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

2024-07-05

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精选9篇)

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 篇1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校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动力,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全体师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继续谱写新的篇章。2013年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遵循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逐步树立起和谐、发展的优良校风,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回顾这一学期,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营造浓烈的网络学习氛围。

全校师生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建立了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计划、安排了活动内容,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突出创建文明学校的中心内容。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主题班队会、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等活动,营造了浓烈精神文明建设的氛围。

二、抓好组织落实,是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的保障学校精神文明、综合治理、普法教育和卫生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在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使精神文明工作落实到头、责任到人,形成了一把手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班主任老师层层抓的势头。由于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全校师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和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大胆开展各项工作,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升华。通过抓“三风”建设,我校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领导班子工作上做到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团结进取,求实创新;学校充分利用榜样示范教育,每周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的照片张贴在显耀位置,张扬先进,并实施了晨、午学生广播室,加大精神建设宣传力度;广大教师中呈现了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教材,大胆参与教改,人人争当教学能手的好局面;学生形成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尊敬老师、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健康向上的好学风。

三、通过网络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1、我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增强全体教师廉洁从教、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为人师表的意识,努力打造一支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每周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使自己的言行成为教师的楷模,并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牢固树立领导为群众服务意识,事事处处做群众的表率。

四、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落实民主管理,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

坚持校务公开。学校工会积极协助校党支部全面贯彻教育局、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学校职评、评优、考核、福利等整个工作情况。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2、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校工会以“运动、健身、快乐”为主题开展工会活动,号召教职工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把锻炼身体、调整心理作为生活中的必修内容。

3、唱响主旋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校将升国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准确理解国旗、国歌、国徽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以诚信为核心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八荣八耻”、小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造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4、开展节能环保,争做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的动员,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一分钱做起,从拾起一张纸片、抹去一道污渍、清除一堆垃圾做起,用行动美化我们的家园,培

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做合格小公民。

五、通过网络学习教学常规与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1、加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锐意进取。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的有关文件和精神,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资料,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引领广大教师走教学研究之路,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抓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常规检查力度,促进了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研究制度化。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指导,坚持教学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校长、书记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推门课,家常课,课后与授课老师交流、沟通,给予指导,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常规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防范措施

搞好学校综合治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我校把治安治理预防为主放在首位,加强了联防意识,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我们坚持法制宣传活动,利用教师大会和学生主题班会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法制宣传,使广大师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所以近年来我校师生无一名违法犯罪。

学期初学校制定了方案,认真的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和上报。并对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整改。长期不懈地对师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防震、防火、防电、防水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安全疏散演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防护能力。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1、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全方位育人。

2、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要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落实特色目标。

3、进一步创新工作,激活机制,提高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思 渠 完 小

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 篇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们的头脑里搞建设, 涵盖文明教育、文明活动、文明创建、文明传播四个部分, 其中文明传播主要是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开展, 应该充分依靠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 高度重视网络精神文明活动, 毫不动摇地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积极探寻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渠道, 努力探求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离散性等特点, 网民极易成为网上舆论的主角, 人人都是“通讯社”, 个个手握“麦克风”, 造成网络舆论环境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是近年来中央精神文明办加强网上宣传、营造正面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的新尝试, 当前网络舆论环境多元复杂, 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就是要发挥各级精神文明办的组织优势, 依托各地精神文明单位, 壮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网上宣传力量, 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提高文明传播水平。

二、规范网络文明传播离不开把关人和意见领袖

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书信、电话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传者和受者分属传播的两级, 传播是对等的、互动的, 反馈也是及时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过程, 受众与媒体是不平等的关系, 他们没有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没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内容, 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体为他们“精挑细选”的各种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 公众是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 (单向) 和人际传播 (双向) 的信息传播特征, 形成了一种散布性网状去中心的传播结构, 是一种自下而上交互式的传播, 受众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性。“在这张分散性的传播巨网里, 任何一个网络都能够生产和发布信息, 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断线相同的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的经纬之中。”[1]可以说, 信息在网络时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受众在信息获取方式上也变得越来越主动和个性化。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快捷地发布信息和表达观点, 可以根据所需选择信息来源, 以前是“看菜吃饭”, 现在是“点菜吃饭”, 真正实现了“传者中心”到“受众中心”的转变, 受众地位得到提高, 话语权得到尊重。

网络传播把我们带入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网民也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信息的泛滥和爆炸, 让更多网民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信息的增加不会必然增强网民的选择力。表面是无限信息, 实际上却是无从下手。网络低门槛的准入和自由的信息发布, 让更多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度荡然无存。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 网民由于自身思维方式、教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很难具有驾驭信息风暴的能力, 反倒会因为个人判断力的偏差导致信伪去真。“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2]此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CNNIC) 2016年1月在京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5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 网民以10~39岁的群体为主, 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 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4%、29.2%。由此可见, 中国网民低学历化、年轻化的特点更容易导致非理性的盛行, 致使负面信息的无限复制或扩大, “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 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 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 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3]

