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

2024-06-23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 篇1

【摘要】:

本篇论文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作为教师,深知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的识字内容据学情反馈也凸显出“量太大”的特点。因此,我在对一年级识字内容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以及查阅大量识字方法研究成果后,结合日常课堂教学,积累了以下典型教学方法和相关课例,以更有效地推进自身的识字教学。

【写作意图】:

应该说,现在卓有成效的识字教学研究成果很多,体系完整、研究领域也很博大精深!比如,黑龙江早在1982年就开始了“注音识字,提前阅读”的实验,并于1999年结题取得了很大成功,余杭的“大量阅读、双轨运行”实验,他们围绕“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十六字展开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为何以“自主、合作、探究、人文”来概括,又为何主要以课例的形式来撰写本篇看起来有些“大杂烩”的论文呢,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作为自身对识字教学经验的总结,殷切希望得到三位导师及更多老师的指导;

二、考虑到因材施教。识字方法固然多而优,但面对不同的识字内容和不同识字基础的学生,统一的方法显然不能照顾一切,因此我选择灵动丰富的课例这种形式来总结识字教学;

三、渗透幼小衔接。现在的独生子女,整天和VCD、卡通图片等形象性极强的多媒体打交道,喜欢感官刺激,对枯燥的学习模式有明显的回避情绪,甚至讨厌。为了学生,我觉得识字课堂也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探索!

同时,文章中的这四条经验总结,也与我校的特色进行了有机整合。比如:合作学习,张晓敏老师是我校合作学习系统研究的第一人,语文学习中总有浓浓的、切实有效的合作学习过程,因此,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也开始渗透合作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如:分层教学,前面我也提到了识字内容和学生基础的不同,因此,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令人欣喜的是,我校低年级的“新班级教育”模式中“协同教学“正好满足了分层教学的需求。

当然,识字教学的平台永远不可能只停留在课内,课外的空间更广大。因此,我提出了“汉字迷宫”和“生活识字”。特别是“生活识字”,让孩子们剪剪贴贴,读读画画,往往一学期下来,每个人手上的《采蜜本》都是硕果累累、厚厚实实的。

从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过度,我们更多采用的是“图式法”的识字方法。

【后续研究】:

作为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首轮实验教师,随着实验的深入,也对识字教学有了更多的考虑,亦觉得自己文章的单薄。因此,针对文章,我还可以进行以下的后续研究,以完善本文。

一、如何防止学生识字“回生”的现象与应对策略。本文更多讨论的是识字方法,对识字效果讨论甚少。如何在保持学生识字兴趣,使他们乐于识字的同时提高识字巩固率、防止生字回生很有研究价值,因为遗忘的规律总是存在的。总结一系列相应的巩固策略必不可少。

二、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的一个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即很多汉字会认不会写,这虽然与电脑输入等电子手段的介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我也在思考,小学生的识字课堂上,也有着会认不会写的现象。虽然有三会与二会字的区别,但我们不妨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相关写字教学的思路,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识字、写字、用字”,未尝不可。

三、一年级一般没有书面回家作业,提倡不增加孩子的课外负担。但要提高识字巩固率,我们都知道,多读多写的效果当然会更好!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轻负担、高质量”的识字巩固方法,又值得去研究了。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 篇2

而今, 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又加强了整合性, 提前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也使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呈现了“早、多、杂”的特点。“早”是指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就要认识70个常用字;“多”指知识字量大, 一年级的识字量达到950个, 是以往的两倍多;“杂”是指在学生识字过程中, 缺乏有序性, 大量识字是随课文学习进行的, 有不少生字学生要先学合体字, 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因而, 使识字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要求各种各种高素质的人才。识字教学作为学习的基础, 更应迎合课程的要求, 为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 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好规定的教学内容, 做到会读会写, 并能在生活中初步使用。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坚决破除以死记硬背、多抄多写为主要方法的识字习惯, 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 为今后的自学阅读等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识写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从而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 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教学的阐述给我们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 我们的课题研究内容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深入地研究识字教学:让一年级的学生在单一识字的过程中, 不但要学会生字, 认识生字, 会写生字, 还要让学生在识字认字的同时, 学会一定的识记方法, 掌握一定的识字技能, 感悟新的识记方式。

一、利用插图识字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 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 加上教师的引导, 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 它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 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 促进学生记忆。接着让学生看清自形, 拼对字音, 再“回”到图上, 这一过程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

二、按字的规律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无论是象形、指事, 还是会意、形声, 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象形字的教学, 可采用“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认一认”的方法。会意字的教学, 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观察, “会”其合并之“意”。形声字的教学可通过形声字的组词规律进行教学。

三、在游戏中识字

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 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 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的, 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为此, 可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到识字教学之中。如:拼一拼 (让学生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 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 、画一画 (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把识字和画画结合起来, 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 、编一编 (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 、说一说 (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 等。

四、充分想象识字

心理学研究证实, 奇特的想象能促进人的记忆。字是死的, 想象是活的, 通过学生充满奇特的想象, 这些原本呆板的汉字, 就会活起来。学生有了奇特的想象, 又何愁记不住呢?不过, 在此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思维。

五、在生活中识字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 这就提醒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字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在生活的“大语文课堂”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 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开展生活识字, 从生活的各方各面进行深入学习, 如食品的包装袋、街头的招牌、随处可见的站台的路牌等, 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学习库”, 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 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 篇3

