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024-07-04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用9篇)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1

刘国文

邵武第一中学(福建邵武邮编:354000)

email :lgw@fjswyz.org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下,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切合实际地贯彻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特别是“创设教与学的情境”和“设计学习活动任务”两个环节的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撰写此文,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境、“半成品加工”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是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关键前提,基于上述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在许多情况下表现为学生以解决信息问题为主线而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实际上是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而教学过程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关系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认真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要特别重视以下两个环节设计:

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起来,从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可以直观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解决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能动地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景体验与案例剖析,来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注意,有利于教师导入新课。信息技术教学比较常用

一、创设教与学的情境

关于创设教与学的情境的重要意义,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教学的情境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知识的产生与书本知识的关系。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实际事物及

刘国文:男,1966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邵武,198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邵武市学科带头人,现任邵武一中信息技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组长。致力于推广网络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情景为“任务型情景”,是指与学习内容相似的、高度真实任务、案例、或事实的情景。教材在一些章节的开头安排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或故事用于创设“任务型的情景”,有些确实是很实用的和贴切的。例如,在“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节中,通过刘丽同学的母亲需要解决信息保密问题的案例,创设一个待解决问题的任务型情境,引入课题,这个案例十分贴切本节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一下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如何“加密”这个神奇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迫不急待地想去体验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这个加密与解密问题的过程,了解其原理。

当然教材中有些情景案例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不太合适引用,例如:4.2使用智能工具加工信息,该小节中的情境案例中涉及到的网站虽然可以登录上去,但那个虚拟的播音员已经不播音了,只留一个画面,且网站的内容都是英文,这样的情境案例就不适合采用。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依据教学目标、当地特色及学生情况,创设情境。还有一些章节教材没有提供情境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能动地创设教学情境,如“4.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章节中就没有提供情境案例,我引用在网上捏造谣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被刑事拘留的真实的新闻报导案例,如下:

请看下面一则摘自2005年11月6日汕头都市报的新闻:

澄海籍女青年黄某真将自己道听途说的关于有人抓小孩,挖心脏、肾等器官的谣言以题为《请大家高度注意——最近出现很多用布袋装孩子的行为,听说是要挖心脏、肾、眼角膜„„》张贴在汕头本地网站“E京”论坛的“澄海茶座”上,内容危言耸听,在网民中引起哗然和讨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澄华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并于11月1日晚在澄海文祠西路的一间咖啡店将正在上网的黄某真抓获,现场查扣电脑1台。经审查,黄某真对其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因涉嫌故意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

相关法律条文: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五款“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这个案例很容易把学生拉入即将要学习的课题中,使学生深切意识到在网络发布信息不能太随意,由此切入“合乎规范发发布信息”这个主题,情境创设达到预期效果。这类案例很多,需要我们老师平时有心去多留意与收集,最好引用近期的新闻报导,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选材的内容不仅要与课程内容相吻合,最好是这一时期学生关注热点的相关信息,经过教师刻意挖掘,以一种能让学生心驰神往的问题视角展示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更真切、更新鲜。信息来源应该真实、准确、权威。切忌道听途说,无中生有的杜撰。

展示情景的作品形式与学习的内容要相适应,长短要适度,点到为止,不要让学生无休止沉浸在情境当中,忘记了本节课的学习的主题。展示情景后,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对情景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别发言等方法,要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考其中蕴含的问题,产生

学习欲望,以便引入正题。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既然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如何能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把握以下有价值教学情境的特性:

①生活性。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②形象性。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③学科性。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还要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④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⑤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二、寻找恰当问题,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任务

前面提到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经历信息技术过程。通过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即“做中学”、“学中做”,进而培养信息能力。正因为如此,“任务驱动”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当中。

新课程《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教材在编写时,就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以“知识体系+实践活动”方式呈现4个主题的学习内容及过程内容,并设置如“任务”、“观摩”、“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练习”、“拓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贯穿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任务”是为完成学习目标而提出的,要求学生要完成的具体内容。这些做法确实方便教师组织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有些主题活动的内容一是缺乏新异性,未必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受地域的限制,不适合或无法开展。

