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2024-07-17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通用18篇)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主要由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性质。课的开头提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由此进行剖析,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的知识。虽然课本中出现的实验由于条件不允许不能做,可用Flash动画代替演示实验,也达到了使学生体验实验的直观真实。总之课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都不错,但对于理科班的学生还要注意适当的补充点知识。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反思

文科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课的设计主要考虑怎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开头以火力发电完整透彻的剖析,为学生创设情景,激起他们去研究“火力发电”利弊的迫切心情,实现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思维模式。其中能量有损失,接着提问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呢?进入了原电池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得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实验来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节课这样设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做题时都会做,这是一堂非常棒的课。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二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中很好的利用了教材,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形成,可由课本中图2-17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出,学生也比较好理解。其次实验的设计也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先讲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在顺利过渡到外因,课中的对比探究实验,清楚的比较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加之教师讲解实验中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时很好的引领学生全面的分析问题,活跃了学生思维,并自主归纳、总结出结论,最后再通过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因除了温度和催化剂后还有其它因素。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反思

一、对教材处理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对前两节的拓展和完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是这样设计的。

1.引入部分,由前面学过的知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来进行反应的。进而提出问题,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2.给出一些数据,由数据中得出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即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入课题。

3.设问:化学反应为什么存在限度的问题?由此引出可逆反应的概念。接着讲述可逆反应。

4.列举两道练习题,其中一道是对可逆反应概念的加深理解。另一道是为了引出化学平衡概念而设计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连贯性,逻辑性。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

5.讲述化学平衡概念、特征。这块弄清楚了,那么化学反应的限度也好解决了。

6.化学反应限度的论述。

二、课堂实施后的反思

1.成功之处

运用新理念设计教案,通过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思维逻辑性强,语言流畅,教态自然。

2.存在的问题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上课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也许是由于文科班的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点不够深入了解,就好像心里没底,不敢回答。再个课堂上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短。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起来。没有把课堂交与学生,没有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总担心高一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其实我更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

《乙烯》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设计的非常好,课件做的也非常棒,再个教材处理的好,特别是有的实验不能做时,用影片的形式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接着展示乙烯的分子模型图片,使学生更容易地根据其来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2

1.内容不足。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 导致教材内容的明显差异。如新课标中: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⑵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鲁科版和苏教版教材中, 理解为通过四个量子数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而人教版教材中则却不介绍, 但通过四个量子数能进行很多的扩展, 并能解释很多的规律。

2.应用缺乏。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是以点到为止的形式出现的, 而鲁科版和苏教版则是以很大的篇幅进行了训练。如关于电负性的问题, 人教版只是介绍了电负性的概念, 用电负性界定了金属与非金属。而鲁、苏版则运用电负性的差值来判断化学键的种类, 如电负性差大于1.7的通常形成离子键, 而小于1.7的则通常形成共价键等。

3.规范性不够。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只说到基本概念, 而用基本概念解释问题的模式没有明确。在鲁、苏版中却有明确的范例, 如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同一周期,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表明其吸引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 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呈现减小的趋势, 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综合性较弱。《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模块, 所以, 很多问题的解释应该归化到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上。在人教版教材中, 对晶格能的分析只限到标出晶格能, 列出晶格能与物质硬度、熔点的关系。但在鲁苏版教材中却要求能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规范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形式书写化学反应与晶格能的关系, 这是正常的要求。

5.重点欠突出。在人教版中, 很多规律往往是以叙述的形式出现, 虽然内容说到了, 但突出不够, 没有给人以醒目的振憾。如等电子原理。而鲁、苏版则往往是单独一框, 醒目了然。

等电子原理, 新课标是:“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考试说明是“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但课本中却根本没有练习。

二、该模块的授课特点

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考试得分率相对较高。

1.教师难教的原因:理论性较强, 内容抽象, 教学尺度不好把握, 与必考内容相比较教学资源少。

2.学生好学的原因:知识点相对集中,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少, 要求层次较低, 很多知识听懂即可, 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习题难度较小。

3.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 试题难度较小, 得分容易。

三、模块的核心知识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的书写:⑴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按构造原理的顺序排布, 但其失电子时是按最外层的电子最易失去而不是高能级上的电子。⑵不必引入“四个量子数、屏蔽效应、钻透效应”等概念。

