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

2024-05-16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共8篇)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 篇1

中山一点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转” http://

——以96596超市进入X社区为例

摘要:“社区服务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抑或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本身更是中国城市社区在资源来源多样化背景下进行空间生产的过程。本文把空间理论放置在“社区服务信息化”领域,以96596超市进入某社区为例,检视各个主体如何在“想象的”、“真实的”、“生活的”的空间中实践,塑造出新的表征性空间。

关键词:社区服务信息化 空间理论 空间实践 空间的表征 表征性空间

一、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实现:一种空间视角的认识

信息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国家统一规划和推动下,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邵雪荣,2005)。社区服务信息化即在此背景下产生。

所谓社区服务信息化,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立连接市、区、街、居委会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以实现城市社区服务的资源共享和为社区居民的全面服务。1从2001年起,中央政府就提出了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以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2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服务网络系统,例如北京市96156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广州96909社区服务网,宁波市海曙区81890中国服务网,上海88547社区服务网以及武汉市96596社区在线。赵泽洪.论城市社区的现代功能:社区服务信息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卷第1期,118。洪黎明.探索服务新模式,推进社区信息化[N].人民邮电报,2006年10月12日。

上述种种实践中的创新激发了学界对“社区服务信息化”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极大热情。目前,国内学界多从社区建设理论、信息化理论或城市管理学理论入手,将“社区服务信息化”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事实,研究其担负的各种社会功能及功能实现的路径。笔者认为,这种结构主义的视野有将“社区服务信息化”静态化、并将之误解为“信息化的社区服务”之嫌。实际上,倘若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社区服务信息化”就是中国城市社区进行空间生产的过程。各个主体的实践活动塑造出的这一表征的空间——亦即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空间——既是这一过程本身,也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选择“空间”作为本文的切入点。空间理论的奠基人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三个面向。

——空间实践(space praxis),即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亦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习惯性的使用。

——空间的表征(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即是与符号系统相连接的、概念化的空间,是科学家、规划者、城市学家、分门别类的政要以及技术专家的空间。亦可被认为是人们对空间的普遍性的认识。

——

表征的空间 / 表征性空间(the space of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al space),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亦可被认为是实践与认知互动的空间。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Lefebvre,1991:31)。改革之后

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最根本的变化乃是社会系统在其行为的过程中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一个环境系统,而是同时依赖多个环境系统。既然政府已经不再是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很自然,它也就失去了在空间中的支配性的地位。作为这一社会关系变化的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必然也要发生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变化着的新的空间不仅仅有新的权力生成,而且实践主体的自我认知和行动方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关于新的空间的知识(即空间表征)的反映,本身又构成了这一表征的一个部分。

诚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目前的社区信息化项目“特点就是政府主导,即:政府牵头、政府出资、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居民使用„„几乎是目前政府行政管理窗口和街道办事处职能的延伸。”3然而居民不断增长的社区服务要求和政府提供的有限信息资源之间势必出现矛盾。在这种状况下,政府提供的既有的空间框架必然会与居民的空间实践产生矛盾。而正是这种认知与实践的矛盾为96596超市进入社区、生产出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空间提供了条件。朱静华.一种基于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方案[J].现代情报,2007年第7期,44。以上文字根据《武汉市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情况》、《用信息化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信息化工作介绍》以及《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项目(PSM)需求规格说明书》(2006/09)整理而来。

二、96596系统:政府的空间表征

在此,笔者首先要就96596超市栖身的平台——武汉市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简称PSM,代码96596,谐音救助我救助)做个简要的介绍。

96596系统是市政府投资支持,由市民政局组建的一个旨在提高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帮助市民解决各种生活难题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由96596呼叫中心、与市、区、社区网站互通的96596社区在线网站、社区工作系统组成。96596呼叫系统和96596网站主要提供全方位的便民利民管理服务,社区管理工作体系则以社区为主体、市、区、社区联动,方便社区群干管理工作需要而开发建设的。

此系统2002年启动,2003年建成运行,随后,配置建立了社区管理工作系统。2005年,我市以江汉区为试点完成了“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试图切实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因信息不畅造成管理被动、因政府职能交叉分割造成管理缺位等问题。2006年,为了满足我市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档次升级的要求,满足将城市网格化系统延伸到社区的需求,市信息产业局邀请了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在区级召开了网格化系统建设规划研讨会。会上,专家们以“四到社区”为指导方针,以李宪生市长提出的“空间的网格化”、“平台的标准化”、“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化”为工作方向,以国办第1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武汉市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为理论依据,提出将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与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并将项目名称确定为“区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升级改版后的系统以社区人口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由网格化管理系统、社区办公自动化系统、社区服务系统和社区档案系统组成。通过96596呼叫中心、市、区社区在线、社区网群满足社区居民各项便民利民服务需求。4 鄂发 [2001]9 号文件里明确指出,“社区建设要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责权利,改革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做到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可见地方政府对于社区“应然”状况构想乃是:各个主体都能有唯一的、明确的关于空间象征秩序的认识,且这种关于空间的知

识能够井井有条的呈现,并经由主体的实践生产出来的一个秩序井然的空间。96596 系统则是这一构想在空间中的表征。如同大多数在社区领域得到制度认可的表征一样,这一系统的空间呈现依托的主要是权威性资源;至于配置性资源则属于极度缺乏的状况。

