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2024-07-05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通用8篇)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篇1

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质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以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依据。所谓激励实际就是处理好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借助外部的一些因素或措施作为吸引力或推动力(刺激变量),激发个体的需要和动机调动其积极性(机体变量),从而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反应变量)。显而易见,我们探讨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关键就是在有效地调控刺激变量上做文章,也就是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且有效的激励要素及措施。

二、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意义

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景意义而言,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就远景意义而言,通过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1

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一切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

三、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

(一)需要激励 据多年的观察研究,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1.归属需要。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而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则要经过主观努力,这就具有了激励作用。2.情感需要。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大地焕发学生的积极性。3.自尊需要。学生的自尊心是很敏感很强烈的。我们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4.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每个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5.发展需要。马斯洛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每学期开展“精英评选”活动,评出诚信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音乐之星、美术之星、纪律之星等,使班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促成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二)目标激励 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使班级目标形成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1.“小步目标”专栏,每次质量检测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努力目标,包括级别、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三项内容。2.设置“光荣榜”,包括五级保持者、晋级成功者、突出进步者即进步达到全年级20个位次者。这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鼓励。3.“周周送红旗,月月添惊喜”专栏,每周按“静海一中标准学生”要求详实记录,满分的同学发给一面红旗;这样把学习与规范融为一体,两手抓两手硬。4.建立班级“记录册”,记录下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争得荣誉的同学,还有每周给班级丢分最多或违纪的同学。每周向全班公布。

(三)参与激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在实践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发挥参与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竞争激励 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既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从而使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能。这样,就会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因素的干扰。二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只是少数拔尖“选手”的竞争,而应该是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来竞争。三是发展性原则,就是使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五)情感激励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其创造性、主动性,鼓舞士气,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使更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为集体作贡献,使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信地址:山东昌邑市实验中学

联系电话:***0536—7068345

邮编:261300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篇2

一、班级管理可以拓宽德育教学的视野

(一) 班级管理为德育教学提供感性素材

班级管理的事务繁杂, 大到学校及两院的大型活动, 小到学生的个人卫生、穿衣打扮, 事无巨细, 统统包揽。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对该班的所有学生都应有很深的了解, 对德育教学提供很好的条件。德育教师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备学生, 分析教学对象, 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教案, 选择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比如, 本学期我带的班是电气机控G3151, 我班的112宿舍, 自入学以来一直被评为优秀宿舍, 是全校的标杆, 我数次查宿, 对宿舍的6个学生加以鼓励, 并利用班会的时间让该宿舍的宿舍长及其他同学发言, 把他们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同学, 我在《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的德育教学中讲到第三课《职业道德》的内容时, 就以此为例, 说明道德修养是从日常小事做起, 保持个人及宿舍卫生, 搞好宿舍同学的相互关系, 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 班级管理拓展了德育教学的空间

班级管理的很多工作是在日常的8小时之外, 每天24小时之内随时都有可能接到关于学生的电话, 我每次接到学生及家长的电话, 感觉都是在上德育课, 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 随时都在考虑如何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 与家长一方或双方的关系紧张, 这时我要努力化解其家庭矛盾, 促成更和谐的亲子关系。班上一个学生, 父母离异, 他与母亲打电话的过程中使用了不礼貌用语, 我专门与该生单独谈话, 告诉他这样与母亲讲话是不对的。经过我的提醒和劝说,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表示一定要改正, 我在与其母亲联系时, 告诉她孩子很心疼她, 很理解母亲的不容易, 他的母亲也很感动。我相信我的努力会对母子关系的改善起到正面的作用。班上还有一个同学, 父母对他的管教很是无奈, 母亲因此得了癌症, 我一方面通过电话和微信安慰这位母亲, 同时找该生单独谈话, 向其摆事实讲道理, 寻找他的优点并抓住机会让他展示自己, 他在去年元旦文艺演出中被选中, 参加了全校及两院的演出。我多次与他的母亲联系, 告诉她孩子在这方面有特长, 我们要帮助孩子成长, 他的母亲积极配合, 我还邀请他的母亲来观看演出, 我还拍了很多该生演出的照片, 通过微信传给她。这对孩子是一个鼓励, 对母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促进。班上还有的同学会把他的烦恼甚至不愿对父母敞开的事情告诉我, 我感觉到学生对我的信任, 这些事情虽然琐碎, 但德育的真谛恰在其中, 它使德育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的空间。

