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茨威格《马来狂人》

2024-06-25

再读茨威格《马来狂人》

再读茨威格《马来狂人》 篇1

“有的书可以浅尝辄止;一些书可以狼吞虎咽;而有些书则需要细嚼慢咽,好好消化。”而对于茨威格的作品,不但需要“细嚼慢咽”,而且每次都会“消化”出更为丰富的营养。再次拜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仍然被他那犀利独特的视角、细腻深入的心理描写所震撼和折服。而茨威格的作品走得要比这更远。

茨威格的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心理描写上,而是通过对极端人物心理的分析展现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境遇下的行行种种的人生遭遇和迥然不同的心理流变,以此影射人物的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背景,揭示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背离和冲突。他更艺术化地吸纳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观点,形象再现生活状态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共存。并以深切的关爱体恤、同情理解表达了对本然人性和心理行为的尊重。

本文将以其小说《马来狂人》为例,深入分析主人公性格及心理流变,以彰显茨威格高超的心理描摹功力和心理影射作用。

一、“马来狂人”的心理流变,茨威格的深情讲述

《马来狂人》讲述的是殖民统治时期,一个白人医生因图求高薪俸禄,选择去蛮荒的热带殖民地行医。然而生活的变化逐渐使他的心理变异,最终成为失控的“狂人”。

1.心灵世界的冲突变异,强烈的征服与被征服

当初远涉重洋、背井离乡,他是怀着工作期满后将领到丰厚薪酬的热望而涉足殖民地的。但气候水土、生活环境等带来的诸多不适和孤寂、焦躁等情绪逐渐攫住了他。在远离“城区”的偏僻诊所兼住所的阁楼里,他形同隐居者,不与周围的人交流,日子过得味同嚼蜡,了无生趣。一切欲望都被湿热的空气和植被拥堵压抑、窒息着,生命无法畅快呼吸,情绪无法排遣宣泄,本我被压抑、扭曲。

死水微澜,一天,诊所突然来了一位奇特的病人———头戴面纱的年轻贵妇。她仿佛一道生命强光,激活了这个死寂的灵魂。当医生询问需要什么帮助时,这个女人却以异常傲慢强硬的态度和含糊迟疑的语言回应了他,这就激发了寂寞男人的好奇心,但也深深地伤害了他作为殖民地白种男人的自尊,他久已压抑的灵魂被激怒了。知道女人是来秘密堕胎,他不禁窃喜,也不由恼恨,一种要挟的阴暗心理占了上风,潜意识中的情欲、兽欲陡然升腾,熊熊情欲之火和邪恶变态的报复征服心理被点燃了。此时本我冲破了自我、超我的防线控制,如脱缰野马般不可遏止。他答应为她堕胎,但也企图征服、占有她,满足他久已饥渴的生理欲望。他自以为对急于掩盖真相的女人而言,这笔交易完全能达成。但高傲的她终因不堪羞辱,愤愤离开了。

孤独的男人还未来得及品味这一切时,那飘香流转的美妇转瞬间又要消失。他后悔不该玩得过火,吓走了确实需要他帮助的可怜女人,超我心中源于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追求伦理道德的潜意识此刻突显张扬,他发疯般追那远去的马车。疯狂迅疾的脚步和燥热不安的心灵无法在沸腾的土地和飞扬的尘土中停止冷却,他若停下来回转,就又回到坟墓一般的屋子,回到凝滞不动的日子,这无异于死去。他怎能放过她———这股新鲜的风?!更何况她需要他的医疗帮助。他的大脑如同炙沸的火山岩浆,唯一的意念是:追上她!虽然隐约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疯狂和不理智,但他无法自控,继续这种偏执行为。他不知道,他的疯狂举止只会惊吓到女人,使她更加远离他。此后,想方设法找到女人并帮助她成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唯一事情,小说也紧紧围绕这件事展开叙述,使得他和整篇小说都充

满癫狂的气息,仿佛热带气候的热浪袭人———粘滞而窒息,也令读者深深沉浸在这疯狂的心灵世界里,情不自禁。

2.心理的潜在力量驱使

第一,潜意识的外现。是什么令他这般疯狂呢? 是过分平淡,压抑人性的殖民地生活? 是情欲压抑、心生爱慕的驱使?还是未尽职责煎熬于心的内疚? 其实正是潜意识的心理欲念使这个文质彬彬的白人医生变成了热带癫狂症患者,大脑高烧,肢体作寒,目光灼灼,言语混乱,行为疯狂。他一趟趟奔走于女人的家,希望面见私谈,但都被断然拒绝。在那位有隐情且急于遮丑的女人看来,他的热切无疑是引火烧身、不可信赖的。医生也终于得知这个女人的隐情:富商丈夫常年在外,女人与一位年轻军官暗缔私情,珠胎暗结。为瞒过即将回来的丈夫,所以急于堕胎。