2.电离能、电负性。⑴特别要关注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情况及原因解释。 (第ⅡA族, 第VA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偏大。) ⑵会用电负性的大小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的大小来判断两元素间形成的是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3.晶格能。⑴解释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原因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只有离子晶体才有晶格能。⑶对于晶格能的概念不宜拓展。⑷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4.σ键和π键。⑴在判断共价键类型时也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共价键的类型中的大π键不作要求。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⑴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⑵原子轨道杂化时, 轨道数目不变, 轨道的形状发生变化。⑶原子轨道杂化后各轨道能量相同, 但总能量比原有轨道能量之和降低。⑷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⑸sp杂化轨道夹角180°, sp2杂化轨道夹角120°, sp3杂化轨道夹角109°28′。

6.氢键。⑴对范德华力的分类不作要求。⑵分子内氢键不作要求。⑶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做要求

7.四大晶体。金属晶体的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四、教学建议

教学总原则:抓纲靠本, 重视细节, 把握好深广度。

1.对整个教材进行全面的把握, 认真体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不宜对微观结构知识进行浓度挖掘。

2.以必修作为教学的起点, 作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如原子结构, 周期表, 离子键和共价键, 几种晶体。

3.立足于解释物质的性质来学习物质结构, 重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4.合理运用模型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5.关注解题“规范化”。例如书写的规范性:“7”和“1”, “H”和“N”, “sp”误写成“sp1”, “SCN-”写成“CSN-”, 书写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时将 (n-1) d和ns的前后顺序写反等。

6.心中有图, 图在心中。要记住NaCl、CsCl、CaF2、金刚石、石墨、CO2、冰的晶体结构, 能辨认, 能复述。

7.以下是需要重点提醒学生的问题:

(1) 分子构型回答不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的真实构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2) 共价键类型:即极性键非极性键与σ键和π键何时作答的问题。

(3) 第一电离能区别于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有“半满”、“全满”等因素, 所以有“反常”现象。而电负性则规律性较强。

(4) 运用“分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时, 要注意是晶胞还是大分子或分子团簇。

(5) 几个化学用语: (1) 基态某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2) 基态某原子“外围”电子或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3) 基态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4) 原子结构示意图。

(6) 只有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比较时才能使用晶格能的大小去解释。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3

化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并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绝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围绕新教材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尝试符合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一节课的某一教学片断中对新教材的“新”、学生的“活”有了很大的体会,可谓收获颇丰。

二、教学片断回顾

一上课我先按课本要求投影演示实验内容:

(1)(会变色的钠)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钠的表面现象。

(2)(会冒烟的钠)将一小块表面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后伸近氯气集气瓶中,观察到钠燃烧的现象。

(3)(會燃烧的钠)将一小块四周切去表皮且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4)(会游泳的钠)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将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钠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5)(会跳舞的钠)在小烧杯中加入10 mL煤油和10 mL水,将表面吸干煤油的钠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终概括钠的性质。

生1: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到钠的表面呈现银白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到端面迅速变暗。

生2:观察到钠继续燃烧,白烟生成。

生1:为什么呀?(学生情绪高涨)

生2:这是生成氯化钠固体小颗粒的缘故。

师:回答非常好!那将氯气改成氧气呢?

生3:黄光且有淡黄色固体,这是一种新物质。

师:其实,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只要我们每个人肯去分析思考,答案就在你身边。(学生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4:钠熔成小球、浮游液面、嗤嗤作响、加酚酞的水变红。这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对于硫酸铜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

生5: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全。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这是我们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得到的结果。

讨论过程,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回答问题时不少学生的答题几乎是一气呵成,一扫平时回答问题的畏惧,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非常好。此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括出钠的化学性质也就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教学片段反思

这堂新授课按照新课程教材的要求去执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后我作了认真分析,觉得这一教学片断充分利用了五大效应,那就是:

1.实验效应

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实验是最高法庭。”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讨论、教师引导下逐步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真知”并由此激发研究的兴趣。

2.椰壳效应

一位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着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家长用椰壳碗盛饭,那天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如果这节课里的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恐怕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将大受影响。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效果出现呢?究其原因,就是这节课的讲解,运用了“椰壳原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进行了适度包装,用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3.赏识效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认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学生普遍具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师肯定、表扬的强烈愿望。这节课教师时常穿插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载体,很好地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趋向。

4.参与效应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引出问题到呈现现象,从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亲身经历,感受颇深,说出的答案也就有血有肉起来。这节新授课由于引导得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讨论起来了,做起来了。总而言之,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活动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通过参与来探索结论,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探究效应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的、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过去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等特点。新课程设立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充满着探究的元素,教师可以充分组织和发挥课本实验,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想到了“跳舞的钠”,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五大效应进行课堂教学,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解读新课程,2004.

