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

2024-06-15

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精选8篇)

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 篇1

教学反思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回忆、总结和思考。让教师在自我的评价中,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思考找出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在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同时,积累良好的经验,从而促进课 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才能做好教学反思?在进行反思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实践和经验,总结认为:做好教学反思应该抓好五个环节。

一、课堂留意观察、捕捉

教学过程是反思的主体,是反思的主要信息来源,要做好教学反思就必须对教学过程加以留意和观察,及时捕捉各种有用的信息,储存在记忆里,为将来进行反思是提供较全面、完整、准确的资料。有的信息是隐藏的,有的是稍纵即逝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组织安排、讲解示范、游戏设计、队形调动、器材运用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发现和找到有用的、值得将来反思的场景、现象和问题等。例如:在前滚翻教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加入前滚翻动作的接力跑游戏,游戏中,学生兴趣十足、热情高涨,但是细心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为了赶速度,草率的完成前滚翻动作,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动作泛化现象。这时若叫停或更换游戏不一定妥帖,怎么办?记下问题,留作反思!

二、课后静心回想、回忆

教学反思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完成的某个课堂教学过程,要评价和思考此教学过程中的对与错、得与失、过去缺,就必须尽可能追忆到课堂实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所以,回忆、回想就成为反思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就必须静下心来好好的回忆和回想。同时,教学反思的内容具有多元性,要使反思更全面、准确、到位,就要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教学过程回忆起来,从成功之处到不足部分、从大的问题到小的缺陷、从共性现象到个体表现、从常规过程到突发事件„„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回忆到位。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一个优秀的“回忆家”!他们在完成教学反思前会静下心来,把那课堂像放电影一样,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部分,慢慢的在脑海里回顾一遍、两遍或更多,这样才能让反思落到实处。

三、有效信息区分、判断

在前两步骤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回忆收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问题和现象,这时,他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和筛选,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判断,选择一些最大的、与自己教学能力水平相关、值得自己思考和提高的、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信息进行保留,以便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而那些无用的、可以忽略的信息则剔除掉。例如:在足球踢定位球教学中,对于个别学生鞋子和球一起飞的现象就可以忽略(虽然可能引起一定的哄笑),而对于部分学生的球不能较好的“离地”现象,若当时又没能找到较好的辅助方法来解决,这个现象就应该保留下来;在传授篮球跳投初期,对学生出现的动作顺序不对、用力不协调等问题要着重注意,而对于学生命中率偏低等问题可暂缓考虑。

四、针对问题思考、解决

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教学反思的核心部分,反思后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确保反思落到实处。教师对精心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揣摩和探究,以寻找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不同性质的问题,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是课堂中因为教师预设不到位、组织安排不合理、队形调动不科学等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思考,一般能较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是一些个性化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或是专业技术含量高的问题和现象,教师无法很好的自我解答时,应该积极向身边的前辈、名师等权威请教,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向各地专家、学者寻求帮助。比如:学生在篮球比赛时,身体发生多种不同的接触,涉及到专业裁判知识,教师有时很难裁定。在反思时,教师就要寻找正确解答,及时补上知识。

五、回归课堂运用、实践

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课堂质量,所以,完成教学反思后要尽可能的回归到课堂。让课堂实际教学来检测反思是否准确、合理、到位?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实际问题(缺点或不足)?例如:在七年级三步上篮教学中,教师传授的是单手肩上上篮,而部分女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常常因为力量不够,球几乎投不进,大大挫伤了她们的积极性。经过认真反思,在接下来的同轨班级教学中,教师针对性的加入了双手胸前投篮动作的教学,许多女生自觉的采用这种投篮方式,取得很好的效果,用实践证明了反思的成功。另外,任何一个教学反思只是使课堂变得越好,但不可能是最好。所以,即使在教学反思后进行运用和实践的课堂,也要积极进行再次反思,只有在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中,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前进。

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 篇2

关键词:如何,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0前言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 学生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学习, 在锻炼身体的同事还可以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国家教育部门也开始注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学科教学, 并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来推动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的开展, 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但是, 现阶段还有许多小学校没有将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如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理念落后、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还非常严重,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的解决, 就会严重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身体锻炼质量、强度的提高, 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 强化小学体育学科建设、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解决, 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丰富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已经迫在眉睫。