(三) 班级管理丰富了德育教学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 学校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 这些活动为德育教学改革、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比如, 学校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五月鲜花、法制教育等活动, 对德育教学改革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以五月鲜花活动为例, 今年我的班级与另外的班级合作参加五月鲜花活动, 此时, 我配合我的学校课题《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把五月鲜花活动作为一个德育项目, 运用到《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三课《职业道德》的内容讲解中, 对该部分内容的讲解, 不再沿用传统的讲授法, 而是使用项目教学法, 实施步骤如下: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让学生在“做”中“学”, 亲身体验集体的力量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德育教学可以为班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滋养

(一) 德育教学为班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在本学期的班级管理中, 学校在五一假期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系列片, 然后提交几篇观后感。我利用假期从网上搜索下载了《大国工匠》的全部视频, 结合《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的第三课《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把这些视频纳入《职业生涯规划的项目教学》 (实施步骤或参考下图) , 在课堂上, 我穿插播放或使用大国工匠的内容, 把这些内容与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下改革开放的进程相融合, 让学生从中体会这些人身上的职业道德, 提醒学生这些人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也是大家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及自己的使命, 据此, 让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该堂德育下课后 (上午11点50) , 班上的叶慕达和王洪利同学没有去食堂吃饭, 趁热打铁, 立即拿起笔写下了他们的《大国工匠观后感》。

(二) 德育教学为班级管理提供精神滋养和理念升华

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五月鲜花合唱项目中 (见表一) , 共演唱两首歌曲, 一首是学校指定的, 即《首钢技师学院校歌》, 另一首自选, 经过与李宏义老师协商, 我们选择了《潜伏》的主题曲《深海》。为了提高合唱的效果和层次, 我亲自为这两首歌撰写了朗诵词:

校歌朗诵词

甲:追往抚昔, 历史的传奇在这里绽放

乙:继往开来, 时代的巨轮在这里起航

甲:首钢技师的莘莘学子用如火的生命铸造大国工匠

乙:2025中国制造, 这是首钢技师追逐的梦想

甲:首钢技师, 勇敢担当, 百炼成钢

乙:让我们为首钢技师学院放声歌唱

《深海》朗诵词

甲:我需要一个信仰, 以使我不再迷惘,

乙:纵使黑夜, 依旧梦想着光

甲:纵使孤独, 依旧爱意高昂

乙:纵使悲伤, 依旧温暖似幸福天堂

甲:生命只为一个信仰

乙:相信无尽的力量

甲:让我们手握信仰的接力棒

乙:共筑诚真和善良

其中“首钢技师的莘莘学子用如火的生命铸造大国工匠”及“2025中国制造, 这是首钢技师追逐的梦想”, 是对校歌的提炼和升华;《深海》的朗诵词则提炼了这首歌的精髓:信仰的力量, 结合当下中国信仰的迷茫和缺失, 呼吁信仰的力量, 让中国的年轻人接过信仰的拉力棒, 共同追逐诚真和善良, 这是社会的正能量在呼唤, 这两首朗诵词对合唱效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和提升, 使得学校的五月鲜花活动有了灵魂和精神支柱, 这对该活动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德育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密切关联, 相辅相成, 联动互进, 共同维护着班级管理和德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 二者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或厚此薄彼, 只有二者分工合作, 才会达到最佳效果。班主任要加强德育理论修养, 德育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关活动, 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刘生忠.中学班级管理中自助合作模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篇3

摘 要: 无论是授课期间还是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密切联系,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激励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本文围绕如何正确合理地在日常a教学与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展开细致讨论。

关键词: 激励 教学 人力资源 管理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激励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教学与学管工作中,合理运用激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推动班级建设,降低学生管理难度。

