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2024-08-25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共12篇)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1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入手,分析了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由书本化向生活化转变,教学过程生活化,选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不能“庸俗化”。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生活化

长期以来,高中政治教学偏重于从知识、情感方面人手,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就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这样往往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源泉,特别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把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移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身在课堂,心在社会”,真正做到正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从而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使“生活化”的理念融入课堂,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让政治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为指导。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政治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针对现实教育提出了对学生“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看自然、看社会、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试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将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由此教师应该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由教师向学友的转变,由园丁向引路人的转变。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意念,把学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其次要树立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教育应扎根于学生的实践,了解学生的生活,使政治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再次应该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由书本化向生活化转变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为此,思想政治教学要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做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使思想政治课转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仅限于书本”的观念,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把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堂和课程中,将问题延伸到课外,把教学空间拓展到自然界,社会生活领域中,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合理利用社会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对政治教学有关社会生活素材进行收集,选择,加工和整理,这可以给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气息又蕴含理论意义的典型教学内容,可使课堂内容丰富又不杂乱,更可以使学

生感知到生活的鲜活和生动,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努力通过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解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汉堡和十元钱”来说明,“十元钱”既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汉堡值十元钱;同时又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汉堡需要用十元钱为媒介来交换。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恰当而巧妙地引用诗文、谚语、歌曲、漫画等来说明,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可以吟诵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帮助学生体会其中之意;在讲“主次矛盾关系原理”时可以引用“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当然我们在选择事例时,要注意事例的趣味性针对性。没有趣味性和就和愉快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牵强附会则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选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自己先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作出修正,以保证行动之初设定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从长远来看,通过对整个事件的评价,评价体系也可以帮助修正人们的行为目标。

1.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短缺,在实践中产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不足给予帮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对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业评价中,也应该把实践作为重要的一环,要有一定的权重比。传统学业评价体系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绩的评定只是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来实现的。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往往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对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缺乏具体操作,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还是抽象和敷浅的。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实践的评定结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最终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就可以在制高中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探析

三、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不能“庸俗化”。我们在努力推进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同时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就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重现,也要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迷失。正确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让政治课走向生活化,已经成为共识,但要防止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背离科学世界的倾向。因此,我们必须视各个模块内容,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牢记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否则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

参考文献

[1]金艳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吉仕 高中思想政治构建“生活化”课堂初探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7

[3]贺伟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新课程研究

2008.8

[4]成洁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中小学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2

那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让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唱响生活主旋律呢?

一、课前预习的生活化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提, 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前奏。教师应根据教材知识, 学生的兴趣和特点, 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接触社会, 感受生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 认知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 在讲授《经济生活》“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内容前, 我设置了以下课前预习任务:调查你家附近有哪些银行;将你的压岁钱或零花钱存入银行并记录存钱的过程;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利息的计算并咨询银行是否还有其他业务。又如, 在讲授《经济生活》“征税和纳税”内容前, 我设置了以下课前预习任务:了解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税种;询问你的父母是否是纳税人, 纳了哪些税;明确我们中学生是纳税人吗;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以及如何计算。这些生活化的课前预习任务, 不仅贴近生活, 而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二、新课导入的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政治课教学中, 我常设计和选用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新闻、生活中的故事等事例导入新课。这种新课导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能够吸引学生眼球, 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 在讲授《生活与哲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内容时, 我就以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作为新课导入, 引起多数同学们地共鸣, 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知识点谈自己的经历。有些同学谈学游泳, 有些同学谈学做饭等。这样的新课导入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

三、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语言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语言是人们交往和沟通的工具。中国语言形式多样, 有: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成语、谚语、俗语和流行语等。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引经据典”,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有助于将课本理论知识深入浅出, 使之通俗易懂。特别是将地方方言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语言, 在教学中穿插运用,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又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例如, 在讲授《文化生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 我选用了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淮南普通话高考卷”中的判断正误:1.“我看管搞”的意思是“我看可以这样做”。2.“噎熊吧”的意思是“公园里的熊吃东西的时候被噎住了”。3.“玩吃花老吧”的意思“是一起做游戏, 谁赢了谁吃米花。4.“杠腿”的意思是“上体育课的时候腿被单杠杠了一下”。5.“我居你搞”不是装修房子, 是回应对方的挑衅。这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淮南地方话, 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四、教学案例的生活化

