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

2024-09-11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精选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 篇1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加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第41页的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介:

这节课教学两个加数都接近整百数的加法估算,估算结果也用整百数表示,教材选择电话机,自行车,电饭煲,电风扇四样物品。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估算,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加法估算的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估算的实际应用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在扎实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估估物品的价格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解决估估购买物品的价格接近几百整的实际问题,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有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导入:你们喜欢逛超市吗?现在老师邀请你们去逛超市,愿意吗?逛超市前,老师得出题考考你们,只有成功解决了,才能出发。有信心吗?

2、出示卡片:小朋友们,请看数字卡片,你知道它们分别接近几百整吗?(想想做做第1题的数字制作成卡片)

指名说。

3、大家回答的真不错,老师这儿还有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大家估估他们分别接近几百,比比谁估的最准确。

图片出示

电话机、电饭煲、自行车、电风扇

98元192元 403元105元

指名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每一样物品的价格

4、揭示课题:小朋友,刚才我们估了上面每一样物品的价格,那如果有两样物品或两样以上的物品需要估算总价格,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估算

【设计意图:由估计商品价格接近几百而相机出示商品价格,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始就得到较好的激发。为估算两件及两件以上的商品的价格是几百元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进入情景,探索算法

1、出示电话机、电饭煲等物品及价格图。

估计一下,买一个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

学生自己读题目,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明确:估计一下,就是不要算出准确的钱数,只需要估算出大约需要几百元。

2、讨论:用什么方法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

(1)分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从上面估每件物品的价格接近几百的方法进行思考。

(2)交流汇报

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

100+200=300元,大约需要300元

(3)小结:上面这种算法就叫做加法的估算。你能说说刚才是怎样估算的吗?(学生练习说)

【设计意图:在明确了不要求算出准确得数,只需要估算出大约需要几百元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透露一个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秘密那是灰色教育,甚至是罪恶!肯定是有部分学生是能够估算出两件商品需要几百元的,组织小组交流后汇报,能让不会的学生在小组、班级交流中掌握估算的方法、步骤,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试一试

(1)第一题,把你是怎样估算的说给同桌听,同桌可以互相补充。

再指名说,相机纠正。

(2)下面请小朋友购买你最想买的两件商品,估算大约需要几百元。

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理由。

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例题情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同桌间交流估算方法,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估算能力。】

三、组织练习,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2)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及时纠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要求: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回答并追问: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计算的结果又是多少?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相符吗?

(3)告诉学生:今后做题目的时候要学会用估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结果。

3、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自由读题目,看清题目的意思,说说这一题和上面的几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指几名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的理由。(弄清判断计算的结果比估算的结果多还是少,再回答。)

【设计意图:当堂巩固所学新知,进行有层次的练习,利于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四、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师:最近,我上街的时候,看上了几样喜欢的东西。

微波炉 《十万个为什么》 旅游鞋 榨汁机 复读机

305元 98元 112元 186元 201元

你们能帮我迅速地估算出总价钱吗?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总价钱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设计意图:估计总价是本课内容的一种拓宽,可以发展学生思维。问题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可让学生再次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参与估算的加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估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经历探索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 40+50= 83+5= 33+6=

20+60= 10+25= 21+30= 45+3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6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烈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出示P1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二(1)有35人,二(2)有32人,二(3)37 人,二(4)34人,每班由2名带队老师)

2.看图提问

师: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二(1)班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5+2=37。(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师生共同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分开点写,用尺子)。

2.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4.出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2和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 篇3

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第一次学写竖式, 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而不是先从各位算起。二是在判断竖式对不对一题中,部分同学无法说出错的原因,说明他们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7抄成72,把加号抄成减号;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学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各种数学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并且,要注重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二年级上册数学好课件 篇4

谢老师是我的同事,她为人谦和,工作勤奋。走进她的课堂,你会感受到一股扎实而不失灵动的教学气息,欣赏她的课,总让人感叹其设计精巧,生成出彩。一直以来,她和她的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今天听了谢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一课,我的收获颇多:

首先,我来谈谈这堂课关于口算教学现状的研究和对策

我们国内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计算技能。不少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家里人,或者学校里老师,就已经进行了加减计算的渗透。所以,二年级的孩子对于《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基础。面对这样的现状,谢老师在设计时,考虑了两个方面:(1)引入新知时,沿着学生原有计算经验的路径进行教学,不再套用情境。比如,学生第一步学习不进位加法时,当复习完“43+20”“20+50”等几道含有整十数的口算题后,谢老师把其中的整十数改一改,变成了像“43+25、23+55”这种较复杂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学生借机站在原有的计算台阶上,思维继续往上攀登;当学生第二步学习进位加法时,谢老师出示改题模板43+2□=,她告诉学生,这次把出题目的权利交给你们,请你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让它变成一道更难的题目。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然而然生成学习素材和良好的思维情境。谢老师从中有选择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样的设计让我们看到老师在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备课过程中,始终以学情为主,顺学而教;(2)重视过程教学。考虑到哪怕是较复杂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但是学生依然有能力算出结果。谢老师用智慧的话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她说,有句话说得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说说看,你们是怎么算到的?”借助话语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导向到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去,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发表个性算法。比如计算43+29,除了转化为含有整十数的口算题进行计算外,还可以想:43+30=73 73-1=72。由此拓宽了学生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法的认识。原来计算时,既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以前掌握的知识;还可以进行一些巧算,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当学生学习了口算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后,谢老师引导他们及时比较反思,比较43+25和43+29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不同的算式中找相同,从相似的算式中找不同,学生自然而然梳理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同时又为下一步估算做了准备,思维获得发展。

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谢老师的教学行为,正传达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践行。

其次,整节课的练习设计也是亮点之一,它促进着学生的思维建构。

计算课的练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它其实和其它课一样,承担着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建构的使命。在这里,谢老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赋予每一次练习独有的价值。比如,抢答口算时,看似简单的口算巩固,但谢老师精心制作了“口算台历”,让计算变得生动起来。这让我想起了吴正宪老师说的“要把有营养的知识放在好看的瓶子里。”怪不得学生们在这个环节算得有滋有味的。我想大家肯定对谢老师准备的一份份口算台历充满兴趣,还有点好奇。在这里,我就稍稍透露一下。这是谢老师偶然间产生的一个灵感,当她有了灵感之后,并没有让它消失,而是立刻找到了万能的百度,搜索“DIY台历,”果然找到了台历板子,线圈,她特意叮嘱卖家钻好孔。买回来后,她自己动手,一份份装订,写数。这样,就出现了今天课堂上充满教师智慧的学具——口算台历。在做算一算,比一比这一题时,谢老师既巩固了学生对进位加不进位加的认识,同时,又引出计算教学的又一个重任,估算。在这里,估算建立在学生能否正确判断进位加的基础上,课上谢老师是这么说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判断是否进位很重要,其实判断是否进位,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估算呢。”看得出,在这里谢老师又一次借学生之前的计算经验之力,化简教学难点。有了前面扎实的基础,学生进行估一估时,显得如鱼得水。谢老师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再一次创造性的使用练习,让学生估算几题后,出示一些不完整的算式,比如估算2□+4□得几十多呢?学生在留有思维空间的挑战中,感受进位和不进位对估算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谢老师组织的一个个计算活动,一次次夯实学生的计算技能,丰富计算经验,发展思维。最后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具有一定挑战性,还进一步揭示了估算的现实价值。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课件 篇5

开展课程让学生们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背诵课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课件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挂图 课文录音 生字卡片

2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

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

3、重点分析字形:

枣: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1、出示要书写的7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汇报,师范写。

4、学生给7个生字组词。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秋天到了,太阳不再炎热了,哪些东西让人感受天气凉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怎样?

2、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试着读给同桌听。

3、汇报朗读体会。

4、指导背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

2、这一段该怎样读好它呢?你能说一说,读一读吗?

3、齐读这段,尝试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汇报

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上一篇:2022年学校党委工作总结下一篇: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