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人物作文

2024-08-29

母爱人物作文(精选15篇)

母爱人物作文 篇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及时我们没有遇到过地震、洪水但是生活上的小问题也有父母对我们的爱。

去年夏天我买了两只小白兔,正在给小白兔搭窝的时候我受伤了,我正要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一起身,我身后有个电焊机,电焊机的一角滑到了我的腰,我叫了一声妈妈立刻就跑了过来我指了指我的背,妈妈一看见为了不让它流血就一把抓住了,妈妈对爸爸说:“赶紧开车去门诊”我在路上一声不响的走着心里想去门诊擦擦药就行了,我们到了门诊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需要缝针,我对医生说:“缝针的时候告诉我”那个医生在缝针的时候没有告诉我,在床上趴着咬着牙备着气因为医生在给我缝针前没有打麻药,妈妈好像看出来了说:“如果你嫌疼就要住我的手”我一下子就要住妈妈的手了,我看见妈妈泪就流出来了妈妈不是嫌我咬的疼妈妈是心疼我,缝完针我们就回家了我不能再给兔子搭窝了,我就在床上躺着我的朋友们都来看我了,妈妈知道我在屋子喜欢看电视,妈妈把我的笔记本点好当道桌子上让我看,还给我买了很多零食。

母爱是多么伟大啊!

母爱人物作文 篇2

本次习作缘起于笔者的一个同事。他曾因身体有病, 连续两月没有到校上课, 在医院期间, 他班学生竟无一人问候, 也没人打探他的消息。此事让笔者颇多感触:现在的孩子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太缺乏感恩品质。为此, 笔者想通过习作, 帮孩子找回失落的人性光辉——对他人的关爱和感恩。要感恩, 首先就应从母亲开始, 所以选择了这一话题。

二、习作要求

1.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 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 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 从而产生一种感恩情结, 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设计理念及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 是学生生命独白、心灵对话的过程。习作课应该成为学生一次次心电感应的过程, 一次次提炼人生经历的过程。本设计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情感体验活动, 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真真切切地流露真情, 表白心灵。而当代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容易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因此, 鼓励学生讲述真话, 吐露心声, 尤其是于细微之处捕捉真情, 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难点。要克服难点, 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应切实转变观念, 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 平等地对待学生, 创设情境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 让他们在习作中“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引出母爱。

(1) 请学生回答“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2) 老师讲述一个有关母爱的小故事。

(3) 同学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4) 师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深情讲述, 孩子们一定能找到深深母爱的感觉, 从而便于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引入本次习作的话题。而引导学生交流小故事, 使学生在细细体会中品味母爱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 既培养了学生自己体悟生活的思维方式, 又为话题的交流与写作方向作了铺垫。

2. 师生互动, 诉说母爱。

(1) 师说:在一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们有过同歌词中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让一两名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 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

(2) 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 保证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可以成文的事例。

(3) 指定一名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 帮助他把母爱进行细化。

设计意图:教师用自己感受最深的两句歌词同学生分享, 使习作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对话、经验分享的真实生活境遇, 同时, 也便于他们从自己的记忆库中调取出与本次习作要求相匹配的素材。

3. 真情流淌, 表达母爱。

(1) 有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 想看吗?边读边思考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出示文章:……

设计意图:当学生读完这篇习作范文之后, 最需要的是倾吐此时心中的情感, 因此, 在此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心中情感的倾吐。

(2) 交流: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3) 师小结:细微处见母爱。 (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4) 自己动手, 把你想到的事情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描写出来。

(学生着手习作, 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一气呵成。)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个教学环节, 学生的记忆已被唤醒, 生活储备已被激活, 真情已自然流淌于笔端, 并产生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 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与点拨, 将学生零散或模糊的感觉提炼成具体清晰的画面, 凝聚成形象生动的具象, 从而使学生的真情流露水到渠成。

4. 师生分享, 评议母爱。

(1) 有针对性地出示学生习作。 (好、中、差)

(2) 其他同学认真读, 边读边想习作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 哪些地方的细节描写得不够具体。

(3) 学生交流:对写得不够具体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

(4) 师总结母爱。

设计意图:习作评议以作品分享的形式出现, 使学生在评品、建议中相互启发, 互相感染, 产生共鸣与顿悟, 同时, 也是对这堂习作课教学终极目标的观照与回应, 教师的总结是对习作内容的拓展, 使该主题在更广的学习和生活背景中得以延展与提升。

