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2024-09-03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通用13篇)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1

2012—2013学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我校以校本培训、网络教育依托,努力提高骨干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了领导,保障了实施。

1、我校调整了继续教育组织机构暨骨干教师培训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配备了各项培训的专职培训教师,明确分工,完善了岗位职责,使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

2、尽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培养,提供时间,每一项培训所需的费用投入,学校尽力支持。

二、重新确立了培养、培训对象,明确了培训方向。

我们通过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将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教师姜伟明、李忠超等确立为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名册。遵循“重点培育、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原则,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给骨干教师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首先,我们对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个别指导、集体点评。其次,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通过优秀课观摩、典型经验汇报、外出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为骨干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最后,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实践,尽快的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使之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教学特色。

本学年,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主题备课、校内研讨课、在此基础上,10月上旬由何晓燕老师参加市优质课竞赛,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了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发了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带动了全体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了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有效落实了措施,提高了骨干教师业务素质。

1、开展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我们努力营造了学校的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提倡、推荐青年教师参加了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有效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开展了各项教研活动。

在备课答辩、优质课评选、引路课、家长开放课、汇报课、课后反思评课等活动中我校坚持以骨干教师为主,组织他们上好示范课和观摩课。发挥了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辐射和指导作用。

五、建立了评价机制,让骨干教师在激励中成长。

考评采取了每项培训随机评价,专题检查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激励了骨干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2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育人更重于教书, 这一点对青年骨干教师尤其重要。教育教学能力关系学生的短期目标与人生成长, 教育教学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教师的职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培养一名青年教师, 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做到知己知彼

首先, 了解青年教师的特点是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前提: (一) 青年教师主体意识强, 好胜心、自尊心强。 (二) 青年教师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有较强的危机感与压力, 他们希望能找到自身发展的机会, 有所作为, 渴望自己工作得到校领导、家长、学生的认可。 (三) 青年教师思想比较解放、务实, 思维活跃,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针对这些特点, 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时, 就要注重运用赏识培养。赏识培养的特点是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优点和长处, 充分肯定, 不断强化, 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让青年骨干教师在“我是好教师”的心态中意识到和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责任。其次, 我们认为当好一名教师应具备:

1. 师德。

被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必须具有“三心两爱”, 即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艰苦奋斗, 不畏艰辛, 开拓创新的进取心;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2.师才。被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独立处理教材, 选择教法, 有效地监控教学过程, 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装备。

3.师识。被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必须具有合格学历, 专业知识扎实, 知识面比较宽广, 兴趣广泛。教师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影响着施教的成果。教师个性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 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 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 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 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能够动之以情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 注重给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思想教育, 创造机会, 帮助其克服困难, 突破其心理上的困惑。让他们体会到一名教师的崇高与伟大, 从而坚定从教的决心。将其职业转化成一种爱, 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 一种倾向, 进而形成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在教师情感方面应表现在对待职业和对待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教师热爱教育这一职业, 利用政治与业务学习讲述从教的乐趣及其光荣的使命。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热爱学生, 这一条很重要。因为, 只有教师热爱学生, 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并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

给予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还是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培养, 都要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发展空间, 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和激情来尽情的施展自身的才能, 发掘自身的潜力。因此学校要创设条件, 为被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夯实基础, 搭建成才的舞台, 提供成才的途径:

1 制度激励。

学校要建立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激励制度, 如《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奖励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职工考核晋升制》等制度。

2“榜样”激励。

学校要善于挖掘青年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闪光点, 要创造机会和场所大力进行表彰, 树立全体青年骨干教师学习的榜样。

2. 提供学习机会。

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班, 市地一级的骨干教师培训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更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

3. 大胆启用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创造条件, 让德才兼备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

4. 注意发扬民主, 注重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个性影响力。

教育民主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折射。它要求教师具有真诚的情怀、博大的胸襟, 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 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

处理好重点培养与一般培养的关系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状况如何, 直接和长远地影响高校功能发挥的效应, 因此重点培养是很重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一部分, 但如果没有老教师的培养和传、帮、带, 这支队伍就不可能很快成长;另一方面这支队伍还要靠青年教师的成长得到补充。因此,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丝毫不可忽视其它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培养工作, 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导师制, 建立了由大学书记、校长及知名教授、学者为导师的导师队伍, 大力支持中、老年教师定期参加学术交流、短期新技术新进展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安排助教选修研究生课程;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医学院校作访问学者进修。我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使重点培养更有基础、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江春强, 江秀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05) .

[2]肖文泉.有关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S1) .