然而仅仅只有权威性资源是不足以支撑权力和秩序的空间生产的。城市社区里充满了“过去的和现在的”、“想象的和真实的”的空间;不但不同的主体各有其对空间表征以及表征性空间的认知,甚至连同一主体也面对着多个象征结构秩序。这些运行逻辑各异、以不同的手段支配着数量不等的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的空间叠加在单一地点,即社区上,造成了社区的“异位”,也形成了一个与地方政府的构想并不经常保持一致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相形之下,96596系统的入场简直变成了一种仪式:透过专家设计的理想型社区的井井有条来掩盖和化解“真实的”社区中主体感受到的矛盾。这一仪式是一种新的现象,亦是对历史的空间规划(全能政府、由政府包办一切的构想等等)的改写。有学者通过对移民的研究指出“改写历史的空间规划,只是一种官方的空间呈现,并不能渗进„„日常生活和记忆”5。非常不幸,缺乏配置性资源的96596系统亦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例外6。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147-148。武汉市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则可以视为一个成功的典范。2002年年底,武汉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实施社区建设的“883行动计划”,以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服务等“四到社区”为主要内容,对全市的883个社区进行全面建设。这次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笔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街道、社区干部以及社区居民都特别提到了此计划中对背街小巷的治理,皆认为这些地方的环境改善是最让社区居民满意的。甚至有居民专门编写了居民谣以示对此计划的满意(参加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以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为背景的社会学分析[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可见,对于生活在具体场所中的主体而言,有关空间的认知必须经由具体可见的实践展示出来,否则新的空间无从生产亦无从认知。从这一点看来,也许该系统甚至也缺乏权威性资源。这个猜测并非空穴来风:笔者于2007年年底在武昌区政府收集资料时,第一次看到了有关PMS的资料(内部传阅资料)。截止2008年1月,在武汉市社区服务中心有关PMS的文件也不过五、六分而已。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1991。转引自[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5。[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5。必须承认,96596超市进入社区的确借助了行政力量和行政手段,但是它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的确是近乎完全市场化的。因此,笔者还是将其定位于“纯粹的经济组织”。

2002年(PMS)平台就起来了,(但是并不成功)。坦白说来,社区服务中心从刚刚建立起来那天就是高高在上的,和社区居民完全没有互动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没有人知道这个号码,包括服务商、包括居民,很多人都不知道7。(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笔者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以及文献搜索的结果亦证实了该工作人员所言非虚。可见,空间的表征虽然是“一切社会(或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空间”

8、“认识论的力量源泉”以及“权力和意识形态、控制和监督的再现”9,但这些认识必须通过具体、可见的实践才能展示出来,从而改变“真实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6596系统又是活生生的社区中的一个被隐藏起来的空间。一个试图将社区中各种不同的象征结构秩序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构想本身亦兼具空间的表征与表征的空间双重面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然而,恰恰又是这种尴尬的处境为96596超市的出场留下了足够的运作余地:正是在意识到“专家的”(或者也可以认为是“政府的”)构想并不能生产出理想的社区空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默许了该超市的创新,即由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10接管了社区内社会化服务的职能,并允许其以市场方式自行运作。

三、96596超市:空间表征的转变1、96596超市的入场:从表征政府力量到表征经济力量

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11是由武汉市社区信息中心主管,武汉百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的社区化服务平台。平台作为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体系覆盖全市,以电话受理、网络受理、现场受理为主要受理渠道,通过联合、联盟、联动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水电及通讯等代收费、房产及劳务中介、家政家教、票务、日常小百货配送、家电维修、私家车服务、个人理财等综合服务。(资料出处:《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X社区服务超市八十天运营报告》)这一组织的名称几经变更。笔者最初从武昌区政府、街道以及社区干部处听说此组织,其皆被称为96596超市。在对X社区该组织负责人CWS访谈的过程中,他提及,在超市进入社区后,将其名称先后改为社区e家以及百家信。由于此处的资料出自《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X社区服务超市八十天运营报告》,故使用了“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的名称。它与96596超市指涉 的乃是同一组织。

根据上述资料来看,96596超市似乎与96596系统中的呼叫中心以及社区网站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赖以生根的是同一个平台,服务的是相同的对象,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上稍有区别——两者面对的直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然而,匆忙做出这样的判断未免太不谨慎。从96596系统的子集到96596超市并非仅仅是一个名词的区别:它呈现出来的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象征秩序。如果说前者乃是地方政府对于理想社区的构想,那么后者则几乎完全是市场力量在空间中的展现。在被问及为什么会想到借助96596平台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候,X社区96596超市的负责人CWS直言不讳的回答道:

当然是为了赚钱。之前的96596,坦白说,是被浪费了。你听说过这个号码麽?没有吧。我们老总就是做社区信息中心的软件开发。(这层关系使他得到了利用这个平台的机会。)他希望能把这部分政府资源、已经完成好的东西能做好民用,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能够带来市场效应。我们就相当是社区内的一个普通的超市。不过是借助政府的公信力来让老百姓相信社区服务平台,让我们都能享受社区服务带来的(利益)。(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对于地方政府在96596超市进入社区的时候提供的帮助,CWS并不回避。

我们一旦进入就是街道下派下来,(街道)会说“我们的社区服务平台进入超市,你们要多配合”。(街道这一块和我们联系的)主要是街道主管民政、社区服务的副主任。主任一般不参与具体的事儿(笑)。对项目帮助最大的就是他们。因为社区建设和民政系统这一块每年的政绩考核就是算这一块的,他们给的帮助比较多。在宣传方面,我们在街道打好招呼,可以挂横幅、广告、做些门栋广告(不然是不允许横幅啊广告啊做到门栋里的)。(这样就在)政策上制度上给予了合法化的身份。场地是居委会提供的。(说好了超市)开办的时候免一年的租金。(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但很显然,即便在进入社区的过程中从地方政府处得到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源(包括平台的搭建、场所以及合法性身份的提供等等),超市却并未将自己视为“准行政机构”。恰恰相反,在超市的运营者看来,地方政府更像是一个以公信力入股的合伙人——一个由契约关系建立联系的、对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期待亦应该得到回报的合作对象。

市场给我们提供经费,社区给我们提供场所,我们给社区提供平台。(和社区合作是因为)社区方便我们对地域进行划分。基于社区的话,我们可以更容易找到合作者。我们还希望能通过和社区合作带来一些社会化服务。包括行政服务的一些项目。比如低保照相。这是我们可以完成的事情。