一、激励的分类

不同的激励类型对行为过程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所以激励类型的选择是做好激励工作的一项先决条件。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虽然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对象是不同的。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对人物质需要的满足,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对人精神需要的满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比如期望得到爱、得到尊重、得到认可、得到赞美、得到理解,等等。

2.正激励与负激励

所谓正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鼓励这种行为,以达到持续和发扬这种行为的目的。所谓负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

正激励与负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目的都是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取向相反。正激励起正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肯定;负激励起负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否定。

3.内激励与外激励

所谓内激励,是指由内酬引发的、源自于人内心的激励;所谓外激励,是指由外酬引发的、与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内酬是指任务本身的刺激,即在任务进行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它与任务是同步的。追求成长、锻炼自己、获得认可、自我实现、乐在其中等内酬所引发的内激励,会产生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外酬是指任务完成之后或在工作场所以外所获得的满足感,它与任务不是同步的。如果一项又脏又累、谁都不愿干的工作有一个人干了,那么可能因为完成这项任务将会得到一定的外酬——奖金及其他额外补贴,一旦外酬消失,他的积极性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由外酬引发的外激励是难以持久的。

二、学生激励的原则

有效的激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管理与自我约束,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科学地了解激励的原则,并在实际教学与管理中进行合理应用。

1.目标结合原则

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引导性原则

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4.合理性原则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5.明确性原则

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处理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直观性与激励影响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6.时效性原则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7.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8.按需激励原则

激励的起点是满足人的需要,但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其效价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管理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被管理者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三、如何激励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在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前提下,应当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激励”艺术,不断鞭策学生前进。如何激励学生,发挥高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目标激励

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为他设定一个既可能实现又要求较高的目标,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努力追求美好的前景。这种目标激励的方式,既可采用口头形式,又可采用书面形式。

2.榜样激励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众多教师的经验证明,在学生面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一遍好样子”。

3.参与激励

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自觉地为班级出点子、想办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参与激励要求班主任有高度民主的精神,信任学生,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并能放手让他们去干。

构建班级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篇4

高二(25)陈子国

在班级管理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实施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激励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起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愿望。良好的班集体一定要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激励行为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其创造性、主动性,对于鼓舞士气,增强班集体凝聚性,使更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为集体作贡献,使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励运用得当,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收获和效果。

个人认为以下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1、榜样激励,展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只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工作中就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激励学生好学上进。

首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努力将“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的乐趣。扩大知识面,学着接触学生喜欢的东西,体验他们的情感体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佩服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班级管理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会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教师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享受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

再次,大胆实践创新,做实践能力的多面手。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班主任不断实践与创新。例如,教师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都会激励学生的进步。

2、参与激励,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中学

时代正值人走向独立、自主的时期,参与意识尤为强烈。因而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使之由消极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管理者。

3、情感激励,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存在着差异,用爱心善待学生、用百倍的耐心宽容学生是情感激励有利手段。班级管理中,我们应“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只有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才能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发挥情感激励的巨大作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得到成功的发展。可以利用黑板报、班级宣传栏、作业评语、学生评价手册上的教师评价,书写一些催人奋进的话语增强学生的信心,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多一些宽容理解,更容易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因为爱心和信任是学生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对待差生,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即使有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的给予肯定,能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4、竞争激励,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因素的干扰。二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只是少数拔尖“选手”的竞争,而应该是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来竞争。三是发展性原则,就是使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这与第二个原则密切相关。

在我们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则体现在:首先分组要体现公平原则,每个小组之间的竟争是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其二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是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平台,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条件。班干部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选拔、培养、使用班干部尤为重要。对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为班干部,班主任要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锻炼能力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严格要求他们,及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表扬工作的成绩。而实行干部轮换制,让班委会引入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接受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其三在周激励会上,班级之星的评比应该更具有群众性、广泛的代表性(比如节约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艺术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给“学困生”信心以达标,给“优等生”压力以攀高;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向有特长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比如发“学习优秀奖”对大多数学生就没有激励作用,而发“学习进步奖”则对任何水平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只有激励的面广了,才能让所有的学生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有一个努力一下就可以达成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其四要在班级各个环境引入竞争激励的机制,课堂上、课外活动中、小组活动中、卫生打扫等每一个点,都能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都是他们展示自我风