[3]王奇志.简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04) .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3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和顶梁柱,“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现将本学期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培养和指导计划

开学初制定培养和指导计划,要求骨干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行为,教育教学诸方面做出楷模。使他不断改进教学。加强对教学基本 功的指导,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板书和教学能力。加强对其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带领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

二、细心指导,全面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平时督促其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除学校统一要求阅读的专著,还建议他们结合所教专业,精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和报刊作为辅助学习内容。

2、进行课前备课指导,确保准备充分。首先向他们讲清备课的要点,要求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弄清教学目的、学科教学特点教师总结范文精选教学总结 教研总结 学年总结 研修总结及注意的问题,深入钻研教材,抓做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同时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施教。在开学初学校安校长、佟主任、范主任、张世军等5人参加了教科局组织的班班通培训,回校后,首先组织了校级层面的培训,然后又分学科、教研组组织了分层培训,通过培训使百分之八十的教师会使用班班通设备,并在4月17日,成功的举办了我校“第一届”使用班班通技术的微客大赛,这次大赛共有9名骨干教师参加,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玛纳斯电厂学校和四中的部分领导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大赛结束后,三校就如何管理班班通设备的专题研讨。

3、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导学自主五环节”的再培训,由州级骨干教师安晓东、佟娟、朱玉芳教师各上一节课改示范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一批中青年教师也很快的成长起来了。同时组织教师开展“如何进行小组建设评价”的研讨活动。各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上好“改革实验课、汇报课。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其次还组织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开展说课、评课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各组都组织教师进行课改培训、开展课改.引路课、课改.推进课、课改.经验交流。还在校内开展互听互评课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结对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参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作、互动”的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三、指导反思,提升教学理念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我校的骨干教师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案例类反思。通过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及时把自己的处理方式、心灵的感悟或者收获与感想写下来,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育理念。二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后感。安晓东、佟娟、朱玉芳 等老师老师坚持写教学后记,通过写“教后感”,反思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点滴积累,不断改进,实现自我的提升。朱玉芳老师在本学期的课堂团体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邢玮老师虽工作不久,但成长很快,已完全能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他还担任了小学数学教研组的教研组长。但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取得的种种成绩,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四是教育科研。现代社会要求老师是学者型、科研型的,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与理论两个领域贯通遨游,展示风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抓住教育科研,就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反思,不断提高;加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名目繁多,这些为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是,由于我们的教师有畏难情绪,对此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推动、促进了。

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将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积极、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的专长与教学特点,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和比赛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实践的磨练中一步步得到锻炼,一步步成长起来。

2014.6

凉州户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总结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纲要为指导,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专业型教师为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强化培训、检查和指导,使他们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力军。

二、培养对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三、培养目标:师德修养高,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学习型、开拓型教师。

四、培养内容

学习意识、师德修养、文化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

五、培养策略及具体安排:

1、注重师德建设,倡导诚信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坚持学习,认真贯彻《公民基本道德纲要》和《师德规范》,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成为“对教育忠诚,对工作热忱,对家长真诚,诚心诚意服务每位学生。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育人,真真实实提高,打造学校优良教育形象”的排头兵,成为对家长、对社会实现“诚信教育,文明育人”承诺的带头人。比工作,比奉献,求发展,尽早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2、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青年教师从中师、专(本)科毕业到发展成为一名骨干或优秀教师,大体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个重点:

(1)入门期(教龄0—3年)是基础性培养阶段。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

(2)成才期(教龄4—5年)是成就性培养阶段。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更多的教学能手或教坛新秀。

(3)发展期(教龄6—8年)是发展性培养阶段。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具体分成四种类型:一是培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学术型教师,使这部分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二是培养有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渊博知识的学者型管理人才;三是培养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理论、很强的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四是培养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高层次自我发展的其他优秀教师群体成员。

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一流的教育依赖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根本,而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又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很重要的部分。为了更好地构建我学区教师发展平台,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研究这一中心工作,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成为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新时代教师,以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迅速成长,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二、指导小组

为了把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规划落到实处,各学校成立青年及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下列人员组成:武平、王德义、王丽英、张涛、王彩霞、聂振、王忠元

三、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提携青年教师,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我学区一贯注重的优良做法,是我学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学区加大“青年及骨干 教师培训工程”及“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的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对有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个人粗备——课堂实践——集体备课——个人细备—

—课堂再实践,这样的一个反复的集体备课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

为此,根据教育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拓宽培养渠道,采取自主研修、师徒配对指导、外出学习考察、进修培训等多种培养方式,为他们的学习提高创造条件。

(一)总体目标

1.造就一支“自律至诚、敬业爱生、拼搏奉献”的青年教师队伍;

2.加强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建设,争创一流业绩,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3.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尽早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

(二)具体措施

按教学年限与年龄,教学年限10年以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的工作要求:

(1)做好班主任或实习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要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成绩好,向校优秀班集体靠拢;