[2]王祖浩,吴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必修1,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港中学)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4

合成了4种主族元素取代的钨砷杂多配合物,通过ICP和TG曲线确定其通式为:K11,12[M(AsW11O39)2]・xH2O和K3,4[AsZ(OH2)W11O39]・xH2O(M=Pb2+,Bi3+;Z=Sn4+,Sb3+).采用IR,UV,XRD,XPS,183W NMR等方法证明其结构为β2-Keggin结构,用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只有一步双电子还原过程,电位较高,表现出强氧化性;配合物将在550 ℃~600 ℃范围内分解.

作 者:张秀华 张海华 周百斌 徐学勤 ZHANG Xiu-hua ZHANG Hai-hua ZHOU Bai-bin XU Xue-qin 作者单位:张秀华,ZHANG Xiu-hua(大庆师范学院化学系,黑龙江,大庆,163712;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张海华,周百斌,徐学勤,ZHANG Hai-hua,ZHOU Bai-bin,XU Xue-qin(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小数的性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5

一、引入探究

1、教学例5

师:星期天,我带女儿去超上市买学习用品,发现1枝铅笔的标价:0.3元,1块橡皮的标价:0.30元。那到底铅笔的单价和橡皮的单价是不是相等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去创设学习新知的情景,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去探究。]

生1:我觉得0.3和0.30一样大,所以铅笔的单价和橡皮的单价相等.

生2:我认为0.30比0.3大,所以橡皮的单价比铅笔的单价贵。

……

师:究竟0.3和0.30大小怎样?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知道30比3大,我想小数也一样,所以0.30比0.3大。

生2:我不同意刚才生1的.观点,根据小数的意义,因为0.3=3/10,而0.30=30/100,3/10=30/100,所以0.3元=0.30元。

生3:我同意生2的观点,不过,我是这样想的: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生4:我也同意生2的观点,我是这样想的: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是30个0.01,所以0.3元=0.30元。

生4:我是用画图的方式,发现0.3=0.30。

……

2、自学试一试

分小组拿出米尺操作,完成试一试。

集体交流。

3、师:谈话:通过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你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吗?

生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生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反对生1的观点。因为如果一个数4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变成40了。如果一个数700,把它末尾的0去掉就变成7。数的大小变了.

生2:我也反对生2的说法。例如:1.005把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就变成了1.5了.如果3.04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就变成3.4。数的大小也变了。

生3:我同意刚才生3的观点。

……

[课堂上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说一说等多种活动,从而发现了规律,使“小数的性质”揭示水到渠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师:我们数学上把生3的观点叫小数的性质。

师:你们现在会同桌说说小数的性质吗?

……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反思 篇6

本章的教学是我对选题有了进一步认识,要体现教学目标,要有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分析。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正方形的面积的研究出发,通过建立函数解析式,归纳解析式特点,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建立了二次函数概念后,再通过三个例题的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理解和建构二次函数的概念,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问题出发到列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

接下来教学主要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帮助学生总结性的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判断抛物线对称轴、借图象分析函数增减性等的训练。这部分内容就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容易混淆,还需掌握方法,加强记忆,强调必须利用图形去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建模思想、图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初步方法。

本章中二次函数上下左右的平移是我觉得上的比较成功的一部分,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动态的展示了二次函数的平移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很形象,便于记忆。

但在教学中,我自认为热情不够,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语言,感染力不足。今后备课时要重视创设丰富而风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置难,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会吸引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7

一、利用同化原理, 教学时注意与必修2相关内容的衔接

学习认知理论告诉我们, 一切新知识的习得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基本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那么在教学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在本质上有些相同,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二、注意形象化教学, 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

本模块主要探讨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微观结构抽象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来降低这种难度。模型的直观性, 多媒体的形象性, 教学语言的比喻性, 实验、做模型的体验性等都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面貌, 从而增加知识的可接受性。

