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4-06-06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选7篇)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先进文化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具有导向价值的文化,它具有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向导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我们要特别强调坚守文化阵地的历史使命,强调弘扬先进文化,不能用文化形态的多元化代替指导思想一元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阐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基本立场,也为全党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二是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三是高科技革命的影响。尽管这三个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在20世纪后期都已经存在,但在新世纪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要求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功能和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出现了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们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如何认识和判断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网络文化改变了社会信息发布的传统方式,如何处理自发的网络文化与社会控制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日益迫切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时代的发展,阐明了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再次,体现了坚持文化的价值标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表明,只强调社会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适应性,就会出现一个社会问题,即经济、科技压抑人文精神。当代西方的社会病主要就是这个问题。相当一些西方思想家已经看出,只是经济发达,缺乏理性精神和人类情感的社会是不能长久的。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深刻指出:

“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如果一种文化是以享乐主义、物欲主义为基调的,是以弱肉强食、损人利己为价值准则的,即使它是依托于发达的经济水平的,也不能成为人类效法和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对人们的心灵是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的文明发展是开倒车的,是违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因此,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来衡量文化的先进性,可以克服唯经济发展的片面性,使文化的功能不发生扭曲。应该说,无论是党的十五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是“三个代表”中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内涵,都体现了这样的文化价值标准。先进文化的价值标准,最主要的就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努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先进文化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能够适应和促进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和建设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 并且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强调的是, “四个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是第一位的, 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 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1];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 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2]。因此, 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要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对象问题, 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为人民”, 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目的和归宿, 承认并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发展“依靠人民”, 承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去促进社会的发展, 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创造精神[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全社会很多方面的问题, 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一、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 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看出, 经济建设在各方面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社会富裕程度逐步提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型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到充分就业;从仍有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 共同富裕, 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6]。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方面,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这样一些优点, 如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 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 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公有制的改革,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等等。

在分配制度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宏观调控上, 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国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经济, 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搞经济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且还要在生活环境、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做到“以人为本”。

二、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政治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7] (P106) 。实现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发展,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一方面要“依靠人民”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陈云指出:“疑难不决的事情, 要请教群众。没有这一条, 不能算马克思主义者。”[8]另一方面, 要让人民充分发扬民主, 行使政治权力, 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 管理国家事务,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种制度使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人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增长。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进行友好合作的参政党。中共中央经常召开座谈会征求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意见, 集思广益;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 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这些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得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权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努力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政治建设, 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不断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权益,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文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文化建设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因为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 并使之成为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文化建设的素材来源于群众生活,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和科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教育和科学,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惠及子孙后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坚持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文化建设, 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社会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 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多样性的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也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从而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整合功能, 使多样性能够协调运行, 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党适时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加强社会建设, 要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这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当然, 这些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从而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会建设, 要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这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增强凝聚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只有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7] (P203) 。

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要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艰苦奋斗,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社会建设, 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 (下转第153页) (上接第156页) 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文明程度和运行效率,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摘要:“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因此, 要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四个方面的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content_3399748_2.htm, 2005-08-25.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2006-10-18.

[3]徐水根, 裴重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8 (, 1) .

[4]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N].人民日报, 2005-11-28.

[5]钱建华, 杨雪英.论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杰出贡献[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7, (6) .

[6]周志平.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J].重庆社会科学, 2007 (, 6) .

