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2024-09-12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共8篇)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1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2.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A.魏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3.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道家思想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5.商鞅变法时以《法经》为蓝本,制定了秦律。《法经》的作者是 A.商鞅 B.吴起 C.李悝 D.韩非子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奴隶制度冲击最大的是

A.废除井田制B.废除“世卿世禄制” C.推行县制D.重农抑商

7.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8.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制定连坐制度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10.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1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二级目标

1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3.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 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假设李三是秦国的商人,他会遇到哪些事情①做生意时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②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③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④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6.下图秦砖像《奖励耕织》图,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作用是A.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应用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3)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中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 秦国的崛起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商鞅变法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C.变法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2.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 3.战国后期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主要原因 A.实行了商鞅变法B.普遍使用了牛耕和铁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D.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4.下列言论与商鞅的思想不相符的是①“刑不上大夫” ②“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④“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国 D.汉朝 6.一代雄才商鞅最终因遭诬告而为变法献身。处死商鞅的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惠王 D.秦始皇 7.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与其他诸侯国的变法相比,商鞅变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最彻底B.时间最长C.开始的最早D.规模最大

9.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0.能够证明商鞅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的史实有①公元前312年打败楚国 ②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打败前秦 ③公元前340年左右打败魏国 ④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打败袁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1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级目标

12.下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治意识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D.尚武精神 13.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4.“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1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6.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17.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专题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

C.科学的发展,大量新思想的出现 D.争霸战争的需要 5.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10.右图“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加强中央集权

11.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可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13.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14.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16.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7.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8.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19.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20分)21.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为什么?(3分)(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分)(4)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2分)22.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4分)(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5分)

三、问答题(20分)2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12分)24.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指出这里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作简要评论。(8分)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1.C 2.A 3.B 4.D 5.C 6.A 7.B 8.D 9.B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的“商鞅变法”作答。12.D 13.A 14.B 15.A 16.A 17.(1)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了对商鞅变法的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地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但是其基本立场是肯定商鞅变法。(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4)应主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变化的意义。“庶人之富者累巨万”反映了变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

二 秦国的崛起

1.C 2.C 3.A 4.A 5.C 6.C 7.D 8.A 9.D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作答。

12.D 13.B 14.A 15.D 16.D

17.(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2)变法使秦国富强。(3)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肯定与否定兼有。可根据材料内容作出不同评价,但要抓住基本观点: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专题二综合测试

1.A 2.C 3.A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A 19.C 20.D

21.(1)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分)(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分)(3)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4分)(4)重视农业生产。(2分)

22.(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5分)

23.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其他变法: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4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4分)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2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与影响,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向封建专制宣战的檄文、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以及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权利的斗争,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等内容,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等。

考题类型:从全国各省份的试题来看,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

考查特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选修部分的试题主要是以文字史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对选修知识的考查有时候是考查选修课本中的知识,有时候则是考查新的较为陌生的历史知识,都重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推理等能力。

复习建议:首先,对于选修的复习,应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史实、影响、评价等基本内容。其次,在复习时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分析、归纳、概括、推理等能力。最后,应将选修和必修内容结合起来复习,避免割裂两部分知识。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题)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选修一中商鞅变法的作用。考生可以根据题干材料中“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等有关改革作用的关键信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A项。汉武帝改革旨在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故没有“倾邻国而雄诸侯”的作用,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旨在推动鲜卑族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以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故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虽然有“富国强兵”的措施和目的,但是改革最终失败,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法使社会生产关系得以改变

B.秦国的社会风俗有所改变

C.确立的制度有许多影响后世

D.奴隶制的残余荡然无存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认识。商鞅变法通过“废井田、开阡陌”等措施,使得封建生产关系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通过强制实行小家庭政策等措施,改变了社会风俗;用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从而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故A、B、C均正确。商鞅变法并没有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没有彻底废除奴隶制度,故不正确的选项应选D项。