1 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1) 游戏性。主要强调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变。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 好玩的天性决定了学生的玩心比较重, 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应该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 以此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如蹦跳、游戏、跑步等。

(2) 趣味性。主要强调的是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方式方面的改变。这点与游戏性很类似, 主要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体育课堂上去, 不论是教学内容的游戏性还是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都是调动学生投入到体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3) 启蒙性。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处于萌芽状态, 良好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还能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使小学生从小树立健康意识, 让他们在体育游戏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另外, 适当的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2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观念落后。现阶段, 许多学生家长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相对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 让小学生陆续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 小学生每天的时间都被排的满满的, 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的去开展体育锻炼。在学校也是一样, 教师都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 忽视了体育学科的教学, 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 小学生自身体育意识薄弱。我们知道, 当今是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 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深入到生产、生活中去,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中, 减少了必要体育锻炼时间, 导致学生热衷于信息娱乐, 对体育学科学习失去了兴趣。

3 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

(1)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独立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鼓励小学生大胆尝试新的体育项目, 通过小游戏、小比赛等活动, 多给学生留出一些独立空间, 尊重学生的各种需求, 帮助他们敢于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才能, 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培养小学生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2) 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 优化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桥梁和依据。过于抽象和枯燥的教材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只有不断丰富体育教材资源, 融入更多趣味性、灵活性的内容, 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日常的体育活动外, 教师还要扩大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技术进入新兴的体育项目, 如健美操、轮滑、飞盘等项目。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的意志品质对衡量其在体育锻炼中的表现以及增强其自身体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必须使学生明白"态度决定一切", 没有好的意志品质, 就等于没有好的学习态度, 二者相辅相成, 使学生明确意志品质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鼓动学生的情绪, 多进行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 学生有一点成绩就给予表扬, 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

4 结语

总之, 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 即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 因此, 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权.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1 (16) .

[2]管道生.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6) .

浅谈如何做好教师工作 篇3

关键词:教师工作;幸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7-01

许多年前,我从一个象牙塔来到了另一个象牙塔。完成了由座位到讲台,由听课到讲课,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

崇拜的目光曾经追逐朗朗的课堂,多彩的青春曾经激荡教师的梦想,如今当我穿过它的光环,如此真实的走进它的内核,才真正明白“老师”一句称呼背后的责任和内涵,才真正明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体现的是最为无私的奉献。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却很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一个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一直是我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累并幸福着。

一、做好一个老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合理的知识结构,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的基础,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我深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个教师不仅要对本学科知识精益求精,还要善于接受和及时消化新知识、新概念,只有在那个知识的“水桶”里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使它不致枯竭。为了能多给学生“一滴水”,我在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使自己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二、做好一个老师,就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有句话说得很好:“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的说教”。法国作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为了这一两的身教,为了这榜样的塑造,为了使自己心里总有阳光可以撒播。我们就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的言谈举止,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做好一个老师,要拥有爱心与耐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上每一节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和他们沟通,调整频率,和他们共振。正是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学生们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四、做好一个老师,要做有心人

要开发学生潜在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学生的点点滴滴都不能放过,要学会尊重学生。1、认真听取学生想要说的事实。2、尽量抽时间与学生在一起。3、与学生一同玩乐。4、赏识学生的才能。5、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去解决他们间的争吵。6、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7、对学生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8、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9、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10、允许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11、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隐私。12、通过语言或行动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出色表现出反应。13、鼓励学生独立。14、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15、让学生把话说完而不将其打断。16、尊重学生选择朋友和活动的权利。17、允许学生犯错误。18、意识到学生有其个性。19、允许学生有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20、给学生转变过渡的时间。

五、做好一个老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要成为好老师,要爱惜身体。教师职业艰辛,在现有的教育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自己和全社会需要的今天,许多教师还在超负荷的状况下工作。教师队伍中,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大有人在。在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老师更需要好的身体。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站在学生面前时,健康的体魄本身也是无言的教育。我们爱自己的身体就成为利己与利他的完美统一。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同志,30年没有上过医院。他当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和学生一起锻炼身体,跑步5000米……这是对我们很好的启示。你健康了,个人幸福了,家庭幸福了,社会也幸福了。

六、做好一个老师,非常幸福

当节假日,收到难以计数的祝福的时候,我们是幸福的!