(5) 再次修改, 让习作更加完美。

五、课后感言

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素材 篇3

1.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美]林肯

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苏]高尔基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意]但丁

4.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法]雨果

5.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谚语

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7.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9.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10.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1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

12.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1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小儿语》

1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1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运用思路]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这两个字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歌颂母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

[素材一]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出了一本《不过如此》的书,他在书中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父母的爱。他把这份爱作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父爱就像日出那样光明磊落,真挚深情;母爱就像月亮那样温柔无私,慈爱无边。

读小学时,有一次崔永元参加集体舞《地道战》的排练,由于表演难度过大,崔永元最终落选了。崔永元很难过,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当他的父母知道情况后,拍着崔永元的肩膀笑着安慰他:小小的挫折算什么呢?并鼓励他说今后有的是机会。经过努力,崔永元出演了压轴节目的主角,在歌舞剧《野营路上》中扮演部队指导员。

崔永元小时候,他们家曾经养了一只大花猫。一天早上,他发现大花猫守着两条大黄花鱼自鸣得意。他就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全家人顺着猫的脚印一查,知道黄花鱼是大花猫从屋后墙外的国营菜市场叼来的。崔永元的妈妈二话不说,就带着黄花鱼和崔永元直奔菜市场,说明情况后,把买黄花鱼的钱付给了营业员。

[点拨]

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崔永元;父母的榜样,养成了崔永元善待他人、坦诚处世的好品质。这是他主持“实话实说”节目成功的根源之一。

[适用话题]

“榜样的力量”“成功的背后”“挫折”“诚实”

[素材二]

2001年12月,在美国斯特兰顿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来自沈阳的中国选手张毛毛捧得了57公斤级的金牌,这是我国女子选手在世界拳击比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张毛毛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女拳王。

张毛毛的母亲陈松蒲,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但她自强不息,坚持与命运抗争,坚持自学成才,先后取得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职称;又学习了心理学、营养学、职业指导师等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位自强不息的母亲在社会上是标兵,在家里更是女儿毛毛的楷模。毛毛在这种母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态度。

陈松蒲曾经教育毛毛,失败了要昂首挺胸,胜利了要勇往直前,因为这一切都会过去。以平常心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一切。

正是妈妈那不向残疾屈服,勇于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的毅力和艰苦拼搏的精神,鼓舞着毛毛在拳击场上永不言败,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现在,张毛毛已远赴美国,成为首位参加美国职业拳击赛的中国选手。

[点拨]

上述材料向我们昭示了这个真理:身教重于言教。

[适用话题]

赞美母爱母爱征文作文 篇4

现在人人都说;“母爱是一种什么爱呢?”我对他们说;“母爱是一种体贴的爱.”他们说为什么是体贴的爱,我当时不知不觉的接了一句,我说平时母亲是怎么待你的,是怎么疼爱你的,我说这就是一种体贴的爱,他们一个个都犹豫不决了。曾经我的肚子疼痛是妈妈发现的,那时候妈妈着急地说;“儿子你怎么突然生病了呢?”还没来得及我说呢一下子扯着我的小手,骑着电动车我俩去医院,妈妈说;“你生病了怎么不和妈妈说一声呀!”我说怕你心疼,妈妈说这样让我更心疼啊,医生说;“你儿子发高烧的,一下子烧到39℃,那个医生说只能打针,我说要是不打针呢?她说病菌虫就会胡作非为了,我说现在都5来6岁了,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我就说来吧!呀!一声差一丁点哭了,妈妈开心的说真是男子汉呀!哇,父爱伟大,母爱更伟大,我自言自语的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爱是一种严厉的爱,母爱真是一种体贴的爱呀!

母爱人物作文 篇5

“喵---喵---”伴随着一声声稚嫩的猫叫,我家的小猫---蓝妹妹诞下了5只(原本6只,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从此蓝妹妹开始了她的“奶妈”之旅。

从她们出生开始,蓝妹妹便每天反复地为宝宝舔毛,喂她们吃饭,就这样日复一日,妹妹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大圈儿,可是她也没有丝毫懈怠,有丝毫抱怨。我看了禁不住说:“蓝妹妹可真是一位称职的妈妈!”