一、看图演示识字

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因此,将识字同图画联系起来,恰恰是回归于造字的源头。(1)结合字理图识字。汉字是六书造字,造字时,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大都与某些具体事物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字理图识字,不光晓字形,更能明字义。同时,采用这种字理图识字,学生会感到十分有趣。(2)结合简笔画识字。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寥寥几笔,勾勒画面,就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新课程提高了儿童的识字量。但是如果不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的识字往往会感到机械枯燥。因此,采用演示识字,往往会使儿童出其不意,从而焕发儿童的识字热情。 (1)借助手势识字。如“手”、“又”、“友”、“有”这四个字的字理都是和“手”有关的。教学时,教者用手做动作,让学生来猜:五指分开的右手是“手”;右手五指并拢,微微弯曲做拿东西状,是“又”;右手里面真的有东西是“有”;两只手重叠在一起,引申为友好,是“友”。(2)借助表演识字。为了区分“走”和“人”的字理,教师让一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当他用“人”字的姿势(两腿并拢)做“走”的动作时,孩子们哄堂大笑,说他像僵尸,不是“人”。正是这种表演,增强了儿童识字的积极性。 (3)借助实验识字。一位老师在教学“日”字时,别出心裁,将一个鸡蛋打碎在盘子里,当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看到盘子里那个圆圆的金黄的“太阳”时,一下子就明白了“日”就是日头、太阳的意思,可谓妙趣横生。

二、 谜语儿歌识字

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编猜字谜,激励他们观察字形,展开联想,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如猜猜“大雨下在横山上,什么字?(雪);一口咬掉牛尾巴,什么字(告);十张口,一颗心,动脑猜猜什么字?(思);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头拱(非);城里住着十万人,八万人去打仗,二万人守城门(界)”等,学生在笑声中猜,在猜谜中记,效果事半功倍。

念顺儿歌,巧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有些汉字可以根据偏旁部件相同的字编成幽默风趣的儿歌,读来琅琅上口,激发了儿童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儿童记忆字形区别字形。如:带有“包”字的字,可以编成: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再如为了记住带“厂”的字,厉、厅、厌、厢、厕、厘等字,可以编成:万字进厂人严厉,丁字进厂大厅宽,犬字进厂人讨厌,相字进厂车厢满,则字进厂蹲厕所,里字进厂厘米短等。

三、生活识字

利用好双休日、节假日。在双休日之前,先找几个孩子谈话,问问他们星期天都去哪里,准备做些什么。我会根据他们的回答,给他们制定小小的任务。如:准备上街买东西的同学,要记住从哪个商店里买的,或者把你买的东西的名字记下来,可以看商标,问家长。要出门坐车的同学,把车站或车名记下来。不出门的同学,在家可以看动画片,记住你看的动画片的名字。孩子们都表示愿意完成任务。于是在班上就布置任务:比一比,谁记的最多,谁就是这周的“星期小博士”,老师就在他的名字下面画上一顶小博士帽。他们自主识字的愿望被激发起来,就会愿意去学、愿意去交流。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如: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通过每天从课外书、电视节目,或其他地方看到不认识的字,写在本子上,回校交流。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方法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就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的环节上,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充。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乐趣,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第二册《识字——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门’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了识记效果。

字卡游戏。字卡游戏简单方便,可以灵活使用。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邮差送信:可选一位学生扮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孩子,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字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大家齐读生字。利用字卡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五、计算机辅助识字

电化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识字,为识字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教师在“看”和“听”的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演示生字的正确读音、汉字部件、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并让学生“说”、“写”、“打”、“想”,使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参与,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识字效果,从而有助于明确汉字知识的意义,实际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答辩稿 篇4

非常感谢教科研中心的领导给我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研讨一下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简单的教材简析;二是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的识字和阅读课的策略;三是以其中的一课为依据,进行上课演示。

一、首先咱们一起来剖析一下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等部分。今天咱们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识字和阅读这两类课文。

首先来看识字课,一年级上册专门的识字课共有2个单元8课,阅读课文共有20课。除此之外,一年级上册与其他低年级各册教材内容不同的是增加了随拼音识字。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

这册教材有3个识字途径:随拼音识字、集中识字课文、随文识字

(一)随拼音识字

是从拼音学习的第三课《bpmf》开始的,共有11课,共要求认识70个生字。除了第三课《bpmf》是利用图片的形式学习字词外,其他的都是以儿歌为载体,目的是学习生字、复习汉语拼音,同时增加语感。

(二)专门的集中识字课 主要有三类:

一是古诗文类,就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一课《一去二三里》;二是字理类(第一识字单元的第二课象形归类识字课《口耳目》和第二识字单元的第四课会意归类识字课《日月明》);第三类是以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去识字的识字课文,其中形式也多样,如:有词串加短文的形式第一识字单元的第三课《在家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二课《自选商场》;还有词串加儿歌形式的,如第一识字单元第四课《操场上》和第二识字单元的《比一比》《菜园里》。

我们研究分析这些识字课文或者随拼音识字课文的目的就是对于形式、类型相类似的课文在教学设计上也可以相类似,这样可以简省我们备课的难度和时间。

(三)随课文识字

其实这种识字方法是我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斯霞老师在1958年实验成功的一种识字方法,也叫分散识字。这种识字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边识字边阅读,同时将识字融入一定的故事情节中,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但随文识字也有他的弊端,随文识字中要求会认的字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识字的难度。如果方法运用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而我比较认同的方法就是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扬长避短,提高识字效率。

以上是对这册教材中的识字课文的分析,对于阅读课文,从形式上看,不是诗歌就是阅读文章。而这册文章中增加了两篇连环画形式的文章,就是课本的最后两课:《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除此之外,内容上咱们就不再细分。