我们和社区签了合同,利润的20%交给社区。我们觉得必须在每一块都要拉上一个参与者才能玩的更好。这个资金交付了就是居委会自己的,我们对处理完全不加干涉。(在我们进驻之前)之前居委会做了很多。他们和门栋长打招呼,比如说,你们可以去超市交电费了。为我们创了口碑。

万勇过来调研考察之后把我们这个超市以政府提案的方式上报的,说这是社区服务的创新。社区建设和民政系统这一块每年的政绩考核也要把我们这一块算进去的。(以上内容皆出自与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可见,这一主体的出场完全可以被视为经济力量试图改变“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真实的和想象的”空间规划的努力。而且,由于拥有了足够的配置性资源(目前为止,该超市已经有了3个级别共计16家合作伙伴12)和权威性资源(武汉市政府、武汉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的认可),这些努力顺利的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实践表征到了空间中:在社区入口、门栋以及公告栏上的广告和横幅,色彩明亮的传单,醒目的标有超市LOGO的标示牌,新建的酷似电信营业厅的服务点,以及超市举办的周末社区活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的的确确生产出了新的空间并改变了社区居民对自己以及超市的空间位置的感知,也即是改变了社区文化习惯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的居民改变了事无巨细找单位或者居委会的习惯,而开始主动转向超市要求社会化服务。它们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武汉数字电视、长江证券、21世纪、武汉市商业银行、竹叶山汽车、顺驰不动产、兰翔票务、华师家教、武汉家电办、蚂蚁搬家、乐百氏纯净水、中联净水、湖北人力资源。CWS将服务商分为三级:联合、联盟和联动。其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中国移动三个最大的服务商与超市建立的联合关系。中联净水、乐百氏纯净水、华师家教等是联盟关系(即拿出服务项目,找服务商合作)。剩下的企业与超市则是联动关系。为了顺应96596超市名称的变化以及统一称呼,从此处以降皆直接使用“超市”或者“社区超市”以指涉。参见刘晓春.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参见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0125

现在居民有什么生活上的问题都会去找超市。水管子坏了啊,空调坏了啊,都找他们处理。他们处理的蛮好,收费也还合适。这也减轻了我们居委会的负担啊。以前连水沟堵了都来找我们,我们哪里管的过来啊。(X社区居委会主任QMD访谈)

营业以来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就像要出门买菜一样(居民)每天要从这里经过麽,跟我们都熟悉了。春节前后,我们收到了很多服务的要求。特别是家政这一块的。还有对学生家教的需求也很多。不止是这个社区,三医院的和武大的老师也有专门过来的,说在网上看到我们超市,想要我们提供服务。(X社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2、从96596超市到百家信:政府力量隐入表征的空间

在实地调查中超市的标识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兴趣。首先,这一标识历经了三次变化。最初是“96596社区服务中心”;随后改成了“社区e家服务站”;最后定为“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中心”13。

改名字是因为发展的趋势。新的名字容易引发认同,听起来耳熟嘛。也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的需要。(X社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其次,很难判断超市的运营者是否有意为之:超市的服务场点设计以及LOGO有非常浓厚的商业气息,与其附近的社区居委会宣传栏乃至其栖身的综合服务楼的其他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在研究巴厘岛的斗鸡时指出,斗鸡乃是地位关系的戏剧化呈现14。类似的,标识的变化以及上述强烈的对比本身也许就暗示着一种身份的展现:它首先区分了社区基层管理组织和超市这一经济组织,然后是区分两种不同的空间象征秩序(面向政府的以及面向市场与社会的)。这种以标识和景观来界定身份的做法在社区实践中并非创举——在“883行动计划”开展期间,武汉市政府对社区办公设施提出了硬性要求(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亦是试图通过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来表征社区内权力秩序——但它的确非常有力且恰当的传译了超市对于自身的明确认知:作为与地方政府经由契约关系联系起来的受托人/合作者,它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和取向的行动主体,所承担的职能是提供有偿/低偿的社会化服务。

超市对于自身定位的构想不但呈现于社区空间、得到了居民的认同,甚至也呈现于地方政府、得到了后者的认可。

2007年10月17日,在超市试运营的第二天,长江日报头版刊登了社区服务超市的相关介绍,并附刊评论员文章《让群众生活更便捷》。2007年10月28日武昌区区长吴志振、副区长朱向梅参加了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超市的大体验活动,并希望社区服务平台以后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2007年10月30日,市长助理万勇率领市、区相关领导对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超市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并称百家信发展规划有多大,政府支持就有多大。(资料来源:社区e家2008发展纲要)

这个服务超市的成立影响巨大。在挂牌的时候,武汉市市长助理万勇亲临现场指导参观,对其印象非常好。武昌区几大家的领导到了现场,(之后H街/X社区)还在全区的十三个街道的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武汉市其他区以及北京市、山东省以及青岛市的民政部门的领导还组织了有关人员在西厂口社区参观。(H街党政办WHX主任访谈)

这一认可亦符合了空间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使用空间的人,才能使世界改变。”(列斐伏尔,2003)来自基层的消费者,也即是社区居民,他们的选择对已经不能适应局部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亦可理解为社会空间)的宏观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将影响一般性的生产,并使之朝向空间与这个基层的社会需求。”(列斐伏尔,2003)空间中的各个主体的行动,而非“专家”(包括政府),将决定这些社会需求。由此,社会空间的管理将有基层来控制。(列斐伏尔,2003)

无论是自觉的改变让渡权力改变角色,或是迫于基层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无论如何,在社区超市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退入了表征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变成了一个隐藏起来的空间或是被否定的空间——它仍然可以通过仪式性行为(symbolic logic)来处理日常生活空间中所感受到的矛盾和张力(林蔼云,2006)。

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资源。有这个平台(指96596系统),居民对我们都放心些,觉得我们“正宗”。我们也很乐意为返利给政府。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平台的档次,可以开发其他的服务,对我们也有好处,双方互利。