“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 [4]要净化网络杂音, 就需要把关人或者是意见领袖帮助网民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理想的筛选和正面引导。把关人在传播学中指那些在新闻传媒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 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 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传统的大众传播话语权被精英阶层所垄断, 同时他们也是职业的新闻人, 编辑、记者、专业机构控制着整个信息搜集、汇总、过滤、加工、发布、流向的全过程。把关人高高在上, 可以决定什么是受众需要的, 什么是可以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服务的, 并挑选适当的进行发布, 引导受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发布的信息当然也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公信力。而网络传播中,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搜索信息、传递信息, 介入信息,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在网络中, 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变为中心, 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 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和领导者。”[5]网络技术使网络传播的把关职能弱化, 但并不意味着把关人的丧失。网络把关人不少是网络编辑、站长、版主, 他们能够实时监控事件发展, 能够运用技术屏蔽手段, 对帖子有生杀大权, 可以对理性帖置顶, 可以对谣言删帖和封号, 可以对敏感词过滤, 可以查IP地址, 甚至可以通知ISP服务商关闭网站。可见, 专门的网络传播者、媒介组织、政府依然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机会接触传播信息, 并能把信息加工后再传播给其他人的人。信息传播的途径为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网络中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中为网民提供信息, 左右网民意见的“活跃分子”。可以是专门的网络传播者, 也可以是博客及论坛等精英, 他们发挥职业特长、专业背景, 为网民提供即时、准确的动态信息, 详细的深度报道和最具权威的评论, 将信息扩散给其他网民, 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两级传播。“论坛精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精英, 他们所依赖的资源不是身份、地位、名誉, 而是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 显示出其强烈的公共意识, 主要表现为启蒙作用和引导作用。”[6]

整个网络把关已无可能, 但是具体的网站、论坛却依然有把关人。整个网络是个巨大的信息库, 但具体有用有益的信息获取还需要引路人。只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 充分发挥把关人和意见领袖作用, 完全可以重塑网络的信息权威, 完全可以引导网络文明传播。

三、网络文明志愿者是网络文明传播的把关人和意见领袖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要运用网络先进手段, 引领风尚、传播文明, 有责任扮演好网络文明传播的把关人和意见领袖角色, 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是做好网络注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理应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 上海新民网、重庆华龙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腾讯、搜狐、网易等知名商业网站开设博客、微博, 加入博客圈, 撰写博文、转发博文, 管理微信公众号, 就共同话题展开讨论和传播, 建立文明窗口, 传递正面声音。微信群、博客、论坛、QQ、MSN等网络互动阵地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天然地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应运用业务能力, 在传播的内容、角度、方式上贴近传播对象的喜好和兴趣, 体现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二是做好内容稿件整理。收集整理各级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经验总结、先进事迹等内容, 将信息进行分类、报道、归类、整理之后并配上图片及音视频材料, 提供给中国文明网及联盟网站刊登。这些被推出的信息通过志愿者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有很强的价值, 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关注重点进行自由选择, 从而保证最大的传播效果。

三是做好评论文章组织。传统媒体设置有评论版面和强大的评论队伍, 能够通过言论的方式帮助公众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从而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在网络文明传播中, 通过撰写、配置评论来发表言论, 能够间接阐述官方对事件的态度, 起到表扬、批评、要求、建议、号召及监督的作用。在评论撰写中, 针对网民关注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话题、社会现象、创建活动等, 理性地进行分析, 发表独到的见解, 观点要新颖, 言简意赅, 语言生动, 具有说服力;在评论投稿中, 应定期给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提供原创评论, 成为这些网站的活跃网络评论员;在与网友互动中, 对网民给自己评论文章的留言要及时应答, 通过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引导舆论。

四是做好网上论坛 (BBS、聊天室等) 管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可以针对开展的文明传播活动、事件、人物、效果进行直接描述和评论, 网民也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志愿者与网民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 这种双向互动交流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志愿者了解自己发布的信息, 了解其引起的关注和舆论导引是否合理, 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需要进行哪些调整等, 从而更好地把思想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纵深。

总之, 各地文明单位应该认清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建设的重要性, 逐步壮大队伍, 提高人员素质, 不断开展传播活动, 增强网上影响, 使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摘要:新时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参与性强的优势, 大力推进网络文明传播, 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 强化网络把关人和意见领袖意识, 积极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有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把关人和意见领袖

参考文献

[1]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7.

[2]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313.

[3]王国华, 曾润喜, 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23.

[4]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236.

[5]王国华, 曾润喜, 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23.

网络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探究 篇3

关键词:精神文明;网络化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不仅加快了我国社会建设步伐,还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网络为其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能够应用网络技术查询一些问题,还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拓宽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并确保在建设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创新因素融入到其中,使得新形势之下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有效。

一、精神文明建设在网络化发展下所面临的挑战

实践表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作为网络文化响应最为积极的群体,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网络当中,很多大学生在网站设计或者在网页设计当中,不仅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还为我国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网络文化已经逐渐普及,这必将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较大的挑战。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网络信息多元化

当前,人民已经越来越亲睐与追逐网络,其原因在于,网络速度比较快,它能够快速、低廉的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其内容也越来越具有多元性。网上信息传输的一个较大的特色就是匿名传输,这不仅使一些人利用网络,快捷的、方便的制造一些信息,还给法律治理网络秩序工作实施增加了难度,一旦一些学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很容易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上的一些不良文化,并且受其诱导,给学生未来的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因此,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给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并影响其建设发展。

(二)网络交互性所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之所以愿意在网络中遨游,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系统开放,网络成员之间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这点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聊天,有效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在校长主页当中,学生可以不署名的与校长推心置腹进行聊天;也可以在教师的信箱当中,将自己的心理话表达出来,与教师更好的进行交流;在网络这一大的交流平台之上,学生的兴趣以及主题意识被调动起来,使学生愿意投身于网络交流平台当中。但是,网络的这种交互性给精神文明教育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交互性的发展,使得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到底应该用什么的方式或者途径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期望的效果,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网络发展形式创新性所带来的挑战分析

尽管网络是新生事物,但是,它自身具备着很强的创新性,很多上网的人被网上具有新颖创意的设计、完美的色彩以及优质服务等等深深的吸引,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很多网站不断的加强创新,大大提高了上网者的认同感,从而,在网络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广大上网人员已经对其认知与认可。为此,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去适应网络发展中所带来的创新挑战,已经成为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二、网络化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分析

