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2024-09-08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精选8篇)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1

指导思想: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资源优质化、内涵发展品位化”为目标,聚焦改革发展,深化素质教育,突出教学质量,做强教育品牌,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主要目标:启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建设省级优质幼儿园1所,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7514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一类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试、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高考在保量提质的同时,“211”“985”等高校录取率实现新提升。职业教育稳定并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社会教育巩固现有成果,强化特色建设。

一、实施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㈠实施条件提升工程。1.开展幼儿园建设。投入1940万元,按省级优质幼儿园标准新建富民幼儿园,规划新建城南幼儿园,逐步扩大城区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2.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校安工程”新三年规划,投入1500万元,拆除重建朱坝中学、朱坝镇中心小学、蒋坝镇中心小学3幢教学楼7514平方米;规划异址新建县城南小学,同时按省市食堂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全县中小学食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3.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升级。投入1320万元,将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由目前的二类标准提升为一类标准,确保今年10月配备到位。4.启动文体活动场地建设。投入3亿元,在新洪泽中学启动融“体育场、体育综合馆、文化综合馆”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建设;投入1361万元,新建塑胶化运动场地7片54788平方米,力争年内竣工。

㈡实施资源优化工程。1.调整教育布局。8月中旬完成新县中搬迁工作。稳步实施城区学校校区调整,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划分城区中小学施教区。2.加强队伍建设。招聘教师117人;建立教师进城考核选拔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启动城区中小学教师教干交流工作;强化师德教育,注重师能锤炼。3.着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创建步伐,建成开放式网络化的初中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督查机制,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㈢实施内涵发展工程,促进各类教育品位化。

1.统筹教育协调发展。⑴学前教育方面。强化民办幼儿园依法办园、规范办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活动的生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杜绝“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质量。开展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⑵义务教育方面。小学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实施结对联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特色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确保各项指标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⑶特殊教育方面。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⑷高中教育方面。深化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洪泽中学利用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江苏省洪泽湖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品牌优势,再建省高中课程基地,力争打造苏北一流名校;县第二中学巩固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成果,将艺术学科建设引向深入,不断凸显艺术办学特色;洪泽外国语中学加强体艺特长生培养,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对高考的奖励要充分发挥考评的正面导向作用,确保在保量提质的同时,逐年提高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和录取数,提升“211”“985”等高校录取率。⑸职业教育方面。扎实抓好职教招生,确保完成招生计划;加强校企合作,重视机械工程、电子、化工、消防、网络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建成化工示范专业。突破大赛瓶颈,力争在各类赛事上获奖;注重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确保在省学业水平测试、市技能考级中取得好成绩。⑹社会教育方面。创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2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个,省级居民学校3所。启动“乡镇达标,城市创优”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高全民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2.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 “中国梦”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深化“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上半年做到模式定型、课例定格,下半年将由实验学科向所有学科推进。建好一到两个县外学习观摩基地;力争将“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成全市有影响的创新创优项目。

4.着力推进特色建设。加强体艺教育,上好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开展“中华武术进校园”等体艺活动,扩大体艺活动的覆盖面;注重文化社团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改革学生素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立足和谐幸福,为教育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㈠坚持从严治教。1.严格执行“五严”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2.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强化“三公”经费的管理,继续抓好资产管理。严格执行《洪泽县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制度》。3.加强行风软环境建设,全力化解教育系统信访问题,为教育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㈡强化学校安全。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实行“一岗双责”“全员负责”“一票否决”等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2.经常化开展交通、饮食、消防、人身、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震、防踩踏等应急疏散演练,狠抓学校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重点时段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3.印发《洪泽县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建设“透明厨房”,规范食堂操作流程。4.按“五统一”标准建设校园警务室,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安全值班、安全检查考核和隐患排查力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安全信息,确保安全工作无缝隙、零责任事故。

㈢致力育才兴教。1.认真细致做好各类政策性、社会性资助工作,真正做到应帮尽帮、应助尽助、不重不漏全覆盖。2.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校站结合” 提高青少年校外教育水平的意见》,关心、丰富少年儿童的校外幸福生活。3.深化“千师访万家”活动,采取集中家访与分散家访相结合,全面提高家访面和家访入户率。4.加强师生的人文关怀,切实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师生校园生活幸福度。