上面我们主要从“教什么”的角度来剖析这册教材,下面我们来分类研究一下“怎么教”。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归类识字教学。

一、识字途径

(一)随拼音识字 我们先来看随拼音识字。

一般随拼音识字中生字的读音与所学拼音内容是相对应的,如拼音《b p m f》一课中,前面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和声母“y w”,本课又学习了声母“b p m f”,因此,第一课的识字就是爸、妈、我,这三个字的音节中出现的三个声母b m w和两个单韵母a o已经都学过。这样除了达到提前识字的目的外,还起到了巩固所学拼音的效果,把汉语拼音的学习和认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分解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消除刚入学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枯燥感。

为了减轻刚入学孩子学习的负担,这些生字不要求会写,但是,只要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识写分开又增加了认读的难度,因为只认不写,这些生字在孩子们头脑中重复的次数少,留下的记忆就浅,就很容易前边学了后边忘,因此,在最初的识字阶段,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味地领着孩子们读,下面我结合课文,介绍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借鉴和帮助:

以拼音《b p m f》一课中的三个生字:“爸、妈、我”为例:

步骤

一、带拼音学习生字。首先采用多种方式的读,在读中强化拼音练习,初识字形。步骤二:放给学生思考,这三个字你怎样就能记住它?其中一生就答:妈妈是女的,所以我记住了“妈”字。当然,如果孩子答不上来老师也可以提醒,让孩子知道,原来这个字这么读是有原因的,为以后多种方法识字奠定基础。

步骤三:玩游戏。同时做出拼音卡片和词语卡片随机发给孩子们,一生持有拼音卡片上台,高举头顶,拼读词语,并寻找:爸爸爸爸,你在哪?台下持有词卡的孩子就站起来,举起卡片,爸爸在这!

当然,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鉴于小孩子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课堂活动以趣味性为主,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但是我们可以布置点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性的活动,如,这一课学完后,可以让孩子们拿着带生字卡片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既可以巩固汉语拼音的拼读和识字,而且还加强了孩子与家长间的交流,增强了孩子们与家长的感情,这样的活动作业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

对于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如,汉语拼音《g k h》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是:“花

画”。

方法一:学生在初读儿歌,并初步识字后,可以拿出实物花和图片:哥哥、弟弟、一幅图画等,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和实物来出示手中的生字卡片,也就是看图或者看实物识字。

方法二:师生或者同桌之间比反应速度。这个事孩子们很喜欢的游戏。在我们用多种方式的读初步认识生字后,老师随机读出一个生字,学生迅速用手指出相应的生字,看谁找得快。

方法三:把生字与课本上的插图中的具体物件用线连起来等。

总之,对于这类识字,我们采取的形式越多样化、活动形式越多,孩子们越喜欢,识字效率就会越高。反之,一味地让孩子们指着黑板上的生字读,他们初入学时的兴奋感就会消失,甚至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的态度,这样效率就会相应地降低,做老师的也会感到越教越累。总之,一句话,多动脑,让孩子们学得愉快,我们才教得轻松。

(二)专门的集中识字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一起分析了专门的集中识字课的内容和形式下面我们来分类研究怎么教。这八篇识字课文主要分四类: 第一类识字课文:古诗童谣类。

第一识字单元第一课的《一去二三里》,是一篇数字归类识字课,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十个数字。下面我简单教学设计介绍一下这一课的教学流程。

对于低年级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激发兴趣,这一课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因此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步是“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的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熟悉熟悉的《拍手歌》。拍手歌可以用现成的,也可以自己编,我这里有个自编的《声母顺序拍手歌》,这样既可以复习一下声母,又可以导入新课。我的《声母顺序拍手歌》是这样的:

你拍一,我拍一,b p m f排整齐。你拍二,我拍二,d t n l在一块儿。你拍三,我拍三,g k h站一边。你拍四,我拍四,j q 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你拍五,我拍五,zh ch sh r在跳舞。你拍六,我拍六,z c s乐悠悠。你拍七,我拍七,我和y w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老师夸我好娃娃。你拍九,我拍九,声母排队一起走。你拍十,我拍十,大家坐得真整齐。

这个声母顺序拍手歌是孩子们前面学习声母的时候就会的,所以做起来容易,这样也易于导课。孩子们做完《拍手歌》游戏后,我问孩子们:你们刚才一边拍手一边和哪些数字成了好朋友呢?孩子们说出数字后,出示古诗原文,说,这些调皮的数字跑到这首古诗中了,我们一起来找出他们来吧!

第二步是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通过刚才的导课,很容易引导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到古诗中,并急于想读一读古诗,从中找出这是个数字来。这时候和孩子们一起拼读诗文后,把古诗中的数字找出来,并告诉孩子们,为了让这些数字宝宝不再乱跑,把他们请到黑板上。

这时候引导孩子们一边数着这十个数字,一边可以把十个数字板书到黑板上或者把十个生字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接下来是合作识字,巩固读音。

(1)集体读生字。(2)合作识记生字。(3)开火读生字等利用各种形式读生字。然后是自主研读,诵读古诗。第三步是借助图画,了解诗意 第四步,认识田字格,指导写字。

这篇识字课文开始,孩子们就要进行书写了,要想写好铅笔字,必须让孩子们认识田字格,因此,这一节课还担负着认识田字格的重任。

第一次出现田字格,我们可以在一个小黑板上画上一个大的田字格,让孩子们认识,为了帮孩子们记住田字格以及田字格中每个小格的名称,还可以编顺口溜、儿歌等,如: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可以和孩子们边做着动作,边记忆田字格。