如学生对CH4分子的空间结构能够说出, 对C原子的杂化也能够认同, 但无法理解sp3的4个杂化轨道为什么互为109.5°伸展?sp2的3个杂化轨道要互为120°伸展?sp的2个杂化轨道要互为180°伸展?当然, 直接告诉学生“就是这样的”要求记住是可以的, 但是记忆大量这种抽象的规定性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学生能明白理解并且永远记住一些原理:将2个相等体积大小的氢气球用细丝线扎在一起, 观察它们的空间位置呈什么形状分布?同样再做3个、4个气球的, 非常奇妙的是这些等体积大小的气球竟然就是按照sp、sp2、sp3杂化轨道的伸展方向分布开来, 这不就是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最好证明吗?教学中勤思考, 多摸索, 多使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大大减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 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角度、多线索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模块内容抽象, 搞不好教学就会变成老师一言堂, 口干舌燥, 而学生仍然不知所云, 一堂课下来学生似懂非懂, 对知识理解半生不熟, 教学效果很差。所以教学设计时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和知识背景, 不能只从科学程序、认知程序、知识顺序等学生外在的思路设计教学。

如, 在“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一节中, 课本的知识呈现顺序为“实验: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浓NH3·H2O→观察现象:蓝色沉淀逐渐转化为深蓝色溶液→结论:Cu (OH) 2沉淀转化为[Cu (NH3) 4]SO4溶液→交流讨论:[Cu (NH3) 4]2+形成原因→结论:配合物概念→应用训练”, 虽然是按照探究学习程序来设计的, 但是并没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背景出发来设计教学线索, 对于学生来说实际还是一种突兀的硬性填塞, 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也就是说教学线索没有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而是根据外人设计好的科学程序来认识知识。可以将这节教学设计思路改为“回忆:Al2 (SO4) 3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的情况, 解释原因→设想:Cu SO4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的情况→实验:形成认知冲突, 进入悱愤状态→阅读课文, 讨论, 答疑→形成概念, 应用训练”。

四、优化习题教学, 增强训练效果

任何学习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量, 由于本模块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很难找到质量、数量适切的现成练习题集。教学中发现, 课本中的习题只有每个单元后的5~6个习题, 统计苏教版教材全书只有73道习题, 这些习题基础而简单, 往往在学生听课过程中就被学生顺手做好了,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也不能满足掌握知识的需要。启用新教材, 习题编写相对滞后, 看看市面上所谓的新课程习题、教辅, 也大都是与教学目标不符的陈旧老题, 有的根本就是取自于一些奥赛题, 与实际教学目标严重脱节, 习题情境、习题思维、习题功能都不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物质结构;教学难点;策略

以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作为线索,帮助学生们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由于该模块的知识内容抽象、深奥,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就会很容易造成学生机械学习和记忆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笔者浅薄的意见。

一、教学难点

1、教学模式陈旧

高中化学新课标课程的明显标志就是通过构建理论教学模式的问题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有自己选择的机会,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选修课程的定位最重要的特点是注重发展性和选择性,这是与必修课程相区别的关键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的内容理论和概念繁多,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这部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教师通过对该模块核心知识的分析和讲解,结合原理的应用和实验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研究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构建不同的理论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各种理论之间的整合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下,《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的内容不仅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出与物质结构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通过从原子和分子层面上呈现物质构成的规律和不同物质的有关性质。该模块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物质结构的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块主要包括四个主题: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化学键和物质性质、分子間作用力和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教师应该在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化学和高中必修化学中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理论,进一步整合关于物质结构的概念和理论,使学生建立起与化学科学相适应的研究物质结构的微观思想,并且在化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该模块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问题 。

二、应对教学难点的策略

1、由浅入深,逐层推进

由浅入深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还有助于打好进一步学习更难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其各个主题是相互独立的,其知识点分散穿插其中,对于来龙去脉很难理解透彻,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讲授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该部分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认知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时间和内容,“顺藤摸瓜”似的由浅及深,逐层推进地来揭示此模块的教学内容。

以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中的原子结构为例,首先,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能层”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能级”。然后,在能层和能级的基础上,给出构造原理,并让学生联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且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和光谱。最后,通过以上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习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并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2、创设情境,探究疑问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比如常见的分组讨论,来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作出猜想与假设提出学生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验、查阅文献、调查、制作模型、使用计算机化学作图软件、课堂讨论及教师参观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教师陪同验证猜想和假设。最后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及参考最终结果来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此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比如,老师拿出分子模型来讲解分子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加深印象,开发学生想象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习和探究问题。

3、理论结合生活,结构联系性质

由于该模块的内容抽象,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知识联系社会进步和生活实际等来辅助讲解。 不仅要注重各部分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更要注重具体结构和具体性质之间的关联,归纳总结不同的性质和结构。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兴趣来学习该部分知识,还可以拉近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来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且形成最基本的化学视角。