(2)超周备课,每单元备出两篇详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3)认真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效;

(4)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能自己做课件辅助教学(每学期课件数要达二分之一);

(5)每学期要上好1节汇报课,写好一份优秀教学设计;(6)认真做好期中、期末的考试工作,教学成绩向优秀教师靠近并力争超出;

(7)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完成教研组安排的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每学年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用好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能写出1篇达到一定水平的教学随笔或教科研论文;

(8)五年内达到本科学历;

(9)备课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每单元写一篇详案,作业布置有特色,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10)教学工作效果明显,实绩突出;

(三)学校措施

1.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青年教师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学习和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力争青年教师“一年熟悉工作,两年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三年达到合格要求,五至八年成长为教学骨干”,即“一二三五八工程”。

2.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优先考虑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料,请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分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3.学校为教学年限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师或骨干教师给予指导,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要求: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6节,并做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心得;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要上好汇报课。

4.教学年限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一个月后上一堂课,学期结束前再上一节课。一方面,青年教师自己对比前后两节课的变化和进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剖析,青年教师的进步情况将作为考核指导教师的重要指标。

(三)考核评价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6

发现并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是教师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既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 又与青年骨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相衔接, 而且是富有成效的?几年来, 我们一直在不倦地探求这个问题。俗话说,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实践中, 我国传统的“师徒制”式的培训方式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这种古老的在“做中学”的专业技能培训方式, 对于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十分重大。于是, 我们将“师徒制”这一培训方式纳入“青蓝工程”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识:“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徒制”亦称“学徒制”, 它是一种实际工作过程中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教学形式,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人、手工艺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某些特殊行业的生存、发展留下了永不消褪的光芒。时至今日, 这种“传、帮、带”式的“师傅带徒弟”的良好的行业传统仍然得以传承。那么, 这种学习方式是否适用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呢?在实践之前, 我们作了一番探讨。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觉得, “师徒制”有这样几个优势:

一是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 拉近了师徒间的情感距离。古人云:“弟子事师, 敬同于父”, 这种特殊的“情感效应”, 对知识技能的授受和学徒人格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师傅带徒弟, 属于手把手的个别教育, 能够保证培养的针对性;三是“师徒制”式的教育具有全程性。也就是说, 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 负有全面教育的责任, 即在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还包含有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书与育人集师傅于一身,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此, 我们认为, “师徒制”完全适用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然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年轻教师的优势亦得到了极大显现, 传统的“师徒制”受到了新的挑战:一是年轻教师学科知识的新鲜程度要比老教师强;二是年轻教师的跨学科能力要比老教师强;三是年轻教师的计算机、外语能力肯定也要比老教师强。这样, 若仅仅拘泥于师傅的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的财富这一点上, 则可能让经验成为束缚青年教师成长的羁绊, 反而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达成了共识:其一, 采用“师徒制”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使其古为今用;其二, 创新教学方法, 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 使其在教学中相互关爱, 互帮互学, 各展优势, 共同提高。

二、寻:“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确定了理论基础及方向后, 接着就是培训对象的选取。我们知道, 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 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几年, 是一位教师的职业定向阶段, 也是教学习惯和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帮助教师在此期间迈出坚实的一步, 将是决定一个教师由普通走向优秀的决定性的一步。为此, 我们将培训对象瞄向了新教师这个群体。每当有新的教师加入, 我们就从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战略高度出发, 认真做好培训工作, 引导他们尽快入门, 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我们尤其重视发现青年教师中的新秀, 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先是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考评等方式, 发现优秀教师的苗子, 然后将其纳入培养对象, 使之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青蓝工程) , 让“小荷”露出尖尖角。

三、结:“常与师徒同苦乐”

尽管“师徒制”对于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十分重大,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实施了“师徒制”的培训方式, 就能收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事实上, 要充分发挥“师徒制”的应有作用, 还必须确定好培训的导师 (师傅) , 因为“师徒制”的最终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 (师傅) 的水平。

为此, 我们在研训员队伍中挑选出能正确、熟练掌握所任学科知识, 熟知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具有引导被指导者主动参与并积极承担相应任务的经验与能力的研训教师, 使其与青年骨干教师结成对子, 师徒互签“结对协议书”, 以一定的形式确认师徒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营造了一种“常与师徒同苦乐”的氛围。

四、磨:“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充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 都应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基础和条件。然而, “纸上得来终觉浅”, 这些教师刚刚踏上教坛, 尚无实践经验, 为使这些教师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我们围绕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技巧等诸方面, 为他们搭建一个磨练的平台, 为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铺路架桥。