问“课”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生活”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设计和选取教学案例时, 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体验, 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 甚至刚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学生共鸣, 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例如, 在讲授《生活与哲学》“联系的普遍性”这一内容时, 学生的书掉到了地上, “碰”的一声响,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我便顺水推舟:“这本书掉在了地上, 既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也吓了大家和老师一跳, 而且扬起的灰尘对大家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这种借景说话, 既体现了知识点, 又对学生进行了善意的提醒, 使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到学习上来, 产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五、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不是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的归宿。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 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的实际, 以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为媒介, 使课内理论知识向课外实际运用延伸,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真正实现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例如, 在布置《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作业时, 正值9月, 我要求学生关注“西瓜”价格的变化情况、供给量的变化情况和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又如, 在布置《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课后作业时, 我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家庭、邻居及其周边地区存在的生活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选择学生认为的合适的方法, 给政府建言献策, 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生活体验, 也提升了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能力。

总之,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贯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 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使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 体现和谐的味道。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善于收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运用生活化的事例, 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 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陈发足.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2007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投资的选择”教学案例分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 (5) .

[2]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 .

[3]李国华.课程创生:实现“难以预约的精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 (6) .

浅谈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学 篇3

【关键词】生活化 高中 政治 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注重理论观点的阐述与生活逻辑的有机联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注重理论观点的阐述与生活逻辑的有机联系。因此,实现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新教材把《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改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等就是为了让理论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运用。那么,如何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活的活力,怎样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学,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略的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正确把握学科与生活的科学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强政治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促使政治走向学生。

例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上高一的张慧和奶奶、妈妈3个人去买衣服。张慧说:这件衣服很时尚,400 元可以接受。妈妈看看衣服的质量,认为400 元太贵了。奶奶说:不好看,这衣服上还有洞,像乞丐穿的一样,价格还这么贵。可张慧说:明星也穿这种风格的衣服, 我的同学也买这样的衣服。张慧执意要买,妈妈没办法,只好买了。”我提出问题(1)人们的消费受哪些因素影响?(2)张慧的消费理智吗?她的消费属于哪种消费心理、消费行为?(3)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如何看待这些消费心理?(4)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讨论。讨论使学生觉得政治课离现实很近,离自己很近,学了有用,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列举生活案例,提高课堂实效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的书本是死书本。”要让政治教学不成为“死教学”,就必须有“源头活水”,这个“源头”就是生活。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例,尽可能引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如教师本人、学生自己、本校、本地区的事例,不引用太大、离学生太远的事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选择材料、引导思考和指导行动,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如在讲《哲学生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我引用了两个对比的生活案例,先用录像播放了河北保定李启明在大学校园内醉酒驾车撞死撞伤两名女大学生的案例,并说出雷人的话“我爸爸是李刚”。然后向学生讲述了“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和“2010年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吕桢亚的事迹。吕桢亚是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自幼患“脆骨病”人称“玻璃男孩”,小学初中都是自己在家自学完成的,高中才勉强借读于一中,在第一次文化课学情调查中取得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二的优异成绩,并在许多大赛中荣获奖章等等。我让学生讨论:

(1)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还是索取?为什么?

(2)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3)正确的价值判断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还是个人的立场上?

(4)实现人生价值是靠父母的权位还是靠自己的拼搏进取?

(5)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两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甚至是震撼,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轻松地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提高课堂实效,而且这些案例也教育了学生,感染了学生,我想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引导体验感悟生活

课程下的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听、静思的学习,而是在活动亲历中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只有体验了干渴才知水的重要和节水的必要;体验污染才知环保的重要;聆听了企业家的创业报告,才知创业的艰辛。在感受和体验中,学生的认识才能得以提升,情感才能得以激发。高中政治教学要重视学生生命过程的体验性,就必须充分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与我国的时代相结合;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实践中主动构建知识,形成观点,掌握基本价值标准,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升华情感,提升觉悟。例如,在讲解“商业保险”时,学生普遍感到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1)收集资料:利用周末时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有请教家长的,有走访邻居的,有上网下载资料的,也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忙得不亦乐乎。

