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

2024-05-30

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精选8篇)

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 篇1

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亮。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2000年上海卷,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题,填空题空格的前面或后面。2001年春考的18题中,“安史之乱”的提示,都为考生答题给予了人文关怀,注意了这些方面就有利于解题。

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 篇2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 抓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 使诗歌生动形象, 境界全出。

2. 抓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 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 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列出九种景物,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 明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是渗透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不同特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宏大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抓住了关键, 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 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解诗答题。

二、认真审题, 研读已知信息

拿到古诗鉴赏题, 我们不必急于看诗歌, 而应先审清题目中明确的和隐含的信息。如先看一下本诗的题目是从思想感情还是从表达技巧上去考查的, 明确问题指向, 而后带着问题去读诗歌内容。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边读诗一边回味刚才的问题, 在读诗时便开始寻找答案, 寻找关键字词。

三、读诗必须“三看”

在平时语文教学及试卷讲评中, 我多次向学生强调对每一首古诗都应做到“三看”, 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歌的灵魂。

读标题不仅能够明确作者的写作内容、文章中心, 有时还能找到作品的线索, 看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感情基调。例如: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这首诗:“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 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全诗从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到风吹叶动、入幌拂埃, 都是在说风, 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 通过微风形象, 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这直接关乎诗歌内容主旨一类题的答案, 所以必看。

2. 了解作者, 知人论“诗”。

若是高中课本中学过该作者的相关作品, 学生会很好地把握这个诗人的生平、诗作风格, 便于理解诗作。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掌握作家生平经历, 不求死记硬背但求了解, 积累越多, 越容易把握诗作。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一生坚持抗金, 但不受重用, 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

3. 若有注释, 一定不能漏掉。

高考试卷上一般都一字千金, 既然给出注释就必然对做题有帮助。有些注释往往是诗作内容、文章立意或作者感情的有效补充。例如: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胡城县: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第二题所问的“诗中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就必须结合注释去考虑。注释中交代了杜荀鹤的生活年代在晚唐时期, 所以诗中社会问题自然是晚唐社会的概括。另外结合诗句的内容就不难看出, 诗作是揭示晚唐时期吏治腐败和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的。

四、反复诵读诗歌, 整体把握

这一点也应该贯彻到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诗歌, 学生可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作者, 在诵读之中揣摩诗作所蕴含的感情。另外, 多读多诵亦有利于我们把握古诗的语言风格及所用的一些修辞方法, 比如对偶、反复、设问、对比。

五、结合诗句准确切入, 拟写答案

无论是诗歌内容的鉴赏还是艺术表达技巧的欣赏, 如何写准答案可能是师生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揣摩题目中的信息点, 找准切入点再下笔。我们在前三个要点“读好”的基础上, 做到了审题清楚, 把握住题向。答题时, 应遵守“如何问、如何答”的原则, 落实好三个点: (1) 紧扣题目指向作答。 (2)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扣住问题侧重点, 形象、生动地阐释诗句内容。 (3) 要有综合鉴赏、整体把握的意识, 万不能割裂诗文内容, 只答技巧或感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解答技巧 篇3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最感困难的考点之一。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呢?考生只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读懂——审清——找,准——答全”的具体方法,解答还是不难的。

一,读懂

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它语言凝炼,意蕴深远。语言结构独特,考生阅读的难度大,如果连诗词的基本内容都不明白,要想解答鉴赏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赏析先得读懂。

1读标题,明确诗歌的类型,确定赏析的方向。

诗歌的题材不同,其表现方法就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赏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赏析前要先明确诗歌的类型,以确定赏析的方向。诗歌从题材的角度看,主要有写景、咏物、怀古三类,这三类诗词的表现特点各异:写景诗借景抒情,咏物诗托物言志,怀古诗借古讽今。诗词的标题往往就能显示出诗歌的题材类型。《秋夜》(2004年福建卷),《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冰芙蓉》《窗前木芙蓉》(2008年广东卷),《题李世南画扇》(2008年宁夏卷),这些题目显示的诗歌类型很清楚,它们分别是写景、怀古、咏物、题画(题画诗多为写景诗)诗。

