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4-07-01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共10篇)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1

作者:杨芙蓉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8期

摘要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养殖污染问题呈堆积化态势,制约了生态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黔江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黔江区养殖现状,分析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推进黔江区畜禽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黔江区;畜禽养殖;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788-02 作者简介杨芙蓉(1981-),女,重庆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40826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将黔江区确定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既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发展,又要在发展中搞好生态保护。黔江区地处渝东南中心腹地,主要以山地为主,辖区内有30个街道、乡镇,养殖业是黔江区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畜牧业迅猛发展,畜禽养殖量不断增加,同时也致使畜禽排放粪污量激增,各种废弃物相应增加。如果这些粪污处理不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甚至成为灾难。如何治理好养殖污染,使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促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友好,是建设生态区、实现美丽新黔江面临的一大课题。

1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黔江区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据2013年统计数据可知,黔江区较大规模养殖场有407家,年存栏量165万头生猪当量,占全市养殖总量的5%左右。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养猪场154家(500头规模以上养猪场51家、1 000头以上养猪场20家、3 000头以上的养猪场7家),其中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300头以上)53家,区内养猪场平均存栏量2 863头。规模化养牛场(常年存栏量100头以上)7家,年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牛场7家,年存栏量1 964只;规模化养羊场1家,年存栏量810只;规模化养鸡场(10 000只)7家,年存栏量5 000只的养鸡场6家,年存栏量20.35万只;兔场3家,年存栏量8.535万只[1]。

规模化养殖场主要集中在沙坝、石会、五里、马喇、中塘、鹅池、金洞、邻鄂等乡镇。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的粪污是畜禽污染的主要源头。据统计,全区规模场年产生湿粪15.45万t,龙源期刊网 http:// 污水56.15万t;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占全区COD、NH3N排放总量的60%和51%,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治理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物处理利用率低

目前,黔江区中小规模养殖场(以下称规模养殖场均为存栏生猪当量100头及以上规模)中还有65家养殖场未进行清污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61.3%;57家养殖场未实行粪污干湿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3.8%;71家养殖场未建成沼气池,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0%,直接排污至区内主要河道的养殖场有7家,加大河流的环境污染程度,形势不容乐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物大多数都是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另外,现有的粪污处理设施都比较简陋,污染物排放量大于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储粪池、沼气池、沉淀池等治理设施都未进行防渗处理,成为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2]。

畜禽粪污管网还田配套面积不够。目前,黔江区规模养殖场中只有24家养殖场进行了粪污管网还田处理,还田总面积仅有281.4 hm2,大部分干粪露天堆放,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畜禽粪便中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增加来自粪便中病原体可能引起的疾病传播风险。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2.2养殖场区划及污染控制实施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管理不够。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政策导向等原因,畜禽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滞后,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对畜禽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管理部门间的职责模糊不清,各部门协调配合不畅,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治理监管力度不大,使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很好执行,造成设施建设不够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不能做到达标排放[2]。从黔江区实际情况来看,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中未批先建居多,不符合养殖区划的现象严重。目前,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在禁养区的有18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11.8%;在限养区的有46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的30.06%。

2.3农畜脱节致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

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模式中产生的粪污作为有机肥能够就地消纳。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粪污量急剧增长,众多规模养殖场需要大量粪污还田土地[3]。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分散种植面积急剧缩小,黔江区85%的土地是山地,集中规模化种植难以形成,且多数养殖场未发展种植业,造成畜禽养殖的粪污不能得到就地充分消纳,农畜结合脱节,致使大量畜禽养殖粪污直接排放。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途径单一。目前,养殖场粪污处理主要以修建沼气

龙源期刊网 http:// 池、就近浇灌农田为主,处理途径相对单一;配套有机肥加工企业、农业季节性有机肥加工少;生态循环养种基地配套发展甚少。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养殖场的沼气池、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在重视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2]。严格按照环保部发布的《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中的畜禽养殖治污设施建设要求,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干湿分离,建设沼气池、沼液储存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污染处理设施,完成畜禽粪便废渣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配套建设改造工程,实现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建立养殖生态治理与政策补助挂钩机制,对符合养殖条件的养殖场、合作社纳入扶持对象,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同时支持引导养殖场的配套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养殖场增加污染治理投入,修建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和开展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养殖场内外环境。对于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实现干湿分离,干法清粪,粪便、沼渣堆肥发酵,沼液还田,还田面积不足的采用工业污水治理模式或“沼气池+氧化塘”方式,污水经过“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实现生态经济型无公害化生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3.2加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制度和落实力度

严格执行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重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7〕103号)以及黔江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黔江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域划分及养殖场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江府办发〔2013〕85号文件),层层落实畜禽生产发展规划和畜禽粪便及污水的治理规划,按照进退有序的原则,逐步取缔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逐步削减“限养区”的饲养总量。各级政府在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充分考虑消纳土地、配套产业,合理布局“适养区”内的养殖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避免盲目追求建大场,同时规模养殖场之间保持相对距离,防止大量粪污无法治理消纳和养殖场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3.3推进畜禽养殖与土地消纳配套,提高治污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 采取建池蓄粪的养殖户(场),应与自有或周边的耕地及所种植作物相匹配。沼气发酵模式,其沼液常年产生,应与周边农业种植(如蔬菜、花木、林果等)业主做好对接,签订消纳协议,避免成为另一种污染源。就某一养殖场而言,养殖规模应与生产水平、防疫条件、粪污处理能力相适应,切勿盲目求大,污染周边环境[4]。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工程是一种能源与环境的综合性工程,要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摸索,大力推广畜禽污染防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科技含量。总结现有成功的各类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大力推广综合治理工艺,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的处理模式以及发酵床养殖(也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健康养殖,多应用于养猪,以木屑作为发酵床主要原料,接种优势菌种,降解畜禽粪便)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缓解畜牧用地和环境污染给畜牧业带来的制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生产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实现畜禽污染物生态利用和零排放的目标。3.4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发展生态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和服务职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在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地区开展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有机肥加工厂,生产商品有机肥,农田推广使用有机肥,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用肥矛盾的问题,实现就近区域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3]。结合 “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制定农村畜禽养殖业实现循环生态经济相关配套政策。由各级政府政府规划、指导养殖场选址,根据辖区实际规划建设一批与土地肥料消纳面积相适应的生态养殖小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契机,大力推广“猪-沼-藕”、“猪-沼-鱼”、“猪-沼-果”、“果园养鸡”、“鱼鸭联养” 等种养结合模式[5]。①从政策上鼓励在荒地、草地、林地面积大的地方建设养殖场,从选址的第一步上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同时实现种养结合,建立以镇、乡为单位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的销售铺好路;②选取符合条件的养殖区,打造养殖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花卉基地、养殖水面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既可以实现旅游、观光,也可为科研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探索更先进的畜牧理念。4小结