㈣拓展教育服务。1.突出抓好招商信息报送、项目跟踪洽谈帮办,凡去年商贸税收为零的单位,今年必须破零。2.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畅通入学渠道,让外来务工人员全心投入洪泽经济建设。3.积极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加大体育彩票销售力度,建成6公里健身步道,圆满完成城市“十分钟健身圈”建设任务,做好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和备战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各项工作。

㈤加强教育督导。1.建立挂牌督导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规程(试行)》,制定挂牌督导的措施和办法,选聘优秀教育管理人员担任责任督学。2.明确职权任务。责任督学可以根据督导工作需要,全面了解被督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情况,审阅被督导中小学提供的相关材料,约谈被督导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监督中小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受理、核实相关举报和投诉等。3.改进工作方式。责任督学将采取常规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个人督导与组队督导相结合,实行记录报告、工作例会、跟踪整改、学习培训与定期交流等“五项”制度,确保督导到位、取得实效。4.重视督导结果的运用。将督导结果作为学校综合评价、评优表彰、专项经费安排、责任追究等重要依据。全县中小学要为责任督学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虚心接受责任督学的监督和指导,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2

一、加快发展步伐、提高保教质量, 办好学前教育

1.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对各地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举办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网络巡展, 总结交流项目实施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着力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幼儿园运行保障机制, 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召开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 深入推进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探索建立对国家项目实施、普惠性资源扩大成效及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动态监管机制。指导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3.全面提高保教质量。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导推动各地《指南》实验区建设。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 出台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以宣传《指南》为核心, 多种形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二、加大力度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支持特殊教育发展

4.启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座谈会, 部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 督促、指导各省 (区、市) 制定省级攻坚计划, 着力解决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问题。加强相应的条件保障。研究统筹推进各阶段特殊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继续推进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

5.实施特殊教育重点项目。支持薄弱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配足配齐教育康复仪器设备, 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普通学校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资源教室 (中心) 建设, 建立支持保障体系。支持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和残疾人中高等教育学校 (院) 建设, 扩大培养规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

6.加强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工作。颁布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 启动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修订和课程资源建设。推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继续推进“医教结合”实验。改革特殊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 增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完善政策措施, 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

7.谋划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系统设计扩大教育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完善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支持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总结交流体制改革试点成果。指导地方认真执行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 完成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

8.推动实施好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调研总结普通高中改造计划项目实施情况, 指导项目地区和学校认真落实建设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审核下发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规划, 支持一批教育基础薄弱县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高中阶段普及水平。

9.促进创新人才协作培养。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与中国科协组织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增加参与学校和高中学生数量。继续支持李嘉诚基金会开展“与大师同行”活动, 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科苑学者走进高中活动, 加强高中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培养。

四、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0.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组织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系统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成果, 贯彻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11.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召开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经验交流会, 交流推广各地经验, 进一步推动各地落实书法教育的有关要求。

12.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 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省域教学成果评选活动, 引导教学改革, 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专题调研, 总结经验, 推动交流。

13.深化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改革。组织深入调研, 提出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 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制定《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指导意见》。

14.扩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颁布改革试点方案, 遴选试点地区, 开展相关培训, 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 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推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加强教材建设, 进—步提高教材质量和特色

15.完成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按照工作计划, 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以外的教材修订工作, 组织专家完成审查、复核等系列工作, 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于2013年秋季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16.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并抓好贯彻落实, 对各地中小学教材选用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规范选用工作。修订《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法》, 加强对教科书的审查管理, 规范实验教材。

17.进一步加强教辅材料散滥治理工作。继续跟踪各地落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进展情况, 及时了解各地落实《通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通知》全面落实, 取得实效。

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8.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强交流检查, 大力促进教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利用, 加大对改造计划实施成效的宣传力度。召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经验和成效交流工作会。

19.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和技术装备工作。以应用为导向, 搭建平台, 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和教师实验能力观摩展演活动。研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若干意见》, 筹备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会议。启动修订《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20.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促进教学点利用信息技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制定《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篇3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4

2012年人事教育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一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本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局人事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省、市人事教育暨目标考核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局工作会议总体要求,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深化班子建设,加强基础管理,抓好素质教育,创新工作理念,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干部队伍不断适应地税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抓好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地税文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地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

一、积极迎接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我县地税事业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一)营造氛围做好迎接工作。开展“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宣传教育,举办综合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宣传和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地税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党的十八大精神专