[7]吴树青, 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3

把“三个代表”的精髓贯穿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是做好重钢宣传思想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应从三个方面去探索:

必须努力体现重钢宣传思想工作时代性,这是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所谓体现时代性,就是重钢宣传思想工作应当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它要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变化、紧扣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从而找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

努力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三个重大课题去认识和思考:一是围绕“世情”,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趋势,以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挑战,认真思考当今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产生的影响。二是围绕“国情”,正确认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所带来的新要求,认真思考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时代背景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产生的影响。三是围绕“厂情”,正确认识重钢开始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和面临的严峻挑战,认真思考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能扩张和推进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视角才更高远、嗅角才更敏锐。

必须认真把握重钢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这是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所谓把握规律性,就是重钢宣传思想工作要科学分析和揭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掌握基本原则,预测发展趋势,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认真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把握性质、找准定位、明确对象、掌握原则等方面下功夫:第一、从性质上讲,宣传思想工作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因此,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保证重钢党组织和全体职工加强团结、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第二,从定位上讲,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姓“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重钢生产经营为中心来确定其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运行机制,寻求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方式,发挥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优势。第三,从对象上讲,宜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引导公司职工分清正确与谬误、文明与愚昧、真善美与假恶丑过程中,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第四,从原则上讲,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原则。只有做到“三贴近”,重钢宣传思想工作才能与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

必须始终坚持重钢宣传思想工作创造性,这是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不竭动力。所谓坚持创造性,就是重钢宣传思想工作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企业宣传思想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方面是有很深的体会的。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我们坚持把厂情教育作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紧密围绕公司“管理年”、“成本年”、“结构调整年”和“科技年”的不同要求去创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使公司初步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可喜局面,为公司连续4年盈利大幅增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把“三个代表”的主题贯穿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理所当然也是重钢党委必须始终紧紧抓住的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本质要求,重钢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更加明确了。

第一,突出发展的主线,努力营造加速重钢结构调整的良好氛围。围绕大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要求我们着重宣传公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结构优化、质量档次的提升、工艺装备的换代、经济指标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钢铁主业形成的“两板两线”生产体系(即普钢的中厚板和薄板,普钢的高线和汽车摩托车专用钢生产线)、走专业化和精品化的道路上来;统一到非钢产业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即建设与房地产、环保工程、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钢铁产品深加工、矿业)上来。

第二,增强发展的动力,努力营造推进重钢改革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围绕企业内部改革和科技创新这两大动力,要求我们着重宣传企业内部的转机建制、母子公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解决重钢历史遗留问题;着重宣传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改造重钢,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重钢转机建制、加快重钢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重钢的综合竞争力、为重钢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上来。

第三,夯实发展的基础,努力营造真学邯钢、强化管理的良好氛围。围绕真学邯钢、强化管理这个基础,要求我们要着重宣传公司“营销是第一线、质量是第一信誉、人才是第一资源,成本是第一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依法治企、从严管企、勤俭办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治企方针,强化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科学管理、夯实企业基础、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上来。

第四,确保发展的后劲,努力营造加快重钢产能扩张的良好氛围。围绕重钢产能扩张这个后劲,要求我们着重宣传公司在钢铁市场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产能扩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公司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尽快实现年产300万吨钢的宏伟目标、走质量型企业、精品化路线、人本化管理、低成本扩张、差异化发展的有重钢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来。

第五,明确发展的依靠力量,努力营造团结全体职工共创重钢美好未来的良好氛围。围绕依靠全体职工办好企业,要求我们着重宣传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及公司广大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先进事迹,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用智慧和力量共创重钢美好未来上来。

把“三个代表”的本质贯穿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中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贯穿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中,就要求我们应当做到“三个结合”: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实现这个基本任务,必须先弄清我们的对象情况,对不同群体的员工做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职工群众的实践性结合起来。我们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规范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等,都不能脱离广大职工群众的实际,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适应职工群众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断增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4