要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在网络化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

(一)要重视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

从网络化发展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如果网络管理与控制工作不能有效的实施,必将会给精神文明建设设置一定的障碍。如今,加强对网络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某大学根据相应法律规定,制定了很多标准与方法等,对校园网络进行了一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了该校园内网络健康、规范的发展。

那么,在网络日常管理当中,很多高校加强对网络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校园网络能够有序的传播开来。该校管理人员抽调了专门管理人员,对网上信息等进行严格监控与检查,一旦在监控中发现网上信息传播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不符,立即要进行删除,同时,还要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惩罚等等。

(二)建立具有高素质的网络政工队伍

在信息时代里,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日常正确的引导,严格管理网络,还需要思政工作队伍要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要熟悉网络用正气引导网络,努力培养一支懂得思政业务以及网络知识、网络文化特点等思政队伍。同时,还要保证思政队伍人员拥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对网络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效的应用与利用网络等。

总结:网络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给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基于与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之下,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更好建设精神文明的途径,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网络化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立宏,邱均平,王伟军等.信息资源网络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机遇和挑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4).

[2]傅立宏,邱均平,王伟军等.信息资源网络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对策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1.

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学习工作总结 篇4

市东办事处位于市区东北近郊,205国道纵贯南北,辖26个村(居)委会,5个社区。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文明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全办文明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办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强化领导抓落实

我办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办事处党委经常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定期研究,分析情况,制定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落实措施,把精神文明列入了市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我们又制定了较详细的实施计划。办事处调整充实了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各党委成员、社区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宣传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居)委会也分别成立了如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婚丧服务队、计划生育管理小组等组织,企事业单位也根据自身特点成立相应的机构。年初把精神文明建设任

务细致分解量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纳入了办事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村(居)、站所的目标管理,做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部署,一块落实,一并考核,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理论学习以中心组为龙头,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形式不断创新,学习内容不断充实,学习效果明显提高。除每周组织集中学习外,还采取自学、进校等多种学习方法,认真组织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并联系全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探讨发展的新思路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措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学习做到四有。一有总体规划。全年学习有计划,有安排,并分解到月、到周、到人。二有学习制度、考勤和考核;学习坚持经常化、规范化。根据周一上级安排会议较少,本身当急工作少,人员便于集中,确定每周一为中心组集中学习时间,集中学习由一名书记和委员轮流负责,各村、各站所也都制定学习制度。三有责任制。中心组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宣传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其他中心组成员分工各自的事务,并实行分工协作,集中学习实行每周轮流负责制,把理论学习的任务分解落实到中心组每位成员,使他们人人肩上有担子,有职责,有压力,有动力,较好地解决了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各村、各站所也都把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四有记录、笔记和心得体会。集中学习有专题,有重点发言,有学习记录,人人都有学习笔记。

二、完善机制保稳定

通过理论学习,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及个人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宗旨观念,增强了政治上的团结。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中心组始终把突出经济建设作为领导集体统一思想的基点。在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凡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关系全办的重大工作部署,干部的任免,涉及群众的焦点等问题,都由党委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策作出后,每位成员都能自觉维护集体的权威,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带头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使每一位成员都有权、有职、有责、有工作压力,独当一面。特别是在人、财、物等权力的使用上处以公心,坚持从职责上分清。干部任免、人员调动由党委集体研究,分管组织的同志具体办理。办事处机关全面落实了财务监管“收支两条线”制度。机关的所有开支必须由经办人事先向分管领导提出,由分管领导向办事处党委书记提出,经批准后,方可支出。凡事先不请示或请示不批准的支出项目一律不予报销。凡涉费的站所,所有收入必须每月的月底向财政所报帐一次,现金全部交财政所,一月一交,一月一清,不允许留存。每个月的办事处

机关的收支情况由财政所向四大班子成员集体通报一次,明晰到500元以上的收支项目。凡班子成员有异议的收支项目,由分管领导向联席会做出解释和说明,凡意见分歧较大的开支项目,今后一般不再安排。建立了四大班子成员共同管理、相互监督、定期公开的财务监管机制,有效地避免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严格推行禁酒令,无论何种情况,中午一律不准饮酒,一律不准到村和下属单位就餐,更不准饮酒,因特殊情况,须事先向办事处纪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管区统一安排工作餐和按标准在村内吃工作餐。二是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包村责任制。实行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全办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位党委成员、站所、村居。进行细化量化,使村村有目标,人人有担子,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实行了乡级干部包后进村责任制,在调查摸底分类的基础上,乡级干部与两名工作人员组成包村组,进驻后进村,尤其中心组成员带头包问题多,工作难度最大的村。包村工作的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帮助选配村“两委”班子,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村级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二是突出抓好所包村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各村制定好经济发展思路,开展好群众增收致富活动,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使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三是协助各

村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把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立足各村实际,办实事,解疑难,抓重点,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困难解决在了村(居),把疑难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中。四是协助村抓好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目标任务,自觉摆正了干部与群众、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主动为村队想办法,为群众解难题,让群众得实惠。现在,上到党委成员,下到一般干部全年都有2/3以上的时间扎根在村队,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

三、注重创建促提高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我们以巩固、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办事处为目标,注重创建促提高。

一是创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区委宣传部的安排,在社区和居委会积极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并激发了文艺爱好者的热情,从此居民自发的十几支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京剧迷、戏迷、乐器迷等,每到重大节目,他们经常到社区与企事业单位巡回演出。每天早晨他们都活跃在社区的广场上,使过路人群驻足观看。我们办事处在广场文化活动中,获得了组织奖并受到了区领导的好评。

