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教育

2024-09-13

农民工教育(共8篇)

农民工教育 篇1

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做人的任务。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附近农村和外来农民工子女,后者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面对一群参差不齐、操着各种方言的孩子,尤其是读到他们抒写着迥异生活经历的文字时,我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工的下一代身上,有着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坚韧、自立与自强,也比别的孩子多了几分敏感、孤独和渴望。如果说每一个少年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么这块土地不仅需要知识的种子,更需要精神的阳光雨露。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于客观环境和地域教育差异的影响,农民工子女的知识底子普遍偏低,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尤其明显,不少孩子甚至到了初中还不能把26个英语字母认全。成绩的差距和生活环境、社会地位造成的心理上的压抑、自卑,让他们比别的孩子更敏感、脆弱。青少年最主要的时光大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学习不好,做人做事就可能会缺乏信心。因此,以学习习惯为突破13,从激发思维能力人手,拓展到做事、做人和主动创新等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语文老师,我将培养读书和交流习惯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在低年级开设了每节课前的“讲一个好故事”,“名言和名人故事”,高年级逐渐变成“佳作赏析”和“社会评论”。每天一人,由学生轮流上台,师生一起做评价。在这个活动中,使大多数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吸引力,渐渐养成主动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在演讲、评价、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胆怯、不善言辞、思维局限等缺点,敢于大胆思考、表述和展示。读书交流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更健全了心灵。.

语言是交流和学习的必要工具,查字典是准确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必要手段,其中可以贯穿“认知——辨析——使用——引申扩展”等丰富的语言学习过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随时查字典不仅能夯实语言文字基础,还能培养认真严谨的求知态度,让学生受用终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举多得的教育途径。教师要把握每一个细节中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做准备。

二、激励和赞赏是养成教育的风帆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老师习惯于明察秋毫地发现学生的缺点去批评提醒他改正,而把肯定和赞许都默默留在心里不轻易表露。久而久之,孩子因为进步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赞赏,容易产生懈怠和颓丧心理,使之前的许多努力付之东流。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将自己的长处尽情彰显出来,都渴望上进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赞赏对于优秀的学生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成绩较差或性格孤僻、内向、敏感的孩子,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一个真诚的微笑,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化之功,甚至能温暖和改变他们的一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会爱他们的学校,爱他们的班集体,爱他们身边的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锁,需要用适合的钥匙去打开。一百次苦口婆心的教训和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如一句适时的赞美或巧妙的鼓励、点拨。教师的微笑和赞赏可以变成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田的甘霖。

三、宽厚的师爱是养成教育生根开花的土壤

虽然感情并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满感情。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背井离乡,或许几经迁移,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被接纳认同的环境,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助关系,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可能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加之与父母、朋友沟通的缺失,不少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或对事物认识极易产生偏颇,或逃避和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给学校管理、家庭教育乃至社会带来潜在的危机。

谈心是师生交流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在倾诉、辩解、发泄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向学生传递解决某些问题的思想、方法,让他体察人生存在的正确方式、生活的目标和追求过程的意义,“润物细无声”地引导他用理性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而谈心时教师应注意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做倾听者和引导者。用“我觉得……”、“我建议……”、“你认为有道理吗?”等等来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讽刺、挖苦则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造成心理“内伤”,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所以应该是教育的大忌。

农民工教育 篇2

一、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科技发达靠教育, 人才培养靠教育, 国家兴旺发达更是离不开教育。有数据显示, 2007年前11个月, 全国财政性支出同比增长25.2%, 同期教育支出同比增长达32.7%。这些进步固然令人欣喜, 但是离群众期待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集中体现在教育投入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有的地方教育投入有所增加, 而占GDP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另外, 由于部分社会偏见使得农民工子女中的一部分孩子不能受到公平的待遇, 致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加之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导致一部分农民工缺乏对子女的有效监护,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 这样, 这些孩子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不懂得和老师与同学沟通, 导致了他们在人格形成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影响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探究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我国长期存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和农村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均衡。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弱化了这种二元结构, 而且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比较快的增长, 但是我们看到城乡差别却依然有扩大的趋势。正是这种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同时引发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

(二) 农民工自身原因

首先, 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从事的是低技能和体力型的劳动, 工作岗位很不稳定, 工资收入微薄。除去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外, 所剩无几, 而随着物价的上涨, 教育成本也日益提高, 这给农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他们甚至无力支付各种教育费用。

其次, 由于近些年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 而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对家庭生活状况起到了明显的改观, 这使得大批还处在受教育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抵挡不住金钱与物质的诱惑, 也纷纷涌入城市, 甚至一些家长引以为荣的不再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 而是孩子出去打工的收入。