采的舞台,为以个人的良性发展带动班级的全面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5、目标激励,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式中,激发力量是个体愿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目标价值是个体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重视程度,期望概率是个体对行为活动能够导致目标结果的可能性的估计。这一公式表明:一个人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重,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强。这为班级管理中目标激励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使班级目标形成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口号”作为班级目标,然后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学期的层次目标,再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德、智、体等方面,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本学期的目标。这样,班级共同目标就转化成了学生的个人目标,这就使学生对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而且有了清晰而具体的把握,从而也就增强了目标的激励力量。

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一方面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有崇高的远景目标;另一方面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确定近景目标,不要盲目攀高,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班级确立共同的目标就等于指明了班级前进的方向。学生生活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会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就会越完善自己的个体目标,从而为维护集体荣誉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依据学生发展目标,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使学生愉快的享受班级的温暖。团结、温暖的集体,会使学生由对集体的热爱,转而投入到学习中去。班级活动让学生当家作主,充分展示了自我,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6、评价激励,鼓舞学生持久努力的信心

有人以两组学生为被试进行心算作业实验,对第一组只告诉他们尽量做好;对第二组则不断对他们做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第二组比每一组成绩好了16.5%。这告诉我们,评价,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班级管理中,评价多种多样,口头的与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定期的和随机的,等等。总的说运用评价激励时应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评价的及时性。评价作为一种强化刺激,及时给予才有激励效能,学生学期初的一个好行为,班主任到期末才提出表扬,其强化激励作用几乎是零。因此,应特别注意多运用随机性的评价。二是注意评价的具体性。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应该有针对性,应是具体而生动的,不能满足于等级式的抽象而枯燥的评价。三是注意评价的肯定性。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公开表扬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87.5%,反而退步的只有0.15%;公开的挖苦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11.9%,反而退步的却占65.1%。这清楚地告诉我们,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比批评、惩罚等否定性评价好得多。每一位班主任都不可能不用否定性评价,但每一位睿智的班主任都是善于多做肯定性评价的。四是注意评价的艺术性。一提到艺术性似乎很难把握,其实也有规律可循。比如,一项以学业成绩为内容的实验表明,私下责难使66.3%的人有所进步,仅10.7%的人有所退步,而公开挖苦之后进步的仅占11.9%,退步的却占65.1%。看来,否定性评价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讲点艺术性。私下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导矫正行为,事半功倍。再如,奖品是在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发给学生,还是悄悄塞给学生了事?方式的高下之间也显出艺术性。又如,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胜过一火车的说教,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这里也有个评价的艺术性问题。

班级管理中,扩大激励和奖励面,如设置“学习标兵奖”:奖励学习成绩前十名;“学习进步奖”:奖励前进五个名次的同学,每次校级考试评比一次。为全班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增强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我是班级集的一员,我要为班级争光!”并在开学初进行了“优秀表现奖”的评选活动,奖励思想、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秀的同学。通过评价激励,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尽可能把每一次评价作为学生的一次新的起点,多往前看,面向未来,让每一次评价都能成为鼓舞学生持久努力的不竭动力!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篇5

摘要:班级管理构建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的自我管理艺术,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的实践管理艺术,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级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实现高效班级管理。

一、实施目标激励,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意识

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有理想才有拼搏的干劲。班级管理需要做好目标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目标,让目标引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到方向明确,管理有效。小学已经有了很强的集体意识,制定针对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围绕班级管理目标,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努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不断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动力,以目标为引领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让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制定短期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学生目标明确,就会照着目标不断努力。指导学生制定管理和学习目标一定要体现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让学生感到目标不是很遥远,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现目标过程中感知的自己的`能力,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管理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如果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还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此时引导他们能够基于现实的目标,比如,每天能够记住多少单词,能够背诵几篇课文,每周能够记住和应用好几个数学公式等,然后再逐步扩大数量,提升难度。根据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学生具有不良习惯的问题,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制定相应的自我管理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去掉这些不良习惯,并请更多的同学帮助他、提醒他,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学生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对于实现目标的学生,教师和同学及时发现,设立目标征程小红旗,对那些完成目标的同学说加以标注和表扬。