我们仍然不能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应该按照课程标准,对所用教材进行适度处

理,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根据地区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动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在设计主题活动、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方案时,我们有必要修改教材中的主题任务的内容,寻找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心向的问题或主题。在寻找恰当问题或设计适当主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应该源自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不仅有意义,可操作,还要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心向。

第二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要能与前面的教学情境创设相衔接,蕴含于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对情景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由此产生学习的任务。

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涉及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相对集中于具体教学单元,培养的信息能力相对围绕某一方面的应用。

第四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涉及的内容不宜太单一,思维肤浅。内容要相对复杂,能引发学生相当深度的思维。便于设计任务时,能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任务链。要有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沿着任务链,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获得。

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章节内容,如果纯粹是按教材给出的例子制作表格,毫无意义,因为表格的制作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这样做只能是重复的学习,浪费时间。所以,给学生一份调查报告,由学生在阅读完报告后再将其设计成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挖掘,产生出另一份统计图表。当然,有条件的,可以请同学亲历调查,产生调查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内容制作图表,进行分析,这样

可能效果更好,但用时多,工作量大。

第五要解决的信息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不宜太大太泛,无法操作,或在规定课时内难于完成,最后是草草收场,会影响学生以后进行类似活动的的态度与积极性。因此,任务要明确,主题或问题应该是要求具体,可操作、可完成,能让学生体验到完成后的成功快乐,也有利于后续的评价。

第六要解决的信息问题(或要完成的主题任务)的内容具有可选性,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也可以自己确定。

例如,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课文内容是作一个宣传“孙中山”事迹的幻灯片,除了依据课本内容进行制作外,可以开导学生产生联想,请学生自主确定主题,这样可以产生多元化的作品。如从孙中山作为革命的先驱,想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还可以联想到鲁迅、巴金、老舍等文人,这样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由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是基于“非零起点”,而基础模块教材又大都以方法、过程作为主线,超越具体技术,超越基本操作,在教学实践上表现为方法浮游在技术之上,需要什么技术再涉及什么技术,技术不具系统性,零散且跳越性非常之大。这使得教学实施操作难度非常大,尤其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限的教学空间和复杂的学生基础,其结果是导致技术力量不足,操作训练泛泛而过,涉及到技术很多,但都是浅尝辄止,教师的教多于学生的学,学生出现明显地思路混沌和上手生疏。这个情况在开始的部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获取”等章节内容上表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因为这些内容还属于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到了“文本、表格、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剖析数据库”等教学内容时就日益突出。实际上,无论学生的基

础有多好,短时间内要调动各种软件、各种技术来支撑这些方法的学习,都是相当困难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在设计任务时,可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

什么是“半成品加工”策略

应用“半成品加工”策略,主要作用有: 一是用于课堂教学的演示,配合讲解基本的方法与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

二是供学生进行上手练习,体验技术与过程、方法的高度结合。

半成品加工就是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只

三是用在于提供学习的情景和训练的软件环

是对教学的内容这部分“留白”,让学生在短时间

境,回避技术盲点和环境贫瘠。

内体会到相关技术操作的方法和信息素养的内涵,所以,提供的半成品往往是大半的成品,只差

提高了讲解、理解和实践的效率,并且优化了学习

一点就完成了。比如,在讲解超链接时,要提供基的情景与练习的环境。

本做好的网站,只是增加、修改其中的各种链接。

例如,“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章节,又如,在讲解声音对动画的作用,提供的是比较完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集成各种媒体,包括插入图像、整的动画,里面仅仅缺少的是声效,针对这一点,声音、视频和动画。如果我们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让学生插入、调整人物的对话以及风声、雨声等音

需要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就要进行创意、规划、作

效,充分体现声音信息在多媒体中的作用。应用“半

品版面设计布局与资料搜集。但学生的理解程度不

成品加工”策略使技术真正变得单纯起来,但针对

一样,原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操作熟练程度不一

了实际的流程,却解决了关键问题。使得庞大的过

样,技术完成进度也不一样,第一节课结束时作品

程学习不再对复杂的技术有过分的依赖,零散的技

完成的程度都不一样,到了多媒体集成这一节课

术也不再成为方法学习造成瓶颈,而过程与方法也

时,进度就不容易统一,给集成的意义、各种媒体

不再对技术的落实造成障碍。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无的作用等方面的教学带来困难,而学生的进程还将

