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伟人之精神

2024-08-29

传承伟人之精神(精选6篇)

传承伟人之精神 篇1

——赴延安学习培训体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沈果

一、革命圣地 久已向往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延安,这一神圣的地方享誉全中国、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从天南地北、五洲四海到这座平凡而具有非凡魔力的小城,追寻哪些逝去和不易逝去的痕迹。

7月6日-8日,我有幸作为学院“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培训班的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培训,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人们也许会问:在一片绵延起伏的黄土丘陵,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土壁峭立的峡谷山洞,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文化极不发达的穷山僻壤,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来到这里的三万多

名红军精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把一个世界打得粉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延安培育了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延安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它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高度统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精神支柱。

(一)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不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且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二)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四)延安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党成立后的二十多年内,由于领导上的教条主义,从书本出发,一切照搬外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延安时期,清算了教条主义思想,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间题,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道路。从此,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乃至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等,都有了一系列本本上不曾有过的新创造。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关于统一战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敢提出新颖的观点。从延安精神中我们可知,保守和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要进步,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延安精神,就是民主和团结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党高举团结的旗帜、民主的旗帜,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向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同时,我们党内的民主和团结也搞得很好,党内民主生活正

常,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亲密无间,和谐一致,为全党的团结树立了榜样。如今,团结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我们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感觉到心灵的温暖,这个集体就会很团结。一个团结的集体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三、学以致用 推进工作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规律,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才能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良性循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而言,行业院校服务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加强干部

培训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

司法警官院校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资源,优势就在于人才和教学。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各项工作必须“根植于司法行政、服务于司法行政”,必须 “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国家对警法类专门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顺应趋势、强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认识,在做好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服务的同时,正确理解“服务社会需求”理念的内涵,在重视高职学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注和各种必要投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跛腿”问题,最终实现行业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恪守“教师为本”,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行业兄弟院校已基本拥有一只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数量均有较大提高。但是,这些教师能否适应社会培训的需要,作为社会培训的有力支撑还是一个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仅仅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是不够的,教育培训市场需要的不仅是前沿的理论,更需要将这些理论与社会行业和受训群体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对行业院校来说,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改变过去 “临时组阁”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爱岗敬业的干训

师资队伍。师资的来源可以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行业院校内部遴选的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为基础,构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培训教学经验,承担主要的培训授课任务;二是从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和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三是从政法和相关工作一线聘请业务骨干和行家能手作为技能课教师,作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

同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比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机制,确保培训师资的质量;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计划,打造“名师”,完善后备梯队建设;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等。

(三)提倡“制度优先”,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为主体、我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格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主动切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优化教育培训方案;密切理论和实践的贴近度,增强授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面向工作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切合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突出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纪念百年辛亥传承伟人精神 篇2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筹划了一系列活动,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多个相关主题的展览,主要有:“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台北),“友谊之路——孙中山、宋庆龄与俄国”(莫斯科、圣彼得堡),“珍藏的记忆——宋庆龄故居馆藏孙中山文物展”(北京)。

盛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又合作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通过珍贵的照片史料来缅怀孙中山曲折艰辛的革命历程,赞颂革命先烈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此次展览的地点选在澳门,有其特殊的意义:孙中山与澳门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他求学时期。还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孙中山就常与同学杨鹤龄、尤列、陈少白等一起畅谈反清抱负,抨击时政。毕业后,他开始行医就选在澳门的镜湖医院,后来创办的中西药局也是在澳门。正如他后来在《伦敦蒙难记》中提到的:“此事有大可注意者一端:自中国有医局以来,其主事官绅,对于西医从未有正式的提倡,有之,自澳门始。”孙先生的“医人”是“自澳门始”,他“医国”的脚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自澳门踏出的第一步。这些内容在展览中都得到了体现。

展览的筹备工作从2011年4月下旬正式开始。经反复讨论,首先确定了展览框架:以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为展览主线,再将辛亥革命这一特殊历史事件进行重点表现,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保存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的部分珍贵文物照片糅进展览当中。如此一来,既克服了图片展览形式单一、缺少韵律的问题,又丰富了展览内容,给观者以更加直观、生动、全面的感受。

为兼顾展览的信息量和观赏性,主办者在内容选择和展览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展览资料的搜集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查阅的资料数目庞大、内容芜杂,因此对资料的取舍和总体内容的把握尤为重要。孙中山的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他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几倍于常人的。在一个展览中,既要浓缩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又要尽可能不遗漏精彩要点,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何在整体中放大和突出辛亥革命,也是此次展览的一个难点。辛亥革命,在漫长历史当中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却向其前后引申出了无数人物和故事的关联。为了更好地解读和表现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6月,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奔走于各大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展览内容,完善整体架构。功夫不负有心人,辛亥革命这一部分成为展览中当之无愧的亮点,为整体增色不少。

