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2024-07-27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精选8篇)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1

三位参加上课的语文教师执教的是《晚上的“太阳”》的第一课时,她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三框儿”。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位数学教师执教的是《认识角》,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语、数两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具体、适宜的,是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目标达成来看,六节课的每一教学环节都能体现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手段能较好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突出教学重点,保证教学时间来巩固和强化重点知识。

六节课的教学思路较清晰,语文课从导入揭题→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读通课文→学写生字,数学课从激趣导入→新授→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每个教学程序都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课:激趣导入→新授→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六位执教老师均有较强的基本功:她们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她们明朗、快活、亲切,她们热情从容,看她们上课不似小学教师,就好似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富有儿童话的语言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

就这六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教学目标的设计关注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缺少了对学生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2、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制定的是教师目标,缺少学生目标的制订。

3、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服务于’学”,六节课中大多数教师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预设的教学目标还未完全在教学过程中落实。

这次磨课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两种“精神”的存在:一是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二周周五放学后,把任务布置给8位第一轮主备课的教师,她们利用双休日备好了课,第三周周一就拿出了教案,之后各教研组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在一天内研讨揣摩教案,最后定稿,于当天放学前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人手一份教案,为第二天第一轮上课的活动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各教研组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为第二轮、第三轮上课活动做好积极准备。对抽到上课的老师,各教研组更是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帮助出谋划策,探讨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正是由于各教研组的团结协作,才使得青年教师磨课活动得以较圆满结束。

二是执着的敬业精神。这次无论是8位主备课老师,还是上课的6位老师,在接到任务后都毫无怨言,愉快接受,不折不扣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课、上课任务。吉尔玲老师为上好课,包里揣了一大摞辅导资料,徐立华老师虚心向孙丽莉、王霞等老师请教;王平老师不停地试教;季艳萍老师高效率地备课;沈小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教具;更令人感动的是外面雨很大,天气很冷,周晓莉老师放学后在教室里对着姑娘一遍一遍地说教案。正是这十几位教师的辛苦执着,正是全体教研组的语数老师的全员参与,才使得本次磨课活动一轮比一轮精彩。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2

本次比赛采用团队研修、现场执教、课后反思三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分, 其中团队研修汇报 (10分钟) 占30分、现场执教 (35分钟) 占60分、课后反思 (5分钟) 占10分。

本次赛课活动, 从一定程度上说, 是我县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一个缩影, 是对我县小学英语教师近两年来学习新课程、运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一次大检阅, 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它充分体现了我县小学英语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纵观此次赛课活动, 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1. 团队研修, 探讨改进, 共同提高

团队研修是本次赛课活动中最大的“亮点”, 我县第一次采用这种方式开展赛课活动并把它列为评比重要内容。它的过程是: (1) 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各校根据实际情况, 选定一个研修主题, 例如:运用兴趣之美, 构建魅力课堂;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课堂效率等。各校研修目标明确, 主题鲜明。 (2) 研读教材, 形成初案。先由执教教师选定教学内容, 主备初案, 其他成员负责查阅相关资料。 (3) 讨论初案, 形成新案。初案形成后, 组员围绕主题集中讨论, 分析教材地位,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教法、学法, 设计教学程序。 (4) 课堂实践, 验证新案。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后, 执教教师进行课堂实践, 团队所有成员认真观察课堂教学每个环节, 并做好听课记录。 (5) 课后反思, 不断提升。课堂实践结束后, 团队成员再次进行讨论、交流, 亮点的地方保留下来, 并把研修成果总结提升, 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策略, 及时调整。

团队研修整个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打破了以往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以一个课例为平台的多次研修过程中, 团队成员深深体会到研修过程的艰辛, 但更多感受到的是思想交融、智慧碰撞的快乐。

2. 更新教学观念, 营造和谐课堂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 或者比那些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 学习得更加轻松, 更加迅速。”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很多教师的课堂设计都体现了这个理念。无论是课前的热身运动, 还是课堂学习新知, 操练巩固环节, 参赛教师都能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构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赛教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得轻松, 积极性高, 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3. 科学设计活动, 构建有效课堂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材承载着的知识, 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英语教师, 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 多给学生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 获得整体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倡导课堂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理念, 参赛教师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型活动。例如采用全身教学法进行激趣导入, 通过游戏、歌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既复习有关的旧词语, 又为新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在教授新单词时, 运用实物演示、趣味游戏、课件呈现、大小声读、打节奏读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在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的过程中轻松地习得语言。在巩固新句型的练习中, 有的教师采用“藏东西”游戏, 游戏体现了语言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性;还有的教师采用说唱形式, 将音乐中的节奏元素融入英语课堂, 实现教学的多元化, 使枯燥的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参赛教师能根据课型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促进了学生识记和内化语言知识, 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4. 合理运用课件, 有效创设情境