例如,在讲授分子结构时,可以结合范德华力和氢键,利用生活中的壁虎仿生胶带,来讨论水的特殊性质。讲授极性时,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原子晶体时可以结合金刚石的形成、 生产与应用来联系女生们喜爱的水晶来帮助学生理解。总之,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该注重本模块知识与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4、抓主线编网络,系统教学

将现有的知识点转化成知识网络是教师教学常用的方法,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该部分内容更是适用。学生通过初中化和高中必修化学的学习, 已经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并初步了解了原子的微观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已经理解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因此,解决问题的重点就变成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抓住知识的主线,将重点知识点编织成网络,系统教学。

例如,对于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如果把每一节的内容分开独立来看,会觉得知识点乱且杂,但是如果把整个“原子结构与性质”这一章作为一个整体,其实是一个非常完整且严谨的化学知识体系,每一个理论都不是独立的,都是为下一个知识点做铺垫。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联系,将知识系统起来讲授。

三、总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9

洛南县祖师中学 何爱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化学现象的认识比较模糊,但学生对学习化学有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化学在人类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课型 实验探究、总结、应用课 教学用时1课时

实验器材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氢氧化钠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大理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举例)举化学在人类历史上的用途。

(引导)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学生):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讲解):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的新的物质生成,那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

(讲解):镁带能燃烧说明镁带具有可燃性,碱式碳酸铜受热由一种物质转化成三种新物质,说明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而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小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史及怎样学习化学(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人的呼吸 ⑵打碎玻璃 ⑶铁变成“铁水” ⑷木材燃烧

⑸不结冰

⑹镁带燃烧

⑺钢铁生锈

2.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⑴水的密度为1g/cm3 ⑵酒精具有挥发性

⑶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⑷镁带具有可燃性

⑸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课堂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它们的区别与应用。

(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

2、化学书1.2.3.板书设计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实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区别

二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物理性质的描述方面化学性质的描述方面

三 辨析以下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0

摘要: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为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起“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化学实验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到微观粒子反应的实质”等核心思想。

关键词:碳酸钠;建构;思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8-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8.022

一、设计思路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重要内容,教材将钠与碳酸钠安排在同一个单元,不仅仅是因为碳酸钠是含钠的化合物,还在于工业上生产碳酸钠和金属钠的原料都是氯化钠。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本教学设计从熟悉的物质―海水出发(让学生体会到原料的来源广泛),利用好实验探究,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最后由化工生产制备回到海水。帮助学生建构起“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化学实验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到微观粒子反应的实质”等核心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酸钠的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2)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水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的性质比较,学会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和鉴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认识化学实验的功能。通过实验、观察、推断等步骤描述并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通过探究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中实现认知的突破,收获、交流、分享实验探究的乐趣。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见表1)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1.感悟收获

(1)《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基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从日常生活入手感受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从组成出发认识它们性质的异同;从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分析到精密的定量测定,利用数字的直观性,培养了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2)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及时准确的数据呈现为定量实验的设计提够了可行性。从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实质,由宏观现象建构微观模型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寻知识。

(3)本节课从教材已有信息出发,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探究验证、讨论总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存在不足

(1)设计的实验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验证实验,真正让学生创新探究的实验不多。

(2)把握教学的深广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启发引导学生挖掘知识背后的观念方法,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11

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老师录下精彩比赛的一个场面,想看吗?(课件播放三只小乌龟比赛情景)比赛规则:在一分钟内谁跑得远,谁就获胜。

一分钟后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分别是:1号选手3分米;2号选手30厘米;3号选手300毫米。谁将夺冠呢?

生(争先恐后地):它们跑得同样快,比赛未决出胜负。

师(故作惊讶):怎么会呢?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3、30、300。

生:计算速度的“单位”不相同,但是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即3分米=30厘米=300毫米。

师:那么,根据小数的意义,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名称把上面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讨論片刻,达成共识:0.3米=0.30米=0.300米

课件演示:裁判员用学生尺分别测量出0.3米、0.30米、0.300米的长度并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

师:像0.3,0.30,0.300这样的小数虽然写法不同,可是数值的大小完全相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片段二:动手实践,理解“小数性质”

1.活动:验证小数性质的普遍性。

师:用大小相同,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的纸片,验证写法虽然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1)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

(2)汇报。

生1:我发现:0.2=0.20

生2:我发现:0.5=0.50

生3:我发现:0.6=0.60

(3)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并与0.3米=0.30米=0.300米比较,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从左往右看,在小数部分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我同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在“小数部分”添上0说得不准确(说着举起手中的三张卡片),如0.7=0.70,但0.7≠0.07。

师:下面各数中哪些“0”是小数末尾的“0”?