“小小妹”们出生了两周后就会走了,但在这个“重要时期”蓝妹妹突然对她们”不管不问”了,不管小宝宝们爬到了哪儿,从哪儿摔下来了,妹妹都“漠不关心“,仿佛那群”小精灵“是她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一样。我在一旁为小小妹们”打抱不平“:”难道蓝妹妹一点也不关心小宝宝们吗?真是”后妈“妈妈在一旁笑道”哈哈!你以后就明白了!“

时间如飞逝,很快“小小妹“们就满月了,各个都长得很水灵,有一只颇为俊俏的小猫便留在了我们家,其它的都送了出去。

妹妹刚与宝宝们分离时,便发现了情况不大对,她“喵喵“地叫着,我们都同情地望着她,她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声马上变得伤感⒉移鹄矗她宛如失了心智,疯了一样在屋中来回跑着,呼唤着她的孩子,她跑到宝宝们的窝前,仿佛在说:”孩子,我的孩子们,你们快回来吧!“

看见她的样子,我心中一切的一切终于有了答案:她任劳任怨,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她不管孩子,锻炼她们,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爱!

母爱作文800字 母爱无言 篇6

母亲对我关爱的事情数不胜数。且不说母亲常年累月接送我上学、回家;也不说母亲一日三餐费尽心思为我准备可口的饭菜;更不说母亲每晚陪我读书、写作业……这些,我都习以为常。但有一件小事,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生难忘。

那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突然生病了,病痛折磨得我翻来覆去难以忍受,我不停地叫喊着,并央求妈妈不要上医院打针……妈妈强忍着内心的痛苦,一遍又一遍地摸着我那滚烫的额头,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儿。她沉默了一会儿,用哽咽的口吻对我说:“媛媛,妈妈也不忍心让你上医院,只是……孩子,如果不上医院,你的病加重了怎么办?如果耽误了学习,那不更坏了吗?你是个坚强的好孩子,一定能顶得住。”我从妈妈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位平凡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信任,便勉强答应了。来到医院,妈妈一口气把我背到了急诊室,脸上的汗珠不停地落到我的手背上,滚烫滚烫的。经医生诊断说我的病情很重,需要住院。妈妈便跑上跑下,一会儿开药单,一会儿拿药,一会儿又签字。打针时,妈妈握紧我的手说:“好孩子,勇敢点,一会儿就好了。”但我却感觉到妈妈的手在颤抖;吃药时,妈妈唯恐我怕药苦,总是先尝一点,然后温和地说:“坚强点,就不苦了”;吃饭时,妈妈怕烫着我,总是先在饭菜上吹来吹去,然后一匙一匙地把芳香可口的饭菜送进我的口中;病重时,妈妈昼夜守候在我的身边,给我梳头、洗脸、洗脚;病情好转时,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还给我补习功课。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偎依在妈妈的怀里,甜甜地说:“妈妈,你真好,我该怎样报答你呢?”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笑说:

“傻女儿,谁要你报答呢?”

写活人物片段作文指导 篇7

目前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 视野较窄, 各种生活经历体验也很少。这种实际状况要求语文教师要做个细心人, 对课文进行梳理, 选出那些有着写作示范作用的语段, 在指导学生写作中发挥作用。通俗地说,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建立写作素材库。就写活人物来说, 可以大致的分类整理:外貌 (神态) 描写见长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精妙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的。课本中确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描写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衣着、外貌特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同人物细致的肖像刻画;《老王》中最后一次见到病重老王时震撼人心的肖像描写;《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在酒店中收到酒客质问时传神的神态描写。

《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认出真于勒时惊慌失措时的对话;《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变化的个性语言描写;《故乡》中年闰土僵硬的神态、拘谨语言。

描写人物见长的语段课本还有很多,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 不断提炼, 在阅读中加强片段仿写, 培养学生学课文写作文的良好意识, 课本资源才会发挥最大效益, 学生的写作指导才会充满生机,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更能得心应手。

二、结合学情, 利用课本指导片段写作, 在仿写中提高写活人物的能力

1.写出人物的“活动作”

动作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的描写方法。学生的实际作文中动作描写就是直叙, “上课铃响了, 语文老师走了进来, 看了我们一眼, 说今天测验。然后就开始发试卷。”在他们的笔下, 语文老师只是机器人, 动作僵硬。究其原因没有写出“活动作”。

根据整理课本资源积累的经验, 学习《王几何》这篇课文教会学生描写人的动作。动词前修饰词语能表现出动作的幅度、轻重、速度等, 使人的动作灵动多变, 不是机械地出场。修饰词语的妙用通过去掉修饰词语, 进行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

“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 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 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 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 他突然面向课堂, 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 紧接着, 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王几何》