当我在第一次上课结束时收到短信“老师,不要紧张,您讲得非常棒。”的时候,是幸福的!

当我听到“老师,我在北邮读书了,这是我的新号码,以后要常联系哦。”的时候,是幸福的!

当我听到:“老师,我在深圳海关工作了,军训了两个月,今天第一天上班,跟您汇报一下。”的时候,是幸福的!

当我听到:“老师,我在广州工作了,这边咱们几个班有四个人都在呢,我们都商量好了,您什么时候来,我们集体请您吃饭。”的时候,是幸福的!

当我听到:“老师我在中科院软件所了,这边牛人好多,今天去北大清华看了看,真的好漂亮,我先踩踩点,回头您来了,我带您去玩”的时候,是幸福的!

当我听到:“老师,我在中国银行工作了,回头我给您办张VIP卡吧,这样您就不用排队了”的时候,是幸福的!

是的,做一个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会累,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因为一直有幸福相伴!

参考文献:

[1] 刘 震.严慈共济,润物无声——浅谈班主任的工作艺术[J].成才之路,2011:8.

[2] 姚进一,孙家峰.把关爱带进课堂,强健学生理想的翅膀[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浅谈教师如何做好减负工作打印 篇4

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做起

西安市63中学 赵菊芳

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做起

西安市63中学 赵菊芳

摘要

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是对教师的新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减负增效”的教改精神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关键词

减负 课堂效率

教育部颁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师、家长纷纷鼓掌叫好,学生更是欢呼雀跃,高喊“解放”。很多人对“减负”的认识更是走入误区。他们认为“减负”是指教师不布置作业,不发辅导资料,学校不补习。这种对减负的理解是肤浅和片面的,影响到了教育减负工作的开展。真正的减负是指减去学生不合理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从低效的重复学习中走出来,达到让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可以说,减负和高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切实做好减负工作,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其次,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在备课上下功夫。首先要备好课,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班级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3、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另外,在作业的选择上,可布置一些“弹性作业。

再次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

第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作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若没有完成原本应一堂课完成的内容,就延长一节课时间或教学时数,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做到了上面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务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能力明显增强了。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当堂练习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所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五、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 篇5

毛启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由于绩效考核方案的不完善,绩效分配不合理,很多科任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忽视了,班上一切事务就成了班主任的“专利”。科任教师听之任之,导致班纪班风不正,教育教学效果另人担忧。通过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一个班级是否有凝聚力,是否积极向上,纪风学风是否好,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管理到位。但在管理班级中仅仅依靠班主任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以外他还要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这就使他的精力和时间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班主任不可能面面具到,时时刻刻的守在班级里,这就要求科任老师必须要主动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科任教师不配合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效果适得其反,白白毁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光辉形象,身份大跌。那么,作为科任教师又如何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端正教学工作态度。当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确存在很多科任老师不注重主动协助班主任的管理班级教学工作的现象。从理论上讲,科任老师都应该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科任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协助只能一种自觉的行动,可做可不做,而有很多科任教师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很多时候光管教不管导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碰到班级问题了就把它归到班主任的头上,却不知道那是自己不认真协助班主任的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科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具有全员教育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

中来,每个老师都应该明白:教育和管理学生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全体科任老师的共同事情。切勿只管教学而不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课堂纪律。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千万不要推给班主任就一了了之。如果推给班主任就一了了之的话,那不仅显示了自己的无能,还在学生的心里失去了你的威信。这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要多与班主任、家长交流。作为科任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积极的和班主任沟通,多和班主任进行交流。也应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和他们多沟通,以便更近地走进学生心理,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应该重视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校外活动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正确的评价他们的各种品行,以便于在学生出现意外状况时能够切当合理的解决。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只会更加加深学生对老师、对学科的反感和不满,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科任教师还得多与班主任密切配合了解班级各方面状况,共商治班对策,以便在不同的时期对学生要求的侧重点、对学生要求的程度、对学生教育的方法能达到有机的结合,以促进最佳教育效果的实现。

