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2024-07-19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1

初三了,我只能终日忙碌着。

电灯像永远不会闭上的眼睛,盯着你伏案苦读;抽屉里的书像吃了发酵粉,“噌噌”地猛增;桌面,也早已让书侵占了三分之二的领地;时钟像不知疲倦的行人(编者插话:“行人”似乎改为“监工”更合句意),“滴答,滴答”地催你奋笔疾书……心早已憔悴,眼早已迷茫。茫茫书海,何处是岸?

又挨过了一个夜晚,迎来一个没有作业的难得的周末黎明(编者插话:本句读来有些拗口,改为“一个难得没有作业的周末黎明”如何?)。

今天,我决定不再浪费这属于我的周末,搁下“书桨”,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享受自然的乐趣。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天空就像一汪洗砚水。不一会儿,墨黑色的浓云慢慢地向四面散去,淡了,淡了。天边的云彩变成了浅红,一会儿又变成了粉红。再不久,粉红的色彩却已是橘红了。橘红的色彩里,倏地冒出一个大大的“红鸡蛋”。好诱人的“红鸡蛋”啊。瞧,它多神气哦,正一纵一纵往上跳呢!云朵呢,红得那般可爱,又是谁让它害羞了呢……

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看着大山那双神奇的手将那一轮火红的太阳托起。

今天我才发现,日出原来是那么美!

午后,漫步在竹林小道上,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欣赏着四周的美景。似在想什么,又什么也不想,只是在聆听风的娓娓诉说,竹的窃窃私语。阳光洒了一地,是那么的调皮可爱,趁你不注意时,偷偷亲吻你的脸颊,等你一转身,它却又躲进树叶里,任你千般呼唤,这才探出脑袋来……

(编者赞叹:本段景物描写极具生命力,又能含蓄巧妙地表现出“我”的心境,堪称物我合一的绝佳描写!)

今天我才发现,午后的阳光竟也那么可爱!

伫立在夕阳映照下的田野,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凝望着。晚风一阵一阵地吹过,传来沉甸甸稻穗相互碰撞的声音。它们在讲成长中经历的暴风雨,在讲曾经的辛酸;它们在笑,在欢庆今天的饱满。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整片天空,夕阳就像一个深沉的智者,向大地万物诉说着永恒的真理:时间可以磨炼你的意志,也将最终见证你的成功!

今天我才发现,乡村的落日也是那么美!

猛然发现,前方的路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路标,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周末的帷幕落下,我已不再迷茫,我意气风发地准备启程,带着感悟,带着自信和勇气,去冲刺!

今天,我收获着来自大自然的美,收获着来自大自然的感悟,收获着来自大自然的智慧。

今天,真好!今后,会更好!

【满分解密】

本文的突出优点有:

1.选材新颖,观察细致,紧扣题旨。在紧张忙碌的初三,小作者却用诗人般的慧眼,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大自然真实的美不曾远离我们,并从大自然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写出了“好”的独特内涵。

2.文章笔法熟练,大自然的三幅画面优美细腻,结尾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2

寻, 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 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 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 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 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 不少于600字。

二、试题解说

“寻”有别于忽然间的感悟, 也有别于无意中的偶得, 是一种有方向、有意识的求索, 既然是求索, 就会有过程, 这个过程里肯定有努力, 也有曲折。题目在倡导执著追求精神的同时, 不露痕迹地启迪考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题意虽简明, 但要写好这篇作文, 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 在选材上, 要讲究“真”和“新”。所谓“真”, 即最好以“我”为中心, 写自己熟悉、有真切感受的材料;所谓“新”, 即要避俗求新, 忌人云亦云, 雷同撞车。如很多同学都写汶川大地震, 但是没有现场感, 只是依据媒体的报道, 泛泛罗列, 拼凑材料, 这样的文章, 不仅没有真实感, 没有“寻”的意味, 还出现了千人一面、雷同撞车的现象。

其次, 在谋篇上, 要力求“好”和“巧”。要合理安排所写的材料, 思考详略安排、段落衔接等问题, 努力用一个好的结构方式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似看山不喜平”, 要“寻”得“巧妙”, 就不能平铺直叙, 就“寻”写“寻”, 应写出起伏曲折、高潮低谷。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 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的过程中, 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

最后, 在立意上, 要做到“高”和“深”。立意有高下之别, “寻”一件物品, “寻”一般的学习做事的方法途径, 是肤浅的“寻”, 它注重的是“寻”的结果;应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 去“寻”高层次的东西, 比如:好心情、一方净土……更多的是注重“寻找”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本身就带着思考, 体现着人生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 同样的材料, 同样的事例, 人们对它的主观感受是不尽相同的, 应选择好一个角度, 挖掘事物的深层意蕴, 乃至于表现自己的逆向思维。例如:习惯性思维常常从正面表述“寻”到什么;如果从反面写什么也没“寻”到, 但不放弃“寻”的精神, 这样, 立意就显得深了。

三、佳作评析

例文一

相同的木料上, 只因标上不同的符号而地位大大不同, 发明象棋的人太险恶, 人生怎经得起如此挖苦?

而我, 是一个无名的“小卒”。别说同根生, 别说等质量, 我没有他们的能力, 我只是在寻找, 不停地寻找我的方向。

我不像他们:

标上个“将”便可以雄踞九宫, 士拥相卫!

标上个“车”便可以长驱直入, 所向披靡!

标上个“马”便可以横斜跨日, 卧槽挂角!

标上个“炮”便可以翻山越岭, 隔子叫将!

而我不过是为了给别人挡刀阻枪!对弈者从不为失去我而慨叹, 尽管下一次依旧把我派向楚河汉界的边疆!

不过, 幸存的卒们不要自卑, 我们也要寻找, 寻找我们的方向!

我拱!拱!只能前进, 不能后退!我按照方向进行下一步的搜寻, 我只会前进, 我不习惯投降, 在这一场不流血的仗中, 只有带着自尊去受伤, 等到时机成熟看满棋盘乱状!我的出场, 只会增添荣光!