(2)展示: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供了自己家人和邻居买保险的实例;有的出示了从报纸上剪下的保险公司理赔的案例;有的列举了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天灾人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资料。

(3)评议:商业保险的种类有哪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有何区别?参加保险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大量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保险是基于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参加保险是人们现代金融意识增强的表现;同时也意识到买保险要从自身或家庭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更关注新颖而变化的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真实而复杂的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扩展和深化知识,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

结语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4

摘 要: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高中政治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能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规范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生活化教育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从高中思想政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生活化教学 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教师逼着学习。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学模式由传统模式改变成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但是在一些高中学校中,该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高中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生活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模式太形式化

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完全没有融入新课改的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只是在表面进行着改革,而实质上还是保持着传统的课堂教育。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并没起到多大的作用,并且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实施新课改,教师只是盲目的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为这样就是新课改。如此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将新课改中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更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也是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受教质量和思想教育。然而,在目前的课堂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如一些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是将高中思想政治糅合到生活中,不断的组织活动,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因此,一些教师便开始盲目的组织各种活动,学生对于这些活动也是怀着好奇的心去参加。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程度还不够,无法控制学生的整体秩序,导致活动非常混乱,没有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没理解到生活化教学对其的重要性

要想让新课改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使新课改发挥更高的效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教室与学生的感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生活化教育普遍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但是一些学生只是觉得生活化教学模式好玩,而没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学对其的重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途径

(一)教师改变其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盲目组织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表面上看来是实现了生活化教学,而实质上是在浪费时间,对于政治的生活化教学也只是走形式而已。生活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而面对此情况,教师应该适当的改变其形式化的教学模式,而是实现真正的生活化教学,新课改对高中政治的要求是教学有具有生活化、真实化、实用化。教师就应以这三个点为基准,努力实现新课改标准。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用政治知识和政治概念来为解析学生的生活所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的小事,在课堂上提出所见的事情,教师用政治知识为其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此类事情加深印象,对社会上不好的事便不去触碰,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涉及的政治理论以及难懂的概念,不能简单按照书本上所描述的念一遍,而是要用教师自己的话对书本知识进行分解,并加入生活实例,使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变得简单易懂。

其次,教师在讲解政治知识时,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误导学生,如在讲我国的综合国力时,一些教师为了凸显中国的综合国力夸大的说中国的综合国力马上就可以超越美国了,或者美国马上就要被中国取代了。教师所站的角度是非常好的,但是这是不真实的情况。中国的综合国力想要赶超美国,还需要继续努力。而教师这样对学生说会误导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起了反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教师说大话,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需要站在实际角度,讲课不能太过浮夸,要将真实的政治呈现给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生活化教育中的实用性,不能盲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并且做了无用功。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育的实用性,多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适当的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将活动的主题和目的表达出来,尽可能的让学生投入到活动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受教育的质量的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低,在目前的政治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导致教师无法驾驭生活化教学模式。所以,教师的首要问题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将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将生活化教学的模式进行的更好。教师在课下可以经常上网搜索有关生活化教育的视频和文章,并将其好的方法记录下来,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哪一种方法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汲取视频上的经验,将其借鉴到课堂教学中,观察该方法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在课下进行评价分析,思考怎样在对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避免出现这些问题。这样,在不断的进行实践、记录、分析、思考、解决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教师更好的掌控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三)让学生理解生活化教学对其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之所以喜欢生活化教学,是因为生活化教学中组织一些活动,高中生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生活化教学就受到了学生的青睐。但是生活化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学习并运用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上升,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化教学的真谛让学生明白社会即是课堂,课堂也是社会的道理,生活化教学将课堂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对学生自身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独特见解,对其以后出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法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多关注社会所发生的事,教师站在法律的角度上给学生明确的分析,让学生在以后遇到事情时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结束语: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篇5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柏延学

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从生活到教学”的新课程理念,将生活实践体验与教材理论逻辑有机统一起来,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创新意识