示例2 (2013年重庆文 综卷历史 第11题)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选修三中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主要考查考生对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运动史实的记忆、了解。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由来自世界各国的417位文化名人担任理事会理事,这体现了战后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1955年7月发表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在冷战结束以后出现的。根据题干时间1950年,排除A、B、D三项。

变式练习20世纪的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下列活动中,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的是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C.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演讲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选修三中20世纪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主要考查考生对反战和平运动史实的记忆与了解。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是在1949年4月,故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的是A项。《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于1955年,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于1952年,罗素的《人类的危机》发表于1954年,均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排除B、C、D。

示例3 (2014年新课标 全国卷Ⅰ 第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 工作,使别人愿 意接受我 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答案:(1)原因———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的表现之一———三三制民主原则,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和归纳、分析、推理能力。解答第(1)问应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全民抗战路线,领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而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同时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在政治上需要实行人民民主。回答三三制的特点时,则需要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来归纳。根据“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即三三制民主政权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回答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推理能力。由于实行了民主政治,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措施直接维护了根据地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积极性,从而巩固了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

【重点突破】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变法。

(1)内容: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方面包括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军事方面包括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思想文化方面,推行“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政策,加强思想控制;社会风俗方面,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2)作用: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 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 及中国历 史都产生 了重要影响。

2.王安石变法。

(1)内容:1富国之法有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有保甲法、保马 法、将兵法、设军 器监。3取士之法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 才用人。

(2)评价: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负担依然沉重,未能使宋朝从根本上摆脱危机。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1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2封建顽固势力 力量雄厚,对新政进行破坏和镇压。3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不成熟。4运动缺乏广泛 的群众基础。5国际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不希望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强。

(2)历史意义:戊戌变法以救亡图存为直接目标,具有爱国性;变法在政治上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性;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通过办报、上书、演讲、成立团体,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倡西学,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1)洛克的民主思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天赋人权,并将人权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是为保护人民权利而设立的;主张实行法治以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提出了最早的分权学说。

(2)卢梭的民主思想: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人生而自由;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追求平淡,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

2.向封建专制宣战的檄文。

(1)《独立宣言》体 现的民主 思想及对 其评价。

民主思想:《独立宣言》的内容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 民革命权 利以及平 等的思想。

评价:1积极性。《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制观念,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的原则,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对近代亚洲、拉美的独立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局限性。《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所宣扬的天赋人权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能享有,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和妇女。

(2)《人权宣言》体 现的民主 原则及对 其评价。

民主原则:《人权宣言》的内容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天赋人权原则、自由和平等原则、国家分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评价:1进步性。限制王权和进一步启发人民的革命意识起了巨大作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及其他很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宣言对于亚洲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局限性。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度的新的不平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关于国家性质,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关于国民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国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关于中华民国政治体制,按照三权分立体制组织政府。

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为后来中国的制宪提供了蓝本;在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3.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主要内容。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用中国传统经籍中的三世说来阐释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强调实行渐进式的改良,逐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将来再实行民主。2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宣扬变法改良。

梁启超的维新思想:1主要内容。强调民权思想,认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 本、强国的保证;将兴民权和广民智相结合;将世界政体分为君主国和民主国,但认为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政体。2特点。一是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相结合,二是把兴民权与广民智联系起来。

(2)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内容: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学说。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也是三民主义 的核心。五权分立学说是孙中山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4.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权利的斗争。

(1)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普选制。

(2)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召开中共七大,指出建立民主 联合政府,建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 的新民主 主义国家。

(4)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5)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6)中共积极领导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7)民主党派纷纷建立,并积极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8)中共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

(9)中共领导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第二次世界大战。

(1)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绥靖政策的表现与后果。

表现:对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国联未实行真正制裁;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制裁,美国实行“中立”;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实行 “不干涉政 策”,美国推行 “中立”;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没有进行有效制止;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使得德国吞并了苏台德区,最后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后果:牺牲了弱小国家利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4)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5)二战中转折性的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