组织建设

近年来,内乡县在党建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运行机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推进了思想新解放、发展新跨越,为实现县域经济新崛起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创新选用机制,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一个地方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选准一个“领头雁”至关重要,配强一个村班子非常关键。近年来,我们把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工程”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关键环节牢牢抓住不放,解放思想,拓宽渠道,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把凡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各类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支书岗位上来。一是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我们始终注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要求,在全县289个村(社区)共培养了631名后备干部,建立健全了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对后备干部实行分类、跟踪、动态管理。对于有能力的、符合培养要求的,以“压担子”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实践加强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对于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切实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成熟一个,选拔一个。2005年以来,根据工作需要,共有310名村级后备干部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其中有35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二是从优秀致富能手中选。我们积极探索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青年致富能手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中的方式方法,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参加村党支部“两推一选”、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通过公开竞争走上村级领导岗位。到目前,全县共有213名党员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7名走上了村支书岗位,共带动1369户农户走上富裕之路。培养优秀致富能手入党、当干部、任支书,使现任村干部深切感受到竞争压力,增强了学知识、长本领、干事创业的紧迫感,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从县直机关干部中派。针对一些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两委”班子不团结、党员老化、素质较低等问题,我们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一批政治坚定,责任心强,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去年开始,我们从县直机关选派了21名机关中层年轻干部到我县师岗、瓦亭、大桥、灌涨、乍曲5个乡镇21个基础条件较差的村担任村支书。一年多来他们为下派村引进项目资金2260余万元,累计办好事实事160多件,把新思想带进了农村,把新方法交给了干部。四是从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挑。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回乡务工青年中发现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换届选举,从中筛选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造福乡邻强烈愿望的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跟踪管理,适时提拔使用。目前全县已有5名大中专毕业生、9名退伍军人,17名回乡务工青年走上村支书岗位。从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中挑选村干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干部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提高了村级组织执行政策、推动发展、依法办事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五是从乡镇富裕分流人员中聘。我们在工作中倡导树立“分流人员也是一笔财富”的观念,这些“乡官”长期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经验丰富,视野相对开阔,见识相对较多,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比较了解,对当地情况也十分熟悉,聘请他们当“村官”,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维护农村的大局稳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们共聘请了14名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意继续发挥余热的分流干部到基础薄弱的村任党支部书记,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他们所在的村都由三类支部转化为一类支部。

开放式、多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犹如一缕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通过“提、选、派、挑、聘”等方式走上的村支书,在现任村干部中产生了强大的“鲶鱼效应”。由于这些“村官”思维活跃,勇于创新,能为农民带来新知识、新理念,他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有村干部,使村干部中一些自恃无人可接替、不思进取的“太平官”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形成了村干部争先恐后为群众谋利益的喜人局面,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培训机制,实施干部素质教育工程。

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们针对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致富本领短缺、带富能力不强的现状,积极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切实加强村干部的能力建设,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实施了“素质教育工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培训新机制。一是创新定期培训机制,解决农村干部“不愿学”的问题。着力抓好县乡村党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中心农户三级培训网络建设,坚持在每年的10—12月份,集中两个月时间,每期7天左右,采取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经验交流与主题讨论相结合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轮训,并将参加培训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地进行定期培训,使部分村干部因工学矛盾突出不愿接受培训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机制,解决部分干部“不深学”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分别与苏州农村干部培训学院、新乡党员干部培训中心、河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建立了长期委托定向培训关系,每年都要根据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村支书队伍建设实际,以更新知识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村支部书记“走出去”进行提高式封闭培训。2007年5月份,我们组织了50名村支部书记到苏州农村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今年4月份又组织了70名支部书记到新乡党员干部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同时在苏州培训时参观考察了江浙一带的华西村、梦兰村,在新乡培训时参观考察了回龙村、耿庄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村,使支部书记深受鼓舞。通过创新定向培训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村支书因教育培训内容不对口,培训方法陈旧单一而应付培训,图形式,走过场,不深钻细研的问题。三是创新定位培训机制,解决部分干部 “不爱学”的问题。坚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分类施训、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原则,准确定位培训方向,科学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自助餐”式选课、“套餐”式培训的办法,将培训内容设计成为公共必修课和学员选修课。其中农村干部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远程教育网络等知识为公共必修课,要求参训学员必须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农村新能源、新品种开发、种植养殖技术等实用致富技术课为选修课,学员可根据区域支柱产业情况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在培训过程中,对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员因材施教、“开小灶”。从而实现了学习培训由“套餐”向“点餐”的转变,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有效地解决部分农村干部认为培训学习对自己作用不大,不培训照样能干好工作,在教育培训时学习动力不足,不爱学,不真学的问题。四是创新定责培训机制,解决部分党员 “不能学”的问题。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村党员在实践中学习搭建平台。根据我县农村的现状,我们为无职党员设立了民主理财管理员、科技致富信息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等10个岗位,乡、村两级党组织为每个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建立台帐,实行跟踪问效。村支部每半年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党员的在岗履责情况评议一次,县委组织部把设岗定责活动纳入总体目标严格考评。去年“七一”前夕,县乡共评选出500多名(次)发挥作用较好、表现突出的“上岗”党员为“党员标兵”,予以表彰、奖励。广大农村党员在履行职责中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从而解决了无职党员“不在其位”“不能学”的问题。