对整个教学模块在自己的脑海中要有整体印象,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模块的顺序,整合教学资源,收到“一材多用”“以点带面”的效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教材总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我的做法是:针对每年三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两会”召开,此时恰逢学生刚刚开学,学习热情高涨,我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适时提前,结合第一课《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两会”,并通过对时政的分析,让学生既了解社会热点,又能理解理论知识,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在全国“两会”召开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渲染“两会”的重大意义来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不失时机地布置任务:“两会”指哪两会?其构成成员的称谓及产生方式怎样?它们分别是我国哪种政治制度的组织机关?这些机关分别有哪些职能?当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以上常识后,再引导学生关注“两会”进程。要求学生将“两会”的议程及活动情况做搜集整理,并联系课本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每节政治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展示其收获,体会“两会”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又是如何体现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领会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人本主义教学价值观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本模块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方式,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研究型、参与型、体验型、实践型的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生活体验和情景感悟,能既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又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完成价值的生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终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伴随“两会”的进程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优越性,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人民政协的性质及其职权等知识点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在涉及我国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相关议题时,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查阅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向“两会”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和向全国政协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建议国务院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样将党代会和人代会相联系,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样的教学伴随“两会”的进程逐步展开,所以时间周期比较长,内容也有点庞杂,它将高中政治教材中第一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融入社会生活中。但是只要教师精心准备,持之以恒,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就能达到既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能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彰显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又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高中的政治生活化教学分析论文 篇6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挖掘生活中有用的素材,并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置,发挥它们的潜在价值。另外,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主动将政治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理念来指导政治教学。

二、拓展多元化生活内容,丰富高治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就是教学内容,而理论结合实际才是政治教学的基础原则。首先,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去拓展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理念。如在讲解《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教师可以着重选择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职业特质”和“我也有的特质”两个表格,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打工者”“公务员”“创业者”和“富二代企业继承人”等职业角色进行探讨,既要肯定每一个职业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又要引导学生看到各种职业之间的差异;其次,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生活角度来推进政治教学。所谓多元化,就是要在政治教学中通过问题与现象的多个层面推进和剖析,让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运用故事法、对比法、图表法来呈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要掌握生活化政治课堂的灵活性,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是将高中生置于模拟的生活环境中,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政治问题,这是有效提升政治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第一,教师要选择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将政治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如在教学“消费观”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入手,引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教师要考虑生活情境的创设技巧,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图表和多媒体方式,尽可能地设计出符合生活实际的场景;最后,教师要注重政治课上的生活化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内容,用生活实践去检验学过的知识,在加强记忆的同时深化和理解知识。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7

生活性、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新课标强调的四个基本特征。我们要在教学中贯穿“生活化”理念, 让思想政治课真正回归生活,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德育发展的现状

“德育低效的现状”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长期以来, “德育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综观各级中学, 升学率是学校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世界知识经济和价值多元化的挑战”迫使我们必须对高中德育的内容和切入点作出选择。随着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学生道德发展中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发生碰撞。生活方式多样化、多元文化与价值多元化的挑战迫使我们要克服分割性思维的惯性影响, 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他们的道德现状及德育需求, 用新思维对普通高中的德育作出系统的思考。

“生活育德”是理想的德育, 而“基本需要”则是学生生活育德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传统德育在方式上往往采取说教方式, 关注道德认知而忽略情感体验, 学生道德判断力低下, 知情意情分离, 德育效益低下。因此, 让学生成为育德的主体, 实现从“要我育德”到“我要育德”的转变, 是我们德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德育方式的探讨

1.“生活育德”——高中德育的必然选择

高中学生, 不仅具有了道德认知的能力, 更具备道德践行的能力。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 高中学生要想实现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生活育德”是必然选择。

2.“生活育德”是高中德育课程实施的一条通途

在政治教学中,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和最近发展区所在, 结合社会未来需要, 因人制宜的开发个性化的德育活动方案;通过生活德育课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 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通过身边的榜样示范激起学生的生活育德愿望;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让道德行为变为道德习惯;通过师生共同营造学校德育文化, 开发德育隐性课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产生道德情感需要, 实施生活育德。