(三) 教育体制与制度政策的缺位

首先,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政策, 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这样就给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带来了额外的教育成本:流出的儿童享受不到原地政府的教育补贴, 同时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补贴, 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上学而缴纳比当地孩子多的所谓“借读费”。

其次, 义务教育需要巨额的经费, 这就需要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撑。一直以来, 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下, 即使在1986和2002这两个高峰年, 也没有超过3.32%。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工收入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很久以来, 靠天吃饭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农民心中, 正是这种落后的观念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工进城本质上是由于农业的负担增长造成农民经济和精神的双贫困, 他们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只有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 打破体制上的不平等, 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 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首先,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 要尽量提供一部分资金作为对农民工技能及素质培训的经费投入, 比如政府拿出一部分拨款委托一些民办教育机构针对农民工举办短期培训班、夜校及函授等培训形式, 使他们在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人素质上有大的进步。这样农民工就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 从而才能为自己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各种费用。

其次, 作为父母, 要考虑孩子的将来,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接受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而且能够增强其自身素质, 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 政府应加大力度确保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它的提供应是由政府和市场来共同完成的, 那么, 作为政府一方, 它具有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正规义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却因为不同的户籍身份而不能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需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及时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 要加大对教育财政性的投入力度, 办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政府应该预见到学校出现的财政困难, 充当好“守夜人”的角色。另一方面, 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等方式, 用于解决和扶持农民工子女就学。

其次, 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由于建国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里的长期实施, 目前一些城市低龄学生的数量出现萎缩, 相对来讲, 教育设施和师资都出现了过剩、闲置的情况, 这就出现了城市学生生源不足与流通儿童资源紧张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新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改变入学制度, 让流动儿童在其父母的工作地就近入学, 享受到与当地的城市孩子一样的平等待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 伴随着这浩浩荡荡的“民工潮”, 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他们无法享用和城市学生一样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他们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进入所谓的“棚户学校”或“打工子弟小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能否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逐渐的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也带来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

参考文献

[1]、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M].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晓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教育与经济, 2005年第1期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篇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收效甚微。那么,原因何在呢?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较难操作。三是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四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挠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五是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地藏于心间。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了这句话,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无限关怀。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少年本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一)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再次要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如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三)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尽量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四)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五)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畏难”情绪,送子女入学不积极。对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而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成长。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4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侧重于从人口学视角分析农民工迁移流动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对其子女教育的影响,揭示了现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中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与实施推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人口学视角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出现了停滞化、常住化、家庭化和扎根化等发展趋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地区依据国务院确定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借读为主”的“两为主”原则,以及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已经初步构建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但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

本文在收集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统计资料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对上海市嘉定区、杨浦区三所学校农民工子女的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对上海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杨浦区教育局,浦东、闵行两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访谈资料,在分析现阶段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农民工群体迁移流动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就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和政策推荐。

一、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概述

1。初步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两为主”原则。20底,上海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以流入地的区县政府管理为主,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学为主”的“两为主”原则。2月,上海市教委拟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要求探索以公办学校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运作格局,在各方应对农民工子女与上海户籍学生同等对待。4月,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将持有一年及以上《上海市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的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划为借读生,对贴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借读,与上海市户籍学生按照同样标准收费。1月,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上海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揽子”计划。

(2)机制保障:市、区两级政府层层落实,将农民工同住子女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相关区县也纷纷建立健全了分工管理体系,履行本区域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管理职能。二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上海市教委在2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中,把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经费纳入年度的教育经费预算,并且按照学校的实际在校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给理解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三是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年9月,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免借读费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同住子女身份的认定在全市范围内加以统一。

(3)质量保障:拓展教育内涵,逐步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207月1日,上海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及其办学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与此同时,自年起,每年下拨3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安全、卫生、教育教学条件,并透过登记备案、督导评估等措施规范此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上海各区县政府也透过种种措施,提升辖区内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公办民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能够看作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向全日制公办学校转变的一个过渡,作为一种探索模式,在未来必须时期内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2。大部分农民工同住子女已经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范围

(1)就学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以来,上海市各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做了超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00-,在上海理解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由26。30万人增加到38。18万人,[2]五年间增11。88万,平均每年增加约2。3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7。74%;20以来,增速趋于平缓,基本稳定在38-39万人之间。20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子女达31。62万人,占比到达81。97%。[3]

(2)学段分布以低年龄段为多。小学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占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总人数的比例,年为82。79%,年为79。47%,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以小学阶段为主。[4]进一步考察则能够发现,各年级学生分布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即越是高年级的学生数量越少。