能力就是生产力。通过创新村干部培训机制,实施村干部“素质教育工程”,解决了村干部有能力办事、能办成事的问题,使村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运用法律和政策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谋求发展创新的思路更加明晰。目前,全县已有821名村干部掌握了3门以上农村实用新技术,占村干部总数的71.7%;有400多名村干部达到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准;有600多名村干部领办蔬菜、烟叶、油桃、西瓜等各类基地4.5万余亩,创办经济实体190多个,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基层党建工作载体。

开拓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把基层党建工作和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基层实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载体,打造出了“三富爱民”、“功勋村支书”、“双日”活动等党建品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服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以党员“三富爱民”活动为载体,创新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为了拓宽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渠道,搭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平台,今年初,我们在全县共产党员中实施了以致富、领富、帮富为主要内容的“三富爱民”活动,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三富爱民”活动要求,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要大力开展致富竞赛活动,引导、鼓励、支持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创业致富,带头致富;在已经致富的党员干部中开展引领群众致富活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帮扶城镇下岗贫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力争三年内使全县9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有自己的致富项目,使全县党员干部引领群众共同富裕面达到80%以上,使城镇下岗贫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在党员干部的帮扶下逐步走向富裕。“三富爱民”活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89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展致富项目420余个;3000余名农村党员在率先致富的同时引领万余农村贫困户致富增收;73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帮扶城镇下岗贫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制定了帮扶计划。“三富爱民”活动有力地推动着全县4000多名党员干部在真情帮扶的进程中各显神通。更为典型的是,位于内乡北部山区的板场乡,在“三富爱民”活动中,立足资源优势,16个村支部中有12个村的支部书记围绕石材加工、耐火材料加工、矿山开采、食用菌生产和畜牧养殖创办了自己的致富项目,并带动全村大部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形成了特殊的“板场现象”,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板场现象”的热潮。二是以“功勋村支书”评选活动为载体,创新村干部队伍管理机制。200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内乡县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开展评选“功勋村支书”活动的意见》,明确规定,不论是先进村还是落后村,只要村支部书记作出突出贡献,均可评为“功勋村支书”。“功勋村支书”一年一评,每年评选30名左右,由县委公开命名表彰,除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外,县财政每月发放特殊津贴300元,连续五年被评为“功勋村支书”者,每月发放特殊津贴500元。至目前,有221人次被评为“功勋村支书”,极大地调动了村支书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县形成了一个优秀村支书群体,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三是以新农村建设“创业富村”活动为载体,创新基层党组织创优机制。2007年,我们围绕创建农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标准,提出了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争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富村”活动,标准为“五强”,即支村两委班子强、党员干部队伍强、民主政治建设强、精神文明建设强、综合经济实力强。其中特别突出综合经济实力强,评选的创业强村必须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财政贡献、农民增收、集体积累、工业经济、农业支柱产业等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每年评选10个左右的“创业富村”,由县委、政府公开表彰并重奖。被评为“创业富村”的,由县财政给予1—2万元的奖励。“创业富村”活动的开展,使基层党组织创优机制等到了丰富和完善。四是以深化“双日”活动为载体,创新基层政权管理机制。1998年我们创造性地把党日活动同民主审议日活动结合起来,确定每月5日为全县农村的“双日”活动日。“双日”活动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村的统一,切实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2006年我们出台了《推行“4+2”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双日”活动的意见》,又创造性地将“4+2”工作法(即所有村级大事,必须经过4个会议决策和两个公示程序:由党支部提议、支部村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然后决议公告、结果公示)和“双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重中之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从创新管理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全方位推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使党建品牌成为基层党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让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前,内乡县已基本形成了党建品牌“一根主线串,各自放异彩”的良好局面。作为内乡的一张崭新名片,“党建品牌”深入人心,基层党建工作在实践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等新闻媒体都曾对内乡县开展的“三富爱民”活动、“功勋村支书”、“创业富村”活动、“双日”活动等进行过重点报道。

