你们学校,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的学校呢?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学校的情况。”我引导学生首先出示学校的平面图,让学生对学校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以及制定出自己的导游路线;第二步是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后,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导游”,其他学生充当“游客”,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最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进行评议总结。在这一活动中,可让学生在“说”、“比”中明白口语交际的作用,进而发挥即兴演讲的才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语言表达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体验生活——真情表达的源泉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言的素材,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去获取。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可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那就是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这将给口语训练提供活水源泉。

要走进生活,以观察体验促交流。生活无处不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放大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场景,他们会发现生活美不胜收;再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场面带入自己的课堂,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智慧与创造就会表现在学生的口中。

如“我为妈妈洗脚”,要求亲自为妈妈洗一次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那份爱的表达;“冬的积累”:皑皑的白雪,奇妙的冰花……;“春的欣赏”:青青的小草,鸟语花香……这些真诚的感受和自然景色的观察,会触发学生把生命中的潜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四、遨游书海——体验快乐的绿草地

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体验,朗读,想象,实践

“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爱因斯坦语)。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对学生情感发展的忽略只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又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人格完善的必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更多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奠定健康成长的情感基础。

一、营造民主氛围,构建情感课堂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情感才会得以放松,才会敢说敢想,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会不断努力而获得成功。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富有“激情”,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向着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人”迈进。

二、开发语文资源,丰富情感体验

1. 在朗读中理解,用情去感知。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悦,满足等,会增加信心,获得情感表达的满足感。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文本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的情感境界之中,从而加深对文本所表达情感的个性化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素材。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如在情境中朗读:在教学《咏柳》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景物,在学生们的回忆中自然有校园一侧的几株茂盛的垂柳,我顺势引出古诗,在学生熟知的情境回想中,学生朗读起来精神愉悦,对古诗的内容也很快了解了。

其次,在音乐中朗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通过音响构成人类的情感世界,使人在美的声音中对自己的感情有更深的体验。音乐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情感催化剂,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必要手段。例如,在教学《月光下的琴声》一课时,学生了解蜘蛛爸爸不再生气的原因是听到了儿子美妙的琴声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恬静的音乐,让他们体会到了在音乐中放松的感受,然后在音乐中一起朗读描写琴声的段落,使学生在怡情悦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

最后,分角色朗读。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童话故事,在拟人化的动物小故事中,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如《美丽的公鸡》一课,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他进入情境中,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让学生感知大公鸡情感的变化,感受真正的美丽是为别人做些什么。

2. 在想象中感悟,用心体验。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大部分文章,都包含作者独特的思想方式、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姿多彩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开启大胆新奇的创新之门。

如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第一段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诵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恬静的心情体悟课文小镇的恬静,想象小镇早晨的其他景物;更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笔,把想象的景象描画出来。学习小镇热闹这一段。让学生想象你是小镇人们中的一员,一名小贩、一个买东西的、一只鹅、一条鱼……你会在早晨的小镇上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大家学一学。马上教室里就会热闹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教师又加以引导,如果是我来到小镇就会觉得这里很吵、让人心烦,作者会不会也是如此呢?用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体会作者眼中的热闹和恬静都是生活,从而获得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3. 在实践中尝试,在活动中升华。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的课外延伸是无限开放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情感得以升华,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像分角色表演、绘画、实际观察操作等都是语文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形式,是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如教学《小马过河》后,指导学生分别扮演小马、牛伯伯、小松鼠和妈妈,在表演的过程中展现小马遇到问题后的思考过程,体验妈妈对小马的启迪性的关爱,让学生尝试困惑、矛盾和问题解决后的喜悦之情。另外,如自己动手播种,观察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每天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动手制作手抄报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情感过程。

总之,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群体活动,拓展空间广阔。语文学习也是一种用内化知识陶冶情操的实践活动,语文素材本身就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引导每一颗求知的幼小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振绍,金盛华.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教育科学研究,2009,1.

让学生在课堂中增强情感体验 篇8

一、依物寄情,托物言志

物,本来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对物的讲叙中,将自己的认识感受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听了之后,不仅能如见其物,同时也能感同身受。如教学《路》:

路,纵横交错,鳞次栉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山有山路,人有人路,车有车路,豺狼有豺狼走的路,但我这里要讲的是人生之路。人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的目标,要走自己的路。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要叹前途无限渺茫、路在何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你们是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不要犹豫不决、踯躅不前,不要再停留了,时间就是生命,别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光阴,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大胆的迈出你的脚步吧。

讲解《路》的巧妙之处,就是一下子抓住学生们最熟悉的脚下的路,对路进行描述,继而使学生们体验路的深邃寓意,使学生明白社会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托物言志,让同学们听后油然而生自己的奋斗目标、奋发之志。

二、借景即兴,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有时候要根据场合、环境等因素而临时进行即兴发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境,激发其灵感,把自己的主观情意巧妙地融入具体的场景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融洽,相得益彰。

一天下午,我同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刚将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突然靠窗前的一位男生大声呼喊:“白鹭!白鹭!”大多数同学不约而同地向窗外望去。这时又从东边飞起了两只同样大小的白鹭,同学们更加骚动,很多学生干脆离开位置到窗前观望。我没有劝说也没有发怒,而是将计就计、因势利导,来了一个真正的情境教学。于是我也走到窗子旁边与他们一起看,并问他们:“白鹭漂不漂亮?”“能不能经常看见?”“想不想经常看见?”过了大约2分钟,白鹭一起向山林中飞去了。同学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但似乎尚未尽兴。我因势利导:“还想看见白鹭应该怎么办?”有的说:“到树林里面去!”有的说:“保护环境!”有的想得更远:“实行计划生育!”……

三、借此激彼,奋发向上

上一篇:牛津小学英语5A四会词组和句子下一篇:物理教学中的创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