比较之后, 学生模仿这一片段, 练习写作“语文教师上课宣布测验”, 在练习的基础上, 提醒学生要根据情境选择适合的修饰词语描写老师的动作。学生眼前有鲜活的“王几何老师”, 激发了他们描写自己老师的兴趣, 这时的练笔不仅仅是描写人物, 还蕴含着那么点写作的热情。我们相信这样的写作训练, 学生一定体会到恰当的修饰词语能让人物活动自如, 富有个性。

2.写出人物的“真表情”

外貌描写是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 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表达作者的爱憎, 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学生描写妈妈都是朴素的衣着, 温柔的表情, 充满爱的眼神;描写老师都有白头发, 极具耐心, 眼里都是关心信任。学生写作中不知不觉模式化, 极不真实。学生不会用手中的笔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等, 语文教师指导写作要在“真”字上下点功夫。

3.写出人物的“精语言”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 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语文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 特别不会写人物的对话。他们习作中总是充满大段的对话实录, 没有重点更不简洁;更有胜者, 事情的发展完全靠一问一答对话推动。班级学生很多不会描写人物语言, 不知道让人物说些什么, 啰嗦不清。

“这就是我的大名! ”他说, 声音出奇的洪亮。“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 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 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 可惜, 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王几何》

为了表现王几何老师的特别之处, 语言描写重在绰号的介绍。其他无关的语言描写一概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说话精练。这时让学生思考, 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说过很多话, 可是在测验的课堂上老师会说些什么呢?围绕中心事情, 引导学生描写精练的语言。提醒学生, 老师说话时会有怎样的神态表情, 怎样的动作呢?通过这一追问将写活人物最主要的方法融为一体。

三、阶段整合, 把片段写作中获得的能力用于成篇作文的写作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片段写作, 提高了学生某种专项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整合, 把这些分散获得的能力转化为成篇作文的综合能力。通俗地说, 平时的片段写作只是要求某一点的达成, 经过一系列的分点训练, 最后综合成篇。平时训练的点在一篇作文中都得到展现。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处理好平时小练笔与大作文之间的关系, 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使作文训练条理清楚。以写活人物作为主线, 分项练习描写动作、表情、语言之后, 以《老爸秀厨艺》为题写作文, 综合成篇。

利用课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是我写作教学的尝试,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但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带领学生去阅读, 用阅读汇聚写作的力量, 让他们写出充满活力生命力的作文。除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之外, 语文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广泛地阅读。

参考文献

《小人物》作文升格 篇8

【写作导引】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大人物的机会毕竟不多,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熟悉的“小人物”。这个题目意在引导我们去关注身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行为品质,引导我们“关注民生”,关注“真实”的生活状态。

升格前

小人物

袁 野

晚上,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走过来(走,显得太平,不能体现老妇人在人群中穿梭的困难)。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

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站在一边。(老妇人问的过程,更多的是体现她内心强烈的期待,但“一连问了几遍”,如何问?问了没人理会是什么表现?缺少细致的刻画,使后文“急慌慌”显得突兀,体现不出记叙文以描写见长的特点,也不能反应她情感的变化)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然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为了读高三的儿子,她无声地吃尽了辛苦,还要时刻为自己的无心过失向“大人物”哀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保洁员——一个小人物母亲,儿子没有在这里出现)

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绿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这是一位拾荒的小人物,母亲为了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冒着生命危险从车流中抢回一个绿茶瓶子,“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让小人物母亲和儿子在文中同时出现)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只为绽放属于自我的微弱色彩。

【点评】

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关注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同时三个生活片段所描写的人物都处于社会的底层,符合小人物的命题要求。看完三个片段,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三个小人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在关键之处安排点睛之笔,使三个生活片段缺少一条主线进行贯穿,令人深感意犹未尽。同时,作为一篇记叙文,自然会考虑片段安排的顺序,即记叙的顺序,感觉文章行文比较散乱。

升格后

小人物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凛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从超市出来,正遇上红绿灯。(只此一句就自然交代了文章的时间顺序)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晚上,和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她于是将身子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尴尬地站在一边,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改后,突出老妇人内心从充满期待到为生活所忧的变化,也使下文我随口一问之后,她诚惶诚恐的“急慌慌”动作有了依据)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清洁工,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为了胸膛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由三个片段,延伸到社会下层的各个角落,使文章具有了普遍意义)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记叙文的最高境界在于情感抒发的自然,热烈)

【点评】

一是经过调整后,文章的时间顺序显得清晰顺畅。

二是作者将三位女性作了比较和归纳:三个生活片段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第一位保洁员辛苦工作的动力来自于“正上高三的儿子”,但这位儿子在文中没有直接出现;第二位拾荒者冒死捡回“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的空瓶子,她的儿子站在身后,组成母子俩温馨的合影;第三位卖花生的女人,年已老去却仍要打拼生活,我们可能会想,这位老母亲是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而如此辛苦的吧,也可能会想,这位老母亲也曾像前面两位小人物女性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弄自己的子女,却换来如此的凄凉晚景,儿女在文中不着一字,如此以来,文章蕴含的另一层深意更加令人动容:母亲为着子女可谓大爱无声,但身为子女的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呢?