3.高中学生自我意识正日益增强, 德育关注度高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增强, 学生对德育的关注度较高, 道德认识比较丰富,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他们的“道德素养”却未能跟上“自我意识”的前进步伐, 缺乏对这种意识起指导、规范或限制作用的“道德内容”。因此, 必须努力加强“道德观念”的教育, 使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科学道德观念同步发展, 以顺利走完他们的道德成长之路。

4.高中学生对德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向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价值观多元化, “活动式”的德育倍受学生“青睐”, 学生希望德育课程开发中能注重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实践化, 德育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 重视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 注重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 重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 增强主体性的培养, 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

5.德育课程开发要立足满足高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需要

在世界知识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 学生的需要也是多元的, 因此我们要承认和接受学生的多元选择。生活教育的结果, 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中生成的。因此, 我们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育德环境, 让学生受到从中受到陶冶和熏陶, 发展学生的道德直觉和道德判断力。

6.德育课程要以人为本, 努力开发以贴近学生生活为中心德育课程

当代高中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 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 在价值观上, 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因此, 德育的重心要转向学生, 充分认可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分辨能力, 主动与学生交流, 虚心接受学生意见, 与学生平等沟通, 共同提高。同时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 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 主动进行道德认知, 自觉磨炼道德意志, 积极投身道德实践, 以一种积极的情感进行生活育德, 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

7.德育课程要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努力让学生成为育德的主体

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 学生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因此, 德育课程要将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融合起来, 促进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 不断提升他们的主体性需要, 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并形成普遍化的道德, 实施有效的“生活育德”。

8.德育课程要注重实践性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 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德育课程必须注重实践性, 实现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 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投身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 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 尝试进行道德抉择, 磨炼道德意志, 履行道德行为。

三、生活德育的成效分析

通过一年多来的“德育生活化”研究, 德育课程满足了学生德育自主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育德需要, 有很强的实践性, 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又培养了主体精神。

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密切, 各种文化思想会对中学生道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适应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工作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

[2]刘晴.德育生活化的内涵探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3]谢英卿.生活:德育之根基.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5) .

[4]赵艳.“德育生活化”目标实现策略初探.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13) .

浅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76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中。合格的教师都深知过去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并不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新课标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把基本观点、知识原理融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现实生活例子中,不仅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整体架构特点,更实例指引教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所谓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倡导学生积极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知识理论和思维去观察、分析、实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政治教学时有效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操作。

一、关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论

高中政治课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构建起来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需求出发,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所学的知识,实现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内容时,适逢国家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是,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插播了一段人民代表大会的录像。学生在录像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物以及要关注的社会焦点,注意力立刻集中了起来。笔者抓紧机会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全国人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怎么样?全国人大的职能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身边人大代表的事例。正是这种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才会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真实的事例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论。

二、回归生活,创设知识情境

教师在引入生活素材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和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会产生各种困惑,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教学时,让生活情境成为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能促使学生更有效、更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学生自身经历或者生活体验,去构建真实化课堂情境,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供求影响价格”的内容时,中秋节刚过,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电脑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淘宝”月饼,并展示笔者事前准备好的中秋节前各店铺的月饼价格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比较和讨论。这一购物情境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笔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款的月饼节前节后价格相差那么大呢?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价格和价值、价格和供求是怎样一种关系?这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启发?对于以上问题,学生的讨论欲望空前高涨,笔者在这基础上再传授文本知识,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拓展生活,实践知识经验

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教师就要努力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教学要服务生活,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根源。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政治高考的热点。在高三复习三农问题时,笔者带领学生到离校最近的一条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主题: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农民在进行农活耕种时出现的困难……这些主题是学生小组思考后提出,亦会通过小组实地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笔者通过学生的考察结果反问学生: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都第一时间回答: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生活负担。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出发,为农民增收提几条建议。这样,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便得以实现。

总之,生活处处是知识,要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施政治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与实际生活的直接经验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论文 篇9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得以突显,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成果。但是,生活化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陷入一定的误区。剖析这些误区,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标向,更有利于彰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

一、表现: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面面观

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对立于知识化

生活化教学与理论学习并不矛盾,但实践中却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对立于知识化的倾向。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知识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知识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知识化,否则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学。2.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混淆于全面化