再次要正确处理与班主任的关系

科任教师应当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班级。一是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状况,获取间接经验,以便自己的各项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及时向班主任提供信息,为班主任的班级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科任教师要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班级异象,去发现学生的动态,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及时跟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

题,制定措施。二是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出谋划策,共同探讨,让班主任集思广益,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三是参与和指导班级活动。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力争让班主任的主题活动落到实处。同时,科任老师要和班主任站在同一的战线上,要肯定班主任的工作,千万不要唱反调。

第四要规范好本科目课堂的纪律。做好本科目课堂的纪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不仅协助了班主任工作,对我们自己的课堂也是一种提高。有些老师认为课堂纪律、教室卫生、班级文化等等都是班主任的事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不主动了解、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只关心自己的教学成绩,只关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实际上,这种态度不仅没有履行教师的职责、错失了教师树立自己威信、提高自己在学生心中威望的大好机会,对自己的科目成绩也只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积极投身到班级的文化建设中去,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树立在学生中的威望,才能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对科目成绩带来质的提升。

第五要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科任老师要结合本科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上到《只有一个地球》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室做起。进而积极配合科任教师搞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 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自我专业成长为目的, 对自身教学实践和自我教学特征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主动探究活动。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积累有效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结合学科特点,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准教学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首要解决的问题就反思什么?即反思的内容。体育教师做教学反思重点要抓住五个点——亮点、难点、疑点、盲点、热点。

亮点:即教学中教师感到欣慰的,预料或者没有预料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的地方。教师要通过反思,查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亮点,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增强学生今后在类似方面情意表现,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难点: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感到棘手或者不好解决的困难,它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可以是对技术动作的把握等。

疑点:指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困惑,不解和疑问。如,同样的教学手段为什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有不同的效果?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条件下目标达成度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盲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但是被忽略了的问题。教师在课后要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盲点,然后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修复,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尽量的避免再次出现。

热点:指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当今关注度高的时事问题,课改的热点问题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要注意看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没有可以体现的,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分歧等等。

二、抓住教学反思的时机

根据教学反思发生的各个时段,教学反思的时机大概分为三种: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和回顾性反思。

课中反思——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上的“五点”出现,教师就应该进行反思了。因为一个问题的出现有时候是一瞬而逝的,教师要抓住每个出现的瞬间及时进行。当然,不是说马上停下教学内容,让老师反思完成后再教学,而是在教室的头脑里迅速做出判断,对教学的下一环节做出勘误,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即时反思——一个教学内容完成,教师也要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教学反思。这就是即时方式。“热炒热卖”是最好的反思方式,把课中反思后的问题再罗列出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性反思也称为“三秋之后”再反思。当我们进行了前两个步骤之后,应该说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问题在当时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成为“悬案”,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三秋之后”再反思,即将问题先放一放,然后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回顾,再次提出来进行商议,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运用好教学反思的载体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反思如果只是想,不落实到写,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的拉动力就会减弱,通常我们教师在进行反思时,往往除了头脑中的思考,还要运用自己的笔头,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教学反思的载体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最常见可分为教案修改、教育随笔、教育教学案例等。

教案修改:教案修改一般是教学反思最直接的结果。一个体育教师往往要从事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样一个单元教材也要分几次课完成。课时教案只是老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和教师的预设一致,当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得失品味,从而对教案进行修改。比如,这次课堂中某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恰当,某个技能技巧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那么在相应的教案中就要进行合适的增添删改。那么,教师在下一个班级或者本教材下一次教学时,就会相应的有所改进,教学效果当然也会相应的提高。

教育教学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教学过程点滴的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比如,在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灵活的解决;游戏教学中学生个体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情况等。

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也是一线教师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成果表达方式。它多半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伴随作者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通过我们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带动教师读和思考,使之为拉动教师读、做、思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记录教学反思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的自我诊断、剖析和调节,及时写一写,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指导实践。这样,就可以在积累中发现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把教学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四、体育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还应该值得注意的事项。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反思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小”。尽量关注自己和学生身边的“小问题”,关注细节;二是要“及时”,每个教学过程之后要立即进行,牢牢抓住教学过程中“五个点”,认真进行,而且要学会“旁征博引”,把日常可以运用的、可以联系的东西都运用起来;三是要“实”,反思要贴近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不空想、有实效,反思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要把反思后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特长不断的修炼提升。参考资料:

浅谈如何做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 篇7

一、一体化教师的概念及能力要求

所谓“工学一体化”教师, 是指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 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 (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 (试行) 》) 。一体化教师要求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 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于一体, 既能讲授专业理论, 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

一体化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一体化课程设计与评价能力、一体化课程实施能力。具体而言一体化教师应当具有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能参与制定本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 能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及工作页开发, 能按照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要求开展教学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价。

二、一体化教师的角色定位

与理论教师或双师型教师相比, 一体化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还要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这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多个角色, 下面结合“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来谈谈一体化教师的角色定位:

1.“设计师”角色

要求一体化教师具有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并参与制定本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能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工作页开发及评价方案编写, 应明确一体化教学任务的要求、重点、难点及实习设备情况, 根据各任务的特点编写《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2.“教师”角色

要求一体化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资格。要了解一体化教学理念, 掌握一体化教学方法, 既能组织整个教学活动, 又能进行课程作业引导与评价。综合来说, 应具有从事一体化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能力。

3.“工程师”角色

要求一体化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除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具有丰富的企业生产经验及社会阅历, 熟悉企业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 对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例如《安全防范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 要求教师扮演好“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工程师”的角色。

4.“项目经理”角色

本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来源于智能楼宇系统安装与调试工程, 工程必然涉及项目管理。课程也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 因此一体化教师应熟悉项目管理, 具有较强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 一方面向学生普及项目管理思想, 提升其项目管理能力。另外, 在教学中积极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增强教学管控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

5.“考评员”角色

一体化课程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且在教学实施时经常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这就要求一体化教师扮演“考评员”的角色。教师应熟悉“智能楼宇管理师”的职业标准、鉴定范围及考评的项目、内容、要求和评分标准。能严格按照规定的考核方式、方法、程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一体化教学组织工作

工学一体化教学一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与实际工作过程是相对应的, 符合分工合作的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竞争意识、增进学生感情、培养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提升协作和自我管理能力”等优势, 同时也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均、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参与形式单一且固化”等问题。经过分析, 小组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如图1所示) :

一体化教师应在实施小组教学时扬长避短,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克服或解决上述问题:

1.建立帮扶小组。由学优生帮助底子薄的同学, 弥补后者基础薄弱、缺乏自信的不足。学优生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操作能力, 其自信心得以增强。

2.多关注内向、基础差的学生。给这些学生多些辅导及创造更多成功机会, 同时要善于发现并表扬他们的进步, 增强其自信心。对于其所经历的失败应及时开导, 培养他们豁达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

3.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分工, 避免小组出现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任务实施时积极引导小组展开合作, 并要求每个小组汇报每个组员的分工及落实情况。

4.经常更换小组成员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轮到各种角色, 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 从中学会互相理解与支持, 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5.增加考核或竞赛等教学形式。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6.在教学指导中要注意观察, 严格巡视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通过加强时间掌控, 督促自律较差的同学尽快完成学习任务。

四、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以学生为课程学习主体, 教师起咨询和辅导作用”的师生关系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主”与“从”关系, 但有些老师往往拿捏不准, 存在以下问题:

1.仍采用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理论知识教授太多, 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压缩,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与模仿者, 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差。

2.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任务实施之前与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导, 对学生进行“放羊”式处理, 造成学生面对任务无从下手。

3.教师不知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么不知如何引导, 要么引导方法单一, 学生感到厌倦。

针对上述问题, 教师首先要领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 另外也要明白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通过“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教学设计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明确任务、确定方案、计划实施、检查控制与评估反馈各教学过程设计中, 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持人, 保证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广泛采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师生角色互换法等,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提高教、学效果。

3.应加强教师引导作用。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自己学习”,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使得学生小组学习处于好的学习状态, 做到“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合作, 学生和学生充分讨论, 学生在老师指导自主学习”。

4.多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任务情景化、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 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或新鲜感,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从而增强其自主意识和创信能力。