这次展览使用了历史画轴的设计创意,背景大面积运用带有历史感的米棕色,并在展板下方运用砖石路面的设计元素来体现历史远去的感觉。展览的六个部分则采用画卷的表现方式,利用米色至深棕的色阶渐变来体现伟人的成长和历史的演进。在与设计师几次讨论碰撞之后,最终呈现出来的整体风格与展览十分吻合: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飘逸、大气的灵动之美,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2011年6月18日,“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高峰论坛”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在澳门陆军俱乐部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修福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常荣军,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中联办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宋彦斌,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世兴等出席了开幕式。

常荣军副主席在致辞中说,澳门是孙中山先生走向世界的门户,是他开展革命活动的舞台,是他蓄势待发的港湾。澳门人民对孙中山先生以及他领导的革命运动给予的支持和声援,永远被人们纪念与传颂。

伟人精神激励语录 篇3

1、没且件事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而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汉姆生

2、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培根(英国)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柏拉图

5、如果说英雄是真诚的人,那为何我们不能成为英雄呢。---托卡莱尔

6、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7、日莫空,青春再来。---林宽

8、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9、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格言

10、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卡耐基

11、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爱因斯坦

12、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13、制服,给人安稳的同时又给人尊敬的感觉,所有的服装或多或少都是制服。---亚兰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15、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乔拜伦

16、永恒眷恋时间的产物。---威布莱克

17、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18、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谬的一日,就算你有一台电动的骗人机器,你也骗不过你的母亲。---荷马辛普森

1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0、以信接人,日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21、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柏拉图

22、钱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比才

23、每个人都有三重性格: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他所具备的性格和他认为自己所具有的性格。---卡尔

24、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和伟大的人。---皮萨列夫

25、牛仔裤象征着流行的民主。---GiorgioArmani26、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电影:可可西里

27、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

2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2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30、不登高山,不知日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31、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3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3、真正的礼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周围的人都像自己一样平心静气。---蒲柏

34、原因明显地残存于原因所发生的结果中。---柏格森

35、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36、在今日和明日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37、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38、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能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

39、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

40、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41、幸运的人为了使自己不过分得意,不幸福的人作为支撑,不幸的人为了不屈服,各人都需要信仰。---洪保德

42、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歌德

43、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44、一个人一日也不能没有理想,但凭侥幸,怕吃苦,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理想也实现不了。---张华

45、思想虽然没有实体的,也要有个支点,一失去支点它就开始乱滚,一团糟地围着自己转;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种空虚---茨威格

46、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47、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

48、今日的世界,并不是武力统治而是创新支配。

49、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参观伟人故里感受革命精神 篇4

——湖南红色之旅感想

紫云一小易敏

七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在这个月诞生,而今年的七月,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2011年7月12日-17日,我们一行64人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踏上了湖南红色之旅,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追寻革命前辈的奋斗足迹,再一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早晨六点过钟从张家界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中午一点半到达了花明楼——刘少奇故里,我们参观了刘少奇故居、铜像纪念馆,了解了刘主席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主席故居座落在一个名叫炭子冲的小山村里,故居前临池塘,后靠山林,四周绿树环绕,衡宇简单、朴实,处处透露着农家气息。在伟人故居,我们得知了1919年前后,21岁的他离开了家乡,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耗尽心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随后,我们怀着无限的向往,来到了万人景仰的毛主席的故居——韶山冲。及近韶山冲,但见群山环抱,层峦叠翠,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韶山冲景区内人山人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群众汇聚在韶山,追寻革命足迹,瞻仰主席昔日风采,参观伟人旧时故居。

在那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汗青,看到了浩繁的文物,聆听了动听的故事,收获甚多。

主席故居座落在竹林繁茂、翠色欲滴的韶山冲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这是一套极为通俗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对池塘,依托青山,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很是整洁。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明示原为何人所住,杂屋也都表白其用处。简朴而陈旧的家具,让人深感主席少年时代家居的俭朴。在主席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童年时代的他就是在这盏桐油灯下耕读,他自小热爱劳动、关怀别人、关心国事,这是他成为中国伟大领袖的根本。正当国难之时,学成之后的他决然回抵 1

家乡,亲手建立了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韶山村党支部,在那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村落,点燃了革命的圣火,历经了90载风雨沧桑,仍然经久不息。