我们做的是市场探索,是用商业模式来承担社会服务。步子是大一点,和社会各界的联系都广一点。但是要做大、在整个武汉市开花,才能让老百姓啊我们自己啊都收益。这个就需要政府的扶持了。就像883计划,铺开了,不像原来只在几个社区里试点了,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X社

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简言之,通过在空间中展开具体的实践,96596超市有力的改变了局部的地方知识,也即是改变了行为主体的生存累积和性情倾向(disposition)以及社会构成的本能(socially constituted instinct),从而使得自身有关社区的构想呈现于空间之中。与此同时,这一构想也有力的影响到地方政府关于社区的知识,使之遵循了就地取材的功能逻辑(usable)也即是实践逻辑,从而改变了地方政府空间实践的策略。笔者认为,这正是社区服务实现信息化的合理的路径。

参考文献:

Henri·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Oxford UK& Cambridge USA,1991.[美]爱德华·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文军、赵勇(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曾茂娟、任远(译),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美]Edward W. 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美]Edward W. Soja(著),李钧等(译),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西]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慧琦等(译),千年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侯健平,我国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以5181890长春市朝阳区社区服务网络中心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7。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邵雪荣,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5。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6。

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赵泽洪,论城市社区的现代功能:社区服务信息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卷第1期。

朱静华,一种基于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方案[J],现代情报,2007年7月。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 篇2

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是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人不必离开自己居住所而由社区和专业的托老机构通过一对多的社会服务方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在我国,这种养老方式不仅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背景而容易被老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节约由于养老所带来的社会资源使用,节约社会养老成本,促进服务业发展并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居家养老模式适合具有正常基本活动能力的老人和部分失能老人,必须借助社会信息化的手段实现。

解决好社会养老问题,是关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一项战略工程。面对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弱势群体,服务的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和可监管性无疑是这个系统的关键。而要确保这些特性的体现,必须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化系统是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养老效益、降低社会养老成本、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和促进监管的基础环境系统。养老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给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且对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要把居家养老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行认识,才能使居家养老系统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更好的可管理性和发展空间。

当今,我国的都市基本实现了“三网融合”,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相对完备,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随着“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的不断丰富,宽带无线网络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覆盖家庭、社区的无线通讯能力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这就意味着居家养老服务所特需的信息化装备已经达到了可以提供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的阶段。

1 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信息系统构成

现有体制下,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基础数据资源、法规与规章、技术标准以及地域相对分散的多家庭、社区信息子系统和区县监管与服务系统、都市政府核心服务与监管系统、托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等构成,与社区医疗卫生系统等社会其它类型服务系统接口。

在结构上,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是由市场机制形成一个个地域分散的、以托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的区域网络,每个区域网络又被区县监管与服务系统链接,形成一个市、区县、托老机构、社区、家庭、老人节点、养老人员节点、医护人员节点等构成的树形网络。在通信介质上,该系统末端适合采用宽带无线网络,而在社区以上层次采用宽带有线网络实现。(图1)

2 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数据资源建设主要指养老机构数据库、老年人数据库(包括老人电子健康病历)和职业、非职业养老人员数据库的建设。基础数据资源建设还包括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数据库、养老服务标准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老人健康病历数据库等。这些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使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资源配置、建设速度与需求相匹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数据需要带有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将更加明确区域建设的规划。

养老服务体系的数据资源建设需要开展托老服务试点的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配合区县民政部门在都市统一数据标准的前提下先期建设,采用政府投资拉动市场机制的方式进行。

3 都市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的子系统

3.1 老人体征监测信息子系统

为使失能或者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监测,在需要适时监测的老人身上可装备各种便携式体征监测设备以实时采集并向托老机构的医疗护理部门传递生理特征信息,老人外出还可能带有支持卫星定位或手机定位的设备提供位置信息、报警信息等。

3.2 养老服务人员服务管理子系统

为便于实现服务管理,为养老服务人员装备一台具有网络通讯、通话、身份标识、老人与居住环境监测设备数据采集、服务日志记录等功能的手持计算平台可以大大简化服务监管的难度。

3.3 家庭信息子系统

都市家庭的宽带网络连接普及程度比较高,特别是“三网融合”后,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具备与互联网联通的能力,这是家庭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家庭信息子系统作为专门用于养老服务的住所环境系统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这个子系统在老人居室内部利用微距无线网络实现并由以下子系统构成构成:

(1)老人居所的自动环境参数监测(温度、湿度、烟感等)子系统:根据老人家庭经济条件和老人失能程度,可以有选择的为老人家庭装备无线通讯支持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地面水传感、厨房安装煤气传感器以及油烟机附近安装火灾探测器以确保部分失能老人的居住环境安全。环境监测系统根据季节和特殊服务对象提供有选择的数据采集方案。

(2)安全防范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智能卡门锁、门口摄像头、紧急报警装置等,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装夜间红外对射等防护装置。该系统为老人的居住安全提供基本保障。上门服务的养老服务与医护人员需要刷卡进入老人家庭,门口摄像系统可以辅助取证。

(3)可视对讲与触摸式信息交互子系统:利用三网融合所提供的有效信道,老人与服务机构之间很容易实现可视对讲与信息交互。这个系统对于老人预约家政服务和订餐等服务具有实际意义,触摸界面的信息交互系统有助于存档和监管。

(4)家庭智能网关:家庭智能网关可以有效采集家庭环境数据、安防数据、老人体征数据并传递各类数据给托老机构服务器,智能网关还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转换不同类设备的通讯协议,实现统一的数据传输。

3.4 社区或托老机构信息子系统平台

社区子系统平台主要包括老人生活服务管理系统和医疗护理服务系统、服务人员管理系统和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等部分构成,分别针对养老服务的实施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长期照料、业务管理子系统、应急处理监控子系统。

(1)生活服务管理子系统。生活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实现老人家政服务管理,通过采集老人每天的服务需求和依据托老合约提供的服务内容记录形成家政服务的日志,便于管理者进行质量监控。该系统还可以记录老人餐饮的食谱与提供者信息、记录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时间与内容,不仅可以节约托老机构的大量人力,提高服务精准度,还能促进科学监管。