(6)重大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

(7)二战的结束: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退出战争,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2.二战后的主要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巴以冲突、两伊战争、海湾战争。

3.联合国的 建 立 与 世 界 人 民 的 反 战 和 平运动。

(1)联合国。

建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建立,总部设在纽约。

性质与地位: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治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 力、规模最大 和最重要 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由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与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秘书处等。

(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主要表现:1949年,第一届世界和平大 会在巴黎召开;1950年,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召开,并成立了 世界和平 理事会;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大规模的反越战浪潮。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古代中国政治家。

(1)秦始皇。

功绩:统一六国,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

评价:功———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过———他的暴政导致了秦的快速灭亡。

(2)唐太宗。

功绩:开创“贞观之治”局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评价: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 基人;他对君、国、民关系的认识,以及晚年的反思,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借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3)康熙帝。

功绩: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评价:功———缔造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是中国古代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杰出贡献的封建帝王,开创了“康乾盛世”。过———严厉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拿破仑。

(1)美国国父华盛顿。

主要功绩: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担任美国首届总统。

评价: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一代雄狮拿破仑。

主要政治活动:1793年土伦战役中崭露头角;数次打败反法联盟,1810年称霸欧洲;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方面改造法国;后期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最终兵败滑铁卢。

评价: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对内措施方面,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但对内专制,取消了民主。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大陆封锁令”,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打败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使帝国的经济和财政陷 入了困境。军事上,多次与反法联盟进行战争。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成果,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后期侵略战争,侵犯了欧洲其他国家主权,奴役欧洲人民,激起人民的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3.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主要活动:1894年,创建兴中会;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为维护民主共和,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晚年实现思想的重大转变,提出新三 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

评价: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是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2)“圣雄”甘地。

主要活动:创立非暴力思想;领导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晚年为消除种姓制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纷争而斗争。

评价:甘地是印度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他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为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做了大量工作;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变法中,有一项措施导致了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且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该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2.“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上述言论说明

A.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B.商鞅变法是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C.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D.秦孝公时秦国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3.对于王安石变法对农民的影响,今天史学界仍存在极大分歧,有的史学家认为变法起到了保护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的史学家认为很多措施实际 上是扰民。下列措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扰民”的消极影响的是

A.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

C.免役法D.青苗法

4.北宋司马光在弹劾王安石的奏文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变革取士之法

B.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C.用人失察,导致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D.改革失败,未改变北宋困局

5.图1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份实物文献,下列能与文献对应的改革措施是

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B.废藩置县、承认土地私有

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

D.奉还版籍、殖产兴业

6.在近代许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日本明治维新和晚清洋务运动有一些相似的举措,其中不包括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积极发展军事工业

C.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D.开办学校培养人才

7.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成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 功于美国。 这段材料说明

A.日本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

B.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C.日本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D.日本的现代化完全由政府所主导

8.维新变法时期,张之洞在其所著的《劝学篇》中说:“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大乱四起。”其基本用意是

A.减少变法的阻力B.竭力拉拢维新派

C.捍卫专制制度D.投机变法运动

9.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说:“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唯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皇帝加强对顽固官僚的争夺

B.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斗争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人士参与政权

D.在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

10.《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 追求幸福 的权利。”这段话主要体现了什么民主思想

A.平等思想B.平等与天赋人权

C.主权在民D.社会契约论

11.《独立宣言》中原有“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的内容,后来这一内容却被删除了,原因在于

1它具有煽动黑人反抗白人种族歧视的意味2它不利于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对付英国3它指责英王犯下了侵犯人权的罪行4北美存在种族歧视,而这段文字替黑人申辩

A.123B.234

C.124D.1234

12.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法国专制主义的象征性建筑巴士底狱,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不断将革命推向高潮,分别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推上法国政治舞台。下列属于君主立宪派当政时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A.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B.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

D.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3.康有为认为中国 “民智未开”,中国人“既缺乏政治习惯”,又“不识团体公益”,所以没有当共和国民的资格,只能实行君主立宪。而孙中山则主张“民为邦本”“主权在民”,实行共和。两人主张出现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A.教育背景的不同