2读作者,读诗人的经历、思想倾向及其诗歌风格,读诗作的时代背景。

“诗言志”,言诗人之“志”;“歌诗合为时而作”,作时代之“诗”。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兮”、“扈”、“汩”、“侘傺”等楚方言,他的每首诗几乎都是以楚声谱写出的“地方戏”;李白性格豪迈率真,感情奔放,思维活跃,他的诗歌显示出了豪放飘逸清新明朗的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杜甫一生布衣,又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时代,开元盛世、玄宗征边、安史之乱等重要历史阶段和事件无不在他的诗歌中显现,透过他的诗可以探究到唐的兴衰史,其诗不愧为“诗史”;陆游一生积极投身于抗金复国的洪流之中,至老“尚思为国戍轮台”,临终还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诗的“志”、诗的“格”、诗的“言”,诗的“风”都不是一律的。诗意会因人、因时、因境而异。读诗就得要先读诗人,读诗时,读诗境。而后才能悟诗意。

3读诗句,把握基本内容,感悟思想情感,弄清主要写法。

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在前两“读”的基础上要逐句读诗词,整体理解其意。古诗词讲究格律,每一种体式一般都有句数、句式、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加之它语言凝练含蓄。读诗句特别要注意其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绿”性一变,静态的绿色转换成了在春风吹拂下。万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视觉形象,诗的感染力大增;语序颠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序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词意就贯通明白了;词语省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补上省略的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铠)甲,(如果)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语句连贯完整后,诗意也好理解了。

掌握古诗词的这些表达规律,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则将诗词拟成散文,把握诗词的整体内容,就能吃透诗意,弄清主要写法。

二审清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制的角度多: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练字;单角度鉴赏,多角度鉴赏;单项赏析,对比赏折;一项一问,多项多问。解答前应审清题意,理解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方向和条项。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7年江苏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规定的两旬进行赏析。两个问题。前一个问思想感情,后一个问表现手法,“哪种”是要求考生回答出一种手法。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吴西逸《[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诗歌具体内容的角度命制的,特别强调的“归隐”是解答的中心。题目考查的是情节内容的赏析。

鉴赏的类别要求不同,解答的角度和方法就不同,考生要把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看清楚。题目千差万异,要求各有侧重,审不清,解答就会出差错。

三找准

古诗词鉴赏的角度很多,要能准确完整地解答其题日,必须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找准鉴赏点和答题的对应点并以此作为解答的依据。有的题目说得很清楚是就某一个字、某一句话、某一联、某一片,还是整首诗词的哪个方面的赏析;有的却没有言明,要考生根据题干的提示到具体的诗词中去找出赏析点。

黄氏延绿轩商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瞄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007年天津高考卷)

这两个题目要求赏析的点说得非常清楚,前一个是两个叠词,后一个是一个诗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在诗中直接找出赏析点,然后结合诗中的对应点以及全诗进行分析,这两个题目的解答要点就清楚了。[正官]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自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2008年辽宁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要求对“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结合的方面作分析,题干中并没有言明什么景(赏析点),要解答这个题目,先得找出曲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然后再理清顺序和分辨动景和静景进行赏析。曲中描写的景是“长江”、“淮山”、“江帆”、“山泉”、“晚云”、“夜露”、“新月”、“塞鸿”。分析可见“江山”是远景,“帆泉”是近景;“江山”是静态,“帆泉”是动态;前四句写白天,后四句写夜晚。这样找出赏析的对应点进行分析,一解答起来就清楚了。

四答全

诗歌鉴赏题解答要坚持用必要的术语、结合诗句分条具体作答的原则。答规范,答全面。

诗歌赏析题的命题角度不外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炼字等,每种题目的命题都有其规律,解答也有一定的规范。考生要把

握规律,按照规范逐点解答。

情节内容主要指意象、意境、情景、情境、事件、细节等具体内容,这类题目解答的要领:找出诗歌中具体的情节内容,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其作用。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年江苏高考卷)

这两个题目都是就情节内容命制的,根据题目的指向,在诗中可以找出“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表示边塞地名的词;“三春白雪”是边塞的气候特点,“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描写的是征人们频繁被调动、时时忙练兵的艰苦的戍边生活,每个情节中都蕴含了“征人”之“怨”。通过分析可以这样答:

(1)诗中涉到的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地名都是边塞地名,诗中写的内容都是征人们的戍边生活。

(2)征人们怨年年岁岁的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的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景色单调,通篇都充满了“怨情”。