题辅导及培训,将其列入党组中心组和各类培训班的重要教学内容,增强干部职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干好地税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在税收工作中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专题研讨,通过开办学习论坛、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引导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思考,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税收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我县地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作风纪律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加强党性建设。坚持不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党性教育活动。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对经济形势、税收政策、科学管理和舆情应对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谋划工作、科学决策、执行落实、学习创新和选人用人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继续贯彻**地税发(2011)108号文件精神,抓好全体干部职工作风纪律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令行禁止的工作纪律。深入开展马克思群众观教育,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开展“三大两问”活动,解决基层困难,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四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约束的意识,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完善

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执行机制,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水平。继续深化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完善目标责任制,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目标任务分解、考核程序方法、考核结果运用,积极探索考核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实施。基础管理由各部门制定考核指标,实施量化考核。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效能建设中的激励作用和干部队伍管理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制约、协调运行,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良性、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绩效考核设置突出税收中心和重点工作,考核方法坚持量化与质效评估相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真实。严格考核制度落实,强化重点目标任务督查,特别是要加大重要指标的考核督查力度,切实抓好日常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导,坚持按月考核、按季通报、半年重点抽查等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改进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坚持“看票不唯票”的原则,真正让能力强的选的上,作风实的出得来。积极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措施,把是否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作为考察干部“德”的一项重点要求。深入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三、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切实加大全员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加强党性建设。坚持不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党性教育活动。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对经济形势、税收政策、科学管理和舆情应对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谋划工作、科学决策、执行落实、学习创新和选人用人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马克思群众观教育,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开展“三大两问”活动,解决基层困难,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四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约束的意识,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执行机制,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水平。继续深化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深化税收人才队伍建设,为地税事业的发展储备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的原则,研究制定我局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非学历目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培养税收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落实脱产培训任务,严格调训和考核,强化创新理论,科学管理、依法行政以及税收、信息化等相关知识培训,加快干部知识体系更新。以省局人才库选拔考试和税收业务达标考试为基础,结合市局科室评定,提高市局级人才库建设中我局人才的比重。建立以培养税收急需人才为导向,组织培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采取轮岗实习、组团研究、抽查案件、重点税源评估分析等方式,培养一批当前我局税收工作比较短缺的税收人才。

(三)加大基层一线干部培训力度。以实施税收业务达标和“纳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为主要手段,以省、市局分类调训、省公务员网络在线学习为主要途径,促进基层干部职业素养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提升。本着夯实业务基础、提升岗位技能目的,今年计划组织税收管理岗、税收计会统岗和信息化岗三类人员参加省局税收业务达标活动。加上去年稽查业务达标人员,力争用两年时间使我局达标胜任率提前达到70%以上。四大力开展财务会计知识培训,重点组织安排好小企业会计准则知识培训。倡导干部在岗学习,积极开展视频讲座培训、网上在线学习和差别化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干部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律师、计算机等税收相关专业职称资格考试,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深入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干部队伍管理

(一)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巩固机构改革和实施专业化管理成果,严肃编制纪律,杜绝任意设置机构、超职数配备干部;做好干部调配管理,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力戒岗位“终身制”。严格实施干部任免职报备,按照干部管理程序,及时办理任免职、退休人员、临时人员的工资调整;规范机关和基层干部交流任职,及时办理调动手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一步规范聘用合同的管理,做好聘用合同的签订、续订和终止等工作。做好系统事业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工资套改等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离岗、离退休干部管理。加强离岗、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工作,抓好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落实,改进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离岗、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

五、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地税文化建设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

放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陕西地税精神。

(二)丰富拓展地税文化建设。一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载体,积极实践以“使命、敬业、拼搏、创新、务实、奉献”为核心的陕西地税精神。及时宣传、总结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创造浓厚的地税文化氛围。二要努力建设富有实践意义的地税文化。制定完善各类岗位的行为准则及工作标准,利用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推动税收工作全面发展。在全局大力提倡“追求成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新理念,根据工作实践及时总结拓展地税文化内涵,更新干部思想理念,进一步指导和推动工作。不断提炼新时期凝心聚力、进取向上的**地税核心价值理念和**地税精神,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地税文化体系。三要丰富地税文化载体。通过开展反映地税文化的书画、摄影展、拍摄反映地税文化的电视短剧、完善网络微博发布、建设文化墙、进行户外拓展活动、趣味运动会、举办文娱晚会等方式,不断扩大地税文化阵地,强化地税文化教育功能。积极撰写并向《陕西地税文化专刊》推荐优秀文章,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交流,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凝聚力。