第二,本能的驱使。医生的职责和道德被女人最初的傲慢强硬态度压制了 ,随之则是他本能的报复占有欲念的升腾。后来人性中的本善又张扬,表现出他急切地想帮她。本能驱使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心理冲突激烈地呈现,表现出急剧的心理张力和情节波澜,不断强化作品的情感震撼力。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要求满足的冲动并不是都能实现的,它必然要受到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和代表良心与理想的超我 的约束和压制,形成某种心理冲突和驱力。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内心正好冲突着这两种本能力量,造成了人物内心情感的激烈冲突和外在言行的正反矛盾,急剧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渲染了紧张悲怆的氛围。在医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本我在自我和超我的不断控制和引领下不断突破又不断归顺,使人格结构在冲动和控制的双重作用过程中游移于健全与变态之间,趋向扭曲和异化;内心世界处于频仍失衡和趋向平衡之间,摇摆反复,不可把握。

二、善恶心理的纠葛,人生命运的倒错

女人的丈夫即将回来,与她素昧平生的医生却替她焦急,内心极度惶恐,几近崩溃。此时,内心的善意显然压倒了先前萌生的恶念,超我引领本我完成自我的超度和完善。但他的善意却引起了女人的误解恐慌和厌恶排斥。她犹如惶惶躲避猎人的小鹿,慌不择路,自送性命。女人的主动求助和医生的善意相助始终时空交错,心理初衷和外在言行的悖逆导致了命运的倒错和悲剧。茨威格由此揭现了人在现实世界的内心异化,抨击了现实社会对人性的戕害。终令医生担心的事发生了,女人拒绝他专业的医术帮助,轻率选择土医堕胎,却导致大出血。被请去的他虽竭尽全力施救,但无力挽回。在女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得到了她的信任与谅解。他发誓为她保守秘密,掩盖真相。他目睹了女人和她爱着的男人真情流露的一幕,那是虽死而无憾的真爱。为了身心情欲的满足,为了爱的互动和愉悦,女人违背道德戒律,反抗生存环境,寻求真爱,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顽强、固执地用生命维护着至死不倒的尊严和声誉。从这个女人身上同样可以看到本能和潜意识的力量驱动,看到人格结构的力量冲突。

三、心弦骤断的终曲,身心俱焚的哀祭

看着女人生命消逝了的柔弱躯体,内心深处的良知使医生感到痛苦、自责,仿佛是他令她陷入这不堪的境地和绝望的惩戒。抱着最后为她做事以弥补她的信念,他强撑精神,以异常冷静果决的态度设计安排了她猝死的场面,并以堂皇的方式告知于众,为她的一生划上了社会舆论和道德意义上的完美句号,使她可摆脱内心对社会道德舆论鞭笞的恐惧。

她死了,他也如行尸走肉般,内心再度陷入迷乱。虽然他和她仅一面之交,却

像已认识一生。当得知她将被送回故国安葬,他做出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提前结束在殖民地的工作,随同携载她遗体的海轮回国。这意味着他违反合同,意味着他在殖民地白白煎熬了几年,回国后却一文不名,分文未得。若从理智的角度衡量,显然这种行为是疯狂愚蠢的。但若听从他内心的激情和冲动,又合乎他内心逻辑。这短短几天的经历和在他内心掀起的波澜比他一辈子可能的际遇还要多。他的内心拥堵喧嚣,似要爆炸,他太需要倾诉和发泄,于是一个偶然坐在他身边的陌生旅客成了他倾诉的对象,当他呕尽心力讲完这一切的时候,是他内心潜藏的巨大秘密得以释放,身心得以轻松呼吸的时候,也是他生命彻底虚空的时候,是他灵魂和肉体即将离分的时候,是他丧失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的时候。

他内心始终有一个心结,一个折磨他的心理芥蒂———那就是女人宁死都拒绝他,远离舍弃他执着的援手。从见到她的最初几分钟内,他没能掌控制服她。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和她逝去后,他也无法逾越抗拒她,仍听命于她。男人天性具有的对世界和女人的掌控驾驭心理使他无法容忍自己在这个女人身上折损了自尊———这个蒙受羞辱的事实。这种心理的痕迹虽表现得模糊,但实质上却潜在而强烈地发挥着巨大的力量,支配着他的思维言行。潜意识中的男性主宰统驭意识使他无法容忍这个女人最初的傲慢,更无法接受她作为病人对医生横加命令的强硬态度,突然的异位导致心理不平和心理变异,两种心理力量扭结一处,导致了心理行为全面彻底的扭曲。同一人心性中的善意和被外物激发后复生的恶念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情境中交错冲撞,既形成了复杂变异的人格特点,也形成了强烈跌宕的情节冲突。当他将心中的秘密以另一种方式埋葬时,生命也已无法承受这重负,轰然坍塌了。他选择将自己与那具棺椁一同维系在命运的铁锭上,永远地沉没于无垠的大海,成为永远的秘密。而这秘密是他和她共有的,因之于这共同,他在生命逝去的一瞬得到了心理的极大满足。或许,这就是他最后欲求的变相实现吧。两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完结了生命,点燃了情感、灵肉的凄美烟花,绽放瞬间的疯狂,片刻的美丽,转眼即成灰烬的悲剧。

人生在茨威格所描摹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叠映中折射出真实与反思的辉光,令人眩晕又清醒。

张兴宇(F10814082)

上一篇:反比例函数复习专题课下一篇:初中数学培优转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