也许寻找才是最终的良方, 寻着胜利的方向, 陪着执著与坚强, 我发光, 我发亮, 我的价值体现了最后一句“将———”

是方向, 是寻找, 才使我如此有力量;是方向, 是寻找, 才使我有如此荣光!

只要有方向, 卒可发光!

只要有寻找, 卒可为王!

点评

亮点:意蕴美。“千古文章意为高”。本文最大的特色是选材独到, 立意巧妙。小作者别具匠心地将自己想象成象棋中最微不足道的“卒”, 从而突出自己的卑微, 而卑微中的“寻找”就更显得珍贵, 彰显了主旨。尤其结尾的两句“只要有方向, 卒可发光!只要有寻找, 卒可为王!”意蕴深刻, 让人回味。

例文二

滴答, 滴答, 表上的指针在一圈又一圈地走着。

我在朦胧中醒来, 现在, 是什么时候了?腿上传来阵阵钻心的痛, 巨大的石板压在我的身上, 让我不得动弹。这么久了, 救援队还是没有找到我。

迷茫中, 手臂传来一阵酥痒, 那是一只蚂蚁, 一步步挪动着它弱小的身躯。你也在找寻回家的路吗?第一次, 在冰冷的石板下, 我看到了生的希望;可是, 它, 爬到那个缝隙口, 差一点点。它, 撞上了那块石头。唉,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放弃吧!

起先, 我也满怀希望地寻找可以出去的办法。但是, 一次次的尝试只是让石板将我压得更紧, 石灰一片一片地落下, 洒在我的身上。滴答, 滴答, 手上的表又转了几圈。你是在提醒我, 我的死期更近了吗?缝隙间的寒风吹来, 像是一把尖刀。

我慢慢地合上眼:为什么, 妈妈, 你们怎么不来救我?这里好冷!叫嚣的风像在恐吓我, 我好害怕……我要睡觉了。

又是一阵酥痒。小蚂蚁, 你又来了吗?你还在寻找回家的路吗?

它一步步爬着, 很久, 它才爬到缝隙口的边缘, 可是, 又差一点, 它的路, 又被那巨大的石板挡住了。也许蚂蚁真的很“笨”, 它从来不会左右移动, 它又退回原处, 换个方向, 又朝石板撞去, 这一次, 差得更远了。你, 还会继续吗?

它又回来了, 又朝石板爬去。

再回来, 再去, 每一次, 都差一点。

小蚂蚁, 撞了那么多次石板, 想必你也遍体鳞伤, 你还不肯放弃吗?

又一阵睡意袭来, 我该睡觉吗?那样, 就不会痛了。可是, 那柔弱的蚂蚁都没有放弃回家的希望, 一遍又一遍寻找着出路, 我呢?我现在也是一只遍体鳞伤的“蚂蚁”, 我还该继续寻找那出去的渺小希望吗?还是……

顺着缝隙中的微光, 我清晰地看见, 蚂蚁, 还在爬……

近了, 近了, 就是这个方向, 我的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爬!爬!爬!终于, 小蚂蚁找到了出口, 望着那小黑点渐渐模糊。

我看见, 一缕阳光从缝隙中射进来。

滴答, 滴答, 时钟又走了一圈, 那声音仿佛在叫:别放弃!寻找希望, 一定会找到的!

滴答, 滴答……

点评

亮点:情节美。“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叙事曲折, 描写细腻。紧扣题目“寻”, 将小蚂蚁寻路和“我”的心理变化, 写得一波三折、生动细腻, 显示出作者较高的写作水平。另外, 本文角度新颖、立意深刻也是值得学习揣摩的。

例文三

上天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用它来寻找人间真情。

———题记

往年的夏天闷热不堪, 今年的夏天却像个调皮的孩子, 这两天又下起了小雨。临近中考, 我的内心焦躁不安, 一直想用洗澡来缓解一丝紧张。可每次刚要进浴室, 妈妈总是找借口, 想自己先洗。我一直都不理解妈妈为何这样做, 直到有一次, 我在妈妈的床头柜里发现了秘密。原来, 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宝典”, 其中, “洗完澡后浴室温度能升高1摄氏度”被妈妈标了记号。心弦被轻轻地拨动, 我一直误解了妈妈, 妈妈其实是不想我在中考前感冒。

我找寻到了, 一摄氏度的温暖, 饱含着妈妈的情啊!

夜, 好静谧, 皎洁的月光洒了满地银白。窗外一盏盏柔和的灯, 伴着月光, 织成一曲和谐的催眠曲。我沉浸在题海中, 想忙里偷闲, 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落下。“咚咚咚”, 是爸爸, “已经很晚了, 早点睡吧, 这杯牛奶, 趁热喝了吧。”粗犷的眉, 挺拔的身姿, 一个大男人, 却对我关怀得无微不至……

我找寻到了, 一声叮嘱, 一杯热牛奶, 洋溢着爸爸的爱啊!

亲人永远爱我, 老师也一直付出关怀。学习上的低谷, 也曾使我灰心丧气, 是老师肯定的目光, 给了我继续向前的动力。“付出终有回报”, 临别的赠言, 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从未褪色。我知道, 千言万语都浓缩其中, 这里, 有老师对我们的信心与期待啊!

一摄氏度的温暖, 饱含着妈妈的情;一杯热牛奶, 洋溢着爸爸的爱;一句哲言, 透露着老师的信心与期待!一双慧眼, 我寻找到了人间的真爱。带着这些真爱, 带着感动出发, 我坚信, 我定能抓住梦想的翅膀!