综上所述,推进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需要黔江区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补助和投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业主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应结合黔江区“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政府规划选址,发展种植-养殖-环境一体化生态无公害化畜禽养殖模式,打造养殖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解决畜禽粪尿污染问题,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2

1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本溪市畜禽养殖业221个规模化养殖场, 主要分布在本溪县和桓仁县。全市生猪出栏量723 022头, 奶牛存栏量8 245头, 肉牛出栏量48 933头, 蛋鸡存栏量6 457 296只, 肉鸡出栏量7 668 717只。养殖专业户的COD排放量占畜禽养殖排放总量的65%以上。2013年本溪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统计见表1。

2 畜禽养殖的主要环境问题

2.1 污染空气

2013年本溪市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为78.6万t;尿液产生量为51.6万t。畜禽养殖粪便、尿液, 特别是粪便堆积发酵后, 会产生大量含有氨、硫化氢、粪臭素、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1]。

(t)

注:规模化养殖场是指存栏或出栏规模:生猪≥500头 (出栏) 、奶牛≥100头 (存栏) 、肉牛≥200头 (出栏) 、蛋鸡≥20 000羽 (存栏) 、肉鸡≥50 000羽 (出栏) ;畜禽养殖专业户是指存栏或出栏规模:生猪≥50头 (出栏) 、奶牛≥5头 (存栏) 、肉牛≥10头 (出栏) 、蛋鸡≥500羽 (存栏) 、肉鸡≥2 000羽 (出栏) 。

2.2 污染水体

2013年本溪市畜禽养殖COD、氨氮、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9%、91%、91%、93%。畜禽粪便、粪尿和畜禽场排除的污水中含有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 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源、河流、使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严重的可使水体发黑变臭, 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2.3 侵蚀土壤

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在局部地区已超过土地可消纳容量, 造成农田的富营养化。养殖废弃物在还田利用过程中, 不考虑农田土壤生长所需的养分量和环境容量, 不能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还田利用量, 会使粪便大量堆积, 造成土质过肥, 直接腐蚀农田, 使其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2]。

2.4 传播疾病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 如不及时处置, 还会滋生蚊蝇, 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 病原细菌和寄生虫迅速繁殖, 可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 甚至导致疫情的发生[3]。

3 畜禽养殖污染原因分析

3.1 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 污染防治措施不健全

大多数养殖户只重视养殖增效, 轻视环境保护和治理, 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污染减排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 畜禽粪便、废弃物乱堆乱放, 造成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绝大部分养殖专业户没有排泄物处理设施, 部分养殖场处理设施不完善, 处理能力不够, 与产生量不配套, 畜禽粪便随意堆放, 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有的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落后, 直接将畜禽粪便、污水排入田间、鱼塘;没有干湿分离措施, 排污沟和排洪沟合用, 增加了废水排放量;没有将实行沼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有机肥用, 污染环境。

3.2 养殖布局不合理

本溪市地处山区, 土地资源有限, 部分畜禽养殖场地理位置和区域分布不合理, 无法配套足够数量的耕地予以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污和沼渣、沼液等废弃物, 造成农牧严重脱节, 内部循环利用难度较大, 土地负荷加重。部分养殖场、散养户离农村饮用水源以及居民区较近, 人畜相互感染的机会增加, 甚至在禁养区还存在畜禽散养户, 部分水源没有封闭管理, 人畜可到达, 对农村地表水存在潜在的有机污染, 特别是雨水冲刷, 地表径流会携带大量养殖场的污水进入天然水体, 造成严重污染。

3.3 制度不完善, 监管不到位

原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均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 而不适于养殖专业户。缺少统一处理畜禽养殖粪便的技术方法和标准, 对规模以外养殖户的法律监控还是空白, 职能部门监管难以到位, 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4 防治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广泛深入宣传养殖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 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 养殖业的清洁生产、治污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激发养殖户的治污紧迫感和责任心,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3]。

4.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等实际情况, 结合新农村建设, 统一规划农业生产区、生活区和畜禽养殖小区, 尽可能改变人畜混居的现象。要根据养殖场周边农田对畜禽养殖的消纳量和综合利用情况, 确定养殖规模, 最大限度地保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养殖区要实行禁、限养措施。养殖场要尽可能的远离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 要设定卫生防护距离[4]。

4.3 强化监督管理

严格环境监管, 强化畜禽养殖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保验收、日常执法监督和例行监测等环境管理措施。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监督及检查为重点, 兼顾对散养户的监督, 提供有效治污途径, 促进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4 推广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技术

一是提倡发展清洁养殖。推广生态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改进养殖方式和建设治污设施, 采用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处理, 包括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 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粪便, 尿液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 沼液经生化处理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达标排放, 粪渣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制取有机肥料, 循环水清污, 减少废水排放[4]。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 积极推广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土地利用等模式, 引导扶持有机肥厂和养殖场采用新技术、新手段, 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对养殖专业户、畜禽散养户污染治理采取建立分散畜禽养殖粪污收集服务体系和处理中心, 定期统一收集服务区内的养殖粪污, 统一集中处理。

5 结语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畜禽粪污会污染空气、水体、土壤, 传播疾病, 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调查掌握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找出产生污染的原因, 探索防治对策, 因地制宜地采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技术, 可有效减少畜禽污染物的排放,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庞志华, 柯滨, 罗沛聪, 等.东北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总量减排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12 (3) :59-63.