(3)就学渠道以公办学校为主。20之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2000年之后,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力度,同时增加了本市公办、民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力度。目前,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已经为本市的公办、民办学校所接纳。农民工子女在沪理解教育的渠道通常包括:进入公办或民办学校,数量逐年递增;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数量逐年递减。截至9月,上海尚有农民工子女学校258所。[5]根据市教委规划,到,上海将基本完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

(4)就学地域相对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由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采用属地化原则,城郊结合部作为农民工的主要集聚地,也因此成为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主要区域。上海市教委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在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在郊区就读的比例2005年和2006年分别高达81。93%和81。77%。[6]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1。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DD市、区两级政府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市、区两级政府主要承担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出等职责,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则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透过上海的实地调研,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公开报道及研究信息,本文认为,目前流入地政府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相关统计制度尚未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农民工子女数量不明,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实有人口管理的信息登记系统,相关统计工作尚不完善,有关部门不能带给较为准确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据,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掌握的只是自身有受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并为他们带给受教育的机会。如此的制度框架,既影响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规划的制订,同时也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

(2)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域公办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降低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总体承载力。由于农民工往往集中居住而且多居住于城郊结合部,这使得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上海来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流动人口子女超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如嘉定区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教育资源的压力很大,而这些地区又面临本地区农民向城镇集中、中心城区人口因市政动迁导入的冲击。三种类型人口共聚一区,必然造成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供给紧张。二是部分闲置教育资源已经转让或出卖。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上海户籍在校生的减少,各区县公办学校校舍曾一度出现闲置,不是改作他用便是出让置换,使得可容纳量减少。例如,普陀区公建配套的教育资源中,被改作他用的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学达46所,占地面积156845平方米,建筑面积38530平方米,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无法收回。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不能跨镇、区(县)入学,因此区域性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一方面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吸纳不足,从而导致上海整体教育资源的承载力下降。

(3)农民工无序流动,学籍管理尚未联网,增加了义务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发展规划制订的难度。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不稳定,其子女为了继续就学不得不频繁转学,而且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转学的发生比率和人均转学次数都偏高,就学的流动性也更大。频繁转学既影响了其受教育的连贯性,也给区域教育规划管理、学籍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农民工举家迁移及随产业布局调整向远郊集聚,致使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区域性短缺矛盾由近郊区向部分远郊区扩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阶段,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整体流动的比例显著上升。[7]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结果,导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大幅增加。此外,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尤其是工业园区向远郊地区的转移,上海的农民工也出现了向近郊及部分远郊集聚的态势。这不仅仅会改变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区域性短缺的矛盾从近郊区向远郊区扩展;而且,由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相对较为薄弱,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集聚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的区域性短缺,也不利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5)户籍人口出生小高峰以及户籍生育政策调整后的生育堆积效应,将加剧近期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以上海为例,2000年以来,上海逐渐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新生儿从20的8。1万人增加到20的16。66万人,将近翻番。同时,上海户籍人口自1993年起持续负增长,很可能在前后对现行的生育政策做出调整,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8]新政策一旦实施,很多人会选取在第一时光内生育,这将导致生育的堆积效应。理解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人数的增多,会对上海全面贯彻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6)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一旦建立,将对义务教育资源构成必须的冲击。由于户籍制度和中高考制度的限制,目前农民工子女尚不能与户籍学生一样在流入地享有继续理解初中后教育的平等权利。在上海,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已构成共识DD将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中等职业教育,但目前仅限于试点阶段。我们认为,无论是开放职业教育还是开放普通高中教育,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一旦建立,不仅仅将加大城市高中教育资源的压力,也会对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构成较大冲击。

(7)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之后,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08年11月,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月1日起,在全国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教育部门涉及的10项收费中就包括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将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经费不足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教育财政经费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此项政策的出台会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数量及其渠道产生影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很大,取消借读费后,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对其子女是流动还是留守的抉择,导致更多的农民工子女透过随迁的方式进入大城市就读;而且因为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民办及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可能导致较多的农民工子女转向公办学校借读。

2。农民工教育的理解者DD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受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自身理解教育尚面临不少困难。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必须的心理障碍。目前,公办学校对接收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采用整校接纳、单独编班、插班就读等形式,农民工相对偏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子女在公办学校中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仅仅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融合。[9]二是新课程改革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由于农民工子女接触教育较晚,加之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因此学习基础相对较差。[10]而新课改教材的难度有所加大,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三是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而政府的检查与督促一般只停留在学校的安全与卫生等方面,对于教学质量等实质性问题尚未有量化标准。[11]

