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岗位申请

2024-08-03

公益性岗位申请(共13篇)

公益性岗位申请 篇1

尊敬的领导: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三留守服务中心位于信钢西部生活区南门,紧临信钢学校,建筑面积1100㎡,环境优雅、布局温馨舒适。2017年12月15日在信阳市平桥区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为一家民办非企业社会服务机构。本机构依托于平桥区委政府、明港党委政府,民政、妇联部门以及明港公益志愿者协会,以帮助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获得健康、快乐、舒适的生活为己任,履行“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的服务理念,让留守儿童、老人不再孤单、无助,真正感受到幸福家庭般的温暖!目前,机构已经安全运营3个多月,现有专职辅导老师3名,接收托管儿童60余名。随着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加和老年日间照料、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开展,人力缺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特此申请公益岗位解决明港镇贫困大学生就业和服务中心用人等问题,以此缓解运营压力,确保该公益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

申请公益岗位名额:辅导老师2名和专业护理员1名,招聘条件如下:辅导老师岗位:男女不限,本科学历,年龄:(1993年-1996年出生),明港镇户口,身体健康、热衷公益事业、有爱心、责任心强,服从分配和管理。护理员岗位:限女性,大学生优先,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热衷公益事业、有爱心、责任心强。

服务中心将严格遵守我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招聘录用人员强化管理、明确责任,确保明港三留守服务中心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恳请领导批准为盼。

此致!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三留守服务中心

公益性岗位申请 篇2

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5项保障措施, 力争今年实现1.8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计划筹措资金1.47亿元用于对新开辟就业岗位进行补贴。同时, 针对特困家庭中2005年以来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实施一对一重点帮助。特困家庭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培训就业援助工程或申请享受公益性岗位, 2009年年底前力争使返回生源地未就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申报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给予50%补贴, 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尚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困难家庭毕业生, 为其提供300元至500元的一次性求职借款。各地将引导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全科医生培训。培训等级直接从中级工开始, 毕业生在校所学或进修专业与所培训职业技能相同或相近的, 可以免学免考理论课。

关于广西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 篇3

一、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现状

(一)公益性岗位开发情况

广西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主要有:社会公共管理类,包括社会保障协管、交通协管、社区治安联防协管、环境管理、物业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社区公益类,包括街道(乡、镇)或公立医院开办的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敬老院后勤服务岗位,街道(乡、镇)、社区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等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及公共服务类,包括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公益性岗位。

1.安置对象。公益性岗位开发从2003年开始,初期主要为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和破产需安置人员的就业问题,后逐步扩大范围。现安置对象含以下五类人员:残疾人员、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连续12个月以上人员(含高校毕业生),及其他难以实现就业的情形(如因失去土地或因重大自然灾害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水库移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等)。

2.岗位开发情况。据调研统计,2003—2011年,广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数量234598个,其中:社会公共管理类51996个,占22.16%;社区公益类48618个,占20.72%;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及公共服务类120376个,占51.31%;其他13608个,占5.8%。

截至2011年底,共有公益性岗位35716个,分布如下:社会公共管理类8395个,占23.5%;社区公益类5853个,占16.39%;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及公共服务类19294个,占54.02%;其他2174个,占6.09%。

(二)公益性岗位管理情况

1.管理模式。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坚持“公开招聘、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服务中心承担具体日常事务,财政部门负责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的核拨,用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并出具所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性质、岗位数量、劳动报酬等相关资料,经人社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并负责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种安排、工资(含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办理社会保险等业务。

2.劳动合同期限。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同期满,公益性岗位人员经用人单位考核,考核合格者,经双方协商,可续签劳动合同;考核不合格者,用人单位终止其劳动合同,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据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含五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三年。

3.享受补贴人员情况。从调研统计数据来看,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人员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为主,平均比例为78.5%,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详见表1)

4.工资收入水平。广西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收入主要由岗位补贴和单位补贴组成,从调研情况来看,岗位补贴高的地区单位补贴相应要少,而岗位补贴低的地区则利用单位补贴来补充(如玉林、百色、河池等地),两者之和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当。其中,岗位补贴标准由各市规定,至2011年,最高补贴标准为来宾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其次是桂林市(120%)和柳州市(110%),其他市最高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贴。部分市对从事脏活累活、技术类岗位和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的每月有50—150元的补贴增额;单位补贴除少数地区有明确标准(如玉林、百色两市不低于200元,河池市一般人员不低于300元、大专生不低于400元、本科生不低于500元)外,其他地区均由用人单位确定,额度偏低,且没有保证,对提高在岗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促进不大,因此广西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大致相当(或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资金使用情况