[2]马璟.关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2 (1) :49-51.

[3]廖艳媚.畜禽养殖业污染及防治对策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 :119.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3

【摘要】 铁岭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畜禽养殖业从传统的家庭副业正在逐步转化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环保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危害程度、处理难度、监管难度已经超过工业污染。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污染防治 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禽规模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布局不合理、治理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管理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铁岭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畜禽养殖业发展。铁岭市是农业地区,畜禽养殖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近几年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各地区均建设有一定数量的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带动着周边地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2.规划饲养的乡镇数量不断增加。以畜禽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数量在不断增加,全市养牛超过万头的乡镇70个,超过2万头的乡镇15个,养猪超过3万头的乡镇50个,超过5万头的乡镇25个,有一些村屯成为养殖专业村。

3.村外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稳步发展。到2008年末,全市村外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数量达到761个,这些养殖小区具有投资多、规模大、标准高等特点,随着国家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扶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数量不断增加。

4.畜禽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成绩初见成效。2008年全市有17个大型生猪养殖场开展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治理工作,主要是开展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生态床养猪新技术、建立中小型公益性有机肥厂,有效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将其作为污染治理的示范工程,为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撑。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全市规模化的养殖场中部分养殖场未办理环评手续,也未经过环保局的审批,很多养殖场在污染及防治的问题上还是处于低水平,有一些养殖场仅仅是将畜禽粪便堆放腐熟然后还田,堆放场所无任何防渗漏措施,畜禽粪便污染了地下水及空气,引起村民多次上访,另外个别县区环保部门没有将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纳入管理范围。畜禽养殖污染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政府层面更多的是关注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忽视了养殖业污染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污染的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另外养殖业户为利益所趋,环境意识较差。

2.缺乏治理资金。畜禽养殖业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弱质产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养殖户资本积累能力差,投入大量资金对其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单靠养殖业主自身很难承担。

3.缺乏有效的法规支持。目前,政府环保部门主要依据2001年国家环保局出台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制约管理,但是由于畜禽养殖业变数较大,因此在具体执行上,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强等实际问题。

三、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1.统筹领导,明确责任。 要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目标考核中,要动员相关部门,做到合理分工、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对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以提高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3.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依照城市发展要求及市场需求情况,合理规划全市养殖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制定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对农田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合理调控养殖规模,建立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畜禽养殖格局,对规模小的养殖户和特种养殖户也要纳入环境管理范围,及时掌握其养殖的情况。

4.增加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还远远不够,要按照本地畜禽养殖的现状和污染的程度,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污染防治工作,要保证专款专用,除政府适当补贴外,要鼓励、引导和帮助畜禽养殖业户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

5.加强对养殖区的建设和管理。要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区的建设和管理,因地制宜,采用生产沼气、有机肥等技术对粪便进行处理,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引导有机绿色农副产品消费,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化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可持续循环的生态链,实现生态养殖。

6.严格执法,科学管理。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充分运用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管理政策,对散养不够规模的业户也要加强管理,不采取治理措施或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依据相关法律给予处罚,以确保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要把防治工作的重点从单纯治理向治理与监督管理并重方向转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畜禽养殖场的科学化环境管理。

贾艳 (1972.4—),女,汉,辽宁铁岭人,工程师。

陈素艳 (1976.6—) ,女,汉,辽宁铁岭人,工程师。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4

在阐述目前畜禽废弃物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积极推行能源环保工程,并针对畜禽废弃物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畜禽养殖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作 者:陈斌 张妙仙 史蓉 翁方芳 CHEN Bin ZHANG Miao-xian SHI Rong WENG Fang-fang 作者单位:陈斌,张妙仙,CHEN Bin,ZHANG Miao-xian(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史蓉,翁方芳,SHI Rong,WENG Fang-fang(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5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农业技术服务站,浙江丽水 323000 中图分类号:S851.2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0907(2008)07-0045-02近年来,我区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迅速,畜牧业已成为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场(户)所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不同程度制约了我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我区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并结合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建设,开展了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治污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农能办的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并结合省“811”环境整治工程建设,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实行沼气利用的综合治污模式, 进行规模猪场的排泄物治理。具体的沼气治污模式:畜禽养殖场首先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减少污水产生量, 清理出的干粪作堆肥或有机肥制作, 其他尿液及污水通过沼气池处理, 产生的沼气用于生产和生活(烧饭、供热等), 沼液和沼渣用于果树、农作物的施肥和浇灌, 猪场的排泄物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1莲都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区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模式正

2.2莲都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现状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近几年我区结合省“811”环境整

逐渐被规模化集中式养殖所取代。据统计,2007年我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户)619个,其中肉猪规模养殖场(户)330个,肉鸡规模养殖场(户)76个,鸭规模养殖场(户)117个,其他畜禽养殖场(户)96个, 畜禽规模养殖数量占全区养殖数的60%以上。规模化养殖促进了饲养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畜禽粪污排放集中、过剩和冲洗水大量增加,农田不能完全消纳,因而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散落、雨淋后流失以及所散发出的恶臭气味,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我区畜禽养殖业以养猪和养鸡为主,由于规模猪场数量多,产生的排泄量大,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我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以规模猪场为主。根据调查显示,全区规模养猪场(户)每天产生的粪便量达120t,产生污水量达600t。未经处理的养殖场粪尿直接排放, 既对畜禽场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又对地下和地表水源造成污染,危害畜禽及人体健康。