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继续出现差异,从而影响到了学习目标的落实,评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教学设计中,设计出一系

价也变的非常困难。如果不依赖于学生的进程,到

列的主题活动、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

了多媒体集成的这环节时,由教师提供数个类似半

案,使教学逐步适合“主题式”、“活动式”和“任务式”

成品的多媒体作品,只是抽掉了其中需要插入的少的教学模式,并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开放、自主、协

部分媒体元素,而保留大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可

作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突破现行教材在内容、形式、以只针对需要插入的多媒体元素进行讲解与实践,体系、结构和层次上的瓶颈与困难,既能给基础较

不会削弱作品主题的丰富性,甚至加强了问题的解

差的学生提出基本要求,也能给基础较好的学生留

决,突出了基本过程中的“集成”环节,既充分体

下个性发展的空间。

现了过程与方法,又不弱化技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显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朱慕菊 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3]顾建军 李艺 董玉琦 主编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李艺 主编《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5]李冬梅 主编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6]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4.8

[7]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7 [8]

本文作者简介:

刘国文:男,1966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邵武,198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人,邵武市学科带头人,现任邵武一中信息技术教师,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从事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教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信息技术会考地区一等奖。1998年起参加学校承担的多个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2003年起负责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推广网络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由本人开发编制的多个课件先后在国家、省、地获奖,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奖与发表。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标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是由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优势所决定的。

为了能更好地实践高中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而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实践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更加应该具有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中的训练要定位于服务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更应该将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其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效的结合,即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学生日常学习中去。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即使对同一所学校来说,不同来源的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同时,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同方向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选择应该关注和尊重个体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技术能力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原则

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归属于技术领域,强调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传播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培养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由于身份可以相对隐秘(如学生可以使用机器投票而不用在课堂上举手)的原因,有些学生可能做些平时不敢做的恶作剧。学生在经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转换时,要承受在不同空间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的可能带来的性格转换冲击,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能忽视这样的冲击,而应遵循技术能力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

三、授人以渔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读、写、算的传播方式,也发展了一种更加强调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加工的思维方法。而且这种思维方法还十分注意把许多客观事物模型化、数字化,成为能够用算法与数据表达的,并且能够进入信息系统加工处理与传播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信息学科的发展都很迅速,我们今天所教给学生的某些知识,到了学生毕业时可能已经落后或不再使用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地“授之以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及改变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Web Quest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法、范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案例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

在针对某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课型,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以及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组织与优化等。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3

工作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一中学 姓 名:戎聪亮

内容摘要: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为了达到我们所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进行改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完美的的整合起来。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地理教育而言,着重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地理学知识,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分析、应变与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一些传统得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已经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中迅速发展起来。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地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并在地理教学的目标达成上展示出重要地位。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很多质疑,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中增加了声音、图像等等外在因素,这样会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而不能踏实的进入地理的学习”。这种想法是很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将这些声音、图像与我们的地理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的。

那么我们如何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完美的的整合起来呢?这也是多数教师的困惑所在,我认为只要将信息技术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传统教学中没办法展现的内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展现出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导入中的应用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而导入就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阶段,因为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如何很好地导入一节课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地理教学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复习导入法、直观导入法、疑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导入的虽然方法多样,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比如很多教师上课前说 “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先回顾一下”然后找同学回答问题,再然后说“我们这节课讲的是什么”就这样导入到这节课内容,这样做没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并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相反如果我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悦耳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导入新课时,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时我们运用视频直观导入法,播放汶川地震的场景,西南旱灾的情况,这种直观的视觉效应能让学生有切身到感受,由于融入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话锋一转,顺势点出了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并提出“除了视频中出现的自然灾害,我们还听说过那些自然灾害?”诸如类似的问题,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吸引过来,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按部就班的就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如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然而早期,只有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面很小,学到的知识都是死知识,不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供便捷的手段,师生可以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的地理知识,电视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媒体。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人与自然”“国家地理杂志”等。例如在讲授“中国气象灾害”这一节中,我从网上搜索到大量“中国气象灾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我国西南地区连续九个多月干旱对工农业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影响;台风“莫拉克”对福建浙江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等,将这些资源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由于是刚发生的事件,学生反应热烈,积极参与讨论,深究“云南旱灾”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及如何将台风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等,通过谈论,学生不但明白了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而且还明白