B.代表资产阶级的阶层不同

C.对底层民众的认识不同

D.代表的经济基础不同

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15.1941年11月,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提出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精兵简政主张很快被中共中央采纳。这表明当时边区政府

1开始在边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2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3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阶层的参政积极性4积极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

A.12 B.23

C.234 D.123

16.仔细观察图2漫画,下列说法中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A.英、美视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为集权国家

B.苏联推行绥靖政策,与德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C.法西斯德国与苏联结成轴心国同盟

D.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之间是亲密友好关系

17.图3是一张1941年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美国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 被蒙住了,上面写着 “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张海报意在

A.说明法西斯侵略与美国无关

B.说明美国还没有卷入与法西斯的战争

C.警醒对法西斯侵略视而不见的美国人

D.讽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18.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战局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D.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顶上的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 帽子,那就会永 远受印度 的摆布。”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

B.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 战略位置

C.南亚半岛的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 蓄意制造的

D.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20.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21.1967年5月,世界著名的和平主义者罗素和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一起成立了一个民间法庭(后来称为“罗素法庭”)。罗素以“如若某些暴行是罪恶的,无论他们的发出者是美国抑或德国,它们都是罪恶的”作为该机构的座右铭。这一民间法庭成立的初衷在于

A.揭露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暴行

B.揭露德国在二战中的暴行

C.反对人类的一切战争行为

D.致力于推动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22.“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 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战国B.汉朝

C.秦朝D.唐朝

23.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曾说:“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出

A.拿破仑的失败在于其统治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拿破仑的失败在于建立了帝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拿破仑的穷兵黩武因蹂躏了欧洲其他民族引起了反抗

D.拿破仑的统治始终是建立在不断地对外征服的基础上的

24.他早年是一位改良主义者,曾上书李鸿章要求变革,而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当康有为、梁启超还在宣扬改良主义的时候,他却成为中国第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他最有可能是

A.黄兴B.章炳麟

C.陈天华D.孙中山

25.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1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领导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3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4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123 B.134

C.124 D.23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4分,第28题21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 定数量的 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 得买卖,桑田也限 制买卖。

———《魏书》

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二十二史札记》

(1)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2)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1分)其影响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评述材料三的观点。(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的成员是通过立法机关才联合并团结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的。立法机关是给予国 家以形态、生 命和统一 的灵魂……对外权和执行权同是辅助,可隶属于立法权的,而立法权,正如前述,在一个有组织的国家中,是最高的权力。

如果执行权不是属于同时参与立法的人,而归属任何其他地方,它显然是受立法机关的统属并对立法机关负责的,而且立法机关可以随意加以调动和更换。

当立法机关把执行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权力交给别人之后,他们认为有必要时仍有权收回和处罚任何违法的不良行政。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材料四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三权鼎立或三权分立制度……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否决,仅在罗斯福任总统时就达580次之多。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常常被搁置,如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司法部用了40年,劳工部用了45年。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认为,权力分立论不符合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它是以对国家权力及其行使人持怀疑的、不信任的、猜疑的态度为出发点的。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政体》一书中,总结美国实行这个制度一百多年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制约和平衡,在实际生活中恰好是功过参半。”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洛克将国家权力分为哪几部 分?(3分)三者的关 系是怎样的?(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国家权力划分有何变化?(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与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文明时是怎样结合“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的。(4分)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对三权分立学说进行简要评价。(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孙中山在 创建兴中 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充分反映了他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 统治,建立美国 式的共和 政府。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道:“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二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 公意,文实遵之。至专制政 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 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材料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的实质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孙中山在誓词中要实现什么目标?(4分)

(2)结合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认识的变化。(2分)指出他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发展及促成这一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6分)

(3)结合史实,简要评价孙中山革 命的一生。(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D4.B5.B6.C7.C8.C9.D10.B11.C12.B13.D14.C15.B16.B17.C18.B19.C20.B21.A22.C23.C24.D25.C