(三)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积极培养地税系统文明风尚。着力加强税务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和“做尚德重礼的地税人”活动,发掘全系统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五类道德模范推荐对象,编写事迹材料,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职工,培育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风尚。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积极组织参与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在创建中树立税务诚信品牌,塑造公正执法优质服务的良好地税形象。三是不断营造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氛围。今年,中央决定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之常态化。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坚持把志愿者服务工作作为常态化的载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奉献他人、提升自我”志愿服务理念,踊跃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缓解维护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在全局形成学习雷锋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六、继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突出税收工作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行业特色。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窗口单位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税务门户网站为重点,以开展“三大两问”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全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服务工程”、“和谐工程”“、窗口工程”、“形象工程”、“素质

工程”等五项工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地税促发展、服务群众惠民生、履职尽责树形象。

(二)是集中开展活动评议。健全实绩考评机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实施细则。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党员自评、领导点评、民主测评等方式,组织干部群众广泛评议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推动税收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承诺践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等情况;评议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履行岗位职责、承诺践诺、联系服务群众等情况。要科学利用考评的结果,有效运用于干部的选拔,形成推动创先争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三)建立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开展深入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实施以“帮扶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薄弱基层党组织”为主的结对帮扶,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四)做好创先争优专项表彰工作。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五)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落实“基础管理年”各项措施,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为重点,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要把“组织创先进、党员当优秀”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工作机制,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

平台,创造条件。

七、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工部门自身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把握工作规律。积极总结和把握人事教育工作基本规律,把围绕税收工作中心、服务税收事业大局作为根本方向,把党组满意、群众满意作为价值标准,把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动力,把系统化精细化作为重要方法,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重要途径,把法制化作为根本保障,不断推进人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强化正风肃纪教育,严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坚决抵制说情之风、关系之风、跑要之风,大力弘扬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求实创新、清正廉洁的优秀作风,打造组织放心、群众信任的政工干部队伍。

(三)是着力深化学习型部门建设。通过日常学习、专题培训、实地观摩实践锻炼、交流学习等方式,促进政工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领。建立健全定期研讨、专题调研、学习成果交流等制度,在政工干部中营造“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是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之风,政工干部要带头下基层,掌握基层工作情况,了解干部职工心声,积极倡导想问题、肯研究的作风,使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三大两问”活动取得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5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是“十四五”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努力育先机、开新局,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今年全市发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ZJ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八大行动40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发改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XX周年。

一、聚焦关键核心,实施产业科技提升行动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筑“246”“3433”等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1.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要素,高水平建设X江科创大走廊,全力打造X江实验室,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工程研究中心,布局市级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筹备好2023年双创活动周。

2.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完善规划、政策顶层设计,发布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某建设等重点领域规划,及氢能产业、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规划;出台“四新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落实五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政策,实施专项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

3.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稀土磁性材料等产业集群,建设吉利智能汽车、ZS炼化、中化膜等项目,推动高端模具等争创第三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产业项目招引,推进穿鼻岛产业项目前期,推动与中铝、华润、宝能等企业对接,依托“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促进优质项目招引落地。开展先进制造品牌建设,办好2023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4.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聚焦“3433”重点领域,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全力攻坚港航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短板。实施总部型企业集聚行动,力争全年培育引进XX家左右。推动与英富曼集团战略合作事项落地,筹办某海洋经济博览会,办好第九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加快推进网络货运和灵活用工平台试点。促进服务业数字化赋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500家以上。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投资增长8%以上。

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重点推进高端化工新材料与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引领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提升,完善汽车制造业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加快生命健康制造和服务有机融合,深化现代物流和制造高效融合。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扎实推进慈溪正大、宁海花果渔乡、ZS十七房农耕文化等国家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

二、聚焦新发展格局,实施内外循环畅通行动

立足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大力度扩投资、提消费、促开放、畅物流,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动能。