(2)医疗护理子系统。医疗护理信息系统以老人基础病历数据库和服务记录为基础信息,还提供医护标准、服务流程、康复服务、应急处理以及提供对于部分失能老人的实时体征数据监测功能。该系统以托老服务合约的内容为背景,以日志方式记录护理服务的过程为管理依据,实现社区医护工作的全面数字化。医护人员的手持终端设备支持服务对象的病历存储、服务过程记录、通讯功能,并支持与社区生活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3)服务人员管理子系统。服务人员管理子系统是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所有人员的管理系统,管理证卡信息、资质信息、变更与值班信息、与托老户的对应信息等功能。该系统实现对于服务人员的有效信息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手持机交互信息实现每日的托老户门禁系统信息更新,确保老人的居所安全。

(4)业务管理子系统。托老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服务标准、服务流程、设备管理、合约管理、保险管理、收费管理、家政服务项目管理、订餐服务项目管理等托老机构自身的业务内容与流程管理。

(5)实时监控子系统。实时监控子系统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老人居住环境和体征监测结果数据显示与应急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支持对于家庭养老的老人居住环境信息进行固定或不固定时间的数据采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帮助服务人员及时调整老人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发现问题等。体征监测信息采集是针对需要监管的老人定时采集生理体征信息,防止突发危险的措施。

实时监控子系统通过可视化的显示系统,实现监管人员不间断的监控失能老人和部分患病老人的居所环境和生理体征,为老人的生存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该系统可以放置在社区医疗机构或托老机构监控部门,不间断运行。

3.5 行政区养老监管部门信息化环境

行政区作为养老服务管理的基层政府,必须履行对辖区内养老服务的规范与监管职能、纠纷的仲裁与违约处罚等职能,包括接受服务投诉、监管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管理、各类托老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管理、养老服务志愿者管理等。因此,行政区属的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可以与都市养老服务管理部门、区属各个社区托老机构、各区属养老院、各个托老家庭互联互通的监管系统来实现信息化的服务监管。

该系统采用WEB服务方式以支持网络服务,实现政策法规、服务标准、服务机构资质等公共查询服务,提供机构注册、审批、年检服务,实现投诉受理、结果公示的功能等。

3.6 都市养老服务集中管理机构的信息化环境

都市养老服务管理部门作为养老服务的宏观管理部门,必须履行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的信息支撑作用和监管职能,包括政策法规的发布、各类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的发布、服务人员的资格管理、接受服务投诉、监管服务质量,提供公共信息查询等。都市养老服务管理机构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是门户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与各区县养老服务管理部门、区属各个社区托老机构、培训机构、各市、区属养老院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且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监管系统来实现信息化的服务监管。

4 都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建设与规划

都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贯彻“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政策与数据规范先行”的方法来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为这个新兴的行业发展开好现代化管理的头。政府可以通过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养老数据资源建设、统一门户系统开发和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建设,以优惠政策鼓励IT企业开发具有开放接口和满足标准要求的社区信息子系统以满足各类家庭采用多种信息采集设备的需求。社区信息子系统的多开发主体可以带来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成本得到控制。

“系统建设政府启动,市场调节”是都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实施的一个特点。政府启动是指居家养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工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前提下,各类托老机构进入市场是比较困难的,政府需要先期投入资金并创造出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为市场运营机制打开窗口,形成模式,才能拉动市场资本进入养老行业。信息化系统既要优先建设,使用者本身的获利空间还不够充分,需要政府的直接支持才能实现。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社区托老机构采购或鼓励开发企业租赁社区信息系统的方法,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启动成本。必须优先使用信息系统,才能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得到保障,管控性得到落实。

市场调节是指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家庭信息子系统接口,规定家庭网关应用层数据标准,支持多生产厂商为老人家庭提供丰富的家庭环境数据采集设备、老人体征数据采集设备和家庭安防设备等,为老人家庭选择产品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

都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为都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一个“目标明确、可管可控、上下沟通、和谐发展”的基础,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实施效果不易监管的状况发生,可以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一开始就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郭竞成.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1):106-111.

[2]孙慧峰.中国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兰州学刊,2010,(5):90-93.

[3]严晓萍.美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09,(4):19-24.

[4]周怡颋.凌志浩.吴勤勤.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J].动化仪衣,2005,(6).

[5]何立民.单片机及其应用[M].2002.

“居家养老”在社区 篇3

“居家养老”,指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通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的服务,继续享受家庭温暖,邻里亲情,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效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陕西路社区地处贵阳市喷水池中心商务区域,常住居民8965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1156人,占社区人口数的13%,其中空巢、独居老人39人,孤寡、困难、残疾等特殊老年人30户。

试点工作启动前,云岩区对黔东街道办所辖的8个社区居委会,通过组织老年人座谈、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等形式,围绕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生活、学习、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摸底。认为陕西路社区老年人比较集中、社区服务基础较好、服务队伍较全,有较好的试点基础和示范作用。

关爱周到送温暖

陕西路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成立了为老服务队伍,队员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组织服务人员、义工志愿者、下岗人员及低龄老人志愿者,还建立了服务信息和档案。2007年3月,陕西路社区成立了“社康服务中心”,为“居家养老”对象提供医疗保健、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目前,社康服务中心有服务人员6名,其中医疗保健人员4名,生活照料服务人员2名。

社区居委会还整合资源,吸纳社会其他资源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把社区内的家电维修店、洗衣熨烫店、银行、便利店、棋牌茶室、理发美容室等发展成为“会员单位”,先后建立了20多个服务网点,对社区老年人给予各方面优惠。邀请“e气风发俱乐部”、“向日葵义工社”等在社区内长期为老人服务。

服务站还开展了常规体检、中医穴位按摩、针灸、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器械理疗等15项医疗保健服务,洗衣、烧饭、送餐、打扫卫生、照看洗澡、外出陪同、读报、聊天、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务。并且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社区老人只要拨打服务电话,服务人员便立即上门服务。