第五步实践活动,巩固练习。

对于巩固练习的活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学生的特点等自行设计。我这里有两个我平时常用的可以提供给大家。

1.运动场上的运动员找数字朋友。把写着1到10,10个阿拉伯数字的卡片和写着1到10,10个汉字的卡片分别分给20个孩子,让一个孩子拿着写着阿拉伯数字的卡片到前面当运动员说,:“我是一号运动员,谁是我的朋友?”孩子们拿着找到的自己手中相对应的卡片回答:“我是一号,我是你的好朋友。”

2.生活中的数字。除了运动场上,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数字娃娃?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平时见到的数字。如:钱币上的数字,门牌号、单元号等。

第六步,课堂小结

第二类识字课文——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识字的词串加短文、儿歌的形式。

这类课文主要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孩子们才能学着轻松,而且能学的相对扎实、牢固些。

下面以《自选商场》为例,介绍一下这类课型的教学流程。

《自选商场》识字课,利用一组词串罗列了一些商品名称,这些词语介绍了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类商品,还有一篇关于自选商场的短文,短文介绍了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及其优缺点词串、短文组成了本课识字的文本环境,简洁明了。文中还配以插图,插图展示了商场的一角,本文编写的主要目的除了认识文中的生字外,还有意在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老师说,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一个地方,是哪儿呢?小朋友们请看(课件出示商场录像或者出示商场一角的图片),问:谁愿意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商场”二字,并板书音节,生拼读后,师问:谁能给“商”字组一个词啊?(商人、商场)“商”这个字挺难认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个孩子是这么说的:“商”字,上边就像一个斗笠,下面的大方框就是商人的脸,里面是他的嘴巴,上面还有两撇小胡子。当时说完,我简直惊呆了,没想到,在孩子的心中,生字还可以这样来记。(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渗透了一种方法识字)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商场呢?(板书:自选)

如果没有课件,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商场中去看看,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第二步,预设情景,自主识字 1.感受商场中的物品多。(1)联系生活进行说话练习。

逛过自选商场吗?谁能说说商场里都有什么?

同时小黑板或者课件出示句子:自选商场里有

想一想能不能多说几种商品呢?

(引导学生用上“自选商场里有

还有

。”)(2)练习读句子。你觉得自选商场里的东西多不多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课件或者小黑板出示句子)学生先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拼一拼。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范读,虽然这句话后面没有使用感叹号,但是我们一定教会孩子们读“真多”该怎样读。

(3)学习词语“东西”。

教师告诉学生说:我从这句话中请出一个词语:板书:东西。告诉学生在这个词语中“西”字读轻声,这时候教师示范读这个词语,学生跟读。

2.模拟自选商场,认识词语

(1)在教室内摆放带音节的生词卡片组成的商品。教师介绍:只要读对了卡片上的商品名称就能取走代表这种商品的卡片,然后各个小组的小朋友到商场逛逛。

(2)生到商场自由选卡片。

(3)练读词语。利用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形式练读词语。

(4)巩固识字。采用教师说商品名字学生出示卡片、教师出示实物或者图片,学生出示卡片等形式巩固识字。

3.词语分类,感受商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1)词语分类。引导孩子们说出商品的摆放规律,请孩子们试着把手中的卡片分类摆放,并试着读读。

(2)巩固识字。当商场售货员,把词语卡片摆到每种东西的旁边。(3)练读句子。出示句子:“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4.巩固生字读音,掌握识字方法。

(1)读准单个字。(出示生字)各种形式认读生字。(2)说说自己里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第三步:走进生活,扩展识字

拿出课前准备的包装袋,互相教一教,认一认上面的字。

第四步:小结识字方法:除了到自选商场认字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认字。

第五步:指导书写。

第三类识字课文——字理类,如《口耳目》和《日月明》,在这儿不展开细讲,接下来在多种方法识字环节详细介绍。

二、识字方法:

现在,主题学习实验在全国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主题就是压缩教材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进行大量阅读,实现教材和主题学习丛书的整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无法做到用1/3的时间学教材,2/3的时间阅读,但是可以拿出4/5的时间学教材,1/5的时间课堂阅读。那么这1/5的时间从哪儿找?对于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是重头戏,如何让识字变得高效是关键。接下来,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

1、加偏旁,加偏旁带出来的是一个字族,相当于后面提到的归类识字。

2、减偏旁

3、换偏旁,以上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方法,虽然能起到帮助作用,但却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们从字理角度谈一谈识字方法。

4、字理识字,包括象形、形声、会意字识字方法

字理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是字理教学。那么,什么是字理呢?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其主要表现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一年级常用的就是象形、形声、会意。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总与某个意义有联系,把汉字的形体与这个意义结合起来讲解汉字,呈现给学生的将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而字理教学抓住了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特点,把字形与字义、字音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字的音形义,使识字教学生动、活泼、有趣。

1、运用字理识记象形字

象形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象形字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

成的文字。《口耳目》这一识字课中的12个生字是按照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文中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可帮助孩子们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的“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课文的呈现方式是:图片——古文字——今文字。

比如学习“口”字,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画让学生们看,学生们一看就知道是嘴巴。然后我在旁边写上了“口”的象形字,问谁知道老师画的是什么?接着我又在旁边写上“口”字,指名认识的读后加音节认读,然后让孩子们说出最后写的口字与古代的“口”字、与图画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这时候我告诉学生,刚才写的第一个“口”字,是古文字“口”,他们的样子跟嘴巴的形状差不多,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古代的象形字还有很多,如牙、犬、象、衣、女、电、雨、鱼等,发展到现代大都已经不再象形,这时通过追溯字源,展示对应的古文字字形,就有助于学生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记忆汉字。这样讲解,学生不但了解了字的来龙去脉,而且了解了古代人的一些生活故事,兴趣大增记忆深刻就很少写错了。比如:“乌”“鸟”二字的区别,平常我们只是跟孩子们说,“鸟”中间一点就好比是鸟的眼睛,这样就不会弄混了,是这样吗?“乌鸦”也是鸟类啊,为什么就没有眼睛呢?这时候可以从字理角度分析:

乌,孝乌。象形。孔子说:“乌,闭目哀叫。”因乌这种孝鸟常在病患的弥留之际哀叫助气,所以人们称丧命为“乌呼”。所有与乌相关的字,都采用“乌”作边旁。

2、运用字记理识会意字

会意就是把在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进而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表示的意义要从字与字组合的关系上显示出来。也就是说,会意字是字形和字义结合最紧密的一类字。本册书中收录了《日月明》一课,这篇识字课采用韵文的形式,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我们来看大屏幕。会意字从其部件的组合方式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形:一是同体会意,如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众(三人为众,表示人多,古代的“三”表示数量多)、林(两木并立,表示树木丛生)、森(三木为森,表示树木更多)、炎(两火相叠,火上有火,表示火光上升)、磊(三石相累,表示石头累积貌)等;一是异体会意,如旦(日出地平线,表示早晨)、莫(日落草丛中,表示天色晚)、囚(人在口中,表示囚禁)、采(爪在木上,表示采摘)、看(手斜目上,手搭凉棚状,表示了望)、安(古代野兽多,女人身小力弱,只有在房屋里才安全)、休(人在木旁休息)、艳(表示丰富的颜色)等。把会意字的组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轻松

快乐地记汉字。

3、运用字理识记形声字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占了汉子总是得大半。了解其构造规律对认识汉字和进行识字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简单说就是: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例如用“木”作形旁,可以组成“桃、梅、梨、枝、株、棵”等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例如用“冈”做声旁,可以组成“刚、钢、纲”等读gāng的形声字。

《识字二》中的《比一比》一课有这些生字:黄 猫 杏 桃 苹 红 边 多 少 群 颗 堆 其中光形声字就有六个:猫、桃、苹、群、红、堆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每课字中都会出现形声字,而且比例都比较大。我们除了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很快记住它的读音之外,还可以利用形旁和声旁辨别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写成别字,比如“货物”的“货”和“贷款”的“贷”,它们都是上声下形结构,形旁又都是“贝”,但二者的声旁不同,因此读音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利用声旁把两个字区别开来,而不至于把“贷款”写成“货款”,或把“货物”写成“贷物”了。又比如“根”和“跟”是同音字,声旁都是“良”。但“根”的形旁是“本”,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植物有关;“跟”的形旁是“足”,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利用这两个字的形旁可以区别它们的意义,而不至于把“根本”写成“跟本”,或把“跟随”写成“根随”。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抓住这些字的不同形旁来区别、识记这些字就轻松容易多了。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字谜或顺口溜识字

6、归类识字

7、游戏识字

8、生活识字

9、阅读识字

识字方法还有的很多,而且往往都不是单用的,我们要结合每课的实际,合理灵活的运用。

以上谈的是二类字的教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都是重头戏,如何让一类字的教学变得高

效呢?是每个字都要讲到呢?还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呢?都不是,全国主题学习实验的活动宗旨就是不要面面俱到,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努力让这一得扎实、深入,我们这节课就算圆满的完成任务,一类字的学习也是秉承这个宗旨。翻开教材,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教材的编写融入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智慧。

二、阅读教学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

一是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

二是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在《标准》中低段的阅读目标为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三是拥有一定的语文积累和背诵量;(在《标准》中,低段的背诵积累量也有明确规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的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四是在以上过程中,密切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1.诵读感受: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朗读(诵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用说一年级,就是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现在能保证自己所教的全班学生都能把学过的课文做到这一基本要求的可能也不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耐心,不要急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如果学生读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他们读得正确、流利为止。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阅读课很朴实、也很真实。他的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生读正确、流利,读一遍不行再一遍,有时候能读到7、8遍,直到学生读正确、流利才罢休。

2.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教学重点。

3.理解应用: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阅读课除了让学生读正确、流利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积累。积累字词、积累名言佳句等。要想真正做到积累,就要先读懂、了解词句的意思。

4.熟读背诵: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

(1)导课时要精心设计,激发兴趣。如教学古诗《画》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一幅山水画(或图片)到教室,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季》一课导课时,我们可以问孩子们,谁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小小的船》可以出示一个小船模型或者一只纸船等。《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可以出示一张小竹排的图片,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竹排的了解,因为我们北方的孩子对竹排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通过出示图片和谈对竹排的了解不但能自然地导入到课文中,而且对于帮助孩子们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2)朗读的形式、方法要多样,教师指导要讲求方法。

一年级对于朗读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孩子们只要在一年级掌握了好的朗读方法,就能为以后的阅读、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读课文,千万不要一味地让学生读得声音高,读得声音洪亮,而是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来读。而且对于一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一定范读好,这样给孩子们一个样子,使他们觉得有法可依,才能有模仿的根据。

如:《四季》一课,读草芽说的话“我是春天”时,可以模仿小鸟尖尖细细的声音来读,读荷叶说的话“我是夏天。”时,可以用一般的语气来读;谷穗说的话“我是秋天。”可以读的苍老一些;而雪人说得话“我是冬天。”可以读得顽皮一些。也可以让孩子们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读。