生活化教学强调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但有的教学却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以致教学过于发散,学科主题迷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全方位简单重现,而是需要具有逻辑张力和思辨色彩的内容。3.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等同于活动化

有的教师就滥用活动,每堂课都用,每个知识点学习都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服务于教学的三维

目标,并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剥离了重要思想政治观点的活动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二、成因: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之缘由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存在的原因,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一是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认识不到位。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更不是教学本质的转变。有的教师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简单化、肤浅化。二是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设计不科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简单划等号。不科学教学设计,难免使生活化教学陷入泛化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化教学与实际生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也不能对复杂的生活内容进行筛选、提取而成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三是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不精细。有的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但实施操作显得粗糙,尽管有的活动和情境比较热闹,却往往有“跑题”现象,致使教学变得浮躁、肤浅,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内容,重直观轻理性。生活化教学最终也就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有意义的互动,很难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很难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对策: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的突破

1.更新教学理念,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

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政治教师只有对这一问题具备深刻与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科学地处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和载体,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准确把握这点,有助于坚定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决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而真正体现和贯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优化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应该是在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架设桥梁,对现实生活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归生活又引导生活,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感受着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法律等各个模块知识理性思考的意义,更能找到应用知识的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设计和全面负责。

3.创新教学方式,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切实的措

施保障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探析 篇10

【摘要】学生们在高中时代,主要的目标就是参加高考,在不断的巩固复习中去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因此,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上,教学的目标设计就渐渐的脱离现实的生活。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几乎看不到学习和生活的两大特点。如何才能让高中的思想政治回归到原位,更加的贴近生活呢?本文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史料,对高中的思想政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本文中,将会对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作出解说,找出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书籍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65-01

一、教学目标多维度

每一次教学操作之前,制定教学目标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是课堂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和关键要求,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所以一堂课关键性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一个个体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一维转向多维,从着眼应试需要转变成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发展学生能力,更要关照学生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要关注情感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1.知识技能目标生活化

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它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要优化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的学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知识的掌握仍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思想政治课重要的教学目标。

2.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生活化

知识运用于指导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知识的价值才有得以实现。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调动生活事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生成知识。生活化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懂得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信息,运用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辩证思维、剖析和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收获新的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

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应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创造,制造价值冲突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对社会事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懂得取舍,在价值取舍中,懂得统筹兼顾,正确权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生活常识

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教材的内容是不可能完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其知识必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但理论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在理论层次上找到有关的生活性知识。杜威指出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兴趣的统一性而结合在一起。为了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应该添加一些更为生活并且有必要的教学内容,这可以丰富原有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科学的教材代表经验发展的某一阶段或状态。”也就是说教师要将现有的教材和经验联系起来,使其成为经验的一部分。这个经验,杜威强调必须是儿童现有的经验,否则即便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会由于脱离学生经验而使得知识难以消化,所以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是灵活多变的,但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笔者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和资料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可行适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将与学生的生活有足够的联系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富有思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杜威指出教材超越儿童经验和理解能力,怎么办昵,教师就要创造一个能到达预期目标的活动或情境,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不可避免地的朝着希望的方向走。情境必须可以实现预期希望达到的目标,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调动生活经验,提供思维资料

对于问题的思考,需要一定的思维资料,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必须联系已有经验。杜威说记忆、观察、阅读和传达都是提供思维材料的途径,具体采取什么途径是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个人已有的经验决定的。作为教师,教师虽然不再把现成的教材提供给学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要保持沉默,而是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或唤起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经验,也可以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取经验。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经验,调动和开发自己的经验的同时通过其他各种方法获得相关资源。

3.创设生活问题,引发思考

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的很多问题是就理论在说理论;一些教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学内容,然后通过问题让学生找出知识点,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这样往往不能使学生信服。所以要引发有效的问题,就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联系学生平时也会思考的一些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出层次递进、难度适宜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

4.生活化作业,学以致用

“知、信、行”是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但现在往往是知而不信,信而不行。长期以来,学生们早已习惯于将学习的目的简单的归为回答问题、应付考试。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方法和能力,为了使知识得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生活化作业按资料的获取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运用型,一类是资料收集型。