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将教学知识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重难点突破的整合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学难点也多种多样。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学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在解决这些难点的时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展示一些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止为动他态,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不可思议,单纯的依靠语言、挂图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讲课时把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表象,理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一个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亲自感知一目了然,掌握重点。

总之,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都是各学科中首屈一指的,地理教学设计绝不能指望一种模式。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创设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方式;又快又好比地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开阔学生眼界,激活学生思维;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或修改探索新知识的方式或途经;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02,(6)

[2]杨光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7)

承诺论文的引用部分不超过35%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工作单位: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 姓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 篇4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对于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5

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实现这一基本任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任务驱动,小组探究,启发式,分层递进教学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有些老师一味的钻研课本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很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要想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就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信息搜索》时,增加课程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事性,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上海世博”为主题,教师播放上海世博主题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整个课堂以上海世博为主线,将教学目标穿插在一个个学生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授《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安装》时,以《硬件纸牌》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任务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恰当的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将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制作成演示文稿。这个任务中既包含了信息的采集,如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也包含了信息的处理,如将所获得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插入新建立的演示文稿中。学生按照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实现情感领域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教学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得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时,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正因如此,尊重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次教学正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策略之一,它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编程教学中,由于差生理解能力差,因此我要求这部分学生只要掌握基本语句,写出一种设计方案即可;而中等生则在掌握基本方法基础上有所提高,进行一题多法的解题训练;对优生则要进一步拓宽知识的深度、提高知识的难度,达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并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同时也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四、发现教学,启发思维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发现学习。那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应怎样让学生发现学习呢?例如,在Excel的教学过程中,数据的统计为教学难点之一,我们可以以一份成绩为例,提出问题:如何得到第一个人的同学的总分,学生会采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迅速得出结论,推出求总的第一种方法,即使用传统方式,将求和的项依次累加得到结论之后,再提出问题:若这份成绩表中数据项较多,如有100项,要将这100项进行累加,采用刚才的方法是否太繁琐?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找到工具栏中熟悉的内容“∑”求和,完成操作,此时得到求和的第二种方法。当学生掌握了第二种方法之后,及时指出,在Excel中提供了许多现成的函数供我们使用,这些函数就放在“f(x)”中,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得到第三种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并非让学生“接受学习”,而是启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发现,从各种特殊事物中归纳出方法与结论,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及时的点拨,让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学习且乐于学习。

总之,对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的探究,要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说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形式,因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所谓教无定法,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教学模式,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4]祝智庭,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篇6

一、教师演示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要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必须首先示范操作。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排版中页面设置时,先一步一步地操作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一步一步地操作,学生在操作的同时可以在脑海中回放教师刚才的操作情景。

二、成品展示法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利用现有的成品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Flash动画制作时,先把一些精美的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让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顺心,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不一般。

三、问题探究法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任务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法是一种以学生共同的知识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巾,提出问题并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主动进行假设、探索、验证、归纳、解释及讨论活动,教师站在引导的立场上,指引学生主动学习。

四、网络支持法

网络可以为学习提供条件和环境,通过各种辅助工具软件,支持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活动。再加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环境。例如,在教“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为鼓励学生更好掌握“双基”,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上网下载资料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时,要求学生利用下载的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课题”制作一张漂亮的板报。通过实践,使同学们更加熟悉文字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锻炼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任务驱动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近几年来,任务驱动法教学逐步得到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认可。“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而任务式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知识技能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及时印证和巩固。同时又能使学生对没有理解的内容产生再认识的渴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法综合运用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7

【摘 要】音乐教育是高中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部分,但事实上,音乐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改进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成为当下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流行歌曲;方法与策略;心理特点

音乐,是教化人心,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罗曼罗兰说过,只有音乐才能穿越历史的时空,保存着艺术生命的鲜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培养人高尚优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如今高中的学生背负着高考压力,有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很容易忽略掉其他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相关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与改革,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兴趣,也会对其今后的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时的心理特征