1.岗位补贴标准及社保补贴项目

广西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以当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限,有两种补贴方式,一种是按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岗位补贴。广西大部分市采用这种办法,除柳州、桂林、来宾外,其他市按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贴。另一种发放形式是按崗位(或类别)确定补贴,如钦州市勤杂类岗位补贴900元/月,技术类岗位补贴950元/月,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的以1100元/月的补贴标准发放;梧州市专职协管员(含劳动保障协管员、学校安全协管员、交通安全协管员等)的补贴标准为950—1000元/月。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四类,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2.公益性岗位有关资金使用情况

据调研统计,2003年至2011年间,广西共支付公益性岗位补贴119826.38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73081.87万元。2003年开始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支付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比例较小,为15.17%,随着开发规模扩大,补贴标准提高,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占专项资金支出比例逐渐增大,到2011年底,两项补贴占就业专项资金的比例达63.53%,上升趋势明显。

从调查情况来看,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大、补贴标准高和就业困难人员多,就业压力大的城市两项补贴占就业专项资金的比例更大,如南宁市、柳州市等,梧州、防城港、钦州、玉林、贺州、来宾等市近两年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提高补贴标准,两项补贴支出的比重均有所增加。

3.拨付流程

(1)岗位补贴:用人单位先垫资发放,然后填报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表,附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发放工资的明细账(单)等材料到当地人社部门申请补贴,经人社部门审核公示后将审核意见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财政部门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拨付到用人单位基本帐户,同时将资金拨付情况抄送人社部门。

(2)社保补贴:用人单位按规定先缴纳,然后填报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附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社保征缴机构出具的缴费明细账(单)等材料到当地人社部门申请补贴,经审核公示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然后从就业资金专户划到用人单位基本帐户,同时将补贴资金支付情况抄送人社部门。岗位补贴按月申报,社保补贴按季申报。

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实现公益性岗位管理规范化

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作为就业援助的一项硬性指标,加强领导,统筹开发。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按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实行阶梯式管理模式,对公益性岗位做到定岗、定责、定位,基本实现了人员管理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实现公益性岗位管理常态化

建立准入机制,遵照“本人申请、社区推荐、公开招聘、严格考核”的程序,对应聘人员进行逐级审查,严把入口关。逐步探索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原则、标准和方法,依照工作业绩、日常表现、服务质量等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定,对表现较差且无改进的实行解聘或劝退;鼓励对在岗位上作出积极贡献、良好业绩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岗位服务专业化

针对大部分公益性岗位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的实际情况,从思想道德、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业务技能教育,坚持“一岗多能”原则,结合社区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等服务项目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知社区服务内容,提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引导有创业能力和愿望的人员通过创业改变生活现状。

(四)建立弹性管理体系,实现公益性岗位设置科学化

一方面立足实际创新开发管理方式,对公益性岗位进行科学细致的设置,细化残疾人服务、助老服务、信访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多个板块,按需设岗,尽量整合公益性岗位职能,确保有岗有人,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扬长避短,将其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1.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没有制定统一的考核办法,有的用人单位人为设置条件,在工作技能、工作时间、工作纪律等方面要求苛刻,而有的用人单位又放弃标准,“过严”和“过松”同时并存;缺乏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岗人员怠慢松散,用人单位疏于管理,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未能得到规范实施。

2.缺乏激励机制。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基本都是按固定标准发放,单位补贴大部分没有落实,有部分单位制定了处罚措施,却没有相应的奖励办法,导致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思想。

(二)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1.缺乏明确有效的管理办法。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公益性岗位人员身份尴尬,业务上受市、城区两级劳动保障部门直接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安排,行政上隶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目前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有劳动保障管理员、医保专管员和其他部门(系统)设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存在着条、块分割,劳动保障协管员除做本职工作外,还承担了城区政府、街道办、社区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甚至占用了较多的休息时间,但相应的补休、加班费等福利却得不到保障。