“诗言志”。“志”者思想感情也。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这类题目的解答要领:熟悉作者的生平境遇、思想倾向和诗作的背景,找出作者情感的具体载体(情节内容),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昊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免。②张罗地,指门前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008年全国高考卷二)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注解说得很清楚,作者是南宋的官吏,因主战,触怒秦桧等投降派被削职。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落职失势闲居在家时所写。题为“春日即事”,说明这是因春所见所闻有感而作的写景抒怀诗。前两句描写的是春残日暮的景象——天近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清冷凄苦的景色;后两旬描写的是冷寂的闲居生活——门可罗雀,归鸟声声,自己掩门——空寂落寞的处境。仔细探究这两幅哀景,可以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悲哀之情:前者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空寂寂寞愁绪,后者表达的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叹。通过这样逐步的分析,答案就不言自明了:这首诗通过对春残日暮的景象和冷寂闲居生活境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读懂——审清——找准——答全”是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好方法,考生不妨一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方法 篇4

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设问方式】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

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

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

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二、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背景知识】

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情感特征或诗歌主题

三、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类题型特别要注意审题。首先揣摩命题意图,区分鉴赏要求。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思路结构。题干要求从什么角度鉴赏,这一点首先必须了然于心。一般说来,修辞手法着眼于诗歌小处(某个词句)设题,表现手法着眼诗歌大处(上下联甚至全诗)设题,思路结构着眼于整体设题。答题时术语必须准确,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解说内容,分析情感或表达效果。

【设问方式】

手法类: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直接就某一诗句提出具体的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求作分析。变体——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背景知识】

要准确答题,必须掌握以下常见术语: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表达方式指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主要指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其中描写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答题模式】

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 篇5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又增添了一份温馨。

C.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E.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隐逸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仕途的失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15.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6分)

14.DE 【解析】D项“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错。“群”是“与……一起”的意思。作者归隐的愿望诞生于前面对王昌龄隐居环境的感受,最后一句是借“与鸾鹤在一起”的形象描写来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期待。E项“暗含着对仕途的失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错。(共5分,答出D项得3分,答出E项得2分,其它选项不得分)

15.颈联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宿”字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说花的影子也仿佛

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显得尤为生动;“滋”字则生动地写出了种满芍药的院落因久无人来而渐生青苔的情景。(2分)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山居月夜图,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对仗”不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闻 鸡鸣而起来舞剑。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照应了标题。

B.颔联对仗工整,写景壮丽。写湘江沿岸,木芙蓉铺天盖地,丛生的薜荔经秋雨一洗,越发苍翠可爱,摇曳多姿。

C.诗人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生长在淮北的枳相像,所以说:“乡思不堪悲橘柚”。

D.“王孙”代指自己出身高贵,然而流落异乡,连身份卑微的打鱼人都对自己不闻不问,失意之感油然而生。

E.诗歌运用用典、比喻、借景抒情等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情感由悲愤到雄壮的变化极易打动人心。

15.诗歌于尺幅之中写尽深沉之情,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4.DE D项“王孙”出自《楚辞·招隐士》,指隐居的贤士,后来也指游子。且诗人的失意不是因为渔夫的冷漠,而是因为怀才不遇。E项,情感的变化是由雄壮到悲愤。

15.①表达了奋发振作、立志救时的抱负和决心。用刘琨深夜舞剑的典故写豪情壮怀。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生长在北方的枯萎的橘树作比,夜宿湘江、滞留在外也是身不由己。③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凄苦、悲凉。感慨无人重视漂泊在外的自己。④表达了世无知音的孤独。暗用屈原与渔父的典故,屈原尚有渔父与之对话,而自己不被世人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渔家傲

重九良辰,翻成感怆,因用前韵,少豁旅情

洪皓①

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纵使登高宁忍看。昏复旦,心肠似铁还须断。岁月川流难把玩,平生万事思量遍。但对割愁山似剑。聊自劝,东坡海岛犹三见②。[注]①洪皓:字光弼,鄱阳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官至徽猷阁直学士。后忤秦桧,谪濠州团练副使,寻谪英州,徙袁州,卒。②东坡海岛犹三见:苏轼曾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三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臂上萸囊悬已满”与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都写了重阳节插茱萸以避灾克邪的习俗,蕴涵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B.“杯中菊蕊浮无限”,杯中浮动的花蕊勾起作者无限的思绪,“浮”字既写花蕊,又写愁思,赋予无形的愁思以动态形象。