再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前面是“妈妈告诉我”,后面是“我对妈妈说”,因此读妈妈告诉我的话和我对妈妈说的话要有所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点拨、提示和范读。首先让孩子们想一想妈妈平时怎么和他说话,我们仿照妈妈的样子,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而读后面我对妈妈说的话的时候语速要欢快、轻松些。

边读边做动作也是激发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帮他们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如学习《比尾巴》一课的时候,可以做着动作边读。开始可以我们边读边做动作让孩子们学着样子读,时间长了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加动作。

在读同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如分角色朗读,师生接读等。

2.要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1)不能把生字的认读孤立起来,要做到“寓识于读,识读同步,以识促读,以读固识”。(2)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我们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必要时可以领读或教读。(3)要做到口诵、耳闻、心想,捕捉语言信息,学会自我调整、修正。

(4)加强初读,延迟开讲(给学生充足的初读时间,让他们读通、读顺、读正确、流利。)初读可以按以下层次展开训练:

自读感知——带着浓厚的兴趣或问题阅读课文,探寻课文这个未知世界,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如前面介绍到的《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的导课,再如《小小的船》一课,上课伊始,我们可以拿出一艘纸折的小船,让孩子们说说小船什么样,在哪见过小船,接着说除了你们见过得小船,天上也有一艘小船,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看看天上的小船什么样子。这样,通过导课阶段,学生们已经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孩子们再来自读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扫除障碍——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经验理解新词。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最好采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的方法,不要以词解词,如《画》一课,最后一句“人来鸟不惊”中的“惊”字,可以让孩子走到我们拿作教具的一幅画面前站站,看看画上的鸟有什么反映来理解这里这个“惊”字。

反复练读——学生自读,注意自我调整和修正,力求正确和通顺(齐读问题)对于课文的朗读最好是学生的个性朗读,最好少齐读,因为齐读不只读不出学生的个性,而且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滥竽充数,随胡溜胡,人家读什么就跟着溜什么,根本不看文中的字词,对于学生看清文中的字形、理解字义、词义都没有什么帮助。

试读反馈——可以让学生分节试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力求节节、人人达标。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介绍一下一年级阅读课的一般流程:

第一课时

1.激情入境,引发兴趣。这一点前面介绍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个好的导课,才能引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朗读兴趣。如:《雪地里的小画家》

(出示图片或者课件:)也可以在黑板上板画一幅简单的雪地图画,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鼓励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雪天都干了些什么。如果有学生说到看到了雪地上的小脚印的话,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这些脚印是谁的?猜一猜雪地里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这大雪纷飞的寒冷的冬季,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这时,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回围绕: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他们为什么称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问题展开。这时候教师总结,这些问题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课文。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朗读需要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自己认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目的是让孩子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在初读的基础上对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在这里还是强调对在一年级范读一定要有。

(1)初读识字。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的生字,并想办法认会。(2)检查识字情况。

首先检查带音节的生词,接着检查不带音节的生词,最后检查不带音节的生字。(3)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指名读课文,这个环节一定要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把每个字的音读准了才行。

3.认读生字词,扫除障碍。学生们在初读的基础上已经把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读,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加深对生字的认读,为下面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4.感情朗读,理解字词。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朗读课文,确保正确、连贯,学生熟读课文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要逐句逐字进行讲解,只要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就行。

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处理以下四个板块: 1.知道了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分别画了什么画。(1)分别是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读一读。

(2)出示小动物的脚印图,分别说说是哪个动物画的画?

(3)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如:小鸡画竹叶。小鸡的脚印像竹叶等。2.明白了小动物是怎样画画的。(1)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一读。

(2)这些小画家的画画工具是什么。

(3)为什么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蹄子或者爪子画的画,为什么画出的画不一样呢。(4)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这些小画家。(5)你不用颜料不用笔能不能画出一幅画? 3.小青蛙么参加的原因。

(1)用“参加”说一句话。可以引导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

(2)说一说为什么青蛙睡觉了,补充冬眠的简单知识。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学着课文中的句子练习说一说: 为什么没参加?他

(3)指导读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说,青蛙睡着了,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它吵醒呢? 4.明白了,这些小动物很高兴。

(1)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读一读这句话。

(2)认识“!”,告诉学生,这叫感叹号,引导学生:下雪了,大家是什么心情?在这里表示很高兴的情感。读这句话的时候,想一想你到雪地里玩的时候的样子。

5.课堂练习,学习部分生字。学习部分生字的书写。这节课可以知道“几”的书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包括生字词的复习和对课文朗读的复习。

2.熟读背诵,形成积累。低年级孩子正是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期,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应指导好背诵,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如可以分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背诵;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背诵;可以看着图画背诵,可以先记住没个自然段开始的词语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后。

指导孩子们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3.课外延伸,知识拓展。这一环节也是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有些课文需要拓展,有些不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方法也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的。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可以拓展儿歌《雪地给我拍照了》 下雪啦!下雪啦!地上铺满小雪花。小妹妹,滑倒啦,地上印个小娃娃。

小妹妹,叫妈妈: 快来呀,快来呀,雪地给我拍照啦!