2.导致新的失业问题。按目前政策规定,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发放期限一般为3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5年),而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都是就业困难人员,3年期满后年龄增大、再就业更加困难,解聘后再次登记失业,成为新增的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了周期性失业问题。

(三)工资待遇不太合理

1.工资待遇整体偏低。由于用人单位效益不同,单位补贴难以统一标准,补贴发放缺乏政策约束,大部分地区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随意性较强,时发时停、时多时少,额度都不高,且不能按月发放;岗位补贴一般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也有部分地区适当提高了标准,但额度不大),导致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待遇整体上比较低,平均水平略高(相当)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从业人员待遇不合理。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同类公益性岗位人员之間存在待遇不均衡和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效益好的单位往往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而环卫、护工等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岗位甚至比部分其他岗位待遇差,导致公益性岗位人员之间相互攀比、在岗不在心的现象严重。

3.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待遇基本由政策约束,时效长,缺乏灵活性,在岗人员缺乏对收入增长的预期,工作积极性受挫。随着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持续上涨,一成不变的工资水平难以维系开支,部分困难家庭依靠这点收入维持生活显得尤为吃力。

(四)从业队伍不够优化

1.人员素质偏低。公益性岗位招聘的就业困难人员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为主,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偏低,随着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平台网络建设的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逐步淘汰复杂、低效的人工办公方式,在岗人员大多因历史原因和自身条件,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传真机、网络等现代化设备,越来越不适应业务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服务水平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2.工作积极性不太高。由于公益性岗位数量多、分布散、涉及面广,管理部门缺乏与用人单位经常性的有效沟通,使得公益性岗位人员缺乏监督,公益性岗位在用人单位又属于不占编制的服务人员,用人单位往往疏于管理,导致公益性岗位人员缺勤、脱岗等现象时有发生;也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公益性岗位是一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目的是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不做事无所谓。

3.队伍不够稳定。有些从业人员上岗后,全家的低保取消,收入起色不大,工作却增加不少,认为还不如安心在家吃低保;环卫工、敬老院护工等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岗位,由于工作量大,而待遇与其他岗位相差无几,导致从业人员工作不安心,人员流失严重;有些素质较高、有專业特长的从业人员,因为工资待遇太低,跳槽现象多。

四、对进一步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基础性工作力度,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实行实名制联网管理,动态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增减变动和劳动报酬、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发放等情况;进一步明确职责,并细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促进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

(二)完善管理制度

1.扩大公益性岗位设置范围。将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范畴,扩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渠道,由政府被动开发岗位,转变到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上来。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参照公益性岗位的标准给予补贴,由政府、企业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2.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就业期满3年后的政策衔接。

3.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的调控作用,通过定期发布地区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等措施,合理确定工资增长目标,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使从业人员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探索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工人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对取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在工资总额内按技术等级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充分调动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人员素质

1.建立培训制度,提高技能水平。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意向、技能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使其在岗会工作、退岗能就业。

2.以岗定薪,留住人才。对一些技能要求高、技术性强的岗位,适当提高岗位人员工资待遇,留住有技术、工作能力强的人员。

(四)加大资金扶持

公益性岗位申请书 篇4

尊敬的县××领导:

本人 ××,女,×年10月3日出生,汉族,家住×××县步行街,现年28岁。2004年高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上大学继续读书。随后在××县邮政局电力收费窗口工作(聘用人员),接受过办公室自动化培训,熟悉电脑(办公文档)操作。因邮政局工作上班时间长、待遇低、没有休息日,又有储蓄任务,如每月的储蓄任务未完成的扣发工资,我们的工资经常被扣,很难维持生活,因而大量的员工被迫选择辞职。

本人已向××县就业劳动部门申请了失业登记,现一直待业在家,知道县××招聘公益性岗位后,特向贵局递交申请,希望能成为××战线上的一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

本人承诺,如获得此工作机会后,一定严格遵守有关工作纪律,坚持原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在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望领导批准同意为谢。

此致!