因此,作者在文末为三位女性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显得水到渠成,而且使之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令文章形散而神聚。

母爱作文400字左右 母爱 篇9

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吃过母亲做的饭后,写起了作业,妈妈突然要有事情去陪客户了,我便一个人在家里写作。.

大约11点钟,楼道响起了那亲切的脚步声妈妈回来了,我便开门,扶她进屋,只见他双眼布满血丝,拖着疲惫的身躯检查我的作业,我有一道题不会,妈妈和我一起看了一下,真难那用了多种方法还解不出来,妈妈让我先去睡了,可他进了房间好久才关灯,我踮脚进去一看桌子上,我那一道难题被抄在了纸上,草稿纸上打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另一张纸写真那一道题的答案,我的眼睛湿润了。

原来妈妈很晚才关灯就为了我一道题啊!他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他把时间拿来做我的一道题,我在那一瞬间忽然觉得我妈妈原来那么伟大我在那一刻还知道了妈妈打我说我都是为了我好,也在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母爱作文300字:懂得母爱 篇10

上午午放学时,下起了小雨。我们开始满不在乎,谁知小雨忽然变成了豆大般的雨点。我们都被这大雨吓坏了,有的赶紧把雨伞打起来,有的马上躲到学校门口卖火烧的大伞里,其中就有我。当时我被这大雨吓得“哇”地哭了起来。就在我哭得正凶的时候,妈妈来接我了。妈妈一看我在这里,马上把我喊过去,一边把雨衣披在我的身上,一边心疼地说:“我不是让你拿着雨伞吗?怎么被淋成这个样子?”我吞吞吐吐地说:“忘了。”

妈妈马上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回家,刚一跨进家门,妈妈就问我:“淋湿了没有?冷不冷?我去给你熬粥暖暖身子。”说着就去给我熬粥了。过了一会,我喝完粥后,妈妈又给我盖上被子,然后又去做饭了。吃完饭后,妈妈又给我沏感冒药。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方法训练途径 篇11

一、抓住人物特点

好的人物描写往往会把笔墨集中在最富有特征的一些部分,而舍弃了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文本内涵、事物情状等无关的东西。这些富有特征的部分,就是描写人物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物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经典作品中人物描写很精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借鉴。《水浒传》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生动的肖像描写来展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鲁达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通过史进的眼睛来描述他的相貌的:“生得面圆耳大……腰阔十围。”只是寥寥几笔的外貌描写,就写出鲁达粗莽、正直的性格。对行者武松的外貌描写,只是写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读者便可感受到武松英武、精明的性格。根据这一人物描写的写作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人物描写上拒绝“脸谱化”的描写,借鉴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时只取其神的描写方法。在布置“我身边的朋友、父母或者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指导学生在肖像描写上达到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效果,并提高人物形象在文章中的清晰程度。经过指导,学生写出了传神的作品。有的学生写《我的父亲》时,通过写父亲的眼睛虽小却透露出星芒来表明父亲性格方面的精明。有的学生写《我的朋友》时,描述自己的好朋友长着白白胖胖的脸蛋,见人总露出憨厚的笑容,借此说明好朋友性格的和善可亲。教师通过这一种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式,让学生成功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作文更为出彩。

二、进行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时,若从整体大局描写,能帮助读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若进行细节描写,则能达到升华人物情感、突出人物精神层面的目的。细节描写是决定人物描写成败之所在。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荣国府所使用的药材清单,这不是简单的笔墨浪费,这个细节突出了荣国府里贵族们的奢侈生活。又如,鲁迅在《孑L乙己》对孑L乙己的服饰进行了细节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這个细节描写既说明孑L乙己穷,也说明他懒,更表现了他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孑L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揭示得十分深刻。细节描写对文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细节描写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学生寻找有效表达人物性格的“局部”与“细节”,并以此凸显人物的性格,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写作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从细节认识他”的主题写作活动,指导学生着眼于局部,写出身边某个伙伴的性格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眼光,拥有独特的写作切入点,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