再如《小小的船》一课,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孩子们思考,月牙儿除了像小小的船还像什么?孩子们会说像香蕉、像镰刀、像吃过的月饼等,这时候我们问孩子们,为什么课文中说它像小小的船,不是你们说的这些呢?你们可以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也可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每次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都会问相同的问题,但是每次都有孩子说,因为蓝天像大海,所以才说月牙像小船。

能想到这里的孩子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强了看到图片或者知道了小船就行联系到大海,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可以顺着他们的思维接着引导,以期能有更大的拓展,如我接着问:你从课文中哪句话能读出蓝天像大海来,有的学生就找到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接着说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读出蓝天像大海呢,有的见过大海的学生就说,大海很大,除了船和鱼看不到其他的东西,我顺着学生的思维接着问,那你说天上的星星我们也可以说他们像什么呢?有的孩子反映还是挺快的,说是,像大海中的小鱼、海星等,他们说因为天上的星星很多,大海中的小鱼很多、海星很多。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5

小学教师:宁德富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至少认识400个汉字。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 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中繁琐分析生字相当乏味,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

那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我从实践摸索中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把握识字要求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其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一)多认少写

这些识字任务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

1、结合汉语拼音汉字,要求认70个字。

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每课通过看图认读词语、短语、句子及诵读儿歌认识生字。这部分生字只要求认识,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不要求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2、归类识字,要求认105个字。

归类识字部分,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采用了多种形式:

(1)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特点与规律,还可以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字中哪个字也有这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韵语识字。

在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中学习10个最简单的汉字;在《比一比》中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12个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随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字。

随课文识字所占的识字量最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识字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不能忽视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除了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字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带读的生字,如《四季》,要求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14个带读字。这些字要在课文的语境中读正确,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不然将影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要求的达成。从识字课开始,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认识一些偏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且开始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认写分离

1、认写不同步。

新教材每课编排的要认的字和要写的字是不同步的。这一课要认读的字中虽然有几个字是笔画简单的,但不一定就安排在这一课写。这一课要写的字有几个是本课的,有几个是前面课文中学的认读字。这是从便于指导写字的角度来安排的,教学时,应单独安排写字指导这一教学环节,按写字规律来指导学生写好字。

2、突出共性。

教材是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来安排写字内容的,每一课写的字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目的是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把字写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如书写“

七、儿、无、九”4个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坚弯钩”,再从“坚弯钩”引出“横折弯钩”,教师要着重指导相同、相近之处,同时引导区别形近字。

3、体现弹性。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写字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自主权,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可以多写几个。自已还想写哪几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

二、结合识字语境

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字或音近字。这看似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因此识字也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枯燥厌烦的事了。

(一)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必写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如:“小鸟”的“鸟”共几笔,第三笔是什么笔画?“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

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注上音填空,或辨别形近字。

如: 辨析形近字

十——土

上——下

大——天 左——庄

右——石

西——两

(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因此可以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

如:古诗《一去二三里》一文中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结合课文将生字编成一首有趣地儿歌。

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识字情况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气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

(三)在阅读中识字

为寻求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途径。多少年来,小语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总结出许多识字教学的方法。如:注音识字、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渴望入学后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拿着课本摇头晃脑地读。翻开一篇课文,他们首先想知道写了什么内容。对阅读的渴望必然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

新教材在拼音部分,每篇课文都配了情况图和一首儿歌,图文并茂,学生喜闻乐见。每篇课文中的拼音和儿歌相比,学生更喜欢的是儿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清图中的生字,读儿歌,并通过读儿歌识字。学生在学完拼音后就可认字200多个。

提早阅读:从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如学了几个词后,就把这几个词连成句子让学生读。因为学生所学的是母语,母语的学习,与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母语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入学以前,已经通过家庭、社会、幼儿园等,掌握了近3000个口头词汇。入学后重在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并不需要像学英语那样要从单词学起。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个个句子,让学生认读。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阅读识字的内容,节省了时间,更便于教学,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在习作中识字

提早习作:从学生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不会写的字不要硬写,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

写的形式:主要有贴图看图写话、画图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记、摘抄、用一个词说一句话并将其写下来、还可以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句话等。

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不会写的字,想办法会写,又学了新的字。从识字方面来说,写一遍比读一遍记忆的效果更好。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习作教学方面有些保守。习作方面的要求,只限于说话的训练,几乎没有写的要求。甚至连用词造句也没有。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滞后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如果教材中安排用词造句和看图写话的内容,要求学生练习写一两句话,或者两三句话,学生不仅能够做,而且也是愿意做的。因此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写话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学完儿歌《小小的船》一课,课后作业的要求是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像(什么),笔者要求学生在说完后用字写出,写不出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请教他人。

三、增添识字情趣

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识字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并不失时机地把它列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

如:①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某个汉字已经熟识,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点,故作好奇之心问:“真的,你读读看这是什么字?你说说看,你是从哪认识的?”并及时地予以热烈的表扬:“你真是学习的有心人,大家就应该这样,对我们生活周围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如:②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识字习惯较好,识字能力较强,教师也应利用这个办法,请他们介绍一下识字的方法。从而启发引导学生从字型结构等多方面帮助识字。

(二)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

(1)、课上提问、练习、设计的题目要兴味盎然。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

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

同样一组习题,教师在练习前后的引导和评价方式的不同,对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异的。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他就像个易碎的瓷娃娃,你的一个不当的眼神,一个不重的呵斥,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会使学生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兴趣,顷刻间荡然无存,以后要再找回就不容易了。

四、开放识字区域

识字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开放性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像世界的过程;开放性的识字教学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做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为了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笔者用了以下一些方式:一是制作识字卡,将卡片做成各种形状,并经常利用识字卡巩固识字;二是黑板左上角每二天抄录一首古诗,让学生课余读背,从中接触汉字,认识汉字。三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把会认识的字标出来。四是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最后,笔者还把任务布置给家长,让他们在家里,带出玩的时候随时利用汉字资源让孩子识字。

新课程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课堂教学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识字困境的好办法。