6.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狠抓产业投资,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实施一批“短平快”的增资扩产和技改项目,为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供支持;加快推进21个百亿级产业项目,推动“某帮”大会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制造业投资增长10%左右。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118个项目。强化要素保障,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土地审批权下放、新开工项目用能等政策机遇,加强项目谋划申报和对上衔接,争取更多支持;加大PPP力度,争取REITs试点,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强化项目服务,完善“稳投资三级工作专班”,做好“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协调服务。确保全年投资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力争8%。

7.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出台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培育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数字文旅等新兴消费。实施家政“领跑者”专项行动,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围绕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体旅游、家庭教育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领先企业。

8.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ZJ自贸试验区某片区,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研究提出一批重大创新政策举措,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开放型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试区,全方位推动中意(某)园区建设,加强与中意商会、中交集团等对接,争取更多意大利企业与项目落户我市。抢抓RCEP签订契机,做好相关工作,创建中日合作示范区。

9.打造一流“硬核”强港。深化某—舟山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建设梅山—穿山国

际中转集拼基地,加快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按金X铁路双高箱设计变更推进建设,开展梅山支线、DD支线复线前期工作。支持某舟山港对外战略合作,加快建设义X舟开放大通道,推进某舟山港和义乌陆港联动;扩大内陆和长江沿线港口腹地。培育发展航运指数、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服务、船级社等高端港航服务业,突破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冷链物流。

10.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实施智能物流发展行动,支持物流业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物流园区。优化物流空间布局,打造“一个国家枢纽+四大综合枢纽+N个物流中心”体系。出台物流园区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加强物流项目用地控制和保障。

三、聚焦能级提升,实施城乡区域融合行动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要聚焦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发展。

11.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编制实施我市“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项目规划,制定沪杭X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方案,争创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深化落实沪X7个专项合作协议。

12.推动某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编制总体方案和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出台高质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装备业、海洋数字经济、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产业集群,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海洋中心城市。

13.持续深化大湾区建设。加快前湾新区、X江科创大走廊、南湾新区等平台建设。继续建设杭州湾智能汽车、DD集成电路、高新区工业互联网“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谋划推进新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申报工作。深化生态海岸带空间布局研究,加快编制我市生态海岸带建设实施方案,强化与绍兴、台州、舟山生态海岸带共建方面的衔接与合作。

14.加快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金X铁路、X舟铁路建设,开工建设通苏嘉X铁路、杭X高速复线二期、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及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项目节点。争取沪X跨海通道预可研编制,加快余慈二期、宁慈、宁象市域(郊)铁路可研工作,推进机场四期扩建立项及可研编制。推进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理顺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某西枢纽选址方案研究和总体规划编制。

15.深化大都市区建设。实施《某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做实区域发展合作平台。继续唱好“双城记”,落实杭X合作框架协议任务分工。深入实施某舟山港一

体化2.0、基础设施共建、人才一体化、政务通办等X舟一体化重点任务,深化完善X舟合作区方案。研究推进X绍、X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16.打造新型城镇化平台载体。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县城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强化小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打造特色小镇2.0版,持续推进卫星城、中心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

四、聚焦营商环境,实施重点改革攻坚行动

充分发挥改革牵引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口碑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活力。

1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覆盖面更广、创新要求更高的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政策。迭代升级政务服务2.0版,健全多渠道政企对接机制,推进惠企惠民政策在“X易办”平台“无申即享”,力求在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中争先进位。

18.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统筹协调推进干部人事和管理机构整合、空间布局规划优化、财税体制机制完善、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前湾新区、某开发区、国家高新区等申报省级高能级平台。

19.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国家试点。围绕五大要素,争取国家授权事项,以点带面推动改革突破。继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和油气体制改革。

20.深化信用某建设。深入实施信用“531X”工程,推动我市社会信用条例列入人大立法预备审议项目,强化“天一分”应用推广,健全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机制。

21.深入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深化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改革试点,强化“标准地”出让全过程监管。

22.推进价格领域改革。出台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实施方案。健全补偿成本、合理盈利、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形成机制,择机出台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实施方案。

23.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规范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库储备建设机制,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

五、聚焦绿色低碳,实施生态环境优化行动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4.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研究提出我市碳达峰指标清单,编制形成全市“1+7+N”的政策方案体系,建

立与碳排放目标协调推进的能源“双控”新机制。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天然气利用,研究落实“风光倍增”计划,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储能、制氢加氢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开展氢能示范应用。试点建设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实现多种能源协同优化和系统效率提升。