英语教学往往注重情境, 光靠教师的设计很难满足。多媒体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可传递大量的信息, 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多媒体能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句子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 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 让学生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本次活动所有参赛教师都使用课件, 改变了过去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打天下,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一位教师上第二册第7模块Festivals时, 运用课件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节日气氛, 配上喜庆的音乐, 让学生感受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5. 利用激励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 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 受人关注和重视, 使自我得到发挥, 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一旦被证实后, 他们就会很高兴, 所产生的那种成功感就会使信心大增, 从而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本次赛课的课堂上充满了热情的激励评价, 如:“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Great!”“Give her five!”“Clap your hands!”, 而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不忘鼓励:“Have a try.I think you can!”。

教师面带鼓励、真诚的微笑或亲切的点头示意, 或轻轻地摸摸学生的小脑袋, 或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或让全班给予掌声鼓励, 这样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 促进学生长足发展。

6. 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良好品德

我国英语专家许国璋老先生曾说过:“我教学生, 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 而是要教怎样做人, 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 认识世界, 培养心智, 而不是英语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例如一位教师上Do you like meat?教育学生要爱惜食物, 不偏食、不挑食, 均衡营养才能健康成长。还有一位教师上I get up at seven o'clock,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等。这些教师都善于挖掘教材内涵, 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 思想品质也得到良好的熏陶。

7. 培养良好习惯, 重视基本技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参赛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朗读习惯, 小学生天真、活泼, 模仿力强, 记忆力好, 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开口大声读英语、说英语。再如书写习惯, 教师把重点单词、句型板书在黑板上, 并把新单词一笔一画写在四线三格内, 这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 使他们受益终身。

8. 加强教学反思, 提升专业素养

所谓“教学反思”, 就是对已经结束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从中找出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本次赛课活动中大部分教师能运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课后反思, 陈述自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较好的做法及不足之处, 并关注了课堂生成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 教师不断积累经验, 及时地发现和弥补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失误, 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了专业素养。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3

十四节课,十四场精彩;十四位老师,十四种风格。各有各的独特,各有各的专长,令人倾羡,令人折服。

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的章婧老师,她一上台,一说话,一笑,一语,瞬间便把学生们引入了“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中。那些天然的、活泼的、富有野趣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深深陶醉,连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有着浓浓的文学色彩,也有着浓浓的儿童意韵,这应该就是小学语文特有的味道!

于冬梅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诗中的标点,读出古诗的节奏,打着节拍,“平”声长,“仄”声短。于非群老师在“小小即兴演讲会”上,让学生面向不同的“听众”:“一年级小学生”“同班同学”“台下听课老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将事情讲具体。即便是同一篇课内阅读文章,老师们的设计视角也是全然不同的,那些出其不意的细节,竟然可以演绎出无尽的精彩!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同样,刘广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牢牢地“栓”住了每一位听者的心灵,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奇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心神竟都随之而前往。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极其认真地板书着,一笔一画,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可观,学生们看着看着便都抬起手指跟着一起描摹,让我感到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知道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老师们身上所蕴藏的深厚底蕴,这些灵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表现,哪里是仅仅预设就可以生成的呢?

三、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着对执教老师崇敬的心情,在课后,我走上前去,向他们问出心中所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徐州市公园巷小学的于冬梅老师。她说:“我的朗诵和书写都是市教研员和我们的校长‘逼’出来的,就是关在房间里一直练,直到练好为止,特别严,不是天生就好的!”她还给我讲了怎么练习发音,怎样共鸣。

幸运的是,坐在我旁边的便是一位资深的课堂教学研究者,他详细地给我分析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他说,看课,就看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师的技能和机智。从谈话中得知,这位老师特别欣赏的便是泰州姜堰市实验小学王芳老师教学的《螳螂捕蟬》、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以及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娟老师的阅读推介课《与花婆婆相识》。通过他细致的指点,我无比深刻地领悟到,一节好课的生成,既要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教师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高效而情趣盎然的课堂。