1.磨砺。

所谓磨砺, 就是将他们放到教育教学的一线上来, 通过教育管理 (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 、教学实践 (说课、上课、评课等) 等多种渠道,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锤炼思想、磨练意志、提升能力, 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尽早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磨课

教师的真功夫应该在课堂, 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亦应扎根于课堂。磨课, 亦即对课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 从而认识规律,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 优化习惯。磨课主要采用“实践比较”“案例剖析”两种方式。

3.实践比较。

即通过对不同课堂教学的比较, 引领教师认识课堂教学, 掌握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体会不同教法的理念、优势与不足。比较的形式, 可以是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按照不同的设计, 轮流教学, 进行比较 (同课异构) ;也可以是同一内容通过集体磨课, 由一位教师 (师傅或徒弟) 执教, 集体听课后再发表各自的见解, 集体反思, 吸纳有益意见后, 由教师再次执教, 组织第二次反思、修改, 再进行第三次教学……前后比较, 反复实践, 多次反思。

4.案例剖析。

即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反复观看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进行深入剖析、评价。剖析可以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 也可以对整个课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通过“解剖麻雀”的形式, 帮助教师更科学、更深入地认识日常教学中未发现或不被重视的问题, 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研:“若有所得要专精”

合格的教师不仅应该懂得教学, 还必须学会研究, 研究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发动机”。为了帮助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跨越和突破, 我们注重对这些教师的教科研的培训及指导。根据不同的研修内容、学科性质及教师特点, 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采用以“课例为载体”、以“课题为主线”等灵活多样的研修方式。

1.以课例为载体。

就是以参与研修者的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展开研修。这种研修由教师进修学校各科研训员 (即师傅) 组织, 有计划地去一位教师 (即徒弟) 的任职单位听取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后, 再由大家围绕该课进行评议、分析。教师即是研究的对象, 也是研究的主体。这种研究因教师的不同, 使研究课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2.以课题为主线。

就是在小课题研究中以某一课题为主线展开研修。如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开展中学数学实践活动”等课题展开研修。在研修中, 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立一项研究课题。研究既可以相互合作, 亦可以独立进行。研修过程中, 师傅可有计划地组织徒弟外出考察学习, 邀请名师 (或由师傅) 上示范课, 做专题报告, 为研究“引路”, 为教师“加油”。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7

一、总体目标

本计划旨在吸引、稳定和培养数以万计的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2.项目引导原则。教育部将通过项目引导各地和高等学校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提高素质原则。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同时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4.向中西部高等学校倾斜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养计划项目。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重点高等学校为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训青年骨干教师。

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使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1.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结构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列出专项经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使各校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本校青年教师总数的10%。

2.将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绩和效果作为高等学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在职学位提升,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及早参与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3.追踪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资助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高等学校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学位层次,在招聘新任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5.要加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努力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积极吸引出站人员充实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安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全面锻炼,提高全面素质。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教育部每年从列入国家有关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作为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的培养单位,并根据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情况和学科优势,提出该校承担培养任务的学科、专业和招生计划。5年内为高等学校培养上万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水平。

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设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每年支持80名左右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每个资助项目的年资助金额一般为5至15万元,资助期为五年,由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按1:1比例配套支持。具体资助金额按申请项目的性质、申请资助金额预算和专项资金资助能力确定。

3.继续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资助1000人左右,资助金额平均为4万元/人。资助对象为在国外留学三年以上并在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外留学一年以上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4.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教育部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以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每年资助5000名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其中,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按1:1配套资助;3000人以国家留学基金的名义派出并提供旅费,学校提供其他费用或争取对方免费。

5.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设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金”。在学校申报基础上,遴选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优势学科、专业接收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拔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参与科研工作,跟踪学术前沿。

6.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各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高级研讨班”。每年培训教师2000人。

以名师巡讲和精品课程推广使用为主,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师培训(讲习)班;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举办“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人。

五、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日常实施工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牵头负责。

兰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我校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的展骨干后备力量。

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水平,造就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以“让教师与时代一起进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

二、实施范围

1、在我校任教,年龄在40周岁以下,重点是有培养青年教师。

2、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三、总体培养目标:

1、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尊师爱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改革意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培养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性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

3、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青年、骨干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新理念下学科教学水平,创新教学设计,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通过培养,使青年、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成为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的典范。

5、通过培养在使他们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中成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独挡一面。承担起我校教学的主要重担,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6、使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强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能独立完成各自学科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课题和教改实验。

7、促使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升自己,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共同成长的远景。

8、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心得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通过努力,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

四、分级培养目标

(一)、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为青年教师的校内外培训铺路搭桥,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力度。

3、明确具体工作和努力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青年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质保量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4、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落实培养规划,为他们聘任思想作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基本的教学关。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严格把关继续开展导师带教工作。使广大青年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和提高。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周集体备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多交流,在工作、生活上多关心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爱岗敬业,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骨干教师。