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 (1) 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题记作为全文总纲, 在三部分中有巧妙照应, 且在文末呼应, 有力地凸现了文章的主题。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3

据了解,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倡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强调基本功的夯实。《课标》(11版)在前言里即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而在附录中推荐给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也由原来的120篇(段),增加到135篇(段)。可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形成扎实牢固的语文功底是非常重视的。

“鉴于2013届初中生入学时,《语文课程标准》(11版)尚未公布,因此今年的中考仍以《课标》(实验版)为指针,只是贯彻、渗透《课标》(11版)精神。因此,在默写考查范围中《课标》(实验稿)推荐的内容由原来7—9年级背诵的50篇,扩大到1—9年级背诵的120篇,即增加了小学1~6年级的70首古诗。”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市中考语文专家告诉记者,新增的70首古诗默写的考查在全卷120分中仅占1分,且必为耳熟能详的名句。“《课标》推荐给1~6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如:《敕勒歌》《静夜思》《游子吟》《忆江南》等,且篇幅短小,基本在40字内,多为绝句、小令,几乎是每一个儿童都能随口‘唱’出的歌谣。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巩固。《课标》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便是关注了学生的语文成长过程,强调了学习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据悉,近年来,南京市初中生在中考古诗文积累方面的得分率始终在95%以上。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4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速度很快,大有一目十行的感觉。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部大块头的书,两三天就“解决”了。可是爸爸、妈妈却说我看书不认真。不过,他们并不能说服我,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小辫子”被他们抓住。

我依旧用这种方式看书,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旧书摊,我急忙走过去,翻了一本《古代诗词选集》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心血来潮,想找一首诗回去考考爸爸,给爸爸上一堂语文课。于是拿出笔,把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报。我走上前,模仿语文老师的语气说:“老爸,我考你一首词,怎么样?”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有悲欢离合。”我摇头晃脑地读着,“下一句是什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我心里暗暗称赞,“最后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爸爸响亮地回答。

“哈哈,你错了。作者不是苏轼,而是苏东坡,怎么样?”我得意洋洋地说。“哈哈!”爸爸也笑了起来,“儿子,你可真逗,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

怎么可能,我这个小老师不会错。但看爸爸那认真劲儿,又不像是在骗人,为了“安全”起见,我转身跑出家门,向旧书摊奔去。爸爸似乎看懂了什么,没有追上来问我原因。到了旧书摊,还好,那本书没被卖掉。我找到那首词,原来,下面还有个作者简介:“苏东坡,原名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

我完全信服了,而且深深感到:这确实,不过爸爸成了老师,他让我改掉了阅读课外经典不细心的毛病。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构思十分精巧,作者从旧书摊上的《古代诗词选集》写起,先写“我”给爸爸上了一堂语文课,详写了父子俩关于苏东坡其人其名争论的镜头,而后略写了“我完全信服”,点明“这确实也是一堂语文课,不过爸爸成了老师”,从而告诉人们

一个道理:阅读课外经典切忌粗心。这样写有详有略,有张有弛,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眸。全文尽去雕饰,语言朴实,给人以淳朴自然的感觉。

也是一堂语文课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无处没有,无时不在。

——题记

放学前,语文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蒜头,要同学们回家栽到盆子里,每周观察一次蒜头的变化。一个月后,到班级汇报蒜头的成长情况。

同学们都奇怪了,语文老师怎么不务正业,干起生物老师的行当了?但要我们动手实验,谁不愿意?于是全班同学各自回家悄悄忙开了。

一月后,同学们把栽蒜头的盆子搬到了班级。小张同学实验失败了,因为他把蒜头放在瓶子里,瓶子里有水没有泥土,蒜头埋在水里,还盖上盖子,蒜头在瓶子里烂掉了。我的实验成功了,而且我栽的蒜头长得最好,嫩嫩的,绿绿的,直直的,自豪地从泥土中钻出来。失败的,心情沮丧。成功的,心情喜悦。但无论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同学们每周观察的记录写得都很具体、生动、精彩。

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今天大家写的文章都很成功?”

我们各抒己见,贪玩的小王说:“我们没有交作文的压力。”

好动的小明回答:“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我也争先恐后地答道:“写我们亲身经历的,当然会生动。”

老师又紧跟着追问:“那么,我们过去经历过许多事,但写得却不生动呢?

语文科代表振振有辞:“许多事我们虽然经历了,但没有留心,没有积累,所以我们虽有生活,但大脑里没拥有生活素材。”

老师笑了:“对,这就是语文,它从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走过,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真切记录,才会学好它。”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师让我们栽蒜头,原来这呵!

点评:这篇考场佳作构思新颖独特,立意高远非凡。文章记叙了一次难忘的语文实践活动“观察蒜头的成长情况”,以小见大中感悟了“语文即生活”的道理。运用题记别具匠心,题文相谐,十分贴切,篇末点题,浑然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没有华丽词句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考生用朴素的文字,淡淡地叙写着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感受,却让我们的心深深地被打动,这是文章的又一亮点。

也是一堂语文课

又是春来时,我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草长莺飞、流翠泄玉的大自然中。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原野的寂静,听着无数飞鸟的鸣叫,我们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愉悦。我的心一下子贴近了大自然!

我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卧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自己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原野里的天籁之音是在任何文章里都无法体验到的。我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也曾经写过凋零的红花,哪知道原野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曾经无数次为大自然而讴歌,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观察过大自然:蚂蚁在共同搬运食物时,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鸟雀巢里,母鸟喂雏鸟时流露出的温馨;树木草藤创造的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就能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能诠释大自然的奥秘。

假使没有那一次出游,那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不会写出充满激情的优美文字。只有在此时,我可以骄傲而又诚恳地说:“在莽莽原野中,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呵,这,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谁敢否认:亲近大自然不是一堂语文课!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的亮点主要有三:一是选材新。作者另辟蹊径,从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这个角度切入,体现了“人无我有”。二是写法新。作者淡化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语文课”具体情节的展开,而用散文式抒情的笔调写出自己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议论水到渠成,结尾干脆简练,不落俗套。三是语言新。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

也是一堂语文课

自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学语文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虽比不上那些大作家、大诗人,但我也不差呢!他们的语文是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而我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学有长进。不信,你看„„

网上的语文

读初中后,我已成了一个“网虫”。往电脑前一坐,喝着汽水,敲着键盘——感觉好极了!浏览网页,看些文章,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咦?这篇报道怎么这么多错字啊?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就给网站的信箱发了封“伊妹儿”,指出了报道中的错字。

一星期后,我打开自己的邮箱,看到了那个网站发来的邮件:“感谢你的支持,以后一定多加注意。”心情特好,立刻有种当伟人的感觉。这不吗?