0.0500.2030030.0000

(学生思考后指出:三个小数末尾分别有1个0、2个0及4个0。)

生4: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是呀,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的发现?

师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或”与“末尾”的含意。)

2.判断。(学生仔细倾听、判断,用手势表示对错。)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两句话的意义相同。(说明理由。)

片段三:巩固深化,应用规律

师:我们学了“小数的性质”,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看第59页内容后回答。)

生1:根据“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化简小数。

生2:运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

(1)下面小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0.70 105.0900 30.00 10.2000

(2)将上面的小数化简。

2.改写小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性质”。

甲、乙两商店对同样的钢笔标价分别为5.8元和5.80元,它们各表示多少钱?哪种标价更科学合理?

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此,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对单位名称的改写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那么,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是直接出示对0.3米=0.30米=0.300米的大小验证,还是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笔者认为,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起点,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中开展让学生对正方形纸片“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寻找共同特征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都相等”的特性千真万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化“小数的性质”中,为避免人云亦云,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判断结果,深入体会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为学习小数性质的应用作了充分的“铺垫”。

教学,有时不完全在于教,而在于悟。学生悟出来的“道道”,远比灌输的“条条”富有魅力。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

师宗县丹凤镇中心学校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2

一、把握学科特征,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从原子的组成结构讲起, 通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分子是如何构成的, 知道为什么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会达到3700多万种。由微观到宏观, 从微粒构成、微粒间相互作用和聚集方式的角度与层次逐步构建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原子轨道、电离能、电负性、杂化轨道、紧密堆积及晶胞”等内容, 因知识生疏、教学资源少、内容抽象等增加教学难度, 因此, 将多媒体课件融入教学实践中, 既能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又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 化学是一门分子、原子水平的科学

对于复杂的微观世界,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 而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 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 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比如:在学习“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时, 教师无论怎样分析讲解, 学生总是感到很抽象, 对各种晶体结构堆积模型和晶胞空间构型捉摸不透, 很模糊。鉴于此,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晶体结构堆积模型和晶胞空间构型形象逼真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可以变抽象为直观感受, 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教学要求加强实验教学, 而那些用到有毒药品和生成有毒产物的实验、有危害的实验、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实验、某些现象不明显或不易观察的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验等, 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模拟, 以弥补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和缺陷。比如:在学习“分子极性和空间构型的关系”时, 需要完成四氯化碳液流、水流在带电橡胶棒作用下的液流方向变化的实验。由于液流流速的控制、带电橡胶棒与液流间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水流偏转的现象并不明显, 演示效果很不理想。实际教学中, 用实物投影放大实验效果, 并辅以动画模拟,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抽象程度较高, 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 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时, 呈现大量的表格、曲线图、柱状图及元素周期表等, 知识点比较零散, 无论是讲解还是落实在黑板上, 学生学习的效果都不甚理想。教学中把这些内容整合到电子元素周期表中, 对不同内容进行特别区分, 显示“闪动”、特殊颜色等, 这样不仅能加快学生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知识系统化, 而且能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学科

比如:在学习“几类其它聚集状态的物质”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采集到的有关非晶体、液晶、纳米材料、等离子体等几类处于其它聚集状态物质图片、最新实验和应用的视频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体验化学学科独特的魅力。

二、把握教学时机, 选择合理应用的切入点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只有关键时刻的启迪,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我们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何尝不是一种启迪智慧的手段, 只有当我们把鼠标点击在学生愤悱之际, 点击在疑窦深处,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才能成为一把真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1. 用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时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底座为基础。当原有知识无法使他们理解接受文本, 也就是中间存在理解差距时, 我们需要有新的外来知识作脚手架, 搭建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通道。比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模型”一课, 课本在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仅用了一段文字和几张插图, 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了解原子结构发展史的渴求, 也无法体现科学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因此,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 在课堂中呈现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每个阶段的史料、杰出的科学家贡献和代表性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思维过程, 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了解原子结构发展史的渴求, 也让学生体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的思维发展过程。

2. 用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讨论物质构成的规律, 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 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资料和图像的出示能填补学生的这一阅历缺陷, 拓宽优化学生的想象。如:学习“电子云”这一知识时, 通过一个程序控制电子在核外旋转的转速和几率, 在核外会出现一个平面的电子云团。运用计算机动画的手段, 逼真地模仿出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全过程, 电子运动的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加深了学生对微观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当然, 我们必须把握媒体素材出现的时机, 让真实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竭尽想象之时, 获得“及时雨”的功效。但如若操之过急, 出示过早, 则会堵塞学生思维通道, 使想象的翅膀折损, 长此以往, 学生的思维便会对教学媒体产生依赖性, 使想象力萎缩。