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向先进看齐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持久的,很多的成功都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榜样,愿意成为那个楷模。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榜样激励,学生自己寻找榜样,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可以是一些有名的人物,最好是班主任能够像学生提供一定的模仿,让学生去选择。通过向学生介绍榜样的事迹,让学生感知模仿的精神,汲取奋斗的力量;模仿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科学家、民族英雄、成功典范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还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现优秀的榜样,每个班级里都有学习和品行非常优秀的学生,树立这些典型能够小学生从身边人学习,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对他们有更好的引领作用。这样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规范和激励,学生感到做好帮并不难,按照身边这位同学去做就能成为榜样,能够实时观察,处处学习,快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能够有目标学习,成为学习的榜样有无限的荣光,只有自己努力,也会成为大家眼中和心中的榜样,这样能够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让学生都向模仿看齐,都向榜样学习,获取更多的积极力量。班主任一定要用心观察,及时寻找并树立班级的学习榜样,同时,做好榜样的更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有机会成为榜样,从而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竞争,增强自我管理潜力

竞争是一种最有有效班级管理方式,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能,都希望用行动和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也能够参与班级管理,能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并到一定的阶段进行综合评比,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就会努力的学习,就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以班级管理为手段,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的目的。例如,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最积极,哪个小组学生最遵守纪律。这样能够很好地强化他们的纪律观念,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四、做好评价激励,坚持赏识教育管理

正确评价能够很好地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克服生活中的不良喜欢;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能够他们更多的动力,让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综合评价,以素质为核心,全面审视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看到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和进步。将学生的平时的表现能够记录档案袋,将学生在平时的积极表现、各种特长、各项进步都能记录在册,并他们的进行线性分析和趋势预判,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收录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等,既要作为参考,又要鼓励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参照自己的各项评价,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能力。评价管理以激励赏识为主,以促进学生进步为目标,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坚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管理,并且能够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反馈,通过各种发展性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总之,班级管理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对学生的激励是管理管理的核心,以激励为手段,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扬,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学生努力进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35)

浅谈班级量化管理机制 篇6

青龙一小于兴梅

教师通过扎实、细致、科学的班级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终生受益。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抓好制度建设。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非常重要的。在领书、排定座位后,我立即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并结合小学的一些管理经验,集思广益,在学校量化管理细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内容包括出勤、劳动、卫生、作业完成情况、文明用语、课间休息、两操质量、班风班貌等方面,并分别制订得分。为保证班级管理力度,树立良好班风、学风,还特别制定了重奖重罚的措施,在学习、宣传、卫生、体育等方面为班级乃至学校赢得荣誉的,给予双倍或四倍,至于扰乱课堂纪律被老师点名批评,在学校违纪给班级荣誉造成损失的,则处以双倍乃至更多的扣分。每人每周基本分100分,视各方面表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公布,期末总结后跟家长见面。同时与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少年等挂勾,奖惩分明同时,为了鼓励后进生,让他们看到希望,还特别设立了进步奖。就这样,新学期刚刚开始,九月一日正式上课的这一天,班级量化管理已全面实施,班级管理将全班同学纳入正轨,班级工作有序进行。

二、公开竞选,发挥小干部的助手作用。

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有效实施,贯彻落实。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总是抱着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必须给他们以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我在班级组织民主选举班委、组长、各科课代表的活动。为引导同学公平公正的评选,采用记名投票的活动,公开唱票,评选结果当堂当众公布,这样能有效避免不公正结果的出现,确保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学进入班干队伍,确保量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通过集中开会,个别指导等方式对班干进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指导后,便让他们各司其职,大胆开展工作,要敢于放权给他们,同时在同学中维护他们的威信。民主选举原则上一学期改举一次,引进竞争机制,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一次都当班干部的经历,丰富人生体验。