想要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学进行改进,首先要了解所教对象即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高中学生处于最有活力,经历最旺盛的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已经告别了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冲动的感性时期,而进入能够独立思考,对于所接触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理性判断的时期。在婴幼儿到高中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地进步,生活的经历,老师家长的教育,通过外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知识,让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于音乐的独属于自己的欣赏态度,也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更加丰富深刻的情感反应,想要表达个性,表达自我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所以在音乐欣赏的时候,他们也更倾向于通俗流行的、感情强烈、具有强烈个性化标签的音乐作品,以往那些古典的、民俗的、表现宏大叙事主题等较为严肃传统的音乐逐渐离开了他们的视线。

二、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一方面,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高考的竞争压力,繁重的作业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不足,在课堂上走神,甚至许多学生会在音乐课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一方面,由于高考成绩不包括对音乐素质的考察,所以高中音乐老师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对于学生的音乐教学只是敷衍了事,不会去专心钻研。此外,高中学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也存在很大缺陷,不仅教学方式单一僵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所教音乐也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脱离,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形成高中学生既喜欢听音乐,又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悖论。

三、音乐教学的课程特点

高中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时,想要更加合理有效,应当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1.给高中学生以更多的选择空间

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将学生的想象力束缚在一本音乐教科书里,没有给学生太大的想象空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不要千篇一律,应当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音乐特长和兴趣爱好。

2.学生应当有一定的音乐鉴别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应当是开放性的,吸纳性的接受表达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而不拘泥于某几种音乐,这样学生才能欣赏到不同的音乐作品,并通过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鉴别出好的,能够净化人心的音乐。

3.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时期,已经具备能够独立思考,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所以高中的音乐课程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还应当关注学生的拓展性能力的提升,即提升他们的音乐文化修养。

4.音乐课程要多元化,国际化

高中音乐课程在设置的时候,不要只选择国内的音乐作品,而应当接触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经典音乐。音乐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了解了不同地域的音乐,就能够加深对于这个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能让学生有更全面的国际视野,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的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能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法

新课标要求中提到,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审美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并注重音乐在实践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时,应该依照此要求进行方法与策略的改进。

1.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以往,学生普遍反映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运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对比法、讨论法、启发法等方法,同时辅以各种新兴的多媒体高科技教学手段,以此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且不要只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还可以联合文学、历史、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音乐资源更加丰富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发达的媒介技术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球村”,各种信息,各种资源都唾手可得,音乐资源也比以前要丰富许多。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便捷快速的媒介技术,在教学时展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音乐作品,音乐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媒介进行音乐的自主性学习,拓展与音乐相关的知识。

3.建立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采取的是单向的传播方式,老师一直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并不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这样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会使师生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的想法,建立起一种平等平和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以新课标的标准来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素养方面更好的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祖旭东.改变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用音乐净化学生心灵[J].新课程,2013(8):144

[2]王燕.有关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3(1):87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8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 “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该贯彻这一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并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我们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可以尝试并熟练问题教学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及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教学法要求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先学习知识再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其基本程序是: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背景材料,合理地提出问题。创设的情境要与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密切相关,要与社会现实密切相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投身于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焕发生机。例如:我在讲“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课题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的颁布,“巢湖水污染的治理”,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等七则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对内、对外职能?上述七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种国家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愉快地投入到自学之中。

2.自学教材内容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宗旨。为增强自学的效果,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 要求:(1)通过阅读教材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2)能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3)能独立地提出一定水平、有操作价值的疑问。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不仅能熟悉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产生新的质疑。

3.鼓励学生质疑

南宋陆九渊提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精思善问,形成师生双边心智交流。学生的自由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教师时常会遇到出人意料的问题而难以当场作答,这时切忌以“与本课无关”等借口搪塞敷衍,应本着求实的态度,经查证思考后给予圆满答复。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怯自卑的心理比较严重,此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大胆提问,无论问题是对是错,都应赢得教师的微笑与赞许。