三、选取新颖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的写作角度不同,描写效果也不同。在人物描写方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选取新颖的角度,促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让人读了眼前一亮。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深刻地认识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某位亲人在外貌、性格上有什么特征,然后分析这位亲人的这些特征与其他亲人的不同之处,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一名学生说,与其他亲人相比较,母亲对于家庭开支的每一笔都能计算清楚,这是因为她的职业是会计,是由所从事的行业造成的。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父亲喜欢唠叨孩子的成绩,那是望子成龙的表现。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人物描写中立意更新颖。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技巧训练,是促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人物描写技巧的有效方式。

母爱人物作文 篇12

一、矛盾冲突法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 就无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法, 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常用的构思手段和方法, 它让人物置身跌宕起伏的情节中, 错综复杂的矛盾中, 尽显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彩, 能使人物品性得到最大的考验, 从而有力地刻画人物形象.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人物处在重重矛盾之中.一是当时特定的环境背景和人物之间的矛盾:祖母刚去世, 父亲差使交卸了, 处在失业生存危机之中, 急于谋事.在谋事与送“我”上大学之间, 父亲再三踌躇, 天平的一头那么沉重, 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父亲亲自送行, 照顾儿子无微不至, 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 买橘子必须过铁道, 那时月台很高, 爬起来很费尽, 为了儿子, 再难的事情父亲也心甘情愿.二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儿子要去上大学, 父亲担心其路途平安, 要亲自送孩子上学, 什么事都亲自张罗;可儿子当时已经二十岁, 总是“太聪明”, 嫌父亲行为方式陈旧而反感, 对父亲的言行不以为然.重重矛盾中我们看到了舐犊深情, 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国典型父母形象, 感受到了人性光辉.

在我们的生活中, 类似“买橘子”的镜头很多, 很平常, 似乎并不特别让人感动.《背影》这篇美文成功刻画“父亲”感人形象给了我们启迪:设置多元矛盾, 形成重重障碍, “一山放过一山拦”, 能凸显人物形象, 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课后, 我布置了当堂作文《一个令我_______的人》, 要求学生能学习《背影》一文通过重重矛盾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点评中, 我选取了一位学生的材料:暑假的中午, 我家教回家, 可不巧半路自行车链条坏了, 卡进车轮里弄不出来.一位路过的老伯伯看到这一情形, 捎下自己的自行车帮我弄, 可是过了十来分钟链条还是弄不出来.老伯伯又帮我一起把车子扛到前面一家修理铺.我很感激敬重他.我让全班仔细分析这位同学文章中出现的矛盾因素: (1) 修车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伯; (2) 时间发生在暑假的中午, 回家路上非常燥热; (3) 链条不仅掉下来而且卡进去了, 好不容易才弄出来; (4) 老伯徒手操作弄得满身污垢; (5) 修不好又帮我把车扛到修理铺.这些矛盾都是在情理之中顺理成章发生的, 没有矫揉造作, 文章中人物克服了多重矛盾帮助他人, 情节更加复杂, 形象可敬感人.写作中, 善于发掘这些矛盾, 把这些矛盾写充分, 不论矛盾最终是否得到解决, 都会凸显人物形象.

矛盾冲突法是简单易学又行之有效的好技法.当然矛盾不能为设置而设置, 要合情合理, 不能失去生活的本真, 否则就会哗众取宠, 效果适得其反.

二、超越常规法

短篇小说构思的魅力常在于“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人物形象塑造也同样可以让它超越常人又不逾越情理.阿长与《山海经》中, 阿长没有文化, 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 相信迷信, 又是好事者, 在温文尔雅的主人心目中是个粗俗的人.可是当小主人渴盼得到绘图的《山海经》以致念念不忘时, 阿长竟抱着“三哼经”回来了!对一个书名都叫不准的保姆来说, 她不知克服过多少困难才得到这小主人想要的书!这样的事情, 按理说应该是他父母亲等家庭成员的责任, 更何况他们又是文化人, 做这件事应该比长妈妈轻松的多.可是别人不肯做, 不能做的事, 她却能够成功.长妈妈的“越俎代庖”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善良, 热心, 细心, 对孩子最深层最高境界的爱, 因为她懂得孩子的心灵需求, 平凡中显伟大!她超越常人, 又能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份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怀.