申请人:

公益岗位申请报告1 篇5

*****人事劳动及社会保障局:

我单位是公办初级中学,为寄宿制学校。因进城务工子女增多,近几年又无新补充教师,任课教师缺口增大。我校特此申请下岗再就业3个;大学生公益岗位5个,要求原始学历为本科毕业,年龄需在35岁以下,性别不限,有无教师职称均可。具体岗位如下:语文教学岗位1人(中文专业)、数学教学岗位2人(数学专业)、英语教学岗位(大学英语四级以上)1人、物理教学岗位1人(音乐专业),共计8人。

望领导给予批复,为盼。

公益性岗位申请 篇6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岗位补贴

自从2007年3月出台的《乌鲁木齐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乌政办[2007]64)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并开始了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发展。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作为典型分析,对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存在问题如缺乏自上而下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管理机构体系、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性岗位开发比例较小、政府购买主体单一等因素制约社区公益性岗位有序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良性发展是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发展现状

从调查情况来看,乌市现有200多个社区,公益性岗位近25000个,其中维稳、保洁占到60~70%,有148人为社区工作岗位,139人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截止2011年6月底,新疆全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有103823人,其中“4050”人员26452人,大专毕业生41287人,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达到36084人,总共涉及27个岗位工种。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岗位补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公益性岗位在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时坚持采用“公开招聘,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据问卷显示,有76.5%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属于困难就业对象,社区公益性岗岗位人员的就业途径,主要是政府帮助或社区(49.4%),通过劳动力市场(27.1%),国家分配、单位安排、私人关系及媒体信息所占比例不到5%,而通过其他途径也仅占7.7%。对于参加招聘的“4050”人员应当给予照顾或免于考试,而未就业的途径大中专毕业生主要是通过:就业见习基地到公益性岗位和参加社区竞聘考试这两种途径。

二、社区公益性岗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管理机构体系

公益性岗位审批、安置及岗位等各项补贴的监督检查和审核发放由人事劳动和财政部门负责,再由用人单位负责对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相关就业法律出台为就业人员指明方向,但由于薪资,合同续签的年限、社会保障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政策措施。同时也造成公益性岗位补贴拖延,岗位补贴最低标准难执行,退出机制与岗位补贴个体不一。

(二)政府购买服务主体单一、财政负担较重

乌鲁木齐市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均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政府出资公益性岗位资金占就业专项资金的76.2%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随着岗位开发数量不断增加,岗位补贴额不断增加,政府的负担也不断增加,仅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购买主体过于单一,缺乏竞争性,这也会导致政府缺乏完善的购买服务制度,购买服务项目选择机制以及严密规范的操作管理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比例较小

政府是公益性岗位的提供主体但不是唯一实体,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随着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数量的不断增长,绝大多数岗位均由企业提供,例如:保洁、保安、驾驶门卫、物业管理等职位都可开发成公益性岗位,也为解决就业困难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但由于近年来公益性岗位开发存在不足及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使用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公益性岗位的支出费用占就业的专项资金比例较高,最终迫使非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发展困难,促使政府财政负担沉重。这必然会影响到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政策推行效果以及科学有效的体制建立。

(四)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收缩两难问题

我市社区公益性岗位的支出费用占就业专项资金的比率较高,从而影响到就业资金的其他补贴项目的落实和开展。首先,保护性就业资金主要包括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特定就业政策补助及就业援助金。从全区来看,2012年的公益性岗位支出就占到了20.5亿元左右,占就业资金的80%。其次,许多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受到学历、性别、年龄、技术水平等限制,多数人不愿去企业就职,企业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招聘少数民族员工,导致公益金岗位就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缺乏公民本位理念。

三、完善乌鲁木齐市社区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探讨

(一)健全社区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机构体系

首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公益性岗位的配套政策,《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职能,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市、县区人社部门建立规范有序的分级行政区域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使用情况。其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用人单位的年终考核结果中。成立公益心机构,搭建财务科人事科、社区科等环节相扣的职能部门,避免多方管理和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

(二)完善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制度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明确社会组织的成立条件、职能、性质、经费来源和活动范围。通过法律制度规范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而降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培育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能力,共同构建多中心供给模式,更有利于公益性岗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公益性岗位建设

为了增强和补充政府作为公益性岗位的主体实力,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公益性岗位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与团体的力量。第一,政府应从政策和资源上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从事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外在环境,引导社会组织团体进入公益性岗位服务和发展领域。第二,由于社会组织在提供公益性或者互益性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往往能深入到民众需求的最前线,具有效率高、耗资小等优势,政府可以增加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的力度。第三,政府通过奖励激励制度对作出公益性岗位成绩较突出的企业进行合理的表彰,尊重社会组织的主体独立性,进而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性岗位建设的热情。