治工程和区农能办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设,对全区的规模养猪场进行了沼气治污工程建设。至2007年止,全区共有97个规模猪场进行了沼气治污工程建设,其中:通过省“811”治污工程建设,完成了我区17个存栏500~5000头的大、中型养猪场的污染治理任务,共建成沼气池3100m

3、雨污分离沟6500m,并在禾意牧业有限公司和振宁牧业公司的两个猪场,完成了沼液的喷灌网管铺设,并配套相应的种植基地,实现了“三沼”的综合利用;通过区农能办的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建设,共完成了80个存栏50~300头的规模养猪场的沼气治污工程建设,共建成沼气池

7000m

3、雨污分离沟2000多m,并对规模养猪户集中的两个养

猪专业村(三丰村和吴村圩)进行了集中污染整治,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池,将专业村的猪场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治污效果。

通过我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建设结合省“811”环境污染整治,我区规模猪场的污染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区近30%的规模猪场完成了沼气工程建设,共建成沼气池10100m 3,日产沼气达2020m 3,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10t,猪场排泄物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猪场冲水量减少20%以上,污

22.1 莲都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模式及治理现状污染治理模式 我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以规模猪场为主, 通过区 收稿日期:2008-11-26!!!!!!!!!!!!!!!!!!!!!!!!!!!!!!!!!!2.7病虫防治梢抗冻能力较弱,成年结果树和春、夏梢抗冻能力则较强。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剪除晚秋梢,冬季要做好灌水抗旱,并要做好果树基部培土和根外喷施40~50mg/kg“2.4-D ”或0.3%磷酸二氢钾液等工作。选择适宜的小气候地带种植脐橙是抗寒防冻的最好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大棚栽培脐橙。这样不仅能防止冻害,而且能提高果实的品质。

脐橙的病虫害主要有脐黄病、裂果、溃疡病等。防止裂果主要是要做好果园的地面覆盖杂草和抗旱工作,预防炭疽病的发生。另外还要增施钾肥。用300~400mg/kg“九二0”涂果实脐部也有一定效果。防治脐黄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0~500mg/kg“九二0”加50~100mg/kg“2.4-D ”加70%多菌灵或托布津混合液涂抹脐部1~2次;也可在发病前用细胞分裂素200~400倍液喷施2~3次,均有较好的效果。防止溃疡病则可用消菌灵、加瑞农、可杀得等农药在花前、花后20d 和40d 及夏秋稍展叶时各喷一次药。有足够叶果比时抹除夏秋梢,也可大大减少用药次数。

2.9适时采摘

脐橙要完全成熟后,才能表现出它的特有风味和品质,早采

会严重影响品质。因此一般应到11月中下旬才能采摘。采摘时要选黄留青,分期分批采收。采摘太早则会产生味淡渣多,着色不匀,色泽不艳,糖低酸高,商品性下降等现象。因此,适时采摘是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责任编辑 王千里)2.8抗寒防冻

脐橙在-5℃以下气温持续2h 就会产生冻害。幼龄树和晚秋 46内蒙古农业科技No.7 水产生量减少40%,猪场污水处理率达100%;猪场利用沼气用于生产和生活,节约了用电量,并利用沼液和沼渣种植农作物,取得了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效益。

我区将继续加强以规模养猪场为主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以沼气为纽带,通过“猪—沼—作物”等生态模式,进行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区畜禽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调查,并对统计数据及照片资料进行整理建档,为我区畜禽养殖场建设布局和污染整治规划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4.3形成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 的工作机制,使我区畜禽污染整治任务真正得到层层分解、具体落实;要按照环境整治与生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分解的任务,各司其职,确保完成。责任单位要做好落实、实施工作,协助单位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到“早布置、早落实、早完成”。

33.1 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养殖布局不合理

我区畜禽养殖总量逐年扩大,排泄量增加,同时,由于畜禽 4.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以土地定养殖规模的方针,制定畜禽养殖及其污染治

养殖场(户)布局不合理,许多养殖场(户)分布在城区周围以及景区附近,污染点多且较为分散,治理难度大。

理规划,控制养殖规模;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主城区范围内禁止畜禽养殖;新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选择在远离村庄、饮用水源地和居民点的地方,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对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养殖场,要责令其限期搬迁或关闭。

3.2部分养殖户治污意识不高

由于部分养殖场(户)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环保意识淡薄,普遍存在重养殖轻治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对政府的治污措施缺乏重视和支持,增加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度。

3.3养殖户资金投入困难和土地审批困难成为制约因素由于沼气工程建设一般由政府给予一定比例扶持,养殖场

4.5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养殖业投资大、效益低、周期长,治理耗资大,因此,按照“政

(户)自己也要投入一部分资金,部分养殖场主因资金困难,对建设治污沼气工程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我区畜牧业用地无法审批,部分养殖场用地紧张,没有足够空间用于沼气池建设,制约了我区的畜禽污染治理。

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督促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治污进行适当补助,确保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实现畜牧业用地规划,实行畜牧业用地审批制度,切实解决畜牧业用地困难,促进我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3.4“三沼”综合利用率不高

部分沼气工程建设后的猪场,产生的“三沼”(沼气、沼渣和

沼液)利用率较低,一是部分猪场在夏季沼气高产期因沼气过剩而向空气排放;二是部分猪场周围没有配套种植基地,造成沼液和沼渣直接排放,没有得到综合利用。

4.6提高沼气工程质量,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建设 为使有限的资金能取得最好的整治效果,有关管理部门应

加强沼气工程建设管理,聘请有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对施工队伍的选择采取招标的形式,选择有资质、有经验、信誉好的工程队,保障沼气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为提高“三沼”综合利用,可因场、因地制宜,采用“猪—沼—作物”等农牧结合的生态模式,配套相应种植面积,实行沼液管网铺设,并装配沼气发电机、贮气柜等设备,进行猪场的污染治理和“三沼”综合利用建设,减少沼气浪费,实现沼渣和沼液的综合利用和污水的零排放,并取得循环利用的无公害生产效益。

3.5沼气工程技术装备和工程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沼气工程技术研发、设计和施工服