二、非选择题

26.(1)含义: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分)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土地兼并。(3分)

(2)制度:均田制。(1分)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荒地得到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井田制逐渐瓦解。(4分)

(3)材料观点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1分)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4分)

27.(1)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对外权与司法权属于国王。(3分)关系:立法权处于最高地位,对外权和行政权处于从属地位,受其限制。(2分)

(2)变化:国家权力被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制约平衡。(2分)

(3)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和科举考试制度,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五权分立学说。(4分)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但也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3分)

28.(1)实质:以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清政府。(2分)目标:确立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 外交。(4分)

(2)变化:由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反动统治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2分)原因:1主观原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不断进步。2客观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的影响、支持 和帮助。(6分)

对高中历史选修的经验交流 篇3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设置与必修课程相辅相成的选修课程是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选修课程促使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走向多元,在体系上趋于完善,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兴趣、视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程与以往的选修课程皆有所不同。新的选修课程有哪些基本模块呢?高中历史教师在了解了选修课程的基本模块后,想进一步知道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比,究竟具有什么樣的特点呢?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课程呈现的专题性

历史选修课程在模块的设计上,注意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更适合当代高中学生学习。与初中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内在、抽象、远距离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情感也走向稳定而深沉,学习的内容更高深更复杂。作为选修课程,其选材的自由度较大,范围可以很广,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人物评说、历史之谜等等,均可进入课程。但是如果不加以选择,也容易显得杂芜。新的高中历史选修课内容的选材范围比较广阔,但是,这些内容在设计成模块时,一般都经过精选或浓缩,围绕集中而专一的主题加以组织。

二、课程学习的选择性

这是选修课程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以上谈到此前设置的中国古代史的选修课程,由于它的选择空间太小,在实际教学中变成了文科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一选一”没有多大的选择性。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设置了六个专题内容不同的选修模块,要求选择文科方向的学生在学习完三个必修模块之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在六个选修模块中还需要再选择其中至少三个模块进行后续学习。“六选三”相对于“一选一”无疑大大拓展了学生选课的空间。选修课程的开设,相当于在必修课之外,向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类“文化自助餐”,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高中各科选修课程都注重“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对必修内容再进行拓宽和加深,历史选修课也不例外,大致表现为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改革开放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从雅典的梭伦改革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又从中国的商鞅变法介绍到清末的戊戌维新,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二是针对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就通过对近一百年来世界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现象、人物的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三是针对学生的探究心理。如“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就力求满足学生对“历史之谜”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

四、更多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以探索历史的新内容、新层面,从政治史、制度史转向社会史、经济史、城市史以及一些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史学家把研究的主攻方向移向了对社会史、生活史和“大文化史”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其次,近些年来在史学界,对一些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亦有重大突破。如,对洪承畴等历史上著名“贰臣”的新评价,对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李鸿章、康有为等的再研究,虽然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争议,但是毕竟推陈出新,促使历史研究的深化。再者,近年考古学的研究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交叉性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等。在相对比较严谨、注重体系完整的必修课程框架内,难以集中这么多针对性强、有的可能还不是成熟的知识内容,而选修课则可以发挥其“短平快”的特长,及时地将这些内容有选择地反映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正有助于缓解历史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课程相对滞后的矛盾。

总之,历史科学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学科在人类与民族素质构建与提高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应当受到重视,在高中应给历史学科以应有的地位,形成宽松的大环境。这样,高中历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更好的历史教师和高素质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在其他行业能发挥出历史作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 河北省郑口中学)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4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

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12分)(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8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相似之处: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2.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从1895—1898年,出现各类新报刊约60种,多由国人自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销量逾万,“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两湖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各依其不同的具体宗旨,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维新人士的教育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主要政治背景。(8分)(2)依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作用。(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得出全民教育;第二小问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归纳两则材料内容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内容,从宣传思想、培育革命力量、启发民智等角度总结作用。参考答案:(1)观念:全民教育。