(2)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尚未惠及所有农民工子女,部分低收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仍难以得到保障。仍以上海为例,在国家已经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的政策大背景下,上海将面临两难选取DD取消并禁止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将使部分低收入且不贴合同住子女条件的农民工子女无处就学;降低或取消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借读门槛,则如何解决该部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及如何预防更多的教育移民将成为一大难题。如果上述矛盾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那么,由于教育市场和获利机会的存在,新的、非法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仍会不断地冒出来。

综上所述,农民工居住地域相对集中,造成区域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与闲置并存的局面;受未来流动人口发展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关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使教育职能部门难以掌握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状况,由此增加了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规划的难度;初中后教育通道以及免收义务教育借读费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资源供需矛盾的核心DD财政压力,而借读条件门槛的设置是不得已之举,显然会让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也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整治难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基础薄弱、社会融合进程缓慢、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因素的存在,也造成其受教育难的客观现实。就应说,上述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进程,也会影响户籍学龄人口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思路

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全国具有必须的普遍性。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务必从战略的高度对相关制度加以改革和创新。

首先,务必适应农民工群体的发展特点,实现战略思路的转变。一是教育机制从政策保障向制度创新转变。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虽然各地已经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和保障机制,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如何解决教育财政政策和教育入学政策的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不均、负担不均的问题,仍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使现有的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二是教育目标从教育机会公平向教育内涵拓展转变。流动人口家庭化、常住化的发展趋势充分说明,就应改革以户籍学龄人口为对象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常住学龄人口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内涵务必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不仅仅要解决义务教育起点的公平问题,还要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在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同时,还要逐步解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问题。

其次,就应秉持“统筹发展、区域调配、多方投入、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统筹发展,是指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本市义务教育的统一范畴,将户籍基础教育改革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实施有机结合。区域调配,是指根据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分布及求学需求,对全市存量教育资源加以统一调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实施跨区域资源配置。多方投入,是指“两为主”原则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基本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强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也不意味着强化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强调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上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并不是排斥其他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和“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点扶持,是指对贴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透过重点扶持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就应依据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以改革和创新。具体的政策推荐包括:

(1)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其一,根据各区域人口变动的不一样状况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向。市级财政要加大对人口导入区县尤其是农民工子女集聚的区县的支持力度,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较多承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增加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这些区县公办学校理解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潜力。其二,透过对外来务工者居住地的规划引导,及时调整不一样区域学校的设点布局,使其与新的人口格局相适应。为分散农民工子女居住和就学的密度,大城市市区相关政府部门要对有稳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地予以相应的规划和布局。

(2)统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专项基金。其一,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统筹模式,解决区县之间教育资源负担不均的问题。鉴于农民工居住相对集中、具有高流动性的特性,为了缓解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的矛盾,推荐构建关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理解完全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模式。根据该供给模式,将从中央返还给流入地市、区、镇三级政府的税收中按必须比例直接提取一笔资金作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由于中央税收返还所采用的是基数法,因此这一供给模式的实质在于:经济较发达、人均GDP也较高的地区,在为农民工子女带给义务教育资源上也更有潜力承担较多的义务和职责。其二,建立专项基金,解决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紧张和流动就学成本高的问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就读于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家庭只能“勉强”承担学杂费。[12]20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后,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同时入学的各项费用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为此推荐,一要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建立适合农民工经济状况的收费标准,减少校服费、伙食费、交通费等若干费用,并给予必须的费用减免和经济补助,帮忙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就学。二是应以城市教育附加费及透过社会赞助等方式建立专项基金,透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带给教科书等方式,帮忙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3)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教统筹”的农民工子女特色教育体系。包括用心发展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逐步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由于目前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尚未破冰,加上高考教育体制的限制,因此现阶段完全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尚不可行。本文推荐采用“逐步放开,条件准入,成本分摊,市场操作”的方式。逐步放开,是指先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再逐步过渡到普通高中。在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要密切关注试点期的需求变化动向,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过渡的衔接通道。条件准入,是指制订必须的准入条件,以限制政策导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推荐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在沪经济活动年限和职业分类以及贡献的大小,进行评分,贴合条件的颁发“绿卡”,并带给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其子女能够享受流入地的城市福利,包括理解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平等权益。成本分摊,是指初中后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教育经费的来源需思考从多种途径获取,可采用“四个方面,各承担一部分”的方式。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承担一部分、农民工个人务必负担一部分、用人单位承担一部分、流入地政府补贴

一部分。市场操作,是指让有企业背景的职业学校进行培养和消化一条龙,企业也能够委托培养方式招生。教育成本由企业、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企业有权在录用方面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政府应限定最高淘汰率)。与此同时,政府务必制订规则,强化对成本、价格和教育质量的监管。