务队伍,但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程质量和标准缺乏规范,影响了沼气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效果,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推动设计和施工的标准。

44.1 对策措施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为提高养殖场(户)主对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要运用各

种媒体,多渠道开展了沼气治污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各养殖场(户)主对污染治理工作的政策和法律知悉度,调动了其治理积极性;同时采用组织培训会、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大先进实用治理技术和经济有效模式的推广,使相关畜禽养殖人员对整个排泄物治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提高养殖场(户)主对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工作。

4.7严格执法,确保治污工作稳步推进

畜牧、环保等相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从单纯治理转移到治

理与监督管理并重,强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加强畜禽污水排放监测,督促其完成治理任务,对不采取治理措施或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停或处以罚款,从而减少因畜禽养殖污染而导致的矛盾、纠纷,确保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促进我区畜禽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2][3] 赵万明.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原因与治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4.2做好污染治理的调查摸底工作, 为科学制定治理规划提供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我区畜禽养殖场发展动态和排泄物治

决策依据

理情况,科学、合理制定我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计划,农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和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对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户)位置、面积、养殖种类、数量以及各养殖场排泄物产生量和处理方式的

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6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显得尤为严重。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根本改善,关系到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实现。笔者就筠连县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筠连县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筠连县位于四川省南缘,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幅员面积1256.3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全县总人口39.9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34万人,农业人口35.181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一)农村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废水及废物)及散养型畜禽养殖等产生的污染。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7.98%,全年农业散养畜禽数为63万头猪(综合折算)。按照农村人均用水量80—160L/人·天计算,全年农村排放生活污水1520万吨,排放COD15731吨、排放NH3—N 2734吨。筠连县境内宋江河、巡司河及镇舟河三大河流经各镇乡后流入南广河,生活污水也最终流入南广河,影响流域环境质量。

(二)农村集约化养殖污染。随着国家鼓励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全县农村集约化养殖场(站)逐步增加。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养殖场有148个,其中养猪5000头,牛100头,蛋鸡16万支。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按产生量的12%计算污染物流失量,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折合每头猪的COD排放量为17.99克/头·天;氨氮排放量为3.6克/头·天。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全县COD排放量为70.15吨,氨氮排放量 14.03吨。由此可见,农村集约化养殖将对农村环境地表水源及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

(三)农田径流污染。农田径流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及农药施用不当而污染农田及河流。我县属山区县,土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据调查,全县化肥使用量为4000吨,全县农田25度坡以上的11.22万亩,25度坡以下的18.4万亩,降雨量大于800mm/年;按照标准农田化肥施用量为25—35公斤/亩·年进行计算,全年农田径流污染物排放量CODCr为3573.5吨/年;NH3—N为714.7吨/年。大量化肥的流失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河流及地下水源污染,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二是长期大量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土壤逐渐酸化,表土PH值降低,土壤板结普遍严重,破坏土壤结构,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三是施氮过多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的20—40倍,人或牲畜用后,转化为亚硝酸胺类致癌物,危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此外,我县每年农药使用量约120吨,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特性便会发生效应

(四)矿山径流污染。我县矿产资源丰富,除了国家矿井外,全县有小煤矿53个,非煤矿山62个。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矿井废水,矿井废水PH值呈酸性,矿山径流污染物排放量CODCr为21.9吨/年;NH3—N为1.14吨/年。矿山开采的同时,还伴有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侵占土地,污染环境。

(五)农村白色污染。农膜及其他塑料制品的大量、广泛使用,也是造成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县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源(占COD排放总量的81.08%)和农田径流污染源(占COD排放总量的 18.44 %)。

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一)发展生态农业,减轻面源污染。

结合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推广利用沼气工程,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利用,农田回归水循环利用等。将养殖业和种植业以沼气为纽带连接起来,既治理畜禽场的污染,又给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优化农业生态模式,改善和种养方式。推广发展立体农业,延长生物链,使生物物种之间相互合理利用。通过开发有机绿色农业,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操作,控制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良好排灌系统,做到排水有沟、蓄水有池、沉沙有函、护林有坎、护坡有草,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实施坡改梯、水改旱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控制农药施用量,减少残毒污染。

实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限制高毒低效高残留农药销售、使用;加大生物农药、生物制剂和新型广谱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的推广和使用。

(四)积极发展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减轻农村生活污染。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工程,是控制农村生活污染和畜禽散养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猪—沼—果”等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沼气资源;沼气池建设结合“三改”(改圈、改厨、改厕),使农村人畜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不仅治理了污染,也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污水采用修建氧化塘(沟)、小型人工湿地、微动力处理工艺等简易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后,用于农作物浇灌或排放,既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实现水资源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

(五)规范集约化养殖,从源头切断畜禽污染。

结合实际,划定专门的区域用于养殖业发展,加强监管,禁止在地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防护区及居民集中区进行养殖;建立废水和废物处理设施。固体部分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后还田,液体部分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小型沼气工程,将沼气生产和粪便处理有机结合,用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六)强化矿山开发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执行矿山开发环评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与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其他生态脆弱地区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3%的煤矿,对生产高硫、高灰粉的煤矿,逐步建设配套洗选设施,对高硫、高灰分煤进行洗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矿山污染治理,减少形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七)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白色污染。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7

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发展现状

畜禽养殖业是农村农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 各地养殖业纷纷发展起来。紧接着养殖业污染问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出台相关政策, 一方面发展农村经济, 鼓励养殖业发展, 一方面寻求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但日益严重的养殖业污染问题不得不让大家真正重视起来。养殖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1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在自家的房前屋后, 或在承包地内开始畜禽养殖, 这个阶段是农民自发的养殖, 没有政府的引导, 也没有政策上的扶持, 完全是政策的开放和市场的需要, 相应的也没有任何规划的发展, 而这个时期也没引起大家对养殖业污染的重视, 没有任何的防治措施, 而且离村庄很近, 恶臭和污水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和居民的卫生安全。