背景:中国面临瓜分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举措:兴学堂;办报刊;立学会。

作用:制造舆论,宣传维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启发民智,扩大政治参与。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1870年工部省成立,成为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中心。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扶植资本主义成长,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到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戊戌年)五月十六日上谕云:“农务为富国根本,极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得空言搪塞。”

七月初五日谕云:“训农通商,为立国大端,前经叠谕各省整顿农务、工务、商务,以冀开辟利源,各处办理如何,现尚未据奏报。……著即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七月十三日谕云:“现在讲求商务,业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并谕令……先就上海、汉口试办商务局,拟定办法奏闻,现尚未据奏到。商会即商务之一端,著刘坤一等归案迅速妥筹具奏。”

——摘编自(清)宋玉卿《戊壬录》

(1)依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步骤。(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兴办实业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从策略的角度说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2分)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殖产兴业的措施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重视农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对比中日两国政策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步骤:制定政策,成立机构;创办国营企业,示范引领;转让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步骤”须按顺序作答)(2)不同:重视发展农业(农商)。

原因:日本: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扩大政权基础;循序渐进,措施得当,行之有效。

中国:过于依赖地方官员,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求变心切,操之过急(急于发布变法上谕,操作紊乱)。(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和平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那是会有启发的。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臣(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

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伊藤:……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全球通史》

(1)中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有何表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12分)解析:第(1)问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维新派本身所体现的保守方面,即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二是其对立面,即顽固派的阻挠破坏。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可以总结出文明开化,改变风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真正让日本发展起来的是经济的西化,即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第二小问联系明治维新的结果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表现:维新派(康有为)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在变法诏令中没有体现;顽固势力强大,改革阻力重重。

(2)特点: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改变社会风俗。效果:加速了日本近代化(或工业化)进程,但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黄公度》

材料二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亦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

——《光绪大事汇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

选修1戊戌变法教案 篇5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原因: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

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①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

②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③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华民族工商业,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⑤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表现:

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②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2、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备课资料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争夺中国市场,协调列强矛盾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3)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在华设厂,无法再禁止中国人设厂,又为了利于增加税收,便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

3、困难:举步维艰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只是 “渐进”,而不是 “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1)生平简介:(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舆论: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第3课 百日维新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次变法的有关情况: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建议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四月廿三),光绪颁布《定国是诏》(翁同和拟),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除旧

布 新

作 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注: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合作探究1】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2】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第4课 戊戌政变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经过,教材对比说明了在戊戌变法中新旧势力的交锋情况,阐明了百日维新的失败结局,在史实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关于本节内容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新旧势力的概念:

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新势力明显处在劣势,为变法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举措: 旧势力

新势力 人事权 军 权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军机大臣,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基 础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拉拢袁世凯,不识其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游说列强争取支持;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光绪帝在短短的几天内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改革的举措,在守旧势力看来光绪帝听信“康党”之言所采取的激烈举动,已大大违背了“祖宗之法”,危及到了权贵们的切身利益。经过密谋,决定奏请慈禧“训政”,中止光绪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力以扭转局面。而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慈禧从一开始就希望所谓的变法在她能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可是光绪帝竟然自作主张,慈禧自然恼怒。在光绪帝提出想建懋勤殿进行议政时,慈禧不准,且训斥光绪帝。光绪帝惊慌失措,迅速召见杨锐商议对策,授密谕,表示自身难保,求救。再次召见袁世凯,进一步拉拢,擢授侍郎,专办练兵。并暗示他可不受荣禄节制。面对危急的形势,康与林旭、谭嗣同、梁启超等共商,决定劝袁举行政变。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一幕反映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穷于被动应付,胸无良策。此时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为了和俄国争夺在华权益,表示愿意帮助中国改革。伊藤博文访华就是为了此目的。光绪帝“决意欲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这里说的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具体是指日本的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人李提摩太,皇帝准备聘请他们为顾问官。目的有二:其一是贯彻维新派的一向主张联合英、日以抗衡俄国的外交路线,试图依靠英、日的帮助,来巩固皇帝和维新派的地位,对慈禧等守旧派构成威慑;其二向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经验,由伊藤指导变法改革。9月11日,伊藤博文以所谓私人游历的身份来到天津。他的到来使守旧派感到十分恐惧,担心外国人会干涉清廷的内政,支持光绪帝。伊藤博文访华增加了慈禧的恐慌和不满,慈禧担心沦落和日本守旧势力一样的结局,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