二是深入开展了文明社区、文明村居、文明市场、文明

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共同的家园,使街道、市场由脏、乱、差变成文明街道、文明市场,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文明家庭日趋增多,在全办形成了尊老爱幼,喜事新办、移风易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良好风气,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是以“星级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全方位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公开评审程序、评审办法,每年评选结果通报全办。星级创建活动的开展,使精神文明建设从单位到家庭、个人逐层渗透,既便于群众监督,又有效地促进了竞争,大大增加了活动的广泛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科教兴办”战略加快实施,科技示范村、示范户不断涌现。中小学教育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效地制止了中小学生流失现象,教育成果显著。目前,全办共设有一处规范化中学,三处规范化小学。计划生育各项指标符合要求,计生工作已步入更高的水平。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较快,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文化设施逐步完善。体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我办是最早被省政府命名的全区唯一一家先进体育社区。乡村卫生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群众卫生意识普遍得到增强。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提高。乡村建设规划

进一步得到加强,有效地制止了乱批基建,乱占耕地现象。

四、注重结合求实效

我们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理论学习、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是与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针对各村班子现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对不团结的班子,组织班子成员用座谈会的形式,相互谈心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其解除疑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软班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理清工作思路,为他们撑腰壮胆;对经济发展缓慢的村班子,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发愁情绪,找差距,定规划,定措施,促其尽快发展;对经济强村,帮助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开展富而思进教育,使其成为全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加强教育的同时,注重吸收党的新鲜血液。

二是与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确定了以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分解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在大招商的前提下,坚持职能围着项目转,人员围着服务干,把机构建在引资上,把服务落实在项目上,实行了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的工作措施,对新引进的每个项目都有专门人员靠上落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招商政策和办法,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资金到位

率和投产达标率。在搞好服务的同时,我们还集中对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在项目的准入环境、审批环境、建设环境、生产经营环境、配套服务环境、社会治安环境上,采取过硬的措施,营造了亲商、安商、助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理念已深入人心,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结合起来。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真正把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党委指导各村严格按程序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完善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议事程序,推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和村会计委派制,实行村级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办事处抽调5名财会人员包村居,担任26个村(居)的主管会计,统一记帐,由委派的主管会计分别逐项审核所包村当月发生的财务收支情况。农经站为各村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帐户,当月收入,当月存入,由办事处代管。实行村级开支办事处审批制度,不经批准的项目支出,一律不予支出和下帐。大项目的开支,实行单项审计。明确了村干部的待遇报酬,各村一律不准擅自提高村干部待遇或扩大享受报酬范围。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清白,群众放心。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这一热点问题。

四是与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城市扩建拆迁、招

商引资、商贸开发、民营经济、党员先进性教育、三级联创、党员致富工程等是检验各级工作能力、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五是与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深入走访,排查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由于党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全办人民的共同努力,理论学习收到了明显成效,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全办文明程度都有较大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项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群体性活动与实际结合不够,个别村居、站所认识不足,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决心对照标准,严格要求,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推动全办各项工作实现新飞跃。

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 篇5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中共平阳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平委发〔2008〕8号)文件精神,强化学习、大胆创新、注重结合、务求实效,使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能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积极做好自选动作,使整个活动有声有色,现将有

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局将十七大精神学习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坚持虚实结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勇于开拓创新,积极编排自选动作,使主题活动展现出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生动态势。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着重突出十个字,即“丰富、全面、充裕、灵活、扎实”。一是学习内容丰富。为深刻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而且还将学习的内容延伸到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的重要精神等等,使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二是学习对象全面。主题活动中,我局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还要求一般干部职工积极学,真正做到系统党员干部职工都投入到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教育之中。三是学习时间充裕。为保证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效果,我局对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时间作了严格规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4个学时,整个阶段个人自学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今年1月份至今,我局已安排了12个半天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真正做到学习、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四是学习形式灵活。采取了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书本学与网上学相结合,力求学习活动新颖、生动。为使学习扎实深入,我局还举办了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有17支代表队参加了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我局党员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学习作风扎实。为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留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们为局机关每名党员干部职工统一配备了学习笔记本,收集了大量的学习材料,便于大家学习。同时我们推行了“三个一”活动,即党员干部职工要记一本学习笔记、作一次学习发言、写一篇学习体会。

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

在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我局坚持虚实结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勇于开拓创新,积极编排自选动作,使主题活动展现出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生动态势。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深入开展“135”专项活动,即局班子领导要确定一个重点课题,深入进行调研,着力破解一批涉及民生、发展和稳定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开展推进创业创新的五项活动,努力做到领导科学发展、推进科学创新的意识有新增强、能力有新提高、方法有新改进、形象有新提升、工作有新成效,积极成为推进创业创新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建设系统的生动实践。我局推行重点项目挂钩服务制度,局长是重点项目的总联系人,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重点项目牵头领导为项目的具体总负责,负责重点工程推进中的各项重大事务;责任科室作为挂钩重点工程的主实施者,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执行问题解决方案,推进工程建设进程,并及时掌握工程动态,负责相关情况的上下沟通;经办人负责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的整理、上报,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科室之间的联络、沟通。重点工程分别有万全四镇一区农村引供水工程、平阳县城区片珊溪引供水工程及万全片供水管网建设、腾蛟镇供水工程、萧江第二水厂、昆鳌污水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昆鳌一体化、垃圾填埋场等。以上这些工程分别都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注重结合,务求实效。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加强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与推进平阳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习推进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开展了以“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意识”为主题的重点企业项目回访活动。局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如对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萧江二小等一批重点企事业单位行了实地勘察,听取了企业责任人在申报手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逐项给予了解答、解决。开展了“百名科长下基层活动”,局系统所有中层干部与村居、社区进行挂钩,帮助解决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审批制度改革,缩短了审批时限。开展了便民服务大讨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有关精神,营造合力扶工、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我局在昆阳、鳌江、水头、萧江、万全轻工基地等地开展了“下基层、解难题”企业服务活动,解决企业在项目推进中遇到规划建设方面的难题,为我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四、阳光规划,便民高效。