(四)完善公益性岗位人员新增和退出机制

公益性岗位申请 篇7

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由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启动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完成。调查对象主要是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一年以上)及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各项目管理人员、乡村干部、高校学工人员等)。问卷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总体上涉及广西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和今后建议等方面。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定向调查的方法,范围大体覆盖了广西全区设岗县(市);投送问卷的方式采用纸质、网络(QQ群)、电子邮件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240份,其中2010年应届毕业生750份,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在岗人员200份,组织、人事、教育、团委等系统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应届毕业生714份、在岗人员163份、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30份,回收率为89.27%。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对广西现有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方面

1、应届毕业生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相对充分,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均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调查显示,在高校、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网站和相关单位的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下,应届生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特岗教师除外)了解较多,了解比重均占被调查应届生的50%以上。而且,大部分(60%以上)的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认为公益性岗位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岗位”和“由政府出资开发,优先安排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的过渡性岗位”。但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大学生公益岗位是“面向普通大众,可长期从事的岗位”(应届生的占46.88%,在岗人员随岗位项目不同而有差别,其中“特岗教师”岗位选择比例为60.87%)。这一方面说明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岗位的界定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纳入公益性岗位的不同项目待遇、出路等差距较大(广西特岗教师项目服务期满基本转为正式教师)。

2、总体上赞同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被调查的三类群体总体上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持正面评价。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公益性岗位的意愿很高,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表示“想过、并且条件允许则愿意参加公益性岗位”,同时其选择最多的项目是“西部志愿者计划”。在岗人员也把“寻求认同自己、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作为选择岗位的重要因素,其选择的比重超过五成;而且认为在当前岗位做到了“抓住了机会,把知识付诸实践”和“发挥自身优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超过85%的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广西现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设置基本合理,对广西农村发展是有作用的。

(二)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服务期限、工资水平和专业要求方面

1、大学生接受的公益性岗位合适服务期为2年,希望的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标准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 调查显示,五成左右的应届毕业生接受的合适服务期为2年(男、女生选择比例差别不大),70%左右在岗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员也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2年,只有在岗大学生村官和特岗教师则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回答从事公益性岗位对工资的期望值问题时,选择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和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到该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之间”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最高,均为三成左右。不同项目的在岗人员大多数都对当前工资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均超过50%),但三支一扶项目除外,仅有12.12%表示满意、39.39%表示基本满意、45.45%则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大学生在对公益性岗位认知相对准确的基础上,对工资水平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2、参与政策人员认为从事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调查中,参与政策实施的科级及以下和处级及以上干部认为从事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类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在四个备选项中这两者所占比重最大。但也有相当比例(20%左右)的认为“无所谓什么专业背景,主要是看能力”。

(三)调查反映当前公益性岗位存在的问题

1、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大部分各类项目在岗人员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当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考核机制“合理”或“基本合理”,但也有个别项目被调查者反映考核机制存在较大缺陷,需进一步改进。其中,处级以上干部选择最多的是“三支一扶”项目,科级及以下干部选择最多的是大学生村官项目。在回答“您认为个人评估考核不合理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岗位人员均反映评估考核程序化,只注重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际的工作业绩,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缺乏对考核者的激励性。此外也有人员反映评估考核人员不够专业,态度不够认真直接影响了考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服务期内的公益性岗位培训不足。在岗人员反映在岗位培训方面,与希望和实际需求相差较远,50%以上各类项目在岗人员表示仅是偶尔有岗位培训。而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看重岗位培训,尽管对培训的内容侧重点不一致,但比重相差不大,包括业务知识培训、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地的基本社会情况培训、大学生的心态转换及心理辅导培训、提高与村民沟通的能力以及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等。

3、服务期满后,大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不高,且对期满后的去向不明确。应届生对于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均不高(10%左右)。在岗人员则选择“结合自身情况,伺机考虑”的最多(特岗教师除外)。在调查不愿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原因中有40%左右的应届生表示对职业发展前景(去向)表示担忧。应届生即使选择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在服务期内,也有近30%的学生担心服务期满的出路问题。同时,五成以上的应届生对服务期满的去向表示有目标但是不很清晰。