2、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

3、经过:

(1)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2)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逃往日本;“戊戌六君子”遇害。(3)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2】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单元小结:

本单元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为中心,阐述了19世纪60年代初到19世纪末4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从不断加深,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侵略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打击的背景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科技来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加速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出现危机并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二 篇6

选修2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三、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

一、《独立宣言》的发表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第2课 法国《人权宣言》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地位

探究活动课一 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第3课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二、美国的政治体制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二、波旁王朝的复辟

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三、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一、“中体西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三、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第2课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二、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三、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7

一、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政治现代化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4页有这样的表述:“1868年, 新政府以天皇的名义公布了《五条誓文》, 要求广兴会议, 向西方学习, 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 上下一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在左边的资料卡片上也指出, “五条誓文:1.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会议”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讨事情的集会, 或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 “议会”则指“西方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一般由上下两院组成, 议员经选举产生, 也称议院、国会”。 在宋成有的文章“《五条誓文》若干用语析义”中对此誓文的解释是:“在此誓文中, 虽写作‘会议’, 但其所指却是近代议会或议会政治”, “而‘公论’一词, 若把它与 ‘广兴会议 ’联系起来考察, 其义为议会政治的议政原则”, “故简言之,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条集中阐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问题, 展现了日本走向议会政治的前进方向。 ”这其实就是政治民主的体现。

在人民版历史教材的113页至114页有这样的表述:“1889年2月, 明治政府采取由天皇“御赐”的形式, 举行了宪法的颁布典礼。 ”“在法律上, 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以及居住、通信和宗教信仰权。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的落后的封建国家, 广大人民深受压迫与剥削, 基本无任何权利可言。 虽然《大日本帝国宪法》同西方的资产阶级宪法相比, 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但它却在法律上承认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权、通信权和宗教信仰权。 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相比, 明治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和其他自由权利, 这是幕府政府所不能及的。 这体现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用现代化史观解读和分析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明治维新”这个专题。

二、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经济现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6页明确指出:“明治政府在废除封建旧政治体制的同时, 大力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保护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明治政府最初采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日本民间经营的近代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政府经营的企业完成了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等历史使命。 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政府开始将官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 由此可知, 日本明治政府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 极大地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日本的现代工业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材的第111页我们可看见这样的表述:“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80年代, 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 特别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 新建了大约二十个大工厂, 有很多纺织厂都拥有上万个纱锭。 同时, 原有的棉纺厂也在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 扩大经营规模。 到1892年, 日本的近代化棉纺厂已达到39家, 纱锭的总数由1887年的76000个激增到350000多个。同期, 其生产总量也增加到204000件。 这些近代化绵纱厂的棉纱, 不仅很快抢占了工场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品市场, 并且逐渐地从国内市场驱逐了进口的洋纱, 进而又开始向国外市场销售。 ”从这段表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后,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市场越来越大, 迈向现代化的步子更快。 故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现代化史观中的经济现代化视角分析本部分的内容。

三、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文化现代化的特点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9页有这样的表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明治政府开始推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 借以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习俗, 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从而实现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治政府成立后, 首先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设立文部省, 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 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 1872年, 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学制》, 明确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 “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普及小学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实业教育的发展为日本培养出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在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影响下, 一些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于1873年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 积极宣传改革思想”。 我们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 日本明治政府的一系列文化改革措施, 使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理性化、科学化, 加快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 我们在进行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过程中, 完全可以考虑用文化现代化史观引导或者解读。