4.帮助学生解惑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分类整理,分别处理。首先,对于多数学生有兴趣的并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可以发动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群体心理沟通和信息共享,也有利于问题的消化与解决。比如:在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多数学生会提出问题:纸币真的没有价值吗?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那么发行过少会不会导致通货紧缩?对这些问题的共同讨论和解决,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其次,对于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讨论题目,讨论完毕后派代表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有观点相左的情况,也可以把他们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大辩论。教师作为主持人,要引导辩论会走向高潮。在辩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人性是否自私”问题上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适宜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它自身多么完善,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不恰当,同样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针对目前的教学弊端,贯彻问题教学要走出问题教学法的“问题”误区,经过实践,我觉得问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误区之一: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问题浅是指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则又太难。过分深奥的问题,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也还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南北朝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请问王籍和王安石的诗那一句更好?应该说将诗歌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使教学语言变得富有诗意,充满美感,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就显的太难了。因为这涉及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王安石的错误在于是只看到了双方的对立,没有看到双方的统一,因而是闹了大笑话,被黄廷坚戏 称为是“点金成铁”。首先应该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在学生对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叫学生回答,就显得太难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连叫了五六个学生无一能答到点子上,最后只好尴尬收场,自己回答了事。其实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中间或结尾来处理,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也许受到第一个问题的影响,后面的问题又有些简单得离奇,都是诸如“什么叫矛盾、什么叫对立、什么叫统一”等在教材上直接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甚至都懒于回答。这节课虽然问题很多,但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激活不了学生的思维。

误区之二:教师提问过多,又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失去了“问题教学”的应有作用,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问、分析、讲解,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考、作业以及体验、积累的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不分主次地进行“问题轰炸”,使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的状态。还以上面那节课为例,事后我统计了一下,教师前后共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减去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真正用于讲授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而“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框的内容特别抽象、深奥,学生难于理解,有时甚至一节课还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由于问题太多,而且又要关注教学进度,不少教师往往把一长串问题同时抛给学生,很少考虑到解决不同问题的必要背景,也不考虑学生思考问题的心理因素,再加上解决问题的时间不能保证,结果常常致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夹生的、肤 浅的。

误区之三: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也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本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的提出者或说拥有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目前大多数教师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判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现在的“问题教学”最常见的模式或套路是:教师幻灯出示、书面提出或口头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先派代表交流一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一番评价或小结。这样一来,课堂表面看起来是以“问题为中心,是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的。因而这些问题往往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或者所提问题的思维强度太小,没有张力;或者问题的理性色彩太强,难度太大;或者由于学生没有参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和学常常油水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教师。有人称之为“问题霸权”。