(4)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其一,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就应说,上海市政府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上海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同时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5)根据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涵盖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要适应流动人口常住化和家庭化的现实,改变当前以户籍人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把常住人口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政府教育的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加强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外来少年儿童信息登记管理制度。第二,充分发挥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导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由政府牵头。第三,根据农民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实行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信息化。可试行发放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专设便民窗口,统一界定、办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住所不定的特点,学校能够按照受教育时光、分段收取相应费用的办法,以免造成农民工的经济损失。

本文是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项研究课题DD农民工子女教育(农工党上海市委课题组,2008。吴瑞君任课题负责人并主笔课题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

参考文献

[1]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6)。

[2]胡瑞文,廖大海。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R]。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4。

[3]上海市教委。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R]。2007。

[4][6]上海市教委。200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状况[EB/OL]。教育部网站。

[5]李爱铭。在沪农民工子女小学年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N]。解放日报。2008-01-22。

[7]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已趋向家庭化[N]。央视国际,2003-11-05。

[8]董川峰。专家推荐: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可思考逐步允许生二胎[N]。新闻晨报,-04-21。

[9]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10]陈梅。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11]邵宁。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公平问题研究DD以上海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2007。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心得 篇5

刚参加工作那年,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人生的美好理想来到了乌鲁木齐市中学,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一名班主任。转眼间,到了我的第一批学生快要离开我时,我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舍不得和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福,与他们相处的三年里我很快乐,也确实让我体会到了外来务工子女的朴实、善良与可爱,和他们在一起很幸福!我的学生中八成都是外来务工子女,与他们相处的几年里我也总结了一些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八成的外来务工子女,可以说是一群比较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第一,他们大多数没有受到较好的基础教育,学习底子薄;第二,纪律观念很差,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当然我说的造成以上两点的原因很多,家庭的、社会的、自身的。我班中,学生家境都不是很富裕,而且家中都有兄弟姐妹,这更为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将学生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懂事比较早的,明白父母苦楚,体谅父母的孩子,这类孩子一般学习比较刻苦,在学习上的懒惰情绪很少,但是在班上的带动力不强,只能自顾自的学,没办法将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传播给全班。二是在学校混天数,对学习不重视,这类学生的基础差,玩性大,纪律观念差,而且他们的影响力很大,往往一两个学生不听讲,会影响到周边一圈同学的学习。这样以来,好的习惯无法融入集体,而坏的影响缺蔓延的异常之快,这对于班主任来说是极不愿看到的事情,课堂纪律令人担忧,学习状况十分糟糕。

针对学习氛围不浓,纪律观念差。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一、做人是前提

成材必须先成人,不少学生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育学生就是教会他们做人,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康。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就需要我们教师言传声教,做一位有心人,不放过每一次的教育契机。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做为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家长真诚的合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更加有效。例如:初三了,班里有几位男生还是贪玩,学习上十分的懒惰,作业也时常完不成,多次说教效果也不理想,借助家长的信任,再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有了明显的好转,一学期下来,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上来了,学生自己也有干劲了,努力向重点中学进军,最中有一部分还实现了上高中的梦想!。

所以说,教育好学生,一定要充分借助家长的力量,提高自己的教育成果,缩短教育时间,保障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人做好了,事也就做好了,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开展好学校的其它各项活动和日常工作。

二、纪律是保障

波希米亚有一句谚语,说“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的确,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倘若没有良好的纪律,它就会变成长满莠草的田地,失去它应有的凝聚力。良好的纪律是开展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七年级是启始年级,几乎要用一个多学期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这时候,班主任也要多辛苦一些了,“习惯成自然”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可见,行为和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竞争是学生生活的常态,相互竞争的班集体才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集体。过去期末评优树先时,常常过分依赖学生的投票,主观性太大,容易引起同学的不服,缺少奖惩激励机制。我组织班委会制定了详细严密的班级考核方案。每位同学的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分平日表现、学习成绩和期末民主投票三部分。平日在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方面,对表现差的同学实行扣分,表现好的同学加分。期末大家根据表现投票选出优秀同学,根据票数多少加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分数排出名次,作为评选“三好”、优秀团员和划分操行等级的依据。这种量化考核办法,涵盖了班级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体现了民主公开的原则,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让学生自愿的遵守各种纪律,没有强迫感,在愉悦中服从班级学校的管理,三、学业是根本

学生的本职当然是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更可以改变世界。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不就是希望孩子即成人又成才吗?许多家长见老师的第一句话大都离不开学习。对于我们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没有受到较好的基础教育,学习底子薄,学习习惯也不好。对与这些学生,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绪,而且一定要帮助他们全面的发展。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教学的三年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位学生,上课的过程也十分关