25.深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示范区建设终期评估,谋划对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扩区工作。制定出台《某市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意见》,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继续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

26.统筹推进大花园建设。依托象山、宁海两个省级大花园示范县,探索推进GEP(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工作,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对照大花园“耀眼明珠”建设标准,争取有条件的培育名单遴选为省大花园耀眼明珠。

27.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编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配合开展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确保塑料污染治理阶段目标顺利实现。

六、聚焦共同富裕,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8.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和全面统筹,建立完善共同富裕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出台我市行动方案和主要目标指标,编制实施重点任务、突破性抓手、重大改革、最佳实践等系列清单,积极推动一批试点示范,力促我市共同富裕工作走在前列。

29.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编制人口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养老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完善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

30.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实施好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出台实施意见和“五个一批”实施方案,做好试点工程申报评选工作。加快建设惠贞高级中学、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某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重大民生项目,稳步推进某中心城区北部医学中心、中德合作大学等项目前期。

31.着力保持物价稳定。完善“米袋子”“菜篮子”等价格调控机制,加强猪肉等食品价格监测预警,健全以储备调节为重点的调控手段,疏通进口冷链食品通关瓶颈,落实困难群众价格补贴等民生兜底价格政策,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左右。

32.持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诗路文化带建设,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挖掘诗路文化珍珠,串珠成链,打造四明山、雪窦山等丝路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天一阁博物馆扩建等标志性工程,持续扩大某文化影响力。

33.大力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强化市级部门协同和市县联动,加快未来社区建设“1+N”政策体系创新,尽早明确土地联动开发、资金返还等政策意见。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改造更新、区域化推进、未来乡村等建设模式研究,形成20个左右储备项目。稳步推进划船社区、白鹤社区征迁工作,加快推进姜山社区、通山社区项目建设。

七、聚焦发展安全,实施重大风险防范行动

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34.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研究制定主要经济指标考核方案,创新构建以全国全省排名进位计分为主导的经济工作考评体系,增强各级各部门前列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经济运行监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分析,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完善监测考核机制,力促经济平稳向好。

35.扎实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完善各地动员中心组织结构,健全各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做深做细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完善潜力数据库。深化储备基地建设,调整布局一批国防通用装备物资和技术动员储备单位。

36.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48号文件省实施意见,加强地方粮食储备监管,严守质量卫生关口。完成省下达增储任务,牢牢守住储备粮应急保供底线。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出台实施粮食产销政策,稳步提高本地粮食自给率。搭建好粮食产销合作平台,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和市场监测预警。推进粮食“五优联动”提质扩面,优化储备粮结构和提高成品粮储备自储率,提高我市粮食保供质量。推进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物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粮食物资系统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有关部门提高市级物资储备规模和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37.强化能源供应安全。做好电力、热力、天然气等能源综合保供,加快推进某舟山LNG登陆中心、算山油品储运基地、杭X天然气复线等油气储运设施布局建设,统筹推进电网和园区集中供热项目。打造能源智慧平台,加强能源运行监测预警,做好迎峰度夏(度冬)能源保障工作,强化电力、长输油气管道等安全管理,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八、聚焦队伍建设,实施发改铁军锻造行动

强化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锻造政治过硬、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发改铁军。

38.忠诚为先,彰显政治属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围绕建党百年,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党史党情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忠诚、善谋、实干、创新”的发改精神,让发改优良传统得到更好继承和发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力创建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不断提升党建质量。

39.实干为要,锻造过硬作风。要进一步弘扬良好的学风、文风、作风,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弘扬求实学风,坚持好学乐学,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构建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学习质量效益。弘扬务实文风,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实践,切实用群众的语言去表达思想,用群众的评判去校正文风。弘扬严实作风,严格纪律约束,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强化执行力,倡导只争朝夕、紧张快干、立说

立行的作风,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大干部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2001年全县国税工作要点 篇6

根据市局的部署,结合我县国税工作实际,2001年全县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以收入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素质为支撑,以管理为基础,实施科技兴税,严格队伍管理,加强文明创建,确保完成任务,整体推进全县国税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数量与质量结合,重在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税收任务

(一)落实税收计划。2001年市局分配我县国税收入考核计划X X X万元。其中“两税”X XX X万元,营业税X X万元、所得税X X万元。此外,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指导计划X X X万元。