艺术节上的语文

每年的11月,学校要办艺术节,主要是从各班挑选出好的节目,汇成一台演出。这可是各班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呀!我参加了我们班的配乐诗朗诵节目。最后,这个节目通过了两次审评,终于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而且大受好评。当时全班同学的心里甭提多美呢!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嘛!

春节联欢中的语文

“饺子包好喽!”随着外公的一嗓子,家里喜庆劲儿更浓了。虽说每年的春节都这么过,可我却怎么也过不腻。正想着呢,一家人有说有笑朝客厅走来——不用说,准是该开联欢会了。这可是我家每年的保留节目。记得去年的联欢内容是“成语接龙”,我不幸第一个被淘汰,今年不管是什么游戏,我都得拿个名次。一会儿,家里人都已坐好了,外公开始发话。讲话内容先是祝词,后是总结这一年里的事儿,最后好容易才说到游戏题目。我赶紧竖起耳朵仔细听„„“什么?接对联?”听到题目后,我呆住了,“哎!今年又没戏了。”

游戏开始了,父母已经答对几道题,而我在旁边像个摆设似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走,此时只剩最后一个上联了。“年年岁岁道平安”,外公念完了上联正等着人接。我没怎么想就脱口而出了“团团圆圆闹春节”的下联。家里突然静了几秒,然后便是如潮水般的夸赞声。我自己刚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就已经陶醉在这快乐中了。这还是一堂语文课啊!

看过了上面的几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我可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课。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

点评: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中心。给网上的信箱发勘误信,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自豪感受;参加学校艺术节的朗诵表演活动,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成果;春节家庭联欢会接对联比赛活动,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5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于是,我们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点点渲染;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有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田园景色„„

“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忧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的悲凉无奈;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伤感情愁;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的失望悲切„„ “4”是快刀,是豪放。于是,我们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胸襟;有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

“5”是奔跑,是活力展现。于是,我们有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机勃勃;有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春意浓浓;有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的静景与动态„„ „„„„

“8”是两颗紧紧相连的心,是深情厚谊。于是,我们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的友情;有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离愁别绪;便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意浓浓„„

“9”是气球,是自由,是旷达。于是,我们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媚权势;有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不慕荣利;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适自乐„„

南京市2014年语文中考变化 篇6

语文总分120分。去年均分未过80,为78.4.要引起足够重视。高分与读死书的去年多阴沟里翻船。教训惨烈。

2014年的语文中考仍以微调渐进的方式做小幅度的改进,要关注《中考指导》,它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全书基本沿用了近年来的编制体例,分为两部分:“考试说明”和“复习训练”。“考试说明”部分也仍然分作“考试范围与内容”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两部分。

“考试范围与内容”: “古诗文阅读的命题材料选自课外浅易的文言

文”-----要加强古诗文的阅读量,加强分类积累,如:诗歌分为诗与词,有抒情类、描写类、议论类等。

“复习训练”还是分为“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

“写作”四大块,对接以往的复习步骤,利于学生形成复习的整体感。其中各部分内容仍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学生拾(读“”shè)级而上,循序渐进。

“积累与运用”与“古诗文阅读”:---

1、“默写部分考查《语文课程标

准》推荐背诵的50篇古诗文,以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其他古诗文、小学(苏教版)70篇“。这也扩大了背诵默写的范围。

2、重视审题、答题规律(套路)的总结与变通,训练中寻求规律是必不可少的。如,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书法的鉴赏就要高度重视。另外,要重视行楷的书写(中考写一两行,3分)

“现代文阅读”要关注各类文体的阅读材料,注意类型的搭配,如:散文阅读材料就兼顾了叙事类、抒情类、写景类等多种,不仅更相应于阅读的常态,拓宽复习应对的面---要重视文体概念的积累与辨析,如描写的分类、修辞的辨析、表达方式的细化、写作手法的归纳等等,要进行大量练习,方能熟能生巧。

再如:“欣赏文学作品,能理清文路,感悟形象,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能分析作品的创作特色,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要能逐点对应加强训练。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7

笔者参与了中考阅卷,下面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一下考场中“失误作文”的主要“症状”,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一)从选材范围看,大部分作文的选材多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今天”也多局限在考试当天、某一天,呈现出模式化倾向。比如:

1.中考这一天,我还在床上时,爸妈就为我准备了可口的早点,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到校后,同学互相勉励和老师关心———在考场上,监考老师态度温和等———感觉今天真好。

2.片段式:母亲的关心———同学的帮助———老师的鼓励———今天真好。

3.中考这一天,凌晨———中午———下午———晚上———今天真好。

4.过生日这天,收到蛋糕和礼品,收到许多祝福的短信,今天真好。

……

这样的选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雷同撞车,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毫无新意。

(二)从立意的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有:

1.格调低幼化。某某把作业给我抄;我拾到十元钱和手机;今天我的弟兄帮我出了一口恶气……今天真好。

2.浅显化、庸俗化。今天的天气真好;景色很好;钓鱼、去公园玩真有趣,真好;今天我感受到了母爱、父爱,真好。

3.忽略对主题的挖掘,流于表面,不能很好地突出“真好”的内涵。

(三)从情感的角度看,主要问题有:

1.信口开河,不真实。如:不少考生写中考那天天气寒冷或大雨倾盆。而实际上,中考在炎热的6月,而且那几天天气晴朗。这些考生虚假作文,犯了低级的常识性错误。

2.情感虚假、矫情。如:

片段一:在我们家里,我以为只有妈妈会每天烧早饭给我吃,而爸爸只知道让别人去照顾他,今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因为今天妈妈生病了……今天真好,爸爸不再好吃懒做怕动了,我真爱死我爸爸了。

片段二:雨天,生病的母亲到校接我,我又高兴又担心地说:“妈妈,你怎么来了?你还病着呢,医生说过让你多休息,你怎么还来?”妈妈笑着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难道你不是我的宝贝呀?”我心中顿时暖暖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四)行文中过程“详略不当,结构混乱”。

从题目来看,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今天”,昔日的回顾只是起到衬托对比的作用,但很多同学全文都是在回顾过去:几年前,初一、初二时,几个月前,只在最后才写到“今天真好”。显然这是详略不当,本末倒置。严格地说,这样的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

另外,在回顾过去时,时间顺序随意错乱,一下几天前,一下几年前,一下考试当天,导致结构混乱不明,难以卒读。

那么,如何写,才能让人觉得今天“真好”呢?