5、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树立“教学即教研,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努力培养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论文等。

6、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

7、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8、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支持与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针对某一学科进行进修学习等,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骨干教师的培养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

培养分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教研组培养为重点和校外培养为辅导,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性与专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跟踪问效的形式,有效管理,及时指导,重点考察,全面考核,保证培养的质量。

(一)校外培养。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

1、鼓励骨干教师采取不同方式提高自己学历,目标是越高越好。

2、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讨会、观摩会,拓展教师的视野。

4、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

5、鼓励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6、与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撰写心得体会。

(二)校内培养。

立足于工作实际,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统一标准和按需施教相结合,整体提高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1、第一阶段:确立培养名单、培养内容和方式。根据我校的特点,结合学科特色,由各教研组推举骨干教师名单,教导处进行考核、筛选,然后通过听课、座谈,全面考核,最终确定骨干教师名单。

2、第二阶段:通过自修、参加讲座、教学实践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

骨干教师校内培养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

(1)有针对性的讲座。(2)上好示范课与观摩课。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扎实落实。每期在本专业或本教研室开展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示范性。示范课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备、讲、批、辅、考等环节都应规范、科学、合理。教研组听后,应进行集体研讨,加以反馈,指导。

(3)加强听课、评课。骨干教师听课应有硬性指标,每周都要听课,做到听课有记录,有建议。通过他们的带动,要在教师中掀起互听互评,互相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热潮,让新老教师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4)加强自修。

每位骨干教师要加强自修,要有实际的自修内容,有定期的自修笔记。(5)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使其在实践中,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第三阶段:培养评估与成果交流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骨干教师所上的示范课、上交的材料,如教学论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进行评审考核。对优秀的成果进行观摩、交流,适当时候进行公开展示。

4、骨干岗位要求:

A、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B、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本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C、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D、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和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主动承担一般教师、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和提高。

E、每学期至少在本教研组开设1次示范课或观摩课,或在全校开设1次公开课或观摩课。

F、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写作等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教改和课题研究,主动申报教研课题。

G服从学校安排,主动担任班主任等职务。每学期撰写骨干教师工作总结,主动配合学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

五、定期抓好几项工作:

(1)开展四查:查对《新课程标准》的熟知程度,查备课,查作业批改,查辅导学生。

(2)抓业务培训:抓教学“六认真”工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情况。

(3)利用教研组活动,为青年教师创设教学平台,抓好一些活动。如:钢笔字、粉笔字比赛,创优课评比,说课、研讨课等等。

六、主要活动安排:

1、制订工作计划。

2、教师上岗前培训(结合每年区教育局教研室:新教材培训、新教师培训)。

3、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4、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请专家、校级交流)。

5、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七、管理和考核:

骨干教师考核是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制定、管理,各教研组密切配合、落实。培养过程采取动态管理,定量考核,做到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9

本项目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参训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依据, 为提高自治区各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使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 并切实结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 确定了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目标和主题:本项目以“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为主题, 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自治区各地小学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领头人, 发挥其教学名师、高端人才的辐射作用, 从而对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产生影响、提升新疆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围绕培训目标和主题制定的具体目标是: (1) 结合案例领会并掌握新课标要求, 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2) 领悟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教学理念, 并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及授课方法。

2.实施过程。根据既定计划, 整个培训过程分3个阶段, 各阶段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1) 集中研修阶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内容, 集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引领、讲座释疑、参与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 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 重点是布置总结阶段的汇报展示任务;第二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方式, 具体任务有:小学英语微课制作及课堂展示, 规范汇报课教案和说课稿并上汇报课, 语音训练成果汇报, 小课题选题汇报等。

(2) “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本阶段研修采用导师“传帮带”的方式, 学员依据“任务驱动”模式完成培训计划, 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及小课题研究方向等。

(3) 反思总结阶段:参加或观摩培训期间小学英语班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并撰写教学反思或评课记录, 撰写实习实践阶段学习心得并交流, 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或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 并做交流、总结和汇报。

以上三个阶段训练, 前期主要从案例分析入手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设计, 经专家指导后走入课堂实践设计, 最终使教学训练走向课堂。同时, 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及前期研究工作指导;“影子教师”实践阶段以“任务驱动”来指导参训学员完成培训, “影子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影子教师”培训计划。该阶段结束时, 撰写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培训总结。

3.培训成果和学员反馈。培训结束时, 参训学员以各种方式呈现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及说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数字故事、微课作品及小课题研究选题等, 圆满地完成培训期间的目标任务, 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讲, 经过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培训, 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大提升, 部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识逐步萌生、科研计划初步形成;通过赴内地参观学习, 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 对参观地文化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最终升华为炽热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投身教育的报国情怀, 纷纷立志将为边疆教育事业振兴而尽一己绵薄之力。