(二)完善考核办法。改过去收入任务型为收入质量型,实行双重考核。重点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办法,按月严格网上考核,推行“征管质量排行榜”制度。

(三)实行微机管理。建立税源分户档案(包括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资料),城区分局上报年纳税X X万元以上的企业,其他分局上报年纳税X X万元以上的企业,纳入微机管理体系。

(四)加大稽查力度。要加强稽查工作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强化日常稽查、重点稽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检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同时,要规范税务稽查执法行为,强化案头稽查,扩大调账稽查,控制进户稽查,继续坚持“统一组织,各方参与,一次进户,各税统查”的工作思路,提高稽查工作效率。

二、改革与创新结合,重在创新,全面提高队伍的两个素质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加大对基层分局长的教育、管理、监督力度,优化基层分局领导班子结构,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完善公务员的任用管理和动态管理。全面贯彻“三结合”、“三挂钩”、“一转变”的指导思想。逐步实施“两类五卡”素质考核方案,将国税干部划分为税收业务类和行政综合类,并根据不同职位和素质设计不同任职卡,实行卡职对应。

三、监管与创建结合,重在创建,全面优化国税干部形象

(一)深入开展部门纠风工作。重点是抓少数税务人员转移税款、以税谋私,利用职务吃、拿、要、报。赊、借等违法违纪问题。继续做好聘请系统内外兼职监察员工作,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二)提高认识,切实为纳税人、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为纳税人服务要突出办税服务厅和税务稽查系列这两个重点部位,突出公开办税这个重点环节。要继续深入开展“最佳办税员”、“最差办税员”评比活动,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系列活动。

(三)抓准着力点,明确目标,加强文明建设。今年是新一轮省、市级文明单位的命名表彰年,我局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要以提高创建质量为着眼点,以创建“五优”机关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效果实在的创建活动,提高全局文明建设水平。

四、规范与创优结合,重在创优,全面强化各项税务管理

(一)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考核为主要手段,加大奖惩力度。今年继续运用督办检查的有效作法,在“督”和“办”上下功夫。对基础工作落后的分局,在处罚的同时,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实行末位淘汰制。

(二)加强增值税日常稽核。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重征收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要规范和完善纳税申报制度,严格考核机制。同时,切实抓好专用发票管理的外部延伸。

(三)加大普通发票的推广力度。今年要制定《县国税局扩大普通发票用票面实施方案》。

与县教委联合行动,发动全县中小学生开展“护票协税”活动。搞好扩大用票面的宣传工作。

(四)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全系统的所有收费,必须使用计财股加盖收费专用章后的合法、规范票据。基层分局只能设一个经费账户,农村分局不允许设立税款过渡户;机关业务股室的所有收支纳入机关服务中心统一监管。逐步建立集中采购制、大宗固定资产购置报批制、定期归档建卡制。加强票证“双限”管理制度。

(五)规范中央税收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营业税征管,落实金融保险等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加强所得税税源管理,进一步理顺征纳关系,落实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摸清税源,加强检查。

五、广度与深度结合,重在深度,全面加大科技兴税力度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将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干部竞争上岗、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实行分级培训模式,县局组织统一的考试考核。建立操作员后备队伍,通过考试考核,合格的非操作员可纳入操作员后备人选。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操作员要取消其资格。从抓各分局、各科室负责人入手,达到人人都能上机的目标。

(二)深化应用,持续发展。今年计算机应用主要抓三件工作:一是办公自动化,二是税控防伪系统的安装,三是创建全省“十佳城区分局”。办公自动化4月初试运行,边运行边总结,确保运行成功。“十佳城区分局”要与征管质量达标、人员培训、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实行计算机办税、办公一体化。

(三)加强税收宣传。积极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千,即宣传内容从宣传国税部门为主向宣传征纳双方转变;宣传形式从注重日常宣传向注重“精品”宣传转变;宣传主体从专业宣传人员“孤军奋战”式向组织国税干部参与“集团作战”式转变。

(四)做好税务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税务信息编报,在提高信息质量上下功夫,重点为领导正确决策服务,为对下指导工作服务。

(五)积极开展税收调研。各股室负责人、各分局负责人,每年最少要拿出一篇有份量的工作或政策性的调研文章,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并制定奖惩,严格兑现。