真情服务化坚冰

坚持为80岁以上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老人服务,是“居家养老”的一个重点。

社区服务站通过调查摸底,将龙素珍、张素珍等12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家庭困难的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作为重点扶助对象,并招聘了社区2名下岗工人作为家政服务人员,专门为其中特别困难、完全独居的6位老人照料生活起居和打理家务。

起初,由于老人思想比较保守,防范意识较强,家政服务人员进家服务非常困难,她们甚至把服务人员拒之门外。为了取得老人的信任,社区居委会干部只好陪同服务人员每家每户地做思想工作。老人的门能进了,可不让打理家务,家政服务人员坐上了“冷板凳”。为此,社区服务站要求服务人员每天必须入户,边和老人聊天,边尝试做一些让老人放心的简单家务,并把每天的服务时间从2小时延长到半天,让服务人员与老人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取得老人信任和认可,再根据老人的意愿调整服务时间。

郭大丽是社区服务站的家政服务人员。2007年10月的一天,家住贵阳市黔灵东路的孤老陈素珍,外出跌倒把手扭伤,一些家务活只好放在一边。陈索珍老人受伤后,郭大丽增加了上门服务的次数,主动承担起给老人洗头、擦身、穿衣、做饭等家务活。陈素珍家里潮湿,室内虫子比较多,郭大丽就自费买来驱虫器和杀虫药,给老人家里驱虫。家住黔和花园的龙素珍老人家里没有洗衣机,郭大丽就把老人的衣服带回家去清洗,然后再给老人送回去。吴桂珍老人摔断腿住进了医院,家政服务人员代婷婷主动申请到医院陪护老人近2个月。老人出院后,她又到社区发动大家为老人捐赠新衣,为老人跑腿买煤,还自己出钱为老人更换纱窗等。

真情服务和以心换心,终于融化了老人们心中的坚冰。如今,这些老人已与服务人员亲如一家人,如果自己没空,还会把钱交给服务人员,让她们去购买蔬菜和日用品。老人们都说,她们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和照顾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扶贫帮困暖人心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社区老年人和居委会之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通过对老年人的多方关爱,体现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陕西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张亭黔介绍说。

考虑到老年人眼睛不好,身体不太方便,社区服务站与辖区电信部门联系,免费为12名特护老人安装了专线免拨电话。老人只要提起电话,就可以把电话直接打到社康中心。今年8月的一天清早,81岁的张素珍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打了免拨电话后,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立即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并马上进行处理,很快消除了老人的不适感。

杨保林老人孤身一人,靠领取抚恤金过日子。服务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社区居委会及时对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老人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低保标准,不能申办低保。为了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社区居委会又把情况向黔东街道办作了反映。通过综合协调,街道办将杨保林列入每月发放孤老“关爱购物卡”对象,并从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方面给予大量照顾。

青年志愿者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老年人疏通下水管道、打扫卫生、义务修理电器,为社区空巢老人建立家庭档案,与困难老人结成对子,定期电话慰问、上门问候、安排老人体检、陪老人聊天和提供生活上的帮助。2007年重阳节,社区服务站为2户金婚老人送去了纪念像,还举办了“喜迎十七大做健康老人、九九重阳茶话会”等活动,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 篇4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赡养和照顾。虽然,我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由于传统孝道观念淡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等原因,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日趋弱化。另外,机构养老因其容纳人数有限、收费偏高、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弊端不能够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更为广大的老年群体,则需要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的支持。不同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养老意愿和需求,社区服务的工作重点是要为老年人提供需求导向型的服务。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发展和完善以家庭为核心,政府、商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的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服务体系,这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使他们安度晚年具有深刻意义。针对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囊括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但服务较分散,既受国家政策影响,又带有地方灵活性,因而发展呈参差之态的现状。本文把对全国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开展情况的总览与对地处内陆、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吉林某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开展情况的个案调查相结合,寻找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社区服务现存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文化背景相似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本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及意义、文本结构和创新之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提前和

必要性;第二部分回顾了以往的研究,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趋势及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阐明完善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迫切需要;第四和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整体运行现状及对吉林省S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需求和现状的个案调查。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调查,找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现存的问题及原因;第六部分首先对我国未来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进行了宏观的构想,然后在结合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文化背景相似的国家和地区有关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方面的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就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英文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ageing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ged people need support and care.Although family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s also of premier rank, the f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sense and 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lead to the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family support to the elderly.Because of the limited room、high cost、incomplete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es and other disadvantages, social agency support of the elderly can not meet the most aged persons’requirement.Consequently most elderly people need the support of home-based c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Our country need improve the cooperating

service system of home-based、government、business circl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Our country’s home-based c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geing of population, but our serivce is scattered.Because it is affected by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has local discretion, so its development persents diversity throughout the country.The study of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me-based c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the survey of specific community.As to the existent problems, this paper uses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areas that have the samilar ageing of population situa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for reference, and gives th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mmunity service under home-based care mode.There are seven parts of the paper.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significance、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of the study.In this part, it makes clear the prerequisite and necessary of the research.In the second part, first it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f home-based c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relative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The third part is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 of the charateristic feature and trend of populaiton ageing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effects to the

elderly support, and at last this part stands for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home-based care and community service.The fourth and fifth part are the main parts of the paper.In the fourth part, first, it presents the main conditions of community service for home-based care of the elderly all over the country.And then this part analyzes the aged persons’will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which takes the example of S community in JiLin province.In the fifth pa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roduce and survey in the prior part, the paper elaborates current questions and relevant reasons.The sixty part uses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areas that have the samilar ageing of population situa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for reference, and it gives th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mmunity service of home-based care.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tion.【关键词】]居家养老 社区服务 老年人需求 多方参与合作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英文关键词】home-based care community service need of the elderly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目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的社区服务完善