为了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简化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全力打造“阳光政务”,树立“阳光规划”品牌,为广大人

民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5月份我局率先在全县举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会暨行政许可程序介绍会。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二书四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划确认书)行政许可依据、程序和前置材料情况,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筑法》等规划建设法律法规中必须的前置材料作了重点说明。与此同时,为了打造群众满意办事窗口,我局还通过解放思想、换位体验,转换思维方式,将行政审批程序上窗口柜台、政府网站,并简化了审批程序,把原先81项审批事项缩减为52项,并把包括“一书三证”在内的29项行政许可项目和7项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到窗口办理。所有审批事项的依据、标准、期限、联系方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实行公开透明的行政过程,提高窗口行为透明度。通过县规划建设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审批情况。

五、不走过场,效果明显。

通过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形成风气正、思上进、干事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习增长能力的观念,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同时,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创新观念有了转变,工作能力有了提升。二是责任意识明显加强。通过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局上下一致认识到,没有思想的进步就没有事业大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处呈现强烈发展态势,干部职工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思得到了近一步的增强。三是工作作风明显提高。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干劲,在服务业工作面广量大,难度大,人员少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不计个人得失,经常自觉的加班加点,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真抓实干,工作实现新跨越。

在“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在少数同志身上还存在对活动不够重视,查找问题不够深入,制定的整改方案和措施与实际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效果还达不到群众十分满意等。下一步我局将要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自上而下地制定更加完善具体的整改措施,扎扎实实抓整改,确保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略论网络文明建设 篇6

论文关健词:网络文明 网络伦理 建设

论文摘要: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网络文明建设,积极研制和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构建网络伦理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没有污染的“绿色”网络环境。

1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文明工程是由文化部、团中央、广电总局等8家单位发起,从2000年12月正式启动的一个大型的网站管理、引导活动。其宗旨是: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上文明健康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这个新的思想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各种网上健康活动,倡导文明上网;发现一批优秀的中文网站,使之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并引导和规范中国互联网站的建设,大力推进中国的网络事业。网络文明工程活动启动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必要保证。我们一定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认识网络文明建设,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网络文明重在建设。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结合,才产生了互联网。因此,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结合点,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而也就必须重视并切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道理很简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能够提高我们经济建设的综合国力,能够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事关国家和我们每一个人。网络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网络文明的发展。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

网络就高科技内涵来说,是一种技术形态的东西,而技术形态的东西是没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它不可能不表现为一定的意识形态,它所传播的信息除了技术性的一面外,还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的一面。对于那些带有政治倾向性、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信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广大网民。如果我们对那些反动的、反社会主义的以及一切不健康、不文明、充斥了低级趣味的东西,不加以限制,不加以斗争,不仅不能体现“三个代表”,反而会违背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要求,背离人民的利益。

2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载体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取决于网络技术。因此,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网络技术,积极开发和研制一些网络安全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加强安全防范,对于那些反动的、黄色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

在这方面,美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应用给美国带来了一些法律上、道德上、文化上的负面影响。当时美国的软件供应商试图从技术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和解决。例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为了防止受到互联网消极信息的影响,软件供应商提供了很多所谓频道的定制,甚至提供了很多的工具,让需要的家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筛选网上的信息。实践的结果是很有成效的。

实际上,正是软件侵权行为刺激了软件加密技术的发展,“黑客”行为引发了各国对信息安全技术的高投人。主权国家有权利有义务建立网络安全体系,控制网络信息内容,净化网

络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高技术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人文精神支撑的技术至上主义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还可能给人类带来痛苦甚至灾难。

3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无论治理现实的社会,还是治理虚拟的社会,法律法规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立法,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把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制人们的行为。这也是网络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有资料显示,网络犯罪的主体主要是青年,是那些拥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并通晓网络通信、解密访问规程等技术的所谓的电脑“黑客”。由于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高智能犯罪,原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全适合,出现了一些法律上的空白点。例如,对网络诈骗、利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网络犯由电脑创作的音乐、美术、文学等作品著作权归谁?适合什么样的法律?这些问题显然是原有的法律法规解决不了的。

打击网络犯罪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综合治理。从治理的角度讲,法律比技术和管理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因此,为了减少网络发展的负面效应,确保网络的安全和健康发展,除了大力开发网络安全新技术外,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4着力于构建网络伦理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1)构建网络伦理规范,明确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网络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及时有效地克服网络中的消极影响,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就必须构建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明确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保证网民真正成为网络中的道德主体,主动担负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自觉地遏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限制性规范构建,明确地告诉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不该做什么,不该怎样做,目的在于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否定;二是倡导性规范构建,明确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向善的行为动机。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整合并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资源。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不能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而应该从整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资源人手,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们自觉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使命,让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大放光彩。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触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我们今天进`}"-r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材料来源,也是网络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宝库。例如,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人格价值”、“社会责任”等观念,仍然是网络社会人们必须遵守的重要的伦理规范。我们应该看到,网络伦理作为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应该是一种“一般道德”通过结构性变动而形成的继承与创新统一、传统与现代整合的现代伦理形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当然,我们在对传统道德批判继承的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国可供借鉴的思想和道德建设的经验。