时间匆匆,感受多多。同样是青年教师,看着台上的精彩,思量自身的不足,这本身便是无穷的动力。再结合课后专家们的精彩点评,收获便也是满满当当的了!专家们指出:

1. 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意识”。不能等同于“思品课”“科学课”,要实现语文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文本意识”,关注文本的表达,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要有“很强的语用意识”,学语言,用语言,关注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要体现语文的“情”,要有深情而真诚的爱。在《观书有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针对古体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出语调,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因此,我们要不断地领会新“课标”精神,练就言语的灵敏力,明确语文的意识,站稳儿童的立场,找到教学的定位,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再语文一些。

2.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儿童立场”。要体现儿童的自主学习,要“教得简约、学得丰富”。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已经很到位了,但是,学生的“学”却有待加强,老师的“牵”要再少一些!要努力让我们成为“巨大的推手”,成为“隐形的翅膀”,将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远方。

3. 让预设下的生成再精彩一些。语文教学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 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就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让语文教师的素养再丰厚一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最大潜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我们要努力建立语文课应有的尊严,要让教与不教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4

——市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活动总结

自20XX年2月被选拔为东营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以来,我在学校的高标准、严要求,指导教师XXX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严格要求自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认真圆满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三年来,我在思想上严以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约束和鞭策自己,同时遵守《东营市中小学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培养和管理意见》中的各项规定,多读书,勤总结;有问题积极向指导老师虚心请教,勤听课,多反思;能积极涌跃参加省、市、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政治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师德修养。

二、加强业务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学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1、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学习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阅读了《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效教学》等书籍,并写了近五万字的学习心得与学习笔记,收获颇丰;而《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更是我爱不释手的,教学路上的良师益友,每期必看,总是从中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市教研室给重点培养对象创造了很多学习、交流和研讨的的机会,2009年5月在东营区一中参加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2011年5月分别在广饶同河小学、利津实验小学、胜利油田实验小学参加东营市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研讨会。2011年10月,观摩了东营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

我们学校也给重点培养对象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我除了参加学校举办的业务学习外,在2010年5月,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全国小小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讨会;2010年11月赴安徽合肥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二届小学数学研讨会;2012年4月赴枣庄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研讨会,给我指明了

有效备课和上课的方向,特别是老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教师进行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

3、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我积极向指导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与老师团结合作,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尊敬老教师,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年间,一共听课100余节,每节课都能做到认真评析,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而做到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教育、教学方面。

在潜心学习,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同时,我坚持刻苦练习教学基本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在教学中先读教材,对教材作深入细致的钻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确实做到了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然后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班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为主线”的愉快式教学,从不搞满堂灌,而是讲练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给学生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学会正确评价同伴等。最后积极做好学困生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不歧视、冷淡,做到“真诚、耐心”,允许他们学新知时暂时听不懂,给他们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尽最大限度保护他们学习自尊心和求知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在快乐中学习,从快乐中得到发展。

正因为自己对工作一如既往地满腔热情和一丝不苟,我所教的班级成绩出色,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思想方面,我都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老师的称赞,同时,教学工作上的认真和对学生的关心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2、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参与教材教辅的编写工作。在潜心教学之余,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注重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反思,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四、辛勤的汗水,换来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校领导的关怀、郭子平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几年来,我积极参与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先后参加过多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2009年在全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含业务水平、课堂教学两项)中,获一等奖,执教的课题是《口算除法》;2011年去河口河运小学送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2011年5月东营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执教的《最大公因数》获得了同课题组的第一名的好成绩;2011年12月,在全市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公开课《等可能性》;2010年1月,在全市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教育理论学习宣讲活动中,所作的《学以致用,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宣讲,荣获一等奖;在此期间,分别执教校级公开课《速度、路程、时间》、《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分数的意义》、《等可能性》、《比例尺》、《找次品》,并获得老师们的好评。2、2009年7月参与编写青岛版辅助教材《一课三练》(四上);2010年1月参与编写青岛版辅助教材《一课三练》(五下);2010年7月参与编写青岛版辅助教材《一课三练》(五上);2010年8月参与编写人教版辅助教材《应用题天天练》(五上);2011年1月参与编写青岛版辅助教材《一课三练》(五下);2011年7月参与编写青岛版辅助教材《教材全析》(三上)。