C.“纵使登高宁忍看”假设推想,进一步渲染了作者沉重的思绪,自然引起下句的“昏复旦”的情景,句句言愁,却不落痕迹。

D.“但对割愁山似剑”一句化用了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写出作者借用如剑山峰,消除了心中的万般愁情。

E.本词围绕“重九”和“旅情”写愁绪,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层层铺垫渲染,意与境会,感情流露自然真切。

15.请简要赏析下片“聊自劝,东坡海岛犹三见”两句。(6分)

参考答案

14.(5分)DE(选D得2分,选E得3分)(D词人化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强调愁绪极为深

重,无法排遣。E“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当。)

15.(6分)⑴在前文极力渲染浓重愁绪的基础上,末句以苏轼自况并自我安慰,情感陡转,体现了淡然、平和的心境,提升了词的格调,更有波澜和感染力。(3分)⑵典故的使用,丰富了内容,可收到言简意丰、含蓄有致、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①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②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①作者平生足迹曾遍及湘、鄂、皖、苏、浙等江南各省,做过路吏、扬州民务官、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卑微杂职。②诗眼:诗人的洞察力。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起首二句,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气势阔大。诗人纵观古今,视通万里。B.“诗眼倦天涯”,承前接后,“倦”字为后文写隐居生活埋下伏笔。C.“孔林”三句,铺叙千古繁华如梦的事实,意在缓解“倦”情,宽慰己心。D.下片写了山中隐居生活,既照应题目,又突出了隐居环境幽静古朴的特点。E.上片咏史,下片抒情。语言浅近质朴,含蓄蕴藉,其风格属于婉约一派。15.结合上片,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4.C、E 【解析】C项,“作者意在缓解‘倦’情,宽慰己心”错误。应是具体印证世事沧桑、繁华如梦的哲理及自我之“倦”情。E项,“含蓄蕴藉,其风格属于婉约一派”错误。上片气势阔大,有悲壮之情;下片不苦于“茅舍”“老村”,喜于“万卷”“酿酒”“煎茶”,显旷达之态。因此其风格更近于豪放一派)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三项不得分。

15.①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慨叹。上片后三句描写了曾经繁盛的孔林、吴宫、楚庙现在荒凉一片。②对仕途心生厌倦之情。作者仕途坎坷,只做过卑微杂职,碌碌一生。

题西林壁古诗_古诗名句鉴赏 篇6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阿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内容

古诗名句鉴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高考诗歌鉴赏题通式答法 篇7

两角。

“两角”即两个角度。高考诗歌多对情节内容、思想感情、炼字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以上几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内容 (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和形式 (炼字词语、表现手法) 两个角度。鉴赏的角度就是设题的角度, 也是解答的角度。鉴赏题不论何种题型, 也不论何种要求, 解答或偏重内容, 或偏重形式, 或两者兼之, 内容与形式是诗歌鉴赏题必须遵循的解答原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2009四川卷)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 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这个“答案”既涉及诗歌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句下画“”者) , 也涉及了表达技巧、重要词语的应用 (句下画“”者) , 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两角度的解答原则。鉴赏题的解答, 不能脱离文本不着边际空洞阐述, 它必须结合文本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与形式制约着解答的内容, 是解答的依据。

三分。

“三分”是指构成答案的三个部分。鉴赏题解答实际上就是一篇小论述文的写作, 一篇论述文要有观点、论证过程、结论, 它的行文多是三个部分, 鉴赏题的解答也可以三部分解答。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 流过。

(2006江西卷)

问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 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个答案就是由三部分 (“/”分界) 构成, 第一个部分直接对应题目回答本诗采用的什么手法, 第二个部分阐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 最后一个部分揭示这首诗表达的主旨。这个答案观点鲜明, 层次清楚, 分析具体, 挖掘到位, 是一个标准化的解答,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就是篇规范的小论述文。其实不论何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如果按“三步”解答都能符合要求。为了便于考生掌握, 我根据“三步”的不同作用, 以“出、回、入”三个词分别加以概括。

出, 即根据题目指向对应题目直接表明自己的判断, 摆出自己的观点。“出”是答案中具体要阐述的论点, 它总领答案, 是答案的灵魂, 在答案中占分的比值也较大, 如果是5分题, “出”常占2分。

鹧鸪天·代人赋 (1)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2)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1)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2) 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2009宁夏/海南卷)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题目的指向是要回答词上阕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参考答案”第一句话回答“初春时乡村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象”, 观点鲜明, 后面几句是以词中描写的内容为论据具体阐述观点, 以证明“出”的正确性。