培训结束时项目组对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结果表明:

(1) 本次培训的优点及给学员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科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 对今后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启发很大;赴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点评, 课堂观察和评课、说课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制作辅助英语教学, 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化技能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学员参加模拟小学英语词汇课实践教学及说课、评课, 班级举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等实际教学技能训练活动, 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员互助合作,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学员对该项目今后改进的建议:希望多组织这样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接地气”的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学科教学方面的困惑、问题开展面对面研讨;建议多开设一些能提升学员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力的课程及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

二、项目培训效果测评

培训期间承训单位对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

测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本方案设计的培训目标结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 针对性强, 能够切实帮助参训学员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贯彻实施, 解决了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小课题研究选题等方面收获尤为突出。

对本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100%的学员表示, 本次培训中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优质课比赛及专家点评、与一线教师教研员面对面研讨, 特别是班级全员参与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模拟课堂”授课和听评课活动以及班级自主举办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对其帮助很大, 认为本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观课评课能力及教研能力非常实用, 能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大部分受训学员在问卷调查中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本次培训这样的活动, 承训单位能多安排组织自治区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点评及面对面研讨, 并且最好能定期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以上关于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 学员也对本次培训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并纷纷表示将会在回到原单位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对新疆各地州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三、分析与反思

本次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到位, 特别是培训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项目负责小组修订后, 培训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 并由项目小组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方案计划, 最终使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教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次培训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本次培训以“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为主, 力求所有的培训环节都做到“接地气”, 即所有培训活动的都力求搭建高校英语教育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与参训学员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 具体体现在: (1) 学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有所提升, 集中培训期间的围绕小学英语词汇、阅读课等核心课组织的模拟课和优质课比赛使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2) 所有的观摩课、优质课及学员汇报课后都有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与学员互动交流的环节, 使参训学员在观课现场与授课教师和点评专家思维碰撞、有效更新教学理念、快速学会并内化教学技能; (3) 所有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及教研员的讲座专题均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培训需求, 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使参训学员当场解决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困惑; (4) 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过程评价和任务驱动的模式之下,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评价、微课制作、汇报课说课等培训考核任务, 最终达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研能力有效提升的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部分参训教师表示逐步具备了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意识, 但对于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还是无从下手, 希望今后的培训能重点解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协同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同智能模式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 但也在高涨的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热情之下, 掩盖了个别学员敷衍了事、懒惰拖延的不良现象。

四、结束语

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篇10

一、培训的主要收获

1、开阔了眼界。培训期间,刘晓院长、罗志书记、洪宇院长、邓顺川书记、赖小萍书记、李斌院长等领导分别给我们授课。其中,刘晓院长结合当前世界发展、国家发展大势,介绍了现代民政社会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并对学院构建“两型”校园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罗志书记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阐述了学院的发展战略。他们的讲述显示了学院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宏观视野和居安思危的发展意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2、增长了知识。通过培训,学到了不少管理知识。

一是学习了当代管理的新理念,深刻领会了沟通的重要性。要学会管理,就要善于与领导、同事沟通,与学生沟通,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理解了文化管理的内涵、特征和作用,明确了团队建设重要性。

二是学习了高校的教学管理知识,如系部教学的层次管理、项目教学管理,了解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是学习了高校学生管理知识,特别学生工作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

3、升华了思想。学院领导们的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在这一场场思想的盛宴中,我们都被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智慧所深深吸引和感染,自己的思想也得到升华和提高。在培训中,我们还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基本内涵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南。特别是对于自己从事的学生工作,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维护学生利益、尊重学生权利,充分调动学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4、明确了目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听完每堂课后,我都会根据领导提出的课题积极思索,并广泛收集资料。例如“如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校园”?如何在本科院校也在进行相关职业教育改革和探索的今天,保持我们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进行文化管理?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做一名出色的高职青年教师?等等。当新图书馆建成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因为图书馆就是大学的第二课堂。但我去了几次后,发现使用率非常低。针对出现的这一问题,我通过发放700份师生问卷调查,与图书馆的管理员们访谈,与图书馆学生访谈,撰写了一份三千多字的调查报告:《对我院新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效果的调查与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特别是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培训的几点体会

1、创新思维是学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开班仪式上,刘院长就着重阐述了学习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讨论,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工作创新要靠学习,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在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民政学院的领导总能制定各种战略来应对现实提出的难题。

培训课上刘晓院长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我至今仍在不停思索:

一是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挑战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校园;