注学困生,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始终不断的鼓励学生,给他们自信,使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会关注他们的各学科,利用自习的时间,和他们一起学习语文、外语、物理、政治等学科,并协助各科老师的教学,每次考试,既帮助学生横向比较,又帮助学生纵向比较,始学生在乐观中进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学习。古语说得好,天道酬勤。是的,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将来。

农民工教育 篇6

一、正确看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表明至初我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已达两亿,而在这两亿人口的背后,有他们7000多万的孩子,在这个庞大数据的背后还包括跟随着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5800多万的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的儿童在14周岁以下。在这些随着父母到处迁移的流动儿童中约有9.3%处于辍学状态。

农民工随迁子女应该和城市子女一样能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随迁子女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下,虽然在这座城市中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沐浴着同样的阳光,但是相对于那些城市的同龄人来说,这些农民工及其子女们的生活环境、所接受教育的质量等等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读公立学校来看

1.“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情况在很多的城市都还不能够很好的落实。流动人口大多都集中在了那些城乡结合部,使得这一地区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较为集中,因此在那一地区的公办学校里学生就变得非常集中还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如果对这些附近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不加以约束都采取想来就能来的政策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就需要这些公立学校相应的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而这一做法则是不太现实的。

2.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也面临着融入困难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其中又以英语学习最为突出,学习进度跟不上,日常学习资源和渠道也很有限;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方言容易遭受歧视从而难以融入学校;再者成绩不太理想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些子女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欺负,老师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关心也远远不如城市子女,城市小孩的家长也不主张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交往,这都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与身边人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

3.学费高的问题成为大部分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屏障。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借读费是一道门槛,将他们的子女挡在了城市之外。农民工本身就是收入低群体,所以其子女就读所需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仍然在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大多数农民工来到城市后由于无法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情况所以很少能给子女把入学证件都办好,以至这些子女能交起钱的就上学了,上不了学的也就另辟蹊径了。

(二)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

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建在流动人口较密集,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区域,当那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因种种原因而不能进入到那些“公立学校”就读时,那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就成了他们的“底线选择”。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现今存在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1.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私人办学,所以就会很难取得正规的合法办学手续,办学条件也非常的简陋,在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分权背景影响下,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实力排斥在外。教室面积有限,书桌比较陈旧,再加上生源的流动性对本来就缺乏资金的校方在资源配置方面来说无疑是更加困难;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没有篮球场、足球场、体育场,就更别提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了。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办学条件差,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较之公立学校要差一些。里面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历也都不是很高,而且这些学校里的老师流动性也是很大的。据调研发现,有的学校教师流动率高达50%,和学生的流动率差不多,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子弟学校普遍面临的窘境。这些学校的校长也很无奈,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再加上农民工子弟学校受到政府的扶持政策较少,因而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所以这也是长期以来退休教师成为学校主要力量的原因。

3.发展资金严重缺乏,难以取得合法地位。首先,虽然很多城市限制但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由于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和投入不够,所以才使得学校在近几年来的变化并不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舍依然简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的流动性强,学校仍处于建设学校的状态。其次,近些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对学习进行严格审查,那些农民工民办子弟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甚至还关闭了一些违规的学校。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办学校遇到了多种障碍,身份合法化的问题很难解决,使这些学校成为标准化的学校也显然是困难重重。就这些学校而言,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生源不竭,在于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来者不拒和收费低廉,而并不是真正地为了能够给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提供“平等有质量的受教育机会”。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相关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公平观

1.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等,主要就是说子女们在接受教育上面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也平等地享有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教育平等“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人人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等一些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明确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确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学校后由于各方面环境的变换难以一时融入其中,所以在学校就学期间容易遭受歧视等给这些随迁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了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确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明确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

1.要明确各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责任。首先,就是要加强这些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相关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其次,必须要明确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合作密切联系;最后在各地方教育经费中能够专门分出一部分设立针对流动子女教育的专项拨款,以便用来资助那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是那些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从而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

2.实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由流入地的政府来负责的政策,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进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也是积极贯彻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合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拓宽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途径

1.充分利用当地公办学校的资源。公办学校能够充分地利用好,会给这些随迁子女的入学带来很大帮助。尤其是当公办学校生源不充足时,可以将其教育设备一部分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来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流入地政府有义务安排其子女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到平等的义务教育。

2.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学生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因此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教育投资,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及偏远地区,从而使农村的义务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增加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适龄儿童无论在哪里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权。