一、题目要审。

审题门槛低不等于没有门槛,仍需要认真审题。题目中的“今天”可以是过去、现在具体真实的某一个“今天”,也可以是过去、未来抽象虚拟的“今天”,还隐含着“今天这个时代”“今天这个形势”等信息。“好”隐含着“快乐、美好、幸福、友爱”等信息,也就是说,这个“好”字隐含了本篇考场作文的主旨,一定要认真对待。修饰词“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隐含了对本文材料选取安排上的暗示,它要求本文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新颖性,也就是要能突出反映“好”这个主旨。

另外,还可以从整体思考,把“今天真好”当作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或者励志警言等。

二、材料要新。

选材要避俗求新,如果写“今天”遇到一“司空见惯”的好人或一“熟悉陈旧”的好事或一“人人皆见”的好景,因而觉得“今天真好”,这样的作文势必平庸老套。应从熟悉的生活中深思慎取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如:1.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胜利返航……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可以自豪地讴歌“今天”真好。2.初三的学习紧张忙碌,那何不自我排遣呢?走出教室、书房,到大自然中去,你一定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享受到自然的乐趣,甚至从大自然中收获感悟和智慧;或者选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全校兴趣活动的一天;尽情书写“我”和电脑、网络、篮球的故事,充分体现自身的个性,拷问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一天难道不好吗?

三、结构要明。

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容不得阅卷老师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因此,考场作文尤其要思路清晰、结构明了。如何才能做到?或有小标题明示,或有段首中心句构成排比段,或有整齐的段尾妙句作结,或首尾呼应等。如一考场作文:“今天,真好。不会再有人给你厌恶的白眼,也不会再有人在背后说你无聊和臭美。”“今天,真好。平日不修边幅的男生在校服的映衬下,回归了清秀、潇洒;平日爱搞恶作剧的他们今天变得热情友善。”“今天,真好。平日严厉的‘老班’变得温柔无比。”文章采用三个“今天,真好”的段首中心句引起排比段的方式,写出拍毕业照当天的独特感受,既起到提挈下文的作用,又使三个大段之间遥相呼应,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四、立意要高。

从题眼“真好”二字可以看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命题者的目的是引导考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样,对“真好”的演绎就将决定文章的档次高低,需要敢想“今天”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深意,敢想“好”的深意,敢用巧妙的技法,反映具有时代气息且十分鲜明的主旨。

如同样是写节假日某天登山,甲同学详细地记叙了登山的经过,结尾写道:“今天我终于登上了黄山,真好!”

乙同学则在详细地记叙了登山的经过后,结尾又结合事件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今天,我看到了雨后壮观的云海,领略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真好!

今天,我真正理解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懂得了虽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真好!

今天,我收获了坚强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真好!”

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述评 篇8

请以“只是因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透视】

这道作文题,看起来是半命题作文,其实是命题作文的一种变式,它让考生在“只是因为那本书”“只是因为那条路”“只是因为那个人”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来写。题目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充满人文关怀,鼓励多样表达”,让更多的考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收放有度。

这道题为考生提供了三个选项,而且在“任选一个”几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这是在提醒考生,既可以选“那本书”,也可以选“那条路”,还可以选“那个人”。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和有限的时间内,这无疑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呵护和关怀。

而这道题的限制性则体现在:只能在三个题目中选择其一,不能另加;题目中的因果关系必须关注。

二是刚柔相济。

只要是考试,就会有规则,就要有利于选拔,因而命题不可能没有限制,这是“刚”;但这道作文题平易平和,基本不设审题障碍,利于考生发挥,这又是“柔”。“只是因为那本书”“只是因为那条路”和“只是因为那个人”在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这是“柔”;但“只是”“因为”“那本”等几个词语又需要稍微注意一下,这又是“刚”。

“鼓励多样表达”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可供选择的写作内容很多,让考生有话可说,得心应手。

无论是“那本书”“那条路”还是“那个人”,都有多元的解读;重写“因”或重写“果”,都是可以的。

“那本书”,可实可虚。围绕一本书,考生既可以写阅读的收获,也可以写得到这本书的过程。

“那条路”,可具体可抽象。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路,如田间小路、小巷幽径等;也可以是人生之路,如成长之路、梦想之路等。考生既可以写路上的景,也可以写路上的事,还可以写路上的人。

“那个人”,既可以是现实之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既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陌生的;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作品中虚构的。考生既可以写那个人的“言传”,也可以写那个人的“身教”。

二是可供选择的写作体裁是多样的,让考生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考生根据自己的擅长,既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状物,还可以阐发思考。记叙文,在故事中揭示主题;散文,在景物中抒发情感、感悟道理;议论文,阐述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三是立意的角度多样,让考生能够说真话、抒真情。

考生既可以写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写它给予自己的启示,角度多样,便于考生发挥写作特长。

总之,这道作文题很好地发挥了教学引导作用。它引导考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把读书当作最美的生命举止;它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回顾走过的那些路、读过的那些书以及遇到的那些人,鼓励考生真写作,为考生提供了施展写作才华的广阔空间。

【评卷扫描】

本次考场作文中,考生主要暴露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维品质欠佳。

思维品质反映了个体的智力或思维水平,即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能力。思维品质好的人抽象概括能力强,思维品质不好的人往往只是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从阅卷情况看,本次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60%左右的考生思维水平不高,甚至低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因果联系不明朗。

从题目看,这篇作文应该明确地写出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可不少考生的作文因果关系模糊不清,让阅卷教师颇费思量,一遍一遍地去读,一遍一遍地去想,甚至要拼命地替他去想“因是什么,果是什么”。例如有一位考生的文章,整体上是写奶奶的勤劳节俭,通篇看起来只是写奶奶这个人,结尾却写道:“爷爷奶奶离开了,没有带走一样新东西,反倒拿走了许多旧物件,还留下了勤劳节俭的品质。”同学们看,这与“只是因为那个人”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呢?