研究中文摘要4-5英文摘要

5一、引言9-1

4(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111-1214-2314-1515-18

(二)文本结构设计

二、理论综述

(三)本文创新之处12-1

4(一)国外关于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相关研究

(三)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的内涵18-19

19-2

3(四)

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23-29点2323-24

三、人口老龄化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三)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24-28

28-29

(四)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现实意义

四、我国居家养老

(一)我国模式下社区服务的现状——以吉林省为例29-37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整体运行现状区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服务的运行情况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总结模式下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老家庭基础性功能薄弱37-38衡,服务没有落实38和管理分散38-39有梯次39-4040-41施41-47

2929-3535-3737-

41(二)吉林 S 社

(三)我国居家

五、我国居家养老

(一)居家养

(二)社区服务地区发展不均

(三)社会化程度不高,导致资金局限

(四)社区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内容没

(五)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六、经验借鉴及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服务的完善措

(一)传承孝道,强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41-43

(二)加强监督和管理,落实服务43-44

44-45

(三)推进社会化进程,拓展资金和服务渠道供养老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和层次45

(四)按需提

(五)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45-4748-51附录

51-53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54结语47-48后记53-54

居家养老服务 篇5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居家养老服务手册 篇6

一、前言

② 起居服务。协助穿脱衣服和入厕,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时为卧床老年人翻身,无褥疮。

③ 卫生清理服务。协助刷牙、洗脸、洗脚,做到老人容貌

为了满足老年人专业化、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整洁、衣着适度、指甲整洁、无异味;定期清洗、更换床规范养老居家服务与管理,特制订本服务手册。

我手册所述居家养老服务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料理、家政维修、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运动等内容。

本手册所述服务针对购买“金远-宝兴狮城”物业且签署《合作经营协议》选择居家养老服务的60周岁及以上的业主或其亲属。

二、工作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专业化的原则,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服务

① 助餐服务。尊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

单和衣物,无脏污;打扫室内外卫生,做到清洁、干净。④代办服务。代换煤气、代办各种手续、代缴各种费用等,应按照老人的要求及时办理。(此服务产生的交通费用,需用老人自理)。

⑤助浴服务。助浴前应进行安全提示,助浴过程应有家属或助老员在场;应根据四季气候情况和老年人居住条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和浴室内通风。

2、医疗保健服务

①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保健咨询、协助老年人正确使用康复、保健仪器、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老年期营养、心理健康等知识教育。②医疗协助服务。

遵照医嘱及时提醒和监督老年人按时服药,或陪同就医;协助开展医疗辅助性工作,应能正确测量血压、体温等。③ 康体保健服务。

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免费康体按摩、松骨等服务。④医疗陪同服务

陪同老人提供挂号、就诊、预约检查、取药等医务辅助服务,同时在陪同服务对象就医过程中,通过交流在一定程度排解老人的不良情绪。

3、日常家政服务

清洗换气扇、油烟机、煤气灶类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应做到清洗干净、卫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4、精神慰藉服务

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和基本沟通技巧,陪同老人聊天,为老人读书、读报等丰富老人日常生活。

5、旅游休闲服务

每月将组织老人进行一次康乐养生旅游。(以旅行社的实际

安排为准)

6、其他服务

定期组织老人进行各种学习,陶冶老年人的情操;定期组织老年人康乐活动,比如:老年秧歌大赛、老年红歌会、老年书法交流会等。

四、服务人员行为准则

1、仪表仪容端庄、大方、整洁。

2、统一着装、配备工号牌。

3、提倡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简洁、清晰。

4、主动服务,符合相应岗位的服务礼仪规范。

5、尊老敬老,对老年人富有爱心。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简析 篇7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刚刚起步, 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 社区所提供的老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休闲活动等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注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近90%老人反映社区内没有向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家政公司或其他机构;在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体中, 47.1%觉得社区不够关心老年人, 仅1.4%觉得社区对老年人很关心。调查问及“您需要帮助的时候, 第一时间会向谁寻求帮助”时, 78.6%的老人是需要家人帮助, 9.5%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 8.1%向邻居寻求帮助, 仅1.4%是向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说明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还落实不够到位。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与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有: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氛围不强, 养老观念不强

现实生活中, 社会成员更注重的是小孩的成长性教育, 比如说, 托儿所, 幼儿教育等等都是围绕小孩展开的居家服务, 而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欠缺, 社区居家养老的氛围不够浓厚。人们, 包括一些职能部门、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2.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缺乏力度

目前社区在一定程度就是政府的下派机构, 成为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 社区工作被动化, 难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走访调查中, 在询问“您觉得应该由谁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 85.7%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应该由政府提供, 14.3%认为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 而没有人认为应该由社区提供。可见, 社区很难独立自主地按照居民需要提供养老服务。另外, 作为一项新政策, 部分干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够, 导致工作缺乏力度, 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

3.经费短缺严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 以低偿、优惠服务为主, 经费短缺就成为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中, 71.4%的社区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经费困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中, 省级财政按每个服务中心 (站) 6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 其他经费要求各地自筹;各地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也是补助性的, 对社区需要服务的庞大老年群体而言, 仍是杯水车薪;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没有利润或微利的, 难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 社区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短缺严重。

4.服务人员欠缺, 且缺乏专业技能

目前, 就社区的工作量来说, 配备的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仅能满足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 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问题。

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 泉州还没有健全完善的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 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 一是总量不足, 真正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的志愿者远不能填补缺口;二是来源渠道不畅, 很多有服务意愿的人缺乏相应的路径参与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来;三是专业性较差, 很多志愿者往往仅凭人道主义精神和热情而工作, 基本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资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发展泉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具有的福利性、公益性而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政府行为, 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积极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方面, 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在调查中, 77.6%老年人认为应由政府来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合适, 老年人“花钱买服务”意识不强, 都希望政府能够投入资金, 真正关心老年群体, 因此由政府主导,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特别是老年人了解、感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