3.鼓励社会办学来兴办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国家应鼓励社会团体,个人等服务于广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并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有良好的规划并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和管理。从办学、师资、经费等方面都给予帮助,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予以积极配合使得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总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近几年来在教育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并且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来。我们只有联系我们教育所处的新背景,认真分析农民工所面临的子女教育问题,来正视相关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只有正确地认识问题的存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从而使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润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执行中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8)

[2]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政府法制,2006,(15)。

[3]姜保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12)。

[4]邱云慧。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6,(9)。

[5]蔡婷: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农民工教育 篇7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受教育权,平等性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是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阶段, 对于公民的受教育权也是关注度极高。可是近年来, 随着“民工潮”的不断涌起, 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携家人一同前往,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一定的困扰。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使之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一、受教育权的平等性概述

1. 受教育权的内涵

受教育权利简单地说, 就是指接受教育的权利。按照权利的基本含义, 得出受教育权利的基本含义: 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有的接受教育的能力或资格。

2. 教育平等性的内涵

教育平等权是指公民有权接受相同内容的教育, 不得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 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起点的平等, 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 即入学机会的平等, 每个人在进入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接受教育的门槛是一样的, 不因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等非自身才能因素而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受教育权平等的根本要求。

教育过程的平等, 是指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教育过程的平等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 国家公平的投入教育资源与教育经费, 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教育, 对于经费的划拨要求各级政府做到公平、公正。不同的学校要区别对待, 不能搞一体化、一刀切。其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育结果的平等, 是指每个人获得其所需要的教育, 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平等性的现状

1. 农民工入学机会不平等

首先, 农民工子女不能与当地学生一样无条件免费入学。与当地学生相比, 农民工子女没有能够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 他们的入学是有条件限制的。由于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与户籍相联系的, 农民工子女没有流入地的户籍, 因此, 按照法律规定流入地政府可以拒绝农民工子女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所以, 他们无法和当地儿童少年一样享受均等的入学机会。

其次, 农民工子女免费进入当地公办学校的条件非常的严格。有的公办学校要求农民工子女如果要就读当地学校必须提供“务工证”“暂住证”“独生子女证”“学生手册”和“户口本”等证件。流入政府和当地公办学校的这些条件限制严重地阻碍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 与当地学生相比, 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存在不均等现象。

2.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 1) 教育经费投入不够, 教学设施落后

从教育经费上来说, 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其核心是教育经费的保障。经费投入是否到位, 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但是无论在公办学校还是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都享受地方政府的财政的部分拨款, 还不能解决义务教育经费,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的负担上, 只是由流入地政府和学校买单, 学校和流入地政府自然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就不是那么积极了。

( 2) 教师教育过程不平等

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因此, 不管是公办学校教师还是民工子弟学校教师, 他们对农民工子女评价标准和期望值都较低。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低评价、低期望使得一些农民工子女感到自己不被重视, 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要求不高, 产生自卑、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 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即使部分学生有幸能进入公办学校, 由于来自农村, 在学校常会受到老师的冷落, 城里学生的排斥和歧视, 给他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最后, 由于没有学籍, 成绩因此不进入教学考评, 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 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 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 这样就被无情地剥夺了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

3.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结果不平等

农民工子女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是指农民工子女不能够获得其所需要的教育, 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首先, 就学业情况来说, 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家庭、自身心理等原因造成其成绩落后于城市里的学生。就学习内容的方面, 全国很多地区高考都采取的是自主命题的方式, 各地的教材也不统一, 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面临要换教材的困难, 而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后, 由于户籍的问题, 不能在就读地参加高考, 而必须回到原户籍所在地, 这就造成升学的压力。

其次, 在学习成绩方面, 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有差距, 但还不是特别大。但是, 在农民工子女参加课外活动、特长方面的情况他们与城市学生相比则有相当大的差距。课外的各种各样的比赛, 报名参赛的几乎都是城里学生。

三、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平等的措施

1. 国家应完善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的受教育权和宪法第5条规定的平等权为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我国公民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奠定了宪法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 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与缺乏健全的教育法体系有很大关系。虽然新《义务教育法》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要真正使各级政府承担起相应责任, 保证支付足额的义务教育经费, 还需要制定我国急需的与《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相配套的关于教育经费方面的立法。

2. 学校应将公平原则作为义务教育最根本的原则

校长应注重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 真正做到人为本的管理上, 给教师提供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情境, 营造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人际环境。同时, 学校要实行公平的管理学生方法, 使每个学生受到质量相当的合格的教育, 而不是按学生的考试分数分快、慢班, 人为地制造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情况。

3. 农民工自身积极提升自己

不少农民工由于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对子女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不是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 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们可以去当地学校去听一些家庭教育讲座, 或教育课程讲座, 进而了解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也可以经常地参加教育子女经验交流会等。通过学习, 使自身提高认识, 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责任, 从而提升子女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7.