总之, 本文以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明治维新”为例, 从政治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该史观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3]朱汉国, 马世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S].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8

关键词:新课程;选修模块;问题;对策建议

G633.51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通史教学模式实行中外历史内容整编交叉通过专题史的形式来展现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在学完必修模块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基础上从六大选修模块中挑选两到三个模块来进行学习。从理论上来说,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打破长久以来必修课程“独霸课堂”的局面。有着相对独立,方式灵活、题材新颖、内容庞大等优点。也是逐渐从教师主导课堂过渡到师生共同经营的良好途径,选修课程的施行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科内容实现知识整合提供了帮助。教学工作者对选修模块教学的开设都无一例外持肯定欢迎的态度。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六大模块内容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與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些内容的选择编排打破了过去必修课程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历史视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都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选修模块的教学无论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理论层面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修模块教学却显得十分的尴尬,现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选修模块的课程开设现状并不理想,流于形式

笔者曾就选修模块的相关问题走访调查过一些学生,居然有些学生开口问“什么是选修课程?”可见选修模块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选修课程时才了解清楚,在学完必修课程之后也开设了选修课程,但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理想中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而是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和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教师在选修模块教学时也并没有刻意提醒学生该课程内容为选修模块内容,学习和教学方式一如必修模块,选修课也成了必选课,难怪学生对选修课程不明所以。

(二)选修模块的教学过程难度较大,对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考验

由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相关内容,专业性较强,同时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其内容不仅对学生,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新的领域。要上好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教师必须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教师在在史料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资源进行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够快速突破重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选修模块中一些相对陌生和不熟悉的内容,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广泛收集相关资源,将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原始史料,图片,视频等等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用史实教学。有一些教师干脆把选修课上成了纯学术性的专题讲座,加深了学习难度,同时也违背了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目标和特点。选修模块教学在这时候却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结合笔者实践调查经验和新课程的认识,考虑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多方面的支持,为教学工作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学科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控和支持。一方面,选修模块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得不到切实有效地落实,选修课也只能当必修课上,反映了在课程开设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建议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应该设立独立的选修模块管理机构,完善选修模块教学的管理制度。安排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来审议、监督、落实选修模块教学工作的实施情况,确保选修课程的有序运行。而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对选修模块的教学理念其实很赞同,但实际操作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发现历史选修模块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持,物质基础和财政基础无法落实到位,教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建议教学主管机构考虑为选修模块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和教学理念的培训,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放心大胆的对选修模块教学推陈出新,发挥选修模块学习的独特功能。

(二)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为学生选修课程的学习提供指导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存在本身就有着鲜明的个性,选修模块的学习正是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最佳途径,如果不让学生本人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课程,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无法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本着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负责任的态度,考虑到结合选修模块的特性在学校应该对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如作为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选修模块学习指导手册,包括详细介绍选修模块的内容和选修实施意见,供学生清楚地了解选修模块的内容和操作。同时加强同学生本身以及家庭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和相关条件,能够为学生选修课的选择提供合理的建议,真正从人格和学业上关心学生,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三)适当的对选修模块的教学测评进行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历史学科的教学测评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高中教学中推广学分制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学分制是高等教育测评中的经常采取的一种措施。笔者建议可以将学分制引入高中教学。在学习完必修课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选修模块的学分,而这些学分也应该等比例的兑换成分数,计入高考升学成绩中。同时要统一测试和管理办法,制定出一条公平、公正、公开的测评机制。根据测试,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真正打破一次高考分数决定一切的局面。

试着从内容上改变高考题型。高考题型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变化,但就历史学科而言始终很难摆脱题型封闭,学生无法发挥主观思想,评价制度过于单一的局面。这里可以试着进行突破,多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试题,在阅卷时采取SOLO分类评价法,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构处于何种层次,较好的拉开学生差距。

上一篇: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题下一篇:长山乡中心小学现场绘画大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