三、把握适度的原则,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俗话说“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目的是要提高教学效果, 不是为了“为用而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一定要用得恰当, 绝不是做秀, 逢课必用。

1. 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在课堂上, 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 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 因为, 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在讲解“配合物的结构”时, 通过实验: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浓氨水→观察现象:蓝色沉淀逐渐转化为深蓝色溶液→结论:Cu (OH) 2沉淀转化为[Cu (NH3) 4]SO4溶液→交流讨论:[Cu (NH3) 4]2+形成的原因→结论:配合物的概念→应用训练。在讨论配合物结构时通过动画呈现Cu2+空轨道和NH3分子中N原子的孤对电子, 形象表现配位键的形成及[Cu (NH3) 4]2+的空间构型, 达到很好的辅教、辅学目的。

2.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适度

课件要有适用性, 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 而不是生硬地掺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 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 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课件不在多, 更不能滥, 不必节节用课件, 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例如:在讲“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时, 教师更喜欢用多媒体课件呈现CH4、C2H4、C2H2、C6H6等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模型, 引导学生理解SP3的四个杂化轨道为什么互为109°28′伸展, SP2的3个杂化轨道夹角为何为120°, SP两个杂化轨道夹角为何是180°等问题。但理解这种抽象性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仅靠多媒体课件是不够的, 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组装CH4、C2H4、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C6H6分子的比例模型, 增加学生对分子空间构型的直观认识;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试验, 将两个、三个、四个相等体积的氢气球用细线扎在一起, 组合SP、SP2、SP3杂化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教学中我们可以多摸索, 多使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课件融合, 可以大大降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 降低难度, 增强学生接受能力。

总之, 将多媒体课件融入化学教学中是化学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 选择合适教学内容, 把握应用时机、掌握适度的原则才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长江.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⒈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⒉会选取两个适当点画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⒊能结合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能力目标:⒈通过画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⒉通过结合函数图象揭示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⒊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画法及性质。

难点:①选取适当两点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②结合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图象说出它们的性质。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形结合,直观生动地揭示函数性质,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同时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叫一次函数?什么叫正比例函数?它们有何关系?

二、引入:

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我们可以画出函数的图象,那么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它们又有什么性质呢?

(教师板书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新课:

⒈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

⑴电脑显示:函数y=x,y=x+0.5,和函数y=4x-1,y=4x+1的图象。⑵问:这几个函数分别是什么函数?它们的图象分别是什么图形? ⑶观察、讨论与归纳:所有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⒉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 ⑴问: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今后我们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是否还是通过描出许多点再连线呢?有没有简捷的方法呢?

⑵讨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描出两点,再过这两点作直线。⑶结论: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两点法”。⒊取两适当点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⑴问题:取怎样的两点画函数y=0.5x,y=-0.5x的图象合适呢?(学生可以自学看书)⑵讨论:计算简便,描点方便。⑶画图:师生分别画图。

⑷小结: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常选取(0,0)、(1,k)两点连线。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必过原点。⒋取两适当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⑴问题:怎样取合适的两点画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呢?

⑵自学:学生自学例题1;(电脑动画显示函数图象的作图过程)⑶思考与讨论:

① 横坐标为0点在---上,纵坐标为0点在---上。

② 在y=kx+b中,当x=0时,y=---;当y=0时,x=---。③ 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常选取(0,--)、(--,0)两点连线。⑷小结: 画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一般步骤: ① 在横轴上取点(-b/k,0),在纵轴上取点(0,b); ② 过这两点作直线; 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⑴问题:正比例函数有着特殊形状,那么它有什么性质呢?

⑵观察、思考与讨论:在坐标平面内,对于直线y=0.5x与y=-0.5x,点的横坐标增大时,纵坐标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分别从列表、图象上点的升降分析)⑶归纳:引导学生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⒍一次函数的性质:

⑴思考:一次函数y=kx+b又有什么性质呢?