(3)弘扬人文精神,给网络注人更多的人文色彩、„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网络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世界的异化是网络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内容,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大难题。抑制符号世界异化问题,我们不能只依靠技术,要给网络注人更多的人文色彩,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在网络世界生根、开花、结果。

第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在网络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强调他律是必要的。但是,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不同,它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行为主体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而进行的。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

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学习总结 篇7

为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研究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课题组设计了《大学生党员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素养》调研问卷, 就大学生上网目的、上网时间、浏览内容、上网收获、网络影响、网络道德认识、高校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多个层面展开全面调研。在问卷调查过程中, 共发放问卷310份, 其中有效问卷301份, 回收率达97%;问卷调研对象为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问卷发放过程按照统计学要求, 根据不同实体院系学生党员数量进行加权后, 确定各院系的问卷发放量。在各实体院系内部, 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党员中, 男生、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6.4%和33.6%, 从专业分布上看, 工科生、理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5.5%、27.6%、16.9%, 抽样方法科学, 从源头上确保了统计资料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网络文明建设是高校发挥网络育人的基础保障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在深刻变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影响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 亦正凭借其独特方式进入大学校园, 改变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的发展。如何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强化育人目标, 是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等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优化高校网络育人环境, 除了建设完备、高效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 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 控制和过滤网络环境中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因素, 创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创新实践和身心发展的网络环境, 使网络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阵地。

2、网络文明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努力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网络的文化功能, 用网络技术为校园文化提供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同时, 校园的网络文化具有存在的虚拟性、操作的交互性、管理的自治性、交流的开放性等四大特点, 那么如何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 建立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制度文明为纽带、以行为文明为载体、以精神文明为灵魂的网络文明建设, 就必然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

3、网络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网络文明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内容, 它虽然没有传统校园文化那样经历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网络已经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 会反映出师生共有的高尚精神文化的信念理想追求和维系大学生个体与集体协调发展的精神力量。努力改善和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水平的重要路径。

二、大学生党员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素养

1、大学生党员的网络行为特征

(1) 大学生党员上网以交流与娱乐为主, 兼顾学习

调查显示, 大学生党员利用网络参与社交网站等的比率占54%, 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专业课学习提高的比率占38%。而在网上交流和娱乐形式的选择上: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通过网络平台 (飞信、QQ群、人人网等) 方式与他人交流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的比例占53%, 以网络游戏作为上网主要目的的占32%, 以读网络小说等其他娱乐消遣方式为目的的占18%。本次对大学生党员群体调研发现他们最喜欢浏览的十个网站为:新浪、百度、人人网、谷歌、优酷网、土豆、中国知网、天涯网、淘宝网、赶集网。这与2011年某学者对大学生群体抽样调查得的结果一致。

可见, 大学生党员上网的主流是健康的, 但接触网络目的较为单一, 这与高校现有的网络文明建设氛围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作为当今大学生群体先进成分代表的学生党员群体, 上网仍以社交与娱乐为主, 可见, 高校网络育人的作用并未得有效发挥。同时, 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仍然停留于较为基础的层面上, 对于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功能开发和网络的健康使用方面的引导作用亟待加强。调查显示, 部分学生党员还沉迷网游, 娱乐水准也有待提高。同时网络小说的读者比例偏重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网络党建提出可借鉴建议:以网络阅读平台的构建为抓手, 提升党员理论思想素养, 丰富党员的业余生活。

(2) 大学生党员上网以浏览与观望为主, 互动较少

调查显示, 大学生党员评价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若以大学生党员是否参为标准, 可对其网络行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单方向的信息获取为目的, 如看新闻, 查信息, 听音乐, 下载观看视频、软件或资料等, 这类人的比例占所有调查者的68%左右, 他们的网络行为以浏览和观望为主, 在网络作用上属于网络信息接收终端, 网络对于他们仅仅是一种信息发布的平台。由于他们是信息的受体, 而不参与网络信息的再发展, 所以对于提升网络建设质量, 促进网络文明建设作用不大。

而与此相对的另一类同学, 他们或者以简单的收发邮件, 跟帖灌水, 交友聊天为主要行为, 或者通过自己开设网站, 设计网页和主动发布网络信息等互动性较强的行为参与网络建设。以此为上网目的只为所有受访者的24%, 而且这部分人中的76%都是从事简单的网络交流行为。统计资料显示, 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 人均电子邮箱2.46个, 每周人均收发邮件5.34封。而做过网站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8%和10%。这样的现状一方面限于网络技术作为较为先进的技术能力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灵活掌握, 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大学生党员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上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互动参与的意识不强, 真正能够参与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 并通过自身行为对网络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的党员力量并不雄厚。

2、大学生党员的网络素养评价

(1) 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网络道德意识

调研结果显示, 86.3%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见, 大学生党员普遍能够认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且具有较强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能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风尚。而在“如何对待网络论坛上的恶意、不健康信息的态度”调查中, 64%的大学生党员选择了漠视不理睬, 而只有14.1%的受访者选择了“建议版主及时删除”, 9.6%的大学生党员表示会“跟帖批驳”, 12.3%选择了会“主动举报”。由此可见, 对于大学生党员, 对网络不文明行为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道德判断力还是表现出极强的正面态度, 但是能够主动反对、带头抵制的意识还很欠缺。