[2]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2.

[3]石中英.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4) .

开年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8

(一)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缺失。

1、入学机会不公平。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非常繁琐。从2004年9月开始,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取消了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农民子女的借读费。“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北京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政策,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也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但是,他们入学手续却非常繁琐:来京务工农民的子女,要想到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必须首先由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出具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务工就业证、户口簿等证明、证件,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符合就读条件的来京务工农民的适龄子女,开具标注“农民子女”字样的“在京借读证明”;来京务工就业的农民应持“在京借读证明”,“非小学一年级借读学生还应出具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习证明,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小学、初中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另一方面,不合理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公办中小学校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收费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学校仍然要求农民工子女交纳借读费,否则就以招收学生数额已满为由拒绝接收;还有的学校变相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尽管北京已经执行了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政策,但在制定入学程序时也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办理各种证明,手续繁琐,加大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难度。不合理的收费和脱离实际的入学程序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

2、就学质量不公平。

据了解,目前首都的农民工子女大体上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在民办学校就读的约为4万人,还有10多万人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10多万农民工子女被公办学校接纳,但是据反映,这些公办学校一是京城内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除了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能拥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之外,就读于民办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所拥有的,却是简陋的教学条件、质量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很大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学校校舍环境。这些学校无论在教学资源的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与公立学校相去甚远。这一现实向我们说明,农民工子女实际上是没有与首都孩子平等的就学质量的。这也是农民工子女没有与首都孩子平等的入学机会的直接后果。

(二)首都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是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村当地政府支撑。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由于首都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离开户籍所在地,等于自动放弃了政府提供给他们享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首都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享受首都政府的优惠政策时又受到种种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慢慢松动,但尚未有根本性的变革,相应地义务教育仍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这就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里的入学和升学方面,存在着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障碍,使农民工子女因自己的背景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尽管北京已经执行了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政策,但在制定入学程序时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办理各种证明,手续繁琐,加大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难度。不合理的收费和脱离实际的入学程序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这样,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难以得到切实有力的保证。城市的教育体制没有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留出空间,没有义务也不会去普及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说,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导致的我国义务教育的弊端,不利于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权益保护。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重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北京的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大量农民工子女涌进来,势必会影响到北京本地学生教育资源的享用,这是大部分北京人所担忧的问题。其实不然。真正的问题不是首都教育资源的不足,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北京的人口布局也被重新调整,但是教育资源来不及进行重新分配,和人口机械增长的集中地无法统一。正如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论是师资力量、教室条件等等元素,都是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短期内无法比拟的、无法弥补的一样。从历史上看,北京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经济发达区,而现在北京的大多数农民工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那里的教育资源原本就没有很大的优势,又承受了最大的人口压力,所以就产生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3、严重的心理歧视是潜在原因。

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心理就更加敏感和脆弱,他们大多比较孤独和自卑。由于方言、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方式等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别,他们大多被排斥在班级正式群体之外,虽然老师不会歧视他们,班内同学却因为陌生和不理解而歧视甚至是欺负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如何使农民工子女得到人文关怀,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和隔膜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真正实现他们教育公平的关键。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农民工子女就不可能有与城市孩子平等的入学机会,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二、实现首都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地位。

195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实施。自此,中国形成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随之而来的,是附着在其上的权利和保障的差别。50年来,这种户籍管理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使户口簿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且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使得人们由于出身地不同导致了天然的身份的差异,而且这种身份是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出生地、身份的不同使得“农民和城市居民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的权利,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利由于户口的限制而受到相对的剥夺,户口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公平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首都政府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二元化社会的整体变革,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权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划分,从户口性质上取消城乡居民的差别,实现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推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让农民有迁徙的自由,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农民工在首都获得与首都居民等同的国民待遇,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良性竞争,逐步改善农民工弱势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而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二)大力扶持兴办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

政府應善待民办学校,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从目前来看,民办中小学及打工子弟学校或简易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及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国家财政投入主要是公立学校,对一些所谓的不达标甚至“不合法”的民办或农民工子弟学校给予取缔,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必须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进行相应的规范,当然,这些规定应该符合现实条件。对于绝大多数难以上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有学上”总比“没有学上”要好得多。因此,当前尤其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更多的学校以接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主体和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动机,规范办学行为,聘请教育专业人员主持学校工作和教学管理活动,鼓励学校的教师参与本地区的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开展与其它学校之间必要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效果。

(三)教育部门应爱护农民工子女,让他们感觉到与本地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上一篇: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下一篇:软件授权使用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