2. 因果联系太牵强。

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两者之间应该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的是“内果”,即那本书等给人带来的内在的变化。但不少考生的作文写的是“外果”,因果联系不紧密,甚至低幼化。例如“因为那个人,所以我手臂上有了个疤”“因为要修那条路,所以砍了那棵树”“因为有了妈妈,所以有了我的生命”……

还有的文章,仅仅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令自己发生了“突变”,缺少素材与主题间的契合,显得简单幼稚。这一类作文,把简单的外在联系当成了内在的因果,思维层次不高,思维品质欠缺。

二是审题能力不强。

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并没有多大的障碍,但仍有不少考生出现了疏漏。一是没有仔细揣摩“因为”“只是”“那本”等词语的含义,二是没有注意从“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这一要求。这说明考生的审题能力(审题目、审要求)仍然需要加强,需要常抓不懈。

这道作文题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因为”,但有的考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作文中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写了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写了那本书的好、那条路的美、那个人的变化。此外,有些考生没有注意“那本”“那条”“那个”在数量上的限制,写成了“那些书”“那些路”“那些人”。

第三,很多考生忽视了“只是”一词,没有强调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数考生注意到了要通过比较来强调“只是”。

第四,很少有考生注意“那”与“这”的不同。“那”是远指,“这”是近指。甚至还有考生把“那个人”写成了“你”,人称上出了问题。

三是重形式轻内容。

不少考生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是喜欢“讲究”形式。“小标题”“书信体”“三段论”“内容+感悟”“余秋雨体”……层出不穷。他们过于关注形式,导致内容空泛、描写不具体、情感不真实,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例如,写那本书对自己的影响,采用“三段式”结构,一段书的内容加一段感悟,不痛不痒;写那个人对自己的影响,三件小事三个方面排列整齐,一览无余。

再如,有考生写李清照的诗词对自己的影响,基本上为三段论,即把她的诗词按照其生平切割成三个阶段,再配上几句词,加上一两句感想,语言看似华美,实则空洞无物,缺乏独特的体验和情感。

还有一些有“题记”的作文,题记语言华丽无比,可与后面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全文语言粗陋不堪,与那几句“美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不协调。

语言和结构要为表达真情实感服务,不能为语言而语言,为结构而结构。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语言再华美、结构再漂亮也无济于事。

【迷津指点】

一、 思维品质要培养

同学们要多读书、勤动脑、善思考。

1. 多读书,丰富思维的源泉。

“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同学们要多读书、多学习,用书籍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丰富自己,这样,你才能发现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 勤动脑,养成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读文要勤动脑筋,运用已有的经验,这样,才能在一般人认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 多总结,学会思考的方法。

同学们不仅要多读书、勤动脑,还要善于总结、学会思考,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分析,防止主观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学会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

当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只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就会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此,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就必须提高语言修养。

二、 题意理解要透彻

只要是考试作文,就会有审题要求,虽然难度可能不大,但毕竟存在。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审题障碍的中考作文题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动笔前一定要反复揣摩作文题,透彻地理解题意,“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才能避免“洋洋万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出现。

怎样审题呢?

一要理解作文题中各个词语的含义。对作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同学们都要准确理解、仔细揣摩。例如这道作文题中的“因为”“那本”“那个”“那条”“只是”“书”“人”“路”等。

二要分析词语间的关系。例如这道作文题,“因为”含有因果关系,隐含着“所以怎么样”的意思;“那本”“那个”“那条”从数量上限定书、人、路;“只是”则从重要性方面加以强调。

三要整体思考命题者的意图和写作的关键。这道作文题的关键是要写出因果关系,因为什么,所以怎样。

三、 文意表达不喜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因此,布局行文要跌宕起伏,方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好文章应该远离“三平”:结构平、语言平、立意平。

文章的结构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同学们不能总是在形式上下功夫,而是要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文章的语言是思想的内核,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我们既反对苍白无力的语言,也反对为语言而语言。如果同学们喜欢用一些华丽空洞的辞藻,就会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高深莫测,而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碎片,毫无意义。因此,同学们平日应注意体验生活,体验身边的点滴、体验成长的滋味、体验阅读的快乐,努力使文章的立意独特一点、深刻一点。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只是因为那个人

他给的寒冬比夏日还温暖。(开篇不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初见时,我憨笑着望他,他回我以深渊般深邃的目光。我心中一瑟,竟暗自责怪他的冷漠。

他是我的初中老师。那时的他,如同仙人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此句非常形象,突出了老师冷而令人景仰的特点)他似乎永远背着手站在远方,从未给予过人阳光。

本想就这样安静地度过初中,因为我自觉不是优等生的料。谁知,他竟破天荒地任命我为副班长、值日班委甚至考核员等职务,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一个被推向高峰的麻雀,高处不胜寒。

从那一刻起,命运转变。我曾幼稚地向他请示道:“老师,我怕干不好……所以……”他连头也不抬,置若罔闻。良久,我感觉已经坐了几圈过山车了,他才开口道:“去吧。”我一愣,心想:“什么?就这样赶我出门了?”我不情愿地推开门,小声嘟囔了一句“老师再见”,退出了办公室。

因为他,我学会了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在全班面前管理。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他的浅层目的。(老师的赶鸭子上架,让“我”告别了腼腆,使“我”练就了管理的能力,字里行间充满感激)

初二的一天,他扬着我的试卷,嘲讽道:“就考这点分数,真不嫌丢人。”随即将试卷随意地甩在地上。我红着脸下座位弯腰去捡,低头的那一刹那,我仿佛感觉到了他针一样的目光。我颤抖着返回座位,感觉就像走在钉子路上。以前被我批评过的同学似乎都在用讥诮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无地自容。(此处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切,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自那以后,我无数次地抱怨他:为什么让我高飞却又要使我难堪?我以后如何骄傲地做班委?为什么这样对我?……然而,我恼怒的眼光只换来了他冰凌般的目光。