误区之四:唯“标准答案”是从,无视学生思维活跃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课除了一些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学习本是具有 主观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一味遵崇标准答案、削足适履,只能使学生创造力萎缩,最终将引导学生走向思维僵化。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在讲完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重新配置” 后,出示了一道讨论题:东北某地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银狐”饲养业。一开始由于养殖户比较少,产品供不应求,一到收购季节,皮贩子就上门高价收购,获利丰厚。结果,本地和邻县的其他农户也纷纷扩大养殖,短短二年时间,就由奇货可居变成亏本甩卖也无人问津,不少养殖户纷纷宰杀银狐。农户王二家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究竟是杀还是养?如果你是王二的家庭成员,你主张怎么办?并说明理由。应该说这不失为是一道富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好题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主张杀,有的学生主张继续养。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主张不仅不杀,而且应该乘机将皮质好的银狐大量低价收购。因为,一方面由于农户大量宰杀,市场将很快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低价收购,形成垄断效应,就拥有了定价的主动权。”多么富有创造性和经营头脑的天才设想,下面的老师无不啧啧称赞。但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老师对这个学生说:“此时银狐已严重供过于求,宰杀还来不及,你还异想天开要低价收购。”原来“标准答案”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当某种产品供过于求时,应该停产或转产。”呜呼!一个多么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就这样被扼杀了!学习应该有“标准答案”,但一味遵崇“标准答案”,削足适履,只能使学生创造力萎缩,最终将引导学生 走向思维僵化。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误区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提问题应该难易适中,是学生感兴趣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即使这个问题设计得再完美,也不能发挥“问题教学”的作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太难或太易,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力求难易适度。例如在讲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难易度适中的问题链,采取逐层递进的办法,一步步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向预定目标前进。第一步以讲故事的形式(古希腊借债人与债主的对话:古希腊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赖帐不还,却说万物在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借钱时的我了。债主一气之下,把他痛打了一顿,也说万物在变,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引出静止的话题;第二步设置问题引申出静止的两层含义(“张三坐在教室里听课,他的空间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张三从生到死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能不能变成李四?”);第三步再设置问题阐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道理(“既然张三的空间位置相对于教室没有变,既然张三从生到死始终是张三,而不会变成李四,为什么又说张三是处于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静止状态呢?”);接着让大家谈谈对毛主席“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的理解,概括出马克思主义运动观是绝对运动和相当静止结合的结论;最后分组辨认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讲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用)。由于这 些问题即有趣又难易适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课堂教学提问要讲究艺术,上一节课,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利于教学的。据调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同时考虑到学生情况和教材问题的仅是少数。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应只追求数量,而更应注重质量,要给学生有足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最好能为一节课设计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就有个设问适度问题。有的老师一节课设问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个,有时多达几十个。学生几乎没有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更不要说提出创造性的见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增强,普遍存在怕错心理。尽管老师在台上努力发问,台下学生却鸦鹊无声,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对问题来不及思考,无法回答,不敢回答。所以,课堂设问的次数要适度,做到少而精,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如在复习高二哲学关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一课时,没有采取枯燥简单的大量设问,也没有采用题海式的训练,而是选用高一语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作为背景材料而设计了三个问题:(1)邹忌的分析和建议是“理性认识还是感性认识?(2):邹忌是怎样想到和提出建议的?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得出:一是通过调查。邹忌在与徐公比美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妻、妾、客”等的意见,并亲自进行了比较和观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又弗如远甚。窥镜而自视,自以为不如”(掌握了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通过思考。“暮寝而思之”(发挥思考作用),“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 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去伪存真)“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及彼)。(3)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大的价值什么?“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理性认识回实践)。说明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邹忌的建议被齐王所采纳,用于齐王的治国实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一篇同学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文章,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既加深了对认识两次飞跃原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3、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和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年教授也有一句名言“学问学问,关键在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指的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其思路和答案都是现成的,直接体现着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考。显然,这类问题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而且往往追求标准答案,因而一定程度上压抑求异、质疑的精神。相比之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这两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⑴从问题产生过程来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是”愤”“悱”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⑵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由于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一般会孜孜以求,探究解决,表现出执著的追求性。⑶从问题的本身特点看,它不是在老师统一要求下的产物,会更有个性,是个性思维的表现。⑷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具有—定的开放性。正如前面所述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考察课程改革所听的那个课例所示,最好的问题是发现型和创造型的问题,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对广大师生都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这一中心,自主学习。学生不仅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同时也感到学习政治有趣有用,从而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作用。”

2.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问题”教学法为学生学习基本理论提供了一个从感知到理解运用的良好氛围和依托。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态势,对基础知识会学得更扎实,掌握得更加牢固。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哲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 学生来说,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终身受益的“点金术”。实施“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利于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坚持使用此方法,会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问题”教学法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它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理解知识,悟出道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并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绝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的课程,而同样是一门具有许多学问、揭示许多奥秘的课程,从而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学生内化为对政治课持久的情感上的喜爱,使政治课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真正发挥了德育功能。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篇9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省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怎样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课标,新理念”指导我们要人人参与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多元交流的生命历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有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观,通过新型的物理教学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下面我就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物理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非常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且把这些实验安排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之中穿插进行,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历一些探究过程,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案例1:光的衍射现象由于条件限止很难做出来,我就设计了学生实验,学生根据桌上的器材,边做实验,边思考探究。等学生做完了实验后我就提问。师:在红色纸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在红色纸上打着从大到小的小孔。

师:透过小孔,观察距离小孔2米左右的单色点光源,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透过孔径较大的孔,只看到一个圆的亮点。而透过孔径较小的孔,在孔的周围看到了明暗相间的圆环。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光通过孔径很小的孔时,光离开直线路径,发生衍射现象,证明刚才的推理 是正确的。