1.2各地方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引导农民有规划地养殖, 出台政策, 规划养殖小区, 然后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让农民在小区内养殖, 解决了距离村庄近影响居民卫生和健康的问题, 有了政策扶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但是由于养殖小区规划是粗放式的, 仅仅是规划一片地定为养殖小区, 规划后让养殖户自己建设, 然后养殖, 由于没有配套的防治设施, 排放的污染物相应增加, 而且是集中排放, 这个阶段排放的污水由于养殖量增大, 并且排放集中, 排放的水量也较大,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表水水体的自净, 开始污染地表水。

1.3也就是现阶段, 各地政府开始加强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管理, 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 同时加强污染治理, 建设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这个阶段是养殖业真正进行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开始。但是资金的投入重点是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场, 对于小养殖户来说污染问题仍然没得到解决。

三个阶段是养殖业一步步地发展, 同时政府也对养殖业逐渐进行规范管理, 使养殖污染减到最小化, 但逐渐壮大的养殖业所排放的污染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 环境压力反而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大。如何更好地减少养殖业污染, 把废物变为资源是大家积极思考也是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2养殖业污染问题的根源

养殖业污染越来越严重, 不是因为政府不够重视, 不是因为宣传的不够, 也不是因为养殖户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 其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户的养殖利润收入和治理支出。在第三阶段, 地方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场投入大量的资金, 支持其发展, 这样的规模化养殖在政策的支持下, 配套的治理设施能够落实到位, 但是只能少量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而且这样的规模化养殖场大都是得到政府资金扶持的新建的养殖场, 而对于原本就存在的规模小, 数量多的小养殖户来说, 由于没有资金扩大养殖规模, 而且需要考虑养殖利润也没能投入资金对污染物进行治理, 大量的废水仍然污染着地表水, 给环境压力带来很大的负荷。只有找到合理的方案, 把小养殖户合理规划起来, 把这些污水统一处置,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污水对地表水带来的环境压力。

3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 统一管理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小养殖户污染物和外环境排放的问题, 才能真正地改变养殖业污染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建设设施齐全的规模化养殖小区。给以一定的惠民政策, 以利益引导小养殖户进入, 而其产生的粪便、污水由小区管理者统一处理, 建议如下:

3.1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此小区不同于第二阶段的粗放式养殖小区, 让养殖户自己建设, 自己使用, 而是以政府出资建设设施齐全的规模化养殖小区, 让小养殖户免费使用, 统一管理。

3.2做好小区内绿化以及小区周围隔离绿化, 降低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3配套建设沼气池, 养殖产生的废水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并配套沼气净化、提纯、压缩设备, 制成各种纯度的乙炔。

3.4配套养殖粪便堆肥工序, 将粪便和沼渣生产加工有机肥。

3.5配套污水处理系统, 将沼液处理后用于小区圈舍地面冲洗。

3.6鼓励开发应用新技术有应用, 国家应鼓励开发、应用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如高品质、主肥效复合有机肥制造技术和设备, 畜禽粪便处理新技术、快速厌氧发酵工艺和高效生物菌种, 沼气净化、提纯压缩等燃料利用新技术与设备。鼓励净、化提、纯压缩后的沼气产品代替汽油等方面的应用。

4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4.1养殖小区选址的问题, 小区选址不得在禁养区内, 不得靠近水源地, 而且与居住区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4.2圈舍使用协议问题, 由于圈舍免费使用就会出现利益上的一些纠纷, 要解决好圈舍免费使用时多占圈舍、占空圈舍、圈舍有偿转让的问题。

4.3粪便污水归属问题, 粪便、污水随便堆放、排放就是废弃物, 是污染物, 但如果当成资源利用时就会有利益产生, 有利益就会有纠纷, 应当明确这些粪便最终处置权归小区管理者, 所得利润用作补充污染设施运行的经费。

4.4小区规模问题, 小区规模应能容纳所在区域现有的小养殖户, 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小养殖户全部进入, 而且还应该考虑新增加的养殖户。

4.5做好调研工作, 了解养殖户的想法, 找到让养殖户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5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后产生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

5.1养殖户集中养殖便于信息和技术交流, 而且养殖技术更容易普及、销售更加方便。

5.2小养殖户粪便、污水污统一管理最大化的利用, 不仅解决了粪便、污水无序堆积, 随意排放的问题, 对环境压力的减少起到最大的作用, 而且制作成有机肥料和乙炔气能增加额外的经济效益。

5.3能降低病死动物流向市场的潜在风险。

5.4由于沼液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 避免了大量废水无处消化的情况, 更优于某些生态畜牧业园区, 需要大量的农田来消化沼液, 还节约了水资源。

地方政府每年都会有资金补贴于畜禽养殖业, 但这些资金能不能用于污染防治, 能不能真正用于真正需要的地方, 怎么合理分配资金用途, 也是政府积极探索的问题。如果把这部分资金用于规模化养殖小区的建设, 由小区管理者来治理这些污染物, 相当于由第三方来治理。有资金、政策、技术的支撑, 有第三方治理污染, 养殖业污染现状明显改善将不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余声春.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福建农业.2005, (03) :35.

[2]石丽华, 邹丽萍, 王俊江.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探究.畜牧与饲料生物学, 2010 (02) :154, 158.