(四)对公益性岗位的建议方面

1、被调查者认为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继续完善,并且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不管是应届生群体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认为广西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加以改进,继续完善。尽管其选择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岗位的“选拔方式、程序”和“岗前培训及后续培养”及适用对象上。而且高达40%左右比例的应届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更客观、更全面地考核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培养方式、学习内容等的调整。

2、被调查者建议今后多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超过60%的应届生和50%以上处级以上干部认为广西今后开发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项目应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接下来是“民政低保、劳动监察、社会保险、工会协管”等。

三、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在广西的社会总体认知度、认可度均比较高。在调查的三类群体中均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持正面评价,肯定其在广西这样一个后发展省区,广大农村缺乏人才、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西农村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今后应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参与到公益性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过程中要设置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的权益,并使其能够在服务的过程中免去后顾之忧。比如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择优录用;公正严明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等等。不管是在岗人员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都有相当多的认为当前公益性岗位项目考核、培训等方面还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各主管单位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有效性,完善合理的培训机制,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同时,要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确保择优录用;监督并落实对从事公益性岗位期满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大学生的权益。

(三)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确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大学生意愿较高的方向上。调查对象均在认可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认为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方面多设置岗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开发、设置公益岗位时,在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应结合大学生年轻、有知识、有干劲的特点,多设一些需一定专业技能的岗位。切忌简单套用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政策,警惕在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上的大学生“民工化”的现象。

公益性岗位讲话 篇8

——丁润啟

同志们: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天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干部职工欢迎大家的到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是我们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天镇、维护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我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振奋精神,自立自强,爱惜岗位,敬业奉献,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岗位上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大家都是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相信大家的素质是高的,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俗话说,十年寒窗。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学习的本质是改变和提升,改变观念和思维,提升素质和境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知识才能改变一切。我们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奋发、拼搏进取、立足自身,做好本职工作,将自己最耀眼、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下面,我对大家提三点要求:

一、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也是曲折的,也正因为此,人生才显得精彩。我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现状,也不能妄自菲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进步总是呈螺旋状的,总有曲折和反复,人生总是在挫折中前进,在曲折中上升。每一次的曲折,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一是希望大家有理想。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让理想发挥指路明灯的作用,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善于把远大理想与各个阶段性的目标结合起来,把美好理想付诸于实际,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积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迈向自己的远大理想。二是希望大家有热情。我们部门是政府的窗口单位,面对的对象方方面面,工作的内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自身的热情和努力去温暖人、感染人、鼓舞人,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开心的来,满意的走。三是希望大家有韧性。工作,有各种的规章制度制约着我们,比起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肯定会显得枯燥,但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忍的住孤独,耐的住寂寞,本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思想,以坚定、坚韧、坚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投入工作,相信大家会成功的。四是希望大家有情怀。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发自内心地去爱民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愿望和期盼,把为群众解决问题作为自身的责任,在服务群众中纯洁思想、提升自我、走向成功。

二、以端正的态度去学习

学习者智、学习者成、学习者胜。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孜孜不倦学出来的。学习,决定着

并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标尺,通过建立健全作风评议考核制度体系,开展双向考评,对人员作风是否优良、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办事效率是否提高进行重点督查,并纳入年终考评和任用选拔考评的重要内容。通过考评,淘汰和转岗一批不适合岗位需求的人员。

最后,再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以崭新的面貌融入新的环境、投入新的工作、迎接新的机遇、接受新的挑战!相信大家会迎来崭新的明天、辉煌的人生!

谢谢大家!

公益性岗位分工职责 篇9

在院长领导下,根据我院的实际工作情况,暂时定这套分工职责,以确保我院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圆满完成院内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现护理工作分三个组:

第一组,何由珍、黎红琴、曾颖、张媛。其中两人组成一个班次按以下分工工作

1、护理值班一人,工作时间24小时(早上8:30至次日8:30)。工作内容为白天负责打开水,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观察老人的身体及服药事项,为老人洗澡、换衣、修剪指甲,随时查房,听取老人的意见,管好老人吃好、穿暖,接听值班电话。晚上照顾老人洗脸、洗脚上床睡好,冬季注意开、关电热毯,夏季注意点、灭蚊香,以确保消防安全。夜间陪护老人,并至少查房三次,即晚上11点至12点查房一次才能休息,主要观察特殊的、怀疑有危险的老人,凌晨3至4点查房一次,主要观察如上,并观察整个院子的安全情况,早晨6点起床查房,6.30开始护理老人起床,整理老人穿着,床铺,冬季烧好火,准备交班。做好来访客人的礼貌接待工作,并配合院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临时需要的工作。