新的课程改革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把德育目标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上海的《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作为德育“三线一面”中的一线的思想政治课肩负着中重要的德育职责,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思想政治课都以知识性的说教为主,而笔者所受到的也是这种说教式的教育,在自己的潜意识下受到的是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一个旧课程下成长起来的新教师必须去用新课程理念和方法武装自身,用生活化的教学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贞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年08期

[2]贺伟;思想政治课教材呈现与创造性使用[J];中华民族教育;2008年09期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11

一、教师先导,切实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十分落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成为一纸空文。我们要切实打造高效的生活化政治课堂,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改革排头兵的积极作用。

比如,笔者在讲授《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这一课的内容时,首先拿出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从教授学生如何辨别假币开始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等价物。在讲授货币的职能时,笔者更是从学生身上穿的名牌衣服,上学骑的自行车,学习用的电脑等物品说起,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是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存在的。至于像我们的父母将工资存起来,作为孩子今后上学的费用,抑或用来预防家里突发事件的发生等,这都体现了货币的贮藏职能;像还贷、交税、领取工资、获得利息等等,这些又体现了货币的支付职能;如果我们还有机会到其他国家进行交易,那么我们的货币就产生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实际相联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积极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最好注解。

二、注重时事,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更为成熟,他们更关注社会实际,关注国际形势,这是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一种思想积淀,更是我们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础。笔者主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将时事与所谓的教材内容生硬地割裂开来,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时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民主选举”的内容时,笔者结合村、乡、县、市、省进行的民主选举这一时事出发,结合教材内容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内容,引导学生珍惜选举权,鄙弃某些选举行贿的丑陋现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行与政治素养奠定基础。再如,一些西方国家经常质疑我国的人权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具体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如我们学生逐渐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费教育,甚至贫困学生还有补助;农民种地不但不再交税,甚至国家还会补贴,给予支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对西方国家的一些用心不良的言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学习热忱。

三、运用多媒体,给生活化政治课堂注入活力

相对而言,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纷繁、抽象、枯燥、难懂,之间的隐性联系、内在脉络纵横交错。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些传统课堂的痼疾,给我们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让我们的课堂具体、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

笔者在讲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规模、员工、职能,从1905年到现在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情况,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区别等材料。学生针对具体材料,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些丰富的材料给他们的思维活动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再如,笔者在讲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的经济特区,开放的沿海城市,开辟的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带等等,并利用电子地图不断闪烁、标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多媒体的有效辅助下,我们的生活化课堂变得活泼灵动、积极有效。

总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政治学科知识本身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构建积极高效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无限内涵,在生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价值。相辅相成间,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已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荣.探讨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学文摘,2013(93).

[2]丁月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3(15).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篇12

一、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方面, 国家政治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思想政治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政治正是通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所以,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应付高考而教学, 而是需要教师将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然后作用于学生, 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

2. 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教学活动的生活化能够生动地完成政治教学, 即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教学活动多种多样, 如实验教学法、计算机课程共享以及调研等方式的教学都属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在平时简单的课堂中所采取的小组学习、小组竞赛以及班级讨论等小形式的活动也可以包含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 活动的生活化让学生学到更多社会生活的内容。

3.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 抓住思想政治的过程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是关键, 教师只有真正地贯彻了这两大特性, 才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同时, 在教学中, 教师也不一定非得只使用教科书当全部的教学工具, 也可以寻找相关的素材, 例如, 在两会中, 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者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就可以拿来与课本内容加以结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最新的社会信息, 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4.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合理的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评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实性。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这样的评价过程中, 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主体, 他们不仅拥有评价的能力, 还是一名被评价对象, 这样的评价过程能够使他们拥有一个更好的反思和学习的过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教学生活化, 即生活化的教学, 很显然, 教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从教育的产生方面来看, 教育来源于生活, 生活又反作用于教育。自古至今, 生活化的教学一直都是各个时代和国家的重要教学手段,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的不断进步, 却出现了一种错误的倾向, 就是逐渐将教学和生活分离开来, 学习成为了一种应试的工具, 学生学习是为未来做准备的。美国现代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理念, 学校里的教育教学正是为了平衡社会化的生活, 然而,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却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 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教师评价偏离