吉林地区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8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60-1

1 吉林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农业面源污染途径

一是种植业自身的污染: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药、化肥、地膜及化控激素等农用物资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二是畜牧业污染:全市有养殖场(包括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6033个,每年尿液产生量为557731吨,每年粪便产生量为738252吨。目前粪便无害化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场户无法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只进行简单处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重金属、氮、磷、兽药残留、盐分等有害成分随降水直接进入到土壤和水体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恶性循环,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影响。三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目前农村、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有限或根本没有处理设备,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造成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农村的生活垃圾也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随意抛弃在村镇周边,高温和降水加剧了其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四是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稻草和玉米秸秆,一些地方农村剩余秸秆无法处理便在田间随意焚烧,这种处理方法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还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和火灾,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

1.2 吉林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根据近5年吉林市农业环保监测站对全市耕地土壤和10多个蔬菜品种1000多个样品的检测发现,土壤中汞、镉、砷、锌、铅、铬等重金属超标率最高为25.5%,蔬菜中汞、铅、镉、铬等重金属超标率最高为10.3%,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为1.1%。

2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对策

2.1 完善监管体系、落实配套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牵扯面大、涉及部门多、治理需要花费的资金多,因此需要政府牵头,协调财政、农业、发改、环保、质监、食品安全、工商等部门成立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与防治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提出防治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防治任务指标。政府在财政预算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监测、检测能力,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制订具有引导性的配套政策,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大对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生产的奖励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农药管理条例,严格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违禁农药的行为。二是要交替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因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而产生抗药性。三是要选用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减少农药的施入量。四是要指导农民严格按照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准备掌握农药用量、施药浓度、施药方法、施药次数和禁用时间等。

2.3 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化肥

一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时应避免撒施和表施,做到深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做到氮磷钾肥配比合理,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大力推广高效生物肥和缓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三是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通过培肥地力,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2.4 加快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推广

在政策、立项和资金方面向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沼气池建设、秸秆造肥等方面倾斜,鼓励科研和推广部门积极研究、引进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的秸秆利用项目,加大对农民购置相关农机的补贴力度,以此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改善土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地膜的选用上要引导农民使用可降解地膜,建立补贴机制,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地膜,减少普通地膜使用量。

2.5 规范养殖业,减轻畜牧业污染

一是新、扩建畜禽养殖场时要严把审批关,实行总量控制,合理规划,科学划定禁建区、适度养殖区和禁养区。二是大力推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三是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出台鼓励养殖企业保护环境的政策。四是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高效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不断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磷浓度,从源头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强化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加快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对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处理利用,切实减轻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

2.6 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一是要认真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加大违法的处罚力度。二是要尽快根据我市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业废弃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2.7 倡导精品农业理念,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优化和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围绕“三精、三品、三增”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专家队伍,加强对农业生态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应用,为生态农业深入发展和面源污染快速防治提供支撑。

2.8 加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的控制

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分类管理,设立废品收购站,强化回收和利用。此外,考虑到农村居住比较分散以及资金的问题,可以几个行政村联合设立一个垃圾填埋场。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9

[摘要]化肥的出现给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不合理利用和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而今化肥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化肥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化肥污染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化肥污染;现状;危害;防治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产量,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土壤,大气和水体等方面的污染,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1.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

有调查表明,我国的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214万吨,占世界的35%,平均施用水平为368 kg/hm2,大大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所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料之间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化肥利用率极低,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一40%、磷肥只有10%一20%、钾肥只有35%一50%,可见我国每年有2500一2800万t的肥料养分流失[1]。这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流失的肥料会进入到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着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2.化肥污染的危害

2.1.化肥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有隐蔽性的特点,土壤质量的下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故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不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

制造化肥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会随着施肥的过程进入到土壤中,并且重金属元素不能够通过微生物降解,会随着植物的吸收进入生物链,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重金属元素进入生物体后,难以消除,危害健康。

过量施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酸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于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2]。氮肥在土壤中会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硝酸盐,这个过程会产生交换性氢离子,土壤吸附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这种交换性氢离子,使土壤中的碱性离子淋失,我国北方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出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以吸收的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化肥还会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蚯蚓等有益生物,土壤微生物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并且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我国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氮肥的施用量高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减少土壤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减少。

过量施用化肥,可使土壤中的一些离子数量发生改变至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进一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造成有机质含量下降,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土地有机质含量为7%,现在下降至3%~4%,流失速度是美国的5倍。2.2.化肥污染对水体的危害

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随水下渗或流失,造成水体污染。从全国来看,化肥氮平均损失率约为45%,有资料显示,南方有90%以上的地面水、耕地和100%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氮肥一旦进入地表水,会使地表水中的营养物质增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及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有时候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鱼类死亡,破坏水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化肥施用在农田后,会发生解离,从而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一般的阴离子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这些阴离子随淋失而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磷酸盐含量增高。硝氮、亚硝氮的含量是反映地下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过高则会对人畜直接造成危害,使人类发生病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3.化肥污染对大气的危害

化肥容易发生分解挥发,再加上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肥在施用于农田的时候,会发生氨的气态损失;施用后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氨气和氮氧化物进入到大气中,大气中氨质量浓度的本底值为2μg/m3,这是动植物能正常代谢吸收和释放的浓度。大气中氨的浓度过量,会危害人和动植物健康[3]。氮氧化物在近地面通过阳光的作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臭氧,产生光化学烟雾,并刺激人畜的呼吸器官。氧化亚氮进入到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发生反应,消耗掉臭氧,使臭氧层遭到迫坏,就不能够阻挡紫外线穿透大气,强烈的紫外线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比如增加皮肤癌的患者。2.4.化肥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氮肥施用过多的蔬菜,其硝酸盐含量比正常情况高出很多,人畜食用这种蔬菜后,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方面与体内胺类结合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导致肠癌、胃癌、直肠癌等;另一方面,与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导致高铁血红素蛋白症,使人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3.防治措施和对策

3.1.加大化肥污染的宣传力度,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

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故而,要加大化肥污染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环保农技科普机制,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以农作物的秸秆,动物的粪便以及各种植物为原料,利用沼气池产生沼液制作高质量的农家有机肥,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以及自净能力,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豆科绿肥,比如实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粮草经济作物带状间作和根茬肥田等形式种植[4]。因为豆科植物在生长时会有固氮菌进行固氮,豆科植物的秸秆含有吩咐的氮。这种利用生态固氮的方式应该加以推广。3.2.改进施肥方式,正确施肥