因为他,我懂得了维护尊严。我明白我要变得更加优秀,站在巅峰,才能稳住脚步。我意识到我必须成为王者!(这段点题的话,使文章富有层次感,进一步写出了那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如今,我是如此地感激他的冷漠,因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如果没有他,我只会瑟缩在角落,祈求他人的帮助;而现在,我羽翼已丰,只待惊鸿照影。

今天,他在送我进考场时,投来一个满意的眼神,我似乎看见了他弯了的嘴角。他从未对我笑过,我也从不怪他对我的无情,因为只是因为他……

他将我置身于荒野,意味着要我成为高飞的鹰。

总评:这篇文章以情真取胜,“因为他,我学会了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在全班面前管理”“因为他,我懂得了维护尊严。我明白我要变得更加优秀,站在巅峰,才能稳住脚步。我意识到我必须成为王者”“他将我置身于荒野,意味着要我成为高飞的鹰”这些话中,饱含着小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本文扣题而作,写出了内在的因果联系,反映了那位老师对他的影响之大。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抒发情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类文:

只是因为那本书

“明天要中考了,加油啊!”手机响了,是她的信息。看着那熟悉的名字,我不禁感叹:“三年的友谊啊!谁能想到,我们友谊的开始,只是因为那本书。”(入题很快。开宗明义,点明题意,交代那本书的作用)

她是我的初中同学。(按照后文内容,最好加上“也是我的同桌”)她是个内敛(改为“内向而”)文静的人,平时很少说话,而我则喜欢与那些外向活泼的人在一起交谈,甚至请老师帮我把位子调到了她们旁边。可是,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内向(“内向”改为“拙嘴笨腮”)的人吧,她们交谈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只能坐在一边,听她们侃侃而谈。每当这时,她都会走到我身边,主动与我说话。可我与她说话时却总是心不在焉,眼睛还是盯着那热闹的地方。(这一场景写得很真实,也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中学生活)

后来,不知为什么,老师又将我的座位调回了她的身边。尽管如此,一到课间,我还是会跑到那些人聚集的地方,倾听她们的谈话,希望自己也能加入。而每当我看向她时,她总是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复杂的神情”意味深长)

那天,她问我是否看过玛格丽特的《飘》,并将它送给了我。回家后,我刚翻开书页,便被斯嘉丽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吸引了。可我疑惑(“疑惑”改为“不明白”更好。)她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给我。后来,我看到梅勒妮之死以及白瑞德的离开,不禁愤怒道:“为什么斯嘉丽不懂得珍惜!”蓦地,我明白了,她是想告诉我这个!(这一段笔锋一转,写自己的顿悟,但有点太快了)

我想起了伤心时她给予我的安慰,想起了孤独时她主动与我交谈,想起了她望向我时的眼神……(这一段补笔很有必要,让“我”的顿悟有了依托)

第二天到学校后,我微笑着坐到她的身边,主动与她说起了话。课间,我问道:“一起去打水吧?”她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点了点头。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从回忆中醒来,我走进房间,那本《飘》正笔直地立在书架中间。

哦,只是因为那本书,我才感受到了你的友情。只是因为《飘》啊!(照应开头,点明题旨)

总评:小作者因为《飘》这本书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情谊,学会了珍惜友情。《飘》中的斯嘉丽不懂得珍惜,这让小作者幡然醒悟,理解了朋友推荐这本书的目的:“我想起了伤心时她给予我的安慰,想起了孤独时她主动与我交谈,想起了她望向我时的眼神……”文章整体是切题的,语言基本功也不错,但是,真实感不强,有点为写而写甚至编造的感觉,感情自然也就不够真切了。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渐闻书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________我历历在目”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不少于600字。

南京市语文中考作文范文 篇9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诗经·周南》)

(2)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

(3),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6)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7),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孟子〉两章》)

(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古人勤学苦读,有例可援(yuán①)。“头悬梁”“锥刺股”“凿(zuó②)壁偷光”“囊萤(yíng③)映雪”等故事家喻(yù④)户晓。有的人“黄卷青灯”,怡(yǐ⑤)然自得;有的人“昼耕夜诵”,苦心孤诣(zhǐ⑥);有的人“朝经暮史”,心无旁骛(wù⑦);有的人“手不释卷”,潜(qiǎn⑧)心贯注。很多人因此成了名垂青史的“鸿儒硕学”。

A.①②⑦ B.③④⑥ C.③⑤⑧ D.①④⑦

3.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帮助人们摆脱平庸。

B.好书是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卷。

C.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D.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3月23日晚8点半到9点半,南京有400多幢楼宇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B.在莫斯科发表演讲的习近平主席,给俄罗斯学生留下了平静、睿智、大气的印象。

C.丁肇中教授认为:“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D.我们经常会从媒体上看到一个外交词汇——无可奉告,这个词语一度流行。综合性学习(8分)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2月以来,南京有30多所中小学加入到“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反响巨大。今天,你“光盘”了吗?

[图一解说]学校食堂,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剩男”“剩女”。完全吃掉的少,随意浪费的多。60%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剩饭,有的学生扒几口就倒了。“心疼”是食堂师傅常常提到的词。图为餐盘里浪费的米饭、荤菜、素菜。

[图二解说]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在南京某中学展开:手持写有“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盘子在食堂入口进行“行为艺术”,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精心设计“光盘行动”桌贴张贴在餐桌上„„图为学生志愿者在餐桌前宣传“光盘”。

[图三解说] 4月3日,南京某中学,开饭不到10分钟,就有好几个学生吃完了饭,亮出光光的饭盘。学生志愿者当起了小记者,在食堂现场拍摄。图为志愿者镜头中的“光盘”。

5.假如你是学校“光盘行动”志愿者,在食堂遇到了一位将许多剩饭菜倒入泔水桶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响应“光盘行动”呢?(3分)