二是在中职的逐渐发展与本科院校开始转型培养一定技术型人才的新形势挑战下,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如何保持自己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何培养出真正有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这两大战略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无疑都需要我们创新思维,解放思想,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人才素质是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一个单位最宝贵的资源。现在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单位努力为人才创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事业的发展。学院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人才的判别要客观、公正,用发展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客观地认定各岗位人才的价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稳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最大积极性。学院只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舍得花大价钱、下大气力,正是基于对人才素质的正确认识。

3、团结和谐是学院发展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要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除了本人刻苦学习、有真才实学,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之外,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团结和谐万事兴,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家庭如此,对一个单位和集体也是如此。我们大家都希望生活、工作在一个团结和谐的良好环境中,但是,这种团结和谐的良好环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单位全体成员共同去创造、共同去建设、共同去维护。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是“和谐团队”的基本标准。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干事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学院目前政通人和,人心思齐,是广大教职员工长期团结奋关的结果。这种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的局面要继续维护和保持。

三、培训后的几点打算

1、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今后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宗旨意识、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学院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为学院在示范性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对工作以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是绝对出不了成绩的;但只有负责的态度,却不具备必要的学识和能力,同样也是难以出成绩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知识财富和教育的明智。”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的潮流中,如果不能及时地吸收和接纳新知识、新理念、新措施、新方法,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今后我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专业的基础上博学,在博学的基础上专攻,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11

实 施 办 法

为进一步加大杰出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入选各类人才工程、获得高层次基金资助的年轻拔尖创新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及思路

1.‚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是学校杰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选拔6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入选。该计划通过以项目资助为主的培养方式,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入选年轻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潜心科研,开阔视野,尽快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后备人选。

2.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公开选拔、择优资助、重点培养、严格管理的原则,‚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评审一次。

二、选拔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崇尚科学、潜心科研。

2.具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同等条件下,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5.优先选拔资助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6.申报的项目属于本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构想,立论充分、发展前景良好。

7.已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者,不再重复资助。

三、选拔程序

1.‚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行限额申报,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核定申报名额。

2.每年根据人事处具体通知开展选拔工作。有关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并提交《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申请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报学校人事处。

3.人事处组织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学科、学位点和学术梯队建设,提出拟培养对象。

4.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公示3天。如无异议,正式公布培养对象名单。

5.人事处与培养对象签订《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协议书》,正式进入培养程序。

四、培养措施

1.入选‚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者,学校给予资助:(1)资助金额:工科、实验性理科、医科4—6万元,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类2—3万元。

(2)资助期限:三年。2.优先支持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访问)研究。

五、组织管理

1.学校与培养对象签订为期3年的培养合同。采用‚2+1‛滚动资助方式。前两年资助70%,资助两年后开展中期评估,有明显进展的教师将继续资助30%部分的经费,未取得明显进展的教师将不予继续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属自主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安排使用。

2.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的资助对象,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资助对象,所在单位应及时向人事处提交书面报告,学校将中止或撤销其资助资格,停止经费资助。

3.凡在‚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的成果,必须注明‚‘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资助‛字样。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12

关键词:骨干教师,现实意义,地位,培养

骨干教师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培养骨干教师应是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培养的关键。

一、骨干教师的地位

近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一线上精英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他们是教师中的骨干,在课改与教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改和课改不断深化、学校本位教研和培训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骨干教师仍然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方向,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所以骨干教师的问题应该引起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足够重视。

二、骨干教师的现实意义

深刻地理解“骨干教师”一词,它应该有两层内涵。一方面,从字面含义可以直接理解为骨干教师是“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也就是说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业务的精英。骨干教师是由基层学校到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逐层地评选认定的,是从教师的德识能绩责诸方面,从课堂教学、著述论文、教育科研、继续培训、学历发展、特殊贡献、传帮带作用等,教师综合行为素质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评比基础上而诞生的。其业务的含金量科学地举证了“骨干教师”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从骨干教师监督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骨干教师的业绩行为属于正在进行时态。它保证了骨干教师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与时俱进的教师群体。

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骨千教师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一个普通的教师经过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个人的探索,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教研活动的参加,每一次经历都是珍贵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对教师自身、对教师所在的单位乃至我们整个地区的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

三、骨干教师的地位提高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业务中的精英,要发挥他们的才智,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提高他们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的业务地位。保证他们有实施工作的权益,他们是新教学理念的实践者、领头雁,也应该是本地方本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监察员、督导员。

要提高骨干教师的地位,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大潮中,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要壮大骨干教师的队伍,让骨干教师的引力更大,让教师们以“骨干教师”为荣。从而真正实现让骨干教师去影响一大批、一大片教师,调动高素质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骨干教师的行列中来。使每一个教师都努力争当骨干教师,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精英与骨干,我们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推动学校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