正确施肥首先要使化肥的施用量合理,化肥的挥发、随径流的损失、渗漏淋失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施肥量正相关,所以减少化肥流失的关键是源头控制,即减少化肥用量。要综合考虑作物种类、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状况、其他养分输入情 况、环境敏感程度,确定施肥量,以保证作物高产,收获后土壤基本无残留。

深层施氮,肥效长而稳,后劲足,既可减少直接挥发损失、随水淋失及反硝

化脱氮,还可减少杂草、稻田藻类对氮肥的消耗,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氮肥在稻田深施,利用率一般在50%以上。3.3.施用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又称氮肥增效剂,能够抑制土壤中铵态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由于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变缓,使氮素较常时间以铵的形式存在,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3.4.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管理

注重管理,严格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检查,防止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污染而设置的氮肥施用量安全上限为每年N 225 kg/hm2,作物收获后1 m土层的氮素残留量不超过50 kg/hm2。欧洲国家近年来每季作物的施氮量普遍降低到120 kg/hm2左右。3.5.选择适宜的耕作措施和灌溉方式

在坡度大的地区,容易发生侵蚀和径流,应采取保护耕地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化肥随径流的流失;在平原地区,渗漏是化肥的主要流失方式,要控制排水保持土壤湿度。采用喷灌、滴灌、雾灌技术是节水保肥的重要途径。在旱作上提倡采用滴灌、喷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径流和渗漏。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10

关键词:舒兰市 畜禽养殖 污染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23-01

1 舒兰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据舒兰市牧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14年末,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2万头,出栏量达到68.3万头,黄牛饲养量达到15.2万头,出栏量达到9.8万头,分别同比增幅4.3%、3.2%、6.7%和7.4%;规模肉鸡出栏量达到2400万只,规模蛋鸡存栏量达到60万头,白鹅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出栏量达到83万只,分别同比增幅6.1%、1.2%、 2.6%和3.1%。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占总产值的52.1%。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起点低,随其衍生的环境污染、环境纠纷也较为普遍,防治和调解该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全市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率不高,普遍存在周围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的现象。

1.1 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采取了污染治理措施

据统计全市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方式,尽力达到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状况的发生。而剩余的规模化养殖场均未对养殖粪便进行有效处理,有的处于直排状态。

1.2 微小型养殖场及散养点环境管理难于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养殖非规模化和养殖高度密集化,畜禽所产粪便数量大大超过其处理能力和合理使用能力;畜禽养殖分散化,导致粪尿随意排放和较难处理废弃物,对全市的环境容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养殖场基本无有效的污水废渣处理设施,人工清理后随意堆放,没有起到堆肥后的再次利用,常因雨水冲刷造成二次污染。(3)养殖场粪便污水氨氮含量很高,病原体多,而绝大多数养殖场未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污水直接流入沟河造成水体污染。(4)距离居民、村镇较近,养殖场的异味难闻。

2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防污意识不强

许多畜禽养殖户秉持着禽畜粪便自然生、无污染的错误观念,环保意识淡薄,再加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不愿意“浪费金钱”对粪便进行处理,使畜禽场中产生的粪便肆意曝在日光下,对产生的臭气和日积月累的污染视而不见。

2.2 治污设施不齐全

一是养殖业本身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大部分中小型畜禽场在不置备治污设备的情况下也仅能维持薄利,根本无力对畜禽场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过多处理。而治污设备的置备费用和运行费用一般都会远远超过畜禽场的盈利范围。这就导致了畜禽场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和再利用还停留在原始的直接还田、甚至直接用于水产养殖等粗放模式上。二是养殖场对产生的污水、粪便不能全部建设治污设施。例如:有些养猪场建设了沼气池,将产生的粪尿全部排入沼气池。有些养殖场建设了储粪池,但是未建设储尿池等情况。

2.3 小型养殖场难于监管到位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管理在《禽畜养殖业污染管理办法》、《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养猪500头以下、鸡、鸭、鹅3万羽以下、牛100头以下的养殖场未作规定,特别缺乏微小型养殖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地方性法规一时难以出台。因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从而使微小型养殖场污染状况比较普遍地存在。

3 治理污染的对策

3.1 强化执法,分类管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也可以由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打破镇、村、组的界限,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共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配套设施投入,减少养殖成本投入。

禁养区内严格禁止畜禽生产,现有的畜禽场将逐步分期分批关闭、搬迁。禁建区内不再重新布点,不再扩大畜禽饲养规模。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完成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治理不达标的,无条件治理达标的,不按要求进行治理的,责令其搬迁或关闭。

3.2 推广污染防治技术

一是推广应用环保饲料。环保饲料除了氮元素利用率高、畜禽吸收更好的有点外,还可以减少畜禽粪便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二是要加速推广高科技生物技术,增加厌氧发酵、沼气处理等技术在畜禽生产中发挥的效用。三是要加强粪便的再回收利用,用干粪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制造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应当成为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方式。最后,政府应该牵头进行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市场上推动环保企业的经营生产,吸引更多的畜禽企业进行生态防止,为畜禽场的污染治理提供更多途径。

3.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养殖户发展绿色生态养殖

引导和推进大规模畜禽养殖场建立畜禽粪便肥料加工厂,带动周边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固体粪便生产加工有机肥,污水经处理后还田。其次,引导和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按照作物氮磷养分需求量确定农田面积和畜禽养殖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循环生态链;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新的路子,改善环境质量。

3.4 强力推行污染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地方政府都应该重视当地的畜禽业污染的治理问题,强力推行污染减排。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由牧业、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管理,提供适当政策资金支持来鼓励养殖场积极进行污染处理。督促养殖业主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积极实施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对微小型养殖户协调镇村对其清理整顿,要求业主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4 结语

总之,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只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污染原因,采取强有力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佐东.谈治理养殖污染的几种途径[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1):96.

[2]黄芳茹.莆田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治理模式和防治对策[J].引进与咨询, 2006(6):39-40.

上一篇:市监局普法工作计划下一篇:风采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