分析完阿长这一人物形象后, 我在课堂设计了一个情景:我爱看梨花, 奶奶很爱我 (其他条件不作限制) .要求学生构思情节, 突出奶奶爱我的形象.在众多思路中, 我选取了三种代表作:

a.年迈的奶奶上山挖了一棵梨树, 种在自家院子, 每年花开时节, 我可以看到一树梨花;

b.奶奶会绣花, 不顾年老昏花在我的衣服上绣上了几枝梨花, 每每穿上这衣服, 我就可以看到这梨花;

c.奶奶虽然体弱, 但为了满足孙女的要求, 带我去不同的山上看大片的梨花, 坚持了八年.她让我懂得:美丽是无止境的, 追求美丽也是无止境的!

a和b基本相似, 许多奶奶都可以做到;c中的奶奶的坚持和用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带来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通过训练比较, 学生明白:生活中大部分是普通人, 很少有轰轰烈烈的事, 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捕捉, 如何调动我们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去精心构思.人物付出不同寻常的努力, 完成逾越, 就有超越常人的魅力.作文是艺术的真实, 构思不只是局限于还原事物的原貌, 只要符合他所在的特定情境, 唤起我们的真切感, 让我们有所思, 有所想, 有所感, 产生强烈的共鸣, 就有价值和意义.

三、误会自省法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 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反省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人性深处的深刻反省, 常常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杨绛在《老王》一文写道:“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在不动声色的语言里深沉而含蓄地透出自己的心志, 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心不够, 不可原谅自己, 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我是大学者, 你是大品德”, 善良的人才会发现别人的善良, 杨绛发自内心深处的反省精神也深深触动我们的心弦, 她的形象非但没有降低, 反而觉得更可贵.鲁迅的《风筝》也一样,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鲁迅深刻的自责和反省中, 我们更感受到了兄弟浓浓的手足之情, 他对兄弟无心的伤害, 全都为了爱, 只是观念错了——美丽的错误是最打动人心的.这是构思中的误会法, 能让人在思考中感受到人间真情.这在我们生活中也俯首皆是, 比如, 一点小小的波折却造成朋友间的误会甚至无法弥补的裂痕, 因为自己意气用事带来了不良后果等等,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有时候, 这种误会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让你在他人眼中成为至诚之人, 增添你的人格魅力.

在《我问自己》一篇作文中, 一位同学写了她亲身的经历:一个寒冷冬季的夜晚, 我独自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 我跟父母赌气, 要逃离他们的束缚, 飞向自己的蓝天, 寻找自由.……可是, 寒风带走了我的丝丝温暖, 我渴望避风的港湾, 渴望父母的温暖.这些, 只有家能给我.很显然, 这位同学是在反省自己的任性冲动对父母造成的伤害.文中小作者的反省是对自己任性冲动的反思, 是显性的浅层的;而《风筝》一文叙写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中已忘却的儿时锁事, 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 强烈的愧疚使“我”的心一直很沉重, 一直在反省和自责,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灵的拷问, 是严于律己的剖析精神.我问学生, 可不可以试图将这篇习作中的反省也写得再深刻些, 能触及我们心灵深处, 突出“我”的反省精神, 给读者带去更深刻的思考呢?有位同学做了这样的加工:徘徊在街头, 我满心愧疚:哪一顿饭不是父母精心为我调配?哪一次失落不是父母在鼓励安慰?现在父母是不是在满大街急切呼唤担心流泪?我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我有什么资格享受真正的自由?这样的修改, 不仅仅是从愧对父母角度去反思, 还从自己该有的责任角度去思考, 挖掘上比原文更深入一些, “我”的形象更成熟, 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误会冲突中真诚地自我反省, 它是深入人心触及灵魂的, 常常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让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感人的魅力.

四、互利双赢法

让所有的利益得到好处, 给人心灵美的享受, 这就是双赢.莫怀戚的《散步》中, 一家四口祖孙三代谱出了一曲和谐的家庭赞歌.文中的“我”用巧手轻轻抚平祖孙之间的分歧矛盾, 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怦然心动的呢?全文氤氲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人与人之间有着和谐之美, 这样的境界令人向往.我让学生也学会在生活中美点追踪, 用美好的心灵去发现美好.一位学生捕捉到了这样一组镜头:我去姑妈家做客.姑妈在厨房里擦眼泪.小表妹跑过去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别哭, 我以后再不顽皮惹你生气了;姑父听到了连忙进去说我昨晚心急, 误会你了, 都是我脾气不好, 别难过了;我看到此情此景, 也深受感染, 连忙道歉说姑妈, 我没打声招呼突然来做客, 给你添麻烦了.姑妈擦了擦眼泪, 笑着说, 刚才是我不小心把辣椒弄眼睛里了.一件小事, 让我看到了姑妈一家互相体谅互相关爱, 那么和谐美好.“润物细无声”, 文中的人物互相感染, 让读者感受到了最美好最浓郁的人情之美.