参观完伟人故居,随着导游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铜像广场规模宏大,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环绕四周。铜像广场位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铜像占地5200平方米,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重点献礼工程。毛泽东同志铜像重3.7吨,高10.1米,象征着“十〃一”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铜像坐南朝北,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巍然挺立正视着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在这里,导游为我们讲述了几个关于主席铜像神奇的真实故事:1993年,毛主席铜像揭幕那天,发生了两件自然奇观,一是日月同辉,二是杜鹃开放。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于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举行。江泽民主席亲自从北京赶到韶山为毛主席铜像揭彩。当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上午10:30左右,月亮突然也出现,太阳与月亮相互照映在主席铜像的左边和右边,形成了千载难逢、非常神奇的天文奇观——日月同辉。当时寒冬腊月,积雪未化,韶山方圆几公里的杜鹃花也比往年提前了四个月开放,而且开得漫山遍野,灿烂无比。于是人们说:毛主席太伟大了,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他的光辉名字和丰功伟业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韶山之行,感概万千,斯人虽去,其物尤存,那里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无不引起我们对伟人的深切纪念。他们打破闭塞的农村,立志用生命,用鲜血,用毕生的精力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辈把他们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

饮水思源,富不忘本。此次活动既是参观,又是学习,更是一次提高对党认识的红色之旅和感恩之旅。伟人生前的丰功伟绩让世人折服,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永泽千秋,他的思想永放光芒。

传承伟人之精神 篇5

10月18日到21日,单位组织我们14名党员踏上红色学习参观考察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18日一大早我们登上从北海飞往长沙的飞机,直飞长沙,一下飞机,我们便踏上红色旅程。首先去品味了岳麓书院底蕴,一睹爱晚亭风采,那是毛主席年轻时期学习革命道理、追求革命真理的地方,19日路过并参观南岳衡山,感受名山大川的风范。20日早上,我们到达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滴水洞和刘少奇故居,感受革命伟人故乡风韵,晚上抵达省会长沙,21日开始返程,至此结束红色之旅活动过程。

四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诗国长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的历史脉络令人赞叹折服,岳麓书院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都不及韶山的烙印韶山的精神那般令人敬仰乃至朝圣。韶山之行对我们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一、品味故居风韵,追忆似水流年。

韶山之行,我们首先来到毛主席故居。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有宁静淡泊的悠远味道,与喧嚣隔绝,与尘世无争。

这里有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这里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足迹。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9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毛主席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毛主席是多么伟大,正如毛主席诗词所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今的韶山,如今的祖国,处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瞻仰伟人神姿,感受缅怀情思。

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

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站在巨大的塑像脚下,一种自豪而激动地情怀油然而生,不禁让我想起毛主席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时时刻刻注视着祖国和人民,庇佑着中华儿女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是在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吧,是在为国家的安定繁荣富强保驾护航吧。

三、解读历史沧桑,领略革命情怀。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参观我们知道,毛泽东出身于农民的家庭,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师的家庭,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环境真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祖国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将“韶山精神”传承下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苦干、任劳任怨、谨慎细致、严格要求、主动服务、开拓创新”的工作传统和作风,是时代赋予“韶山精神”新的内涵,是我们当代干部的气质、魂魄,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我们每一个干部,都应该以此为标准,以韶山精神为榜样,对照自己的心灵、行为,时刻警醒自己。

为此,我们决心做到: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

(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吃苦在前一些,享受在后一些,让自己有更强烈的党员意识,珍惜党员称号,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切实为供电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精神,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

传承抗战精神 凝聚民族之魂 篇6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日来临之际,广东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8月28日,由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在广东大厦举行。

当天上午,广东大厦二楼宴会厅热闹非凡,广东抗战老兵和烈属、后代代表等人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战士们相见显得十分激动,一起回忆当年的抗战经历,相互拥抱,互道珍重。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的老领导吴南生、匡吉、欧初、李东明、张汉青、陈达明、陈奇以及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省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陈宪宇、省老干部大学副校长蒋海鹰出席了座谈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黄梅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当年在延安得知日本投降消息的情景。“70年前,我在延安。8月15日那天晚上,我看到四面的山上都有火光,后来一问才知道,日本当天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吴南生说,日本投降的消息一传来,整个延安都轰动了,大家都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回想往事,吴南生有些哽咽。最后,他动情地说:“今天能和各位老同志们一起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很高兴,祝大家健康长寿。”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顾问张汉青说,抗日战争胜利得来不易,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最近我参加了不少纪念抗战的活动,我给广州市的机关单位写了一个书法,叫‘壮志惊天地,血肉筑长城’。当时我们没有先进武器,只能靠血肉来抗战,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他还希望,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老区,要让老区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欧初在讲话中说,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就要传承抗战精神,凝聚民族之魂,进而开拓强国之路,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不遗余力!欧初还向大家透露,今年9月3日北京阅兵仪式,广东有6名抗战老战士作为华南游击队代表应邀参加,他们是谭尧、杨智明、吴当鸿、卢毅、黄伟和陈涉,这是广东所有抗战老兵的骄傲。

上一篇:计生满意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来世续缘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