2、卫生值班一人,工作时间24小时(早上8:30至次日8:30)。工作内容按规定打扫院民室内外卫生,整理赡(扶)人员的床铺,保持室内外空气新鲜,无异味,洗衣物,协助

值班者护理老人。如有院民住院,则负责为病人送饭。并配合院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临时需要的工作。

3、休息,昨日两位值班者休息,时间24小时(早上8:30至次日8:30)以上班次轮流换班,各负其责。

第二组,白林、李学会:每日值班者一人,轮流换班。主要负责男老人的护理工作,确保男老人吃好,为需要的男老人提供洗漱并穿着整洁及安全、疾病护理,做好全护理房间的全部卫生工作,并配合院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临时需要的工作。

第三组,董站稳、唐春花:每日值班者一人,轮流换班。主要负责公寓楼老人的护理工作,确保公寓楼里的老人吃好,洗漱并穿着整洁及安全、疾病护理,做好公寓楼二,三楼的全部卫生工作,并配合院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临时需要的工作。

二、门卫人员职责:门卫人员做好院民出入登记,做好邮递来的文件,物品接收工作,及时无误的交到目的地。严守有精神性疾病的院民外出活动,禁止外来车辆入内,禁止其他车辆堵在大门外及主要通道。定期修剪杂草树枝、打扫花池、大门内外、过道、球场坝的卫生,保持院内环境整洁,绿化美观。并配合院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临时需要的工作。

三、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卫生知识宣传和疾病预防、治疗工作;根

据季节变化,指导院民了解、掌握卫生、保健等方面常识,负责建立院民健康档案,随时了解、掌握院民身体状况,定期给院民检查身体。协助职工做好管理工作,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搞好本职工作。

四、保育员耐心哺育婴幼儿,不虐待孩子; 做好育婴室内外的卫生整洁、无异味; 定期或按需要为孩子洗澡,换衣服,换洗床单被套,随时给予孩子活动、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孩子生病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拒绝无关人员进入婴儿室活动参观,五、厨房的工作职责单独拟定。

工作人员之间要团结协作,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协作,共同抓好全院工作。

公益性岗位自查报告 篇10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街道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社会效益,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益性岗位检查工作的通知》(市人社发【2010】315号)精神,我街道对辖区内公益性岗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先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公益性岗位基本情况:***街道公益性岗位人员共计12名,其中街道办安置公益性岗位6名;社区安置公益性岗位6名。按工作性质、区域不同,我街道对街道办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每日签到制度;对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采用每日社区考勤每月街道签到制度,所有人员有事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制度。通过在岗、出勤情况自查,我街道公益性岗位人员出勤、在岗情况均符合岗位要求。

二、坚持“谁用人、谁管理”原则:由街道办统一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总体情况。相关安置部门、社区负责岗位设置、工作绩效考核,然后统一报街道办事处,同时由街道每季度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背靠背”考核,确保公益性岗位有进步、有成绩、有社会效益。通过近期在各部门、各社区检查,我街道公益性岗位人员严格执行各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无冒名顶岗、互相借用、换岗、脱岗现象,能够严格履行岗位责任。

三、加强用人档案管理,合理分配人力:我街道积极建立草滩街道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到底子清,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深入社区对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性质、岗位类型等进行调查,对公益性岗位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检查、考核、建档。

从这次检查情况来看,街道办和社区的公益性岗位情况基本良好,用人单位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公益性岗位人员职责明确,能够按时上岗,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

***街道办事处

公益性岗位上岗条件 篇11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复印件;

3、《低保证》原件、复印件;

4、大学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

5、残疾人出具《残疾证》;

6、福利机构的收养孤儿由民政部门出具证明

办理流程

(一)办理对象

1、公益性岗位开发主体

社区(居委会)和各类经济组织及各机关、事业单位

2、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1)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以上,男性年满50周岁以上);(2)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3)失业农民;

