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城区二中(四新四大)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2024-06-04

柞水县城区二中(四新四大)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柞水县城区二中(四新四大)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篇1

柞水县城区二中落实“四新四大”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柞水县城区二中 校长 孟晓涛

柞水县城区二中创建于1968年,属寄宿制初级中学,地处秦岭南麓,乾佑河畔,位于下梁新城区。校园占地22667㎡,现有17个教学班,728名学生(其中寄宿生526人),82名教职工。学区服务于下梁镇三个社区三个行政村。学校原名“柞水县下梁中学”,2016年8月更名为“柞水县城区第二初级中学”。

近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改革,从学校精细化管理入手,创下了教育质量连年攀升,素质教育百花争艳的良好发展态势。相继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标准化初中”、“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等68项省市级荣誉称号。为了进一步加快学校基础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我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四新四大”和“素质教育五工程”为学校教育工作重点,探索形成了“五培养”“三改革”“六实践”的素质教育工作新体系,并初步取得可喜的成效。

一、落实“五培养”,引领素质教育扬帆远航。

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水平,我校经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要有精细化、体系化的工作机制,才能引领素质教育扬帆启航,驶向远方。为此,学校借鉴了西安第七十中学、滨河中学等素质教育名校工作经验,结合本校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学区发展实际,研定出了“五工程、五培养”的具体做法。

一是实施身心健康发展工程,培养强健阳光小公民。让学生身心健康是我们育人的基本目标,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愿望。城区二中是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该校在坚持上好“两课三操”的同时,以少年宫社团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组建了校园“三大球”、田径队等6个体育健康类兴趣社团,每周定时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艺、放飞梦想的广阔舞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师生带来快乐,让校园充满灵动。近年来,学校培养运动员在参加省、市、县级比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2016年学校选派足球队员代表柞水参加商洛市足球联赛,夺得了联赛第三名,2017年勇创联赛4强,为柞水校园足球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教育讲座,及时进行学生个案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检查开展心理健康“四个一”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每学期组织师生观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片、每学年开展一次家校共建专题教育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注重家校共建,坚持落实关爱留守儿童“五项机制”,培养了学生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是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培养社会公德小公民。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拓展,积极落实“四新四大四构建”系列活动。提炼“仁德”文化主题,坚持“仁德善行,去伪存真,博学大智”的文化育人理念,精心打造“一亭两廊三墙”德育文化,构建了德育工作常态化机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七年级重在养行,八年级重在修德,九年级重在砺志。挖掘当地近代仁德人文事迹典型,以民间名医王家成救死扶伤仁德事迹,退休老校长贺升恒倾情奉献教育的感人故事等人物仁德善行的事迹,去激励和感化师生走向真善美。学校2016年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选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初被陕西省政府继续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同时,城区二中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自然融合,积极开展“五讲五实践”、“三爱”、“三节”和“最美人物”评选活动,举办“感恩励志”报告会、“关爱留守儿童”启动仪式,组织“争当环保小卫士”等公益活动,创办《我是小主人》等系列特色素材班会,传递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正能量,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友善与责任担当。

三是实施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学识渊博小公民。文化素质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我校在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源,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开发,组织编写校本教材16本,完善三级课程管理,满足学生不同志趣和发展需要。在县教研室的精细指导下,该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智趣培养和学科知识竞赛为延伸,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让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每个环节中。积极组织汉字听写大赛、作文赛、文本展示

大赛、综合知识抢答赛,参加全国英语能力大赛等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活动,让学生们成为学识渊博的小公民。

四是实施艺术素养培养工程,培养情趣高雅小公民。学校的灵性和活力靠的是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来引领,城区二中借助乡村学校少年宫、少年科普馆等平台,组建了书法、绘画、萨克斯、舞蹈等12个艺术素质兴趣社团,定时开展活动。在节庆日举办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歌咏比赛等活动,文艺汇演展示校园艺术文化底蕴,书画科技作品彰显师生创作才华。他们还传承了柞水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城区二中百人渔鼓社,创编了柞水渔鼓校本教材《唱响校园梦》,义演进社区、走农户,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展示才艺、放飞梦想的广阔舞台。

五是实施实践能力形成工程,培养自立自强小公民。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他们日后成才就业的关键。学校成功创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少年科普活动馆和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建成了科技楼、课改实践楼、课改孵化室和智慧教室等亮点功能部室。利用课堂和功能部室对学生进行科学技能、劳动技能、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安全技能等实践能力培训。同时把“五小”制作列入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安排辅导老师定期有计划的进行兴趣培养与实践演练,为学生在实践创新之路上的健康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践行“三改革”,书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我校践行的“三改革”,就是管理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改革。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从学校精细化管理入手,规范办学行为,大胆尝试自主管理,积极践行了“一约六星三自主”的“163”精细化管理模式,谨守“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三查两演练两协议两报告”制度。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激励着学校师生有责任、能实践、敢创新,成为了校园的主人。特别该校将课程革和课堂改革此作为学校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的重心,为适应课改要求,学校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渠道,先后组织骨干教师赴宝鸡凤翔县横水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学校,参观学习、听课调研,让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兵,在他们的带动下,城区二中先后有20多名教师成为市、县级课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30多名青年教师快

速成长为学校的课改骨干。该校在县教研室的精细指导下,坚持走“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之路,2013年11月份启动班级试点,2014年9月份开始全面推广,2015年学校加入《中国教师报》课改联盟。经过两年艰辛的教改探索历程,现已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134”课堂教学模式,学校 2016年被市教育局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集体”。

三、倡导“六实践”,让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我校培养的是山区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有文化素质,更要有超过城里孩子的实践能力,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实践基地。为此,学校将“六实践”作为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抓手。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劳动技能实践、课堂延伸实践、科技创新实践、艺术社团实践、信息技术实践活动。2016年又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基础,改建了课改实践楼,新建石头艺术制作室、生物标本室、矿石标本室等6个实践操作功能部室。2017年又建成“科技楼”,精心打造了心理素质拓展体验室、无人机组装体验室、3D打印室、模拟驾驶体验室等科技实践体验部室,还与校外企业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活动的常态开展,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近两年来,师生共完成科技制作301件,采集制作矿石标本286件,动植物标本294件。组建了科技、劳技、社会实践等6个科普兴趣社团,每周和寒暑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完成了30个省级科技创新专利项目申报,同时荣获科技创新类单项奖50个,团体奖6个。让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面闪亮旗帜。

上一篇:七雄争霸智慧老人答题答案下一篇:现阶段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