(2) 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信息辨识能力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和工具, 网络信息的真伪性对于社会的舆论倾向和上网者 (尤其是大学生党员) 的信息导向作用非常强, 一方面它对于信息的传播, 特别是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 表现出传统舆论无法相比的速度和精细度;另一方面, 在某些网络舆论的错误引导下, 会引起社会的较大恐慌, 危害社会安定, 并影响广大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焦点、敏感性事件、甚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认识。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大学生党员在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在调查中25.6%的同学认为互联网的信息真实度需要仔细辨识, 2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中的真实度是可信的, 22.2%的同学认为对互联网的真实性要看发布对象的权威, 17.7%认为网络信息大多不可信。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 大学生党员在网络信息辨别方面显示了较强的辨别力和免疫力, 但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学会精选内容, 真正明确自己需要什么, 仍然是当今大学生党员网络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3) 大学生党员网络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网络媒体作为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强。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建设是建立在所有参与网络行为的人的集体贡献上的。调查显示, 当今大学生党员的网络互动性不高,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仅有23.3%的大学生表示会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有53.1%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的网络行为仅限于获取信息, 不参与网络讨论。这说明大学生等网络互动能力不高, 缺乏网络交流和分享意识, 不利于通过网络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 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交流手段, 其技术上的制约性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上的功能发挥。在我们的调查中, 懂得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发表个人观点的占32.8%, 而有过网站版主经验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8%和10%。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仅仅知道网络的使用方法, 而不知道网络的使用原理和相关数据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依靠学生党员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开展。

三、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网络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

1、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引领

首先, 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较高, 在网络文明建设中思想引领作用根基牢固。高校党建以“育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中发展党员要求比较严格, 这使得大学生在发展为党员是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在学生党员中利用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整个高校的网络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思想带动作用, 为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视, 网络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作用容易发挥。依靠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党员队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可靠的组织优势。第三, 大学生党员为各专业、各领域的优秀学生, 网络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影响面广。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他们思想先进、学习勤奋、工作突出,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思想行为、一言一行, 每时每刻都在普通学生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学生党员为依托建立网络文化建设体系将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2、加强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意识

随着网络的发展, 在网络文明建设上, 大学生党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 大学生党员自身要加强道德观的修养, 自己要在同学中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遵守网络道德, 履行自身的社会使命;其次, 要正确引导同学树立网络的道德观, 积极转化在认识上有偏差的同学;最后, 要做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 在网络上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 在同学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汇报老师, 积极配合老师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3、带动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组织建设

在高校网络教育中, 大学生党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 在网站维护上很多高校有固定的部门。高校在各项工作中都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网站维护上也不例外, 不少高校的学生组织有专门的学生会负责相关服务。大学生党员一般是学生中的骨干, 他们的引导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些学校已经或准备着手在网络上专门开辟一个空间作为党建园地, 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更新、知识完备和交流互动, 建立具有符合网络党建要求的特色学生组织, 进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性, 进一步使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积极向组织靠拢, 突出了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关注, 对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

4、促进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能力发展

网络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大学生党员通过参与网络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 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 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社会中的信息资源。在技术上, 通过网络文明的建设, 在提升网络互动性的同时, 大学生党员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知识, 提升自身运用网络、开发网络的技术能力, 并在网络交流与沟通中增进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 提升敢于和善于坚持个人立场, 发表个人观点的勇气。同时也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充实“慎独”的道德境界, 在日常的网络行为中, 在思想上筑起网络“防火墙”, 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锻炼自我的控制力和驾驭能力。学会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关注网络、驾驭网络, 确保自己既能走进网络、利用网络, 又能走出网络、远离网络成瘾, 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赵馨悦, 秦永芳.网络环境下我区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广西, 2011 (9) .

[2]纪晓黎.浅谈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J].新课程研究, 2011 (10

努力推进新时期网络文明建设 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内化

一、网络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作为内在价值诉求

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使用日益大众化、普及化。在社会文化的土壤里必然产生出以网络为载体和依托的网络文化。网络成为我们身边另一个无形但客观存在的隐形社会。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层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的高度统一。二者的高度一致性,成为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内在协调的基本要求。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会生活全覆盖,网络文化变成网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促进生成的公众文化。网络文化投射到现实社会,影响着公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个性心理品质,也会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任何事物一样,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是一柄双刃剑,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低俗、庸俗、媚俗,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甚至反动的东西也泥沙俱下,充斥在网络社会中,对网络受众特别是辨识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群体的价值判断产生了猛烈冲击,甚至扭曲他们稚嫩的价值观。要建构起主导性的价值理念,坚决抵制和杜绝恶俗文化的肆意泛滥,当务之急就是用主导的价值理念和标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贯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内在要求

网络文化百花争艳,但也杂草丛生。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社会各展风采,互联网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传播源。但对于青少年群体,往往陷入了文化选择的焦虑与盲目。盲目与焦虑根本上说源自正确价值观的弱化甚至缺失。“选择的力量,来源于科学指导思想的武装,社会思潮实际上也是数量广大的民众的评价活动”。[1]这就客观上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的文化抉择成为现实的必要。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作为观察和分析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使理论自然内化,特别让青少年网民建构起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的价值认同,由此生发网络文化正确的抉择和判断。[2]

三、要以理想信念教育、汇聚正能量为先导构建积极健康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要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根本任务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愿景和价值追寻,它把全体中国人民对民族、国家的发展振兴的愿望与个体的幸福追求紧紧地统一起来。实现共同理想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也要求在引导和激励人们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前进的行程中,切实处理好“远大理想”与“现实工作”的辩证关系[3]。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全覆盖,使迅速传播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成为可能,而且优势明显。先进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塑造网络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过程中努力弘扬,加以倡导,让网络文化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依靠道德“内化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明建设中一以贯之

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同样需要以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作为约束,同样需要遵守人与人关系处理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4]网络主体要时刻“慎独”和“自律”。网络主体也需要时时凝望我们头顶的星空,深深内省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互联网不是道德的荒地,而是需要更高程度的道德治理。但现实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对网络道德规范没有形成内在认同,对一些网民来说,上网成为一个无限制、无约束的“绝对自由”行为,表现出对网络道德规范的无知和漠然。无论是真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都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网民的网络行为同样担负着道德自律责任,同样要受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5]所以,要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熔铸成为网民自觉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在网络主体的自觉道德诉求之中。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存在于网络社会中的所有事和物无不客观现实存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网民的一种素养和价值取向,这就需要从网络源头上遏制落后网络文化的产生,引导先进优秀网络文化的繁荣。全社会要形成加强教育的共识,将先进网络文化、网络公共道德规则真正内化成为网络媒介和公民的素养,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网络文明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268.