3、在潜心教学之余,注重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随笔20余篇,其中2009年7月《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获省论文评比二等奖,2010年6月论文《生活使数学更有活力》获省论文评比二等奖,2011年12月教学案例《等可能性》获市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2011年6月教学案例《口算除法》获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2011年10月,教育感悟《让孩子“玩” 出幸福的“数学童年”》在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中,被省简报征用。

4、在2010年9月被学校评为“教学能手”;2011年5月被评为东营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 2011年12月在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中,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

5、在学校的每周半日教研活动中,经常积极发言,表现突出,2011年被学校任命为数学高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通过备课研讨、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形式搞活教研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6、现正参与承担省级课题《“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课标版教材”的实验研究》和《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在2011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中,参与开发了小学数学学科“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专题的课程资源。

三年的重点培养,让我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优异的成绩将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同时,我将不断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努力完善自己。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地勤勉刻苦,为早日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朝着更加广阔的教育教学天地,不断拼搏,努力进取。

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5

1、 思想重视,准备充分。领导层面,首先是书记为首的班子成员,非常重视这次赛讲活动。书记平时就特别关注课堂教学,重视课题研究,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举办此次活动,一是想全面了解一下我校目前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二是想让大家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张校长和杨校长也深入学科组坚持听课,参与评课;教学上牛主任、黄主任和金芳主任从赛前安排到听课和评课等整个活动全过程,分别负责一个学科,始终很负责任。全体教师层面,尽管大家教学任务很繁重,老师们的确很忙,但大家能坚持按时听课,认真记录,公正评课,客观议课;特别是本次参赛的36位老师,要完成好一次公开教学是要耗费很大的心血和时间的,但是大家对此次活动,思想都很重视,准备工作做得也很充分,让各位领导非常感动。很多教师的课件制作和教具使用,匠心独运,为突破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的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李云霞、郭冬玲、张涣、杨欢、崔景霞的课件很精美,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高列峰老师的备课草案写了大半个本子,何新喜老师的课是一课两备。还有很多老师的准备工作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但从课堂的呈现看来,就知道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2、 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最为重要的前提。初登讲台的郭冬玲、赫媛、小张丽、刘艳萍、解晓丹几位小老师也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上,靳卓玉、高列峰、胡敏、解金海、贺春琴、王晓霞、杨奇巧、李丽、杨娇等老师,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都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有经验的教师则更能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能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老师的课上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比如王红芬老师的《认读统计图表》巧妙地将学生蛀牙的统计图展示出来,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范静老师通过《健康歌》引入新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情感与态度的渗透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都能够做到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现实生活中,如:杨晓梅老师最后欣赏生活中的角,普双娟的各国国旗中蕴含的分数,以及杨欢的《守株待兔》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我们敬佩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老师们。创新的过程是学习、探索的过程,是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走老路安稳、容易,创新则预示着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有些老师有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表扬刘彩俊、蔡丽霞、靳卓玉、李云霞、张慧霞,她们都是有经验的老师,讲一节常规课,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但是他们选择了课题实验课,乐于研究,勇于实践,敢于突破,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尽管她们的课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争议,但她们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素材,这种敢于也是一种担当。11位数学老师也紧密结合我校的“十二五数学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多数老师的课堂上能够做到注重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如:李丽老师的课堂上让学生在投硬币等活动中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规则,杨娇的课堂上让学生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杨晓梅、张丽的课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做角、普双娟的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折纸认识自己喜欢的分数等,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另外,多数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范静老师注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教学语言丰富,评价激励到位,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晓梅老师具有语文老师的语言功底,课堂教学语言丰富,给课堂增色不少。

这次赛讲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咱们今天在这里提出来,以便以后改进。

1、课堂上教师的“戏份”还是太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主动性学习虽有痕迹,但没有落到实处。比如合作学习,大多留于形式。希望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做今后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研究课题。

2、教师不能读懂学生和课堂。表现在教师的课堂应对能力不够,课堂调控能力欠缺,对学生的评价模糊,不恰当,激励不到位。有些课堂上几乎没有评价语。对课堂的预设不到位,对课堂的生成措手不及,不会处理。这不仅是教师观念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自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名师的教案可以学习,可以借鉴,网络上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也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提高和进步。

青年教师活动总结 篇6

这次,先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伴奏下,每人走到场地中间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很多老师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拘谨的人不少,但不管怎样,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随着音乐展示了自己,别小看这短短的展示,其实很能表现出内在的一些性格特点,过后,又做了分别做引领者随音乐做动作的体验活动,90后的思维和我们是有差异的,她们多从音乐本身来做动作,通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和上次体验活动的结果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我还是往原来的思路上去引导了,没有及时的肯定她们的想法,这一点反思一下是犯了错误的,就像老师们心中预设了答案,非把幼儿引导标准答案上是一回事。改进改进!