四、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干部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内乡县委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大胆实践,把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机制放在首要位置,既保持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又激发了农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起农村干部党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创新收入保障机制,使村干部经济上有保障。建立稳定的收入保障制度,既是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增强岗位吸引力和村班子稳定性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中央要求、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推行了村组干部补助结构管理制度。村组干部补助由岗位补助与绩效补助两部分组成,岗位补助主要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补助分别由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负担。县财政局逐年据实核定全县村组干部补助总额,需要时由县、乡财政增加预算,以保证全县村支书、村主任年岗位补助额不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村级副职干部年岗位补助额不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组干部平均年补助额不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对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的,再增加岗位补助的20%,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长的,再增加岗位补助的10%。村支书、村主任岗位补助增加部分由县财政负担,村级副职干部和组干部岗位补助增加部分由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负担。乡镇按村干部岗位补助的30%设定绩效补助基金,制订村干部绩效补助考评管理办法,根据考评结果,逐人核定出绩效补助额,年终一次性发放。同时,逐步探索建立村组干部补助正常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任职年限,参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完善村组干部工资逐年增长制度。二是创新党内关怀机制,使村干部干好了有希望。从政治上关心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坚持对优秀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组干部,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积极探索从年富力强、政绩突出的优秀农村支部书记中选拔公职人员甚至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制度,探索实行对连续获得3次以上“功勋村支书”荣誉称号而且身份是公职人员,或凡累计获得5次以上“功勋村支书”荣誉称号,同时所在行政村被县委命名为“创业富村”的村支书,经组织考核,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让优秀村支书政治经济双丰收。三是创新养老保险机制,使村干部退休后有所养。探索推行村干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现任在编村干部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补贴制度,凡是未满60周岁的现任村干部,均可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在离任后,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对不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在其离任时,按任职年限每年补50元的办法,给予一次性退职补助。

内乡县对村干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等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创新,大大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现在,无论在发展产业中,还是建设新农村第一线,内乡基层党员干部处处率先垂范,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大家实干苦干,加快发展,努力造就一个新农村的新天地。近两年来,主导全县经济的十二大产业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新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达到6个,其中4个已竣工投产,2个正在建设;原有企业规模壮大3个,年产值均突破亿元大关。目前,还有5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正在加紧筹备开工建设。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5

平山中学

物理

王亚敏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历程和自己的宝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继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基于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创立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1、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思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实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震惊了世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和不幸。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顺利的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冷静观察,深入思考苏联东欧问题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党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为“三个代表”的思想提供了科学而充足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2、新世纪国际政治局势的新变化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党的领导正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与新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改变,走向多极化。但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政治斗争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和加入WTO,深层次的改革还任重道远;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新的矛盾层出不穷。从党的建设看,近年来围绕着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解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许多突出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作。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的客观现实,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回答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呼唤着指导实践的伟大的理论,这就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社会需要。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启示。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认识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而现实的理论依据。

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锲而不舍的不懈探索,特别是对执政党理论的探索,终于初步形成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艰巨性、复杂性,将党的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五大又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提出并不断深化“三个代表”的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表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6