2.多渠道筹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庞大, 完全由财政负担, 对政府而言压力巨大。因此, 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 还应多渠道筹措。一是增强社区自筹能力, 盘活社区现有资源, 发展壮大社区经济,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泉州民营经济发达, 民间资本雄厚, 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还应该鼓励公益捐赠, 发挥慈善组织的优势, 有效筹集社会资金。三是象征性收费。完善社区居家养老, 也可通过社区成员的出资与出力来共同实现, 据调查, 25.7%的老年人认为应象征性付费, 其中60%老年人可以接受每月100元以下的费用, 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收费, 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不足。

3.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志愿者的招募力度, 组织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提倡中青年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鼓励社区成员如家庭主妇等加入志愿者组织;提倡老年人自我服务, 可以把社区那些低龄、健康的老人组织起来, 开展自我服务, 形成自我帮助、帮助他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专业培训, 改善服务水平, 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很强, 志愿者是否拥有良好的、专业的服务水平, 决定着养老服务工作质量的高低, 应该加强培训, 增加有关老年服务知识和志愿者服务素质的培训。三是完善激励等管理机制, 在养老服务中, 形成规范的志愿服务时间、内容、反馈、成效等的登记制度, 听取被服务人员的意见建议, 及时总结推广。对不合格服务人员予以除名, 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适时地予以嘉奖, 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奉献是有价值的, 是得到社会认可的。

参考文献

[1]周瑛.在2012年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fjll.gov.cn/web/news_1.asp?catalogid=295&id=1383

[2]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今日南国.2010 (07) .

[3]任晓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 (11) .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篇8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巨大冲击。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大趋势。由于家庭照料功能渐渐弱化,养老机构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养老保障

1.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及相关理论

1.1概念界定。首先,从养老地点看,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居住在家中进行养老。其次,从提供主体看,将家庭成员照顾与社区照料合二为一。最后,从服务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开展一定数量的文体活动,如组织老年人文娱比赛,建立并组织适合老年人的兴趣俱乐部等。

1.2福利多元化理论。福利多元理论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前提,它提出了由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而非单方面的依赖政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提供对老年人更好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方面,居家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达到服务多样化和品质高效化的双赢;另一方面,随着多种主体的共同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各种各样的养老需求。

1.3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而安全需求又是在生理需求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医疗护理保障系统,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服务单一,服务设施缺乏。从整体而言,我国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而非组织承担者、管理者和购买者的角色。导致政府干预过多所形成垄断的不利局面。同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其服务内容和项目涵盖面较小,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只是日常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而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的层面涉及较少。

2.2服务机制不健全,部门间缺乏统筹。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并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及规范的运行办法,暂时由民政部统一对其进行管理。而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来完成这些工作在执行方面会有很大难度,成为一大阻碍。

2.3服务所需资金来源不足,资金使用缺乏针对性。政府的财政支出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我国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的阶段,并且其资金来源只是单一的从地方财政支出获取,造成政府财政紧缩。在资金使用方面,由于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社区捐助必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由于有些支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人不放心把钱直接捐赠给社区,所以筹集资金也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

2.4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由于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入户服务,对服务人员来说,工作量大,支付待遇较低,发展空间较小等方面限制了其从事此岗位的意愿。我国居家养老发展较晚,推广较慢,相应的培训也不标准、不系统,;必然成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阻碍。

3.国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经验借鉴

3.1英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英国目前实行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社区照顾”模式,此模式主要由经营人员、主要工作人员、照顾人员组成,政府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范围和任职资格都有明确的要求,保证各类人员各行其职,防止出现职权滥用的行为,使老年人更好的安享晚年。

3.2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次共同组成。从家庭层面来看,通过设立家庭保健中心可以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从社区层面来讲,设立老人活动中心,调动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从社会层次来看,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正常发展。

3.3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日本重视家庭的福利保障功能,提倡“家中养老”。其工作体系为“管理员—专业工作人员—照顾员”,志愿者在充当工作人员与照顾员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4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借鉴

(1)重视和加强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化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有选择性地吸收和采纳各国政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我国老年人服务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2)实现老年服务的多元化。我国社区老年服务的运营资金大多数是由财政承担,所以政府财政支出较大,不利于我国其他事业的发展,应该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实现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和多元化。(3)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模式的可取性和优越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专门的社会团体和相应的服务机构;第二,有针对于各类社区老年服务人员的培训课程;第三,是有相对严格的执行标准和要求。

4.开展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4.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保障功能。大多数的先进国家比较重视与老年人相配套的各种福利设施的建设,例如福利中心、康复中心等。在我国来看,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不尽完善,要求我们在发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工作的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地改进设施。除此之外,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医疗服务设施也要相应完善;也可以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中心,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2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加强评估机制。政府各部门要充分重视我国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必须明确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由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充分的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使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此外,还需要上门服务人员定时对服务对象进行咨询,以便服务对象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提出缺点以及改进意见。同时,各相关部门还应全程监控设施投入是否落实到位,服务水平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等方面。

4.3开拓资金来源,加强监督机制。在财政方面,建立居家养老的财政预算制度和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对于为社区服务的人员酬劳、支撑社区服务项目正常运转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项目经费应落实到位,并要根据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增加逐年提高标准。除了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还应加强对其的监督机制。

4.4扩大服务队伍规模,提高服务人员素质。首先,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其次,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最后,不断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5.结论

通过对比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采取的养老方式,结合我国当前时期的基本国情得出,居家养老是一种可行性的养老方式。在全球大力推行福利和公用管理改革的大环境下,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应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推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普惠性社会养老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道路,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能真正意义的享受到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有机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竹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角色和功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2]李玉玲.社区居家养老:文献综述[J].江海纵横,2008,1:27-29.

[3]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移[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0-48.

[4]王宏娟.城市居家養老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2008,02:1-19.

[5]张辛梓.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化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D].山东经济学院,2011.

[6]张建国,张莉华.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创新研究——以徐汇区天平街道养老服务实践为例[J].求实,2012,S2:235-237.

上一篇:深深的母爱作文500字下一篇:艺术系学生在广告公司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