三、坚持“一个标准”,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在管理时注意坚持“一个标准”,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二是发动大

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次评优、量化、奖罚分标准,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旁观之人。

四、通过飞信进行家校联系,也是量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飞信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同学作业写不完整,我就把每天的家庭作业发给用飞信发给家长,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于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下面教育和引导。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的事例级学生树立榜样。

五、抓小节,重视养成教育。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量化管理,如周一统一着装参加升旗仪式,头天晚上整理好必备用具、带齐作业、卫生做到“座位三包”、不随地吐痰、不讲脏话、不追逐打闹等等方面,都有着统一的规定,违者扣分。看起来都是细节、小节、文明礼仪,哪一种不是于细微处见精神?“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学习方面,注意养成他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还有坐立走姿势,书写读书姿势等,都时刻提醒。表现好的,随时加分。

六、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时时注意不让自己走进“学习至上”的误区。事实上,学生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书呆子”型的高分低能型人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甚至不能适应考试的需要。所以在班级量化管理中,我们引进了宣传、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加分机制,让同学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另外,班级还组织球类比赛、放风筝比赛、墙报、黑板报评比,卫生先进个人评选等多项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的优胜者能进行加分,取得自信。这些举措,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很好地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我采取多种形式的班队会,制度化的班级周评、月评小结等,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几年来,班级量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已初步体现,班级管理呈现自觉有序运转的局面,有效地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基本形成,各方面工作成绩可喜,年年被评为“文明班级”、“明星班级”,体育、卫生、宣传方面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要有效组织协调班级一切资源, 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较弱, 挫折承受力小、感情变化多端, 是学生整个人生教育中最需要激励来促进全面发展的阶段。因此, 应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现好班级管理目标。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指的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机制依照一定规律作用于激励对象, 促使激励发生、运作和有效运行所采取的制度、方式或措施。

1. 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原则

内部激励是任务本身的刺激, 是活动进行过程中源自于组织成员内心所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等, 内部激励具有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外部激励是任务本身之外所获得的满足感, 外在激励表现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关怀激励等。要积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唤醒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程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而热爱学习, 自我完善, 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要辅之以恰当的外部激励, 通过两种激励相辅相成, 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2. 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原则

正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的奖励, 目的是让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负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 以终止这种行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要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正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符合班级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多进行奖励, 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对违背班级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 达到奖罚分明。

3. 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 应进行物质激励, 如学生家庭困难, 可给予物质的帮助;获得优异的成绩, 可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同时, 对于德、智、体等有进步, 或学习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多进行精神激励, 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在激励中要让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同时要考虑精神激励是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要合理有机结合两者, 调整其比重, 灵活运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原则

选择好激励时机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要根据学生具体特性、具体情况在事前、事中、事后适时择机对学生进行激励, 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应有的作用。同时, 激励强度要适中, 强度过大或不足都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 反而适得其反, 造成消极影响, 得不到激励应有的效果。

5. 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原则

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客观情况和自身主观愿望, 重视、关心、理解、尊重、发展学生, 赋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为其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对学生的评价、奖励等又要体现公平原则, 不可因人而异, 尤其是应构建一种公平竞争的培养机制, 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6. 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原则

个体激励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有针对的激励, 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获得进步, 得到全面发展。同时, 每一个学生是班集体的个体, 应有集体的荣誉感、团队意识。因此, 还要重视集体激励, 如在班级中评选先进团小组、先进学习小组、通过集体共同努力获得先进班集体等[1], 让集体与个体两种激励相辅相成。集体激励针对整个班集体进行激励, 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或让学生从集体中获得个体努力的积极因素, 实现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 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 规范其行为, 积极进行激励管理。在实施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要把握激励对象的特征、时间、环境, 进行有选择的激励, 只有这样, 激励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释放,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1. 目标激励