后面的活动就根据预想好的开始了,从读写行思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讲解,边讲边看每个人的表情,应该都是有触动的,里面一些内容来源于教育报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里面的一些话说的特别好,比如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发现更好的自己。树用年轮来记录沧桑,我们用文字来记录曾经拥有的岁月和时光,成为主动地阅读者、勇敢的坚持者等等,每一句都充满了能量,当时我看得时候,就特别有共鸣,今天再分享给青年老师们,应该也是如此的。

看着这些积极向上的大孩子们,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他们,但自从学习指南以后,也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意识到重点的还是引领她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就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一样,有了好的态度、好的学习习惯,其他的都是自然而然的会进步的,比如会自主的去学习、主动的去研究、自觉的去写教育叙事、经常地反思等等。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7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江苏省A实验小学青年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随堂听课、观察等, 以期了解他们课堂秩序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学生对课堂秩序管理的满意度

随机抽样调查了A校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各3个班级的102名学生, 调查“学生最喜欢哪种教师的课堂环境”, 结果表明学生对青年教师课堂环境的满意度低于非青年教师。在“最不满意的教师”调查中, 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3%, 而中年教师仅占24%。并且有学生在问卷上留下了“某老师 (指青年教师) 凶死了, 课堂上经常发火”、“某老师上课坐在那儿发短信, 学生吵也不管”等意见。可见, 一些学生对青年教师课堂秩序管理的满意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进一步访谈和调研发现, 青年教师对课堂秩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作为小学青年教师, 您目前最希望提高的是什么?”在三项选择中, 30名青年教师中70%的将教育科研理论水平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选择希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占25%, 而选择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的仅占5%。这与当前各种级别的“教科研样本校”的评选有关, 与教师职称评定侧重科研、论文有关。一些青年教师认为, 只有努力上公开课或者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才能奠定自身的良好地位。而赛课、公开课由于场合的特殊 (经常是“借班”上课) 、性质的特殊 (有一定数量的观众或评委, “表演”成分增加) 、状态的特殊 (教师精心备课, 全力以赴) , 所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课堂秩序管理。在诸因素的影响下, 一些小学青年教师往往注重教学技巧的训练, 而对课堂秩序的建立与管理关注不够。

2. 教师的课堂秩序管理行为情况

本研究采用Borich (1990) 编制的观察量表, 该量表把教师的课堂秩序管理行为分为预防、纠偏、反应三大类。结合具体情况, 在预防这一层次下增加了“来回走动”、“停顿”两个指标, 在“纠偏”中“非语言”这一层次下增加了“做手势”这一指标, “语言”这一层次下增加了“故意请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2]。随机听取了20位教师的课, 其中10位年龄在35岁以下, 即青年教师, 10位在35岁以上。其中青年教师的课堂秩序管理行为情况见表1。

表1表明, 小学青年教师预防类课堂秩序管理行为共出现149次, 低于361次的纠偏类课堂管理行为, 说明小学青年教师课堂管理的重点在于纠偏, 而不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积极防范, 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后再采取措施。从纠偏类课堂管理行为分析, 小学青年教师语言类纠偏行为共262次, 占纠偏类课堂管理行为总频次的72.6%, 表明小学青年教师偏向于使用语言类纠正课堂的不良行为。同时发现, 在语言类纠偏行为中, “故意请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达82次, 其次是规则提醒、点名提醒和表扬其他同学。教师通过语言类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 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 如“眼睛看黑板”、“不要随便讲话”等, 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则习惯使用“坐正”、“不讲话”等直接指令。频繁的语言提醒不仅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 而且与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不相适宜。相比而言, 间接暗示的效果要好些。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 又能做到对学生严格要求, 如接近学生、眼神接触等间接暗示行为, 相对而言却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 课堂经验不够丰富, “眼神交流”、“手势”提醒却要求一定的技巧, 这可能是他们使用较少的原因。