(4)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或者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5)残疾人;

(6)各级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成年孤儿和社会成年孤儿;(7)毕业一年以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8)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人员。

(二)办理程序

(1)单位申报用人,先填写《襄阳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申报审核表》,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市就业办审批;

(2)个人申请公益性岗位,需到市就业办提出申请,如实填写《襄阳市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援助对象就业登记表》;

(3)市就业办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从登记人员中向用工单位推荐合适人员,实行双向选择;

办理公益性岗位须知 篇12

一、公益性岗位概念:是指由政府出资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

二、用人单位性质:国家财政供养的机关事业单位、城市居委会(社区)、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公共服务部门和组织。

三、安置人员条件:省内登记失业并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并符合下列其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条件的人员:①是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失业人员(简称“4050”);②是“零就业家庭”人员;③是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④是持《残疾证》的残疾失业人员;⑤是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⑥应届高校毕业生。

四、安置年限:3年(申请安置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

五、安置待遇: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1、岗位补贴:标准为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50%-100%。

2、社会保险补贴:用人单位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单位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1份;

3、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

4、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

5、用工单位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6、缴纳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单据原件。

办理公益性岗位所需资料顺序

一、用工单位申报所提供资料顺序如下:

1、填写《马关县公益性岗位开发申报表》;

2、填写《公益性岗位用工登记台账》;

3、马关县公益性岗位求职人员报名登记表;

3、用工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的经县人社局劳动关系股登记盖章认定的《劳动合同书》3份(用工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局各留存1份。

4、《合同工录用登记表》2份(用工单位、就业局各留存1份。

5、提供电脑打印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职责1份(加盖公章);

6、提供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法人身份证提复印件;

7、用工单位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二、从业人员所提供资料顺序如下:

1、《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

2、《户口册》复印件各1份;

3、《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份;

4、《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1份;

5、大中专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1份;

6、零就业家庭人员,属单亲家庭的需提供单亲证明;非“4050”人员需要提供从业人员夫妻双方《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结婚证》等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7、残疾失业人员,需提供《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公益性岗位试题1 篇13

A.要约是意思表示

B.要约与要约邀请是同一含义

C.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 D.要约应表明相对人承诺即受其拘束

【解析】B。解析: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邀请或者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的意思表示。两者含义不同,B项说法错误。

2.卢某承包牛头湾海域养殖多年,2002年1月根据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向当地县人民政府申请核准,要求继续使用原海域。但县政府将该海域使用权拍卖给了当地一家外资公司,并指令县海洋局为其办理了海域使用权证。卢某不服申请复议,本案复议机关是()。

A.县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C.市海洋局

D.市人民政府

【解析】D。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题县政府的上一级是市政府,因此只能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3.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复议案件中,发现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省政府文件与国务院行政法规抵触,其正确的做法是()。

A.送请省政府作出解释

B.中止案件的审理

C.送请国务院作出裁决

D.以行政法规为依据作出复议决定

【解析】D。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及其以下规范性文件。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效力是高于省政府文件的,二者发生抵触时应直接适用效力高的法律,即国务院行政法规。

4.下列有关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被告,应当是作出相应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国务院主管部门

B.被告对其作出的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反倾销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C.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没有记入案卷的事实材料,也可以作为认定该行为合法的根据 【解析】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被告,应当是作出相应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国务院主管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被告对其作出的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反倾销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没有记入案卷的事实材料,不能作为认定该行为合法的根据。

5.某日,甲在路上遇见乙,问乙是否愿意以3000元购买其饲养的一头耕牛,乙未为答复。次日,打电话给甲表示同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此时甲告知该牛已以相同价钱卖于丙,问次日乙在电话中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耕牛的意思表示为()。

A.承诺

B.要约

C.要约邀请 D.确认买卖合同

【解析】B。解析: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乙在电话中向甲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耕牛的意思表示当中,其当事人确定(甲和乙),是乙向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甲发出的明确要求(以3000元买牛),故该行为为要约。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答案】ABCD。解析: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2.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答案】C。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家有: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对话伙伴国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3.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答案】AC。解析: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4.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答案】D。解析: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5.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上一篇:《石崇与王恺争豪》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下一篇:安全管理专业对标分析报告(DOC)