制定班级集体总体目标, 可激发学生向该目标奋斗的动机, 指引学生向该目标努力的行为。尤为重要的是在班主任和同学的帮助下, 每位同学应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 就会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目标激励在具体班级管理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学生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 也比较容易进行评估。学生实现了一些目标, 又可以确立新的目标, 他们也会在自己实现前期目标的激励下积极去实现下一个目标。但在目标激励具体操作中, 目标设立要切实可行, 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可通过成长树、成长路等图形放置在教室墙上, 通过果实或征途上的小红旗等方式进行标注, 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与努力的成效。

2. 榜样激励

榜样有很大的激励力量, 很多成功的人在成长中都有榜样的激励作用。小学生常会为自己寻找自己的榜样, 但这些榜样对学生的正确发展不一定有正向功效。因此, 班级管理中要向学生提供积极教育功效的榜样。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诗人、民族英雄等, 他们小时候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树立报国之志, 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学生的榜样;有许多革命英雄, 他们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学生学习勇敢、拼搏、奉献、感恩等精神。在班级管理中, 榜样也可以是班主任自己。班主任要全面打造自己, 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班级发展的要求, 为学生作出好榜样。其实, 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班上可设置“周星闪烁栏”, 评“每周一星”, 诸如“纪律之星”“卫生之星”“习惯之星”等, 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 更具有真实性, 影响更大。

3. 感情激励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常常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其行为和周围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班主任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 探测学生的心理感受, 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诱导激励, 从而顺利推进教育管理, 增强教育效果, 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2]小学生在认知世界过程中会有很多迷惑不解的情况, 很需要外力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 要对小学生予以积极的期待, 一是要对学生投以期待的目光。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学生努力的时候, 在学生困难的时候, 在学生获得成就的时候, 投去鼓励、肯定的目光, 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鼓舞。二是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微笑。微笑是一种雨露和阳光, 在学生困难、顺利的时候, 对其给予鼓舞和赞许的微笑, 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激励, 而不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奈或狂傲, 而是一种努力与坚持。三是要对学生报以温馨的语言鼓励。仔细观察学生, 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恰当时候与其沟通, 用正面、积极、温馨而富有道理的语言去与学生的感情共鸣, 达到帮助学生解惑、奋进的功效。四是要为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帮助、打动学生, 鼓励学生。如学生学习困难时, 班主任主动联系科任教师, 给予积极补课, 让其能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同步;有学生病了, 帮助其看病,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如果学生家庭困难, 可到该同学家去调查, 为其家庭贫困发现原因, 出主意帮助其自我发展, 等等。在情感激励中, 要突出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是年幼的, 但学生也是智慧的, 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对其充满信心, 相信其能做好该做的事情, 对其充满期待和信任, 学生会在信任当中得到激励, 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4. 竞争激励

竞争是班级管理激励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班级自主管理中, 让学生承担一些事务去做, 到一定阶段进行评比, 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如为了提高班级课堂纪律, 可让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竞争对象进行评比, 看哪一组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更好地遵守纪律。这样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 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班级也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体育、文娱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创新能力。例如, 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 (如唱歌、舞蹈、手工艺等) , 可多举办相关文化的竞赛和表演, 提高学生展示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素养。在竞争激励中, 要注意公平, 否则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利;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参与, 在参与中去体验、发展自己, 培养出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要注意合作, 竞争是必要的, 合作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竞争与团队的合作, 实现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5. 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是班级人本管理重要的管理方式。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就要对学生授权, 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能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较独立地进行自我管理, 处理日常事务, 驱动班级正常运行;同时要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到集体日常事务管理中, 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 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各种活动中, 使其得到体验、感受、思考和提高。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切实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 爆发出极强的积极性、创造性, 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实现自我管理, 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形成自觉的人力资本积淀, 形成内部效应;同时还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促进整个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 形成外部效应, 推进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6. 评价激励