5.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要缩短讲授时间, 充分利用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几十年来, 中等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由“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发展变化过程, 对“能力”的认识也经历了“任务能力、整体能力、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对于一体化教学, 在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方面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一体化教学实施情况看, 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偏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单纯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理论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能力单一, 出现专业能力强、基本能力差、关键能力缺乏的现象, 因而后劲不足, 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要求。

2.不知如何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教师知道要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但受认识和自身能力的影响, 往往不知道要培养哪些能力, 更不知道采用哪些方法来培养。

3.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单一。教师知道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但仅采取“PPT制作与汇报、5S管理、制定工作计划”等单一的形式, 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的管理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教师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思想, 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 又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安全生产意识、环保节能意识、文明生产等综合职业能力, 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2.可通过下表明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目标及方法, 围绕该表确定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学材编写及教学实施。

3.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综合职业能力强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

结束语:

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实践技工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体化教师只有弄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创新性地解决好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 最终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目前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介绍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的概念与能力要求, 并从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实施两方面讨论探讨如何做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曾繁京, 侯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成效与问题思考.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1) :131-133.

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 篇8

关键词:幼儿;室内体育游戏;设计

幼儿室内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综合能力的成长,幼儿可以在充分尊重自我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信心,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各类体育游戏的特点,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科学设计,使幼儿积极参与进来。

一、选择适宜幼儿的难易程度

在设计幼儿室内体育游戏时,首先明确的是游戏难度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年龄规律。游戏只有难度适宜,才便于幼儿掌握游戏规则,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否则很容易使幼儿园的孩子对游戏失去兴趣,室内体育游戏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难易程度适中的游戏,对于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帮助。

比如,在慈溪市“欢庆六一”幼儿园室内体育运动中,针对中班4~5岁的幼儿,可以设计综合游戏——美人鱼。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幼儿扮演美人鱼,在各个场景中开展体验式游戏,幼儿教师正确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展障碍匍匐爬行,最后,钻过龙门,步入舞池。通过此项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多方面成长:(1)引领幼儿选择多种途径方式通过障碍、完成任务。满足幼儿室内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锻炼孩子多种运动技能。(2)能在斜坡、活动性独木桥及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平衡快速行进。又比如,针对大班5~6岁的幼儿,可以设计钻爬游戏—穿越丛林。穿越丛林的游戏重点培养幼儿的以下几项技能:(1)能根据不同高低、宽窄的绳索障碍,自主探索出不同钻、爬、跨、跳等动作来穿越“丛林”。(2)引领幼儿以手脚、身体协调并用的方式安全越过障碍,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3)让每位幼儿均可获得充分的活动和锻炼机会。总而言之,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必须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室内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性,能够在不同的游戏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项技能。

二、注重对于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游戏兴趣,才能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中,从而真正发挥出室内游戏的重要价值。因此,室内体育游戏设计的是否合理,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其能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性,幼儿能够形成游戏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对于幼儿室内游戏活动,还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努力为幼儿营造愉快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比如,针对大班4岁的幼兒,通过迷宫游戏——小地鼠探险,此游戏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指导,首先让幼儿扮演小地鼠,教师带领幼儿走入迷宫,在迷宫中找寻提前设置的宝箱或者木桩,展开自由探索游戏。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幼儿都喜欢追求有刺激感的事情,他们更喜欢新鲜事物,并且喜欢接受挑战。通过小地鼠游戏,重点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技能:可以使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安全通过高低大小不同的门洞,促进幼儿多种动作技能的发展;此外通过营造安全自由的游戏氛围,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迷宫探险的乐趣,体验立体空间关系,发展思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幼儿可以积极参与到迷宫游戏中。由此可知,上述此种带有趣味性的游戏,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很好地融入愉快的环境中。带有故事情节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娱乐兴趣,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三、注重在游戏过程中指导方面的设计

在幼儿室内体育游戏设计时,特别需要考虑幼儿身心健康方面的引导和培养。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识能力、身体素质,通过一些恰当的语言讲解游戏,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其次,游戏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自主性。幼儿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如何玩耍,更加重要的是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室内体育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成长特点,同时可以满足幼儿的需求,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促进游戏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对体育游戏提高重视程度,合理设计,以此为幼儿营造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庄弼,任绮,李孟宁,等.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6):64-70.

[2]冯蕊.浅析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27.

上一篇:部编一年级新教材下一篇: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