[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2010年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

[3]叶兵,蒋兆雷.关于网络“贾君鹏”现象的文化反思?[J].理论导刊,2010(1):293.

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 篇9

一.活动组织:

本次文化节系列活动将吉林市科委和吉林市教委共同组织,本着普及网络知识,增强信息意识,弘扬网络文化,提高网络建设水平,推进信息化教育的目的,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系列网络教育活动。活动将以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为依托,充分借用其优越的网络教育优势和先进的网络教育环境,发挥资源共享、典型引路的作用,带动全市中小学校的网络建设,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历时一个学期,开展以下各项活动:

1.网络教育文化节开幕式暨全市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工作会。

2.全市中小学生计算机应用大奖赛。

3.网络建设、网络教育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

4.中小学生网络教育参观访问活动。

5.网络教育征文活动。

6.网络教育文化节闭幕式暨“全市中小学生雾凇IT冬令营”活动。

三.具体安排:

(一)网络教育文化节开幕式(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工作会)

时间:20xx年10月14日。

地点:

内容:

1.文化节开幕式。

2.吉林市基础教育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市初等教育电子开放教室、吉林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吉林省兴华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仪式。

3.吉林市教育信息网开通剪彩。

4.吉林市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工作会。

5.校园网络教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全市中小学生计算机应用大奖赛

时间:20xx年10月~12月

内容:

1.中小学生网页制作评比。要求自选专题进行现场制作,总页数不少于5页,形成一个小的专题网页,开发和制作的工具不限。

2.中小学生电脑绘画评比。创作的工具不限,如画笔、金山画王、PHOTSHOP等,画面尺寸不限,内容不限。

3.中小学生电子小报制作评比。要求使用WORD进行创作,A3纸样,要求文字和图片比例为3:2,自选内容进行现场创作。

4.中小学生网络知识大奖赛(电视公开赛)。其中包括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由主办单位下发大赛的内容。

具体要求:

1.20xx年10月为各校选拔时间,由主办单位下发参赛内容、范围及规则。

2.20xx年11月为各区选拔时间,根据主办单位下发的参赛内容进行选择,然后组成代表队。

3.竞赛分中学组和小学组,以县(市)区为单位,即分吉林市九县(市)区,外加吉铁、吉化共十一个代表队,每个代表队要求30人,网页制作10人,电子小报10人,电脑绘画10人。

4.条件允许的中小学也可单独组队参赛。

5.综合竞赛安排在1月份进行。网页制作、电子小报、电脑绘画为上机操作,网络知识大赛为现场比赛。

奖励办法:

1.本次活动中学组和小学组分评,评出中学组团体前3名,小学组团体前5名,颁发证书和奖品。

2.本次活动还将评比个人单项奖。

网页制作: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鼓励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和奖品。

电子小报: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鼓励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和奖品。

电脑绘画: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鼓励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和奖品。

网络知识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本次活动还将评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若干名。

(三)网络建设、网络教育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

时间:20xx年10月28日

内容:以电脑公司和学校为基地,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及学生参与活动,提供计算机及网络硬件、软件技术咨询、免费服务活动,提供免费上网活动,增强家长和学生的网络意识,充分认识计算机和网络,认识现代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作用。

地点: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门前及电脑公司。

(四)中小学生网络教育参观访问活动。

时间:11月18日

内容:以吉林市科贸商城、吉林市物华电脑城、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为基地,在上述三个地点开展参观访问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们充分感受计算机文化,了解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增强网络教育意识,提高认识,提高我市家长及学生对现代化手段的认识水平。

(五)网络教育征文活动

时间:10月28日至11月17日。

内容:以“网络教育法制建设”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与电脑”,“我与网络”,“我看INTERNET”等与之相关的系列征文活动,征文可以用文字形式参评,也可以直接在“吉林市教育信息网”和“吉林市雾凇网上学园”网站上参评。外省市的学生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参评。征文将以全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一上报评比,评出优秀组织奖和征文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者将发给由吉林市科委和吉林市教委联合下发的获奖证书。获奖征文还将在“吉林市教育信息网”“雾凇网上学园”上公布,并择优刊登在《家庭教育指导》刊物上。

(六)文化节闭幕式暨“雾凇IT冬令营”活动

时间:20xx年1月中旬。

内容:

1.文化节闭幕式。

2.中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奖赛颁奖

3.网络教育征文活动颁奖

4.“雾凇IT冬令营”

凡在各项评比中获奖的学校、教师、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并参加本届文化节组织的冬令营活动。在冬令营期间,将开展下列活动:

1.参观访问活动。

2.免费上网及网络实践活动。

3.游“江城”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将历时半年,范围包括学生家长及教师和中小学生在内。关于各项活动的具体通知另定,望各校能积极准备,届时参加文化节系列活动,使我市的教育信息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小学古诗词75首复习下一篇:网民上网行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