⑵类比与归纳:引导学生用总结y=kx的性质的方法,总结一次函数y=kx+b 的性质。四 , 练习巩固:

⒈课本P109 Lx 2T; ⒉选择题: ⒊填空题:

五、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小结:

⑴定义; ⑵图象(形状、画法); ⑶性质。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4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这节课采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为主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学、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体验揭示规律,发现真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教师要向学生说明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是由解析式画图象,再由图象得出性质,最后反过来由函数性质研究其图象的其他特征。为此,这节课首先从学生已经认知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出发,得出其定义式,以及两者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然后展示课本和作业中出现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作出猜想。此时,点拨学生:由几何知识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启发学生选取“两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象,讨论取怎样的“两点”比较合适,并归纳总结出画一次函数的一般方法及规律,便于学生掌握与运用,这样可以较好的突破难点。接着,由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殊形状,引导学生从图象和列表或解析式中分析:当自变量取值增大时,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图象的分布主要由什么决定,让学生总结归纳其性质。最后教师用由浅入深的变化训练题组,使学生更完整、灵活地理解与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5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 它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 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描述法画图及学生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进而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案例描述】

我指出, 可以从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生很快得出这两个函数底数不同。一个大于1, 另一个大于0而小于1。我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观察, 在我的表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这时, 我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有什么性质。学生经过认真地探讨后, 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任选两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 回答基本上都正确。

【教学反思】

1.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认知的过程

2.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彼此交往、团结协作等意识,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而本节课虽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考交流、同学间对比所作图象的环节, 但学生交流不充分, 不到位。由于时间安排上的限制, 未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激情。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除了上述内容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 对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学生进行合作前,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 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出成果之后, 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3. 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 篇16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周期表里,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灯光、激光、烟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吸收能量有关

B. 电子在特定的原子轨道上运动时不辐射能量

C. 不同元素的原子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 锂原子由激发态到时基态的光谱如图,特征:暗背景,亮线,线状不连续

3. 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由六元环状物质(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对合成A反应方程式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变

B. 键角的大小关系:CO2>H2O>CH4

C. 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O>N>C>B

D. 生成物H3BNH3中存在配位键

4. X、Y、Z、W是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p电子数相等;Z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Y元素比X元素的电负性小

B. 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

C. Z元素的单质不能与Y元素的氧化物反应

D.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丙烯分子中有8个σ键,1个π键

B. SiO2与CO2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

C. 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低得多,是因为NH3分子间有氢键,NF3只有范德华力

D. NCl3和B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6.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的甲醛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HCHO、CO2和H2O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C. 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D. CO2和H2O分子VSEPR模型都是直线形

7.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 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 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 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篇17

教学目标:

1、掌握苯的主要性质,理解苯的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

2、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3、学会从结构角度分析苯、甲烷、甲苯间的性质异同。

4、学会引用已知的知识,推断苯的分子式,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教学重点: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甲烷和甲苯结构与甲苯化学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学生练习:

1、书写苯的结构式(凯库勒式)。

2、提问:苯分子内是否存在碳碳单键或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3、强调:碳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

4、书写苯与液溴、苯与浓硝酸、苯与氢气反应的方程式。

5、学生分析上述反应过程中苯分子化学键的变化。

二、认识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

1、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二甲苯、甲烷、苯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得出不同基团相互连接可能导致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原有各自所具有某些的性质。

3、指导学生阅读、细读课文P135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感悟苯的同系物与苯性质的相似性(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不同点(分子中被取代的氢原子数目不同,且具有固定的位置)。

三、认识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1、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比较烷烃、烯烃、环烷烃通式的差异。

2、运用上述总结出的变化规律,推测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四、苯的同系物的书写及命名方法。(从支链的位置、取代基的种数入手。强调从“结构对称”入手,以免重复。)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8

首先我把这节课的整体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1、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零零狗”电影视频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注意了直观性和对比性。例如,在讲解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时,由两位学生上讲台同时演示不同的闻氧气方法,由学生判断正确,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3、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了生动有趣的小组合作实验。分组合作完成氧气的检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由于硫的燃烧生成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而且在电教室上课没有通风设备所以这实验就改为演示实验了。

考虑了以上几点,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我的脑海中始终贯穿一个思想,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只要学生知道的知识就让他们说。如: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集气瓶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学生积极发言,我不断鼓励,使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喜欢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实验,因此我就想借此再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前,木条、铁丝、硫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教师演示,而我把大部分实验安排了学生实验。对此,我也很担心学生能否成功,心里没底,但没想到他们的操作能力很好,学生高兴,我也高兴。这也使我感到今后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不要再束缚他们的手脚,他们其实很了不起。

上一篇:体育部总结1下一篇:备课改革现场会交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