正确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 让评价体现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一是评价以素质为核心,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的综合化评价。二是要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成长可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展示, 在成长袋中放入学生平时优秀的试卷、一些绘画、手工作品、有代表的奖励记录等各种成长进步的痕迹。同时, 还可收入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老师或家长写的评语等。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 给出对学生全面的客观评价。三是要以学生自主评价为重, 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班主任、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地位, 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取消百分制, 实行“等级加评语”方式, 等级可用“优秀、良好、你在进步、再努力”来评价。在评价中可用比较生动有趣的图形, 如用不同颜色的“星星”等来动态展示评价情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生,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嘉.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激励机制与班级管理 篇8

由于当前学校教育仍然是以班为单位来组织落实各项活动,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所以,班级教育管理能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构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基地。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育人的实际水平。班主任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就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级工作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的真正主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管理的观念,主动研究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以此改革和调整过去班级教育管理中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一代,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主动的地位。

二、以学生为本位,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当今社会更加强调发展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主体性人格。班主任激发、诱导、肯定学生,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和主体价值,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希望成为好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得到肯定、得到赞美,这是每个学生的愿望。班主任应当爱护和鼓励这种上进心和自我意识。班主任要重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具有不同特长和优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开展适合不同个性学生的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脱颖而出,体会成功的喜悦。另外让他们在活动中时刻感受到集体的存在,集体在关注他们,他们的热情和活力就会大大地迸发出来。这样,不仅积极分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后进生也会迅速赶上集体的步伐,并在对自身个性的认知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的方向。

三、以班级为单位,构建民主管理系统

(一)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级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由家庭到社会的过渡组织。我们应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班级不同角色的平等机会。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会感染同学,会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会无声地呼唤伙伴们去模仿,从而获得集体教育的效果。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一群优秀的班干部,由班干部形成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标志。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他们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班干部不能搞“终身制”,要鼓励全班同学参加竞选各种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这种自我尝试的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大,教育面广,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体会深刻,可以改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使学生能够多角色、多角度地看待社会和人。学生干部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倾向。其一是滋生出优越感,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逐渐失去骨干作用。这就需要端正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班干部不断进步,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种倾向是有些学生干部好高骛远,不能从同学和自身的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而是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同时也会逐渐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时,班主任要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要求他们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班主任对班干部培养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因人制宜与统一要求的关系。因人制宜是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干部各不相同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统一要求是指学生干部都应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每个干部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班主任如果不根据班干部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教育,就很难收到实效,培养班干部的目的就会落空;若不按照班干部的基本标准要求他们,无一定目标,就会造成培养干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可能培养出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在班内设立多种岗位,并尽可能多设岗,并把工作分细分好,减少兼职。如:图书管理员、讲桌整理员、礼仪检查员、纪律检查员、通讯宣传员、作业检查员、学科代表员等等。做到人人都是管理员,人人都有事可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岗位,各负其责。大大小小的班级内部事务,学生明确责任,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班级内的各种岗位做到定期轮换,以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鍛炼。

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学校的要求,将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分,制定明确具体的、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目标和岗位职责,使学生明确目标,有据可依、便于开展班级工作。

在班级内部,要更新原有的班级管理观。一方面给予学生相对的活动自由、思考自由、人格发展的自由,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善于点拨、纠正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引路人。建立师生、学生间的感情互动,促使每个人都追求真诚、相信他人,建立心里层次上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活动是班级开展教育和管理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锻炼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阵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参与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形成班级“自主自治”的新型管理模式。

四、以创新为先导,更新班级管理观念

开拓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和模式。班级教育管理要有创新的意识,开拓的思路,大胆实践,具体应体现在:

1、教育管理内容的创新。过去把学校看成远离社会的世外桃源,不管社会发生的变化,总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教育管理学生,相差太远。因此,班级管理在保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得到认真贯彻的前提下,增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解决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

2、教育管理形式的创新。改变一切由教师包办的局面,放手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把单纯由教师管理转变为教师宏观调控与学生具体操作;教师导向与学生自我运作相结合;集体教育管理与小组、个别教育管理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系统整体协同运作的综合效应。

3、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改变教育管理方法单调的状况,赋予新的内涵,开展“无批评周”、“高效学习日”等,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相同的活动中搞出新意。转换思维角度,提高管理效率。

上一篇: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下一篇:班主任工作妙招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