评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了解物理知识,这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对于教材中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去追溯物理学家的思考、研究的源头,从而获取物理思想的营养,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一种方法行不行?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多思多动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启迪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案例2: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一实验,在做实验的前一天我把全班分成四个组,告诉他们家庭作业就是思考如何用学过的知识来测定重力加速度。第二天,四个组的同学讨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推选出组长上台讲解自己组两个最好的设计方案,学生们情绪高涨,各种方案纷涌而出,有的学生通过单摆来测定,有的通过G=mg 来测定,有的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物体下落时所拖动的纸带来测定,有的通过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用光电门测出物体通过某两点速度来测定,有的用电学原理来测定等等,学生们讲解得非常认真。然后我要求学生对刚才提出的每个设计方案讲出优点、缺点、可行性、正确性等等,让学生在多种设计方案中选出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评析:人人都有创造力,但发明家、科学家都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了萌芽中。传统教学把知识的传授看作教学的目的,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新课程则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看作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还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心和惊讶感,对科学创造和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在思维打开之后,能说出你想要说的,甚至比你想说的还要精彩,那么你的课堂就是灵动与夯实相结合的课堂。

二、注重情感教育,提高科学素质

新教材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要求培养学生大胆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坚定的自信心和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案例3:在证明光的波动性的物理学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有名的“泊松亮斑”的历史故事,我就设计了下面一段教学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从这个历史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 经学生讨论后,我启发学生思考。

师:著名的数学家泊松根据物理学家菲涅耳提出的波动理论推算出圆板阴影的中心应该出现一个亮斑,企图驳倒菲涅耳的波动理论,菲涅耳与阿拉果接受了泊松的挑战,反复实验发现圆板中心确有一个亮斑。反过来泊松亮斑实验却成了波动理论极其精彩的实证。请同 学们想一想: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理论和实验各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在这个故事中理论起了指导作用,实验起到了检验理论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通过实验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师:我们还应该向菲涅耳等科学家学习什么?

生:这些科学家思想大胆,敢于提出新的理论,有坚定的自信心,并用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去验证理论的可行性。这些好品质、好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有这种精神。

评析: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的体验科学家当时的心情,迫不及待的与科学家对话,打开了人与我、我与世界的障碍,使人的当下存在与过往岁月相遇,那么这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才能体现课堂的生命灵动。才能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操,提高科学素质。

三、注重方法教育,训练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历来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新教材在知识点的落实上,采取平缓过渡,分段推进的原则,化解、分散知识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妄想一步到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例如:新教材对“极限思想”内容的渗透,课文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极限”这一概念,而用“微元法”代替,但也渗透了这一内容,从第一章第三节瞬时速度概念的教学开始,经历了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和第二册中如何利用图像求变力做功和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这种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真实状况的思维方式多次在教材中出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掌握问题处理的方法。

评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比单纯教给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可能忘掉,可能老化,也可能并不直接用到,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却可以终身受益。因此,寓科学方法教育于每一教学活动中,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需要,也是履行物理教师职责的需要,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夯实精神。

四、强调物理与生活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新教材每一章都有前言,有物理学家的一段话和这一章内容的概况。这些导入有的浅显易懂,有的富有哲理,回味无穷,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物理内容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用物理原理分析我们习以为常的物体运动、现代科技产品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2010年高考理综选择15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A.电工穿绝缘衣是否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是否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此题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去分析判断。

评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是不注意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而是一味地让学生死做题的话,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就只能猜答案了。传统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学生的练习常常是针对理想化模型而设计的,学生学习物理就是学习一些干巴巴的物理符号和公式,学生始终不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大世界联系起来,所以会出现让学生测一个灯泡的体积,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而新课标则要求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物理问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让物理学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面对的世界,走进学生认为高深莫测的高新技术。雨后彩虹、日全食现象、汽车追尾事件、我国在上海建造磁悬浮列车、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等等,这些都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由物理现象组成的世界的时候,他才会对学习物理知识和利用物理知识产生极大的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灵动的。

上一篇:播音工作流程下一篇:牛根生励志语录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