表1表明, 反应类课堂管理主要是警告 (14次) 、移走诱因 (13次) 、惩罚 (延迟性) (11次) 、剥夺某项权利 (3次) 。从预防、纠偏和反应三类管理分析, 反应类使用频次最少。教师对课堂上出现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主要采取警告措施, 惩罚主要是扣星、摘掉小红花之类, 而采取剥夺某项权利的情况则很少。但是这与对学生、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有些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有听课教师在课堂上, 任课教师则较少采取惩罚类管理行为。但在日常教学中, 一些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耐心, 相对容易使用惩罚等反应类课堂管理措施。总之, 上述分析表明青年教师的课堂秩序管理行为重纠偏轻预防, 重直接指令轻间接暗示。

三、建议

1. 管理理念从“师本”走向“生本”

“以生为本”的课堂管理追求课堂的和谐、生动、高效, 关注师生的生命体验, 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秩序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共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环节和非预期性事件, 达到师生双方互动成长。因此, 首先要求小学青年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教师要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 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关注学业不良和行为不良的学生, 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二是课堂秩序规则的制定要注重民主性、明确性和教育性。民主性是指课堂管理制度应由班级成员共同制定。明确性是指课堂管理制度要简洁, 指向明确, 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教育性要求课堂管理制度的制订必须要尊重学生, 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为学生搭建自律的舞台, 让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师生共同讨论并在班级内设立各种不同的由学生担任的“督查员”岗位, 如“课桌凳督查员”、“有效合作督查员”、“作业收缴督查员”等, 做到各项事情有专人负责, 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醒、提示开展自律和他律。

2. 管理手段从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课堂秩序管理侧重于纠偏, 并非是对各种课堂问题行为的积极防范。及时预见并排除各种干扰课堂活动的不利因素, 对有效维持正常的课堂活动秩序有重要意义。一是教师要善于观察, 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有针对性地预防不良行为。教师应对学生形形色色的课堂行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头、眼、耳和嘴等部位的体态动作进行分析, 结合情境作出大致判断, 以便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二是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 激励学生。如夸张评价法———“这个同学很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要是针掉在地上, 他也能听出来。”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 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一组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 合作得真好, 希望其他组同学也能像他们那样。”假设评价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改一下, 那就全对了!你能自己改正吗?”[3]实物奖励法———“教师课前准备五角星、小红花, 课堂上发给维护课堂秩序的模范学生。”三是科学布置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里贴上学生的照片、展览学生的作业等, 使教室成为师生交流的有益媒介。而教师适时改变学生的座位,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内交往范围的扩大, 而且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

3.“对症下药”加强管理

在课堂秩序管理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的学生。首先, 如寻求关注类学生。受到挫折的学生往往会失去自尊, 并错误地认为只有成为注意的中心才会体现自身的重要性, 因此可能会使用各种办法来吸引别人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放下架子, 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谈, 在合适的时间给学生以关注, 这样会促使学生重新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 如力量抗衡类学生。如果教师长时间没有满足受挫折学生关注的需要, 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避免正面冲突, 允许学生作出一定的选择, 切勿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以一种相互尊重、友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次, 如报复类型的学生。失败的学生可能会进行报复, 他们把报复当作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方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是避免惩罚以防止循环报复的产生, 教师可以有策略地作出适当退让, 退让并不意味着放弃, 退让有助于保持师生之间积极的关系。二是尽可能防止伤害其他同学或破坏周围环境。三是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 通过持续的公正、诚恳、接受、以身作则来获得学生的信任[4]。

4. 进一步深化家校沟通

深化家校合作, 对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多样化、高效的沟通途径:一是家长会, 家长会上任课教师可以分析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学习与进步、优缺点等。二是任课教师主动家访,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 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三是可以采取电话访谈或利用家校通短信平台, 及时与家长沟通, 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问题。家校沟通前尽可能掌握准确的信息, 避免对学生的不客观评价。反馈的信息应科学、简洁, 便于直接解决问题, 以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艳茹.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 2001.

[2]江路华.新课程理念与课堂管理重构——基于一所小学的课堂观察分析.全球教育展望, 2005 (9) .