X X县国家税务局

二OO一年一月八日,评析: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7

继续召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 总结、交流各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经验和做法, 表彰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 (市、区) , 进一步推进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大力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努力实现85%的学校全面实施《标准》、85%的学生达到《标准》及格以上等级。认真组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加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采取积极措施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组织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组织开展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评估、检查。制订下发2011年在包头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规程, 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做好现场检测和数据汇总工作。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召开学生营养工作座谈会, 研究制定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意见。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 组织开展“爱眼日”宣传活动, 全面推动中小学眼保健操制度的实施。召开学校卫生设施改造座谈会, 研究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与卫生设施与管理规范。加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力度, 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预警工作。继续开展中西部地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专项培训工作。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学校健康促进工作, 研究制定促进学生健康中长期规划及大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继续推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12月1日“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 篇8

一、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 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四中全会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到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上。推动职业院校依法制定章程,推动制定开放大学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职业院校党的建设,继续做好职教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工作,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育人质量。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2.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布并实施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召开2015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年度工作会议。

3. 完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督查落实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制定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发布省级政府督查工作内容要点,指导各地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鼓励开展先行先试,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配合做好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检查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总结工作。发布和实施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督促职业院校切实落实国家制定的有关管理文件,提升管理水平。

二、基本形成教育教学标准体系

4.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完善中职德育课程设置,编制课程标准,指导各地各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抓好实训实习环节德育,强化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继续办好“文明风采”竞赛,持续组织开展“劳模进职校”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向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学习。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推进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完善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开展就业质量抽样调查。发布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5.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研究制订规范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的有关意见。发布新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调整和补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遴选和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点。启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分批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工作。深化100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与应用试点。印发《职业院校实习管理规定》,颁布并推行部分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研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等课程标准,组织修订(编写)相关课程教材。推进职业院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工作。继续公布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发布首批专业教材质量抽查报告,规范教材使用管理。做好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宣传推广工作。指导发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推动各地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发布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2014年度报告。

6. 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常态化。全面实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研究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推动和服务教育型企业发展。统筹开展职业教育与行业对话活动,推进分行业制订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印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指导成立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新一届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首批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启用并推广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探索推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试点。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创新,完善大赛制度,提高赛事质量。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7.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配合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工作,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推动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配合制订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适度提高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完善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逐步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订和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健全职业院校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推动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全免学费,推动各地建立健全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动扩大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推动加大对高等职业学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

8.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引导各地用好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一般性转移支付经费。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高职骨干校验收工作。继续推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配合做好“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和立项工作。修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完成2013年立项建设的资源库验收工作,做好2015年资源库项目布局和遴选工作,推进实际使用。执行年度高职骨干教师国培项目。

9. 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研究制订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推进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监控平台,建立资源更新、推广应用的持续监测与定期通报机制。推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落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电子学籍注册办法(试行)》。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使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应用。继续举办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10.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德国、英国、荷兰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政策对话和项目合作。积极推动与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以及东盟、非洲等交流与合作。继续开展与联合国儿基会等合作项目。扩大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际合作。加强与行业合作,探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模式。推出一批国际合作典型案例。

四、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11.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探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多种途径,推动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推动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开发相关教学资源,推动实施农民继续教育工程。继续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研究制订指导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继续做好教育部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等帮扶工作。

12. 加强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完善东中西部合作机制,继续推动东部地区职业院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院校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深化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师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实施华夏基金会职教项目。继续做好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对口帮扶滇西工作。指导民族地区分区制定规划,加强省级统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办好内地民族中职班。推广“9+3”经验。

五、推动继续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13. 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继续开展《终身学习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印发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推进开放大学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印发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工作的意见,启动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印发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文件,推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学习资源向全社会开放。推动高等学校发布继续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4.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制订《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印发《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启动职业院校职工继续教育品牌创建计划。改进职工继续教育统计工作。推动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组织撰写《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配合做好我国参加第二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的有关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指导各地继续做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指导发布社区教育满意度情况报告。推动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布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创新工作案例汇编。

六、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

15.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运用新媒体,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开展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政策文件、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系列宣传。继续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打造终身学习品牌,宣传“百姓学习之星”等。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16.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职能,注重发挥好地方、院校以及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合力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调查研究和联系基层制度,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团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增强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上一篇:《种子的生存策略》阅读答案下一篇:巧妙捕捉与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