诗歌的鉴赏点各有不同, 一定要对应题目的要求, 问什么“出”什么, 既不能问此答彼, 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诗词具体内容中提炼“出”, “出”正确, 解答才会正确。

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虽不都是“三分”式的, 有的只有“出”, 当然有的题目可用一句结论性的话直接回答, 不再阐述, 但按照鉴赏的要求, 一般要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因此, 考生最好不要只答一个“出”。

回, 就是将“出”中摆出的观点放回到文本中具体分析阐述。诗歌赏析重在“析”, “析”就是“分析”, 分析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 只有通过了分析, 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诗歌鉴赏题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江行/严羽

瞑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1) 声。

[注] (1)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009福建卷)

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歌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个“答案”两句话, 前句直接点明颔联的美妙在于“融情于景”, 这是“赏”;后句结合诗中的意象具体阐述这一联描写的是什么“景”, “景”中蕴含的什么“情”, 这“情”又是如何融于“景”中的, 属于“析”, 两者结合就完成了“赏析”的任务。考生们由于受文学素养、鉴赏水平以及答题能力的限制, 解答常常有“赏”无“析”, 导致赏析不到位而丢分。要想“析”好, 考生应学习一些古诗词知识, 根据诗歌的不同体裁特点读懂文本;还要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 利用鉴赏的原理深入文本, 剖析文本, 这样才可能“析”到位。

入, 即在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进行总结或挖掘, 以照应“出”。“入”是赏析的进一步深入, 是赏析的进一步升华。不同的赏析点, 不同的题型, 有不同的“入”;不同的“入”, 又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是对思想内容进行鉴赏, “入”常常是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或表达的主旨;如果是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手法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是对炼字语言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字词或语言的表达效果。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1)

西山 (2) 连虎穴, 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3) , 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 归舡雨打篷。

[注] (1) 潘大临 (约1057—1106) :字邠老, 黄州 (今湖北黄冈) 人, 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2)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 (3)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宿的样子。

(2008全国I卷)

问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参考答案]“拳”和“退”两字用得十分传神。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活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这个题目是对字词的赏析, “答案”中最后一句话总结了“拳”、“退”两个动词相互照应使用的表达效果, 强调这两个字的传神, 照应首句, 回应题目, 这就是“入”。诚然, 不是解答一定要有“入”步, 各地提供的高考“答案”有的只有“出”、“回”步, 其实仔细分析, 许多解答是将“入”融于了“回”中的。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 (1) 杯深, 吹梅 (2) 角远, 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 (1) 泛菊:饮菊花酒。 (2) 吹梅:吹奏《梅花落》。

(2006安徽卷)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用“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这个“答案”表面看只有“出”、“回”两步, 其实“入”是和“回”交融在了一起。上片的比喻“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的比喻“表现思念之切”, 揭示出了比喻的作用, 这里的“入”在“回”中。

高考古诗文鉴赏题语言 篇8

设题类型

一、鉴赏重要词句精妙型

所谓“重要词句”是指对文章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词句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现代文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

(一)鉴赏重要词语型

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使用得比较准确生动且富有含义的词语,它的含义除了准确生动之外,还往往与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鉴赏重要词语的艺术表现力,就是要揣摩重要词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的附加意义和构建文章的作用。

【例1】文章的标题新颖醒目,给人一种沉重感,“白得无比的黑”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相关语段]我喜欢看镶在走廊橱窗上这些无名作者的国画,它是我熟悉而亲切的乡村生活的映照。有一幅《一只豹在奔跑》的画,画面上一只豹在奔跑,飞沙走石,惊天动地。一个橱窗一个橱窗看过去,看到最后一幅《瓦房部落》。

这幅画非常大,占了三分之一的橱窗。但我却看不出什么,那上面稀疏的淡墨痕迹,毫无规则地散布着,实际上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画。看了很久,看不出什么意味,我就离开了。走到街对面的走廊上,无意中,转过头来,奇迹出现了:就是那幅《瓦房部落》,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个庞大的瓦房群,黑压压的一大片,坐落在山水间。我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一定是个身处异乡或漂泊海外的游子。作者利用了视觉上远近差异完成的这幅画,表明他心目中的故乡,多少年了,都坐落在依稀的记忆中。记忆中,故乡的瓦房黑得无比清晰。倘若某一天让他突然靠近故乡,故乡的印象就成为一片不知所措的空白。