6.志愿者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引发了一些争议。你赞同这种“举牌劝食”的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7.请结合材料,解释一下什么叫“光盘行动”。(40字以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 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

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取而疾走()(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3)其.为文()(4)无若.际泰者()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13.文中“”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臵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根据《昆虫记〃蟋蟀》删改)

14.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6.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清溪河畔春意浓

刘建春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清溪河改写了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②“嗬,上船啰。”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

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选自《南京日报》2013年3月13日)

18.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请简要概括。(3分)

19.下列句中的水与清溪河水的特点相符的一项是()(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20.第③段中加点的“异曲同工之妙”指什么?(2分)

21.品味语言(6分)

(1)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这里运用比喻有何表达效果?)(3分)

(2)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3分)

22.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2分)

三、作文

23.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的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北京市西城区 中考招生语文试卷 篇10

20北京市西城区 中考招生语文试卷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A.疏竣“竣”读jùn 字义:挖深,疏通微不足道“足”读zú” 字义:值得

B.上溯“溯”读shuò 字义:往上推求或回想 安然无恙“恙”读yàng 字义:病

C.环拱“拱”读gǒng 字义:围绕 略输文采“输”读shū 字义:稍差

D.匿名 “匿”读nì 字义:隐藏一张一翕 “翕”读xī 字义:合

2.有错别字的是()

A.教诲 挑拨离间 人声鼎沸

B.修长 潜滋暗长 姹紫嫣红

C.滑稽 惟妙惟肖 故弄悬虚

D.豁亮 异想天开 骇人听闻

3.加点字选择义项都正确的是()

聊叙 ①姑且,随便 ②依赖 ③聊天

莫名惊诧 ①名字、 ②说出 ③声誉

触目伤怀 ①心 ②思念 ③胸怀

A.聊③名 ① 怀② B.聊①名③ 怀②

C.聊①名②怀① D.聊②名②怀③

4.使用标号符号有错误的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5.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

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6.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7.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醉翁亭记》――欧阳修――宋朝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蒲松龄――清朝

D.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ァ―明朝

8.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A.其夫呓语() 汤熨之所及也()

B.以啮人,无御之者()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入则无法家拂土() 默而识之().

D.神情与苏、黄不属()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9.解释画线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同“饲” 见:同“现”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困窘急迫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书:书信 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植:种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优”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11.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种补阙漏,。

②故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A.①优劣得所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①优劣得所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有所广益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①有所广益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2下面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朔气传金柝。

C.路转山回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信。

13.与《白杨礼赞》语序完全相同的是()

①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②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③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④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⑤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⑤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⑥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A.①③④⑤⑦⑥② B.①④⑥⑤②⑦③

C.④⑤⑦⑥①③② D.⑥④①③⑤⑦②

二、根据要求默写原文语句,完成14-17小题(共8分)

14.天门中断楚江开,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2分)

1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2分)

16.以《<论语>六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之间关系的语句是:

“, 。”(2分)

17.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像写雨后景色的诗句是:

“,。”(2分)

三、阅读《我和鸟儿有个约会》。完成18-22小题(共10分)

我和鸟儿有个约会

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他的红枣一样。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他是一只鸟儿。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从他那上窜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盛的儿子,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小男生。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他是人类的朋友。”“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他回敬我一句。

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那天,见日头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容,这是令人沮丧的。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叼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然而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也不见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枚红枣带走――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老少,带她来的是儿子。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摆红枣以邀鸟。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晚了。他们走得干干净净。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鸟儿子走了,还有我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了,还省点枣呢。”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18.“我”和“我儿子”对待“鸟儿”有哪些不同?(2分)

答:

19.第4段中“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鸟儿“严肃的盯人状”是怎样一种眼神呢?(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答:

20第6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

21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下”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答:

22“我”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2分)

答:

四、阅读《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完成23-28小题(共16分)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植物 ① 喜好颜色, ② 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莱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 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人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6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6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人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23从内容上看,第2段的第①句与②③两句是怎样的关系?(2分)

答:

24.第3段划线上依次填写的关联词语应是:①,②。(2分)

25.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2分)

第1个例子:

第2个例子:

26.第5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27.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植物有情感?(不超过15个字,可以不点标点)(3分)

□□□□□□□□□□□□□□□

2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体会。(120字以内)(5分)

五、作文(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我和鸟儿有个约会》读后感

要求:把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字数600以上。

(二)请你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把自拟的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字数600以上。

年北京市西城区答案

一、本题共26分

1.D 2.C 3.C 4.D 5.A 6.C 7.B 8.A 9.B 10.B 11.D 12.A 13.D

二、本题共8分

14.答案: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每写错一个 字减0.5分。

15.答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每写错一个字减0.5分。

16.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 学则殆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空给1 分。每写错一个字减0.5分。

17,答案: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空 给1分。每写错一个字减0.5分。

三、本题共10分.

18.答案要点:①“我”喜欢鸟、爱护鸟,“我儿子”逮鸟;② “我”思念鸟,“我儿子”对鸟不再来无所谓。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19,答案: 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或:高度戒备地注视) 评分:本题2 分,全对给2分。

20,答案:急切盼望鸟儿回来。 评 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

21,答案要点:①“一下”表 现小鸟对我一点留恋心情都没有;②更突出我一种失落 的心情。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 1分。

22.答案:呼唤人世间的温情和关爱。 评分: 本题2分,全对给2分。

四、本题共16分

23.答案:②③两句对第①句进行了解说。(或:第①句 内容被②③两句解说。或:被说B丹与说明的关系。)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

24.答案:不但 而且 评 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填对一空给1分。

25.答案: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见到掐 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每答对一个例子给1分。

26.答案: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或:植物也有情感。) 评分:本题2分,全对给2分。

27.答案:喜好颜色 喜好声音 有(强烈的)同情心 评分:本题3分,全对给3 分。每答对一点给重分。

28.答案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从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这两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评分:本题5分,全对给5分。其中内容全面给3分,表达清楚明白给2分。字数超出减1分。

五、本题共60分

上一篇:张小娴《我这辈子有过你》的经典语录下一篇:单位科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