人物之间的互利双赢, 带给人心灵愉悦, 给人美的享受, 如饮醇酒, 余味无穷.

此外, 对比衬托法, 欲扬先抑法等等, 都是凸显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 是揣摩写作的标本, 是生活的桥梁, 是激发思维的触媒.以本为本,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材资源, 坚持阅读与写作结合, 课本资源一定能成为学写作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如何写好记叙文的方法》, (百度词典) .

[2]《如何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 (来自空间阅读) .

[3]《记叙文写作指导》, 《教学文摘 (第2期) 》.

[4]周一贯著《语文教学优课论》, 宁波出版社.

母爱深深-母爱作文550字 篇13

当我知道“冰美人”为了我的成绩而整天愁眉不展的时候,我差点崩溃了。因为我的不认真使妈妈的脸上没有笑容,因为我的贪玩和粗心使妈妈对我失望。我讨厌我自己,我恨我自己,我为什么要让养我的母亲不开心,失望,我为什么不用好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决定我要振作起来,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我要让“冰美人”的脸頬上挂着为自己女儿骄傲的微笑。下定决心后我便行动了起来,我把家人给我买的一些资料从紧紧关闭的抽屉里拿了出来,而且每天晚上都会和它打上激烈的一仗,才会进入我那安静甜美的梦乡去旅游。

经过长期的作战,我终于换来了巨大的成功。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数学老师拿了一叠试卷走进了气氛紧张的教室,发下试卷后,便和蔼的对我们说:“这是一张难度较高的试卷,认真做吧,我祝你们好运。”我拿到试卷后,便自信的在心里默念:“何雅鑫加油!”又继续埋头苦干了起来,短暂而又紧张的一节课过去了,我信心十足,我想这一次我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因为我努力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数学老师终于把试卷发了下来,我紧张的气都喘不过来,试卷一到我手中我连忙看分数,YA,100分,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心里像被蜜浇灌过一样甜甜地充实起来。

初中母爱的作文:母爱如溪 篇14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正因为这样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爱。人类需要母爱,正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的照耀;正如久旱的土地,需要春雨的滋润,正如利刃的打造需要好的磨刀石。——题记

《因为有了你,世界更美丽》,这是一片赞美母亲的文章,我深深地被它打动,并联想到我的妈妈。啊!母爱如溪!

啊!母爱如溪!母亲的爱如溪水一样川流不息。每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妈妈就会来到我的身边,帮助我渡过难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您用您那如溪水般的母爱源源不断地给我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您用您如溪水般的母爱冲走题卷上的问号,我学习上的困难。谢谢您妈妈,呵,母爱如溪!

啊!母爱如溪,母亲的爱像溪水一样平凡而又伟大,每当我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去上学,妈妈总会慈爱的摸摸我脸庞,轻声说道:“好好念书!小心生病!下课别疯!”这是每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学时都会说的,是很平凡,但谁又能说她不伟大呢?母亲的`叮咛让我们心中荡起温暖的情涛,让我们在学校充满了学习的动力,谢谢您,妈妈。呵,母爱如溪!

阅读中学习描写群体人物之法作文 篇15

一、逐一描写

当描写群体人物时,怎样才能展现出所有人物的言行举止,突出所有人物的性格特征呢?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去描写,这样就可以彰显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作者对五壮士的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或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或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逐一地进行描写,彰显了每一个战士内心的仇恨和英勇无畏。不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的内心情感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整体描写

可以逐一描写,也可以整体描写。所谓整体描写,就是把所要描写的诸多对象看做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描写。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人物呈现出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神态,这时就可以整体描写。这样更加简洁明了,而且读起来,更能感受到一种气势,一股不可屈服的正义的力量。

三、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当描写群体人物的时候,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这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比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再比如: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都是先写马宝玉的动作和语言,然后再写其他几个战士的行为举止。这样,既有“点”的详细描写,又有“面”的概括性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让人物鲜活生动,震撼人心。

上一篇:中专应届毕业学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如何提升教师礼仪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