四、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而骨干教师的“有效寿命”、“数量”与“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及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学校应该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护他们健康地发展;给他们发挥和施展才能的空间,给他们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培训成为一种正常的研修行动。

(2)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保护,加强骨干教师的保护力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下达行政命令。将骨干教师的培训经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制度化,用以确定和协调骨干教师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3)骨干教师不是做课秀,要组织他们从理论上、理念上去更新和发展,去影响普通教师:专题讲座、经验报告、参与评课和对于普通教师的指导。丰富骨干教师的培训方式,科学、客观地提高骨干教师的素质,解放他们的业务思维和创造手脚,最大现度地让他们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每一年都要给他们创造成果展示的机会,写文著述、做课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的与贡献的平台,对他们的作品和成果,创造向上一级申报和公开展示的机会。送课、公开、示范课、讲座、报告等等,打破证件评选的比例束缚,为骨干教师独辟蹊径。同时,对某一方面确实有建树和突出成果的骨干教师,应该有特殊的评价,而不必面面俱到。

五、骨干教师的管理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因此说骨干教师应该是上当次、高质量,繁荣教师从实践能力到理论素质都明显地高于普通教师,并成为示范的人。至少是相对更为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的产生原则应该是“优存劣汰”。

(1)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的任务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考核的方案应该是可操作的。工作的实施的情况有等级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共同掌握,同时等级部门应该不定期地深入学校、深入群众和一线,调研考核。

(2)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与“骨干意识”的提高。骨干教师自身自强意识不够,创业精神淡化。树立骨干教师的新形象,提高骨干教师的真素质,增大骨干教师的权益,使骨干教师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靓点。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严格管理,热情关怀,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步入健康的正常轨道。因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学校和地方,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自身要求严格,骨干教师不是虚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要有事业心、成就感和奉献精神。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追求。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更始我们的义务。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总结 篇13

(2016年3月--2019年3月)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在职教师共有18名,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6人,约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33.3%。这些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为目的,结合我校的实际,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按照在职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教师及学科转型未满五年的在岗教师。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精心培养使我校的所有年轻教师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文化修养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质的飞跃,使他们都能够担当起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的重任,成为促进学校长足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具体目标:

1、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力争使我校每一个年轻教师能够基本上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初步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悉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论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能够完全驾驭课堂,独立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并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力争利用三年时间的培养使我校的年轻教师能够独立承担在全县上公开课、观摩课或获得县、镇一、二等奖以上。

3、通过三年时间的培养力争使我校的年轻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能获县级以上奖励或能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4、力争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的的年轻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能够承担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能力。

5、力争用三年时间教师提高学历培训,50%以上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50%以上的教师有县级以上荣誉获得;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承担全市性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争有2名教师能进行县级公开教学;通过各类提升和培训。

四、培养措施与要求

1、设计个人发展规划

每位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教师,依据学校的培养计划,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设计一份个人发展规划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2、建立师徒制

为了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将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安排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师徒,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在骨干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任教学科课标,把握教材,设计教案。包括:教学计划及总结的书写、备课教案设计书写、作业批阅及评价用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体现在说课、跟踪听课、评课、课堂调控等)、检查教学反思、与家长的沟通艺术。要求师傅每两周要做到至少听徒弟的课1节以上,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的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师徒要及时交流反馈意见,并做好记录。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

针对师徒制要求每位青年教师:

1)每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2)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其中观看名家教学录像课不少于两节(以听课记录为凭据)。在大组评课活动中,发言次数一次以上(以教研活动记录为凭据);

4)每学期针对本班学生期中或期末检测结果写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3、建立教育教学反思制度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那些善于反思的教师才会迅速成为优秀的教师。所以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要学会反思、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与不足,并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自己的感悟。学校根据省市有关规定要求每位年轻教师每学期要撰写的教后反思必须达到任课数的80%以上(呈现在个人教案上)。

要求:

1)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反思;

2)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和案例。

4、建立读书机制

读书是教师发展的源泉和强大支柱。所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读文学方面的书籍,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要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而且更要读教育教学专着,丰富自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校要求每位年轻教师要做到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教学专着,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五篇以上(阅读书目由学校确定);每年参与一次读书推荐会或读书交流会。

5、开展课题实验与研究(提倡)

问题即课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部在于要取得多高的理论成果,主要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要求每位年轻教师要有“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要自己的微型课题,更要积极主动参与承担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6、总结提高

每年针对自己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得与失写一份小结。

四、保障监督机制

1、学校给每两位青年教师配有一位指导教师,建立师徒制;

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

校长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领导小组起监督保障作用,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制度。

上一篇:初中化学易错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下一篇:浅析高校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及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