[3]余跃明.让课堂“活而不乱”.中国教育报, 2002-9-4 (4) .

小学青年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研活动;思考

一年前,我参加全市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名称为:古筝赏析《花儿朵朵》。本次活动从选题到设计活动环节,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要明确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

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就注重一些资料的积累,如:优秀教学活动光盘;获奖教育活动教案;外出听课笔记;园内教师公开课记录。在园内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我努力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做好参与前的准备

青年教师要通过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以及全市的开放课、比赛课这些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和积极参与。做到参与活动前有充分的准备。

1.首先要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有一个活动计划。参与教研活动之前对要研究的问题一定有所了解:这是哪一类的问题,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有没有遇到过,能不能分析,能解释其中的哪一点,还有那些疑虑。对这一切都要作到心中有数。活动前,我先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音乐领域。如何有计划、有目的、有新意的设计本次活动,我仔细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活动过程:(1)听听玩玩引出古筝;(2)倾听乐曲感受意境;(3)分段欣赏理解乐曲;(4)倾听乐曲讲述故事;(5)理解乐曲表现乐曲。

2.寻求理论支持。不论对要研究的问题还是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先学会寻求理论支持。学习相关理论后,要尝试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活动设计,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教学实践不成功,也要找出问题所在,捋一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及时地把问题记录下来,再去寻找理论,再实践。

活动环节设计完成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在试教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古筝的声音及旋律非常感兴趣。可是由于平时接触的比较少,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所有的孩子都不能清晰分析出古筝曲的意境。在表现乐曲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动作也比较单调。于是我反反复复地学习、分析、实践,让孩子们在平时多接触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他们静下心来欣赏。作为教师的我,及时捕捉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有价值的行为,多写观察记录,多思考。在一系列的调整中,自身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锻炼和提高。

3.整理记录。对于经过反复实践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认真进行整理、记录,等待园内有经验教师的共同商讨、切磋。记录时,仔细斟酌自己的言辞,对所提的问题是什么,疑惑在哪里,表述清楚,这样便于大家讨论。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

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的困惑,教师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每个人的发言,看似在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对自身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一次提高。在教研活动中,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常常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有时还会迸发出奇妙的灵感。这对教师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很有帮助。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

1.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是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活动中通过同伴互助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总结才能共同提高,因此有效的教研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

2.主动投入教研活动。活动之中大家的谈话还没有解开自己的疑惑,就要适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其实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师们在观摩、分析、研讨甚至在闲聊中获得一个又一个金点子,得到一个又一个启示。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给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引导教师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同行商讨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研活动研讨会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主动与老师们交谈,向大家请教,同事之间面对面地讨论辨析,你一言我一语使问题越辩越明。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大鼓舞,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有价值的内隐思想外化和明朗。这样参与研究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通过真诚地对话与交流,集体的互动,每个人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再说个人智慧相对于集体智慧而言终究是狭隘的。因此,任何一位幼儿教师无论自己多么勤奋,倘若缺乏与同事的交流切磋,缺乏专家的指导,都不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有效发展。

3.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作为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教育活动设计、实践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花儿朵朵》活动中,大家帮我讨论出一种新的思路:带领幼儿欣赏古筝曲、感受古筝曲。欣赏环节,我布置好花园的场景,采用自己弹奏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乐曲的意境。在分段欣赏时,我设计了边欣赏乐曲边出示图谱的方式,让幼儿更为形象的理解乐曲。表现乐曲时,我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我想:这样的教育活动设计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执教的教师要付诸实践。摆脱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把大家研究的新成果与孩子们的兴趣和实际经验结合在一起,来促进孩子们的发展。而且特别要注意观察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看看这种设计哪些地方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有待调整和改进。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我从自己的实践中再反思、再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们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也只有这样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四、活动后的思考

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了《纲要》的精神、提高了各种能力。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传播了新的教育思想,宣传了新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但真正要把在教研活动中的新观念、新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变成自己的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教师及时地总结。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的平台。

古筝赏析《花儿朵朵》让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环节的把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化、最优化。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幼儿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幼儿获益、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自己获得切实有效的发展。另外,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还有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引领,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容易地达到研究目的,还能使教师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懈地学习,艰苦的实践,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宓.谈谈青年教师公开课

[2]龚茜.浅谈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李云翔.浅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研究

上一篇: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内容下一篇:春天一年级300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