(节选自刘亮程《白得无比的黑》)

[解题思路]标题表面上是第二段中所指的国画《瓦房部落》的结构技巧以及国画给人的视觉效果,然而阅读第三段的文字,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用意是指中国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部分中的信息提供了确定答案的一个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由一幅国画所引发了对“黑”与“白”的相关问题的思索,即中国的农业还很不发达,中国的农民还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也是题目所蕴含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含义。

[参考答案]文章以此为题有两层含义,一语双关:表面上是指国画《瓦房部落》的结构技巧和视觉效果;实际上则是指中国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中国的农业还很不发达,中国的农民还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二)鉴赏重要句子型

我们不仅要懂得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意含蓄深刻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果有艺术手法,还要确认手法,分析效果。鉴赏重要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就是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义”强调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强调表达的灵活性。

【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相关语段]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节选自李汉荣《目光》)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运用好比喻句,一定要在明确本体的基础上,根据本体和某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确定好喻体。文中的本体是“目光”,而喻体是水和雪、星和月、闪电。对比喻表达作用的分析不能只笼统地答出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必须结合句意分析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画线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圣人的目光是高质量的,如水和雪般清澈纯洁;如星和月般明亮,指引方向;又如穿过长夜又消融于长夜的闪电,照亮世间的黑暗,惊醒蒙昧的人们,然后又谦卑地消逝,还世人一片自由宁静的天空。

二、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型

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指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做这类题前应细读所指定的语句,分析语句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思路:1.细读所给的语句,确认所用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2.分析这种手法在文句中所要表现的内容;3.分析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例3】阅读下面的文章,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相关语段]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节选自学群《敦煌》)

[解题思路]语段语言优美、形象,鉴赏时应先明确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再从原文举一两个例子加以具体分析,并说明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然解答这类题必须记住常见的修辞格概念及其效果,像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等,还要结合原文中的作者情感来作答。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三、多角度鉴赏语言型

多角度鉴赏题是综合性题型。试题要求从几个角度切入并进行赏析,每个角度都必须符合试题提出的文本的某一个语言特色。题型有两种:一种是先揭示阅读文本具有的某个语言特点,再指定某个语段以及确定赏析的区域,最后提出几个赏析的角度;一种是确定赏析语段,规定赏析切入点,最后总结文本的语言特点。后一种题型赏析时有一定的难度。

【例4】请以文章第二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分析本文语言“典雅”的特点。

[相关语段]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吧,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节选自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解题思路]“典雅”是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题目要求考生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典雅”这一特点。具体来说,本文第二段在语言运用上表现为文言词语、对举的词语;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相间;在修辞上表现为排比和引用。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赏析。

[参考答案]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者: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复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者: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备考策略

解答语言鉴赏类的题目时,除了要掌握以上解题思路外,平时还要注意积累答题时需用到的知识。

一、熟悉作家及其散文风格

熟悉现当代一些散文名家,熟悉他们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或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或清新明快、亲切感人。但是,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如冰心的柔美隽丽,朱自清的绵密淳厚,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丽,以及巴金的热情坦诚,孙犁的真中显美,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余光中的雅致端丽,周涛的气势磅礴……语言风格的不同,是由作家的美学追求、艺术个性不同造成的。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舒缓、自然、冲淡、隽永,这与他的处世哲学、生活趣味有关。徐志摩的散文语言华丽、繁复、奔放、自由,无疑是他张扬性格和诗人气质的反映。了解这些,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大有裨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固然与一个作家的美学风格密切相关,但也是由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内容决定的。同是朱自清的作品,《绿》《春》等散文的语言是华美绚丽、富有诗情画意的,《背影》《给亡妇》等则显得简约质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深沉含蓄的,而《执政府大屠杀记》却表现出激动、悲愤的色彩。

二、熟悉常用的答题用语

首先,了解《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还有在课文中涉及的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其次,要熟悉鉴赏散文语句变化多姿的话语。如长句:字数多,容量大,结构比较复杂,故表意严密,内容丰富,富有气势;短句:字数少,结构简单,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整句:结构基本相同,形式比较整齐匀称;散句:结构不整齐,常常长句和短句交互运用。常式句:按照汉语惯常的结构规律来组合的;变式句: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了惯常的结构形式或句子顺序。另外还有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等。

上一篇:车间技术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学诗歌对抗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