虽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很多教师已经逐渐的对生活化的教学有了比较清晰地概念, 但是教学的评价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仍存在着很大的偏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仍然采取固有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考试的分数仍然是教师衡量学生学习的硬性标准。高中思想政治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束缚。所谓教学的生活化, 其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 然而很多教师把握不好“度”, 误以为这样的课堂就可以自由自在, 这样的课堂就成了其他课堂的课间休息, 最后就会导致学生成绩提不上去, 教师也会受到责罚, 迫于现实的压力, 教师又不得不遵守传统应试教学法。

2. 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目标偏离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促进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载体, 也是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发挥出来的关键所在, 情境的创设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 但是, 现有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效果却十分不佳, 很多教师创设的情境成为了学生娱乐的课堂, 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没有实现, 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没有牢固地掌握。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生活化的重要载体,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学生只是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复述而已。究其原因, 教师更多的只是将与所传授的知识以及相关情境强行导入, 学生只有强行的消费之感,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探究其问题出现的原因, 教师还需进一步地加强教学的情境创设和所传授内容的衔接。

3.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强调要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法来实现教学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在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引导下, 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固守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更多的政治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进步, 怎样实现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产生有效地过渡成为了授课改革的难点之一。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即使教师展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也没能很好地加以提炼, 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 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建立的关键性阶段, 而且政治教育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高中生来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让思想政治的课堂充满生活的韵味, 首先就需要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社会发展空间有多广阔, 思想政治课余社会课程的外延就会有多大, 人教版的《思想政治》四本必修以及选修的内容,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哲学的部分, 高中政治教学大都使用固定的内容, 但是生活却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最新的政治动态, 对课本的内容及时进行延伸和拓展, 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 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统一进行指导, 并通过表演和录像等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要想将生活之水真正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 教师绝不可以忽略生活这一活性的教材, 那么, 教师又该怎样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呢?例如, 必修一经济与生活部分, 在学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时, 教师就不要单纯的凭借课本上的那几句话或者几张图来给学生通读一遍, 货币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充当商品媒介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将生活中利用货币的地方让学生说出来, 并且指出它们的神奇之处。利用实物或者PPT展示出神奇的货币“神奇”在哪里。

2. 让课堂开放化, 提高实效性

让课堂开放化, 也就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知识拓展到让学生更为感兴趣的题材中去, 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课本。如果在课堂上或者课下, 只允许学生学习书本上内容, 他们学习的空间和自由就完全被遏制了。英国著名的学者麦克菲尔曾经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 不指向社会现实, 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高中生的开放性思维如果被禁锢了, 通往社会的渠道被教师遏制了, 那么这种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例如, 在学习必修二政治生活部分的时候,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我们的政治生活联系极为密切, 就“两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来讲, 教师就可以依此来逐渐地引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3. 加强生活体验,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思想政治是陶冶学生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的主阵地, 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相应的生活体验中感知事物并认识事物, 并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教师也可以在保证学生的安全下多带领学生出去走走, 亲身体验周围的生活, 到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自身各种生活能力, 让学生带着体验生活的快感投入到承接新知识的姿态中去, 学生们只有获得了真切的生活体验, 技能和素质才能内化到他们的心里, 产生应有的积极意义。

四、总结

思想政治教学因为生活而变得更加精彩, 更具有实效性, 学生的生活也因此而更富有知识的韵味和朝气, 充满生活气息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面向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和开发学生自身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思想政治的教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所学的思想品德课, 高中政治教学要求更贴近实际生活, 能够帮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掌握社会生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实践证明, 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使得思想政治课能够回归现实生活。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 很多高中政治教师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教学, 并没有意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具体的操作上, 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政治课来源于生活, 生活又无不体现着政治的各个方面, 生活与政治相互联系又相互支撑, 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的教学必须赋予生活的内涵。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

参考文献

[1]王琴.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依据和基本途径[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10 (06) :114.

[2]宋旭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2012.

[3]胡仕辉.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张卫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申志华.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3.

[6]郝来广.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婚礼仪式新郎答谢词下一篇:学生会i生活部应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