(一)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相关词语

识字教学中常运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等形式来巩固的运用字词,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时机,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来积累相关词语。由于一年级学生所学汉字有限,又加上汉字中同音字较多,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中常常出现同音字混用的现象。如《小小的船》,用上“蓝”组词时,学生容易说出“篮子”,这时教师不是简单的否定,可以把“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明白“篮子”为什么要用“篮”而不是“蓝”。这样,既加深了对“蓝”的理解,又在比较中多积累了词语。

(二)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寻找。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次认识了这些生字,初步了解了它的意义和用法,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字。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生上学路上可以从店名中看到;到商店购物可以从商标、包装盒上找到;外出游玩可以从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见到;家庭休闲时可以从电视、广告中听到,从报刊、杂志上读到……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惊喜。这些字在生活环境中的多次再现,为学生提拱了学习的新语境,促进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学们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字,认识的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寻找后,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找到的识字资源:将包装盒挂起来、商标贴起来、剪报粘起来、广告抄出来……在组内、组间交流、互教互学。这样,又一次在多处见面、多次阅读中得到巩固积累,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因此,生活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如何搞好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 篇6

邵寨中心小学 杨迎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识字写字的任务主要放在了第一学段。虽然教材在识字的编写上力求形式多样,但如果仅仅让学生根据教材编写的形式去识字,其实也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识字量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机械地让学生读、抄、写,学生会感到厌烦,这样不仅学习效果不好,还影响到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面对这么大的识字量,我们怎么样进行识字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呢?通过搜集资料和向他人请教,我认为以下几种识字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一、游戏识字,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1.猜字谜

教师可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深刻的。每个同学都在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识字方法讲给家长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巩固了生字,又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2.编字诀或儿歌

编几句儿歌记住一些字,妙趣横生,增强记忆。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

(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报告一人抓(李)”。“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碧绿的“碧”王大娘白衣裳,一屁股坐在石头上。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3.添笔画: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目、旦、白、由、旧、甲、田、申、电”,搞添笔画这个活动,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

4.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5.彩虹桥:出示生字后,分组读出,再分组组词,看看哪组组的词最多。然后各组从组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进行说话。在这种游戏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 学形式,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另外,开展在生活中的识字比赛、路标、广告牌、食品包装袋、单位名称牌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乐此不彼。

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动识字,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的记,机械的抄写,学生会感到厌倦,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学会独立识字的本领,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独的兴趣变成一种心理满足。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大有帮助。在家中,看电视,读书报,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看课外读物,都可以识字。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会及时鼓励他说:“你真行!”并问他是怎么认识的。这时学生会说出各种答案:“我是在阅读课外读物中认识的。”“我是在广告牌上通过问父母认识的。”“我是看电视时认识的。”等等。我就会及时鼓励:“你真会识字,请继续努力!”学生听了,就会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再比如,我们教一些形声字的时候,像“球、拍、跳、棵”等字,可以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去记它们。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等形式,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的方法。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结合课文,自然 渗透这些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运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三、多识字,处处是舞台

识字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把识字教学置身于生活的大课堂里,在生活中识字是很方便的。比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我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同学们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会记住不少字;我还会让学生把家里的家具、电器、日常用品等都标上名称,这种方法不但记住了字形,还与实物联系起来了。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些探索 篇7

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的识字分为两大类: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如何把握这两类字的关系,引导学生快乐地走进“生字宝宝天地”呢?在一年级的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重视多认

一谈起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现在提得最响亮的四个字是“多认少写”。顾名思义,“多认少写”就是多认字少写字。之所以多“认”,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尽早、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我想,“多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要求会认的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在课文中认识,放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该认的字能认得牢固,该写的字能写得正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让这些字和学生们能够多次见面接触。学生当堂认识的字,过几天就忘了,这很正常,因此,在当堂认识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复现。比如:把学生刚认识的字编入句子、儿歌、谜语、短文中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从书报、标签上及时找出自己刚认识的字进行认读。总之,对于那些要求认识的字,我把功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这样,就能使要求认识的字得到巩固。

另外,我还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比如从同学的名字中识字,通过各种标牌、食品包装袋识字,从电视和其它课本及课外书上识字。我在班里给学生做了生活识字袋,给学生创造课外识字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定期进行展示汇报。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多,有部分学生已能自己阅读一些儿童画报之类的书刊,为高年级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为了避免识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如《菜园里》一课,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增强学生识字过程的趣味性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是否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识字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应绞尽脑汁,不遗余力。

(1)游戏识字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

(2)猜字谜

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如“一口咬断牛尾巴(告)”、“1+1不等于2(王)”等。

(3)编字诀或儿歌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编一些字诀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编一编。如“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笔写成八八八”,“一点一横卡,口字在中间,下面一个秃宝盖,几字一加亮”。

(4)形体动作识字

好多时候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识字。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一个“十”字;再打开双腿就是一个“大”字;站直了打开右臂就是一个“卜”字等。

(5)想象识字

一年级的儿童擅长形象识字,他们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有助于识记字形。

3.交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写字都有差异。但汉字作为音行义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学实践表明,我们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时,通过和学生共同探索,总结积累了如下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3)熟字换偏旁(换一换)

(4)熟字合起来(合一合)

(5)熟字比一比(比一比)

(6)编字谜儿歌(编一编)

(7)同部部首归类(归一归)

三、重视写字训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是一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字,不光要求写对,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要我们随时提醒,严格要求。在写字指导时步步到位,每个笔画的起笔、止笔,每一笔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边讲解还要边板书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写,发现问题再做指导。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使学生的书写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

总之,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取长补短,努力搞好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上一篇:职业中专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主持词下一篇:KENT的形象推广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