[ 10-11-05 11:14:00 ] 作者:张学书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 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

[论文摘要]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从生产力、人民群众、政党的有机联系来看待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发展动力,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看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中概括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且通过提出“先进生产力”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因此,人的活动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代替权利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充分估量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跨越,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由此,我们讲社会发展,强调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必要的,但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社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这就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程,而且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进程。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而且更加全面地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发展实质的理解。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和社会发展动力原理有机联系起来,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切人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着手,通过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旗帜鲜明地公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这一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党要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推动生产

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任务。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党的性质、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政党的科学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而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要承担起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责任,就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我们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这个基础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吸弓1发展先进生产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营造出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并强调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且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的发展以及党的性质和任务联系起来,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政党自身的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并从这种有机联系的整体上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认识。

第二,从发展先进文化的途径、任务以及与政党的关系来把握社会观念结构及其作用,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先进文化的内涵、发展途径、功能作用以及与政党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作用的理论。它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以此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才不会迷失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革命精神,没有这种理论品质和革命精神,它们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它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要善于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使其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品质,这是发展社会

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其次.它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应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相包容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弘扬其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具有世界眼光,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感召力。我们只有把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因此,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干,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叶,以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格局为内容,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功能作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激发人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把先进性寓于群众性之中,才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出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看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党不仅要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唯物文明的发展;而且要通过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我们党的任务之一,看作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我们要从站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子的高度来看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引导者,从而揭示了在新的时代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力。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时代精神、把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理论创新、把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把发展先进文化同党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使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境界,更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结构及其功能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第三,从人民群众、政党、社会的有机联系来理解人民群众的史地位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了这些观点。它指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因此,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立场,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

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人民群众、政党、社会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有机统一了起来,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这种统一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这就是: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实现人的物质利益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实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心理智力的不断完善,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包括作为社会的人社会主体地位的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和谐等丰富的内容。这样它不仅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使人的发展观具有了崭新的内容。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结合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另一方面又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和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7

最佳答案科学的理论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回顾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具有马克思主义面向整个人类文明的理论特征,吸收借鉴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上的经验教训。其一,它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从二战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反思了这些国家从经济增长发展论到综合发展论、从增长极限论到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与实践变化轨迹,吸收借鉴了关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目标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与自然必须协调等诸多启示。其二,它吸收借鉴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比较和反思了“拉美模式”及20世纪80—9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出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盲目追随,而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启示。其三,它着眼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趋势,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既积极融入又坚持独立自主,既扩大开放又立足自主创新。其四,它坚持发展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把发展的要求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发展充分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人类进步应做的贡献。

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

恩格斯在谈到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和内容时说过,这一理论“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直接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和过程”得出的确切结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首先必须做到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准确认识”,即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但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突出;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但农业、社会发展仍是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各项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但体制不完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改革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较多;社会发展出现新局面,但诸如就业、医疗、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矛盾凸现出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经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等。综合国内国际的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判断,强调必须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发展这个主题,是因为新阶段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经济在保持20多年快速增长之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难度加大,需要付出更艰巨的努力;二是发展问题更趋复杂,改革攻坚阶段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三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机不可失,稍纵即逝。因此,在发展问题上,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任何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懈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有害的,也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原因就在于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同样,如果我国现阶段不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不仅无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甚至难以保持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我们必须在这样的高度上认识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这条道路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这样的发展道路,既符合现代社会化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切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谋发展,又是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贡献。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如何使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的真正含义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完全统一的,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和历史创造者地位的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真正体现和集中表达。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形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在这个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实践任务和理论任务。

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和行动。党中央号召,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际,全面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要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蕴含的科学性、规律性;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总之,要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领会、自觉接受和坚定不移的贯彻,使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全体人民实践创新的力量。

要在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与巨大力量。掌握理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才能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保障,等等。要把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作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要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既是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观点和新论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上一篇:在灾难中学会坚强下一篇:描写伤心寂寞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